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74500000011

第11章 古琴,让我带你回家

50年前的一个夜晚,在古木苍苍的狼山上,有一个年轻人在月光下抚琴,明月高悬,清风浩荡,琴声清越悠扬。年轻人如痴如醉,仿佛万事万物都在他的指下化为了流水月光。群山有耳,流水有音,每一棵小草每一片树叶都在黑暗中摇头晃脑,呼应着琴声。琴声更加慷慨激昂,有力的十指仿佛要将黑夜弹破。这天籁之音引来了一条蟒蛇,它攀上一棵参天老树,将身子倒挂树上,向年轻人弹琴的亭子探下头来,眼睛在黑暗里熠熠闪光。闻声而来的朋友们发现了蟒蛇,大惊失色,急挟年轻人抱琴而去……

2006年5月19日,在山东诸城的某演播大厅里,诸城琴派的当代宗师刘赤城先生,面对着台下的观众们,亲口讲述了自己的这段传奇……—

当合肥至诸城的客车将要驶进诸城市区时,正闭目养神的刘赤城先生赶紧挺直脊背,掏出小梳子将头发一丝不苟地梳好。

窗外,陌生的景色如随风展开的画卷,一一掠过。一路之上,刘赤城兴致勃勃,毫无倦意。从合肥到诸城,这段既近且远的距离,他等待了一生才有了一个得以跨越的契机。

这次诸城之行的题目是“百年诸城琴派还家”,其实诸城不但是“诸城琴派”的故乡,还是中国古琴的发源地,这就使“还家”二字有了双重含义:既是诸城古琴还家,又是中国古琴还家,这一步,是跨越了百年,还是千年——

4000年前的上古时代,出生于诸城的中华明德始祖虞舜,制成了五弦琴,在渔猎耕种之余,奏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尔乐乐,我乐乐,尔我同乐乐”;

3000年前,周文王、周武王又复加二弦,以和君臣之恩。七弦之音,自此在华夏广为流传。

诸城古琴的祖先系出“虞山”和“金陵”两派。19世纪初,有王既甫和王冷泉两位琴家活跃在山东一代,诸城古琴由他们分别传授下来;其后,王冷泉的弟子、出身于操缦世家的诸城人王燕卿经数十年游历积累,形成了完整的琴学思想,逐渐使诸城古琴形成了独特的演奏风格;再后来,王燕卿的弟子徐立荪将诸城古琴带到江苏南通,创办梅庵琴社,弘扬先师琴学,被誉为现代四大古琴家之一;时至今日,徐立荪的弟子刘赤城已成为国宝级古琴大师,诸城琴派在古琴界的位置愈发显著。清芬一脉,绵延不绝。

而今,诸城古琴飘迈宇内,在它的诞生地却已失传。作为诸城琴派主要的继承人和传宗人,刘赤城这次携众弟子带着久违的丝桐逸韵,来了却一桩美好的心愿。

刘赤城生在南通,定居合肥,诸城不是他故乡。来诸之前,诸城在他的想象中是古朴的石巷,灰暗的天空——这分明带有当年王燕卿离乡南下时的阴影。作为王燕卿的再传弟子,他的这次携琴还家,将会有怎样的境遇?先生的后人还在诸城吗?现在的诸城人,是否还是那样故步自封、墨守成规?

1911年,经康有为推荐,王燕卿被聘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古琴导师,开古琴进高等学府之先河。1921年,寡言少语的王燕卿客死金陵,留下了诸多的遗恨和谜团。

究竟是何原因,使诸城琴派的一代宗师王燕卿远走他乡,甚至不愿魂归故里,而遗言“埋骨清凉山麓”的呢?最合理的解释是他因独辟琴学蹊径,大胆革新,在诸城被视为离经叛道,广受排斥,不得不携琴而去,寻求另外一片广阔的天空。

