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3700000010

第10章 有了整体把握,才能有准确的概括

——1997年4月24日在《中华艺术通史》第六次编委会上的发言(摘要)

关于撰写章、节、目、点四级提纲的通知,本是1月28日发出的,《通知》曾要求3月8日交编辑部,中间过了个春节,考虑到在那段时间里大家难以进入角色。而这次提纲的要求,又显然是需要分卷主编把必要的资料摸过一遍,有了整体把握,才能有准确的概括。再加上中间涉及魏晋卷、五代两宋辽金夏卷、清代卷主编调整、换人,于是,还是把时间延长一点,使大家写得从容些,现在延长了时间,进入撰写阶段或可节省时间。各分卷提纲是陆续交稿的,又需要陆续打印,打印后又分送各卷主编会前阅读,准备意见也需要给一点时间。

现在分卷四级提纲构架已见眉目,魏晋卷、清代卷,对田青和陈绶祥同志来说,都是要重新开始的新课题。这种变换是编辑部该负的责任。原来的考虑是,五代辽金两宋朝代多,艺术史的发展又是多民族的错综交叉,给了上中下三卷。在上次提纲讨论会上,问题暴露出来了,肚子太大,于全书也不匀称,看不出非三卷不可的必要性,只好又合成两卷,但调出一位分卷主编,总要给一个合适的分卷。魏晋南北朝是佛道思想与佛道艺术的发展期,最适合田青了。可陈绶祥同志担任过中国美术史魏晋卷的主编,他轻车熟路,早就抢了这卷,现在把他调换到清代卷,确实是强他所难。我们知道他是要叫的,但总编会还是强行决定,请他克服困难承担下来。所以,他春节回桂林探亲,也没让他过好年,我打了三个长途给他。春节后,又“围攻”了他一次,当然,主要还是他顾全大局,终于接受下来了。因为这两卷都是从新开始,并没有安排讨论他们的提纲,但田青同志还是突击出来了。其他分卷,也有一部分章节撰写人未能拿出提纲,希望尽快补齐。

实际上这次章、节、目、点的四级提纲的撰写,已经是要求各卷主编和撰稿人进入具体的构思过程。事实证明,无论是分卷主编还是主要撰稿人,确是已把资料摸过一遍,并形成了基本观点、基本构架,特别是导言、概述部分,都已写得很细。关键在于,从通史的要求来看,每一分卷的章、节、目、点,是否有了整体的把握,能代表这个时代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以及规律性的艺术现象,是否该排排队,哪些要重点突出,哪些必须设节,希望集中大家的智慧,认真讨论一下,为进入撰写阶段打好基础。

各卷提纲我看了两遍。峻骧的《原始卷》,除彩陶部分尚无详目,其他的章、节、目、点都已写出。这是《通史》开宗明义的首卷,它是艺术史发展中的混沌的萌芽期,但我们对它的基石作用要描述得准确,脉络也要清楚。峻骧的提纲写得很细,特别是导言部分,头绪太多了,引用外国对人类起源的论述也太多,还是要概括些,重点突出,因为原始艺术的文物遗存毕竟还是太少。

三代卷跨度很大,从艺术史上看,仍是半混沌期。但已开始分化。错综驳杂。三代划分,又是“九五”国家的系统工程,而诸子百家,特别是儒道两家,可说是中国艺术理论与美学的奠基者,心峰同志有志攻关,大家也要竭力相助。我看三代要重点突出的是青铜艺术与诸子百家。

秦汉卷,顾森同志(后来因故退出)在中国美术史就负担的这一卷,这一次就不仅是轻车熟路,而且会在“综合”中有创新的发现。从文学领域来讲,汉赋是特殊成就,博大宏丽,也是大一统艺术氛围的一种表现,不知与其他门类艺术在审美上内在联系有无可值得探索之处。古人云秦宫汉阙,秦宫早已烧光,未留遗迹,却发掘出大量的秦俑;汉阙,只有气势雄浑的大石雕,于是,画像石与画像砖成了“时代的绝响”,留存最多,是汉代艺术的缩影。

魏晋以前都是单行卷,原始、三代是混沌期与半混沌期,乐舞分不开家,造型和绘画也都附着于陶器与青铜器上。秦汉重点突出了造型艺术,魏晋卷提纲似是比较强调音乐,前后排列是音乐、雕塑、舞蹈;音乐又有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之分,与其他卷不大一样,还是要有个统一规格,列章是否也要同各卷大体一致?现在是“导言”被列为第一章,其他各门类艺术列四章,与其他各卷的结构和列章,都有很大差别,这同样需要有大体一致的规格。

隋唐开始分上下卷,但现在的提纲和其他卷不同,因为导言提纲是煦寰同志起草,造型艺术放在了上卷,时空艺术乐舞等倒列在下卷,这不妥,仍应与各卷一致,这上卷还有一专章讲各类艺术与唐诗的关系,是否还是不设专章,放在导言里讲较为适宜,而敦煌唐窟倒至少应有专节的描述。

