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85100000172

第172章 安享清闲

一连几日,朱祁铭都在惴惴中静候皇太后的传召和随之而来的训斥,可是,这一天却迟迟都未来临,又过了一阵子,朱祁铭便渐渐淡忘了周晓蝶无礼闹别院这件事。

天气酷热难耐,舞娘不再前来献舞,唯有女乐偶尔光顾别院献曲,每当女乐奏曲时,阵阵丝竹声与小池上飘来的微风一道,勉强可伴别院的主人消暑。

吕夕谣隔三差五就会入宫一趟,为朱祁铭带来朝中的最新传说,大多是关于他这个越王嬉戏无度的消息。到后来,有关他的传言愈来愈少,以至于名动京城的少年越王俨然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吕夕谣的每次光顾都几乎成了别院中的盛事,朱祁铭总会抛开一切的嬉戏玩乐,重回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世界里,让心灵暂别俗尘,寄放在他所向往的云端。

当然,他也绝不会让传言者失望。在没有吕夕谣的日子里,他不是玩乐,就是昏睡,间或一顿豪饮及醉。若非崔嬷嬷说他年少,万万不可频频醉酒,并千方百计阻拦他,他或将每日坠入醉乡。

这日午膳时,渠清在曲廊荫凉处摆好膳案,茵儿布菜,崔嬷嬷端来一小壶酒,迟疑许久才不情不愿地放在案上。

朱祁铭瞟一眼酒壶,拿在手上晃了晃,张嘴就开始诉苦:“诶,崔嬷嬷,这酒壶太小,且只装半壶酒,还斟不满三爵,本王难以尽兴!”

崔嬷嬷微微躬身,礼仪周全,但出言时似乎很不给朱祁铭面子。“殿下前日晚上醉酒,今日只宜浅尝。”

朱祁铭习惯了崔嬷嬷的管束,从未冲她发过脾气,今日也是如此,当即略显不甘地撇撇嘴,淡淡扫了案上的三碟菜肴一眼。

崔嬷嬷近前道:“殿下,听咸熙宫送膳的人说,今年南直隶、江西、湖广共有八府遭灾,皇上下旨命宫中裁省用度,筹些银子用于赈灾,连皇上都把用度减去了五成。所从今日咸熙宫那边只有两素一荤三道菜肴。”

茵儿斟满一爵酒,双手递到朱祁铭手上,朱祁铭接过浅尝一口,随即放下酒爵。“皇上仁德。而今库用不足,皇上便从皇室用度上做文章,皇室能率先垂范,想必天下豪户必会有所响应。”

他过了多年的苦日子,在衣食日用上并不讲究,即便就着咸菜喝粥,他也不会觉得有多苦,如今唯一的奢侈仅在于酒兴而已,听说数府遭灾,连这点酒兴也立马淡去了不少。

渠清取个小碟,举箸为他取菜。

“本王自己来。”朱祁铭接过渠清手上的筷子,转对崔嬷嬷道:“皇太后一直未派人过来传召么?”

崔嬷嬷摇摇头,“天气炎热,皇太后许是怕苦了殿下。哦,皇太后来过别院两次,巧的是都赶上殿下醉酒,皇太后一个劲地吩咐老婢,命老婢侍候好殿下,不可再让殿下醉酒伤身,还命老婢提醒殿下日日读书习武。”

读书习武?朱祁铭有片刻的恍惚,想自己嬉戏玩乐不足一月,便觉得读书习武已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那边崔嬷嬷又开了口:“殿下或许误会了周家二小姐,听皇太后说,那日周家二小姐回咸熙宫后,称自己不习礼仪,在别院中闹出了许多笑话,就请皇太后放她回家习礼仪,待学礼有成后再入宫听皇太后的吩咐,皇太后很高兴,便准了她的请求。皇太后夸周家二小姐懂事。”

周晓蝶?如此说来,自己免遭皇太后训斥还得多谢她嘴上留情?朱祁铭难以置信,咬牙道:“她就是会作!”

崔嬷嬷支走茵儿、渠清二人,自己亲自侍候朱祁铭用膳,“殿下,看样子皇太后对吕小姐有些不满,说既然吕大人不给殿下讲学了,那他的女儿就空背了一个伴读的名,是不必常常入宫的,偶尔过来做做样子就行。”

肯定是周氏告了刁状!朱祁铭敛住怒意,举爵一饮而尽,“夕谣妹妹知道此事么?”

