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0800000018

第18章 寂寞承天寺

杨天林

我以为,外地人到了银川,是无论如何也要去承天寺看一看的。且不说它身居闹市所拥有的一方安宁与清静,且不说它的建筑风格与北方深远的蓝天共存一处而展现出的完美与和谐,且不说它以历经沧桑的存在把一种特殊地域下的最高境界融入世俗的创见中,单是它背后隐藏着的那一串故事就足以牵动人心的了。

在雄浑悲壮的承天寺的背影中你能看到一个跟命运也跟时间抗争的女人正在向你走来。这个女人就是没藏氏,她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大臣野利遇乞的妻子。野利遇乞握有兵权,并在边界上与大宋军队的对抗中多有建树,为西夏国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获得了很高的威望。李元昊既需要他,更疑心和害怕他。实际上,野利遇乞已经对李元昊构成了威胁,尤其是当他们对安邦定国有不同看法的时候,矛盾与不和常常会表面化。况且他的妹妹野利氏是皇后,他的哥哥野利旺荣也是握有兵权的大臣。他的傲慢有时也会毫不掩饰。在战场上失利的大宋王朝正想除掉野利兄弟,从派出的探子口中获得了这一重要信息,于是使用了天底下最平常不过的离间计。李元昊明知是计,却“将计就计”,先后借刀杀了野利兄弟。

经历了这次家庭的灾难和个人的不幸,要么生,或者死,没藏氏面临着生死两难的选择。在做出这一选择时,她肯定有过彻心的疼痛,肯定有过难言的凄苦,她选择了生存,那就意味着要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活着。

李元昊把没藏氏接到了宫中,算是对野利家族的安慰。但由此也就开始了李元昊与没藏氏之间的那个消失于历史屏幕之外的爱情故事。据说李元昊为此常常歌舞宴乐,巡游打猎,荒于朝政。一个有着三宫六院众多妻妾的西夏皇帝竟然与一个已婚女人爱得如此浪漫,且把国相的重位托付给了她的哥哥没藏讹庞。可以想见没藏氏的美丽。她大约有着西域女人的骨架和中原女人的柔美,如黄河的水一样漫愿着李元昊已不太清醒的感情选择。

皇帝的需要就是国家的需要,这大概是那个时代的社会所默认的东西。但对没藏氏来说,她要生存下去,她就要把心底的凄苦一点一点地消化掉。一只受伤的鸟儿面对着的是不属于它的阳光,这光线除了极度刺眼外还有点阴冷。

说老实话,除了历史所记录的那点干巴巴的场面外,我们对没藏氏所经历的情感磨难还能知道些什么呢?比如说她失去丈夫时最初的痛不欲生,比如说她在幽暗的月光下被皇帝宠爱时复杂的情感波澜,再比如说她被野利皇后也是她的小姑子嫉恨的目光盯视时那种说不出的心情体验。她要活着,她就必须服从现实的安排。

据说皇后野利氏是一个很能干又十分厉害的女人,她本想除掉没藏氏,又想起二位兄长均蒙冤而死,不想加害寡嫂,就将没藏氏送到戒坛寺当尼姑。皇上经不住皇后撒泼打滚儿地纠缠,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只好听任没藏氏出家为尼,赐号“没藏大师”。不难想见,从此以后皇帝对打猎的爱好更加痴迷,对宗教的热情更加虔诚,这全是因为一个女人的缘故。

据说这位“没藏大师”在戒坛寺里每日登坛讲道,领座参禅,倒也赢得了德高望重的声誉,人见人羡。不料有一天,她随李元昊在两岔河狩猎时生了孩子,想必这在当时的社会中是一条爆炸性新闻。不是每个女人都可以这么做的,没藏氏是个特殊的人物,有关她和李元昊的红色情爱在兴庆府大概是人人皆知的。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毅宗皇帝,这一年是公元1047年。

面对如此难堪的局面,没藏氏的日子不会好过的。不过,这倒是一个机会: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给皇帝生了儿子,自己就有可能成为皇太后。当然,这取决于她的儿子能否登上皇位。

