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春天,日本夏普公司送我一台电脑,名叫“夏普中西文电子打字机”。于是我开始每天用电脑写作。用了七年之后,这台电脑有些老化了,我的儿子给我买一台新的电脑,名叫“光明夏普文字处理机”,这台“夏普”加上了繁体字。
【爱称:傻瓜电脑】
我们给这种电脑起个爱称,叫作“傻瓜电脑”,因为它有如下的“傻相”:
一、只要输入拼音,自动变成汉字,完全不用学习任何编码。
二、功能键的用法写明在键盘上,一目了然,不用记忆。
三、它是便携式电脑,不占桌子,机内有打印器,写好文章立刻可以打印出来。
这样简便,不是给我们这些傻瓜用的“傻瓜电脑”吗?
只要注意一点:以“语词、词组、成语、语段、常见人名地名”等作为单位,尽量避免单个汉字输入。它有“高频先见”功能,同音选择极少。它有“用过提前”功能,选择一次,下次自动显示出来。用“双打全拼”输入中文,比手写“爬格字”快五倍,一天可做五天的工作。
【86岁的老太学电脑】
我今年(1995年)90岁。我的老伴张允和86岁。她热爱昆曲和古典文学,对拼音和电脑原来不感兴趣。以前只有一台电脑,我每天打个不停,她也无法插手。1995年春天,她利用多余的一台电脑,把她二十年来的昆曲笔记加以整理。
她是合肥人,说普通话带点儿合肥口音。人家说她的普通话是“半精半肥”——一半北京(精)、一半合肥(肥)。她一向觉得只要别人能听懂,说普通话何必太认真?可是,电脑非常认真,听不懂她的“半精半肥”,拼音差一点儿就无法变成正确的汉字。为了拼音正确,她常常要查字典。她说,活到86岁才明白认真学好普通话是有用处的。
86岁的老太学电脑!在亲戚朋友中传为笑谈!
【按钮娃娃】
一天,我们的重外孙,名叫小安迪,来到我家。他2岁零3个月。给他各种玩具,他都不稀罕,最喜欢到电脑上去乱打字。我们说:“你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打字!’”(古人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名句)。他说:他要打一封信给妈妈。
我的老伴说:“好,我来代你写信。”于是,86岁的外曾祖母,代替2岁零3个月的重外孙,用电脑写了一封信,加上一个题目:《安安的一天》。同事方世增先生看了觉得有趣,说:“我把这封信用‘自动注音软件’给注上拼音,一行汉字、一行拼音,更加有意思。”“自动注音软件”真灵,只要两分钟,一封信稿注上了拼音,分词连写!
安迪的阿公说:“安迪不到2岁就喜欢摁键、摁钮,是一个信息化时代的Button Baby(按钮娃娃)。”Button baby?新鲜名词!时代真的变了,孩子从小就跟电脑结缘了。
【12岁的女孩看了一天就能打字】
暑假来了。苏州的亲戚带了他的12岁外孙女儿,名叫蒋小倩,来北京度假。这个刚刚小学毕业的女孩,看到姑奶奶打电脑觉得稀奇。“这是什么?”“这是打字机。”“怎么跟我家的打字机不一样?”“你家的是机械打字机,这是电子打字机。”“噢!”小倩一眼不眨地看姑奶奶打字。
看了一天,第二天小倩对姑奶奶说:“让我来打,我要打一封信给我的奶奶。”姑奶奶说:“好,我看着你打。”小倩坐下就打。她打的第一句话是:“亲爱的奶奶:你知道我是用什么东西写这封信的吗?铅笔、钢笔、圆珠笔……你猜不到吧!我是用电脑写的。”
客人来了,姑奶奶去陪客人,由小倩一个人自己摸索。说也奇怪,客人走后,姑奶奶回来一看,她已经打好半封信了。姑奶奶说:“你自己打下去,打完我再来给你改。”午饭后她又聚精会神地打下去,一封信打好了。姑奶奶给她做了一些小小的修改,竟然成了她的第一封电脑书信。
姑奶奶对她说:你再在电脑上写一篇笔记,我给你出个题目,《我用电脑打的第一封信》,把你怎样用一天时间无师自通地学会使用电脑的经验写出来。小倩高兴极了。她写好了这篇笔记,说:“我带回去请我奶奶改。”
小倩离开我家回苏州的时候,姑奶奶问她:“这几天你来北京,什么最好玩?”她脱口而出:“电脑!”这个回答出人意料!姑奶奶问的是什么名胜古迹最好玩,她可回答“电脑”!
【13岁的女孩要提出中文打字倡议书】
住在北京的小玲玲,我们的干外孙女,放假无事,来我家玩,跟小倩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她看见小倩在打字,一声不响地看着。小倩走后,小玲玲说,我也要打字。小玲玲比小倩大1岁,已经进了初中一年级。
小玲玲一个人打字,干外婆忙着自己的事,没有去帮助她。遇到一个“额”字,打不出来。这怎么办?小玲玲只好走出房间来问干外公。干外公说:“a,o,e开头的音节,要先打一个‘o’,再打韵母。”小玲玲立刻打出了“额”字。
小玲玲把她的文章打好了。干外婆看了大笑!干外公不知道她们笑的是什么,走去一看,原来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新潮老头:我的干外公》!干外公说:“小玲玲胆子真大,敢于太岁头上动土!”小玲玲说:“我还要跟同学们一起,写一个倡议书,提倡中小学生用电脑打字,输入拼音,自动变成汉字。”她的倡议书还没有拿来,不知道讲些什么。
86岁的老太能使用这电脑;12岁、13岁的孩子,看了一天也能使用这电脑。“傻瓜电脑”不傻。
1995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