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6400000120

第120章 发现·发掘·发挥

新闻事件是个客观存在,但对许多人来说,是只见“事件”,不见“新闻”———只知道有某件事,却不知道某件事中是否有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有多大。因此,要把新闻事件变成新闻作品,还需要敏锐的发现力。记者应该善于在别人忽视的事物中发现新闻。面对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发现:能发现其中的新闻价值,就是一个称职的记者;什么也未发现,就很难说是称职的记者。水平的差别,就在这方面展示出来。可见,不断培养、提高自己的发现力,应该成为记者的不懈追求。

但光有发现力还不行。人们最初的发现,往往局限于事物的表面。而表面现象有时并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有的甚至与本质毫无联系,有的表面现象其实是假相。如果不加分析、盲目轻信就会上当受骗。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发现新闻仅是第一步,紧接着还要发掘出事物的本质和其中的新闻价值。不发掘,就看不到事物中所蕴藏的深层意义和社会价值,当然也就不会将它恰如其分地反映出来。而这种发掘,需要调动记者各方面的知识和积累,需要记者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掘得充分了,写作就有基础了。未发掘出该发掘的东西,就不可能写出精品佳作。

在动笔写作时,需要充分发挥现有材料的作用,更好地表现主题。材料是“死”的,但在使用时要尽力“活用”。材料与材料之间往往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如果找不出这种内在联系,只是一味地堆砌材料,那就不仅毫无益处,反而让人感到烦琐、乏味。有说服力的材料,可以以一当十,没有说服力的东西十不抵一。这里面需要记者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高屋建瓴地驾驭题材。采写新闻,是复杂的脑力劳动,也需要记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一篇作品中,记者融未融进聪明才智是大不一样的,读者也是能够感受出来的。

发现、发掘、发挥,是新闻采写活动中相互连接的链条,其中前一个又是后一个的基础。只有每个链条都到位了,最终才能写出好作品。究竟如何发现、怎样发掘、何以发挥,还要视具体素材、具体体裁而定,不可能只有一种模式。

资深记者应该活跃在采访第一线

研究员应该坚守在科研岗位,大学教授应该站在讲台上,主任医师应该坚持上门诊。资深记者呢,应该活跃在采访第一线。只有这样,他们的学术地位才能得以充分体现,他们的知识水平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不仅对事业发展有利,对他们本人也有利。

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在采访一线,在很多场合,都很难看到资深记者的身影,活跃在采访现场的,多是刚出校门的年轻记者,职称高的、年龄大的记者很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有些记者一评上高级职称,就脱离采访一线,谋个官位或闲差,甚至就此搁笔、封笔了;有些资深记者一有了“官衔”,就把自己“束之高阁”了,认为写稿那是“小记者”们的事,“宰鸡焉用牛刀?”有些资深记者有了高级职称或上了几岁年纪,就不愿再与年轻记者在一起采访了,觉得和年轻记者同样采访、同样写稿没有“面子”。有的年长记者看到有些场合全是年轻记者,就不愿坐在那里,为了避免“尴尬”,宁肯放弃出席的机会。有的记者面对年龄比自己轻、地位却比自己高或后来者居上的采访对象,就心理失衡,不愿正面接触,似乎自己还在一线采访是件丢人的事。

有一位本来很能写、也确实写出过不少好稿的记者,评上高级职称没几天,就“退居幕后”了,报上再也难见他的名字,而此时他不过四十岁左右。还有一位业务不错的记者,现在倒还很活跃,写稿也不少。他目前的奋斗目标是写大稿、写获奖稿,为自己评高级职称增添砝码。他毫不隐讳地说,我现在就是为评职称而努力。一旦评上了,我就可以提条件,不在一线采访了。

我为此感到悲哀。如果评上高级职称就为了离开采访一线、评上了高级职称就一定要离开采访一线,那么这个职称还有多少积极意义呢?高级职称的作用又怎能体现呢?难道它仅仅退化为一种荣誉待遇、一种讨价的资本吗?

