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15000000050

第50章 什刹海·时光片段

什刹海是不易捉摸的,像一段没有根基的梦,即使我坐在湖水岸边的长条凳上,与她面对面,仍觉得有一种无法把握的虚幻感。就像一个孩子面对复杂的世界,看到了,经历了,但仍然不认识它。

至今,我仍然无法准确描述什刹海是什么样子,每当我和别人说起我眼中的北京,说起我最着迷的什刹海,说我曾无数次流连湖边,在春天垂柳刚刚萌出第一枚新叶的时候,在秋天阳光下的水波荡漾令人感到晕眩的时候,我无法捕捉到一个词汇来准确地描述内心的感受。而在追忆中探究什刹海的神秘,大脑仿佛被格式化似的,一片空白。究竟是什么呢?静静的湖水?纷披的垂柳?还是夜晚灯火迷离中的奢华?

我看过无数的水,青藏高原的纳木错和巴松措让我肃然起敬,有如虔诚的圣徒,面对神湖,仿佛身心被清冽干净的水洗涤过一般。高原的阳光,强烈的紫外线穿透了我的躯体,迷惘,卑微,无力,穿行在人世间的烦恼,霎时间清零。在缄默不语的神湖面前人世间的纷扰是微不足道的。

西湖的美是浓郁的,一波荡漾宛如美女的回眸,一弯新月恰似佳人的笑靥,在西湖边流连多久都看不清她的全貌。因为她的美密度太大,需要一点一滴细心品咂。以我的经验,面对美好的事物,最好还是不要走得太近,人没有办法容忍心目中的美,哪怕有一点点缺陷。我的同事慕名前往西湖,回来告诉我说,没想到闻名天下的西湖也有垃圾,饮料瓶子漂浮在水面,也有人随地吐痰。失望之情溢于言表。缺点和败笔在美面前是被放大的,比如一张白纸,一点污迹就会格外刺眼。

而什刹海平和、亲切,就像从老北京胡同深巷里走出来的殷实人家的女子,圆润大方。甚至她可以不漂亮,但是一走近你,那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温暖如春的气息。

我常常整整一个下午坐在什刹海边,细细咀嚼她的朴实和生动。我见过世界上很多惊异、震撼、夺人眼球的奇观,然而历尽繁华,最喜欢的还是日常状态下的、最平静、最平常的事物。就像与老朋友对酌,让人放松而坦然。

要是你以为什刹海仅此而已,甚至有些平庸的话,那就错了。比如一个人,白天他或许是平平常常的上班一族,为生活而奔波忙碌,日子过得机械暗淡、缺乏激情。到了晚上又是另一种状态,据说,北京的许多白领阶层就是如此,白天西装革履,端庄文雅,到了晚上拥进酒吧,那举止言谈与白天是判若两人。白天属于公共领域,人人必须要遵守公共秩序,那么黑夜则完全是个人的、私密的。在私密空间,放松是最好的休息。

什刹海的晚上就是另外一副模样。当夜色悄然降临,夕阳忽然给什刹海镀上一层轻金,明亮但不刺眼,闲闲地,稍稍有些落寞,而这些预示着它即将迎来纸醉金迷的黑夜。

当夜色深浓,什刹海就变成了灯红酒绿、撒金淌银之地。游客渐渐多起来了,很多人胸前挂着照相机,三五成群,走两步便停下来,照相的人背倚栏杆做多情状、潇洒状。和世界上任何名胜美景一样,什刹海只是充当背景和陪衬。浓密的黑夜里水波倒映着岸上的繁密的灯火,一切充满了人间气息,浓浓的世俗的欢乐,散发着来自肉体本身的生动、凡俗和庸碌气息。

留着长发的画家为游人画像,我原来一直不明白艺术家为什么喜欢留长发,喜欢怪异的打扮和举止。渐渐参透人情,我发现人都渴望用一种方式表明自我的存在、自我的确立以及自我和他者的区别。当然留长发只是外化的表现,真正的区别来自内心。

