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8000000002

第2章 丙申年

李万华

坐在白马寺的一方石阶上,眼前是湟水河河谷。河谷其实足够开阔,尽管南北山之间的距离,不过半小时车程。湟水河的身影时常被楼层和树木遮住,偶尔闪现出来的一两段,有微白光斑跃于其上,看不出缓慢前行的模样,亦听不到泠泠水声。南山显得遥远,始终看不清山峰的容貌,烟云罩着那里,有时是炫目阳光。山脊上,草木应该没有多少,也肯定没有牛羊。河谷的大部分地方,是密集的灰色楼层,高低参差,一些信号塔矗立其间,还布有一些电网。夏季刚刚过去,树木尚在葱茏,大多是些旱柳,河畔有时会有蒲苇。靠近白马寺,湟水河北岸,余有几亩农田,但已荒芜,杂草葳蕤,几户庄廓伏于树木之中,路旁种植菊芋和高秆蜀葵。资料记载,自史前氏族开始,这里一直有人居住,彩陶、青铜、畜牧、农耕,各种文化曾经繁荣,融汇交流,南北两山,也曾被原始森林覆盖。那时整个河谷被植物充塞,马鹿等大型动物时常出没。

白马寺建在北山的峭壁上,小小几间砖木结构的房子,石窟和大佛塔。彼此之间,由木头楼梯和石阶连接。一座修建在东汉后期的寺院,供有三世佛、观音菩萨和喇勤·贡巴饶赛塑像,香火冷清。有一尊石雕的金刚佛,一个泥砌香炉,一个看守寺院的僧人,一只黑猫,三只由铁链拴住的藏狗,还有一组书架,多是藏文经书。黑猫高冷,时常卧在僧人的土炕上,有牛奶吃。一只藏狗原本养来看守寺院,另两只被人牵来放生,寺院僧人怕狗伤了附近居民,便用铁链拴起。僧人说,一次有人拿钱来买狗,要拿去吃肉,这样的事不能做,没有卖给他们。

我曾多次从远处眺望白马寺。那座建有寺院的雅丹地貌山崖,呈九十度峭立,不生任何植被。一些山崖如同斜逸的树杈,孤峰危立,摇摇欲坠。山顶风马旗,色彩始终鲜艳醒目。山崖某处,似有鹰隼居住,一次,我曾见得二十几只鹰隼在那里盘旋,久久不肯落下。据说因为飞机场扩建,白马寺所在山头需要削平,但后来还是保留下来。

这是初秋的傍晚,太阳已经西移,耸立的山崖将影子投在自己身上,如同披上深褐色大氅,幽暗昏惑,但是山下河谷一片金色迷蒙。寺中空无一人,风从河谷袭来,携带似有似无的酥油味道,藏狗在离经堂稍远的岩壁处,不出一声,猫估计去了山下游荡。应该是寂然的一时片刻,然而寺院依旧被一些声浪挟裹。这是来自河谷的声音,但绝非河水汤汤,我坐在台阶上,听得清楚。

这是来自高速运转的声音。火车、动车、高速路和国道上的汽车,还有飞机,它们都要经过此处。火车和动车并不频繁,飞机来往,一半是因为要降落,能看清航空公司的标志,高速路离山崖最近,每一辆汽车呼啸而过的声音都听得清晰。那些来往的汽车,几乎都显得急不可耐,恨不得弹跳起来,划一条弧线,从这头直接跃到那头。我也曾在那条路上多次走过,人在车内,大多时候盯着窗外树木和山崖,注意力集中在视觉上,并没察觉到速度会有多快。现在,当我从一个静止的居高点上看去,那些嗖嗖而过的汽车,显得那般匆忙、焦躁,甚至带一些慌乱。