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乐器中的君子;在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方面,没有任何乐器能与之相比。细细的七根弦,负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重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古琴广受儒家中正平、道家顺应自然的影响,形成清微淡远的基调。古琴的构造,琴弦的根数,木材的选用,都是有讲究的,暗合着阴阳、天地、君臣、父子、伦理、纲常等等,我们的祖宗,总是将任何东西都赋予思想,烦琐而周全。他们活在其中,不得自由。一举手,一投足,处处受着无形的限制,循规蹈矩,举步维艰。“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自古至今,古琴都是寂寞的,它因博大精深、曲高和寡而知音难觅,这就难怪唐代诗人白居易感叹它“不称今人情”了。

王燕卿对古琴的热爱,不在于他对传统的坚守,而在于他惊世骇俗的创新。他打破当时琴界的清规戒律,大胆运用轮指,并将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融入琴曲,为诸城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正因如此,诸城派才能在众琴派中自成一格,卓然自立。

一踏进诸城古琴的故乡,刘赤城及其弟子们就感受到:这方天空,绝不是当年王燕卿离开时的天空了。诸城人以隆重的方式来迎接流浪百年的诸城古琴还家。他们为有一种以“诸城”命名的艺术门类而骄傲,为诸城古琴有这样一群执着的传承者而自豪,深深感激他们为之付出的一切。百年前被拒绝的,百年后已经作为光荣被接纳。

率众弟子背琴走在诸城和平街上,刘赤城不由得把已弯的脊背挺直,他昂首阔步,旁若无人,甚至像年轻人那样晃动着肩膀,那架步像极了高唱《蒙古人》的腾格尔,胸有成竹,豪情万丈,一步步从舞台上握拳横行而过,每一步都透出一种不容置辩的从容和霸气。

他的夫人说:怪啦,一背起古琴,他的背就直啦!

风,吹起他的衣角,给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平添了一种飘逸,在市井的喧嚣声里,在弟子们众星捧月的簇拥中,他超凡脱俗的一袭白衣,吸引了众多好奇的眼睛。这样一群人走在和平街上,绝对是一道风景,一种展示:他们,是诸城古琴的传人!百年前,黯然离乡而去的王燕卿大概不会想到有这一天,他的后世弟子们会如此扬眉吐气地在他的故乡亮相。如果沧湾那些被窦光鼐封哑的青蛙们能看到这一幕,也会忍不住大发感慨吧。

弟子们夸赞说:“老师好帅噢!”先生憨憨地,笑而不答。

弟子们都见过先生年轻时的照片,挺拔儒雅,神采飞扬,如京剧中的小生。而现在,他的身上已有了太多的沧桑印记——

刘赤城出身艺术世家,他的祖父经商,在自家的土地上种植大片大片的棉花;他的父亲是著名的国画家、古琴家,不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骑马、练剑,一生潇洒。在那样浓墨书香、琴声流韵的环境中,他5岁开始学琴(当时手还够不到琴呢),11岁投师徐立荪门下,弱冠之年即显于琴坛。由于他小时候体弱多病,珍爱他的父母怕他像前几个孩子那样夭折,在他学琴的同时,还特地将他送到狼山上跟一位大师学武。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里,他盼望能去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那时联欢节在人心目中像现在的奥运会一般神圣,但它不是谁都可以参加的,它要求必须是各个国家出类拔萃的青年,并且必须是工作两年以上的。为此他刚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就急切地找了一个工作。谁知,那一届的联欢节是在苏联举办,而中苏关系正日益紧张。他的申请表已经批下来了,却突然接到通知:他的活动被取消了。

“文化大革命”时,琴人或囊琴别事,或辞世星散;绿绮朱弦,尘土生焉。刘赤城被下放农村,却仍对琴念念不忘,走到哪里将琴背到哪里,如背着自己的命,全不管世态变幻,腹中饥寒。一天,当他在田里干活时,他住的泥屋突然坍塌了,好心的农人将他的琴扒出来,抱到仓库里去。他去找他的琴时,见里面尘土飞扬,鸡飞狗跳。他心爱的琴躺在草上,沾满了鸡毛鸡屎。

