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1300000002

第2章

那张照片登在《正阳晚报》的第三版。

《正阳晚报》是一张四开小报,一版是本地要闻,二版是市场经济,三版是社会新闻,四版是国际时讯。在这四个版面中,人们最爱看的是三版。因为对于一般百姓而言,领导开什么会和讲什么话与我何干?况且就正阳经济而言,无非“三大产业、四大支柱”,如此而已。三大产业分别为土豆、西芹、红色旅游;四大支柱除了前面三大产业外,另加了每个地方都有的劳务输出。按记者老罗的话说,“就锤头大的个穷地方,除了山上的几颗洋芋能卖钱,还有个屁的经济。”因此单就报纸新闻而言,人们最爱看的还是三版。

三版分设了好几个专题,有法制、教育、文艺、社会广角。在这几个专题中,人们尤喜“社会广角”,因为此版面登载的大都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所以大家觉得温暖、贴切、可知可感。其实,有好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本地读者,都是通过“社会广角”,来认识和了解自己居住的这座小城的。

因老罗是晚报专题部记者,所以那张照片自然登在“社会广角”上。

那张照片的位置居于报纸的中心,清晰、醒目、生动,占了整张报纸的四分之一还要多。照片的主体是一位少女,周围都是些敲锣打梆子的老艺人。如果单就形象而言,陈望姣还不能算作“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她只是个模样周正、眉目清秀、脑后扎着马尾辫的乡下小姑娘。但由于照片构图的精巧、角度选择的特别,使整个画面活活浮动起来。你可以用许多成语来形容整个画面,如“鹤立鸡群”“一枝独秀”等;或干脆用这样一个精妙的句子来比喻画面给人的直感:“像一堆枯木中间,突然长出一朵玫瑰或月季。”即便如此,人们还是觉得不能涵盖整个画面带给人的视觉冲击。

人们觉得这张照片精彩、绝妙,最后只能用“妙手偶得”来形容了。

照片除了拍摄时间和地点等说明性文字外,旁边还配有一个“老罗式”的醒目标题:夏夜山城自乐班——“天仙妹妹”秀秦腔

看到那张照片时,二姑夫正在街边等人下棋。二姑夫姓韩,叫韩再秀。年轻时,二姑夫也是一表人才。二姑夫读的是大学中文系,那时候,“朦胧诗”正在校园大行其道,有许多人都在学着写,二姑夫便也学着写。写来写去,二姑夫很像是一位诗人了。二姑夫那时虽然穷,但写诗之后,仍然对自己的外表进行了一番精心包装:喇叭裤,中山装,留着长长鬓角的分头,走路时腰板挺得笔直,而腋下总挟着一本厚得有些离谱的书——那或许就是顾城或舒婷的诗集。在校园里,二姑夫显得别致而特立独行,而时不时地,一份校园小报就会登出二姑夫的诗来。二姑夫也写的是朦胧诗,二姑夫不但写诗,还朗诵诗。那时校园里有许多形形色色的诗社,每到周末,这些诗社就蠢蠢欲动,活跃了起来。不管在教室还是校园的亭子里,只要能凑够十多二十个人,他们立马就会朗诵起来。有时朗诵别人的诗,有时朗诵自己的。如果是朗诵自己的,那这个人或许已经被称为诗人了。而诗人在那时可真是非同一般,其受拥戴的程度不亚于现在的超男超女。朗诵诗时,二姑夫往往会将自己刻意修饰一番。如果是在夏天,二姑夫会穿T恤或半袖,而一到冬天,无论外面穿什么,二姑夫则一定会在脖子上围一条花格子围巾,一头放在前面,一头放在后面。

很快地,二姑夫已经有一些名气了,而恰在此时,二姑便适时地走入了二姑夫的视野。二姑姓陈,名秀芝,那时刚刚进入大学,比二姑夫低一级,学的是化学。虽然不在同一个系,但二姑夫很快就发现了这个高个子的漂亮女生。二姑夫神魂颠倒。

怎么办?

