登陆注册
6485100000137

第137章 未雨绸缪

申初时分,一千三百余人的骑兵抵达赤城堡与云州堡之间的小眉山山脚下,进入一条狭长的开阔地带。举目四顾,但见西边有一道绝壁遮挡,东边正是小眉山西麓,小眉山那边有道巨大的豁口,大概是通往独石水、龙门川等水源的必经之路。

朱祁铭回想起鄞国公的《平虏七策》,他对那上面有关此地山川地貌的描述早已烂熟于心,此刻,亲眼观察之后,两相对照,觉得《平虏七策》所载十分契合实际,想当年,鄞国公必定是到处跋山涉水,那分辛劳非常人所能感知。

依《平虏七策》的记载,此地应有南北向坦途畅行无阻,往北,可绕行至松树堡、独石堡等边塞城堡;往西南,可直抵龙门卫一带。

朱祁铭缓缓举起右手,顿时,传令声一路向后传递过去。

“唏吁吁!”

战马的嘶鸣声响成一片,千余名骑士勒住马,定在原地,等待后续命令。

“殿下!”那边梁岗率十余名越府护卫迎了过来,在梁岗的身后,站着近百名越府匠役。

“梁指挥使!”朱祁铭招呼一声,翻身下马,将马缰扔给迎过来的护卫。

“殿下。”梁岗回指身后,“营房、马厩全已建好,粮草也悉数备齐,足够三个月之需。”

朱祁铭道一声辛苦,转而吩咐梁岗道:“梁指挥使在此歇息一晚,明早率众启程回京。”

商怀英、唐戟、蒋乙、赵岗过来与梁岗见礼,梁岗看似不愿返京,但当着一大帮人不便出言抗命,只得吩咐自己带来的护卫分头招呼千余骑兵入营,各自排定住处。

多数营房落在一个低矮的山包上,少量营房建于那道狭长的平地上。

朱祁铭及商怀英、唐戟、蒋乙、赵岗的营房全在山包上,由一个个木棚组成,有大有小,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

众人步行至山包上,各自去寻找自己的住处。朱祁铭随梁岗走入一个大小适中的木棚,木棚虽陋,但里面收拾得十分整洁,一张榻、数把临时赶制的杌凳摆放得井然有序,棚内还散发着黄熟香的香味。

“嘿嘿,殿下,就地取材,倒是节省银子。”梁岗显得很是得意,忽然头一斜,凑近朱祁铭道:“殿下,让在下留在此地吧?”

“不行!”朱祁铭连连摆手,“留你在此,便成了越府护卫军而非八百勇士出战。”

“那不是一样吗?”

“大不一样,罢了,你不懂,多说无益,留下二十名厨役,余者悉数带回越府。”

这时,商怀英、唐戟、蒋乙、赵岗认了个门就一起返回到了朱祁铭身边,显然是想就接下来的事进行会商。

“殿下为何断定鞑贼会在此地而非大同、密云那边大举入寇?”商怀英抢先开了口。

“问得好!”朱祁铭扫视众人,见他们个个都睁大了眼睛盯着自己,便知道这道疑惑已折磨他们许多天了。“大同和密云两地连续两年都有鞑贼入寇,鞑贼从大同那边入寇人数最多的一次据说有六百人之众,如此大的阵仗,那该造了多大的孽呀!再从那里越境劫掠,不会捞到多少油水!何况朝廷已严令大同、密云两地增兵警戒,瓦剌人不会往重兵堆里钻。”

“反观宣府一线,两年来太安静了!瓦剌人不傻,知道把羊养肥了再宰的道理。本王料定鞑贼今明两年必在宣府一线重兵入寇。”

