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1500000384

第384章 推理笔记8:法老传奇(34)

不过,他自作多情了。齐木回过身,眼神高高越过他的头顶,回望卢秋宏所在的病房。

“他知道犯罪师。”齐木回想起刚才卢秋宏的闪避眼光。一般人听到犯罪师,都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困惑。毕竟,这个职业对普通民众来说过于陌生。而卢秋宏则像是知道犯罪师这类人的存在,虽然表面上毫无波澜,眼神却透露了复杂的心情——惊恐、害怕、逃避……这一切都表明,他在隐瞒。

“他极有可能知道当年探险队里的犯罪师是谁。”

“何以见得?”孟劲抢先问道。

齐木微眯双眼:“他的眼睛出卖了他。”

“眼睛还能出卖人?”这句话让孟劲觉得十分有趣,“米老弟,让我看看你的眼睛。”说完他就抓住米卡卡的头,盯着双眼看。除了几丝满溢而出的傻气以及微小的眼屎,什么也没发现。

只是两人对视久了,居然变得有些含情脉脉……

天色渐渐黑了,一抹疏淡的月影流淌在天边。

医院里寂静无声。16号病房里,那个身影孤单单坐了许久。

又是辗转难眠的一夜。往事的片段不停地闪现脑海。心,像麻花一样慢慢被绞紧了。所有的感觉全部为痛所掩盖。

我的妻子,我的女儿啊……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再也回不来了。

卢秋宏抹干眼泪,小心翼翼地拆开床板。那本黄金之书藏在里面。

他就剩下它了。它是支持他活下去的唯一理由。

“不要怕,我们永远不会分开的!”

他以敬畏之心摸着它,粗糙的大手动作十分轻柔,像僧侣擦拭佛像般仔细。

突然,一只虫子落在书页上。

那一刻,脸上的血色如退潮般消失,只余一片苍白。卢秋宏战栗着注视那只像死神使者般出现的虫子。它有着盔甲般的羽翼,微微泛着闪出青铜色光芒,看起来那么神奇。

这种虫子,卢秋宏再熟悉不过了——圣甲虫!

这是法老墓里的圣物,几千年间,虔诚不变地守护着法老的遗体。它在这儿出现,只说明一件事——法老来了!

就在这时,走廊深处传来幽幽的声音——笃笃笃!

像权杖敲击地面,越来越近。卢秋宏心惊胆战,慢慢地转过头,机械的动作和缠满绷带的身躯犹如巫毒娃娃,毫无生气。浑身上下只有头上的青筋在阵阵跳动。

是它,它来找我了!

此时走廊微白的灯光映着一个诡异的身影,它全身绷带,持着长矛,脸上的黄金面具烁烁发光。值班室的护士趴在桌上,一动不动,几只圣甲虫从她身上飞走了。

笃笃笃!

法老慢慢走向卢秋宏的病房门,最终停下。门,吱呀打开。

清幽的月光斜斜透过敞开的窗户,窗帘被风拂动。

它生气将长矛敲向地面。

屋子是空的,它来迟一步,卢秋宏跳窗逃跑了。

正值午后,僻静的街边洒落寥寥树荫。

枝桠的剪影逆着光停留在磨砂玻璃窗上。

安静的屋里,沙沙回响着粉笔书写的声音。齐木在小黑板上奋笔疾书,他捏紧手中的粉笔,用力过猛的缘故,断了一截。他用断剩的粉笔继续板书,列出法老杀人案的各条信息。

黑板上贴着那张探险队的合照。

屋子里还有其余两人。

一个是我们熟知的米卡卡。他坐在椅子上,看着齐木写在小黑板上的信息进入思考模式。

而另一个则是孟劲。他正在低头处理未痊愈的伤口,目光却不时朝小黑板望过去,眼神里掠过一丝不安。

写完后,齐木离开小黑板,独自站远一些,凝视着他列出的关系图和谜团开始捋清思绪。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法老的身份和当年的探险队有所关联。而当年探险队里幸存的人,只剩孟劲和卢秋宏。莫非他们俩其中一个是法老?

要解开谜底,或许就要解开那两个人数之谜。

——那个没进去法老墓的人是谁?

——那个没拍进照片里的人又是谁?

