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71600000001

第1章 辽宫汉女

辽阔的大草原,一望无际,群羊如云,骏马奔腾。芳草如茵,点缀着繁星般的野花。大片的白桦林,层层叠叠的枝叶间,漏下斑斑点点的金光。美丽的河流如玉带环绕,静静地流过。牛群、马群、羊群在草原上自由散落,放牧人粗犷的歌声和清脆的长鞭声,更给草原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在这里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契丹。

契丹本意是“镔铁”,象征契丹人铁一般的顽强意志,这是一个强悍勇猛的民族。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契丹作为一个中国北方民族就已经出现在《魏书》中。他们兵强马壮,骁勇善战。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了契丹国,辽太宗耶律德光在947年改国号为大辽。

军报从遥远的南方,通过一个个信使的接力传送,正飞快地进入上京。

军报送进了上京,送进了皇宫,正在内阁的南京留守萧思温接到后大吃一惊,迅速呈至辽世宗耶律阮。

萧思温虽然才三十左右,但他出身后族审密氏乙室已部小翁帐,是太祖皇后述律平的侄子,又娶了太宗之女燕国公主耶律吕不古,在辽国核心权力阶层的亲贵中,他属偏好汉学的阵营,与一心想推进汉化改制的辽世宗兴趣相投,因此被派为南京留守这个重要位置。

“主上大喜,南边军报,郭威杀死汉帝刘承佑,自立国号为周。河东节度使刘崇逃出,欲杀篡位之贼,却苦于孤掌难鸣,特来请求我朝支援他镇压逆贼。”

世宗闻报击掌笑道:“好啊,这正是我朝挥师南下的机会,且助讨谋逆,师出有名。”

却听得一人道:“主上,南边形势未稳,不妨静观其变。”

萧思温看去,却是北院大王耶律屋质,知道他的身份举足轻重,忙道:“屋质大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是犹豫反复,待得郭威坐稳江山,又或者刘崇等不到援军而与郭威对战失败,我们便师出无名了。”

屋质摇了摇头:“主上,只怕我大辽患不在外,而在内啊。”世宗心中一凛,看着屋质,他明白对方的意思,不禁陷入了沉思。

耶律阮的父亲耶律倍是太祖长子,又早早被立为太子。但耶律阮的皇位,却不是从父亲那里继承过来的。太祖耶律阿保机晚年对汉学执着极深,太子耶律倍受其影响,一心推行汉化。

当时辽国立国未久,各部族长势力仍然强悍。阿保机死后,他的皇后述律平聚拢一批反对汉化的宗族重臣,废长立幼,联手推举阿保机次子耶律德光继位,是为辽太宗。太子耶律倍就这么失去了皇位,接下来被排挤得难以在国中立足,一怒之下抛妻弃子,出走后唐,惨死于异国他乡。

耶律德光继位不久,利用后唐大将石敬瑭欲称帝的野心,得到幽云十六州。一口吞下这么大的汉人疆域,想要稳固地盘,迫使他只能进一步推行汉制,但又要兼顾原来契丹部族的势力。于是耶律德光建立了独具契丹特色的南北官制,北面官以契丹旧制治契丹人,南面官以汉制治汉人。

幽云十六州到手,令契丹国力蒸蒸日上,耶律德光率军南下,入汴梁城称帝,改国号契丹为大辽。但过于激进的政治野心引来反弹,以当时的辽国体制和国力还无法控制这么多地盘,耶律德光最终弃汴梁北撤,死于军旅之中。

太宗死后,述律太后又欲立幼子耶律李胡继位。李胡与旧部勾连更深,已经在辽太宗推行汉化过程中享受到好处的重臣们不愿意支持他。辽国南征军带着太宗灵柩北返时,接到李胡即将继位的消息,耶律倍之子耶律阮乘机联络重臣在军中自立,并率南征之兵回京,与述律太后展开夺位之争。祖孙相持不下,最终耶律阮在耶律屋质的帮助下,正位大统。

契丹立国之后,两次的皇位之争,部族与汉化势力,各赢一次,胜者固然在巩固胜利,败者却也潜伏暗藏,蠢蠢欲动。

因此,耶律屋质这番话,是相当有分量的,更是老成谋国之语。

世宗素对屋质十分尊重,听了此言,与萧思温交换了一个眼神,终于还是铺开地图,考虑良久后才抬头道:“屋质,我知道你的意思。自太祖建国、太宗称帝开始,部族一直就是不稳的。可是只要我们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给更多族人带来好处,便是有些人不服,又何惧之?”

