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5100000002

第2章 明代道德生活的社会基础(2)

4.施行奏疏留中制度

奏疏留中是指皇帝将臣下上呈自己的奏疏不做批答也不对奏疏所涉及的事项予以相应处置而留于内廷。奏疏本来是大臣们对如何治理国家所提出的建议,皇帝理所当然要进行参考并予以批复。不过,臣子上疏是一回事,奏疏的处理又是另一回事;皇帝批复处理奏疏是历史常态,但将奏疏留置内廷置之不理也是一种方式。这种奏疏留中现象在以往朝代也有存在,但极为少见;在明朝则较盛行,尤其在宪宗、武宗、神宗时期更为突出。如“大礼议”中嘉靖皇帝对给事朱鸣阳、御史程昌、编修陈沂、南京寺丞黄巩等百余人“称兴献帝不当加皇字”的奏疏“俱不报”;“争国本”中万历皇帝对礼部尚书沈鲤请加封光宗母恭妃的奏疏、万历十五年十八年申时行等阁臣请求建储的奏疏皆“不报”等。

奏疏留中之所以会成为一种制度,主要有大臣与皇帝两方面的原因。就大臣方面而言,通过奏疏向帝王进言乃是职责职权所在,亦是践行儒家政治伦理之必要手段,更是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的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大礼议”还是“争国本”,那些与帝王持异见、明知皇帝对其奏疏不会批答却仍然坚持上疏的臣子,无一不是如此。但他们群起而为之、坚持不懈地上疏以期望对皇帝的决策施加影响的方式,对君权形成了一种集体挑战,客观上也造成了奏疏留中不报的恶果。就皇帝来看,明朝皇帝之所以将奏疏留中不予批复,一方面是因为皇帝与大臣们之间确实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是皇权与臣权相龃龉、皇权受到挑战时所采取的不得已手段。奏疏留中,既是表达对朝臣的不满,也是对集体臣权的软对抗,更是君权威严的一种无声标识,是皇帝要强化并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力的体现。因此,奏疏留中制度从根本上而言是明朝君臣之间争权较力时所产生的历史怪现象。

需要指出的是,是否奏疏留中,取决于奏疏的内容与帝王的态度。浏览奏疏之后,皇帝会对其内容进行评判,并作出是否留中的选择。明朝皇帝之所以会浏览奏疏,是因为他也想治理好国家。那么,为什么明朝皇帝会对臣下们的奏疏作出是否留中的不同选择?原因还在于皇帝对自己绝对权力的强化和维护,通常情况下是逆我者留中,顺我者批答。这种做法的后果,一是逐步建立了帝王的绝对权威,二是给明朝政治生活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在明朝中后期,顺皇帝意的一般不是士大夫,主要是内臣或者佞臣。如万历年间,士大夫与内臣在矿税问题上立场对立,可是,神宗朱翊钧却只站在内臣的立场上。当税监内臣孙朝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参讦抚臣魏允贞时,朱翊钧却予以了批复。对此,士大夫极为不满,于是,吏部尚书李戴就此事上疏:“若抚臣之疏不报,内臣之疏单行,其于国体、政体两为有损。今以镇抚重臣因与中使相争而罢,则何以惮压冲边、激扬大吏?且内外俱是王臣,宫府当为一体,若处分稍偏,天下闻风而起。内臣日以参讦抚按为事,内臣之私人日以挑激、置参讦为事,恐朝廷自此纷纷矣。”(《明神宗实录》卷347)然而,朱翊钧不但将此疏留中,反而全然不顾士大夫的谏诤,一意孤行。

