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77800000056

第56章 诗性历史与文学幻想

——邱新荣历史抒情诗印象

刘涛

历史在诗歌中是一个鲜为人提及的字眼,因为许多人感到已经发生的事实约束住了想象的空间,并且为人们熟知,而诗歌中所期待的陌生化、新奇感的艺术效果会在这里遇到一定的障碍。因此,历史在诗歌中的存在形态,或者说诗歌如何切入历史是一个比较谨慎的话题。在诗歌史上,除了史诗之外,诗歌还有另外一条与历史相遇的途径,即抒情诗。济慈的《希腊古瓮颂》、拜伦的《驶向拜占庭》都属于这一类型的诗作。济慈说,他写下的历史从来不是正统的历史,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出土是危险的,一件古物不论被挖掘或写下,都要在空气、心灵中发生氧化、侵蚀,从而使历史本身发生变形,关于这种变形的历史,我们不妨借用维柯的术语——诗性历史。

维柯说:荷马在阿喀琉斯的盾牌上概括了历史,从“创造世界的时代”到“人类各种技艺的历史”。同样,济慈的希腊古瓮也为他奠定了“田园史学家”的声誉。但是要说明的是,在诗意观照下的历史已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史学,他已经属于“人类自己造就的世界”(维柯语)。在人类想象的空间里,诗歌以高度的概括性和瑰丽的色彩来启迪心志,这种功能在本质上与《诗经》兴观群怨的文艺传统一脉相承,也与黑格尔所说的“诗用纯粹精神性的东西作为内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些正是我对邱新荣诗歌的总体感觉,邱新荣是一位专注于历史的诗人,从《青铜古谣》《脸谱幻影》《大风歌》到最近新出版的《史·诗》,邱新荣诗作具有明显的艺术个性,一方面他是以历史题材为创作母题,这种题材既包括已经逝去的人物,也包括依然留存于世的历史器物。他的诗篇中充满了“玉人”“玉蚕”“豕尊”这样远古的器物,但他并没有停留在对古代文物的把玩和欣赏之上,而是由此出发折射出世事人心。本雅明说:“过去随身带着一份时间的清单”,“过去的人与活着的人有一份秘密协议。”另一方面,邱新荣的诗属于抒情诗,从历史题材中努力寻找现代人的情感世界。当诗人面对陈旧的器物,却依然能焕发出新鲜的艺术感觉,我们与其说是他从历史中收获了灵感,不如说是他收到了一个从古代发出的诗歌漂流瓶,在他的诗篇中,古典与现代,诗与非诗,总有一条秘密的小径相互贯通,这条小径就是诗的小径。在诗歌中,历史被镀上了人的光泽,感情得以复活,正如美国艺术评论家桑塔雅纳所说:当“诗人在形象面前停留,为的是体验喜悦”。有一天,现代人与古人会在这条秘密的小径上相遇,他们在精神基因上会认出自己的先人,然后是福柯的惊呼:“世界像一根链条被联系在一起了。”

面对一件器物沉思,直到心灵捕捉到它,一旦离开这些人与物,历史就会成为一个空泛的名词,但是过去的历史远没有结束,也没有定型,它在一代代人广泛的书写与阐释中不断获得新的意义,这种书写也包括诗的书写,正是由于这样极具感情投影的个人化书写,在邱新荣的诗中,古陶、玉蚕都已失去了实体的意义,而转化为精神性的东西,在他的诗篇中,每一件器物都有他个人的生命印迹,他从这些器物中可以看见自己的影子,他的一次次反诘、追问,既是在问古陶,也是在问自己。邱新荣诗歌的兴奋点在于历史,他不断从陈年的器物中挖掘属于我们今天日常生活的情境。诗歌写作常常要寻找一个点,既是兴奋点,也是突破点,这个点最能唤醒诗人的感官兴奋,最具个人感,也最能体现诗的抒情特征。连长江也被他写成了一件古色古香的器物了,“渔歌”“烟雨”“二十四桥”“吴侬软语”“油纸伞”,把长江还原为农业背景下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在这种情境下,被唤醒的是时间的纵深感,从某一方面来看,历史的主题也就是时间的主题。