我猜想他可能是北漂一族,胸中才气在小地方无以施展,背井离乡来北京,期望一展头角。毕竟北京也并非人间天堂,吃饭尤其是个严峻的问题。但毕竟是北京能包容万象。我坐在画家对面的一块湖石上,他以职业的眼光审视我一番。我感觉他的眼光有如一把手术刀,一切坦白在光天化日之下。好在他立刻埋头作画,炭笔在粗糙的素描纸上沙沙作响,好像蚕吃桑叶或无边春雨。我挪一挪身体,“不要动!”他严厉地命令我。我只好做木偶状,眼睛一眨不眨地看他。他的额头隐隐一道疤痕,冲淡了他的艺术家气质,显得有些凌厉,和什刹海平和而华丽的夜色不协调。画家旁边很快聚满了人,几个游客看看画板又看看我,视线在我和画家之间来回穿梭,脸上的表情很含混。我心里嘀咕,可又不好动,只好挨着。好容易听见他说“好了”,竟感觉有一个世纪那么长。接过画板一看,画板上的人简直是奥黛丽·赫本。我说不像我,画家说就是我,我不好争权。我明白他是在用画讨好所有给他饭钱的人。生活的压力和艺术的尊严到底哪一个重要?真是难以回答的问题。

夜色渐浓,什刹海南北沿岸的小胡同小房子纷纷隐没在黑暗里,再也看不见它们挨挨挤挤的样子,霓虹灯装饰出一个盛大华丽的太平世界。

几乎每一个酒吧门前都有小姑娘、小伙子,像雨后的青草一样,青春逼人。一有人经过便上前兜揽生意,殷勤而不啰唆。如果无意,只要轻轻摆摆手,他们绝不纠缠、立刻闪身于黑夜里。酒吧里传来音质不同的喉咙,年代不同的歌纷纷现身,可以听见“太阳最红”,也可以听见“千里之外”。身在热闹之外,尤其感受深刻的却是孤独,身边熙熙攘攘的人群所营造出来的浮华尤使人感到凄艳。

渐行渐远,渐归于寂寞。湖面上却传来隐隐的琵琶声,蘸了水听来分外清脆,这不是浔阳江头,也没有江州司马,怎会有琵琶女?借了灯光,隐隐约约看见船头端坐一个20出头的白衣女子,半抱琵琶,轻拢慢捻。我希望从她的手底下流出的是平沙落雁或者别的什么古典气息的曲子,隐隐有些担心她用最具古典情致的琵琶弹奏时下流行的什么东西。好在离得太远,我听不见。只是隐隐约约几个音符落入耳畔,就像一尾鱼滑入湖面,微微泛起几个涟漪。那个琵琶女可能也是某个音乐学院的毕业生,就像刚才的画家,他们都是因为才情卓著而走上了艺术之路,然而生存问题却成了最大的难题。尤其在北京,一个人的生存都需要耗费很大精力和智力。生活就是这样充满悖论,想在精神的天空自由飞翔,却被物质的绳索牢牢缚系于大地。

我坐在湖边石上独酌,在这里,没有什么刻意要隐瞒的,也没有什么刻意要表现的。没有人认识你,你也不认识谁,人人都还原为最放松最常态的模样。我不知道喝了多少,反正喝到最后,喝酒跟喝水的味道是差不多了。

醉酒是什么样子?不好说,反正人各有不同,喝酒不醉真英雄,我当然不是英雄,自然要醉的。不过不是烂醉如泥,那简直是丑态了。我认为,喝酒是风雅的事情。1000年前,当李清照还是一个富家少女,有一次出去玩,喝得昏天黑地,连回家的路都找不着了。因为她喝酒,我就很喜欢她。还有我所钟情的苏轼,有一年的八月十五,喝了一个晚上的酒,大醉之下尚能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风流人物”。可见酒与才情不可分离。我虽不能下笔如神,却也还认识回家的路。