写诗。

二姑夫一首一首地写,写完了,就抄在一张带花边的卡片上,当明信片一样送到二姑的手里。那时,二姑隔几天就能收到一张那种略带些香味的卡片。可是,一个化学系的学生,怎么能看懂朦胧诗呢?

二姑说:“你写的什么呀?你给我讲讲。”于是,二姑夫只好把舒婷的《致橡树》原封不动抄给了二姑:“……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这是那时几乎人人尽知的一首爱情诗。二姑一下子明白了。

大学毕业后,二姑和二姑夫先后分配到了正阳二中。他俩很快就结婚了。趁着朦胧诗的热乎劲,他们很是甜蜜了好几年。但紧接着,经济大潮就来了,“下海”之声不绝于耳,校园不再平静,二姑和二姑夫所在的正阳二中,也未能幸免。许多人都“扑腾扑腾”跳下了“海”。二姑和二姑夫虽然没有直接“下海”,但海边的浪花和海涛之声无时无刻不在拍打着他们脆弱的神经。特别是二姑夫,本来是个风流倜傥的语文教师、诗人,但此时却备受冷落,不再受人尊重,人们开口闭口就是钱,谁还顾得上谈论诗呀,二姑夫便非常郁闷。刚开始时,二姑夫只是苦恼、失落,渐渐地就有些不耐烦起来。那时,二姑夫一改往日的温文尔雅,性情突然大变,烦躁、激越、没有耐心,动辄就要与人坐而论道,论到深处,脸也红了,脖子也粗了,偶尔还会爆一两句粗口。

“堕落,堕落,介他妈就是堕落。”他常常把“这”读“介”。

他看不惯社会上发生的一切,认为那都是经济大潮带来的不良后果。人心不古,世风日下,道德缺失,金钱至上,社会秩序彻底乱了。那时,他常常与人争论,而争论的过程基本就是他一个人在谩骂。有时,从课堂上下来,他能从教室骂到办公室,又从办公室骂到家里。到家里也不消停,就一个白菜无故涨价的问题,能和老婆争论半天。起初,二姑还迎合着他,见他骂,也跟着骂,但骂来骂去,骂的范围已不限于白菜涨价,而逐渐扩展到整个社会的道德缺失问题了。二姑也终于失去耐心。一个教化学的,能有多少理论储备和热情与一个写过诗的动嘴过招呢?

最后的结果是,两口子一个在厨房洗菜做饭,另一个则在客厅踱步,边踱步边骂。

骂来骂去,许多人都不怎么待见二姑夫了。有时上完课,同事们都涌到办公室,本来有说有笑,气氛挺好,可一看二姑夫进来,大家一下子就噤了声。大家就像事先约好了似的,不是借故悄悄离开,就是赶忙低下头,整理已无需再整理的教案、作业——因为那时,二姑夫已公开和领导们对骂过几次了。

经济大潮之后,接着便是“孔雀东南飞”,或者说,经济大潮一来,“孔雀”们就开始往东往南飞了,有的飞往北京,有的飞往上海,有的则去了正热火朝天开发的一些经济新区。总之,那时凡有点勇气或能耐者,早已辞了公职,去了东南沿海或发达地区;最不济的,也是托关系,找门子,逐渐离开了教师队伍。

校园里一派萧条、静寂。

二姑夫彻底崩溃了。

崩溃了的二姑夫,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另外一副样子:头发花了,背也驼了,就连平日打理得光鲜整齐的西装皮鞋,此时也显得潦潦草草,一副随心所欲的样子。更为重要的是,二姑夫竟然不再骂人,也不再与人理论。下课之后,他端上自己的教案和粉笔盒,不去办公室,也不去同事们扎堆闲聊的楼梯间,而是头也不回直奔自己位于操场后面的职工家属院(那时他们还没有住进楼房)。他低着头,微蹙眉头,仿佛在思考某些重大问题似的沉默着。碰到同事打招呼,他便微微一笑,或是向对方点一点头,然后头也不回地直走过去。到了家里,不看电视,也不和二姑争辩,而是一言不发地走进卧室,掀开被子一直睡到老婆将饭端上餐桌。

