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5100000152

第152章 酝酿反制

皇太后终于出了内室,肃然的脸上立马浮起一抹浅笑,“唉,本想静居深宫,安享清闲,可到头来仍不免被许多俗事所纷扰。”缓缓入座,目光十分自然地落在了朱祁铭脸上,“诶,祁铭,当初你在涿鹿山避难时,可曾到过什么奇怪的地方?”

朱祁铭故作凝思状,沉吟良久,最后徐徐摇头,“祁铭除了栖身山村,便是流落荒野,不曾留意过,故而不知那里有何奇特之处。”

“罢了,于你而言,旧事重提又有何益?”皇太后脸上的笑容倏然一敛,瞬间又恢复了常态,“今日乔迁新居,你先去别院看看吧。午间可回咸熙宫用膳?”

“就怕皇上驾临别院,祁铭还是留在别院用膳的好。”

“说得也是,皇帝多半会去别院看看,话一投机,留在那里用膳也未可知。这样好了,哀家命人多备些膳食,皇帝与你都还年少,皇帝若要饮酒,你不妨多劝几句,劝皇帝小酌,不宜贪杯。”

“祁铭遵命。”

朱祁铭礼别皇太后,转身出了咸熙宫。

脚下的这条宫道正对着别院方向,北行半里多远,再折向西,就会进入通往别院的过道。朱祁铭一路缓行,心念一动,蓦然驻足。

虽然皇上授他出入无禁之权,但一旦入住别院那个禁卫森严的地方,他的一举一动势必受到某些人的暗中留意,故而在入住别院之前,他必须赶紧回一趟越府。

越府八百勇士中的幸存者全被调往宣府,因移驻宣府的亲卫军、越府护卫军人数有限,无需高级指挥官,所以梁岗、唐戟、石峰、王烈等千户以上的军官悉数留了下来。

“殿下,为何将咱们一手调教出来的勇士全都调走?”

“殿下,凭什么由赵岗领军移驻宣府?”

“是啊,由梁指挥使或唐指挥同知领军岂非更好!”

朱祁铭甫一进越府,梁岗、唐戟、石峰、王烈等人就将他团团围住,把满腹的牢骚发泄了个够。朱祁铭耳朵都被吵麻了,又不便发作,只得激道:“你们是越府护卫军军官,难不成想弃越府而去?”见众人直摇头,立马换上劝慰的口吻,“依本王看,率领六百余人的队伍并不值得称道,就说你石峰,还有王烈吧,堂堂千户,只带六百余人,掉不掉价?也就是赵岗受得住那份委屈!”

众人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朱祁铭就想赶紧支走他们,“本王改日再与你们详谈。放心吧,皇上说了,近日会调派千名幼军入越府,咱们训练两三年,又将带出一支虎贲之师!”

“哼,一帮鼻涕兵,还得从头带起!”

随着唐戟的一声抱怨,众人终于不太情愿地离去了。

那边云娘急急走了过来,“殿下总算想起了越府!府上快揭不开锅了,殿下得赶紧想办法!”

又是一个牢骚太盛的人!朱祁铭摇摇头,“不必着急,皇上已赏赐本王三万两银子。”

“三万两!”云娘先是一阵惊喜,继而脸色一沉,“哼,搭进去六万余两,捞回来三万两,亏大发了,这样赔本的买卖只有殿下乐意去做!”

遇见脑袋里总装着算盘的云娘,师傅多半会成为万分惧内、一个铜板也不敢私藏的主!朱祁铭不禁替梁岗未来的家庭地位感到担忧。“今日本王无暇谈论此事。诶,本王曾听霓娘提起过,涿鹿山那边有处隐秘的离宫。”

云娘一怔,“是有那么一处离宫,殿下为何突然提起此事?”

“你别多问。有办法让那处离宫消失得无影无踪么?”

“恐怕不能,云娘已擅离锦云阁,难以再号令旧部。”

朱祁铭蹙眉凝思,随即双目一亮,“你手下的死士可有人另择新主?”