这个机会终于来了。公元1048年1月15日,天上的云特别的沉特别的暗,昔日巍峨神圣的贺兰山如锁在雾里,连面儿也不闪一下。这一天的下午,李元昊在一次宫廷内乱中被刺,因流血过多而死去。太子宁令哥及其母野利氏以狱君之罪被杀,没藏氏年仅周岁的儿子谅柞被立为帝。这就是毅宗皇帝。所有这一切的幕后操纵者就是没藏氏的哥哥没藏讹庞。我不知道没藏氏在其中扮演了如何的角色。不过翻阅西夏的历史,联想到没藏氏个人的遭际,你就能感觉到,她肯定是予以默默配合的。这对她和她的哥哥来说,都是生存的需要。

公元1050年,已成为皇太后的没藏氏大兴土木,在兴庆府西南一角开始修建一座寺院。据说这一工程征调了数万役民,前后用了五年的时间才建好,可以想见寺院的规模是何等的宏大了。

面对如此宏伟的寺院,没藏太后第一次领略到了做人的骄傲。给寺院起个什么名字呢?这使没藏太后一连几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有一天早晨,她起得特别早,面对悠远深邃如清水洗过的天空,面对橘红色如车轮般缓缓飘起的太阳,面对仍然徘徊在苍弯中散发着幽幽清光的弯弯月儿,一个拴系着她全部情志和人生理想的名字飘然而来。这就是今天我们仍在叫着的承天寺。寺院里的塔也就叫做承天寺塔了。

这是一个极富诗意的名字,还浸透着某种哲学的韵味。天人共处于一个系统,那里是人类精神的永恒住所。

踌躇满志的没藏太后请人写了一篇碑铭以志纪念。这个碑铭写得气势磅礴,文采飞扬,写尽了没藏太后心中的理想和期盼,写尽了宗教的伟大和神圣。这肯定是出自西夏某个大学问家之手,不信随便引几段看看:

“原夫觉皇应迹,月涵众水之中;圣教谤辉,星列周天之上。”

“崇宝刹,则绵亘古今;严梵福,则靡分遐尔。我国家纂隆巫构,帐启中兴,雄镇金方,恢拓河右。”

“皇太后承天顾命,册制临轩,厘万物以辑绥,俨百官则承式。”

“今上皇帝,幼登宸极,夙秉帝国;分四叶之重光,契三灵而眷佑。粤以潜龙震位,受命册封,当绍圣之庆基,乃继天之胜地。”

“大崇精舍,中立浮图,保圣寿以无疆,稗宗桃而延永。”

“金棺银撑痊其下,佛顶舍利阅其中。”

就此打住。承天寺当年的奢侈华丽自不必说,单就碑铭里的“佛顶舍利闷其中”一句就非常了得。这舍利子乃佛门至宝,流传到中国的寥寥无几。古文献记载的佛骨舍利,藏在泅州普光寺的那一块在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淮河溃堤时已随寺庙沉入洪泽湖底,至今已遥遥三百余年了;岱州和终南五台所藏已在晚唐时代被人为地破坏。细细想来,中国现存的佛舍利似乎只有北京房山云居寺藏经洞、北京八大处灵光寺及陕西扶风县法门寺所存的三块。承天寺在当时佛教界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除了满足个人精神归属的需要外,没藏氏对宗教的热情是由她的不平凡经历所决定的。宗教的力量在慢慢销蚀着过去岁月中留下的斑斑伤痕。从这个角度说,宗教是那个时代社会中人类生活的溶化剂。宗教又迎合了政治的需要,这是它发展和兴盛的基本条件。关于这一点,在上面的碑铭里已经表达得十分清楚了。

据历史记载,就在承天寺建成的当年,没藏太后就派遣使臣到宋朝求得一部《大藏经》。谅柞亲政以后,又先后两次向宋朝索得佛经。与此同时,西夏王朝专门邀请了回鹘僧人来登座讲经,没藏太后时常带着儿皇谅柞前来听讲。西夏人笃信回鹘僧人,大抵是因为回M-人居住在西夏极西,离“西天”或者佛更近一些。

承天寺的建成是佛教在西夏兴盛的一个标志。一时间,西夏国内广纳佛经,“东土名流”、“西天达士”来来往往,承天寺香火鼎盛,游人络绎不绝,好不热闹。这正是:红烟绿雾凝聚为茫茫众生深深信仰,善男信女寄托着渺渺心灵殷殷期盼。同时,宗教的播扬又伴随着文化的渗透,西夏古国殷盛的文化就浸淫在这些漫漫的宗教长卷中了。