他不和老婆说话。老婆也懒得理他。

退休后,二姑夫喜欢上了下棋。二姑夫经常下棋的地方,是距离小区不远的一个巷子。那条巷子原是老城的一段残墙,墙体驳落,上面覆满荒草。因县里保护文物古迹之故,这段残墙竟意外地存留了下来,且形成了长长的一道没有任何建筑附着物的空地。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了中老年人和社会闲散人员聚集的“棋牌一条街”。

每天早上,二姑夫像上班一样准时来到“棋牌一条街”上。

二姑夫有两个固定的棋友,一个姓王,一个姓刘,两人都是有些知识分子背景的退休职工。三个人凑齐后,讲过输赢(就是谁输棋谁交每盘一元的摊位费),稍作商量,就开始了一整天单调但趣味无穷的楚河汉界上的搏杀。令人不解的是,从认识到现在,三个人竟没有一次因输赢或棋艺的高低红过脸、吵过架,这让一直捏了一把冷汗的二姑也大感意外,不相信此事是真的。

这天早上,吃过早饭后,二姑夫照例提着个小板凳,一边用牙签剔牙,一边朝旁边的“棋牌一条街”走去。到了城墙根,见另外两位棋友还没到,便放下小板凳,到离此不远的一个报刊亭买晚报,这也是二姑夫近年养成的一个习惯。二姑夫一边等棋友,一边看报纸,看来看去,就看到了那张非常醒目的照片。

于是,故事便有了一些戏剧性的变化。

当时,二姑夫拿着那张报纸,兴冲冲地跑回了家,并且破天荒地对二姑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二姑正在拖地板,见到他笑,大为惊骇。二姑夫却笑呵呵地将那张晚报放到茶几上。二姑朝报纸斜睨了一眼,很快就看到了那张非常醒目的照片,于是停下动作,一边用护裙擦手,一边就捡起报纸来看。“这不是咱们家姣姣吗?”

听见二姑的惊呼,陈望姣闻声也从屋里走了出来。于是,两人坐在沙发上,边看报边玩味,边玩味边感叹现在的世界真是太有趣了:“没想到咱们也能上报纸,而且还是这么大的照片。”看了一会儿,二姑说:“这照片不知道是谁照的,咱们能不能要一张?”二姑夫说:“下面不是写着名字吗,本报记者,罗世贵。”二姑摇了摇头,表示没见过。但二姑夫却隔着桌子笑了起来:“介(这)人我见过,黑脸,圆头,是个退伍军人。有一回报社办通讯员短训班,就是他讲的课。可惜好多年不联系了。”听见二姑夫认识罗记者,二姑这才把脸转过来:“认识就要一张嘛,这有什么好拿作的?”

二姑夫并没计较老婆的态度,只是接了话茬继续说:“你们先不忙着要照片,我帮你们分析分析。你们不是天天都在忙着找工作吗?介下机会可来了。你们肯定已经忘记了,前几年电视上播过一个纪录片,说是四川一个什么地方,有一个少数民族的少女,长得花儿一样,可惜她从没出过家门,后来有个摄像的发现了她,于是就领她出了山。那个摄像的领她走了好多地方,走一个地方红一下,走一个地方红一下,后来就挣了好多钱,人们还给她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天仙妹妹。”

大家这才明白报纸的标题为什么要写这么两行字。

二姑说:“原来是这样。那天晚上记者啥时候来的,我一点儿也没注意到哇。”

见二姑高兴,二姑夫也高兴起来,他坐在沙发上,把一条腿搭到另一条腿上说:“你以为我真是在下棋吗?我是在观察社会,思考社会。我要弄明白,我们介个社会究竟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我认为,我们介个社会并没有完,也没有走样,只是我们的思维还停在老套路上,只要我们的思维稍加转变,我们照样可以适应介个社会。就说眼前照片介件事吧,我看就是个不大不小的机会。”

这倒令二姑感到意外。

二姑夫继续分析道:“现在不是叫信息时代吗?不管是人是物,只要上了电视登了报,就等于发布了信息,这信息一发布,天下谁人不知,何人不晓?介不就等于免费给咱们做的活广告吗?”

