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7900000010

第10章 大师兄王坚

王坚,上海人,生于1974年。1997年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毕业,曾在上海和北京工作。1999年赴美国留学,现为美国辛辛那提环境工程系在读博士生。

辛辛那提大学在读的中国留学生中,王坚是年龄比较大的一个,也是来美国比较早的一个。在留学生中是很看重年龄和届别的,讲个长幼尊卑,很尊重自己的师兄和学长。

在这些留学生中,王坚是师兄,你不叫不行,不承认也不行,年龄与资格在那儿摆着呢!但让人从心眼里把你当大哥、大师兄看待,服你,敬你,可就是两码事了。我看王坚当之无愧,名至实归。王坚的性格比较内向,显得沉着、稳重,不事张扬,不大喜欢高谈阔论,但很自信,很有主见,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那些小师弟小师妹有了要拿主意的事常向他讨教,有掰不开镊子的事向他倾诉,很是信赖。其实他比他们大不了几岁,在我们眼里,还是个孩子。

王坚生在上海农村,也长在农村。小学是在村里念的,初中是在镇里读的,高中考到了县里,这所高中教学质量不错。王坚一直就想考清华大学,这个念头是在初中时萌发的。初中有个教师就是清华大学毕业的,很有水平,很有抱负,因而就很受王坚推崇。老师好,老师的母校肯定也错不了。

1992年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王坚很想到外面闯一闯,只填了一个上海的大学,其余全是外地的,拿回去给家里人看。母亲一看就哭了,王坚说,别哭,咱们改!后来颠倒过来,只留了一个清华大学,其他都报了上海。

后来就考上了清华大学。这所高中以前有考上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的,但清华大学还是十几年来的第一个。

上海人求学的观念有点儿怪,觉得出国留学比如去日本、澳大利亚都不错;如果留在国内读书,全报上海的大学,其他地方的学校都不报,哪儿也没上海的大学好。

临走的时候,有个教师向他传授经验,北京那个地方冷,那是指室外。屋里有暖气,比上海暖和多了,所以不必穿棉袄,带个军大衣就行了,出门往身上一披,方便。1992年那会儿,军大衣是挺时髦的服装,便宜实惠。清华大学校园里,女生穿这个的也不少。爸爸妈妈送他去清华大学的时候,学校里还兴一种布面塑料底鞋,就是北京人说的懒汉鞋,他们一家人看着奇怪,后来觉得很实用,妈妈也买了一双穿上。军大衣兴了一年,第二年就没有人穿了。从此在清华园销声匿迹。当时物价不高,吃饭每月120块钱左右,还吃得挺好。学费更便宜,只有300元,连住宿费在内,跟白念差不多。下一届已经是700元了,到2003年时,学费已经涨到6000元,住宿费1500,涨得够快的。

清华园的5年大学生活,一晃而过,给他留下印象的还是在学校团委做的社会工作。

王坚去团委工作其实是冲图书馆去的,在团委工作可以借很多书,有点儿特权。做团委工作的同学大多对政治感兴趣,很容易就走上了从政道路,其实清华虽然是所工科大学,但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全是专家学者,会走各种不同的路,哪条路都能走通,这里聚集着一批高智商的人才。有一部分还走上经商之路,有的学生在学校就捣腾一些东西,给以后经商做了铺垫,甚至还有的念到一半就休了学,专心去做生意,学校同意保留学籍,这些事网上炒得挺热。

不过王坚是铁了心搞技术。1997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他就去了上海。他的想法非常简单,学工科的,就得找一个工地,做工程,积累经验,从基层做起。他对自己的未来很有信心。

他去的单位是上海住宅总集团,这个单位很多年没有招到过清华大学的学生,对他很是器重。再一看履历表,在团委干过,更是喜出望外。

刚到这个单位,领导就让他组织活动,差点儿把他引上另外一条道路。那一年,这个公司招聘了好几十个应届毕业生,公司要开一个隆重的联欢会,想找个主持人,王坚自然是首选。其实这是个误会,王坚在团委并没有干过多少出头露面的事,空顶着个“大轰大嗡”的虚名。这次硬逼着也就上了,效果还不错,当个主持人王坚还是绰绰有余的。接下来的中秋节晚会,主持人的事自然又是王坚的,那时他已经下到了基层,他的师傅说,你在这儿肯定干不长,早晚得调上去,那段时间上上下下都挺器重王坚,领导还找他谈话,让他争取入党。