新闻工作,是一种常干常新的工作。需要干到老、学到老,谁也达不到尽善尽美、无可挑剔的程度。即使评上了高级职称的人,也还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也还需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如果评上了高级职称,就觉得船靠码头车靠站,就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高枕无忧,那是很可悲、很可笑、很可怜的。这样的人即使评上了高级职称,也不一定是优秀记者!

现在,新闻稿件的质量普遍不高,许多媒体上的差错不断,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深记者脱离了采访一线,大量稿件出自于涉世不深、初学乍练、缺乏经验的年轻记者之手。资深记者没有起到言传身教、传帮带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深记者在一线采访,就更具有多重意义。资深记者活跃在采访一线,不仅不是人才的浪费,而且是人才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如果一个优秀记者始终没有离开采访一线,那他可以写出多少名篇佳作?如果过早地离开采访一线,那么很多事都无从谈起,这对新闻事业、对他们本人该是个多大的损失!

记者不是官员,尽管有些记者是有“级别”的。这个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其他职业没有多少可比性。记者不应该、也没有必要与其他行业、特别是与行政官员攀比。记者应该少一些虚荣,多一些自尊;少一些世俗偏见,多一些潇洒超脱;少考虑一些个人得失,多考虑一些社会责任。要想不被人轻视,首先是要自己尊重自己。依我看,资深记者活跃在采访一线,不但不应该被嘲笑,而且应该被尊重。如果多数资深记者都能活跃在采访一线,那么资深记者本人幸甚,新闻事业幸甚!

我们应该向资深记者发出倡议:为了神圣的新闻事业,也为了自己写出更多的名篇佳作,请深入到采访一线建功立业!

(原载《法制新闻界》2006年第2期)

同类推荐
  •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爱的毒药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爱的毒药

    这套书阵容强大,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由100个当代小小说作家一人一册的单行本组成,不愧为一个以“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为宗旨的小小说系统工程。我相信它的出版对于激励小小说作家的创作,推动小小说创作的进步;对于促进小小说文体的推广和传播,引导小小说作家、作品走向市场;对于丰富广大文学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人文精神世界,提升文学素养,提高写作能力;对于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 苦恼的叙述者

    苦恼的叙述者

    《苦恼的叙述者》由赵毅衡所著,大部分篇幅,都是讨论叙述形式问题,过于深入到细节之中。为了醒目起见,我把《苦恼的叙述者》的分析原则在此作简要说明。在全书开头讲这问题,有先人为主之嫌,实际上,下面的讨论应是全书的结论。建议有兴趣的读者看完全书后不妨再读此节。
  • 进取心·穿越大海的海鸥

    进取心·穿越大海的海鸥

    本书分为七章,内容包括:不要放弃、专心勤奋的学徒、志在四方、最好的角度、自我约束方能成大事等。收录了《蚂蚁》、《冒雪求学》、《石头与宝石》、《收买公鸡》、《家庭实验室》、《麻雀造窝》、《年少轻狂》、《破旧的航船》等故事。
  • 与共和国一起走来

    与共和国一起走来

    人间正道是沧桑,换了人间。过去了的历史,挥间即逝,不再回来;过去了的历史又刻骨铭心,呼之欲出,不能忘记。人民生死存亡,国家成败兴衰,莫此为大。面对百年沧海桑田,每一个人每每忆起不能忘却的那一年、那个人、那些事,都会历历在目,感慨万千。“既包含着大量赏心悦目的喜事,也有辛酸、泪水与困惑”,有道不完的苦辣酸甜。这是13亿中国人中间一个老年特别人群所涌起的与众不同的特别感受。
  • 百姓的祠堂

    百姓的祠堂

    历史上风水学说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正说明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关系,和中国人“天人合一”、亲和自然的价值观、审美观自有相吻之处。在历史上江西作为全国立祠最多的地区之一,至今乡间仍散落着蔚为大观的古祠堂,建祠祭祖的风气得以推广,也与朱熹、夏言这两位江西籍历史文化名人有关,历史上江西又是五次北人南迁的中转站,可以说,源远流长的宗族文化扎根于斯,却辐照着更为广阔的地区。既然宗祠建筑承载着一个宗族全部的历史情感、生活理想,以及维系情感、支撑理想的宗法关系,那么,宗祠建筑本身也就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因此,感受祠堂的建筑艺术及其装饰艺术,就是感受人们血脉相袭的思想感情、信仰崇拜、观念意识,就是感受众多姓氏各具魅力的生活史和精神史,并由此反观我们民族特有的文化风度,精神气质和心灵历史。
热门推荐
  • 妙臂菩萨所问经

