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3800000011

第11章 武则天(选章)(6)

此次战役对于武曌的政权来说,可谓是生死攸关。士兵们心中所怀的竟是对当今太后的无限忠诚。战争首先在都梁山拉开序幕,但朝廷的部队因准备不足而出师不利。于是唐军又转而猛攻盱眙,最后,在高邮的下阿溪处与徐敬业决一死战。因叛军固守河岸,唐军要渡溪作战,在被弓箭封锁的河面上,渡溪的士兵们死者过半。溪流中漂浮着无数中箭而亡的士兵的尸体,鲜血染红了溪水,伤者惊恐痛苦的哀号响彻了原野。唐军在悲壮的献身中再度惨败。硬攻不成,唐军又转为火攻。一时间,大火在风势的推波助澜下,沿着溪面上的干草一直烧到对面叛军的营地。那火铺天盖地,气势非凡,直逼得徐敬业撤离溪边的阵地,落荒而逃。而在仓皇逃命之中,徐敬业竟被叛军中的降将斩首,并将首级送往洛阳。唐军这才转败为胜。

叛军群龙无首,即刻兵败如山倒,顿时十万人马溃不成军。

此次扬州叛乱自起兵之日至全军覆没历时四十四天。尽管叛军来势凶猛,而唐军一开始也打得艰苦卓绝,但这些被贬职流放的小官吏们到底还是没有能撼动武氏的王朝,只空留下一篇惊世的《讨武曌檄》。

此次平叛扬州兵变大获全胜,使武曌的内心更加踏实,从而对自己的统治也更具自信。而这次朝廷出兵,不仅检验了她拥有的军事武装是否强大,而且也检验了朝臣与官军们对她的忠心。因此武曌知道她是不败的。其实后人们比武曌看得更深刻,他们认为徐敬业的叛军所代表的,不过是一些因被贬黜而不满的小官吏们的利益,而不是土豪乡绅商人士大夫以及平民百姓更多人的利益,所以他们只能是秋后的蚂蚱。而天下百姓在武曌统治的三十年里,生活安定,丰衣足食,且日子还在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所以此时的大众,都已成了或多或少不同层次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渴望的是安定祥和而不是战乱,他们怎么可能去响应除了涂炭生灵而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利益的起兵造反呢?即或执政的那个女人很坏很狠毒,但她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她并没有危害他们呀!

此次声势凶猛的扬州叛乱的失败,足以证明了武曌统治的稳固。而武曌则在这金戈铁马之中,更加坚信了天命。

此次平叛的胜利,尽管有种种主观客观的原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已知天命的女人,越来越把这世间的胜败兴衰,归之于天命。她觉得她所走过的每一步,其实都是天意的安排。天要你死,你便不得不死;而天倘要你活,你便纵然死过千回,也依然能苦撑在世间。天意是不能违拗的,无论你逃到哪里,都无法逃避它冥冥中的操纵,也无法改变它为你安排的足印。

所以武曌认命。她认命还因为她总是能得到上天的帮助,总能从最危险的境地中摆脱出来。年轻的时候,她坚信她的命运是靠她的努力争取来的。但慢慢老了,她才知道那其实全是上天的安排。就像这一次,也是天要她武曌掌握的王朝胜,要那个徐敬业的叛军败;是天要让武曌迅速出兵,也是天要让徐敬业他们一心占领金陵而延误了直取洛阳的战机。于是武曌骤然萌生了兴建她这一朝祭天明堂的意愿。

其实武曌不知道,她的这种宿命恰恰是她内心脆弱的折射,是她衰老的证明。她已经不再相信她自己的力量了,她开始在走下坡路。可是她却不知道这些。她要兴建明堂的愿望一经萌生便格外强烈,强烈得使她昼思夜想、心潮起伏。尽管她深知太宗和高宗的时代,都萌发过要修建这种气势磅礴象征着对天神古圣无比虔诚的神殿,但他们都因惧怕耗资耗时耗工巨大,加上世袭的李氏家族内心的懦弱守旧,最终使一切偃旗息鼓。他们为自己开脱解释:这个祭天的殿堂不过是个形式,任何的形式都是可有可无的。所以,他们李氏父子就这么先后轻易地放弃了心中确曾出现过的理想。但武曌不。武曌决不苟同于他们。只要是武曌想到的事情,特别是当这事情已经成为了一种意愿,她便一分一秒也不再去等待。她一定要付诸行动。她坚信天下的事情没有做不成的,只要你去做。尤其这是她自己的事情,就更应当是能想到就一定能做到。