忽然间,齐木转过头,如猫般温润的黑曜石瞳孔注视着沙发上绑着绷带的孟劲。

他问道:“大叔,李雨浓说的那句话,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孟劲不假思索地摇摇头。“齐木也问过同样的问题,我实在是不知道。”

但他说谎了,他知道的,却没有说出来。因为他答应过李雨浓要保守秘密。那天夜里在博物馆,李雨浓流着泪忏悔:“我愧对夏明亮教授,没有完成他托付给我的事。”

这件事,应该和案件无关吧。孟劲正有此考量,才会闭口不谈。

齐木显得有些失望,但他随即想到什么,说:“或许,我们可以去查名单。”

“什么名单?”米卡卡问。

齐木说:“探险队的名单。这样的探险考古行动,一般情况下都会留下档案记录。只要找到那份名单,或许能解开人数之谜。”

“可是,我们探险队就只有十个人啊。”

“不一定。”齐木说:“三十年了,你的记忆或许有所疏漏。我总觉得,这张照片里漏过了什么。”

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小黑板上的照片。

照片里的每张脸,永远停留在那段逝去的时光里。

第十三节 法老降临

至于在哪里可以查到这份名单?

孟劲没有隐瞒。三十年前那次探险行动是夏明亮教授组织的。年轻的他因为在报纸上看到招聘启事,才去报名。听说探险队得到了夏教授所在大学的资助,才凑足活动经费。

那所大学,正是李安娜目前就职的中山大学。

“齐木问,你能帮忙让我们到明天去学校查一下档案吗?”

接到米卡卡电话的时候,李安娜正吃完晚饭,在附近的街道散步。

“没问题,我跟档案室的老师说一声。”

李安娜答应帮这个忙。她本还想多问些有关案件的进展情况,但想了想,决定等明天碰面时再谈也不迟。挂掉电话后,她在街边的广场待了一阵。广场上很热闹,大妈们在乐此不疲地跳着广场舞,《小苹果》愉悦轻快的旋律始终无法驱散她心中的阴霾。

爸爸到底去哪儿了呢?

李安娜忧心忡忡。如果他还活着,而且是凶手,我应该说服他去自首吗?

她想了很多很多,不知不觉间,广场上的人渐渐走光了。当思绪回到现实中时,她抬头看见广场上只剩一片寂寞的灯光。城市的每一条街道渗入到无尽的黑暗中。她起身回家,独自走在黑夜的街道上,四周静悄悄没有声音,昏黄的路灯打在头顶上,分外萧瑟。

再走一段便是家的附近,李安娜突然有点害怕,加快了脚步。

就在这时,一个全身绷带的人出现了……

“您好,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人接听。”

第二天,如约而至的齐木三人没有在大学门口等到李安娜。他们等了很久,可她的电话却始终没有人接听。

“不会出事吧?”米卡卡表示担忧。

齐木没有出声。他认为,之前法老袭击李安娜是害怕她的DNA会破坏它的诡计,但既然它的诡计已经被识穿,它就没有动机再对李安娜不利了。

或许,她的迟到只是他们的杞人忧天。

他们决定先去查档案。幸好,这件事李安娜已经提前打过招呼。他们前去档案室所在的D栋教学楼。在一楼等到电梯走进去的同时,正好隔壁的电梯门打开,一个男人与他们擦肩而过。齐木的目光情不自禁被吸引过去,只见那名男子长相普通,他约莫30到40岁,穿着一套整洁的西装,佩戴金边眼镜,从外表上看,就像是普通的上班族。

然而,齐木的目光却紧随着这名男子,一直到电梯门关上。

“那个人怎么了?”米卡卡问道。他察觉到齐木似乎对那个眼镜男很在意。

“不。没什么。”

齐木这样回复道。确实,从那个眼镜男身上挑不出毛病。只是,刚才眼镜男经过电梯门时,有意或无意地朝齐木看了一眼。齐木感觉到,对方的眼神并不寻常。他内心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来到档案室,值班老师见到他们来,有些吃惊。

“你们是Miss李介绍来的?”

“对呀。怎么了?”米卡卡问。

“可是,刚刚有个人来过了。他也说是Miss李介绍来的……”

齐木马上联想到刚才遇见的那个男人。

“不会吧。难道有人在冒充我们?”米卡卡惊讶说道。“我们才是本尊!”