不能设想没有琴的日子。他已与琴融为一体,相依共存,一颗心,日夜跳动在弦上,甚至,琴已经成为他的脊梁,可断,却不可折。他不善言谈,与世无争,30多岁了仍孑然一身,他弹琴时,却很有霸气。他认定从琴声中,能听出一个人的“德”。卑怯猥琐之人,弹不出大气磅礴的作品。琴者,心也。身处那样一个年代,那样一种环境,他唯有用琴声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管得着他说话,却管不着他弹琴。古琴如家,给了他一个安全高远的境界,他沉浸其中,如鱼得水,自得其乐。兴之所至,常常通宵弹奏,困了,便睡在琴上,醒来,满脸是琴弦勒出的道道儿。

“文化大革命”后,刘赤城成为中国舞台上弹奏古琴的第一人。

2003年11月,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器乐文化而跻身世界遗产,这在世上绝无仅有。

2006年5月18日,“百年诸城琴派还家——诸城派当代宗师刘赤城先生古琴音乐会”在诸城如期举行。面对着台下座无虚席的观众,感慨万千的刘赤城郑重弹出了第一个音符。观众的好奇与热情,印证着他们对高雅艺术的向往、欣赏水平的提高和对源自本土的诸城古琴的关心。

刘赤城开首弹的是神韵高妙的大曲《搔首问天》,曲中极写屈原的忧愤哀号之情,俯仰低回之貌,不得申诉之苦,无可奈何之慨。他眼睑低垂,头稍斜,像在倾听遥远的旷古回声,跷起的手指苍劲有力,翔动在七弦之上,神情专注得令人神往。那种专注是现代人玩电子游戏时才有的。60年的沉潜磨砺,形成了他洒脱开张、沉雄茂密、形神并重的演奏风格,不管初闻琴音的诸城观众能否听懂,他都要力求心中的完美。切肤的指甲在弦上弹拨,声声是痛,让人从一派肃杀之气中,看到一个仰头向天、苦闷彷徨的身影。

接下来的《流水》,扣人心弦。流水的姿态变化万千,先是空山滴沥,高远深邃,继而沉潜大谷幽涧,孟浪堆雪,汹涌奔腾,及至汇注江海,一泻千里,恣肆汪洋。自古知音难求,砍柴的钟子期竟能听懂俞伯牙的琴曲,两个身份迥然不同的人在琴声中不期而遇,身在不同的屋檐下,却活在同样的境界中,那里面没有高低贵贱,世态炎凉。高山流水的曲子,自此成为知音境界的象征……弹至高潮,耳闻大股大股流水自弦上滚滚而来,汹涌澎湃,势不可当,连一贯吝啬掌声的诸城观众也不由得掌声雷动。

琴歌《阳关三叠》以王维诗为主题,苍凉悲切。刘赤城与陈惠龙琴箫相和,刘胜男的演唱撕云裂帛。“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歌声与箫声如双鸥齐飞,高亢入云,而琴声沉入其下,低沉呜咽,令人不胜感伤。

刘赤城弟子们的演奏,让人生出诸城古琴后继有人的感叹:恬静的孙知姑娘弹奏的是《捣衣》,她对此曲的把握细腻委婉,让人从“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中,遥想到边塞的荒寒,征人的愁怨,乡音的悲泣;已在古筝界崭露头角的高英,却鬼使神差爱上了古琴。她穿着薄如蝉翼的纱衣弹奏《玉楼春晓》,长发如瀑,翩然若仙,手上的玉饰泛着温润的光泽,将人从浮躁的现代引入古典。

当10岁的琴童金钊穿着长袍马褂抱琴上台的时候,台下响起了善意的笑声和掌声。金钊有一双特别优美的手,一双宁静的眼睛。他还在上小学,可是他的书法作品已经被当作礼品送人了。他站在台上拨弄琴弦的样子,总令人不由得去揣度刘赤城童年的样子。

偌大的舞台对金钊来说,还显得过于空旷;怀抱的古琴对金钊来说,似乎还有些沉重,难得他这样孤立不惊。没人知道刚刚他还在电话里对妈妈撒娇呢!上台前,他反复在衣服上擦着手心的汗。为缓解紧张,他在后台比比画画地练着拳脚,煞有介事,小小的身影投在幕布上。