不过王坚一直想出国,清华大学的同学都想出国。他只在这家公司呆了3个多月就辞职了,还交了1万多块钱的违约金。

他第二次到北京,上了新东方学校,准备考GRE,但他首要的是生存,必须找一份工作。两年之内,前前后后换了四五个公司,那是他最飘泊不定的一段时间。

一开始到一个学长办的公司,那个学长一见面就给他戴高帽,说他有天生的经营能力,让他搞推销,其实王坚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他并不具备这方面的才能,再说又没有什么社会关系,这个工作很难开展。但公司是按效益发工资的,看你推销成果,这下苦了王坚,干了一段时间,实难适应,就离开了这家公司。他找了一个做体育广告的公司,与自己的专业毫不相干,这时也顾不上那么许多了,先挣到钱再说,就与一些做广告的人打交道,这个群体的人员很复杂,五行八作的都有,真正搞专业并不多,但都是些老江湖,适应能力很强,属于在社会很能混的一群人,王坚夹在其中,有些格格不入。

后来他参加了一次招聘会,有个清华大学的校友,卖微机硬件,就决定到校友那里试一试。这个校友是本科毕业生。开始创业的时候蹬着板车,在北京卖电脑机箱。到此时,已经有几千万资产了,这是个能人,只比王坚早毕业三四年。

于是王坚就到中关村卖电脑了。他住在中关村,租了一间房子,黑而且小,最难办的是冬天自己生炉子。王坚是南方人,哪见过这玩意儿。他自己买来烽窝煤,上邻居家夹过来一块烧红的蜂窝煤引火。中午饭在公司吃,晚饭自己做,有时也到街口买点炒面之类。生活艰难点,这些都能忍受。最难受的是,每个星期还要给家里打电话,报喜信儿,哪有什么好事?拣好的说呗,没好的就编瞎话,只怕父母担心。

我能理解王坚当时内心的苦涩,这是孩子懂事,对父母的一片孝心,家长哪里知道孩子在外面遭的罪,还有内心的苦闷。王坚说到此处轻飘飘的,一带而过,但在我内心却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作为家长,我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儿子到美国后,我听到的全是喜讯,天蓝草绿,有车开,有房子住……因此一直认为他在美国幸福无比,天堂一般,这次到美国探亲,所见所闻也确实不错。可是时间长了,我才知道这些年他们是怎么过来的,特别是刚来的那段时间,孩子在报喜的同时,其实隐瞒了很多的艰难。

干了几个月后王坚觉得仍然不是长久之计,就决定另谋出路了。现在这个企业发展得不错,产品已经远销国外,有计算机机箱、显示器、MP3、闪存,他还有哥们在那儿打工,月薪已经上万。前些时候到德国去了,开拓欧洲市场。

1998年8月份,听说清华大学系里的环保公司招人。王坚有点儿动心,起码可以在学校解决住处,再也不用骑车上班了。此时他已经卖了好多台电脑,不像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那样抹不开面子,办事畏畏缩缩。他抓起电话就直接找公司经理,这个老师很爽快,让他马上过来面谈。

这个老师是个博士没教过王坚,互相也不认识。他们谈得很投机,再说又是系友,彼此信任,王坚就在这里上班了。从1998年的8月份一直干到1999年9月份出国为止,是干得最长的一个单位。这个公司的经历,对王坚的人生可以说是个转折点,也就是从此时开始,坚定了他毕生干环保的决心。

这个公司比较小,雇员不多,一人身兼数职。设计是那几个人,跑工地的是那几个人,与客户打交道仍然是这几个人,这样做的好处是,方方面面都接触到了,对整个公司的运行有了全面的了解,对自己是个锻炼,王坚工作干得有滋有味。这个公司做废水处理,有个总工程师是清华退休的老教授,专门做厌氧废水处理,在国内是权威,他手把手地教王坚做工艺设计。

因为这个公司背靠大树,打的是清华的牌子,非常响亮,到下面做工程时很受尊重。刚开始工作没有经验,碰上问题,王坚赶紧把手机掏出来给家里打电话,现学现卖。后来发现教授做实验做研究有一套,但对工程并不内行。实际问题还得向工地上的工程师请教,人家有实践经验,这样见人就问,知识长进很大。工地是锻炼人的地方,脱离实际根本搞不了工程。这是王坚的体会。王坚觉得这个公司与自己的专业对口,兴趣越来越大。