在我的住处,每个午后,都能听到邻近某单位播放的流行歌曲,它们总在固定时间响起,杂乱、聒噪,久久不散。我知道很多人会听见,也有很多人听不见。某次,我听着那些歌声想,如若那些歌曲换作其他,譬如一曲《广陵散》,一曲理查·施特劳斯的《最后四首歌》,或者莫扎特的《安魂曲》,如果那样,会怎样。我甚至想,如果当《最后四首歌》像一缕炊烟那样升起,在街道和楼宇间回旋,是否会有人停步,驻足,是否会有某种改变,在最细微的局部。

我的改变如同蹦极,但它们只在内部,外在的变化,由时间操控,我并不看重。轻描淡写都不需要,我只记下一些名字,以一种标志的方式:重楼、守宫、威灵仙、白英、龙葵、蛇莓、昆布、二花、木蝴蝶、射干、马勃、天龙、茯神、蝉衣、将军、山慈姑……如果你认为它们会是什么,那就是什么,因为名字,也不过只是一些符号。

在海南东坡祠结识一棵树:榄仁树。树不高,树干散射开来,几乎覆盖半个湖面,红褐色叶子大如人脸,可以仔细描上五官。朋友叫它懒人树,觉得它不朝高空挺直,只向四周延伸的懒散模样,对得起这个称呼。

当年东坡在海南,闲暇之时,会到乡野采药。他的医学笔记曾记载,荨麻可以用来治疗风湿:将荨麻敷在风湿初起的关节上,身体其他关节的疼痛便会停止。荨麻长在青藏高原,更多时候是用来做一种名叫背口袋的小吃:将荨麻晒干,研细,和水,加入青蒜与盐做馅,烙饼,卷来吃,有点像春饼。荨麻的毒并不厉害,细刺蜇了人之后,抹点唾液即可。东坡的医学笔记上还说,苍耳制成白色粉末,内服,皮肤会白嫩如玉。护肤品我并不陌生,但未见有苍耳成分的产品。东坡也提到蔓菁、芦菔、苦荞。这些植物,也都在高原生长。

生长一方面是因为遵循规律,一方面,是因为某种坚持。但在人的世界,很多时候,坚持并非因为勇猛和自信,而是,你与某件事狭路相逢,没有转身的余地,只得面对面,硬碰硬。逆流而上,顶风前行,窄胡同碰到劫匪,都是如此。傲雪梅并非高洁到不与桃李混芳尘,而是生来便已冰雪林中着此身。小说《雪国》里,居住山间的艺妓驹子独自练习三弦琴,没有老师,没有听众,只有乐谱和无尽的高山峡谷,驹子并不因为没人欣赏而停止练习,始终坚持,久而久之,弹拨变得豪放,凝结出力量。这样的例子,虚构作品中比比皆是,但在现实中,多数人的坚持,依旧混同着柴米油盐的味道,因为生活要你如此。坚持有时带一定的盲目性,比如在暗夜迎一缕光前行,你不知道那缕光是来自良善之人的茅舍,还是来自蒸人肉包子的黑店。

公寓前有两株沙枣树,栽植时间大约较早,树干弯曲,枝杈遒劲,叶子稀疏,一派老年意象,但它对四季嬗递依旧反应敏锐。春季抽芽,端午时分开出淡黄色花朵,米粒大小,藏在灰绿的叶子之间,风起时,缕缕清香。花谢之后,结出沙枣。沙枣仿佛大号的花生米,橘红色外皮布满银白鳞片,带些白癜风的嫌疑。树长得高大,果子又结在更高处,我从沙枣树下来去,偶尔仰头,试图摘一两枚来尝,但不曾得手。似乎再无他人对那些果子感兴趣,从不曾见人持竿打枣,拿弹弓的孩子也没有。深秋,沙枣熟透,如若衬着晴空,光线又恰到好处,看去,居然也有粒粒玛瑙的效果,但始终不曾有一星半粒掉下。大雪之后,叶子簌簌落尽,沙枣还是坚持留在枝上,被霜打过,渐渐干瘪。