公元1227年的秋天,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饮马贺兰山下汹涌的黄河。一个国家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了。随着西夏的覆亡,承天寺变得清冷了起来。那一年的冬天特别冷,垂挂在承天寺最上层每个檐角的铁铎在早晨冰凉的风中响个不停,似乎是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

我又想起了消失在历史高原上的党项民族。我不知道他们的生活中有没有歌,如果有的话,那声音一定像这些铁铎发出的充满质感的金属般的清音,那一定是一首慷慨悲壮的生存之歌了。

站在承天寺塔的最顶层,遥望着昔日兴庆府所发生的沧桑巨变,我想起了一位西夏学专家在一本书中说过的一段很有哲理的话:“历史是一条无尽的长河,奔腾澎湃,不知哪里方得归宿;人是长河中的沙粒,随波翻卷,不知什么才是自己。”

在蓝天白云下,在攘攘市声中,承天寺显得更加寂寞了。

同类推荐
  • 最美不过诗经

    最美不过诗经

    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不妨当个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千顷沃野,弯下腰,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不加修饰,都能吟出动人的乐章。2010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日前揭晓,中国古籍经典《诗经》一举夺魁。没有直白的文字,对不起《诗经》原初的情感冲动,没有含蓄的表达,难以让《诗经》的爱情委婉动人。本书以清新的笔调优游于《诗经》的田野中,采撷两千年前田园牧歌里的快乐与甜美,那里有纯真无邪的爱情,直抵人心的男女相思,回到《诗经》,找回自然的和美与生活的快乐。
  • 走进大美黑河

    走进大美黑河

    众多作家到当地采风,参观了黑河瑷珲历史陈列馆、知青博物馆、旅俄华侨纪念馆、新生鄂伦春民族风情乡、五大连池风景区等处。创作出了一批反映黑河风土人情和人文地理的散文作品,结集为本书。
  • 新诗讲义

    新诗讲义

    《新诗讲义》为废名抗战前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所开“现代文艺”课的讲稿,有油印本,题为“新诗讲义”,后由黄雨提供所藏付印,易题“谈新诗”。包括对《尝试集》《扬鞭集》,以及冰心、郭沫若、沈尹默等人的现代新诗的赏析等。要讲现代文艺,就应该先从新诗讲起,首先就是光荣的《尝试集》。即是说从新文艺创作本身上考察,不是注重新文学运动怎么起来的。废名的诗具有散文化倾向,往往是兴笔所致,挥洒自如,行乎当行,止乎当止。同时,废名的作品又与其禅学思想相关,不同时期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也是因其禅学思想转变的影响。
  • 鼓角声去

    鼓角声去

    该书收入作者在国内报刊上发表的思想随笔、文学随笔、图书随笔多篇,有《童子军和廉颇:为了告别的聚会》《文化原创与文化自信》《军旅小说与文本思想》《星辰寥落的文学天空》《草色遥看近却无》等。书中收入的少量书评文字,选题重要,涉猎广泛,不乏清晰洞见和直率批评。
  • 新诗杂话

    新诗杂话

    本书是朱自清先生专门讨论新诗的著作,收有十五篇论作和一篇译文。
热门推荐
  • 真理是何方

    真理是何方

    让人难以理解的笔风,让人难以理清的层次,这不是诗词歌赋,仅是我个人有感而舒。失望无助,堕落成魔。写不尽人生,也要这下心感。一起丝清风,吹不动小草;一点尘土,不值得留恋。
  • 我是你奶爹

    我是你奶爹

    符文法师对决黑暗泰坦,英雄联盟大战燃烧军团,哭泣之眼赫尔德也企图重启世界……穿越而来的骨灰玩家罗恩,看着面前哭泣的赛利亚陷入了沉默。这个世界似乎有点乱啊。不过没事,别和我说什么萨总无敌,卡恩牛逼,亚索快乐。放下十字架,举起圣灵之锤,我就是你奶爹!
  • 利苍传