王坚在太湖流域做了个工程。那是一家酒精厂,用木薯干制工业酒精,污染很严重。国家对太湖的环保很重视,限期治理。这家酒精厂曾找过别的公司做过废水处理,但排水一直不能达标,就找到了清华大学这家公司。王坚帮工厂设计、安装、调试,经过几个流程,水出来已经很清了,完全合乎规定标准。王坚从头至尾参与了这个工程,因此也有成就感,把它看成自己的作品。

后来又到山东等地,做的都是污水处理,任务完成得不错,实际能力越来越强,但随着工作经历的增长,他感觉未知的东西越来越多,他很想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出国留学的念头也就更为迫切。

王坚的托福与GRE都是在1998年考过的,当时GRE考试一年只有两次,与现在的机考区别很大,是笔试,需要提前报名,因为参考的人很多,报名成了老大难。报名地点设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头天晚上就得去排队。报名者的队伍在院子里转了好几圈。整整排了一个通宵,才把名报上,那是1998年的夏天。报名困难的原因是名额有限,因为考场的教室不够,容纳不了那么多考生。

王坚觉得,在国内读书的全过程中,学生做不到主动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小学读完读初中,初中完了是高中,高考是人生大事,但在报志愿时,会考虑很多因素,比如是否热门,将来收入如何,或者干脆随大流,哪个专业报的人多就报哪一个,就是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说句实在话,这些学生也没有什么兴趣可言。

在工作的头两年里,王坚遇到了人生中最困难的一段时间,无论是身体的还是心灵的。任何人都希望自己人生顺利,希望上帝赐与自己一条坦平笔直的金光大道,一帆风顺,心想事成。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太少了,人们遇到更多的是坎坷与挫折。那段时间的飘泊不定,主要原因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找不准自己的位置,游移不决,东一头西一头乱闯乱撞,凭着感觉走。他在上海的住总集团、北京的销售公司、体育广告公司、电脑公司工作是无奈的、盲目的、被动的,甚至是违背自己意愿的,因为他面临着生存的的压力。在最后一个工作岗位,也就是清华大学的环保公司,他终于找到了某种感觉,与自己的专业对了路,自己的能力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有了成就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虽然成绩并不是太大。从那时起,他觉得方向逐渐明确,有了工作的乐趣,有了自信心,并把环保事业做为自己一生的目标。这种摸索,完全是用自己身体去感受,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而并非什么高人点化。这些经验来之不易,因而也十分珍贵。

来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一般年龄比较小,有的是本科毕业直接过来的,也有的在国内大学读完了硕士。大多数没有参加工作的经历,在选择人生方面显得非常盲目。正像王坚刚参加工作那两年一样。看来,每个人都需要在社会上历练一段时间,这个课是非补不可的。王坚觉得,来这里的留学生想法不多,大多是随着潮流走,自己的人生仿佛是操纵在别人的手里,毕业后到底做什么,所学专业是不是自己的兴趣,与市场对不对路,都没有仔细想,或者根本没有去想,也有的想过,但迟迟下不了决心,怕丢掉一些东西,缺少魄力,不能迅速而果断地做出调整,王坚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自己的师弟师妹聊天,说出自己的见解。

现在国内很多人,特别是一些学生的家长,以为学位越高越荣耀,在社会竞争中越占有有利地位。家长们都希望在美国留学的孩子读最高的学位,读完博士再读博士后(把博士后也误认为是个学位)。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在美国,学位高低取决于工作需要,看个人的想法。比如,你想当教授,就必须读博士学位,还要做好几年博士后。但如果做实际工作,博士就不是必须,有时还会起到反作用,因为学位越高,专业性越强,前面的道路越窄,可选择的机会越少。这些国内少有的高材生,并没有经过自己慎重的选择,人家给你什么专业就读什么专业,按部就班,无思无欲地读下去,等到4年,或者5年,也许更长时间毕业后,才感到时间白白浪费了,到时候后悔也晚了。

到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大多来自国内名校,这些学生考上名校主要靠的是聪明和刻苦,但聪明不仅表现在考多少分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大事的决策上,这才是大聪明,其他只能算是小聪明。把自己的未来设计好,具体来说就是找一个热爱的工作,让自己的家庭幸福美满。

王坚来到美国的阿克伦大学,读的是环境工程系,从事有机污染物降解的研究,并拿到了硕士学位。在读硕士的时间里,他感到最大的收获是适应了美国的环境、语言,与周围人的交往方式。但在拿到学位证书的那一刻,他并未感到充实,觉得在国内不懂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多少,与自己的预期目标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他决定继续求学,但他对这个方向并不是太感兴趣,想换一个专业就读。