5.施行厂卫制度

这一制度也是明朝皇帝为了强化其绝对权力、维护朱氏王朝而设立的。厂卫,时指明朝时期设立的锦衣卫、东厂、西厂和内行厂等特殊机构的合称。其中,锦衣卫和东厂是明朝政治体制中的常设机构,锦衣卫为明太祖朱元璋所建立,东厂为明成祖朱棣所设立。厂卫制度受到皇帝的高度重视,厂卫首领由皇帝挑选最可信任的人担任,直接隶属于皇帝,自成一体。厂与卫虽然各有其机构,然而,它们却“均权势”,且相辅相成。东厂、西厂和内行厂的职权是“缉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锦衣卫的职权是“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盗贼奸宄,街途沟洫,密缉而时省之。凡承制鞫狱录囚勘事,偕三法司”(《明史》卷76《志第五十二》)。然而,由于厂卫直接受皇帝的指挥,因此,在明朝政治生活中,它们的职责并非限于侦缉和监察,而是成了一个超越于三法司的机构,代行了三法司的职责。“太祖时,天下重罪逮至京者,收系狱中,数更大狱,多使断治,所诛杀为多。后悉焚卫刑具,以囚送刑部审理。二十六年,申明其禁,诏内外狱毋得上锦衣卫,大小咸经法司。成祖幸纪纲,令治锦衣亲兵,复典诏狱。”(《明史》卷95《志第七十一》)厂卫的权力远不止于可以独自审判案件,对违法者进行惩罚,而且还干预三法司审理案件,不准三法司插手自己所办理的案件。厂卫在办理案件时,不仅可以对在朝廷上因言触犯了皇帝的大臣进行“廷杖”,而且可以对犯人随心所欲地滥用酷刑,更为可怕的是随意捏造事实,诬陷好人,这种诬陷总是因一人而牵连多人,因一家而牵连多家,造成了人人自危、天下不安的局面。面对这种情况,明代人大都敢怒不敢言,当然,也有人敢于直陈厂卫制度运行中所出现的弊端。如“中官汪直之督西厂也,数兴大狱。辂[4]率同官条直十一罪,言:‘陛下委听断于直,直又寄耳目于群小如韦瑛辈。皆自言承密旨,得颛刑杀,擅作威福,贼虐善良。陛下若谓擿奸禁乱,法不得已,则前此数年,何以帖然无事?且曹钦之变,由逯杲刺事激成,可为惩鉴。自直用事,士大夫不安其职,商贾不安于途,庶民不安于业,若不亟去,天下安危未可知也。’帝[5]愠曰:‘用一内竖,何遽危天下,谁主此奏者?’”(《明史》卷176《列传第六十四》)虽然汪直在几位朝中大臣的弹劾下被免去了西厂的首领,不再打理西厂的事情,但是,景帝朱祁钰却对他“宠幸如故”。明朝皇帝是深知厂卫制度在运行中违背了监察百官、访缉天下的职责的,他们之所以要坚持这种制度,依靠厂卫首领,是因为他们想通过政治恐怖来维护皇帝的权威,确保皇帝权力的绝对化。

二、政治制度的强化

明朝的政治制度包括两套,一套是强化皇帝绝对权力的制度,另一套则是与政治体制顺利运转有关的制度,它主要有分封制度、言官制度、致仕制度、官员考评制度等。这些政治体制运转方面的制度是在损益以往朝代的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与以往朝代的政治制度有所不同。

1.建立分封制度

分封制度是西汉时实行的主要政治制度,明太祖朱元璋不顾有人反对,坚决地实行了早已过时的这种分封制度。朱元璋建立分封制度的意图主要在于,其一,“以藩屏帝室”。朱元璋将明朝定都南京后,南方成了明朝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而广袤的北方却远离中心,北方边塞离南京有六七千里。此时虽然元朝蒙古势力在军事上失败了,但却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其残余势力多次南下,侵扰中原,烧杀抢掠。这样,加强北方防御,抵御元朝蒙古势力的进扰,就成了明朝可否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那么,谁可以承担保卫明朝的重大责任?朱元璋解释说他之所以选择他的儿子们,是因为他仿效了前人所建立的制度,他说:“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即长,宜各有封爵,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明太祖实录》卷51)在被封的诸王中,“晋、燕二王,尤被重寄,数命将兵出塞及筑城屯田。”(《明史》卷116《列传第四》)其二,外人不可信。朱元璋本来就性格多疑,不会真正相信外人。而且,在明朝初年实行严刑峻法的统治的情况下,那些同朱元璋一起出生入死打江山的功臣与自己变得貌合神离起来,不顾朱元璋所定的铁榜九条,公然贪污受贿、侵夺他人田产、残害忠良甚至企图篡位夺权。既然不能依赖于外人,那就只能将镇守边疆和治理国家的重担交给自己的儿子们了。