但二姑却颇不以为然。二姑慢慢解着腰间的护裙说:“有那么玄乎吗?登了一下报,又是个县里的小报,况且下面也没写名字,谁知道这就是咱们家姣姣啊。”

二姑夫用手掠了掠花白的头发,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说:“介你就不懂了。这张报纸是张小报没错,可它还有电子版,还能在网上阅读。你知道它的覆盖面有多大吗?我告诉你,地球人都知道。也就是说,只要你感兴趣,想看它,只需用鼠标轻轻一点,不管你在地球的哪个角落,都能够看得到它。”

这也是二姑以前没有想过的。

二姑夫顺手端起桌边的一杯凉茶,轻轻啜了一口,样子不免有些深邃起来。

“第一眼看到介张报纸,我心里就动了一下。我想,介可是咱们的一次机会,那个摄像的能领着一个穷乡僻壤的山里妹子游走天下,名扬四海,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呢?原先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情况不一样了,酒再好,老深藏在巷子里,也是无人问津。要想让人知道酒香,唯一的办法就是勇敢地走出去,走出巷口,并且大声告诉所有的人,我就是茅台,我就是汾酒杏花村。”

……

接下来的几天,二姑夫做了以下一些工作:他首先去理发店特地染了一次头发,换了一身西装、一双锃亮的皮鞋,之后到打字铺印制了一盒精美的名片。名片上胡乱安顿了许多头衔,如正阳某某文化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正阳某某文化传媒公司顾问、正阳某某有限责任公司文化与企业总策划,等等,总之,他的这些职务都是虚的,无处查考的,让人一看就觉得来者不善或大有来头。

然后,他在地摊上买了一个精致的、腋下挟的那种小包包,又去报刊亭买了十多份那张印有“天仙妹妹”图片的《正阳晚报》。他给陈望姣一遍一遍打气:“姣姣,你不要怕,有姑夫呢,只要你一切按照我说的做,找个像样的工作并不是什么难事。”

他们打车直奔正阳开发试验区。根据陈望姣最初的愿望,他们不找餐厅,不找宾馆,不找楼堂馆所,而是直奔那些已有了些名头的“大中型企业”——这个他已在昨天晚上做足了功课。

试验区地处县城西郊,宽阔的马路,稀稀拉拉种着几株锨把粗的洋槐,路边的人行道上,一堆一堆散落着还没有铺好的新砖。可以说,本地像点样子的企业大都囊括于此。

他们首先走进靠城最近的一家企业——地椒茶厂。这是本地政府刚刚扶持起来的一个新兴企业,开发一种叫“地椒”的本地新茶。地椒原是一种野生小草,耐干抗旱,贴着地皮生长,一长一大片,有一种天然的奇特香味。它原先是山里人磨炒面或烙馍馍时添加的一种类似香豆子的佐料,后来有好事者发现其有药用价值,且能泡茶,于是便投资将其开发成了一种独特的茶品,在本地已略为人知。

厂子在试验区东口,是一座小得像农家小院那样的四合院。门是老式的铁皮大门,天蓝色,上面有类似棱标一样的一排花牙。门旁挂着个白底黑字的木牌,上写“王超子地椒茶厂”。“超子”是方言,意为傻子,可见老总是个有幽默感的人。茶厂有办公楼、厂房,还有一排老式房子的原料仓库。

他们刚走到门前,一个穿得很臃肿的半大老头走了过来,厉声斥道:“喂,干啥的?先在这儿登记。”老头一边说,一边将灭了火的旱烟锅在铁皮门上当当当地磕。二姑夫说:“我们找你们老总,你们老总在吗?”老头上下打量了他几眼,样子有些不耐烦:“不管你找谁,你先在这儿登记。”登记完,老头便在门房里打了一个电话,不一会儿,一个穿得很利落的年轻人从里面跑了出来。老头说:“这是我们的办公室主任,有事你给他说。”于是那年轻人将他们很客气地引上了办公楼。

递了烟,泡了茶,年轻人问:“你们找我们老总,你们提前有预约吗?”二姑夫把挟在胳膊底下的小包包放在茶几上,说:“没有,我们不认识你们介儿老总。”

听见二姑夫把“这儿”叫“介儿”,年轻人便知道他老家在正阳西边那一带,遂笑道:“怪不得老总没有交代。那么你们是来缴原料的,还是订产品的?”