历史,是构成邱新荣诗歌创作的重要因素,他的思绪有时会顺着一把石镰回到原始的生活,现代人已经失去了“帝力于我何有哉”的那种嘲弄权贵的豪气和勇气,也正如帕拉塞尔斯对世界的描述:人类似一个布满星座的天空,但是,历史并不像“窃贼之于战船刑,凶手之于车轮刑,鱼之于渔夫,猎物之于猎人”那样具有必然的联系,人世间充满了悖论、变数和不确定性,忠而见疑,信而被谤,历史的悲剧时刻都在上演,在激荡着诗人的心灵。这种激荡表现在邱新荣的诗作中,构成他独特的历史观,他在《介子推从寒食节走过》中写道:“烟火后的寒食节/太现实太浑浊”。历史赋予他的沧桑感,甚至是记忆的缺失。

也因此,我们不能用“古典”来概括邱新荣的历史抒情诗,他始终关注的是现代人的精神和意识,叩问的是现代人的灵魂,这种方式借用莎士比亚的比喻就是:“斜线尝试/以迂回的方式明了方向”。苏珊·桑塔格在谈论布莱克的《老虎》一诗时,使用了“割断”“割裂”这样的字眼,在她看来,诗歌中体现的是一种虚幻的经验,诗歌中“割断了读者与其周围实际环境的联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说,邱新荣的诗不是古典的,而是现代的,他在《喊一声曹沫》中说:“光环的温润/以及附着的华丽/又怎能与人的自尊/和高贵相比。”因此,这些古代的器物只是为邱新荣提供了一个视角、一个出发点。他的诗中仍洋溢着现代诗的富丽和现代人强烈的独立意识,在他的诗篇中,古代的器物一旦被陈述、被表达,就已经处在现代精神的观照中,就已经与这些器物的原生的环境割裂。

邱新荣的诗不是哲学,尽管他充满了思辨色彩,这是解读他历史抒情诗的基础。他的诗仍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是他个人思考的结果,他有时把人生与历史相对比,有时为英雄的个人命运而扼腕叹息,他的诗充满了属于他个人的人生观,而不是置之四海皆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例如:他写伍子胥:“昭关不是关,无奈才是关”(《雪飘落在伍子胥的头上》);他写孔子:“贫困的哲学和哲学的贫困之间/究竟是一种文字技巧”。这样的诗句究其根源,体现的不是智力深度,而是一种体验的深度,诗句中包含的仍然是一种情感价值,对伍子胥、孔子命运的感慨,如果说有一种推理包含其中,它也仅仅是松散的逻辑结构,或者如苏珊·桑塔格所说,它根本就是一种“推理的表象”。在苏珊·桑塔格看来,诗人的推论是他思考的表象,而紧张、犹豫、挫折或突现的才思、顿生的悟察等,才是其中比结论还重要的因素。

邱新荣的诗从字里行间更透露出生活的情趣,水稻梳妆,锄头醒来,碧水、亲娘都构成他诗篇中和谐的声部,使读者在慷慨浩歌之外,体验小桥流水似的从容之美,去跟随诗人追慕自然平淡的田园生活,平淡即美是他诗作的情感核心,简洁凝练是他诗作的文体特征。《让这错金铭文念我》《崔莺莺》等都是其中较好的篇章,把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地结合起来,既具有浓郁的情感氛围,又充满了对正义、正气的礼赞。他在诗歌中经常会不由自主地消解“雄壮”“磅礴”等颇具力度的抒情方式,转而把一些比较重大的历史题材处理得委婉清丽、素美恬静。例如:“蒙恬开边/花香的马蹄开大道/大道开一望无际的草原”(《蒙恬开边》);“陈胜王的春天/是田野的春天/耕田的犁头亦疲倦/疲倦的种子也已下田”(《陈胜王》)。在这些作品中,他不是去追求宏大而是崇尚淡雅,诗风的淡雅,诗情的淡雅,这些都体现了他平淡即美的总体风格。