王坚有一次到辛辛那提市参加一次环保局的培训,他碰上了辛辛那提大学的一位教授,两人长谈了一次。教授说自己的研究方向是处理污水,去除污水中的氮和磷。传统净化污水的理念是把污染物去掉,而很少考虑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去除营养物质是一个新的概念,氮磷这类营养物质随水排出,会引起水藻的孳生,把水中的氧耗掉,引起鱼类死亡,最终导致水发黑变臭。

王坚十分兴奋,因为他在清华环保公司的工作正好是这个方向,因此非常希望跟这位教授一起做研究。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教授,教授对这个年轻人很感兴趣。他对中国清华大学的学生有所偏爱,因为他带过的学生中有一半都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他就是王坚现在的老板。

转入辛辛那提大学以后,王坚已经十分清醒。他能够审慎地考虑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未来,毕业以后究竟要做什么。他对自己做了一个分析,他的兴趣不是做教授,不愿意在实验室做实验,而是喜欢做工程,喜欢去工地。这个更实际一些,看得见,摸得着,学的知识也能用得上。

王坚喜欢思考,也喜欢聊天。他和一个中国留学生就能聊到一块儿。彼此感觉很投缘。那个同学有着与王坚同样的经历。毕业后曾在国内工作过一段时间,是一个很有见解的青年。他与王坚在辛辛那提大学应属同届,但年龄比王坚大5岁,应该说经多见广了,他读完硕士后就回国了。

王坚从读大学开始到现在,一直研究污水处理,对这个领域已经非常熟悉。他来美国已经5年,和美国人接触也比较多,美国人是他的好朋友。他的师兄有的在美国环保局工作,也有的在大学当老师。他相信自己在这个领域里可以大有作为。他2005年就能拿到博士学位,他已经在思考毕业以后的事情。

既然不想做教授,只有去公司工作。但美国做环保的公司分工非常细,一个人只能做一小块。做为中国人,与周围交流有困难,生活习惯也不大一样,在公司里很难得到提升,因此很少见到在美国公司里中国人能做到经理职位的,有的干了很多年还是个工程师。王坚在国内时已经做了项目经理,觉得在这里很难施展自己的才能。因此,一个想法在头脑中逐渐形成:回国发展,自己的天地还是在国内。

现在国内环保公司已经遇到了国外同行激烈的挑战,如果中国的环保公司不与外界接轨,很可能就会被淘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快,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这让人想起飞机场的行李转盘。你上了这个“转盘”,想不跟着转都不行。因此必须按照世界通行的规则办事,必须对国外公司做深入的了解。如果游离于世界大家庭之外,肯定经不住市场的考验。

那个同学是在2003年夏天回国的,他应国内一家环保公司之邀当了老总,年薪很高。那个环保公司一直想找一个有国外经历的老总。然而做了几个月之后他发现,公司的运行并不理想,没有真正懂行的人,一切从零开始,几乎都是他一个人在那里支撑,他的上边还有领导,工作受到很大牵制,收入虽高,但心情很不愉快。在美国,经理人才非常难得,公司会想方设法留住,但中国体制不一样,尤其是国企。那个同学逐渐有了自己办公司的念头。他已经工作过好几年,有经验,还有很多社会关系,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

这位同学在美国也有很多同学,他当然想充分利用这个资源,特别希望与现在仍在美国的同学共同做些事情,互相交流,把美国的管理技术引进去,把中国的产品打过来。

这件事王坚与他磋商了很长时间,王坚想最近回国一趟,到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走一走,考察一下,趁年轻时回国创业。

王坚近期的打算是先留在美国,跟着老板做一段博士后。此事已经与老板商定下来,把博士后这段时间做为缓冲,先把国内的公司做起来再说。

他做出这个决定是很艰难的,爱人王枫已经在美国读完MBA,现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她奋斗多年才逐渐适应了自己的工作,而且干得很出色。如今小两口儿已经买了一套不错的房子,豪华而且漂亮,车子也有了。这是留学生经过多年奋斗才能得到的。这些他能够轻易地舍弃吗?王坚不是一个莽撞的人,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他又是一个非常果断的人,办事从不优柔寡断,言必信,行必果。