    利苍传

    利苍是个孤儿,被年轻归国的秦始皇嬴政捡到,从此跟在身边。随着他经历了嫪毐之变、荆轲刺杀、修长城兵马俑,直到临终托孤,却被赵高诬陷为叛国,从此变为追杀对象。于是他隐姓埋名,没想到遇到刘邦、韩信,又意外加入项羽军中,从此卷入秦末波澜壮阔的起义浪潮中。期间,他见到了刘邦斩白蛇、韩信胯下之辱、另一个版本的鸿门宴,陪吕雉度过了三年牢狱之灾,见证了霸王在虞姬怀里哭成泪人,还有十万楚军在垓下被活活包围。当然,他也见到了刘邦立朝后沉猜果诛,鸟尽弓藏;吕雉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心狠手辣;韩信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命运……。而他,利苍,一个无法载入史册的小人物,在见证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后,他到底想要什么?
  • 昆虫记

    昆虫记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依据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撰写的一部关于昆虫的作品。法布尔以人性观照虫性,用散文化的笔调在书中真实地记录了各种各样的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等。全书渗透着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和敬畏之情,体现了作者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此作品既是一部昆虫学的科普书籍,也是一部描写昆虫的文学巨著,是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 四度边界

    四度边界

    四度空间就在我们四周,在时间与空间的洞体裂缝中,有可能小到肉眼无法视见,有可能我们正身在其中……各个星际大陆探寻量子粉末之际,科学走到了四度空间的边界,遗传密码、星球资源、奇点坐标、地外文明、宗教颠覆、智慧芯片,人性在四度边界发生碰撞与颠覆,中科院、皇家学会、贝尔实验室、诸多智库、黄道带智盟等宇宙科研体在四度边界重组、考验……能量体重要还是宇宙尘埃中的人性重要?是《四度边界》急需慎思的方向。是生存重要还是毁灭更接近幸福?坚持日更4千,欢迎订阅欢迎收藏。
  • The Professor(II) 教师(英文版)

    The Professor(II) 教师(英文版)

    The Professor is unique in that it was the first book Bronte wrote, and the only one narrated by a male character, the scholarly William Crimsworth. Published after Charlotte Bronte's death in 1855. The book is the story of a young man, William Crimsworth, and is a first-person narrative from his perspective. It describes his maturation, his career as a teacher in Brussels, and hi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William, orphaned at a young age, rejects the life of a clergyman his uncles choose for him and sets out on his own, eventually becoming a teacher at an all-girls school in Belgium. Once established there, he finds himself falling for a talented student, Frances, but their budding romance is threatened by petty jealousies. The final novel published by any of the famous Bronte sisters, The Professor was based partly on Charlotte's own experiences teaching in Belgium where she studied as a language student in 1842.
  • 一个女人渐渐老去的活法

    一个女人渐渐老去的活法

    过着过着,我们就老了;过着过着,我们就成精了。我们不再有不经过筹划的激动,我们不再有不经过修饰的理想,我们甚至不再有“胡作非为”的闲情。所有这些,都不过是似有若无的迷茫的梦。梦醒了,我们都要回到现实中,过着一是一、二是二,有尺度可测量的标准生活。这本书主要是讲述一个人老去的活法,一个女人老去的活法。日本的上野千鹤子曾经写过一本书,详细地列出了一个女人老后的各种应对策略,比如,理财规划、医疗照护、居住问题等。
  • 灵动战魂

    灵动战魂

    如果写主角精神力超强大杀四方,您可能说没劲。如果写主角精神力超强,并借用精神能量使用魔法手枪,您可能也说没劲。如果写主角精神力超强,并借用精神能量使用魔法器械。近战用手枪,远战用阻击,中程用机枪,人多了还可以使用炮筒。这样的情节您会说没劲吗?
  • 赤红星海

    赤红星海

    浩瀚星海亿万年来未有之变革,自今日开始。
  • 嘿吴漂泊

    嘿吴漂泊

    离境的主人,鬼王,有一棵稀奇古怪的看门草,叫尤吉利,她给鬼王取了个名字,叫吴漂泊。“嘿,吴漂泊——”“吴漂泊——”“尤吉利——”看门草自创的离境独家咒语,令鬼王哭笑不得。前任鬼王是一只乌鸦,叫墨飞飞。鬼王唯有不断地升级,才能让别人知道他到底是一只什么鸟!鬼王和他的看门草,等你来围观!“嘿,吴漂泊——”一声咒语,离境之门,为大家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