我注意到沙枣时,微博里,一位德国朋友正在晒苹果照片,都是熟透后无人采摘,掉落地面的苹果。那些轻飘飘跳下的苹果,饱满,光洁,堆在树下杂草之中,无人看顾,着地的一面,开始腐烂。苹果沙枣一对照,我觉得自己还是欣赏沙枣的一根筋,尽管我想不出它能坚持什么,或者它什么都坚守不了,不过是它自身的组织比较坚韧,不易掉落罢了。

我以为沙枣会一直吊在那里,便是暴雪将枝子压折,便是大风终日不歇,待到来年,新果盖住旧果,浪涛汹涌。但一段时间之后,我见到沙枣还是日渐稀疏,尽管地面始终不见沙枣掉下。

离沙枣树不远,有一排健身器材,如若天气好,我会在那里活动十几分钟。惯常的情况是,我下楼时,人们已去了单位,院子便显得寥落。无所事事,注意力容易被身边飞过或者停留的鸟雀吸引,其实多是喜鹊,乌鸦不怎么来,斑鸠只是路过,鸽子旋在远处屋顶,泛起一团银光。一次,我见一只喜鹊在地面捡拾树枝,很挑剔的样子,像个处女座。地面树枝本来就少,捡来捡去,还是刚才的一枝。喜鹊衔了树枝,飞到楼顶,翘起尾巴,又开始啄枝子。起先我不明白它所做何为,后来见它再次衔了枝子飞去树上窝里,才明白它是在打磨树枝,大约想将粗糙的树枝磨得光滑一些,将窝铺得舒适些。我看着喜鹊进窝的那一瞬,突然明白那逐渐稀疏的沙枣去了哪里。

我始终不曾忘掉我的一些病友,尽管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相谈不过寥寥。

我们在一起的那点时光,以及根源,我一直在试图与之和解,而非遗忘,然而多数人却视它为洪水猛兽,这是悲伤生起的缘由。然而这悲伤,也只在我如此认为的时候存在。我不会始终想这件事情,悲伤便也不会始终存在。奥修说,悲伤有它自身的美,你要庆祝。

仿佛一株冬天的树,叶子落尽,枝杈布在清冷天空,失去声息。与他人的联系越来越少,并非刻意,而是顺其自然。过去似乎始终悖逆心性行事,尽管过去也始终行走边缘。现在明白,太过驳杂的讯息没必要得到,经验也是,与他人共享的喜悦并不存在多少,面对困难,已经习惯闷声不语。有时候,也会有选择性远离,因为不需要过多东西,赞誉、附和或者认同。接受、倾听和勉励之外,如果不能彼此照耀,使之澄澈清明,那将是一池暗水与另一池暗水叠加,如若那样,便是深渊。一场风暴相遇另一场风暴,不过是更大的风暴,不如自处,彼此平复。心思的简单越来越可贵,生活的细节可以繁复,因为无关紧要。

晚间下楼去买牛奶,经过一株海棠树,抬头探看冬日的海棠枝子时,天上明亮的一团突然晃过,唬人一跳,定睛去看,原来是月亮。想起此前消息,说今晚的月亮将是六十五年来最大的一个,觉得这话哪里不对,但没有深究。有些话被说出来,很多时候由于随机,仿佛上网买几个陶盆,商家说,形状是随机的,这表明,你将拿到的陶盆,到底是何模样,你并没有决定的权利。这样的话,意思明白就行。看上去,月亮果真与往日不同,大,皎洁,仿佛冰块刚刚被擦拭打磨,又用清水濯过。年少时期,冬至日会凿泉水结成的冰带回家,储存起来,当零食吃。今晚的月亮,捧半个嚼起来,应当也有冰柱相击的清脆。走几步,想起一句诗:细嚼清风还有味,饱餐明月更无渣。将月亮摘来吃,这样的想法,原来已经过时。

想象一件事物,过多思索往往趣味顿失,不好玩,不如蓦然撞见之后脱口而出的话有意思。之前一次出去买橙子,见到半圆的月亮,第一反应便是感叹:半碗水终于端平了。亦有一次,在小巷,仰头见到月亮,瞬间开心:月亮像黑猫的眼珠子,好奇地盯着人间的我。