子夜时分,一个人走在平安大道上,心情很是爽朗,就像陕北秋天的艳阳天。平安大道直通我在北京的蜗居。我没有什么可操心的,灯火辉煌的街道,到处流淌着令人安心的芬芳气息。我信任这种气息。

于是,这条被路灯装饰成黄金一般色彩的路上,我,独自一人扯着喉咙高唱家乡的信天游,回家。

同类推荐
  • 小小说纵横谈(增订本)

    小小说纵横谈(增订本)

    小小说与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是门户鼎立的小说四家族。但是,对小小说的关注和重视,是显然相对不够甚至欠缺的。对此,有茅盾先生1959年赞扬“一鸣惊人的小小说”的启迪,本书就对已引人注目的文学体裁——小小说的内部规律和外部关系,作了认真的追溯源流,考察中外,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概括和总结,对小小说在小说形态上新体例的形成,从比较中做了系统的论述,分类科学,见解精到,并选有古今中外小小说作品45篇作为附录,以供读者阅读时的比较研究。对这本开荒之作,著名学者李希凡作序说:“这大概还是小小说论著中的一个创举”。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

    落叶是秋天的使者,它怎么会不知秋的气息呢?它以最美的舞姿向生灵们昭示:秋之将至。之后落叶回到温厚的泥土中以膜拜的姿态欣赏这场秋的绚然和精彩。是秋让张扬了一夏,身心俱疲的叶得以回归到根的港湾,在这恰好的温度和湿度里,它正酝酿着一场冬眠。散文正如落叶知秋一样,可以走近读者的内心,触动其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谈人生时能够冷静地剖视人生,直抵人的内心,犹如一盏明灯,在黑夜中指引归家的路途,读来让人顿悟人生的哲理。张中行谈人生的散文还如晨曦般带着希望,把温暖和煦的阳光洒遍大地,唤醒沉睡的生命。
  • 果戈理文集(全7册)

    果戈理文集(全7册)

    我们拟定编选七卷集的《果戈理文集》。果戈理的作品体裁多样,长篇、中篇、短篇、戏剧、评论等均有涉猎,因而依据体裁的选编原则分卷:第一卷:中短篇小说《狄康卡近乡夜话》、《密尔格拉得》、《彼得堡故事》等。第二卷:戏剧《钦差大臣》、《婚礼》等;第三卷长篇小说《死魂灵》第四卷:书信集《与友人书简》等;第五卷:文论。
  • 醒来的森林

    醒来的森林

    《醒来的森林》是美国自然文学之父、著名散文家约翰·巴勒斯的成名作。在书中畅游,可以倾听森林百鸟的音乐盛会,欣赏鸟类筑巢可谓是鸟类的百科全书;在享受鸟语花香和自然的清新之余,还能增添对原野与丛林的兴趣与知识,明确一种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唤醒我们内心深处柔软、细腻、沉睡的诗意。
热门推荐
  • 我的消防员先生

    我的消防员先生

    在认识江聿之前,傅世槿以为这辈子恐怕是要孤独终老的。31年的人生告诉她,她是一个不会爱的人。可是,在认识江聿后,她那颗要跳出红尘的心,被他狠狠的给拽了回来!在认识傅世槿之前,江聿觉得他所有的热情,都应该是放在消防事业上的。但是,在认识傅世槿后,他才知道,原来在他疲惫和痛苦的时候,有一个肩膀可靠,是那么幸福的事。“我爱你!但是,我还有我的使命。”火光中,他回眸对她微笑。
  • 只想为你唱情歌

    只想为你唱情歌

    “小思凉,从今天起,你唱的情歌,只能给我听。明白了?嗯?”“嗯,我明白了”十年后宫墨,你到底在哪?我找了你十年,你不是说我唱的情歌只能给你听吗,你快回来吧,我都唱给你听。你知不知道,我好想你……
  • 佛说如幻三昧经