萧思温也点头:“当年太祖建汉城,有诸弟之乱;太宗收南方,述律太后反对。可是最终事实还是证明,他们做对了。就算有部族反对,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待收到成效以后,反对的部族自然会噤声了。”

世宗击案:“正是。”

君臣二人说得投机,便摊开地图,察看起来。

屋质面有忧色,本欲再劝,然而见世宗与萧思温说得热烈,旋即又召了数名心腹之臣来商议,只得将此事忍下。

世宗君臣一直说到黄昏,计划初定,世宗就宣负责宿卫的泰宁王耶律察割进来,让他传旨点集各部兵马,聚集于木叶山下,以青牛白马祭告天地祖宗,即南下征伐郭威。

察割应命去准备南征诸事,世宗便去见太后说了些事情,出来后天色已黑,于是持了军报,回后宫与皇后甄氏商议。

甄后正抱着三岁的小皇子只没说话,见世宗到来,便将只没交与乳娘,笑着迎上去,却闻着他身上浓郁的熏香之气,笑道:“主上可是从母后处来?”

世宗自登基以来,生活中便带着浓重的汉化痕迹,宫中后妃亦无不迎合他的喜好。如今只有太后宫中,才会有这种酥油、藏香和牦牛粪混合燃烧后的浓郁气味,每去一次,身上气味便是极重。

甄后爱洁,鼻子极是灵敏,屋子里从不熏香,只放些花果闻香。世宗去了别处回来,必是要更衣换帽,去了气味方才进屋,只是今日他与太后一番谈话,颇不愉快,因此心神恍惚,一时竟忘记了,忙笑道:“朕去更衣。”等他更过衣服再进来,甄氏几案上换了一碟柚子,乳娘已悄悄地将小皇子抱了出去。

这是甄后立下的规矩,若是皇帝进来有事商量,除了几个贴身侍候的宫女外,其余人都要退出去。

甄后阅毕世宗带来的军报,笑道:“恭喜主上,这正是绝好的机会。昔年太宗的遗愿,如今可成矣!”

太宗耶律德光入东京汴梁,登殿称帝,改国号“契丹”为“辽”,本拟是万世基业,怎奈管理的人手不支,不能约束部属劫掠百姓,以致帝王梦不过数月,就被迫退出汴梁,在回上京的路上一病而逝。

想到昔日,世宗也不禁感慨:“当日我们胜利得太快,竟不曾守住功业,此番……”

甄后便谏:“主上当记得太宗遗言,入汉家地,当与汉家子民推心置腹,与部属军情协和,不可乱来,要善能抚慰百姓、安定民心。”

世宗握住甄后的手,叹息:“当日朕最庆幸的是,能够随先帝入汴梁,也因此,才能够认识了你。”甄后闻言,羞涩一笑。世宗看着甄后,两人成亲已经多年,但她一颦一笑,依旧如当年初见。

耶律倍弃国离家之时,世宗才十三岁,许多事半懂不懂。耶律倍和述律太后的矛盾因推崇汉学而起,在述律太后帐下,自然也没有人敢不开眼给世宗看汉学的书。他就这么浑浑噩噩地骑马打猎,跟着太宗上战场,玩命厮杀,意气飞扬。

那日,他们征伐后晋石重贵,冲进汴梁皇宫大肆杀伐。宫娥内监哭喊逃跑,乱成一团,唯独到了一处宫院,却是院门大开,一个管事宫女率宫娥内监列队而立,整肃有序,见他带着兵将进来,不但没有哭喊逃避,反而整齐行礼,这让那些杀人如麻的兵将怔住了,一时间竟垂下了刀、收住了脚,连大气也不敢喘上一口,都齐齐地看着他做决定。

耶律阮也怔住了,却不肯在手下面前输了面子,只得硬着头皮上前,喝问:“你是何人?率人立于此处,欲为何事?”