对武曌来说,这浩大雄伟祭天的明堂已不单单是一种形式,它简直就是她能够替天行命的一个证据,或者是一种象征。她甚至认为,如果她此刻不能立即着手修建明堂,就一定会惹怒上天,而她帝国的未来就不能有所保证,甚至会毁于一旦。以往一次次能够战胜天灾人祸、战胜叛军,其实都是天神在保护着她。她必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不建明堂神殿,不足以表达她这一份报答天神的心愿。所以,她必须行动起来,不惜倾尽全力。

武曌望修建明堂的愿望之所以如此强烈,可能还因为在亲自经历了自己一个一个儿子的背叛之后,她真的开始萌生了一种隐秘但却强烈的称帝的愿望。儿子的背叛就像是一把把插在她心上的尖刀,那些伤口至今还在流着血。

现在仅存的睿宗李旦,俨然一副“扶不起来的天子”的架势。而就在他默默无声的观望之中,武曌也能感觉到儿子无声的反抗与戒备。那么,既然这些儿子们是不可依靠的,她又为什么不可以做那名正言顺的皇帝呢?况且那个风流才子骆宾王早就在那篇《讨武曌檄》中有过“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的字句,可见那神器确乎是应当有人去掌管,而不是束之高阁,令所有包藏野心的人去垂涎。此刻的武曌,已开始产生了称帝的想法,而她马上要修建的明堂,事实上也是同她未来不久称帝的愿望相配合的,她将为此而努力。

武曌从来就是个说干就干、行动精神很强的女人。她此生最讨厌的就是那些士大夫们的崇尚清谈、坐而论道了。她即刻召集豢养的北门学士们进行磋商。武曌巧妙地跳过了朝中那些奉守儒家精神的朝臣们。她知道她建明堂的想法是决不会在这些朝臣那里得到认可的。建明堂的计划及蓝图很快在北门学士的共同策划下诞生了。那是个宏伟高大、壮丽辉煌的圆形殿堂,那建筑的规模是唐以前任何建筑无法比拟的。而明堂所选择的基址,就在隋炀帝留下的那座气势恢宏的乾元殿。因而毁掉乾元殿,就成了建立明堂的一幕悲壮序曲。

此一工程的总监督,武曌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此刻正酣睡在她身边的这个躯体伟岸的僧侣薛怀义。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壮烈光荣的工程本身,也是为这个男人而设立的。武曌坚信,唯有这个天性聪明且不受传统思想束缚的男人才堪负此重任。

武曌轻轻地抚弄着薛怀义赤裸的胸膛,她的手慢慢地向下滑去。她觉得她此生能拥有这样一个男人真的很好,其实将这个男人送到她空荡荡的床上也是天意。武曌被她内心的热情与激动驱使,开始发疯地亲吻着薛怀义的身体。她贴靠着他搂抱着他。这时候,薛怀义睁大眼睛醒来。

他莫名其妙地看着这个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风韵依然的女人。他也搂紧她,并问着她:“什么时候了,怎么还不睡?”武曌俯下身来,对着薛怀义的耳朵极其温柔地说:“想不想做一番大事业?”

“什么?”薛怀义看着武曌,他显得有些惶惑。

“现在机会来了。我要修建明堂,而且我要把这项浩大工程的指挥权全部交给你。”

“你不是说梦话吧?”

“你真变成傻佛爷了?”

“真的吗?”薛怀义猛地从床上坐起,紧紧抓住武曌赤裸的双肩并奋力摇晃着,“真的吗?你再把刚才的话重复一遍……”

“……是的,我并没有忘记你被他们毒打那件事,我也说过大丈夫报仇,十年不晚的话。他们打了你就是打了我,你的血流在身上而我的血是流在心上的。现在我给你复仇的剑,你去奋斗吧,用你全部男人的智慧和力量,去同你恨的那些人较量吧!”