众人目光齐齐一亮,绷着的身姿也随之松弛下来,看来是认同了朱祁铭的判断。

“宣府一带边民甚众,是鞑贼入寇的首选之地,可此地离宣府甚远,万一鞑贼从宣府那边入寇,咱们该如何是好?”商怀英又道。

朱祁铭摇摇头,“万泉、张家口堡那边长城城防坚固,集结着宣府三卫、万泉两卫,还有怀安卫等数卫重兵,鞑贼在那边无隙可乘,难以入寇。而龙门、松树堡、独石堡一线的长城并未连成一片,到处都是缺口,且兵力薄弱,必为鞑贼入寇的首选之地!咱们只需兼顾龙门、松树堡、独石堡三地即可。”

众人略一沉吟,随即纷纷点头。赵岗跨前一步,姿容显得甚是恭敬。“敢问殿下,龙门、松树堡、独石堡附近边民极少,鞑贼即便入寇,人数想必也不会太多,故而想要打痛鞑贼,恐怕难以如愿吧?”

这时,门外不远处响起一阵杂乱的脚步声,棚内众人扭头望去,见十余名亲卫军聚到一颗巨松下,一番说笑后,其中一人竟张口开唱。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一首《荆轲歌》唱得甚是激昂,但过于悲壮,且与此番出征的主题不合,朱祁铭听后直摇头。赵岗见状就想过去教训那十余名亲卫军,被朱祁铭挥手制止。

众人定定神,相继把目光投向朱祁铭,等待他对方才赵岗的疑问给出答案。

“本王熟读鄞国公生前所著《平虏七策》,也查过户部、翰林院的相关记录,知道赤城堡周围方圆近两百里内,分布着大小三十余个村庄,有八百余户人家,再加上云州、赤城两堡的居民,足以诱使鞑贼大举入寇。鞑贼从松树堡、独石堡越境,深寇至此,一路上至多遭遇零星驻军阻击,简直就是如入无人之境!”

兵部恐怕会以为鞑贼深寇至赤城堡一带的难度偏大,道远难行,故而此地很容易在大明捉襟见肘的兵力分布规划中成为盲区,且只有八百余户边民,在此集结重兵所费,与预期收效之间不成正比,正因为如此,才给鞑贼留下了可乘的空隙。

众人大概是觉得朱祁铭一番推断的可信度极高吧,脸上不再有半分的疑惑。

沉吟良久,商怀英叹道:“大明在北境陈兵百万之众,却拿区区小股鞑贼无法,洒家百思不得其解!”

朱祁铭淡然一笑,“并不贵多。边军不善野战,坚城固守,接阵拒敌,这些不过是守株待兔的战法而已,根本就不足以与飘忽不定的瓦剌骑兵相抗衡!”

“再者,各地卫所军分区自守,相互之间不通消息,只能由着鞑贼纵横驰骋。咱们就不同了,咱们不受地域所限,可随时随地截击鞑贼,咱们不能取胜,还有何人能胜!”

梁岗在一旁听得一愣一愣的,竟然情不自禁地插了一句:“殿下,咱们如何获悉鞑贼入寇的消息?”忽然脸色一凛,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份只是一个旁听者,转而略显懊恼地道:“冬衣、棉被全在仓库里,仓库就在附近。”

梁岗前言不搭后语,令众人齐齐一愣,众人思虑片刻,终于明白了梁岗的尴尬来自何处,于是相视而笑,让一旁的梁岗觉得更加郁闷。

开心过后,众人似乎意识到了梁岗的疑问事关重大,便相继睁大眼睛看向朱祁铭。

朱祁铭正待作答,却听见远处传来一阵《垓下歌》的歌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可奈何!”

朱祁铭闻歌心一沉,那边商怀英直翻白眼。

这都唱些什么呀?败军之哀歌,不吉!

估计只有亲卫军才会发此哀歌!朱祁铭抬眼扫视蒋乙、赵岗二人,赵岗抖抖手上的马鞭,黑着脸奔了出去。

片刻后,歌声响起处传来几声尖厉的鞭声,伴着赵岗的怒斥声。

果然是亲卫军!朱祁铭摇摇头,想亲卫军已有赴死之心,但心中想必还有七牵八挂,故而才在此刻有感而发。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音乐自古就在呼唤和平,控诉战争,好不容易遇见直面战争题材的音乐吧,还是同情弱者、失败者的,这让一帮血性男儿情何以堪!