那女子姿容也非绝色,只是举手投足间有一股说不出的优雅韵味。她先行一礼,才微笑道:“禀贵人,此处是宫中书库,我等不过是奴婢之流,江山易主,所有财帛子女都由不得我们做主,所以不必逃跑,亦不敢隐瞒。我等实不须刀枪相逼,均可从命。贵人,这宫廷之中不管谁为主,都需要婢仆服侍,但求勿伤我们这些苦命人,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

耶律阮从未遇上过这种事,脑子一片空白。

外面哭喊连天,此处却是一片宁静,只觉得似乎置身极为荒诞之地。再看那些宫娥内监似对这宫女极为信赖,站在她身后虽也吓得脸色惨白,却不曾惊慌失措乱了分寸。恰是这份优雅高贵镇静,让他手底下这些野兽般的将士也为之震慑,而不敢妄动。

明明自己才是征服者,可耶律阮站在这女子面前,见她衣裙点尘不染,鼻尖似还闻到幽幽兰香,顿时觉得自己一身血腥尘灰,狼狈无比。他扭头怒喝,止住嗡嗡作声的众手下,努力端出架子,道:“既然如此,便留几个人在此看住,我们到别处搜寻去吧。”说完,转身就要逃离。

不想那女子听得他的手下应了一声“永康王”时,忽然叫住了他:“原来贵人是永康王。”

耶律阮怔住,扭头问:“你认得我?”

那女子看着他的脸,轻施一礼:“怪不得贵人眼熟,奴婢以前是后唐宫人,曾经服侍过东丹王,亦曾听东丹王常常提到王爷您……”她轻轻一指书库,“宫中书库还存着东丹王昔年留下的诗稿和遗物,正可交与王爷。”

耶律阮十三岁那年父亲即去国离乡,他没有多少与父亲相聚的日子。不想十七年后,在遥远的南国,听到父亲旧事,知道有父亲遗物,他顿时对眼前的女子升起一股亲近之意。

接下来那宫女甄氏引他入殿,给他奉茶,又将东丹王的遗稿遗书拿给他看,低声说起当年东丹王的一些旧事。

就在这愉快融洽的交谈中,这个被他亲兵把守着的宫院后门悄悄打开,成了许多宫娥内监的避难所。他在一个时辰的品茶论诗后,方听到后院的争执之声。转头看去,发现已经跪了满院的宫娥内监。

在甄氏的请求下,他挥手令兵将们退出宫殿,只留少量人在甄氏引导下,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后晋宫中财物接收、人员登记等事项,直至太宗耶律德光来到汴京,入驻宫中,见他打理甚好,索性将宫中之事都交于他。

后来太宗在此登基为皇、龙袍加身、改国号、定仪制,一应流程走下来竟是器物完备、程序分明。太宗大喜,对他大加褒奖,将更多的重任交托。

很久之后,甄氏为他生下儿子,说起旧事,耶律阮这才晓得甄氏并不曾服侍过东丹王,所谓“听东丹王常常提到他”更是子虚乌有。这个狡黠的女子,不过是听说过一些东丹王旧事,预先去库房整理出东丹王散失于宫内的遗物遗作,然后随机应变,来对付他们这些攻入皇宫的契丹将领。

她自后唐到后晋,在宫中混得极熟,历经数次改朝换代更易皇帝之事,一步步升为掌书女史,令大部分宫娥内监心服。所以大军攻入之后,她安抚众人勿要恐慌,听她吩咐,果然保得一宫奴婢的平安。

年少失父的耶律阮,刚开始带上她本是想多听些亡父旧事,却在一次次交谈相处之中,渐渐觉得离不开她了。

起初,他只是把她当成一个普通的随侍女奴,但是,听着她谈及后唐、后晋朝野旧闻,点评着她所见过听过的帝王故事,似给他的心打开了一扇大门。门外头,没有草原行猎,却有王朝统治的权术;没有马刀横行,却有着如何收服人心的谋略。他不禁对她讲起了往事、困顿和迷惘,心结在她温柔而智慧的言语中慢慢化解,他对自己的认识、对朝局的观念看法也变得越来越清晰。

甄氏,逐渐成了他身边不可或缺的存在。

正是有了甄氏的提点,他在太宗于汴梁城称帝的日子里诸事顺遂,得到更多的委任和倚重。直至太宗中途病逝,众将欲扶灵南归之时,也是因甄氏的鼓励,他才有了毅然称帝的决心,提兵与多年来一直极度畏惧的祖母述律太后对峙军前。

所以,在登上皇位之后,他才会不顾群臣反对,执意立甄氏为后。朝野那些议论,他根本就是一笑置之。甄氏已经年过四旬、比他大十三岁又怎么样?是汉女、惹怒后族又怎么样?