当然,邱新荣的诗作也不乏男性的、阳刚的,不少诗作写得很硬朗,充满了对历史的反诘与质问,即使对李香君这样的女性形象:“青楼的门却是经不住权势的横冲直撞/痛苦无奈地闪过两旁/只有你是不躲的/凭栏远眺的背影/是一堵不受诱惑的女墙”(《李香君》)。正是这多重的写作风格,构成了邱新荣历史抒情诗的丰富与开阔,他的诗作是开放的、明朗的,没有故作呻吟的病态之美,更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忸怩之态。

正如著名诗人丁芒所说,邱新荣的诗“不但对现代派诗风,也是他对整个新诗传统经验的道地的继承与发展。邱新荣可以说是一位思考型、有主见的新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就是其精神品格、文化素养、思维能力的集中体现。

刘涛:诗人,《绿风》诗刊副主编、评论家。

同类推荐
  • 林荫幽径

    林荫幽径

    《林荫幽径》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蒲宁暮年的最后一部自选集,用八年时间写成,是他一生中写得最好、最富独创性的一个集子。《林荫幽径》真切地表现了作者对于故国的怀念和对于逝去的青年时代的眷恋。作品构思玲珑剔透,非常精致,有着磁石般的强烈吸引力;文字精练,抒情性强,擅长表现人物内心的微妙情感。具有悠远的意境和发人遐思的哲理,展现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 在北川的日子里

    在北川的日子里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之前,国人中,有人正为温饱生活打拼;有人正为小康生活忙碌;有人正为个人进步奋斗;有人正为股市下跌惆怅……
  • 李尔王

    李尔王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讲述了年事已高的李尔王的故事——李尔王欲将国土分给3个女儿,口蜜腹剑的大女儿和二女儿赢得了宠信,而小女儿却不愿阿谀奉承,因而一无所得。前来求婚的法兰西国王慧眼识人,娶了小女儿为皇后。李尔王离位后,大女儿和二女儿连栖身之地都不给他,他只好流落荒郊野外……小女儿率队攻入,父女团圆。但战事不利,小女儿被杀死,李尔王守着心爱的小女儿的尸体悲痛地死去。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剧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瑟罗》、《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 丁玲散文

    丁玲散文

    该书系我社中华散文珍藏版系列丛书之一,收入著名女作家丁玲早年到晚年的散文代表作品,侧重收入作者晚年进入新时期后的作品。她的散文记事、怀人、写景、状物,清新、明快,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篇目、字数、规格均与我社该系列同类图书大致等同。
  •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从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天仙配》《窦娥冤》到我们儿时熟悉的《田螺姑娘》《崂山道士》,其实都源自志怪小说。在古代,写小说一般会被看成不入流的行为。然而上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魏文帝曹丕,下到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一代名臣纪晓岚,都曾忍不住寄情于志怪,可见它的魅力有多大。志怪小说不仅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先人托物言志的工具,体现了世间百态,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透过魏晋时代的故事,我们体会到的是令人倾慕的魏晋风流;在唐朝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大国气象;而到了清朝,故事则变得更加多样也更加世俗。
热门推荐
  • 快穿之男神又精分了

    快穿之男神又精分了

    落音躺在桃花树上,垂下的指尖轻轻划着自己身边的云彩。云雾瞬间就在她指尖绕开。等清风吹来……
  • 重生毒妃惊华

    重生毒妃惊华

    哐当!精致的玉杯划过指尖,重重的摔在地板之上。那残留的滴滴酒水,如晶莹的泪珠,倒映着一张……
  • 快穿之继承者她不在线

    快穿之继承者她不在线

    [女扮男装,无男主]易殊是个女生,一位女主神,在她老妈的希望下,她女扮男装成为她老爹的“完美”继承者穿越时空完成修补裂缝的任务。无意间,身后已经聚集了一大片迷弟迷妹。“别跟着我,我只想安安静静的做个继承人。”“您说什么我们听不见……”
  • 独宠纨绔妃:腹黑殿下靠边站