大多数日子,在家一天,晚饭后才出门。并没有要紧的事,无非是去超市购一些零碎,到水果铺买点水果,或者只是在街上走一走。路灯总是昏黄,槐树庞大的影子在地面,是灰黑深褐的一团,街头尚未清阔,车子驶过,带些许寂寥,行道旁的人们,却已经散漫,遛狗者正在出没。借夜色掩护,与人碰面,无须打招呼,走路畅意,也感觉安全。月亮始终在天空,拐弯或者从店铺出来,一抬头,就能见到。以前见到的月亮何故总是清冷幽寂,如今,却发现月亮如同亲人,与我们这般不离不弃。

境由心生,一位格西曾郑重告诉我。

格西同时告诉我,最容易失控的,是人心,遇到好事便心花怒放,遇到坏事便沉闷忧伤,要知道变化如影随形,好坏时刻都会颠倒,人心如若跟随,起伏之间,相互对照,便会痛苦。缘何如此,我问。格西说,因为太看重与自己有关的事情。

然而,事情之间根本无法绝然断去联系,事物之间,亦复如是。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原本如此。有时午后醒来,会发觉世界异乎寻常地安静。屋子里没有任何声响,窗外也没有斑鸠和洒水车的声音传来,连往日不曾间断的,某处高楼上的喇叭也绝了声响。记得某篇小说中,一个名叫罗伯特的业余侦探去侦查一起命案,他根据案发现场的寂静而假定凶手在附近的存在:寂静到了一定程度,便不安全。然而我还是感受到某种安宁,如同湖面的水汽那样,正在浸润开来,我甚至想:那些离世的人,应该都在这样的安宁中来往,白衣飘飘。

某次午睡时间过长,居然没有做梦,连迷糊时偶尔闪过一些黑白片断都不曾有。睡前读的是庄子的一则寓言小品:

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接其鬓,压其慧,而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

读这样的小故事,应该做一个精彩的梦予以回响才对,然而没有。以前曾做过一个人口吐珍珠的梦,一个居无定所的人,白天,他在一条尘土飞扬的路上来回行走,不停驻,也不看路旁风景,夜晚到来,当墨色将所有事物覆盖,他所行走的路面会渐渐铺上发光的珍珠,原来是他一边行走一边口吐珍珠,梦中有人旁白,说他白天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养育腹中珍珠。那时读庄子不多,如若熟知这则寓言,此梦应该属于抄袭。

这一年重读庄子,是因为在庄子的文章中发现佛陀的见地。依旧无法放下分别心,试图将庄子和佛陀作一比较,不过这种想法很快淡去。渐渐读熟,察觉到庄子文章的好,居然有些着迷。着迷一个故去几千年的人,是件不容易的事,因为除掉文字,再无从知晓他的任何信息。不知相貌,不明喜好,不熟悉逸事行踪,没有可供闲谈的任何边角材料,这大约也是当今一些人轻易便能被众人瞩目的原因,如同一只孔雀,它们依凭华丽羽毛存在,而不是如同云雀那样,不肯栖落树木,只愿在高空鸣叫而亡。

梦不肯造一个庄子形象出来,只得依凭想象,但想象又始终逃不掉记忆的残余,这样,眼前出现的庄子,还是书本中经常出现的那个,一个笼统的古人,没有任何特征。我知道那些画图不足信,便懒得看,试图擦掉它留下的印迹,怕它深入梦境。梦是唯一有希望见到庄子的地方,不应该有预设的庄子存在。有时,一种胡搅蛮缠的想法会突然出现:庄子的身体有某些方面的不足。这样去想,显然不厚道,我明白根据还是出自那个名叫申徒嘉的兀者:“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一个曾经行吟,曾经怫然而怒,曾经写得一手磅礴文章的人,却没留下关于自己的字。庄子是一头大象,后来人只能摸到他的局部。