只有甄氏,才有一国之母的智慧和才能。

甄氏移了移案几上的物件,摆上地图,与世宗慢慢商议着行军路线、诸部族人员分派、粮草辎重,世宗却不禁想到方才与太后商议之事。

他方说到南征及去木叶山祭庙,太后就变了脸色,说此番祭告祖庙,只能带上世宗的另一个皇后萧撒葛只。辽国历代皇后皆是出自后族萧氏,可世宗继位之后,却立了后晋宫女甄氏为后,大违祖制。再加上世宗推进汉化,伤了许多契丹贵族的利益,更令人将怨恨之意皆指向甄后这个汉家女子。后因甄后相劝,他又只好再将元妃撒葛只立为皇后,双后并立。

世宗听了太后之言,忙道:“撒葛只刚生育完,如何要她出门?”

太后亦知他的意思,冷笑道:“我们契丹女人长在马背上,就算刚生完孩子就随着马队迁移游牧,也不在话下,更何况撒葛只生完孩子都一个多月了……”

“历次出征,不都是撒葛只留守家里的吗?”

太后闻言更是激怒,拍案骂道:“那是你不带她出去……”

世宗见太后生气,无奈叹息:“母后,您怎么又拗上了?”

太后只觉痛心,再也忍不住情绪,泣道:“长生天在上,当年在述律太后帐中,若没有撒葛只为我母子周旋,为你争得立帐分兵,让你有机会随军征战,培养势力,你我母子早就死了,哪有你今日的皇位?”

世宗无语,当年父亲人皇王[1]耶律倍与述律太后反目,丢下妻儿出走后唐前还留诗一首:“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述律太后自是怒不可遏,一腔怒火全数倾泻在耶律阮母子身上,母亲带着他们兄弟在述律太后帐下的日子十分难熬。

幸而草原少年长得快,耶律阮十三岁上就娶了由阿保机在世时定下的未婚妻撒葛只。撒葛只是述律太后弟弟的女儿,自幼得述律太后宠爱,有她在述律太后跟前周旋,耶律阮母子的日子才稍好过些。

太宗德光虽然夺了兄长之位,却也心怀歉疚,在耶律阮十四岁时便将他带在身边,不久又得分兵立帐,拥有势力,才有了耶律阮之后争夺皇位的资本。他知道母亲的牢骚,不仅是为撒葛只出气,更是因为撒葛只的遭遇令她感同身受。太后与耶律倍的关系,何尝不是撒葛只与他的关系?

撒葛只,她是个好女人,是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也是他的恩人,但是,仅此而已。

他活了二十多年,自父亲出走,一直在述律太后帐下过得浑浑噩噩,得过且过。自从遇上阿甄,他才知道原来世界可以这么宽广,人心可以追求无限,知道历代贤君明主是如何从一无所有到拥有天下,明白那些任由酋长们残杀如牛马一样的奴婢,只要给他们自由和尊严,他们就会成为皇帝的子民,他们也可以创造出汉唐这样代代传国的王朝。

“从小到大,皇祖母像一座大山压着我们,你也罢,撒葛只也罢,都觉得能够在她的手指缝里让我得到一条活路,就已经足够。就算我可以分兵立帐,就算我可以发展势力,可是您知道吗,如果我没有遇见阿甄,那我就不是现在的我……那我这辈子,只能是个辽国的宗室,而不是现在的辽国皇帝。”世宗说着,他并不是要向太后解释,而是此时此刻,在这样的对话中,他才慢慢理清了自己的思路。

“你喜欢甄氏,立她为皇后,昭告天下。这些,我不管,谁教你是皇帝,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可我只坚持一点,要随我进宗庙告祭祖先的,只能是撒葛只。当年太祖皇帝与后族萧氏有约,皇后只能出自后族三房。”

世宗无奈,只得低声问:“甄氏,真的不能进祖庙?”

太后冷冷地道:“有我在,便不能!”