按照朱元璋的设想,明朝的分封制度是不同于西汉的分封制度的,其指向在于强化明朝的军事力量,它规定: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其生也请名,其长也请婚,禄之终身,丧葬予费,亲亲之谊笃矣(见《明史》卷116《列传第四》)。

明朝的分封制度是依据“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明史》卷120《列传第八》)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这一原则规定了明朝皇帝子孙们的权力,对藩王的权力进行了限制,不许藩王干预地方政府权力的行使,更加禁止藩王代行地方政府的权力,要求将其权力局限于军事权力的范围。然而,藩王的军事权力并不是藩王对当地驻军行使权力,而是对自己所管辖的军队进行管理的权力,藩王可以对“自用文武官吏并军士”生杀予夺,“朝廷勿得干预”。这种分封制度在明朝的政治生活中逐渐地发生了变化,其总的趋势是“防闲过峻,法制日增。出城省墓,请而后许,二王不得相见。藩禁严密,一至于此。当太祖时,宗藩备边,军戎受制,赞仪疏属,且令遍历各国,使通亲亲。然则法网之繁,起自中叶,岂太祖众建屏藩初计哉!”(《明史》卷120《列传第八》)

明朝分封制度建立的最初意图只在于满足巩固边防和镇压国内叛乱的需要,为了进行统治和维护朱氏王朝的长久存在,但是,它在实施过程中却背离了这一意图,造成了一些未曾预料到的后果。除了导致皇族内部出现离心离德的倾向甚至如明成祖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以外,其主要后果有:其一,明朝制度明确规定,不准所有藩王的子孙出仕为官,也不许他们外出谋生,从事士、农、工、商等职业。在这样的限制下,所有藩王的子孙都变成了“徒拥虚名,坐縻厚禄,贤才不克自见,知勇无所设施”(《明史》卷120《列传第八》)的无所作为之人,无法承担起镇守边疆、保卫国家安全的责任。其二,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在诸王及其子孙总人口不多的洪武九年(1376),明朝政府定诸王公主岁供之数:亲王,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纻丝三百匹,纱、罗各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绵二千两,盐二百引,花千斤,皆岁支。马料草,月支五十匹。其缎匹,岁给匠料,付王府自造。靖江王,米二万石,钞万贯,其他物品则是亲王的一半,马料草二十匹。公主未受封者,纻丝、纱、罗各十匹,绢、冬夏布各三十匹,绵二百两;已受封,赐庄田一所,岁收粮千五百石,钞二千贯。亲王子未受封,如同公主的俸禄;女未受封者则是公主的一半。子已受封郡王,米六千石,钞二千八百贯,锦十匹,纻丝五十匹,纱、罗减纻丝之半,绢、冬夏布各百匹,绵五百两,盐五十引,茶三百斤,马料草十匹。女已受封及已嫁,米千石,钞千四百贯,其缎匹于所在亲王国造给。其他的皇亲国戚都有数额不等的岁供俸禄(见《明史》卷82《志第五十八》)。在皇亲国戚总人口有所增加的洪武二十八年(1395),“诏以官吏军士俸给弥广,量减诸王岁给,以资军国之用。乃更定亲王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以二百石递减,辅国中尉、奉国中尉以百石递减,公主及驸马二千石,郡王及仪宾八百石,县主、郡君及仪宾以二百石递减,县君、乡君及仪宾以百石递减。自后为永制。”(《明史》卷82《志第五十八》)外戚的岁供俸禄也相应有所减少。在皇亲国戚总人口还不多的明代初期,这种岁供俸禄对老百姓造成的负担不太明显,然而,到了皇族人口超过十万人的明代后期,皇亲国戚的岁供俸禄对老百姓造成的负担则相当严重,以致成为了一个突出的政治问题。