幸亏他的手机里保存了和李安娜的通话记录,值班老师因此相信他们三个才是Miss李真正的朋友。

“可刚才那个人是谁?”米卡卡想不出那人的身份。

齐木脸色微微变得冷峻,他想,说不定,那人是千先生。

千面万化的怪盗。果然也盯上了这件案子吗?

而刚才那个冒充者翻乱的档案就在桌面上,没来得及收拾。这倒省去了他们一番功夫。

“在这儿,找到探险队的档案了!”

同类推荐
  • 哆嗦

    哆嗦

    吴稽觉得他的生存是客居。美国垮掉的一代老说他们是生活“在路上”。吴稽是中国人,他不知道“在路上”是什么感觉,也不想知道是什么感觉。吴稽生活在20世纪中国的九十年代末,他始终感觉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半瓶子”的社会里。吴稽本来是有职业的,而且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曾是一份让人羡慕而又绝对不寂寞的职业;吴稽毕业于中国广播电视的最高学府——北京广播学院,吴稽毕业分配在一家省级电视台工作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让人不能理解甚至莫名其妙的是,吴稽在省电视台工作整整满了五年之后,悄没声息——当时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竟没人发觉地失踪了。
  • 你是你的神
  • 北欧悬疑小说天王尤·奈斯博作品精选(共4册)

    北欧悬疑小说天王尤·奈斯博作品精选(共4册)

    尤·奈斯博,风靡全球的挪威作家,北欧犯罪小说天王,每一部作品几乎都是挪威图书畅销排行榜冠军。此套装包含《雪人》+《猎豹》+《幽灵》+《警察》共5册。
  • 明清古典小说:合锦回文传3

    明清古典小说:合锦回文传3

    本书是一部才子佳人小说,书中的故事情节变幻奇异,小说结构精巧细密,文字亦通俗流畅,在艺术上别具特色。主要讲述苏若兰手织的《回文璇玑图》原是武则天喜爱的宫中之物,后流入民间,其中半幅被襄州梁孝廉所得。梁孝廉之子栋材,立誓娶才女为妻,持有另半幅的桑梦兰,自命才女,心中念头遥遥相应,才子佳人相见,得偿所愿订了婚。而后情节一折,别生风波,栾云意欲劫夺,梦兰连夜出逃,遭难之后得重逢。在爱情故事的九转十八折之中,透露出中国文人的日常起居、应酬对答和审美情趣。
  • 定义爱情

    定义爱情

    我是穆圣,二十五岁,我的朋友们都说我的情商很低,不过他们说得对,我从来没有恋爱过,也没有真正刻骨铭心的喜欢过一个女孩,我所接触过的女人,不是母亲就是姐妹,即使有女同学和我交往也就是把我当成她们的书或者字典,查一查资料,问一问问题,然后就丢在一边,彻底忘了,下次再用的时候才会想起来。学习生活大概都是这么过的,直到我顺利的参加了工作,到了结婚的年龄……
热门推荐
  • 从一个蛋开始

    从一个蛋开始

    标示“70后”一代人的灵魂眼界,即使碰壁破裂,也要做一个勇敢对抗固有现实的“蛋”,鲁迅文学奖得主徐则臣全新散文随笔自选集。《从一个蛋开始》是70后实力作家,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徐则臣全新散文随笔自选集。作者亲自挑选了自身22年创作生涯的38篇经典散文随笔,涉及人生成长、城乡故事、故乡情怀、中外文学评论、序跋发言等多篇文章,共分为两辑,文字质地醇厚,亮堂澄澈,情感真挚而不泛滥。本书是作者散文随笔中精中选精的名作集,作者将其前后出版的一系列散文经典集中于一册,以便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作者的人生历程和精神世界,第一辑的写作重心在于寻觅70后一代人面对中国翻天覆地变化时的心路历程和赤子之心。第二辑以对外国的所见所闻和对西方文学、传记作品的读后感为主。从马尔克斯到卡尔维诺,从福克纳到卡夫卡的阅读体验和书评也都收入其中。整部散文集反映出作者作为从一个文学青年到知名作家的精神铸造史。
  • 和氏璧的谎言