赵岗回来了,嚷了一句“乘早让这帮怂货收心”,就与商怀英他们一道,重新把目光投向朱祁铭。

“明早便派出三路快骑,每路二十人,分赴龙门、松树堡、独石堡,隐伏于各峡谷、隘口,闻警讯速来回报。快骑由亲卫军这边派出,持五军都督府核发的文牒,遇衣食不济可向当地卫所军求助。”

商怀英点点头,蒋乙、赵岗齐道:“是!”

唐戟瞟一眼商怀英,转视朱祁铭,“殿下,接下来该作何打算?”

“商公公,自明日起,本王每日赴各地勘察地形,誓将踏遍龙门至独石堡一线的山山水水,对周遭的山川地貌了然于胸。你四人轮班,每日由两人随本王出行,另二人留在此地督训,操训一日不可稍废!”

商怀英拱手道:“殿下思虑周全,如此甚好,洒家无异议。”

众人领命,却还不想告辞,迟疑间,忽闻峡谷那边传来一阵激昂的歌声,不消说,肯定是许多越府护卫在齐唱,倾耳听去,可辨出唱的是《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护卫们的歌声淡化了《大风歌》隐含的焦虑与不安,唱出了舍我其谁的慷慨气势,聊以励志,但此歌的原唱毕竟是刘邦这个天子,越府护卫随口唱来有些犯忌。朱祁铭不禁微微皱眉,装作漫不经心地扫了商怀英、赵岗二人一眼,见他们都在垂首凝思,似乎还沉浸在方才谈及的兵事中,并未留意远处的歌声。

同类推荐
  • 哈里发国家的浮沉

    哈里发国家的浮沉

    《哈里发国家的浮沉》内容始于610年伊斯兰教的诞生,结束于1258年蒙古军占领巴格达,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二、哈里发国家的变迁;三、哈里发时代的中东经济与社会生活;四、异彩纷呈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公元632年,伊斯兰教的创立者穆罕默德逝世之后,穆斯林经过百年努力,建立起一个西起大西洋、东至帕米尔高原、北迄高加索、南达阿拉伯海和亚丁湾的庞大帝国,这就是哈里发国家。在“三洲五海”的宏大舞台上,那些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等在岁月的磨砺中共同缔造了光彩夺目的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它承前启后,汇流东西,使人类文明之薪火得以续传,使相互孤立之民族融通交流,为世界由分散走向统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龙明无双

    龙明无双

    帝国,唯有在铁与血中才能永存。——某皇帝
  • 吕布是我

    吕布是我

    三国梦,梦三国,梦醒来,一片迷茫。岁月流逝,匆匆几何,问谁雄霸天下,最终化作尘土。江山美人,豪情壮志,纵然风光无限,也被历史掩埋。血雨腥风,刀光剑影,转瞬身首异处,生命廉如草芥。划过历史长空,若是重新来过,问君何为。
  • 温故(之十)

    温故(之十)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温故》以今天的视角来追忆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温故》的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1.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2.以历史的审视与反思;3.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 我的老婆是皇上

    我的老婆是皇上

    堂堂七尺男儿意外穿越到了大秦元年,成为了开国皇帝的妃子。这还不算什么?!最坏的就是竟然是现在要准备侍寝了?!马上要被摁在地上摩擦了!怎么办?!在线等!急!
热门推荐
  • 三国之大海盗

    三国之大海盗

    海军翻译官穿越到三国,带了条咸鱼小船。这可不是普通咸鱼,会翻身,一翻风云起,二翻乱世平。曹操那么可爱,我们为什么要内斗?北边匈奴交给你,再北就别去了,西伯利亚冷。刘备不是要中兴汉室么,一起把汉室的版图扩大一倍怎么样?江东子弟水性好?来我船上教你什么是真正的浪!善使鬼道的邪马台女王?一刀送你跟鬼一道去吧!书友群:729936408
  • 重生之荼靡