“吕小姐何等聪慧!就算别人不说给她听,她也察觉得了。唉,别看吕小姐外表文静和顺,只怕心中有股倔劲,即便咸熙宫不待见她,这些日子也没见她少来别院。可惜她如今却不在殿下耳边劝学了,竟对茵儿、渠清她们说,堂堂亲王,醉酒、玩乐不过是寻常事而已,不算出格。”

夕谣妹妹真是一朵解语花!朱祁铭畅然一笑,自己提起酒壶斟满了一爵酒。

忽闻一阵脚步声远远飘了过来,扭头望去,见金英领着两名内侍正沿甬道朝这边走来。两名内侍各提着一个食盒。

“唉,总算有皇上身边的近侍人前来别院晃晃了!”崔嬷嬷叹了一声,举步至曲廊尽头迎候。

“参见越王殿下。”金英过来行罢礼,冲身后的两名内侍挥挥手,那二人放下食盒,取出数盘菜肴、一碗羹汤,布于膳案上。

“皇上命洒家过来给殿下送膳,咸鼓芥末羊肚盘、五味蒸鸡、两熟煎鲜鱼、羊肉水晶角儿,外加一道玛瑙糕子汤。这些皇上平时都舍不得享用。”

朱祁铭起身回礼,“皇上不是正在节衣缩食么?为何今日的御膳如此丰盛?”

金英略带深意地望一眼朱祁铭,“殿下有所不知,瓦剌使臣入京,皇上赐宴,命光禄寺备膳,于雍肃殿设宴款待瓦剌使臣。若换作是平时,岂会有如此丰盛的菜肴!”

苦着自己的肚子这般隆礼厚待瓦剌人,瓦剌未必买账!朱祁铭心中不爽,嘴上淡淡道:“皇上何故想起了本王?”

“说来洒家也是大感诧异,瓦剌使臣竟然在席间数番询问殿下的近况,皇上经不住他们久问,本想传殿下去雍肃殿的,也不知礼部、司礼监的人在皇上耳边说了些什么,皇上便不再着人传召了,只命洒家过来送膳。”

瓦剌人询问我的近况?朱祁铭凝思许久,依然不解瓦剌人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金英挥退两名内侍,在告辞前说了番似与他脾性颇为不合的话:“当初殿下凯旋,前朝后宫到处都在纷传殿下的壮举,不料此后于殿下不利的许多传闻就陆陆续续传到了坊间,不过,正说也好,反说也罢,都成了往事,如今内外官不再有人提及殿下,大家都似乎忘了您这个越王,连皇上也是经瓦剌使臣询问后才想起殿下来的。唉,这才短短数月,竟像过了两世!”

朱祁铭淡然一笑,“只要天下太平,世上不闻越王之名又有何妨?本王求之不得!”

“洒家告辞。”

崔嬷嬷送走金英一行三人,回到朱祁铭身边不无欣喜地道:“既然皇上是当着瓦剌使臣的面命人给殿下送膳的,那就说明皇上还记得殿下当初的大功!”

想世间的主仆之间大多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故而崔嬷嬷只远远地从金英口中听进去了几个关键词,就能十分敏感地联想到他这个亲王又受到了天子的厚待,并因此而喜形于色,朱祁铭心念一动,便又有了一些酒兴。

“崔嬷嬷,这些菜肴过于丰盛,本王一人用不完,你与茵儿、渠清她们分些去。”

崔嬷嬷连连摇头,“万万不可,这是皇上赏给殿下的!”

“别院并无厨役,你三人用膳还得自己动手,多有不便。眼下天气炎热,菜肴不经放,既然有现成的,何必推辞?快快分了去,免得糟蹋佳肴!”

崔嬷嬷料推辞不掉,只得叫来茵儿、渠清二人。朱祁铭吩咐她们端走了整盘的咸鼓芥末羊肚盘、五味蒸鸡,分走一大半的羊肉水晶角儿和玛瑙糕子汤,茵儿、渠清却对那盘两熟煎鲜鱼未动一筷,将其全留给了朱祁铭。

朱祁铭嬉笑着望向崔嬷嬷,“今日的酒太少,本王难以尽兴。”

崔嬷嬷的一张脸立马拉得老长,“午间不宜醉酒。”毕竟是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她也只是故作姿态而已,一转眼就冲渠清努嘴,“将酒壶加满。”

渠清应了一声,端起酒壶去了膳房那边,片刻后就将满满一壶酒送到了案上。

朱祁铭自斟自饮,只觉得日子过得无比的悠闲,似有大把大把的时光可供挥霍,心中有分惬意,偶尔举目远望,就见在耀眼的阳光下,殿宇顶上有奇异的光影晃动,如水纹般轻轻荡漾。

壶中酒尽,人已微醺。他草草吃了几口香米饭,舍了膳案,在风口处择张椅子入座,半躺在那里纳凉。

微风徐来,他昏然欲睡,斜眼看向茵儿、渠清,见她们衣着严整,不耐酷热,正各自摇着一把团扇侍立在他身旁,扇面半对着她们自己半对着他,不时有凉风落在朱祁铭身上。

“你们用膳去吧。”朱祁铭半闭着眼睛喃喃道。

平日里少言寡语的渠清突然嘟囔了一声:“殿下,咱们这里像个冷宫,若吕小姐不来,那别院就不会再有外人来了!”