薛怀义满眼是泪,他紧紧地把柔媚的武曌搂在怀里。他拼命亲吻着武曌的头发。他说:“这世间唯有你真正理解我,我会毕生感谢你的。”

薛怀义和他怀中的那个女人都感觉到他们的欲望正在慢慢地强烈起来。

他们彼此紧抱着,他们将情感与情欲融汇在一起,他们在那个夜晚又匆匆赶赴那一片云里雾里、天堂般极乐的世界。

几天之后的一个清晨,精神抖擞、跃马扬鞭的薛怀义便率领几千名民工包围了那座隋炀帝留下来的雄伟壮丽的乾元殿。在薛怀义的一声号令之下,几千民工便带着铁镐铁锤攀缘上大殿,开始从屋顶一砖一石地将这座两百多年历史的宫殿拆毁。那个早晨,墙倒房塌的声音伴随着冉冉升起的太阳笼罩在洛阳的上空久久不去。那声响在人们的心里造成的是一种无以摆脱的哀婉与怀旧的思念。毕竟那宫殿已矗立在那里二百年了。人们已经习惯它,习惯它的屋檐与房脊,习惯它所代表的皇权与皇室的神圣与高贵。乾元殿毁于一旦,乾元殿变成了废墟,乾元殿已不复存在。而武曌则认为,唯有毁灭,才能带来真正的新生。

薛怀义从此怀着一个男人的真正的阳刚之气,开始奋斗在修建明堂的工地上。他个人的才华与能力在此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他为此不惜流血流汗,他总是坚守在工地上,所以他总是很累。他到后宫陪伴太后的次数明显减少了。他不知道这个性欲很强的老女人是不是会很寂寞。但是工地对于他更重要,工地才是一个男人真正该待的地方。他在此可以喝令三山五岳、调动千军万马。他在此也可以体验到庄严雄伟的宫殿在他手上被毁掉的悲壮,和更加庄严雄伟的宫殿在他手上挺立起来的光荣。武曌很快就原谅了这个男人。

因为她确实在薛怀义的疲惫中看到了明堂日新月异的壮丽景象。那宏伟的石雕廊柱正一根根地向天空竖起,并直刺进高而苍茫的天空。那是通向天国的永恒的阶梯,而阶梯是那个武士般的薛怀义为她武曌铺就的。每当被火红落日染得迷蒙的黄昏降临,武曌都会向西遥望。她在沉落于火红晚霞的廊柱的暗影里,仿佛看到了薛怀义骑在马上奔驰的英姿。那一刻她非常渴望他。她心里和身体里的欲望都在强烈地燃烧着。她会觉得很热,口很干,呼吸变得粗重。她知道她确确实实想极了。但,那黄昏的景色还是太壮丽了,而薛怀义骑在马上的姿势也太美好了。武曌终于觉悟。她为此宁可牺牲夜晚,牺牲薛怀义。其实她并不知道,在她和薛怀义之间,眼下正酿造的,其实是未来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悲剧。她造就成全了一个男人,同时也就毁灭推开了一个情人。这是武曌所始料不及的。

在黄昏里站得久了,夜便浸了上来。武曌觉出了冷、觉出了无望和无望之后的索然无味。于是只好返回她的寝宫,只好独自一人睡在空荡荡的大床上,像过去那样。她在夜的煎熬中思慕着她的薛怀义,但是她听到远处穿过浓雾传来的,是连夜晚也不停息的砸夯基石的声音。她是在那遥远的朦朦胧胧的声音中朦朦胧胧地睡去的,直到天明。

不久,已在朝廷做上要官的武氏家族继承人武承嗣,终于了悟了姑母真正的心愿。于是为了能更加贴紧姑母,他便开始绞尽脑汁、费尽心机地为武曌称帝而活动。武承嗣的目的很明确,他坚信一旦姑母称制,那天下就决不会再姓李而是姓武,而帝位自然要选择武姓的继承人,那么这个继承人就自然是非他武承嗣莫属了,他日后的飞黄腾达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因此武承嗣为帮助姑母实现夙愿十分卖力。他除了配合武曌暗中发动的那场反击李氏家族的战争,还煞费苦心地串通旧日同僚,将一块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石头献给了武曌。