二姑夫说:“我们既不缴原料,也不订产品,我们是来和你们谈合作的。”

听说是“谈合作”,年轻人来了兴致,他赶忙拿起水壶又给他们的一次性茶杯里续水。二姑夫顺手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名片,隔着茶几递过去:“我姓韩,叫韩再秀。”年轻人双手接过名片,毕恭毕敬地看,看了半天。很显然他并没有弄清楚那一大堆头衔后面的玄机,因而看名片的眼神有些恍惚,甚至有些惴惴不安。

二姑夫却显得轻松。他喝了一口热茶,随手从小包包里又掏出一张报纸,并指着上面“天仙妹妹”的照片说:“这张报纸你肯定看过,这照片上的人,就是她。”手向旁边一倾。

年轻人便很快看了一眼坐在侧边局促不安的陈望姣。

见年轻人一副惊诧的样子,二姑夫显得愈发自信。他跷起腿,用一只手向后梳了梳染过的头发说:“介么跟你说吧,我们介次来,主要是和你们谈产品代言的事。我们的合作最好从代言开始。你们的产品,我大概已经了解过,它就像介位刚刚出道的山里妹子,虽然已有些露头,但总体上还是养在深闺,要想让更多的人认识你,领略你的风采,最好的办法就是走出去,走向外界。我连咱们合作代言的广告词都想好了,叫‘山里妹子山里茶’,您觉得怎么样?”

这么一说,年轻人算是彻底明白了。他这时收起名片和报纸,有些多余地在他们的茶杯里又添了一点热水,之后说:“韩总,不瞒您说,我们的产品还处于开发研制阶段,目前最缺的只有两样,资金和技术;你要是能想办法帮我们找到资金或揽到项目,我保证您的任何要求我们老总都能满足。”

二姑夫耐心地说:“不要光想着眼前利益,要把眼光放远点,一个企业发展得好不好,长远不长远,关键不在资金、技术,而在文化;现在我们是找你们,说不定哪天我们身价涨了,你再找我们未必能找得到。”年轻人忙谦和地点头:“这我信,我相信这个世界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不过现在我们还真是没发展到这一步。”顿了顿,二姑夫又低了声音说:“不搞代言也可以,不过她可以暂时留在你们这里,做你们的秘书,负责迎来送往总可以吧?”年轻人这时就笑了:“韩总,不瞒您说,迎来送往的事,我们老总嫌我一个人都多余,哪里还用得着别人?”这么一说,二姑夫脸上便有些挂不住,他慢慢地从沙发上站起,边往小包里装报纸边说:“我要见你们老总。我要和你们老总面谈。”年轻人却仍然不温不火,依旧笑呵呵地说:“韩总,我们王总不在,我们王总正在到处跑资金和销路,您要是体谅我们的话,就不要给我们添乱了。”

……

走出大门,二姑夫忍不住回头骂了一句:“介些个文盲,介个社会让介些人弄,还他妈有什么希望啊?!”

接下来,二姑夫和陈望姣顺着街道又去了几家企业:刘瓜子淀粉公司、谢傻子荞麦食品公司、张瞎子胡麻油厂、李聋子野山杏脯开发公司,等等。每走一家,二姑夫都要和他们进行一番交涉,递报纸、谈代言,有时难免一场关于文化与企业关系的唇枪舌剑的较量,但最终的结果除多送出去几张名片和晚报外,其余几乎大同小异。