金钊太小,只好站着弹琴,他那在琴弦上跷起的手指,优美灵动如孔雀的冠子。小小的人儿,弹的却是威武雄壮的《风雷吟》。稚嫩的手指下,传出愈来愈急促的迅雷烈风之声,扣人心弦。

郎建国演奏的是《平沙落雁》。郎建国生于黄山脚下著名的状元之乡,他生性腼腆而内秀于心,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赋予他与生俱来的艺术气质。人说诸城派的特色是音韵宽厚,雄健之中寓有绮丽缠绵之意,刚中有柔而刚柔相济,那种“遒媚的境界”令郎建国心醉神迷。《平沙落雁》向人展现出一幅淡远的水墨画卷,借鸿雁远走高飞,寄托逸士的壮志豪情,撮音的运用加强了雁阵行空的气势和苍茫感。雁阵降落沙洲前争先恐后、拍翅鸣叫的情景,格外生动传神,栩栩如生,这是诸城派独有的神来之笔。

为了纪念王燕卿先生对诸城古琴的不朽贡献,刘赤城最后率众弟子合奏了诸城派最具代表性的《关山月》和《秋风词》。众弦在拨动间,说尽了风云变幻,沧海桑田。掌声久久不息。

音乐会结束后,演出人员经过广场,发现在外倾听电台直播的人们还未散去,意犹未尽。

5月19日上午。刘赤城的琴学讲座对初闻琴音的观众来说,无异于天书。加上口音的障碍,使台上台下的互动气氛一时有些拘谨。刘赤城的一句土味儿实足的“我也是你们的山东老乡”,引起满室掌声笑声,气氛因之松弛下来。刘赤城用琴声,引领人们进入深厚久远的古琴文化——

古琴琴面面板一般为桐木制,琴底板为梓木制;七弦原为五弦,象征五行;古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征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琴面上的十三徽,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

古人弹琴,要净手、更衣、焚香,几近一种仪式。为造一张琴,更是寻寻觅觅,费尽心思周折。一张琴的诞生,足以耗尽一群人的心思和心血。所以名琴就像名人一样,都是有文字可考的。

中国的四大名琴:号钟、绕梁、绿绮、焦尾,因主人不同,而命运各异。如钟声激荡的号钟曾为俞伯牙觅得知音,最终成为齐桓公的爱物;如孤雁长鸣、余音不绝的绕梁像美女一样无辜,它因迷得楚庄王不理朝政,最后落得个被捶为数段的下场;绿绮最浪漫多情,它曾伴着司马相如向卓文君示爱,促成一段千古佳话;最悲壮也最幸运的是焦尾,当它作为一截桐木在烈火中哭泣尖叫,即将爆裂的时候,恰被正亡命江湖的蔡邕发现,于烈火中抢出,给它琴体生命。琴尾的伤痕,是它刻骨铭心的特征,触目惊心地记录着它的身世来处,而丝弦中隐隐传出的天崩地裂、电闪雷鸣之声,真实地反映出是偌大宇宙对一棵弱小植物的伤害,让人在狰狞的烈焰闪电中,看到一些不屈不挠的身影。

有人说,焦尾琴,不是一张偶遇的琴啊,它是有着更惊心动魄的来历的,它发出的也不是一棵树的声音,而是一个人的声音啊!——传说汉时有人为求一张好琴,于千树万树之中选中一棵梧桐,栽在江边,焦灼等待,忍受它成长的漫长过程。他栽树时已人到中年,等树长成时已白发苍苍。他独坐江边,苦盼守望,伤感喟叹,怕自己等不到它成材的那天。就在他将要砍树的时候,突然电闪雷鸣,树被劈为数段。绝望中,那个人跳江而死……焦尾是否是此树,其实无关紧要,又有谁能说清每张琴的历史呢!