同类推荐
  • 花屿小记

    花屿小记

    张宗子早已在散文爱好者中负有盛名,气质雍容闲雅,冲淡飘逸,直追他的四百年前同名人张岱张宗子。《花屿小记》书名来自杜甫的诗句“花屿读书床”,收录了张宗子近年来的数十篇读书随笔。都是与读书有关的文字,有记人、记书的,有读书随感,有购书经历,有考证事物的,还有为前贤挑错的,还有类似传记或小说的文字,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充满着人文的气质和深厚的功底,令人心旌神摇,美不胜收。
  •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史

    淮安文学,犹如大海中那粼粼的波光,在太阳的照耀下,不断发出动人的光芒。从有文字可考的绵延达一千五百年的古徐国开始——是淮安的前身——那饱含着仁义的民歌,那承前启后的辞赋,那人品坚贞的诗词,那三足鼎立如巅峰的小说,等等,让淮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了一块令人骄傲的丰碑。
  •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本书以纪实的笔法,真实形象地描述了1932年至1935年间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建立川陕苏区、发展壮大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最后迎接中央红军并进行战略转移、北上抗日的全过程,满怀深情地颂扬了红四方面军的丰功伟绩,生动有力地刻画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伟大红军精神。
  • 逃亡

    逃亡

    本书是前苏联戏剧大师布尔加科夫的剧作集,是国内首次成规模地翻译引进。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这位戏剧大师的现实关怀和“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本书共收入七部剧作:《土尔宾一家》《卓伊卡的住宅》《紫红色岛屿》《莫里哀》《伊凡·瓦西里耶维奇》《逃亡》《巴统》。
  • 进藏英雄先遣连

    进藏英雄先遣连

    岁月会流逝,记忆却不曾遗忘八十年的风雨历程。南昌起义的枪声,震碎了漆黑的夜幕;二万五千里长征,播撒了希望的种子:陕北洛川扛起的抗日救国的猎猎红旗,让倭寇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魂飞破胆:“钟山风云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黑暗的时代推向了尽头,当家作主的人民喜笑颜开。人民解放军从弱小到发展壮大,从小米加步枪到海陆空一体化,人民解放军始终坚持着“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建设要求。和平年代,戍边报国,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人民解放军的身影。八十年铸造了铮铮的铁骨,塑造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精魂。
热门推荐
  • 好口才从孩子抓起

    好口才从孩子抓起

    本书从平台设施、硬件设施、软件设施三个角度,对少年儿童应该掌握的语言技巧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 盗墓笔记:搜宝奇兵

    盗墓笔记:搜宝奇兵

    出身矿山世家的韩风在清早听到了自家矿山发生灾难的消息,父亲葬身在矿山之中,而死难矿工的家属受到有心人的挑唆而前来闹事。在混乱中一些杀手打伤了韩风,老管家福伯竟然暴露出雄厚的实力,带着韩风远遁千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小妇人:英文

    小妇人:英文

    《小妇人》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马奇一家的故事。马奇先生远赴战场做了随军牧师,四个女儿和母亲在家里过着清苦的生活。她们坚强乐观,虽贫穷却乐意帮助比她们更需要帮助的邻居;她们充满幻想,希望能过上公主般的生活,而在现实中却依靠自己的努力来面对生活的各种艰难困苦。大女儿梅格生性爱美,对恋爱充满儿艾钟爱绘画。《小妇人》以家庭生活为描写对象,以家庭成员的感情纠葛为线索,描写了马奇一家的天伦之爱,描写了她们对家庭的眷恋,对爱的忠诚以及对亲情的渴望。虽然四姐妹的理想和命运各不相同,但是她们都具有自强自立的共同特点。在《小妇人》中可以读到初恋的甜蜜和烦恼,感情与理智的差异,理想和现实的距离,贫穷与富有的矛盾。
  • 绝恋之至尊运道师