“这可不好说。云娘为他们谋了份生计,此后就少有来往了,云娘得托人查查才能明白他们的底细。”

“此事得从速查清,愈快愈好,叫黄安先在越府候着,不必急着入宫,等你查出眉目后告知黄安,让黄安将消息带给本王。还有,命人去请欧阳长史到书房见本王。”

东苑书房内,欧阳仝正襟危坐,表情略显激动,“殿下终于想到要问在下了,在下等这一天等了许久!当年殿下的父王、十叔王相继离世,此事固然蹊跷,但越靖王、卫恭王身上无毒无伤,临终前无离奇变故,所以暂不宜在两府蒙冤一事上徒费工夫。要查也得从殿下遇刺、被掳的线索上入手。”

望着眼前这个有实无名的昔日西席,朱祁铭脑中浮现出儿时的记忆,记忆里总有欧阳仝的身影,这个身影不时出现在父王身边,二人似在密议深谈。再品品他方才的一席话,朱祁铭终于把他归之于可供密谋的至交之列。

“欧阳长史,本王的父王、十叔王当年可曾查到过什么线索?”

欧阳仝摇摇头,“毫无头绪。不过,越靖王、卫恭王都把怀疑对象锁定为襄王,这一怀疑后来被印证是极有道理的,殿下回京前的那段日子里,的确有人在京郊见过襄王。”

两代人的怀疑产生了神奇的重叠,这就让接下来的密谈变得更有意义了!朱祁铭的思绪立马回到了眼下最紧要的话题上。“欧阳长史可知武隆其人?”

“武隆?殿下数番历险,宫中肯定有人通风报信,越靖王生前曾怀疑过武隆,不过很快就将他从嫌疑名单上剔除了。武隆负责打理司礼监要务,殿下应该知道,读题本、奏本不仅要读得懂,还要找出文中的关键要义,摘录出来加上解语,供天子参详,这些事都由武隆一人做,武隆还是颇具才干的,他是皇上在内廷中的得力辅臣。”

“正因为武隆日日受案牍之苦,所以常常闭门不出,两耳不闻窗外事,根本就不便随时随地向外传递消息。”

既然武隆并非通风报信的嫌疑人,那么,应对眼前这场风波的策略就应该有所调整。“本王还无意查当年遇刺、被掳的线索,眼下但求自保。”望着一脸愕然的欧阳仝,朱祁铭续道:“欧阳长史可知涿鹿山那边有个神秘的去处?”

“世外离宫?卫恭王生前获悉了这一消息。唉,福安宫做的好事,不料聪明反被聪明误,落下了天大的祸根,那地方一旦被人翻将出来,便有谋逆之嫌!”欧阳仝突然一愣,脸上浮起一丝惊骇之色,“明白了,一定是武隆在暗中兴风作浪!武隆过去是襄王身边的人,看来是有人沉不住气了,眼见殿下连连立功,便急着动手,殿下是否去过那处离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殿下的确去过涿鹿山,只要离宫真的存在,殿下与福安宫暗中勾结的嫌疑就会被坐实。这一招看似寻常,却足以引来天子一世的猜疑,好狠毒!可是,武隆毕竟是一个内臣,他一人在皇上身前贸然提及此事,实属不智!事涉两个亲王,还有一个皇太妃,武隆不敢压上自己的项上人头!”

“紫禁城里不是还有咸熙宫么?”朱祁铭淡然道。

“咸熙宫!”欧阳仝惊道:“对,还有咸熙宫,在下真是愚钝!不可小看深宫之人的直觉,皇太后看得长远,并非被私怨蒙了眼。吴太妃隐忍十余年,所图非小,紫禁城恐怕长久都不得安宁!皇太后一旦得知离宫的消息,肯定会穷追猛打,以求永绝后患,请恕在下直言,真到了那个时候,皇太后未必会在意您这个亲王,那时笼络之术显得十分的多余。”

是啊,踩翻了郕王,何必还要抬举越王?而已经亲政的天子纵然心胸装得了整个天下,却绝对容不下涿鹿山边一个小小的离宫,再仁德的皇上也断然不会拿社稷大位开玩笑!