琴越古越好。好琴必有奇音。琴木经千百年的氧化,能发出各自不同的声音,恰如百年陈酿,愈久愈醇。可惜好琴如知己,可遇而不可求。刘赤城说,能用唐代的琴弹奏唐代的曲,除了中国,世上绝无仅有!琴也是有性格的,真正的好琴可遇而不可求。每一位弟子,他都会亲自为之选一张适合的琴。

琴者,心也。古琴的流行曾经主要靠口传心授,后来因有了文人的参与,琴谱得以记录延续下来。琴有艺术琴和文人琴之分:职业琴家是弹给他人听的,注重技巧;而文人为自娱不为娱人,更多的是把操琴作为修身养性、寄托理想的一种方式,追求内在的意韵而摈弃华丽的形式,题材上多用梅兰竹菊、高山、渔隐等。如《醉渔唱晚》一曲,就是文人高士,在青山绿水之间,借渔樵问答,抒己胸臆;如《广陵散》并非嵇康所作,却在嵇康那里被弹成了绝响。古人弹琴往往于自然之间,茅屋清风,竹林杯亭,随意一坐,诗酒清音,悠然自得。为什么今人失去了那种安详闲适的心境?

在讲座前的那个晚上,刘赤城做了一个奇妙的梦,他梦见了从未谋面的王燕卿先生,这或许是因来到先生的故乡日思夜想所致吧。先生叮嘱他说,弹琴就要敢于发挥创新。于是,他就即兴给先生弹奏《捣衣》曲,先生连连叫好;醒来,他忙将梦中得来的段落添加在曲中,并在这天的琴学讲座中,当众弹奏。

1920年,王燕卿、徐立荪师徒在上海著名的“晨风庐琴会”上合奏此曲,如出一人,举座皆惊,那一种天衣无缝的默契,引人向往。而今,刘赤城的挥洒,让人看到王燕卿独辟蹊径、特立独行的影子。王燕卿因前无古人的创新而遗世独立,刘赤城传承了他的精神,在王燕卿加用轮指的基础上,刘赤城又创造了滚轮、回锋等新技法。

有人问:现在全国各地有好多人自称诸城派,您对此怎么看?

刘赤城回答说:这是好事情,正说明了诸城派的影响之大啊!

讲座结束后,有一家三代人在接待室静静地等候刘赤城。他们,是诸城琴派的祖师王燕卿先生的后人。

寻找先生的后人,本是大海捞针,但或许是诸城人的诚心所致,他的后人竟通过一条意外的线索戏剧性地找到了,这让随行采访的安徽电视台记者也不由得惊叹天意的安排,机缘的巧合。王燕卿的第五代孙王亚楠,恰恰也爱好音乐,并对此有着极高的悟性,这很符合她的血统。

安徽电视台记者问刘赤城:为什么这次您会欣然接受诸城方李增坡会长的邀请来诸演出呢?您是否有意在这边收一个徒弟?

刘赤城回答说:在联系的过程中,我发现这边的领导非常重视,有许多热心人也在积极促成此事,而我本人也一直有这样的愿望:我学的是诸城派,我有义务将我学到的琴艺还给诸城,让诸城古琴真正还家。

一次百年琴派的还家,已经重新在这块土地上播下了种子。什么时候,它能重新在母土上开出绚烂的花朵呢?

同类推荐
  •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描写了从农村流落到北京城里的祥子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讲述了在黑暗社会腐蚀下,祥子怎样由一个善良、本分、富有正义感的人力车夫,在生活上、人格上、政治上一步步走向堕落,最终变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历程。
  • 四季花开

    四季花开

    翻阅这十年来的一篇篇学生作品,看着每一个熟悉的名字和稿纸上真切的笔触,就仿佛看着自己的孩子一点一点地长高,心里隐隐有一份欣喜的感觉。虽然他们的文字尚显稚嫩,但这是他们纯真的心灵对眼前世界的探寻,是他们用手中笔书写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 我所理解的世界

    我所理解的世界

    本书是闾丘露薇媒体从业二十年来,最重要的一部专栏作品集。书中全面展现了她的人生态度、生活状态、职业热爱和经历,回顾并展现了这些年闾丘露薇个人思想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以及她在自己的职业经历中,用自己独立的思考,去理解、感受和对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文章体现了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一个勇敢年轻记者,用其热切、专业、冷静的方式,成长为一名独立成熟的社会公知的心路历程。她知道因为职业的关系,自己所能看到和经历的世界,比普通人要多得多,也正因如此,她觉得,把这些文字记录下来,让读者看到和体会到不一样的世界和思想,是她作为一个媒体人的职责。闾丘露薇用心地给每一篇文章做了最新的修订,使得文章现在读来,更完整且具有时代意义。
  • 落寞夕阳