    绝恋之至尊运道师

    她带着前世的记忆投生在这个以修炼灵力为尊的世界,发现她比前世还不如,缺钱、缺势、缺本事……哎!唯一不缺的就是不屈不挠的精神。看着只剩一年时间的母亲,她叹了口气,在这个世界上不能修炼灵力,跟弱鸡一样的她该如何挽救母亲的命?她就不信了,前世天才的她会在这个危险和机遇并存的世界窝囊一辈子!不会,学!没钱,赚!学炼药、修灵力,带着她的奇葩灵宠,为了救母亲,寻父亲的初衷,她踏上了一条荆棘与幸运并存的路!一件件光怪陆离的事发生在她身上!没有灵力却能血契灵宠!这是好事吧?可是这灵宠却是一棵树,一棵树也就罢了,为毛什么本事也没有,偏偏还很能吃!能吃也就罢了,偏偏还吃的很挑剔!终于能修炼灵力了,可是为嘛她的本命灵宠是个跟她小拇指那么粗细的一条小蛇,估计掉在地上都找不到,是个蛇也就罢了,它头上那根诡异的草是怎么回事?见过蛇头上顶着王冠的,可你们见过蛇头上顶着一棵草的吗?最悲催的是,她忽然间看向路上行人的时候,他们身上都围着一层雾气,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她的眼睛出问题了?是运道?人的运道也可以主宰的吗?唯一觉得安慰的是能修炼灵力后身体里出现的空间,简直是敛财外加保命的神器。不过这个看上去仙气飘飘,实则腹黑奸诈的妖孽什么意思?“你自己下去?还是我扔你下去?”“啊!”不就是因为他长得芝兰玉树、俊美如仙的多看了一眼吗?呃,还因为他天赋卓绝、修为逆天流了点口水,而这口水好巧不巧的正好落在了他翩然若仙的白袍上了。那也不至于霸道的把她从悬崖上扔下去吧!虽然从悬崖下爬上来后,她的修为大增!哎,惹不起,她还躲不起吗?事实证明,她的确躲不起!好吧,看在有他在小命比较安全的份上,就忍了吧!可是他变本加厉,又开始霸道的威胁她了。“我去云海大陆的时候,你要是不能跟我一起去,我就掐死你,据说灵魂是可以带走的。”他笑的如仙如画,说话声音也充满磁性很好听,可是她却吓的从头麻到脚趾头!她默念着,自己绝对不是因为怕他,她本来就是要去云海大陆寻找父亲的!忍,等自己的实力超过他了,一定扬眉吐气把他虐成小乖猫!可是她不知道的是,她与他的牵绊早在千年前,她从桃树枝头落入他掌心时就注定分不开了!注:阳光只写一对一的宠文,稀罕亲们收藏加留言,永远不删除!推荐阳光的完结文:《婿谋已久之闲王宠妻》http//www。xxsy。net/info/777074。html
  • 徒弟很护短

    徒弟很护短

    相依福祸随君往,无妄灾殃任客冤傲娇臭屁大天神x腹黑忠犬小孤儿那个可怜可亲的小跟班,一肚子坏水,竟将主意打到了自己头上……*****被众神围攻贬下荒山、废去一身神力,真是黛乌这辈子最为耻辱的事情,一朝耻辱不要紧,大不了占山为王从头来过,可偏偏众神与凡人不识好歹、欲将她堂堂鸦神赶尽杀绝、驱离六道。这群无能的蝼蚁,何故将她逼至如此境地?黛乌:“小不点,到我身后来。”栖遲:“不,我要保护师父!”黛乌:“哦好,那你顶着我先溜,青山不改咱绿水长流。”*****ps:1.本文1V1HE,女主大男主一万岁,师徒双方鬼话连篇互相哄。2.男主前期只是女主捡回来的一个小跟班,捡来的小孩不拿来玩,那将毫无意义。(大概前期玩得太过头,造下的孽咱大天神是要一笔一笔偿还的)
  • 天九阴阳

    天九阴阳

    两个都被认为最具潜力的少年。他们寄托着整个世界对和平的期望,在一次次生死边缘,不停地战斗,守护着这一切。
  • Winterkill

    Winterkill

    Emmeline knows she's not supposed to explore the woods outside her settlement. The enemy that wiped out half her people lurks there, attacking at night and keeping them isolated in an unfamiliar land with merciless winters. Living with the shame of her grandmother's insubordination, Emmeline has learned to keep her head down and her quick tongue pgsk.com the settlement leader asks for her hand in marriage, it's an opportunity for Emmeline to wash the family slate clean—even if she has eyes for another. But before she's forced into an impossible decision, her dreams urge her into the woods, where she uncovers a path she can't help but follow. The trail leads to a secret that someone in the village will kill to protect. Her grandmother followed the same path and paid the price. If Emmeline isn't careful, she will be next.
  •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第一种危险

    第一种危险

    1997年8月24日下午的郑州发生了一起恶性交通肇事案件,围绕此案的前因后果,以及真相的调查,本书进行了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