所不同的是,其余几家公司都是派办公室人员或秘书来见他们,而唯有一个名叫刘瓜子淀粉公司的老总亲自接见了他们。

其实也不是老总接见了他们,而是他们进去找人时恰巧碰见了。

当时已临近中午,头顶上的太阳像下火一样下在地上。二姑夫和陈望姣沿街踽踽而行。接连碰了几次钉子后,两人的情绪都有些低落。恰在此时,他们一抬头却看到了前面一大片银色的铁罐,铁罐像几个巨大的惊叹号,远远地矗立在远处,旁边则整齐地排列着一些蓝色屋顶的房子。房子四周被铁栅栏围着,院内是四五座像人造山头一样高大的洋芋堆,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家淀粉加工厂,牌子上写:刘瓜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看到这个厂名,二姑夫高兴得差点跳起来。二姑夫说,这个厂子他知道,是本地最大的一家淀粉加工厂,自称中国第一、亚洲第一,已是蜚声省内外的一家龙头企业了。因其创始人姓刘,外号“刘瓜子”,故名刘瓜子集团。“瓜子”和“超子”一样,也是傻子的意思,可见这儿的老总也是个自谦且很懂幽默的人。二姑夫说:“天天在电视上看,报纸上读,原来刘瓜子集团竟在介儿。”

正在发怔,却见不远处一个高大的洋芋堆旁,虎虎地立着一位壮汉。壮汉五十上下年纪,方头,大脸,脸呈紫褐色,额头和双颊布满了久在阳光下的那种黑斑,向后梳的背头浓密而黑亮。壮汉穿白色短袖,戴墨镜,派头十足。他正指挥几个工人用高压水枪给洋芋洗大泥,边指挥边骂:“妈个×,连个洋芋都不会洗,你把水枪抬高一点嘛,要绕着圈子射,不要光他妈盯着一个地方射。”骂了一会儿,走下水池。这时二姑夫赶忙上前一步,挡在壮汉面前:“是刘总吧?我们在旁边等你半天了。”

壮汉看了一眼二姑夫,又看了一眼旁边晒得满脸冒汗的陈望姣:“你不要叫我刘总,你就直接叫我刘瓜子。你是来缴洋芋的吧?实话告诉你,要缴洋芋得先排队,去年洋芋大丰收,今年缴洋芋的和山上的洋芋一样多。”

二姑夫忙说:“我不是来缴洋芋的,我是来和你谈事儿的。”

“谈事儿?”壮汉立即警觉起来,他从墨镜后面瞟了一眼二姑夫,慢腾腾地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支香烟。

二姑夫这时反倒有些局促起来。因为在二姑夫的意识中,“谈事儿”应该在办公室或茶楼才对,这样两个人站在露天地里,算怎么回事儿呢?但看人家没有这个意思,只好作罢。他用纸巾擦了擦头上的汗,然后掏出一张名片递过去:“我姓韩,叫韩再秀。”

壮汉朝他手上看了看,并没有接名片,而是重重吸了一口烟说:“对不起,我是个大老粗,不识字,有什么话你就直接说吧。”

这更让二姑夫手足无措起来。他讷讷地收起名片,又从小包里掏出一张印有陈望姣照片的晚报说:“刘总,你看,照片上的介个人,就是她。”用手指了指旁边的陈望姣。

壮汉也没看报纸,而是盯着他的嘴问:“听口音,你老家应该在西边那一带吧?那一带的人可真是穷啊!”

二姑夫的脸一下子红了。知道他听出他把“这”读“介”,于是用手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说:“对,我是西边那一带的人,离刘总的老家平峰不远。”听二姑夫如此说,壮汉立即哈哈笑起来:“既然是老乡,那你就直接说,绕那么多弯子干啥。”于是二姑夫就把前面说了好几遍的希望“合作代言”的话又说了一遍。壮汉这次倒是没笑,而是从口袋里摸出一根烟,接在前边那根烟的屁股后面。