    和氏璧的谎言

    你说过谎吗?你经常说谎吗?你认为什么样的谎言是可以被原谅的?高中优等生石爱力某一天误吞了一颗703口香糖,之后只要他身边有人说谎,说谎的人便会神奇地遭到“惩罚”,石爱力原本的平静生活也因为这些离奇的事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而这背后居然与流传了千年的和氏璧的诅咒有关。为了减免诅咒带来的伤害,石爱力必须通过重重考验成为对谎言有绝对掌控力的“心理超人”。在试炼的过程中,石爱力与朋友却发现了想要通过掌控和氏璧诅咒力量进而掌控世界的神秘组织的阴谋,一场因为诅咒而引发的战争即将打响,谎言背后的真相也被一层一层地揭开。谎言,阴谋,拯救……他渐渐发现,原来自己也只不过是这场诡谲游戏里的一颗棋子……
  • 葛拉西安处世金律

    葛拉西安处世金律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这位17世纪满怀入世热忱的耶稣会教士,对人类的愚行深恶痛绝,言及万事有致于完美的可能,如再辅以变通的技巧,则善必胜恶,而这一切取决于人的自身资源与后天勤奋,警觉、自制、有自知之明及修身养性之道。
  • 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

    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

    在《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这本书里,雅基·马森分享了"圣母们"自我治疗和心灵成长的故事,并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阐述怎样才算真正的爱自己:你有权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及价值观;你有权做自己;你有权说"不";你有权犯错误;你有权把自己放在前排;你有权不依赖别人的认可……当你能够行使上述权力,你就开始爱自己了。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别人的认可、欣赏、尊重是吸引来的,而不是乞讨来的。
  •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一书,根据2017年初中语文课程改革计划,编辑收录了133首古诗文。前61首是精讲,设计了注释、译文、作品简介、阅读训练、答案这几个小栏目。后72首是作为课外补充的古诗文篇目。选文精当,阅读训练的题目紧扣考试脉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导向性,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 步履在雨季穿行

    步履在雨季穿行

    随笔集,包括聒碎乡心、人间烟火、此心安处、岭上白云、千岁之忧等章节,记录了作者几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的文字亲切、平和,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作者广博的学识,对亲情友情的珍惜,以及对人生和世间万物的包容、欣赏与珍爱。
  • 死神任性:暮先生,阴间坐

    死神任性:暮先生,阴间坐

    【新书整改中,勿入】【男主女主身世较强,虚构较多,不喜勿入】温若寒,回归!她,是掌控生死轮回的死神。一台电脑,在她手中,出神入化。匕首灵力蓝丝带,随心所欲畅心意。暮临,暮光耀人,只为临寒。一句话总结:万事通死神遇上仙男一枚。
  • 神经漫游者

    神经漫游者

    这部小说催生了《黑客帝国》!赛博朋克圣经!史无前例的得奖记录:囊括雨果奖、星云奖、菲利普·迪克奖!一个天才黑客,一个女杀手,一个特种部队军官,一个意识操控专家。他们受雇去做两件事:偷一把钥匙,获得一个密码。他们是职业罪犯,同时也是无可救药的厌世者;他们自我放逐,同时也在下意识寻找一条回家的路。而他们的雇主,则是人类自有文明以来所遇到过的最强大对手……
  • 时空穿越之宇宙大冒险

    时空穿越之宇宙大冒险

    一场意外,让王晓东获得了一个系统,就这样他开启了他的探险之旅!
  • 金性尧选宋诗三百首

    金性尧选宋诗三百首

    《金性尧选宋诗三百首》以选目为基础,共包括前言、选目、作者小传、注释四部分。根据金性尧先生对宋代诸诗人的创作特色、地位的理解,以及对宋诗发展历程的把握,从浩如烟海的宋诗中撷取三百二十七首。强调苏轼和陆游,二人选目为全书之冠,并以此为支点,构成北、南宋作者队伍的基本格局。本书去取公允、注解精当、考证严谨、个性鲜明、理趣皆备。读解耳熟能详的经典篇目,更挖掘为人忽视的冷僻佳作。对诗人和诗作的评价注重其对“社会与人生的态度”,同时也尽量反映宋人“驱使文字的本领”,探索诗歌的内在意涵和艺术形式。是领略宋诗风貌、气象,了解宋诗发展脉络的人文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