    落寞夕阳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这是现实版的中国农村,也很难承认,在当下我国农村,拥有如此庞大的留守老人群体。农村留守老人是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急剧扩大的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子女和老人在迁移时间上的错位,以及相当一部分老人对原居住地的留恋,养老载体和对象在时空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跨省流动越来越多,离家时间越来越长,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老人独守空巢。
  • 让我糊涂一回

    让我糊涂一回

    本书收录了“女孩”、“世界是由不安分的人创造的”、“让我糊涂一回”、“生活向你提供信息”等20余篇文章。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都市超凡医神

    都市超凡医神

    小农民混花都!会医术!会一切!
  • 凤羽天齐

    凤羽天齐

    专门解决男性问题的外科医生凤凌云在一场手术中疲累昏倒穿越异世界大陆,看她如何恶斗无耻长姐,手撕便宜老爹,欺负过她的,她统统都要收拾回来。千帆云雾皆散尽,指点天下谁争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冷厉卿少,别傲娇!

    冷厉卿少,别傲娇!

    初见时他是一只猪,她本以为他是一只特别聪明的猪,没想到他竟是一个人,还是她几万年前深爱着的那个人!醒来时没有记忆,过了几年才发现自己的记忆是被封印的!当她重拾记忆,亲人好友却都不在了,唯有他一人还在。作为无净之灵,成为镇魂紫星的主人,就注定要经历失去的痛苦。不过,现在她又有了值得深交的好朋友,还有他。或许,结局的结局,自己并不孤单。【1V1,不虐】
  • 石评梅诗歌

    石评梅诗歌

    本书收录其诗歌52首。纵观石评梅的诗歌作品,不难看出这位“多才薄命”女作家在新旧文化的冲突与婕变中经历了洗礼,以易感的心、多才的笔记录着大时代变迁背景下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阐释着她对人生和社会的情与爱。
  • 给我一个对手 让我战胜自己(醉美文摘)

    给我一个对手 让我战胜自己(醉美文摘)

    当你缺乏勇气的时候,就要战胜自己的懦弱;当你不够勤奋的时候,就要战胜自己的懒惰;当你需要谦虚的时候,就要战胜自己的骄傲;当你无法宁静的时候,就要战胜自己的浮躁。本书从发现自己—掌控自己—战胜自己—改变自己—超越自己这样一根金线,从人的思想、行为、习惯、性格、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包括自我定位、聚焦自我、战胜自卑、战胜退缩、战胜命运、摆脱依赖、征服惰性、克服恐惧、逆境成长、征服狭隘、征服固执、打破枷锁、锤炼性情、重视习惯、提高效率、挑战极限、超越平庸、超越竞争、超越思维、超越格局等诸多方面出发,全面阐述了一个人获得成功所需要克服的种种来自于自己的障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赤临天下

    赤临天下

    一卷风云赤临溪,扫尽天下不良人。故事讲述现代杀手组织羽灵在被其心爱之人背叛杀死之后灵魂飘到了异世同名同姓的少女身上,一朝重生,竟成世界上最大两个家族之一赤临溪家族的一家之主。在陌生的世界,天赋为零的羽灵与默默守护自己天赋异禀的少年相识,暗生情愫。他们在不断被同样是两大家族之一的斐蒙家族暗害中奋然崛起,粉碎敌人的阴谋,从而逆天成一代流传百世的女主,且来看羽灵究竟如何在逆境之中从废材逆天成为一族首领,倾临异世天下!
  • 独尊天下,一剑斩苍穹

    独尊天下,一剑斩苍穹

    从小天赋绝佳,父母因身份特殊与我分离,我该如何面对?呵呵,吾乃上古神族女皇转世,是生?还是死?都在我一念之间,斩破苍穹又有何难,一剑之威足以斩断轮回。这天下,唯我,一人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