武曌在看到这块白色的石头时,心情非常复杂。她听着跪在她对面的那个献石的人,结结巴巴地向她讲述在洛河南岸发现此石的经过时,觉得真是荒唐极了。她一看便知那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并不是什么上天之物,而那石头上的几个字也是今人的雕刻,尽管反复打磨做旧,那新近刻凿的痕迹还是依稀可辨。

她坐在翠帘的后面。

她沉思着。

她当然马上就意识到了这块石头的价值,知道这是个显得滑稽可笑的阶梯。但她唯有也滑稽可笑地踩上去,才能最终登上帝王的宝座。

武曌别无选择,她宁可相信这块石头是上天的意思,这或许会被天下人取笑,但谁又敢讥笑天命呢?她在翠帘的背后发出春风般的笑声。她当即留下那块石头,将其命名为“宝图”,并将那个发现并奉献“宝图”的小官吏破格提升为游击大将军。

所有的当事者都竭尽表演之才能,将假戏真做。于是假的也就成了真的,人们真的以为那石头是瑞祥之物了。唯有武曌始终保持清醒。关键是,无论是真是假,有人能想出那八个字,而她能见到那八个字,就是天意。“圣母临人,永昌帝业”,这无疑是对她的启示,而她必得遵从天意,才不辜负了上天的这一番安排。

几天之后,武曌亲下诏书,说她如何如何在洛水得到了这块天赐的宝图,而她要举行隆重的仪式亲拜洛水,并同时在竣工的明堂庄严祭天,接受群臣的朝贺,以完成她替天行道的神圣使命。

从此,武曌像被捆缚在身上的这块石头坠着,直朝荒唐的井底沉落。最初,她正式在大殿上宣布,以宝图所示,她为自己加封了“圣母神皇”的称号,要朝中百官们从此称她为“陛下”。而“陛下”“神皇”是唯有皇帝才能用的专有名称。可见,她已经伸出手,她试图掀开那张本来就是虚设的翠帘了。她把这当作一种过渡。她既没有想废掉本已形同虚设的睿宗李旦,也没有想要为自己举行登基大典,不过是一个政治家的审慎的试探罢了。她投石问路,可以向前走,也可以向后退,但她并不想给自己留后路的。

同类推荐
  • 根本利益

    根本利益

    2002年的“五一”假期里,当城市里的人们背着大包小包,带着欢笑,忙碌着去那些风光名胜之地旅游的时候,本文的主人——公中共山西省运城市纪检委副书记梁雨润告诉我,他必须去处理一件“特殊事件”,而且这事“不能再拖了,每拖一天我的心就发揪”。他用这词形容内心的急切与愤慨。
  • 宋词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宋词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形式主义的花园

    形式主义的花园

    该诗集记录了作者写作三十年来的思想探索与生命体验,内容丰富,艺术品质前卫而成熟。其创作手法以抒情与叙事的混合为特色,同时充满哲学思考与生活情趣,风格深邃而不乏诙谐,充满现代感与文化意识。作为一位广有影响的学者型诗人,其写作中始终贯彻了其生命本体论的诗学思想,对民族历史与个体生命的多向探查。语言精粹敏感,充满感性活力。
  • 四十年四十人

    四十年四十人

    “我的四十年”丛书,包括《四十年四十人》《四十年来家国》《亲历中国四十年》三册,分别由中国人、海外华人、在中国的外国人三个典型群体书写自己与改革开放的故事,从全球坐标系观照中国改革开放,以不同的视角和生动、丰富的个人体验,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每册40位共120位主人公,分布在全球20多个国家,工作在上百个不同领域,他们的“个人史”构成了一部有血有肉有温度的改革开放“史记”。本书中分布在中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中国人,从自我奋斗历程或切身体验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中自己的深刻变化。他们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参与者,故事中的酸甜苦辣正是改革开放步步深化的缩影,是对总结改革经验、弘扬改革精神的生动诠释。
  • 中西笔墨:徐悲鸿随笔