    佛说如幻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绝天下:鬼帝求收留

    凤绝天下:鬼帝求收留

    宫家二小姐,“凤岚”偷跑出家历练结束时遭到算计,被迫“救”了一个“废物”,凤岚口中的“废物”动不动就到她这蹭吃蹭喝,她抗议,抵制,对方却回“我说过以身相抵的,你却怀疑我蹭吃蹭喝,那我只好坐实这个罪名了”,说完还一脸无辜的眨眨眼,看的暗处的四个手下一脸懵逼。墨风眼角抽搐:“……”墨雨小声在心里念叨:“这不是自家主子,不是,不是……”墨雷依旧板着一张扑克脸,细看之下扑克脸都有点松动。墨电抬头看天看地,就是不看自家主子,知道了主子这么大秘密会不会被灭口嘤嘤嘤。
  • The Great Controversy

    The Great Controvers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姜爷今天又帅炸了

    姜爷今天又帅炸了

    [1V1,身心干净]某一天放学,身穿蓝白相间校服的少女捧着牛奶咬着吸管。走廊上,操场上,一个个同样穿着校服的同学们脸色严肃认真的道:“宋嫂子好!”姜茶呆愣:“我没有谈恋爱。”在她旁边站着的少年阴邪一笑,慢悠悠的伸出手搭在她肩膀上:“每天喝我送的奶,每天帮你写作业,每天带你去吃好吃的,手机指纹是你的,家里的大门指纹是你的,银行卡密码是你设的,全校都喊你嫂子,你心里没点数?”姜茶瞄一眼手里的牛奶:“我有未婚夫。”#某一天。少年邪笑的拉住某人:“亲爱的未婚妻,喝杯凉茶可好?”病重的少女苦着脸:“我要退……”话未落嘴里被灌满了苦味,苦中带甜。 PS:本书不签约.作者已废(<( ̄3 ̄)>哼!)
  • 南歌

    南歌

    《熊召政诗选集:南歌》是中国当代诗人熊召政的一部诗选集,共收诗歌160则,包括《槟榔树下的少女》、《这时候在山路上走》、《阳光下,竹笛吹响了》、《背水的战士下山来了》、《端午节看龙舟竞渡》、《每天,都是他起得早》等,分别辑录于“在深山”、“瘠地上的樱桃”、“为少女而歌”、“南歌”当中。
  • 郡主求放过

    郡主求放过

    林夕被自己的搭档背叛,来到未知的世界,再睁眼之时,觉醒天赋,修习武道,收灵宠,寻神器,在不断的前进过程中,她似乎进入了一个困局,究竟是谁算计了谁,不管是谁,她誓要找到答案,终结一切。
  • 扑倒青梅,宝贝休逃

    扑倒青梅,宝贝休逃

    度娘说:青梅竹马最初是成语,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度娘还说:“青梅竹马”的时代就是天真无邪的时代。但是度娘没说,如果你的人生中有个“竹马大明星”,那你这辈子就完了。经纪人,保姆,搬运工,服装设计师,化妆师以及“垃圾桶”,南惠在西爵的生命中扮演的角色,复杂而苦逼。*她是半工半读努力考研经济系的高材生。他是大蒜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的富家公子。他说:南惠你读这么多书不就为了发财,不然嫁我哥,你就成少奶奶了啊。她说:我嫁你妹。*他是光芒万丈的大明星。她是背后奔走劳碌的经纪人。他说:南惠,我开你工资,你好歹每天对我笑一笑,别整天绷着个脸。她说:嘿嘿,笑过了,满意了。*家人都说,他冷漠,无情。粉丝都说,他酷的很好看。只有她知道,装逼而已,装逼遭雷劈。家人都说,她温柔,体贴。朋友都说,她勤奋,努力。只有他知道,她死撑而已,凶悍老娘们。【简介比较二逼脑残,将就看吧,内容走的是大众style,明星文,再开一个,希望比第一个好看!】
  • 苍穹尊主

    苍穹尊主

    楚云修炼归来,无奈师门衰落,面临同门的挤压,开始脱颖而出,力压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