自然,会有一些特别时日出现,仿佛另类,但绝不是异端。电影《黄金罗盘》中说,有不计其数的宇宙和世界,它们彼此平行,在有些世界,人们的灵魂存在于躯体之内,而另一些世界,人们的灵魂与躯体并肩同行,化为动物形貌的守护灵。想一想,这些平行世界里的日子,也该是平行的,像此处的一把草和彼处的一把草,风过时,它们同时起伏。我的日子和你的日子也是平行的,但绝没有相似处。

清晨,未及洗漱,先跑去摘樱桃。樱桃红得正是时候,却不见芭蕉。这是燕山深处,自然没有芭蕉展叶的诗词景象,但是北方的植物,依旧一派幽深。亦有几株白樱桃,杂在红樱桃树中。白樱桃看上去要比红樱桃安全,令人放心,红樱桃太过俏皮,容易惹是生非。樱桃结得太密,彼此之间没有缝隙。一簇之中,拣大粒的樱桃摘去,留出空间,希望小樱桃能有继续长大的余地。夜晚的雨,还挂在樱桃上,雨滴大不过樱桃,看上去,仿佛露珠。樱桃树不大,随意沿台阶栽植,因为没有修剪,槿篱似的一道。估计是老旧品种,红樱桃小巧而甜,白樱桃憨大而酸。山中有许多鸟雀,樱桃长得这般安然无恙,让人不得其解,大约是山中还有太多山楂、板栗、杏子的缘故。

山里的雨,脾气暴躁,根本没有隐修者的柔顺与温和。我的记忆中,山雨来得总是安静,如同小兽,轻轻巧巧,踩在朽叶上,踩在花瓣边缘,踩在苔藓和蘑菇的顶端,便是叩打屋檐,也仅仅是一滴水摔碎的声音。但这里的雨,即便是沉寂的夜,也要哗啦一声,仿佛袋子里的蚕豆被倾倒在冰面,仿佛一把手摁住琴键,仿佛无数嘴巴被打开。这样的肆无忌惮,忽而扑来,忽而退去,忽而成排,忽而散开,似乎窗外有一支庞大的古代军队,被将军指挥,正在变化阵形。

惯常的情况是,夜来一场雨,白昼天空放晴,朗日一轮,但是这一场雨反复发作,并且迁延。一阵紧锣密鼓,停歇半个钟头,窗玻璃上的雨水尚未滴尽,又是一阵冲锋陷阵。如此一天,算下来,竟有十几场雨。感觉山坡上的房子快要被大水冲下,几欲破门出去,觅得一角安全处。然而门外的世界,已明晃晃的,如在水底。

带在身边的书很快读完。有时坐在屋檐下的石凳上读几页,风从山上下来,仿佛一伙匪徒。衣领被粗暴地掀起,身边梨树枝子晃得厉害。读到困倦将书搁到石桌上,进屋睡一小觉,出去时,发觉书本还在保持原样:没有任何人过来拿起书翻一页,再原样放下,也没有落叶覆在上面,一只小虫子都懒得走来。有时陷在暗色的沙发里读,没有雨时,窗外便有鸟叫。鸟叫是另一阵雨声。

读到一句,大意说,证悟相当于某种终极幸福。联想到当前日子,不禁一笑。

似乎再无其他事情可做。这一段突然到来的日子,没有任何安排,不需完成任何事情,饭都不需自己动手,只要你将这段日子过完。仿佛是正常时日的衍生物,是额外之物,馈赠者将它们抱来,哐当一声,放在你的脚下,任你随便怎样处理,不问好坏,不分优劣,松弛紧张,都不影响时间进度。甚至可以将它们压缩、打包,填塞到另一段日子中去,只要你能做到。然而这多出来的日子,不能整天去摘樱桃,不能整天读书,不能整天听雨,不能整天都坐在山坡……计划外的任何一件事情,一旦持续时间过长,便会生出惶恐,觉得是在荒废,无法全然放下心来,觉得必须要及早逃离才对得起谷风习习。