同类推荐
  • 中国的文化与文人

    中国的文化与文人

    本书是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对中国文化以及对近代大师级学人的评述性的著作。任继愈先生是我国哲学宗教学界的一代大师,他在佛教方面的研究成就被誉为“凤毛麟角”。他一生潜心治学,敢为天下先,始终走在学术研究的前沿。本书较为集中地录入了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释、道三教文化本源及流变的精辟见解。作为曾经西南联大的学生,任继愈先生在本书中以他的亲身经历,用文章深情地回忆了他与汤用彤、贺麟、熊十力……诸位先生浓厚的师生情谊,让先生们的大学问和真性情皆跃然纸上,真实可感,也生动地展现了那段时局动荡但学术星光璀璨夺目的时代。
  • 思想在文学现场

    思想在文学现场

    终南山所在的秦岭山脉是中国历史地理的显著标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形成了一个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同时也塑造了一种独特的自然人文之美。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需要实地研究中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观念,尤其是中国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所产生的生态美学观念对于建设生态文明至关重要。本书以终南山生态美学研究为基础,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观念基础和现实路径。
  • 中华神秘文化:相术文化

    中华神秘文化:相术文化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富贵之骨,不遇贫贱之苦;贫贱之相,不遇富贵之乐。世间之人各有其察性、聪愚、寿夭,乃至贵贱、吉凶、祸福的差异,并有其相应的特征。“故知命之工,察骨体之正,睹富贵贫财,犹人见盘孟之器,知所设用也。”让我们一道进入相术的神秘世界,披石拣金,去芜取菁。
  • 爱国报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爱国报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漫画脑

    漫画脑

    本书是“悦读日本”书系之一,是一部日本漫画小史。为什么说日本人有一个漫画脑?“漫画”一词是怎么来的?常磐庄如何成了漫画圣地,那里又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吉卜力的成功背后又有什么样的秘诀?书中从早期葛饰北斋的《北斋漫画》,讲到大正的漫画刊物,再到昭和时代与战争相关的漫画,而后是战后百花齐放的漫画黄金期,在这个阶段,诞生了铁臂阿童木、哆啦A梦这些为人们熟知的经典形象,而蓬勃发展的青年漫画和少女漫画则让漫画成为一种多元而又纷呈的、连通想象与现实的媒介,后有吉卜力工作室创作出大量以原画为基础的巨制动漫电影,漫画由此升级为全民式的文化现象,并衍生出了漫画咖啡、cosplay、轻小说等业态。漫画即日本,本书所呈现的既是一部漫画史,也是日本历史发展的动线,是日本国民的心灵史。
热门推荐
  • 嚣张狂妃:邪尊,来单挑!

    嚣张狂妃:邪尊,来单挑!

    铁血女少将一朝穿越,却成了女扮男装还被害死的假太子!左有摄政王一手遮天,右有邻邦伪质子步步紧逼,内有权臣奸佞肆意妄为,外有三国鼎立虎视眈眈……后宫还有一群庸脂俗粉垂涎三尺!见过坑,没见过这么大的天坑!凰锦黎表示,有什么事情不能坐下来互砍两刀来解决!灭了摄政王,玩残邻国太子,富国强兵横扫万敌,十七岁的凰锦黎凤临天下,剑指苍穹,“来呀,相互伤害呀!”然,有人矫若游龙翩若惊鸿万兽来朝,对她邪肆而笑,“今晚,在凤榻等着!本尊,定然让陛下满意!”
  • 一本正经唐史:太宗的原罪与救赎