“老乡,你的话我是听懂了,但你不了解我这个人啊。实话对你说吧,我是个大老粗,认下的字写成洋芋大,也装不上一背斗。我不像你们这些人,吃饱了没事还要拽几句文,我可是没那个闲情逸致。我大常给我说,瓜子,你这辈子有口饱饭吃就不错了,要是以后不小心发了财,千万不可在人前显摆,有句老话谁都知道,人怕出名猪怕壮,你要是发了财还到处显摆,你狗日的怕是离那头肥猪就不远了。我大是个见多识广的人,我打小就听我大的话。实话给你说吧,我现在确实是富了,发达了,我的产品,不但现在在国内顶呱呱,叫得响,而且在欧洲、迪拜、东南亚都有人买,我在全国有20多个销售网点,香港一个,澳门一个。我一年产值几个亿,占咱们全县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还要强,可我从来不显摆。实话给你说吧,以前报纸上写我吹我的那些人,我连一个都没请过,都是他们自愿找上门的。”

一通演说之后,壮汉将一口唾沫重重吐到地上。

这时二姑夫就有点诚惶诚恐起来。他擦着额头上的汗,近乎嘟嘟囔囔地说:“我是说,万一当不了代言,让孩子在你的办公室打个杂也行啊,她高中毕业,写一写材料还是可以的。”

壮汉看了一眼二姑夫,仍旧笑眯眯地说:“实话告诉你吧老乡,我虽然是个大老粗,可我用的全是文化人。不要说是办公室,就连门口那个拿着本本登记洋芋的,都是咱本地的大学生。”

说了半天,忽然盯住陈望姣,眼睛似乎放出一种暧昧的光来:“你要是真想干活的话,我这儿还真有一个,就看你愿不愿意了?”二姑夫忙往前凑了凑:“你说刘总。”壮汉将烟头扔到地上,用脚尖碾一碾。

“我说过了,你不要叫我刘总,你就叫我刘瓜子。我说的是个什么活呢?我是说啊,我有个老大(即老父亲),今年八十二了,不知他妈怎么就得了个老年痴呆。老年痴呆你懂吗?就是一会儿清醒,一会儿糊涂,糊涂时连我这个儿子都认不清。我真是伤透脑筋了。我给他前前后后请过八个保姆,他没有一个中意的。你说他清醒嘛,饥了饱了不知道;你说他糊涂嘛,保姆倒是一认一个准,老的不要,丑的不要,就喜欢个年轻漂亮的。我看这女子长的还心疼(漂亮),她要是能帮我应承下这个活,我刘瓜子早晚不会亏待她。”

壮汉说罢,又从口袋里往出摸烟。

这时他发现,二姑夫和陈望姣,早已直着脖子走到大门外边了。

同类推荐
  • 万古云霄

    万古云霄

    昔日魔教“昊天教”教主古云霄统领江湖各大门派会盟,打着“覆魔教,诛皇甫”的旗号行进在会稽山间。“魔教”自是昊天教,而那“皇甫”是清微派白无瑕真人的弟子皇甫青云,洒脱不羁,侠影仙踪,不料受自己堕入魔教的师叔策反,入了昊天教。先挟持各派掌门,后回师门逼死师父,坐上魔教教主之位。本为侠义之士的皇甫青云几日之间沦为恶魔,是其本性如此,还是另有隐情?浩浩荡荡的队伍上得会稽山,“正”“魔”两道正面对峙,勾起了一众儿女情长、恩恩怨怨的旧事旧情,同时从皇甫青云口中得知了惊人的真相。
  • 纳尼亚传奇(上)

    纳尼亚传奇(上)

    故事的开始讲述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女孩偶然进入了一个异世界,被称为“纳尼亚”,并在那里经历过一连串的冒险,及看到那个世界的创造......,
  • sms舍子花(五)

    sms舍子花(五)

    或许,五楼的高度并不算得上是高。但要夺取一个人的性命,想必是足够了。古贺紫衣站在楼顶的水泥地上,这里的外围只有一圈矮矮的护栏作为安全措施,已如同这栋颇有年岁的楼一样破旧不堪。她没有去看楼下情况会是如何,只是远远的地眺望天空。抱着跳下去的心情来到这里,她也不是第一次了。但若是说把一切都放下了的这种觉悟,那还是她的初次体验。与水素和解之后,她有了一种什么都不再重要,什么都可以放下的想法,在出了房间后,就被这种想法一路指引着来到了楼顶。
  • 爱情独角戏1