面对阔绰,显得如此拘谨,想来大多数人还是无法真正洒脱。

过去的许多人,我与他们并不相识,尽管我熟悉他们。这种隔着时空的熟悉,有时显得极为单薄,像附在叶子表面的一层灰尘,跷指一弹便消失不见。对此我并不愧疚,也没有忏悔的必要,一厢情愿的事情,一旦我忘记,便不存在伤害与否。但有时这种熟悉又厚得富有弹性,牢不可破,仿佛我脚底的土壤,仿佛那一缕掀过我衣袂的风,仿佛呼吸,仿佛我手掌深深浅浅的纹路。

想象是怀念他们的一种方式,但绝不是唯一方式。这种想象涵盖所有,形貌是一个部分,言语是一个部分,拊掌大笑和黯然神伤是一个部分,有时候,藉由某件事物想象某种情境是一个部分。然而这某件事物,也是少之又少,并且真伪难以鉴定,一幅字画、一件器物、一篇文章、一本书、一些饰品,甚至是一堆白骨。想象他们,不会有愉悦生起,不会兴奋,不会躁动,当然更不会勃然大怒。只是一些怅然,一些寥落,一些清寂,仿佛我站在芳草长川的路旁,看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

这一年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坐汽车去中川机场,沿途一直看窗外快速闪过的山脉。这些位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的低矮群山,由于干旱,山坡很少见到植物,也没有雪,尽管已是深冬。只有反射耀眼白光的干硬土层,夏季山水在其表面留下痕迹,有时又是雅丹地貌的崖壁,曾经的沉积物色泽分明层层铺排。山坳之中,建有庄廓,道观和小小庙宇蹲踞山头,羊肠小道将它们与山下大路相连。

我对这里素有“东方庞贝”称号的喇家史前遗址,柳湾史前彩陶艺术,以及它们的后来略有了解。天翻地覆的灾难,动荡不安,荣耀,角斗,审美的自觉意识,诬陷……但现在,只有群山。凝视的其间一瞬,我眼前似乎晃过无数身影,他们奔跑,追逐,仿佛涨起或者退去的浪潮。

如果将时间之中所有的身影定格在胶片上,再快速播放,如果确能如此,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何尝不是风中的树木此起彼伏。但是这些山脉,这些见证者和亲历者,不发一言。我于是明白我喜欢群山的原因。然而,然而,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

责任编辑:沙爽

同类推荐
  • 春时樱,秋时叶

    春时樱,秋时叶

    日本著名作家德富芦花隐居山村,记录了自己“自耕自食,晴耕雨读”的美好自然生活。全书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部分,作者以优美的文笔,细腻地描绘出日本当地一年四季的自然风光——绚烂多彩的富士黎明,广袤无垠的相模滩落霞,奇诡多变的香山飞云,缥缈迷茫的花月秋夕……这些自然景象,一经作者妙笔点染,无不意趣盎然,令人神往。
  • 情似菩提爱如佛

    情似菩提爱如佛

    《成长密码:情似菩提爱如佛》由幸福开花;月亮的味道;用我的安分等着你;幸福不是单选题;幸福的结局;幸福就是将错就错六辑构成。主要包括:幸福开花;甜蜜的拖累;我听到了幸福的声音;抱你走过红地毯;找回我们的幸福;那个一直被嫌弃的人去了;幸福的爱没有终点;结婚十一年等构成。
  • 你是我温暖的依靠

    你是我温暖的依靠

    爱是人生永不落幕的演出。滚滚红尘中,那些美丽而温暖的爱总是充斥着你我生命的每个角落,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每个时刻。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你是我温暖的依靠》中的每一段文字都能带给你心灵的启迪,每一个情节都能带给你美的历程,每一个温情故事都能触动你内心柔软的一面,让你久久共鸣。
  • 守望

    守望

    《守望》共收录了刘剑近两年来创作的新作百余篇,记录了他旅行的足迹,也记录了他为公益事业奔波的身影。这些诗歌,充满驳杂而丰盈的诗意,展现了作者的大胸怀、大气魄。诗基调平正,情景交融,语言流畅好读。
  • 古风新韵