    中西笔墨:徐悲鸿随笔

    徐悲鸿达到了艺术的至高境界,却并不是一个圣人。他有他的博大的精神世界,也有我行我素的独特个性。他的随笔作品,流露出的正是他喜怒哀乐的性情,还有他那立体的人格魅力。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婚毒

    婚毒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我企图将你拉入深渊共沉沦,你却救我于水火,许我一世安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伦汇编家范典子孙部

    明伦汇编家范典子孙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

    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

    报告文学的崛起,是新时期最为突出的文学现象之一。本书作者一直处于新时期文学活动的中心,对报告文学的潮起潮落及其流变有着直接的参与和体验。这里所汇集的论文,是作者多年来研究报告文学的成果。文章对许多优秀作家作品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方面的成绩,是当前文坛较为突出的。报告文学仍然是一种需要人们再认识,再实践的新型文体,此前相关的理论著作极少。这本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了解认识报告文学,并对报告文学的理论建设有所补益。
  • 我的傻白甜媳妇

    我的傻白甜媳妇

    (单女主文,请试读三十章)(QQ阅读一组签约作品!)入赘三年,他受尽屈辱,是老婆家人,亲戚眼里的穷逼,废物。??然而——谁能想到华夏第一电商帝国大马哥是这个窝囊废的首徒!华夏第一互联网社交集团小马哥是这个窝囊废的二徒弟!华夏第一神医还是这个窝囊废的三徒弟!……谁又能想到这个窝囊废竟然还是权可通天,富可敌国的燕京秦家第一顺位继承人!那一天,他老婆哭了。他发誓,要给她整个世界的繁华!
  • 他有很多好习惯

    他有很多好习惯

    秦剑得到好习惯学习机,删掉两个坏习惯,就能获得一个好习惯。秦剑删掉不爱吃蔬菜,删掉懒得洗澡,选择好习惯每天运动半小时。秦剑删掉看书就头疼,删掉爱睡懒觉,选择好习惯女王音英语口语。三十岁是新的十五岁,男人永远是少年。
  • 闪婚掠爱,总裁宠妻至上

    闪婚掠爱,总裁宠妻至上

    一夜之间,她的家化为乌有,深爱的男友背叛她……她的愿望是重振门楣,婚姻不过是女人第二次投胎,爱情对她来说已经不值钱。闪婚、新婚变隐婚。婆婆难伺侯,小姑很猖狂,她还是孤军奋战。几番职场厮杀,她因猎头挖角,居然成了他死对头的一号助理,这才发现老公还是抢手货,不仅冷,还恶,还狠,狂得无边,更重要的是,他是前任男友的现任小舅舅……******************************************她以为她可以一直一个人,不管他身边有谁。可是,原来世界上最具欺骗性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宋词写艳情而不轻佻,写富贵而不卑俗,如行云流水、老松柔柳,临风伴月,情调闲雅,怀抱旷达,使人心驰神往,无限沉迷。这本《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正是我们在学习、借鉴先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的精华之作。本书编撰体例除原词和鉴赏外,特附词人名片、注释、插图及后人点评。“词人名片”做介绍,力求言简;“注释”疏通义,力求准确;“鉴赏”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助于读者掌握原语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适量的“插图”则以视觉形象与语境交相辉映,触发大家的灵感。另外,我们还搜集了较为经典的后人点评,帮助读者开阔视野,启发思考。
  • 郝依依的另类爱情

    郝依依的另类爱情

    “你是从外星上来的吗?你家的十五分钟拿来当五个小时用的……”郝依依恨不能将眼前这个男人踹到伊拉克去……她、是悲催的灰姑娘,是弃置于市井里的沧海遗珠。他、是真正的富家男,极品男中的一株“奇葩”。他甘愿隐去光芒,城府于她。貌似和谐安定的生活,却潜在着妖孽横生的趋势……
  • 陈思和文集:新文学整体观

    陈思和文集:新文学整体观

    全书分为《中国新文学整体观》《新文学整体观续编》《我们的学科》三辑,收录了作者198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新文学史研究的专题文章。作者打破一元化视角的研究方式,重构现当代文学史。其研究另辟蹊径,见解独到,曾在学界产生过很大影响。这是一部难得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佳作,也是一部出类拔萃的高校中国新文学史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