“天气炎热,想必女乐也不会再来。”茵儿附和了一声。

“胡说!皇太后不是来过几次吗?”

崔嬷嬷白了茵儿、渠清二人一眼,也不敢高声喝斥,更不敢多言,担心吵了朱祁铭。

她小心地扭头看向朱祁铭,却见他已然入睡,脸上挂着一丝恬然的笑容。

同类推荐
  • 帝国时代之大汉军魂

    帝国时代之大汉军魂

    曾维汉只是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因毕业后工作不稳定,一直沉迷于各种电脑游戏。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了东汉末年,带着一个全新游戏系统的他,将和各路三国英雄们(当然还有三国美女们!哈哈哈!)开启了一个与众不同三国时代。
  • 逆史

    逆史

    《逆史》由卷枕神州编著。《逆史》讲述了:你知道跳大神竟然跳出了华夏5000年文明吗?你知道大禹治水功在当代却罪在千秋吗?你知道被讥笑为“纸上谈兵”的赵括背了多少冤枉吗?你知道“篡国奸雄”王莽的悲情吗?你知道“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的仕途迷梦吗?你知道害死杨家将的大白脸奸臣潘仁美的千古奇冤吗?你知道岳飞之死性格注定吗?你知道印象中积贫积弱的南宋王朝其实是块硬骨头吗?你知道朱元璋的遗害无穷吗?你知道李鸿章的忍辱负重吗?……你知道你所知道的历史,其实是一个被人打扮过的小姑娘吗?
  • 千秋长歌

    千秋长歌

    一个长达四百年的王朝,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末日。短短几年之间,群雄并起,沧海横流。有一个人,北逐胡虏,封狼居胥。有一个人,侧帽风流,名动一时。有一个人,雄踞东方,天下为棋。还有一个人,他把持朝政,独揽大权;他屠杀宗室,逆我者亡;但他却又勤政爱民,礼贤下士;他用兵如神,驰骋沙场。世家大族、天下诸侯视他如虎狼;黎民百姓、寒门士子拥他为传奇。这是属于英雄的时代,一个精彩纷呈的时代。这个时代不属于任何一段历史,但你却可以在这里,看到每一段历史的影子。千秋家国梦,始终男儿魂。
  • 回到大唐做少爷

    回到大唐做少爷

    在学校里,一个男孩在学校表白失败后,突然一道闪电,让他们穿越到大唐,做起了少爷,本以为每天可以过着公子哥的日子,谁知道却遭来灭顶之灾。……
  • 唐朝小商

    唐朝小商

    隋末唐初,又逢战乱,一个靠放羊为生的孤儿如何在乱世中生存?世事变幻,人生多艰,停息意味着灭亡,坚强是唯一的长路!
热门推荐
  • 诏狱惨言

    诏狱惨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

    陶渊明既没有屈原的宏伟悲壮,又没有李白的豪放飘逸,也没有杜甫的阔大沉雄,以他百来篇诗文,何以赢得了与这三位诗国巨人比肩的崇高地位?苏轼认为:“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王国维指出:“屈子之后,文学上只雄者,渊明其尤也。”朱光潜说:陶渊明“崇高的诗人地位,可以和他比拟的,前有屈原,后只有杜甫。”陈寅恪认为:“陶渊明不仅文学品节居古今之上流,而且实为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戴建业老师以深厚的学养,扎实的史学功底,风趣的文笔,独到的价值取向,论述了陶渊明的文学成就、人格思想及精神世界,向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丰满的陶渊明——他是滔滔浊流中的一泓清泉,“大伪斯兴”时代里的一位真人。
  • 眼前:漫游在《左传》的世界

    眼前:漫游在《左传》的世界

    唐诺读《左传》,一样的唐诺,不一样的历史散文书写。唐诺反复出入《左传》的世界,一次次试图走入子产、赵武、申公巫臣乃至孔子、左丘明等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索春秋时代最杰出的头脑在其时其地究竟看到、想到了什么,他们某一言行究竟有着何种深远的积淀与思考,从而认出藏在历史缝隙里最好的人最好的事,也让春秋时代呈现出一个更为复杂深邃、立体可感的世界。情欲之事、鬼神之说、弭兵之会、小国家的大灵魂、两千多年前的梦、春秋战国的繁花般思维……由此出发,作者旁征博引,以文学的视角,围绕八个问题进行叩问和延伸,令人惊叹地将实然历史变成哲学思索的场域,陈旧的千年文本开始荡漾进此时此刻,是为《眼前》。
  • 快穿之攻略美男手册