    妙臂菩萨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回二零零五

    重回二零零五

    重生之初,周某人最初的愿望只是能做一个一年365天每天收一次年租的包租公。可惜,不知什么时候,他的生活没有了悠闲。隐形的财富,从百万富翁、亿万富豪,一步步超越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名字。曾几何时,随手一弹,便是盛夏。《书友群234389391,全订可入全订群》
  • 顾盼留念

    顾盼留念

    图书楼四楼西侧。陈初念望眼欲穿的看着楼下的行人。“沈顾南你这只猪。”某大佬“说谁猪?”“当然是放鸽子的沈顾南……”某大佬冷笑,指着墙上的指示牌。“四楼——西”陈初念“没错啊。”等等,他们约定的好像是四楼东?某大佬继续冷笑。“谁是猪?”“我,我是猪。”骨气什么的,还是不要了吧!
  • 七彩灵游记

    七彩灵游记

    却投错了胎,量成了灾,自此七彩寻身来!途中有个女孩说是他姐姐,有个女孩说是他师姐,有个女孩说是他妹妹,有个妖女说他是恩人,这些人非要跟着他,赶也赶不走他没有办法,这是他的痛苦!他还认识一个强大的草妖,他还收了个鼠王做坐骑……!
  • 哪里是天堂

    哪里是天堂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宠妃成狂:天降太子妃

    宠妃成狂:天降太子妃

    爬山醒来掉进了浴桶里?下面还压着一个太子!谁来告诉她,她怎么就莫名其妙的穿越了?——“看来这是上天的安排。”某太子语气暧昧的说道。她浑身打了一个激灵,双手环胸,往后退了一步,她总感觉这个腹黑太子有阴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你是我最美的梦想

    你是我最美的梦想

    竺笛怔住,这大概是她听过的,最不可思议的告白吧!陆霭沉说:“我想我要告诉你,刚刚有人向我要你的电话,我说不行,因为我要开始追她。”你看,一生里每个人的出场顺序很重要,你孑然而待的吉时和良辰,或许只是那怦然心动的一秒。爱是什么?对于陆霭沉来说,就是和喜欢的人,从青涩时光走向白发苍苍。所以,竺笛你知不知道我有多幸运,世界如此大,我只是遇见了你,便已经胜却人间无数。
  • 怪物收集图鉴

    怪物收集图鉴

    新书《家养猫成了暗杀者》求支持~谢绝写作指导。——以下简介一场意外,让她穿越到另一个世界,脑海中的声音,诡异的笔记本,还有各种各样的怪物——黎歌看着面前的庞然大物,默默摸了下肚子:“我看这只怪物怪可爱的,不如我们……”怪物:?有人问黎歌:“你收集怪物的目的是什么?”黎歌:“打牌的时候发现少了一张。”*1:慢穿+收集怪物+系统,慢热,架空背景,如有雷同,我也不知道2:系统分为世界系统和脑中系统两个,肥啾人性化,再者,肥啾不完全是一个系统,可以看作脑电波转化信号传送。3:无男主无cp无感情线,(大概有,黎歌对怪物们的“慈爱”之情?)4: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5:评论区掉落脑洞预收,喜欢请留言。6:暂时只想到这些,待续补充
  • 心理医生对你说全集

    心理医生对你说全集

    本书针对大众日常容易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提供具体的自我诊断测试、行为分析以及自我矫正(疗法)指南等。涵盖了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包括忧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等以及目前比较流行的一些普遍心理问题。每种类型的心理异常,都设计了一个针对此心理异常的总体测验或者分类测验,以便读者进一步鉴别心理异常的情况和类别。每个心理异常包括自我诊断测验、测验结果的解释与建议、矫正心理异常的建议措施、预防该类心理异常的建议等。通过书中的诊断性自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心理趋向,以便及早地发现不健康的心理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