世宗长叹一声,站了起来:“母后,容儿臣先告退了。”

太后却忽然叫住他:“兀欲,你如今是皇帝了,有些事,你也听不进我这个老母亲的话。你同我说的话,我也不懂,就如同我当初不懂你父亲说的话一般。可是你父亲的教训在前,你要给我记住,一个人,不可以跟他身边大多数人的想法对抗。你如今要推进的新政,你知道会伤了多少部族的心吗?你父亲因为过于推崇汉学而丢了皇位与性命,你现在所信奉的所喜欢的一切,和大家离得太远,最终会让你走上你父亲的路。”

世宗当时不以为意,可是不知为何,离开以后,这句话却一直萦绕在心,叫他不安。

“主上,主上。”甄后见他说着说着,忽然走神,忙停了下来,等了半晌世宗仍未回神,只得轻唤了几声。

世宗回过神来,笑道:“你说到哪里了?”

甄后有些忧虑:“主上在想什么?”

世宗看着眼前的妻子,心里一热,将不安抛到脑后,握着甄后的手:“没什么。”他本想将太后的决定告诉甄后,只是话到嘴边,终究还是没有说出来,暗想南征还有数日,留待明日再说吧。

只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临到所有的东西都收拾好,世宗还是没能够找到机会把话说出口。

注释:

[1]天显元年(926年),契丹灭渤海,改渤海为东丹国,册封皇太子耶律倍为人皇王、东丹国王。

同类推荐
  • 国际间谍

    国际间谍

    大雪之夜。哈尔滨这座城市在20世纪初,就是一座流亡者的城市,冒险家的乐园。在这座城市里,你很少看到中国风格的建筑。无论你采取俯拍或者是地面跟进的手段,所看到的有70%甚至到80%,都是洋建筑,再加上在街上行走的,至少有2/3是形形色色的外国人,而且街道两旁所有的商店,各种事务所,甚至街的路牌,都是俄文的。恍惚之间,你会觉得这是一座外国人的城市——这就是上个世纪初哈尔滨的基本形态。当然,它显得还小了一些,简单了一点。但重要的是,它是中东铁路一个重要的站点。
  • 换心之后

    换心之后

    我姑妈五十一岁那年,发现肚子里有点儿异常,还以为是长了瘤子,忐忑着到公社卫生院检查,大夫在囊膪上摸了几下,再一搭脉,就笑了,说这位贫下中农老大妈,您这不是病,是老蚌生珠了!姑妈没文化,没听懂那句成语,就有些不高兴,说我是老帮子不假,可怎么能生猪呢?我又没跟臊跑卵子(即公猪)干那个!把板门哐当一摔,气鼓鼓地走了。过后一琢磨,又醒过腔来,乐颠颠找姑父邀功去了。姑妈为生一个带壶把儿的奋斗了一辈子,很不幸,十一个娃都少那么二两肉,本以为地老天荒没什么戏了,却不想烂瓜地结了个秋纽纽儿。
  • 存在的瞬间:伍尔夫短篇小说集

    存在的瞬间:伍尔夫短篇小说集

    短篇小说集《存在的瞬间——伍尔夫短篇小说集》(原书名为《幽灵之屋及其他短篇小说》)是弗吉尼亚·伍尔夫自杀后,其夫伦纳德·伍尔夫为完成她的遗愿而精心编选的。书中收录了伍尔夫不同时期创作的18篇短篇小说,包括《墙上的斑点》《新裙子》《存在的瞬间》等。
  • 西京轶事

    西京轶事

    这部小说围绕着解放关中和渭北革命的大背景,描写了青年学生王小杰反蒋反霸,毅然投身革命及解放后蹉跎岁月的故事;语言朴实,结构严谨,故事曲折离奇,跌宕起伏,既有机智勇敢的斗争,又有纯真的爱情和诚挚的友情,从抗战胜利写起,完整、真实、生动地描写了一个坎坷的革命者光辉的一生,将王小杰的机灵勇敢、吃苦耐劳、好文采等等写得活灵活现,是一部具有正能量的优秀作品。
  • 邦查女孩