    古风新韵

    诗词歌赋集:旌湖七桥:北连秦汉三国枭宿轶风,西衔天府平原之锦邑;南接千年文化之瑰丽“三星”,东邻凤翥翠色山麓;怀依旌湖艾绿之流碧,仰旌城天地人杰之灵气,七桥峨冠,跨数百米旌湖两翼,婷婷玉立。秀矣!
热门推荐
  • 六霜于师

    六霜于师

    玉面狐,性乖戾破霄伞,锁星链凡过处,无生机
  • 江山天诀录

    江山天诀录

    大修中……※※※正文内带章节名的为新内容※※※得弑月者执掌武林,得天诀者可图天下?
  • 倾天下之名医王妃

    倾天下之名医王妃

    许默婷,某无名医科大学攻读医药学的大三学生,在实习前夕就意外接到一封邮件告知她被当地一家医院惊喜录用,进入这所医院的她从同事那得知医院停尸间频频传半夜闹鬼事件。不信鬼神的她主动请求留下来守夜。却在半夜听到停尸间传来阵阵异声后进入,哪里料到被其中突然坐起来的一具尸体掐晕。从而穿越到一个架空王朝西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King玩家

    King玩家

    莫名其妙进入了一个游戏,在死亡的威胁下,其他人都怕得要死的时候,叶观锦面不改色淡定地吃东西……——佛系少年了解一下。叶观锦处世哲学:“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船到桥头自然直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该来的总会来,所以,冷静点莫慌”苟活了多个游戏世界后……“大佬罩我!!!”叶观锦:???.这就是一个打游戏通关的故事这就是一个一边游戏一边撩的故事这就是一个用生命谈恋爱(雾)的故事书名不重要,瞎取。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青鸾在上

    青鸾在上

    她是族中异类,天赋极高却为了活下去不得不装作废物,为此备受欺凌;他是人类佼佼者,一呼百应,万人膜拜……一场意外,他求她救自己性命,并允诺答应她一个条件。一切的一切究竟是缘还是孽?
  • 想飞上蓝天的白菜

    想飞上蓝天的白菜

    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农家孩子,刚了出生就让算命先生算定有大出息,而要有大出息,又必将克死其父。中华民族虽然进入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而作为生命,主人公的父辈们依然处于蒙昧状态。主人公的内心经历了层层的艰苦地成长过程,在那个年代里,他认识了同样遭受排挤的五保奶奶,五保奶奶的儿子是被抓了壮丁,她恨国民党,在她弥留之季,她还觉得自己的儿子在台湾。
  • 天台传佛心印记

    天台传佛心印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人吹笙期子来

    仙人吹笙期子来

    在仙界与妖界的交界处有一座山,名叫百浮山,百浮山上开满了漫山遍野的山茶花。百浮山的深处谁也没有去过,只知道那里住着一个身穿红衣名叫浮笙的姑娘。有一天那名姑娘下山了。
  • 迟早把你抓回来

    迟早把你抓回来

    沈翘是只小白兔,但她是一只会咬人的小白兔。可她再怎么能耐,也还是掉进了秦烬这只大灰狼设计的陷阱里。沈翘可怜巴巴去求秦烬帮忙。秦烬回复很快:“好啊。”沈翘心中一动,然后看到秦烬接下来发来的几个字。“我帮人,要报酬的。”“什么?”阴谋诡计的大灰狼:“你乖。”-秦烬以为他把沈翘捏的死死的。结果谁曾想。他被这只小白兔耍的团团转。大灰狼怒了,敢情她根本就不是小白兔,是狐狸精,还是个诡计多端的狐狸精。-她是小白兔的时候,他喜欢的不得了。她摇身一变,是个风情万种的狐狸精,他还是喜欢的不得了。秦烬觉着自己没出息,旗鼓相当却又缴械投降。狐狸精问他:“答应跟你在一起,我有什么好处?”“千娇万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