    爱情独角戏1

    男人甲本来是很快乐的一个人(当然他现在也很快乐),因为他老是喜欢一个人在深夜的四通贴很多很多的小笑话,他很欣赏每一个像他一样快乐的享受着网络人生的朋友,他喜欢对别人说:某某某,你好哟。而且不管别人怎么看,情有独衷的用很大的红字。男人甲成为我的好朋友,只是因为他快乐。
  • 匆匆那年(黄金纪念版)(上册)

    匆匆那年(黄金纪念版)(上册)

    80年代生人的张楠因大学毕业找不到好工作而留学澳洲,在那里他认识了同样留学的方茴。就在他被方茴的神秘感吸引时,却听说她竟然是同性恋。阴错阳差,他与方茴住在了同一屋檐下,并且通过其他朋友知道方茴并不是真正的同性恋者,而是曾经深受伤害,有过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张楠的房间里,方茴给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带着缝纫机回古代

    带着缝纫机回古代

    新贵设计师夏颜,奋斗数年终于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原本意气风发的时尚新秀,刚要大展拳脚的时候……却意外穿越了。且慢,人穿过来就算了,怎么连工作室也跟着来了?夏颜望着崭新的工业缝纫机傻眼了……没有电!怎么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清平

    世清平

    【1v1】【双洁】无白莲女配各有各的cp男女主俊男靓女贱男贱女欢乐来袭————她是沥洲公主前来啟朝和亲本想是人就嫁了奈何总有些人引起她的注意。他是啟朝七皇子,为了保命于是在朝堂之上当众表达了爱慕之情和求娶之意。“昨日一眼,见之不忘,一日未见,朝暮思之。”敢情这位七皇子是一见钟情了她的丫鬟?初见在芙蓉别庄,他压着她,附在她的耳畔低声语:本王求娶的就是你。这公主相貌如何?他道:不丑。这七皇子相貌如何?她道:勉强。为躲过监视,二人同房时斗志斗勇。“殿下,你这肉身臣妾有些馋。”他勾唇一笑,将她压入怀中,“本王也馋你。”——若是没有什么家国使命便好,还能同他岁岁常相见。她舍不掉的太多而他也不是偏要那权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遵循形式和意义、描写和解释、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三大原则,详细讨论了递进的语义系统,从意义出发给递进范畴进行了分类,并寻求形式上的验证。在对客观语言事实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又从语义、语用、认知、逻辑等各个角度,对一系列与递进范畴有关的现象作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从而揭示了递进范畴的本质特征。该书还在语法化理论的指导下,加强了对递进句式的历时研究,有意识地将递进现象的共时变异同历时发展结合起来研究,不但探寻了汉语递进范畴的发展演化历程,而且还对递进关系共时平面的各种语言现象作出了历时的解释。
  • 太初元气接要保生之论

    太初元气接要保生之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典诗词背后的美容秘笈:愿得一心人,晓来画新妆

    古典诗词背后的美容秘笈:愿得一心人,晓来画新妆

    杨玉环额间的花钿述说着那一年的劫难;卓文君的远山眉是相思时的寂寥叹息;神仙玉女粉抹去武如意的憔悴,却充斥着不肯见白头的无力;赵飞燕的息肌丸能使掌中舞,却对身体造成了不可修复的伤害……绝佳的妆容和体态一步步塑造,情人的心意却难以抓牢。他爱你时,可以拱手江山讨你欢,不爱你时,你就是一朵塑料花,再美也仿佛失去了生命。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剑典魔踪

    剑典魔踪

    司马晋王朝自建立之日起,便以守成之才当创世之主。王朝祸患不决于神州大地。东来的梵僧,中原的新盟。四野的游侠,暗中的幽罗。泥洹会中多变数,法祖新盟泣血成。四野游侠终得主,虚危幽罗寻真龙。
  • 从城隍庙开始

    从城隍庙开始

    乱世烘炉,人命如草。鬼魅魍魉,妖魔邪祟,祸乱人间。地球来客,借尸还魂,黑夜代城隍断案,洗冤屈,判罪孽;白日则手持长剑一柄,斩天下不平之事,除人间万千妖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