    快穿之攻略美男手册

    一场车祸,她被五月系统选中,穿梭于大千世界之中。攻略美男,完虐渣渣,赚功德值……沈子霏的小日子过的简直不要太滋润。可是这个缠人的家伙是谁啊!!“霏霏……”某个男人又把下巴搭在她的肩膀上。“你好烦!走开走开!”沈子霏表示很无奈。“自己惹得我,哭着也要解决。”谁来帮她把这个妖孽弄走啊!【本文1v1,双洁党慎用(可能有那么一两个位面),小可爱们了解一下~】
  • 领主大人是吸血鬼

    领主大人是吸血鬼

    曾有神童之称的叶仁,被人谋杀后,转生在异世界,被银发美少女变成了一只不怕日光,不惧银器的吸血鬼。于是,米斯王国有史以来,诞生了第一位吸血鬼领主。叶仁的目标:建设人和怪异共存的理想乡!叶仁的信条:猥琐发育,稳住别浪,后期超神!
  • 重生之豪门第一婚宠

    重生之豪门第一婚宠

    前生,她爱他如命,不计名分陪在他身边多年,却被弃若敝屣,甚至连他们的孩子都被他所厌弃。一朝重生,她不在是她,成了帝都市实业大亨穆景桓的唯一宝贝女儿穆兮颜。但是她居然再一次遇到了那个绝情的男人,而且还是他名义上的未婚妻!这次,她决心不再跟他纠缠,一纸离婚合约先发制人。“一年后离婚,合约条款如下!”“不许同房,不许同床,不许亲密接触?”某人挑眉轻笑。谁知某日醉酒之后,他倚在床头,眸光深邃:“你毁约了,御太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优雅小主妇的美容养颜经

    优雅小主妇的美容养颜经

    女人如花,花如女人。花有淡雅清新的,也有馥郁芳香的;有冰清玉洁的,也有热情奔放的。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有它耐人寻味的地方,正所谓“一花一世界”。每一个女人都是一朵独一无二的花,女人那如花的容貌,构成了这世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 高冷男神是妻奴

    高冷男神是妻奴

    封大男神婚前是个高冷的权少,婚后是个……高冷的禽兽,妥妥的妻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时苒苒觉得,封祁是她的福,养母一家算计不成,反而和男神领证,幸福是幸福,就是小腰总是不太好。一日……“我不喜欢你招惹的烂桃花……”封大男神无奈,他可没招惹烂桃花!他哪敢?唉……下瞬,他流目煞气毕现,冷冷看烂桃花,“还不快滚!听不懂我家宝贝的话?”
  • 惊天巨人

    惊天巨人

    夜深了,北武当山道祖庙老子大殿内,气氛十分神秘。童颜鹤发、道骨仙风的黄石公端坐椅子上闭目养神,他的身后是高大的老子坐姿塑像,身旁是香案,香案上燃着几支蜡烛。一声门响,美丽绝伦、身材修长、身穿青色衣裙的黄英走了进来。她将门掩上,走到黄石公面前,低声问道:“父亲,唤女儿何事?”黄石公睁开双目,观察一下周围,压低声音说:“英儿,为父唤你前来,要派你完成一件机密要事。你可记得五年前在博浪沙攻袭始皇、后在下邳拜父为师的你子房师兄?”黄英点头说:“记得。”黄石公说:“你子房师兄现在龙门山青锁镇隐居读书。
  • 狄金森全集:卷三·诗歌

    狄金森全集:卷三·诗歌

    本套狄金森全集乃是译者蒲隆先生倾注二十载心血的结晶,此前蒲教授在1994-95年间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在哈佛大学和狄金森故乡专门从事过为期一年的狄金森研究工作,归国后继续潜心钻研多个狄金森诗集版本与国外学术资料,许多诗歌译文反复修改,数易其稿。本套全集完整编译了约翰逊主编与富兰克林主编的两个版本的狄金森诗全集,两版的差异之处都有注释说明,此外蒲先生还详尽考证了每一首诗的写作背景并附于对应的诗文之后。第四卷为约翰逊主编的狄金森书信选集译文,收录了女诗人整个创作生涯中最有价值的书信,此外蒲先生同样在每一篇译文后附有背景考证。不论是对于诗歌文学爱好者还是对于有意研究狄金森的学者来说,这套狄金森全集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