在即将到来的这场风波中,皇上会面临许多的利害权衡,在皇上的棋盘上,最容易被舍弃掉的恰恰是他这个紫禁城里的不速之客,往日的功劳不会给他以救赎,反而成了一笔负资产,是加剧天子疑心的火种!

见朱祁铭默然不语,欧阳仝轻声地:“殿下打算如何自保?”

朱祁铭摇摇头,“并非自保,而是反制!”

“如何反制?”

“欧阳长史说得没错,不管本王是否去过离宫,只要离宫真的存在,本王都难逃一劫。不过,这话也可反过来说,不管本王去过哪里,只要世上根本就不曾有过所谓的离宫,那么,本王又有何惧?解铃还须系铃人,听到风声后,福安宫那边比本王更着急,会想办法抹去痕迹的。”

“这不是反制!此举虽可替殿下解围,但皇上的猜疑恐怕难以抹去。”欧阳仝急道。

朱祁铭淡然一笑,“本王见识过那些人的狠毒,本王要比他们更狠毒,让他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们背上了恶名,对本王的一切猜疑便会无风自散!”

“殿下将如何做?”

“王振只忠心于皇上,如今外官难以制衡王振,故而王振的眼睛死死盯着本王。此次武隆胆敢发难,必有王振暗中撑腰,可惜他二人忘了,他们毕竟不是一条船上的人,本王将在他们之间撕开一道裂隙!”

欧阳仝叹息一声,“王振与武隆既是同僚,又可从共谋中各自获利,要想撕裂这一同盟,只怕不易。”

“欧阳长史不是说武隆颇具才干么?万一像司马监太监这样的职位不足以填饱武隆的胃口呢?内臣谁不愿坐在王振的位置上,做个风风光光的内相?哼,等哪天王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武隆的威胁,他便不会把本王的事当一回事了。”

欧阳仝双目一亮,“在下倒是想起了一些移花接木的法子,可嫁祸于武隆,就怕王振不信。”

“欧阳长史毋忧,王振此刻自然不信,等到他愿意相信的时候,肯定会对来自武隆的恶意深信不疑!”

同类推荐
  • 革命烈士书信

    革命烈士书信

    本书中收录了大量革命烈士的书信。其中有这样一段,1921年高君宇与石评梅相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们从相知到相恋,感情甚笃。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经常鸿雁传书,表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的追求。此信是高君宇写给石评梅的一封回信。作者以改造世界的志向和积极奋斗的人生观,勉励女友和青年们勇敢地追求光明。书中除了这篇《给石评梅的信》,还收录了《给佩卿贤甥婿爱弟的信》、《给鸣时的信(一九二七年)》、《就义前给熊竹生的信》等共计七十三封信。
  • 逍遥大书生

    逍遥大书生

    一位性格风流倜傥的高材生,意外穿越来到风雨飘扬的乾朝。机缘巧合下成为一名书生,脑子里一座图书馆,天降身份显赫的美丽未婚妻子,开局即巅峰,美好悠闲的生活就快要开始了……
  • 汉士志四方

    汉士志四方

    此文谨为纪念缅怀汉冠军侯景桓侯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公去病所作。通过历史的角度,以现有的历史资料文献尽我最大的可能描述这位剽锐英勇的少年名将的一生,不过我不能说是‘还原’,历史早已过去,我无法看到,无法肯定,史书亦伪正难辨,太史公言“仆观……”况乎小说?这只是一个搜集资料的过程。他的一生仅二十三年(实岁),却以彪炳千秋的赫赫战功,名留青史,其创下的封狼居山是一座後世难以登越的里程碑,是武将的最高荣誉,他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是历史幕空中最闪烁耀眼的一颗明星流星,刹那一瞬,光灿日月,他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做到了真正 的忠孝节义,後世将永效其志。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霍去病于长安病逝,汉武帝亲授谥号“景桓”,象征 着“勇武并广地”,这二字囊括了冠军侯一生的征战。纵时隔二千年烟云,尚武的汉民族,凝重端肃的大汉雄风,已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却无法从汉人的血液中抽剔出来,汉朝,这是一个光辉的时代,一个充满着血性和峥嵘的英雄年代!骠骑将军,魂兮归来!
  • 楚氏荣耀