宋以后艺术分工更加精细,说唱、戏曲高峰迭起,造型艺术全面发展,现在上下卷的分章设置,都较为合理确当。

从提纲看,规格不够统一的,还有开卷第一回的概括,导言、导论、概述、总论,名号各异,上次已经讲过,就统一称导言,而且上下卷应只有一个导言,不过,却应由上下卷主编共同完成,因为它要概括和论述这一时代艺术的综合发展、阶段性特征。自然,可以由一位主编执笔,现在构架已立起来,但撰写中一定要注意既全面又富于概括性,导言不列入章内。

上次会我们曾提出,每卷应有一简短的结语。否则,结于门类史或理论章都显得太秃,难于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现在有的有,有的没有,还是统一一下为好。

分卷各门类史,前面可有一个概述,就不要称导言了。

元代卷,只有一卷,考虑到它只有八九十年。现在分卷主编谭志湘同志提出,这一卷应有所加大。我也觉得,元代时间虽短,但艺术的发展,却又有其丰富繁盛的一面,而且如戏曲和文人画,还极富时代特点,请考虑这个要求。

《通知》本来要求各卷各章都标明字数,现在也是有的有,有的没有。分别撰写时,分卷主编还是要心中有数,交代清楚,一定按字数规定撰写,避免将来统稿时的麻烦。

这次是讨论提纲,涉及导言、分卷、分章,相互衔接等许多规范性的问题,有些同志虽然说吵得有点头痛,但总的说来,还是吵得有效果的。当然,也还有不少难题,需要进入撰写阶段逐步解决。

附带再说意见:

一、这次会后该是分卷自己开展活动的时候了。希望在进行写作前,分卷编撰会能开好。有些问题应当向撰稿人讲清楚,那就是不要出现“侵权”行为,这是一部大型书籍的大忌。前车之鉴,不久前某“小百科”与“大百科”出现了抄袭,后来虽然私下赔偿解决,但声誉上大受影响。我想,我们应当丑话说在前面,在与撰稿人订协议书时,这一点必须讲清楚。而且不只别人的不能侵权,就是自己写过的,也不能照搬照抄,这不只是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也是保持《通史》的创新与特色的问题。

二、再强调一下,希望在撰写中,大家还是多注意通史的“通”。我说过,我个人是喜欢范文澜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简编》的,它当然有以论带史的特点,但从无长篇大论,而是把论融合在史的描述里。所以,与其称之为以论带史,不如说是以史证论。它虽然也很注意史料的运用,但从无原文的长段引用,同样也是把史料概括在史的简洁的描述中。当代的史学著作我看得不多。看了一部中国文化史,虽然涉猎很广,知识丰富,但文献资料堆得过多,脉络也不清晰;中国美学史,在历史分期上大异于历来史学界的划分,不是大家都能首肯的,但书中有些章节还是写得不错的。

总之,写通史不同于写论著,也不同于写门类艺术史,我们的确要多作借鉴,但我们又是填补空白的创举,更应闯出自己的新路子。

三、导言该概括什么内容,目前的提纲已有了初步轮廓。我想,分卷主编都有过认真的思考,论的重点放在导言。我原来主张,每卷导言,都是要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时代的色彩缤纷的艺术世界。没有准确而醒目的标题,或者标题没有蕴涵,就不能体现这个时代的艺术精神,也不能吸引人。现在我同意多数同志的意见,导言想用一个短语来概括,这很不容易,也许由于不准确或不全面,而起副作用。不过,章、节、目的标题,确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尽量不要千篇一律,都简单地用某代的舞蹈、美术、音乐之类作标题。

每一分卷究竟分多少章,上次陈绶祥同志建议,大致可以是七至十三章。大家下面议论,认为太多了。究竟应以什么为标准,我想还是内容决定形式,不必强求一致,可以门类艺术为分章的基础,现在是单卷本分章多一些。

对于元代卷,我还是主张字数放宽一些,独它厚一点,也不会影响全书美观。何况它处于宋明两代中间,前后都是上下两卷。它虽有90年,却继承了宋的精致,艺术品类的发展和成就既相当丰富又独具特点。譬如元杂剧,就远盛于宋代,是中国戏剧的第一个高峰。现在宋代戏曲要写10万字,那么,元代戏剧却只有12万字,确实太局促了。

四、这次提纲根据讨论意见进行调整修改后,就不再开编委会讨论了,有问题可以个别交换意见。编辑部要根据这两次讨论整理出一个编写体例,发给大家,但大家不要等,因为多数问题已明确。全书虽计划分两次交稿,但我还是希望今年每分卷都能拿出一到两章初稿来,进行一次交流,半年时间,到10月,是否有可能?