    一本正经唐史:太宗的原罪与救赎

    作者以小说的叙述手法来描写历史,将史实融入曲折的情节和悬念,情节引人入胜。力求大开大合,层次分明,读起来不费力,即使没有史学基础的人也可以看懂。本书以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为主线,从李渊出生起到玄武门之变前夕。描写了李渊的成长、蛰伏、起兵、称帝、统一,其间各路群雄争霸,最终李氏父子一统天下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 位面穿梭了解一下

    位面穿梭了解一下

    一切的一切,起源于那天清晨,健身小哥一句看似随意的搭讪:“帅哥,位面穿梭了解一下?”李蔚停下脚步,转身、回头,四目相对,空气中似有光芒在闪烁……确认过眼神,你是对的人!从此李蔚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我成了一条锦鲤

    我成了一条锦鲤

    (娱乐明星)季铭成了一条锦鲤。在自己身上,实现了别人所有的愿望!你想抖音涨粉百万?我有了!你想出演国字号A咖巨制?我演了!你要跟我争夺角色?我本来只想当你的表演老师,现在也只好勉为其难!朋友羡慕,敌人气炸,skr,skr……高订1W5精品完本《恶人大明星》!群号:460719545
  • 天才召唤师:冷妃戏邪帝

    天才召唤师:冷妃戏邪帝

    某女咬牙切齿:“你够了没有,不就是阴了你一回吗,你需要追着我不放吗?”某妖孽笑的很无良:“娘子,莫非觉得我该主动点?不要跟为夫闹了,捉迷藏玩够了,咱们回家吧。”某女嘴角抽搐。......某只妖孽睁着一双潋滟的紫眸,好奇的问:“娘子,为何不喜欢我?”某女勾唇浅笑:“你长的太抽象了。”某妖孽腹黑一笑:“娘子,你长的也很抽象,我们天生一对,很是相配。”某女万分无语……
  • 若是分离,不如不遇

    若是分离,不如不遇

    这是一首或许你我都不曾逃过的青春悲曲。最终,谁也没有逃脱悲剧。如果说,时间可以倒流……你还会选择她吗?金宇,再见,再也不见。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年夏天,你送给我的那首不负责的情歌。
  • 活体寄生

    活体寄生

    酸雨、地震、海啸、暴风以及那诡异莫测的黑雾,星球上的所有生命体都在发生诡异莫测的变化,甚至有些物种已经掌握了非凡力量。只有人类,依旧保持着原本的模样。不!有些人类也发生了变化,但他们的变化完全跟不上其他物种的进程,为了力量,有些人甚至变成了怪物。这就是智慧领先其他物种的代价?物种发生诡异变化的进程中,人类已经开始落后其他物种,当人类明白这不是进化,而是变异时,一切都晚了。
  • 凤临天下:腹黑九公主

    凤临天下:腹黑九公主

    如果不曾穿越,就不会爱不得,夺人心。可是她心尖尖的少年是永远也改不了的。那个玄色衣袍的男子曾亲口让她真正的凤临天下!可是待岁月的迷雾散去,清晰的景像在眼前浮上。她爱他,他爱她。如果能换他一片雄心,其他人的捧上的真心她不会手软夺取。心中无爱的女子最后遍体鳞伤,可是那人没有回心转意。陪在她身旁的依旧是那个妖冶如魅、护她一生的男子。
  • 一品弃女,风华女战神

    一品弃女,风华女战神

    小鹿新文来袭:《毒妃可口:王爷,轻点咬》。*星辰大陆,以武为尊,实力强者得天下!月思卿,卡列国四大家族月家弃女,天生废材,灵力为零。虽被撵出家族,隐居于深山小村,仍为人所不耻,被人活活打死。再睁眼,她,不再是她。月思卿,21世纪古武家族千百年来惊才绝艳的天才人物,带领三名手下同时穿越,在异界混得风生水起。且看女主如何从一名废材在异世大陆走向神者巅峰。**那阴暗潮湿王国内的主人,以鲜血为饮,以杀人为乐,令天下诸神诸人谈之色变。这世间,唯有他放在心尖上的女人能净化他的灵魂。旧文:天才庶女:王爷我不嫁天才狂妃:废物三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