    邦查女孩

    “走了多久?”“一个太阳,一个月亮,一条河,六座山。”在风雨飘摇的七十年代台湾,见识过人性黑暗的阿美族女孩古阿霞躲在饭馆楼梯间五年,一天终于跟着患有自闭症、开不了口说话的“杀刀王”帕吉鲁来到新家:林场“摩里沙卡”。她和他一起募款复校,拜访精神分裂的老兵,悼念政治受难者老师,接触入世救人的信仰精神。面对各种考验:暴雨狂风、森林大火、登山雪暴,小人物们用生命谱写下了一则则属于自己坚毅、温柔的传奇故事。本书也描写了蒋介石政权白色恐怖的时代悲剧,以及进入电锯时代后山林遭到疯狂砍伐的景象,侧面呈现了那段少为人所熟知的岛屿历史。
热门推荐
  • 花云歌
  • 黑猫与锦鲤

    黑猫与锦鲤

    我在西天上与佛祖闲聊的时候,曾听他说过,鱼的记忆只有七秒钟。所以小鱼儿忘了我,实属稀疏平常的小事,不值得惦记。可我偏生嘴馋,一心想吃了他,最后莫名其妙弄丢了神格,成了一名鬼差。十八层地狱的恶鬼熬上一百年也能重见天日,我在阴曹地府等了不知多少岁月,连小鱼儿的样子都等得忘记了,还是没想起来究竟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儿才遭了这么大罪,生生世世,不入轮回。恋爱真心害人害己。
  • 乱仙狂魔传

    乱仙狂魔传

    三千世界,皆可入道,何以为道?逆天改命,碎雷破苍穹,是道,逍遥御剑,一剑斩虚空,亦是道,肉身成圣,以武乱乾坤,看一代凡人,挣扎着一步步走上仙路。
  • 蒂勒森传:特朗普为什么选择蒂勒森

    蒂勒森传:特朗普为什么选择蒂勒森

    当唐纳德·特朗普击败希拉里成功当选为美国第45任总统之后,坐落于曼哈顿纳苏街与威廉街之间的特朗普大厦顿时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一栋“私人建筑”。在这里,离正式上任还有一个多月时,特朗普就组建好了自己的内阁团队。但直到最后,我们才看到了内阁中最重量级的角色——“国务卿提名”的诞生。
  • 穹顶至高

    穹顶至高

    这是濒临破碎的星球——人理出现危机、灵气永远在复苏、崩坏与异变频发、敌人们兢兢业业毁灭世界……穹顶空间,这里联结着无数平行宇宙中不同的地球。“在穹顶当上了管理员,我是不是就可以过起平静的生活了?”某调查员上班族这样想到。
  • 牧令须知

    牧令须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Professor(II) 教师(英文版)

    The Professor(II) 教师(英文版)

    The Professor is unique in that it was the first book Bronte wrote, and the only one narrated by a male character, the scholarly William Crimsworth. Published after Charlotte Bronte's death in 1855. The book is the story of a young man, William Crimsworth, and is a first-person narrative from his perspective. It describes his maturation, his career as a teacher in Brussels, and hi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William, orphaned at a young age, rejects the life of a clergyman his uncles choose for him and sets out on his own, eventually becoming a teacher at an all-girls school in Belgium. Once established there, he finds himself falling for a talented student, Frances, but their budding romance is threatened by petty jealousies. The final novel published by any of the famous Bronte sisters, The Professor was based partly on Charlotte's own experiences teaching in Belgium where she studied as a language student in 1842.
  • 民国女侦探

    民国女侦探

    残棋局里的人大都不会下棋,这只是为了掩人耳目的名头,实际上它是一家侦探事务所,由于之前的侦探除了意外,局长就用英文在事务所门口贴了一张英文招聘告示,足足有半月之久,才迎来了第一位应聘者,不过这位应聘者的身份有点特殊,竟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子……
  • 我本星空巨兽

    我本星空巨兽

    魔神出世,掀起灵界血雨腥风,为保灵界安危,众神出手,百族齐战。万宁作为星空巨兽一族少族长,带领族人与魔神正面厮杀,奈何终被无上魔神覆灭。最后一役崩天毁地,天道因此破碎,时空紊乱,一切又回到了五千年前祥和的灵界,而万宁却意外带着记忆和血脉转世投胎,成为赵国幕江府的二少爷。我本星空巨兽,天赐神法,守护人理,且看再度踏上修炼之道的万宁,能否以一己之力扭转未来,重新铸就历史!
  • Catherine de' Medici

    Catherine de' Medic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