    独宠纨绔妃:腹黑殿下靠边站

    【独宠+爽文】卧底身份曝光,她走投无路以身殉职,醒来竟成了镇国大将军嫡女。身份虽牛逼,可这本尊竟是个肥挫宅丑药罐子,处处不得人心各种被嫌弃。还道是天意,却不想都是人为!她狠下决心,脱胎换骨,变身云影第一美人,手撕渣女脚踩渣男!华丽变身第一天,她坑了当朝最得圣宠,以不讲道理,杀伐果决闻名天下的宣王殿下。于是一道圣旨狠狠砸在她头上,某女一脸懵逼。什么?嫁人?!只是,说好是为了报复她,为啥后来每天都被他各种强势撩,画风越来越歪?终有一天某女忍无可忍:“我跟你好像不熟!”某殿下邪魅一笑:“你连本王的衣服都脱了,竟然说跟本王不熟?”
  •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的爱,我的痛,没有那么简单

    你的爱,我的痛,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是一群为了生存而不在乎别人眼光的人,这里有别人眼中的白领,有别人唾弃的坐台小姐,有为爱而伤的的爱恨情仇,有横刀夺爱的千夫所指,无论是哪一种,都脱不开三个因素,男人、女人、爱情,在这个浮华的世界里,我们要生活,要尊严,要我们所要的享受
  • 西汉逗比大事件

    西汉逗比大事件

    耍帅,搞机,宫斗,你觉得够不够味?不够?装傻,腹黑,背锅,小白脸,算命先生,还不够?误会了!!这不是宫斗剧,这也不是权力游戏,这是地地道道的历史!刘邦,项羽,韩信·····英雄的年代!文帝,武帝,宣帝·····伟大的君王!卫青,李广,霍去病·····开疆拓土的勇士!昭君,细君,刘解忧·····胡琴哀怨的美人!在那个上厕所用土坷垃的年代,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故事!权力,金钱,美女,理想,爱情,阴谋,背叛,英雄,无数人点亮这个时代,无数事情被岁月掩埋,这个是一个大时代!如果您还不信,就让我带您一起,穿越千年,走进那个充满逗比的西汉大时代!
  • 同意报销

    同意报销

    《同意报销》以文联的工作为线索,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面,《报废》写换车,《报销》写还债,《报道》写修路,这三件事情在其他地方、其他部门和单位、甚至在其他个人,或许都不可能存在,或者说是“小菜一碟”,解决起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在文联这样经费极其拮据的“前列腺”部门和龙骨村那样偏僻穷困的山村,则事关重大,关系到生计存亡,关系到民意民心,而解决起来则比登天还难……《同意报销》收录了红日曾在《小说月报·原创版》上发表的三个中篇小说,《报废》《报销》《报道》。内容轻松幽默又充满积极豁达的态度,将制度、人性、处事智慧融于一炉,讲述知识分子令人啼笑皆非的文联生活。
  • 敦煌大梦

    敦煌大梦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一批中国知识分子为敦煌的保护、研究事业而殚精竭虑的故事,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凝聚在这些中国知识分子身上为民族文化事业勇于牺牲敢于承担的优秀品质。
  • 星光不及一个你

    星光不及一个你

    第一次见到他,18岁的他是偶像歌手,16岁的她是乐坛小透明,他的眼睛里有星光。时隔两年,20岁的他被全网黑,远赴异国求学,她是他的同学,他的生活被重新点亮。他清冷而温柔,她温暖而体贴。可惜爱哭的孩子才有糖吃。这就是两个照顾别人但从不被照顾的人互相照顾,温暖彼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