    楚氏荣耀

    第一卷已废,从第二卷开始看,以后会删除第一卷又名《楚氏荣华》楚昭是涪陵长公主的独子,也是大演唯一破例被封的异性王。但楚昭不太受待见,身为穿越人士,穿越回一千多年的他,还是有金手指的。得知剧情,提前和人才搞好关系是很重要的。前期凄凉(都只是假象)后期大开王霸之气(当然也可能没有)这是一个架空世界,许多是不合常理的。更新稳定,还请多多支持。不足的地方请指出来。
  •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本书围绕太平天国的重大事件、政治社会制度、政治观念展开研究;善于从历史的细微处进行深入探讨,对太平天国史上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就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思路进行探索,开拓了太平天国史研究的领域;新收几篇文章是作者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成果。本书内容充实,文字精当,考证细密,是太平天国史研究中的经典性著作。
热门推荐
  • 刺杀太子殿下

    刺杀太子殿下

    重生后的苏蔷想要报仇,得先杀了当朝太子。她投毒,他把她按在墙上时“不小心”抖落了毒药;她射箭,他把她搂在怀里“手把手”教她;给他一刀总可以吧……可是!谁让你在我沐浴时进来的……
  • 灵空凌风

    灵空凌风

    在这个名为“千叶”的国家中,每个人都拥有超能力。起十,表面上是一个平凡的高中生,却是这个国家最强之人。在越变越强的同时,起十逐渐失去方向,对于未来感到迷茫……
  • 无限之传奇职业者

    无限之传奇职业者

    陆晨带着传奇世界系统来到了主神空间。于是……毁天灭地的流星火雨,无边无际的骷髅军团,接天连地的冰旋风,路人甲:等等,你那刀刀烈火是怎么回事。
  • 水陆两栖人

    水陆两栖人

    科学家萨尔瓦多给伊赫江德尔成功地将上鱼腮,使他成为既有肺,又有腮,既能在陆上生活又能自如地成为海洋的主人。伊赫江德尔长得英俊、潇洒,对现实社会一无所知,他与海豚、鱼类为友。但是,作为一个青年,他也以纯洁、胆怯的心灵追求爱情与美,那种充溢人类原初的质朴的爱动人心弦……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理财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理财课

    学会最好的理财黄金法则,人生三十而立,30岁是人生的一道关口,是人生的分水岭。你生活的状态和质量如何,取决于30岁前你对财富的认识,以及在理财的各个方面所做的选择和努力。30岁前的理财思维和理财蓝图,决定了30岁后你生活的基调。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要趁早行动。本书立足于30岁这一特定的人生年龄段,精心讲授了33堂最重要、最前沿的理财课,提供了最有效的理财技巧,揭示了最实用的理财策略,指明了最便捷的理财途径,让你成功跳过理财误区,快速成为理财高手,在30岁后真正实现财富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中国近代体育变迁的文化解读

    中国近代体育变迁的文化解读

    本书从洋务救亡到维新图存、西洋体操到西方体育、生物体育道文化体育、放眼欧美到接受东洋等诸方面,对中国近代体育变迁的文化进行了解读。
  • 星际盛宠男神可攻略

    星际盛宠男神可攻略

    “吾起誓,凡吾友民,虽险必护,凡欺吾友民,虽远必诛!”衣袂逆风飘扬,少女涅槃重生,如同凤凰归来,美得惊心动魄。【非传统言情更非NP,属于脑洞剧情流,高燃甘甜,男女书友皆宜;注重逻辑和细节铺垫,建议收藏养肥,找个闲适的午后或深夜阅读,但推荐票或投资很重要,您懂的哈~】
  • 期待的下一瞬

    期待的下一瞬

    苏云祯渐渐发觉,自己越是强烈希望什么,就越不会发生什么,所以她不再傻傻期待,她选择认清现实,解决问题。她的改变却也渐渐改变了她身边的人。
  • 我命清风赊酒来

    我命清风赊酒来

    江湖如舞台前辈我辈后辈争相,恩怨似风不知轻重。剑在手,谁才是起舞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