同类推荐
  • 文化与艺术的多视角探索(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文化与艺术的多视角探索(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文化与艺术的多视角探索》是从作者已发表的学术成果中精选出的32篇论文汇集而成的个人文集,它涵盖了五个方面的论题,主要内容包括:文化艺术理论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学语言之思、艺术语言论析、艺术理论家评述。
  • 前海剧说(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前海剧说(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学术文库》是系统总结我国艺术学理论前沿发展的大型出版项目,共200卷。文库的研究内容包括戏曲、音乐、美术、舞蹈、话剧、影视、摄影、建筑艺术、红学、艺术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学等,几乎涵盖了文化艺术的所有门类,学者们或以新的观念与方法,对各门类艺术史论作了新的揭示与概括,或着眼现实,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当前文化艺术发展趋向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洞见;将学术性与资料性很好地结合,既有利于学术研究,也有利于文化传承和发展,极具学术意义和文化意义。**批首推47卷。
  • 油画:知道这些就够了

    油画:知道这些就够了

    这本书介绍了成为真正油画大师的步骤和策略,而且这些步骤和策略都经历了实践的检验。参照本书秘籍,加之你在绘画、油画以及艺术方面的天赋,创作出如大师级般的惊艳画面和肖像指日可待。
  • 文以铸魂(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文以铸魂(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学术文库》是系统总结我国艺术学理论前沿发展的大型出版项目,共200卷。文库的研究内容包括戏曲、音乐、美术、舞蹈、话剧、影视、摄影、建筑艺术、红学、艺术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学等,几乎涵盖了文化艺术的所有门类,学者们或以新的观念与方法,对各门类艺术史论作了新的揭示与概括,或着眼现实,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当前文化艺术发展趋向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洞见;将学术性与资料性很好地结合,既有利于学术研究,也有利于文化传承和发展,极具学术意义和文化意义。
  •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露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作者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
热门推荐
  • 这个人有毒

    这个人有毒

    没人敢在我面前耍酷,没人敢在我面前炫富!要问为什么,当然是因为我把他们都……
  • 点江湖之种桃李

    点江湖之种桃李

    刀光剑影,快意恩仇是江湖一面,师徒情长则又是另外一面了。为师者,传道受业,护徒前行。为徒者,尊师重道,以身护师。江湖总是有千点万面,不可尽书。这一次,想写写师徒……
  • 不会管理自己就战胜不了别人

    不会管理自己就战胜不了别人

    想努力学习,却管理不了自己的散漫和懒惰;想谦虚待人,却管理不了自己的自负与骄傲;想和谐共处,却管理不了自己的自私与偏见。因此,我们随时要给自己准备两盆水:一盆冷水,用来洗头。冷水洗头,让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一盆热水,用来洗脚。热水洗脚,让自己永葆管理的动力和激情!
  • 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小说月报》获奖作品集(下册)

    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小说月报》获奖作品集(下册)

    百花文学奖从《小说月报》百花奖一路走来,三十年筚路蓝缕,以遴选当代文学佳作为使命,以家喻户晓的品牌期刊为平台,以具有公信力的评选方式为寄出,因其权威性和公正性,在作家与读者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2015年,正值《小说月报》与《散文》杂志创刊三十五周年,第十六届百花文学奖华丽升级,增设散文奖。小说与散文双峰并峙,向读者展现两年间文坛佳作的完美版图。本书收入的获奖作品系自《小说月报》2013至2014年选载的三百多部作品中脱颖而出,是对近两年来国内中短篇小说创作的全面总结,为关注当代小说创作的读者、作者与研究者提供了具有公信力与权威性的小说选本。
  • 修真之恣意仙途

    修真之恣意仙途

    池念:重生。修仙?好的,问题不大!养系统,养宠物?我可以,吧!还要养剑?……我只想安安静静修个仙。这位公子,能不能别这么含情脉脉的看着我?压力好大。这个和尚,你怎么喝酒吃肉还养头发?嗯?还有你…是谁?感觉很熟悉…且看池念的漫漫修仙之旅~PS:有男主,主成长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中职生的学霸先生

    中职生的学霸先生

    废文一个。随意。自我感觉不好。有意见可提[甜宠,追妻]"学霸先生,你离我远点可好″苏城轻声问道。"不好,我想在靠近你一点″某宋祁世不明意义的靠近。某苏沉默不理躲他,某宋见怪不怪的也不去找她。后来"我学历低,配不上你″苏城"你配″强行带走。被定了名分后"男神先生。你的声音好好听!″苏城声控一权"好听?那我以后每天都说给你,好吗,我的中职生丫头″在某人耳边低声说道。中职生X学霸。动漫ⅹ声优。
  • 辞旧迎新:除夕(文化之美)

    辞旧迎新:除夕(文化之美)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谓最为重要的节日,似乎每一个中国人对它都十分了解,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春节,了解除夕吗?你熟知除夕的历史来源吗?除夕之夜压岁钱放鞭炮又是出于何时何种典故?南方北方及个少数民族在除夕之夜所备食物又有何差异?本书就对关于中国传统节日——除夕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解析。
  • 主宰天下

    主宰天下

    绝世高手陆枫被人陷害,机缘巧合之下,依靠着七彩玲珑塔,重生到一名少年的身上。从此,开启了复仇和征战天下的征程。
  • 天涯絮语

    天涯絮语

    本书为诗词集,阅读该诗集,我们感到它真实地记录作者的人生体悟,所思所想的心路历程。诗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思想深沉,激情迸发,颇富人生哲理、生活情趣和创新气派。作品形式多样,表现手法各异,既有格律体旧诗,又有新古体诗,还有自由体新诗,甚至还有“词”,均把注重其魂、言志抒怀、表达情意置于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