    重生之荼靡

    她是天之娇女,名满天下,琴棋书画诗酒花无不精通。她却败给了爱情,败给了权利。她为爱痴狂,付出所有,却聪明反被聪明误,害得双亲惨死,腹中未出生的孩儿也难逃毒手。她恨,毒杀仇人未果,她视死如归,不曾想却得老天垂怜得以重活一世!运筹帷幄,且看她如何虐渣男,怼贱女。她这一世张扬肆意,本以为会孤独终老,结果却遇上了他。他疼她爱她宠她护她,她是他的小野猫,他是她的避风港。夜夜欺她,日日爱她,看宠妻狂魔如何俘获她的心?
  • 走向孤独

    走向孤独

    大约有十七八年了,我把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田野调查上,了解中国土地荒漠化、江河与湿地等关于生态环境的状况,走得最多的是西部,更确切地说是河西走郎以西,风沙线和干裂的土壤以及大漠戈壁,胡杨红柳从此烙印在心的深处,成为一种生命感觉。我从大地之上、之中得到的启迪,由此而发出的思之种种,应是我写作生涯中最值得庆幸的一段历程,至少在这举世滔滔皆言利的年代,我曾在旷野中呼告守望,我没有变得更为浅薄,但,深刻与高贵是谈不上的,尤其是和大地之上的万类万物相比,我怎么能连根带叶地理解一根小草?我该如何去感觉在荒漠中兀自高大,而到了秋天那叶子金黄得醉人的独树胡杨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影帝有点迷

    影帝有点迷

    众人都说影帝燕禾的体质很迷,走到哪案子发生到哪。燕禾:这个锅我不背。虽然自己是很享受,谁让每件案子都是9处负责呢,而9处,有他想见的人。9处人都说余期绝对是整个公安系统的独一份,边查案边谈情,还是和影帝谈情,很让人羡慕嫉妒了。余期:……都说和明星谈恋爱就要做好一年见两次,一次见一天的准备。可到了她这里,一天见两次一次见半天的频率是怎么回事?。谁能告诉她早晨出门才分开的人,为什么下午又见到了?还是在案发现场见到的。真·武林高手·女主x不务正业·影帝·男主谈谈情,查查案的轻松日常。
  • 天上神仙河畔草

    天上神仙河畔草

    若有一天再相见,那时我定扶摇直上九万里,再不做小人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这就是觉醒

    这就是觉醒

    乾坤演变,灵气复苏。神佛不再,怪异频生。天选有缘,觉醒超凡。一个觉醒传承和神通的青年在复苏环境下修仙的故事。书友裙号:一六一四三七六九七。
  • 身观经

    身观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wenty Years After(I) 达尔达尼央浪漫曲之二:二十年后(上)(英文版)

    Twenty Years After(I) 达尔达尼央浪漫曲之二:二十年后(上)(英文版)

    Twenty Years After is a novel by Alexandre Dumas. A book of The d'Artagnan Romances, it is a sequel to The Three Musketeers and precedes The Vicomte de Bragelonne (which includes the sub-plot Man in the Iron Mask). The fantastic adventures of the Three Musketeers continue - starting with an intrigue surrounding D'Artagnan who has, for twenty years, remained a lieutenant. The novel follows events in France during the Fronde, during the childhood reign of Louis XIV, and in England near the end of the English Civil War, leading up to the victory of Oliver Cromwell and the execution of King Charles I. Through the words of the main characters, particularly Athos, Dumas comes out on the side of the monarchy in general, or at least the text often praises the idea of benevolent royalty. His musketeers are valiant and just in their efforts to protect young Louis XIV and the doomed Charles I from their attack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