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21600000021

第21章 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一 出生在贫寒家庭

刘胡兰(1932~1947),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8岁参加儿童团,13岁参加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培训班。1946年她回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被批准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了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锡山的军队包围了云周西村,刘胡兰被逮捕,死在敌人的铡刀之下,时年只有15岁。刘胡兰牺牲后,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1932年10月8日,刘胡兰出身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农民家里。当时,全家共有7口人,爷爷、奶奶、大伯、大娘、父亲刘景谦和母亲王变卿。她出生时父母给她起名“刘富兰”,希望这个孩子的到来,能给这个家庭带来富裕的生活。父亲刘景谦,是一把种地的好手,但是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尽管他每日辛勤劳作,可数不清的苛捐杂税,封建地主的残酷压迫,再加上连年的天灾和兵祸,家里的生活依旧很清贫。刘胡兰的生母王变卿身体一直虚弱多病,特别是生下第二个女儿爱兰之后,就一病不起了。1937年9月,刘胡兰还不到5岁时,生母就去世了,那时妹妹爱兰还不到两岁。这一对小姐妹,过早地失去了母爱,备尝人生的不幸与苦难。刘胡兰年龄虽小,但懂事很早,她牢记妈妈临死时候的嘱咐,每天除了帮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还负责照看年幼的妹妹。

不知什么时候,村子里到处在流传“红军要来了!”“红军杀人放火!”的流言,大家都感到很害怕,因为原来村子里确实有队伍从这里路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乡亲们都管这叫“兵祸”,并从此害怕再有队伍过来。

1938年的春天,有一支队伍开到了云周西村。刘胡兰从大人口中得知,这支队伍叫“八路军”。这些“八路军”不打人、不骂人、不抢老百姓的东西,对老百姓讲话很和气。他们每天白天除了操练,就是帮老百姓干活,挑水、扫院子;晚上,他们还教大家学唱歌、做宣传,给孩子们讲打鬼子的故事。乡亲们都很喜欢这支队伍,孩子们更是围着这些“八路军”的屁股后面转。看到“八路军”的战士每天操练,他们也扛着根高粱秆,“一二、一二”地跟着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展开了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4月,刘胡兰听大人说,文水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了!县里来了新的县长,号召大家团结一致,争取抗战的胜利!还说要减租减息,改善劳苦大众的生活。不久,村子里也成立了村公所,选举了新的村长。刘胡兰虽然还小,不明白这当中的意义。但是她知道,原来都是地主老财管村子里的事,如今却是农户们自己来管村子里的事情了。而且,人们每天都在谈论抗战的事,村子里到处都是抗日救亡的声音。

这年收成好,刘胡兰和妹妹过年时真的穿上了新衣服,吃上了白面饺子。那羊肉馅的饺子,咬一口直流油,真是香啊!大人们都在说:共产党好!八路军好!新县长好!抗日民主政府好!刘胡兰想:“八路军”来了,新县长来了,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他们可真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啊!

这年的5月,文水县抗日游击队,在离云周西村不远的大象镇伏击了日本侵略军,村外传来激烈的枪炮声,“八路军”和日本鬼子交了火。枪炮声停止了的时候,刘胡兰听到乡亲们奔走相告:“八路军打胜仗了!”大家都说,八路军是打鬼子的队伍,是老百姓的队伍。村子里杀猪宰羊,慰问部队,青壮年踊跃报名参军,群众的抗日热情一天比一天高涨。战斗结束后,刘胡兰跟着父亲一起到部队慰问,祝贺“八路军”取得的胜利。刘胡兰亲眼看到“八路军”缴获鬼子的枪支、战刀、钢盔和鬼子的黄呢子大衣。

1939年的春天,听说新县长要到云周西村来,大家又惊又喜,赶快到村公所,想看看这位给老百姓做了那么多好事的县长是什么样?会场里人山人海,刘胡兰第一次见到了那个新县长,那是一个很年轻的大哥哥。听人说他姓“顾”,大家都叫他“顾县长”。顾县长在会上讲了很多话,刘胡兰并没有全听明白,她只记住了顾县长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八路军是共产党领导的……”村里人都说:“怪不得‘八路军’老打胜仗,原来是共产党领导的,共产党是毛泽东领导的。”后来,刘胡兰听说那个“顾县长”只有19岁,心里对这位县长真是佩服极了!

1940年,一个女人走进了刘胡兰的家,她叫胡文秀,是南胡家堡人,她嫁到刘家,成了刘胡兰和妹妹的继母。开始,刘胡兰常听人家说继母如何如何不好,会虐待前妻生的孩子等等。因此,她很是担心自己和妹妹的命运。但胡文秀过门后,并没有虐待和为难刘胡兰姐妹,还为刘胡兰姐妹俩各做了一双新鞋。后来,农会的秘书石世芳对他说:“后妈也有各式各样的,不是都不好,只要你对她好,她自然会对你好。”刘胡兰觉得这话有道理,就主动管胡文秀叫了妈妈。胡文秀对刘胡兰也很好,尤其是她帮助刘胡兰说服奶奶,支持刘胡兰去村子里的小学读书,这让刘胡兰很感动。因为,刘胡兰小的时候,就很羡慕那些在学校里读书的孩子们,她常常在小学校的窗下偷听教室里那朗朗的读书声,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去读书。现在,后妈主动说服奶奶让自己去读书,刘胡兰从心里感谢这位后妈。

二 儿童团长

这一年,8岁的刘胡兰上学了。开学的那天,母亲胡文秀在用废纸订成的小本子上写下了“刘胡兰”三个字,她是故意将刘富兰的“富”字,改写成自己的姓氏“胡”字,以便拉近自己和孩子间的距离,再加上当地的口音,刘“富”兰和刘“胡”兰的称呼区别不大,所以,刘“富”兰就改叫刘“胡”兰了。在学校里,刘胡兰学习特别认真。除了学习文化,她还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平常,她特别爱听老师和大人们谈论打鬼子的事,她真希望自己快长大,也能像大人们一样去打鬼子,保卫自己的家乡。为此,刘胡兰常随大人们一起,为八路军运送干粮,传递情报。

1941年1月,学校刚放假,形势就紧张起来了。祁县、文水等县城的敌人同时增兵,向文水平川一带展开了大扫荡。1000多敌人分几路向抗日部队所在地展开了围攻。但县大队早就撤离了这一带地区,敌人扑了个空。找不到抗日部队,敌人就拿老百姓出气。他们放火烧了沿途的村庄,屠杀了几十个老百姓。县里、区里的干部都躲了起来,学校也无法开学了,刘胡兰上学的课本也被烧掉了。幸好胡文秀能让刘胡兰跟着自己学习读书写字,刘胡兰才保障了继续学习。

这天,刘胡兰的大爷从外面回来,他难过地告诉大家,顾县长为了掩护撤退的老百姓,光荣牺牲了。刘胡兰一下呆住了,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她想起顾县长来村子里开会时的情景,想起他高大威武的身影,想起他用洪亮的声音说:“一定要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抗日战争一定会取得最后胜利!”这样的好人怎么就会死了?刘胡兰想不明白。但刘胡兰心里暗暗下定决心,长大要杀鬼子,为顾县长报仇。

从这以后,刘胡兰经常为村干部们做事,一有敌人来,刘胡兰就给开会的干部通风报信;干部们开会时,刘胡兰就坐在大门口为大家放哨。村干部都夸奖刘胡兰又机灵、又懂事。刘胡兰慢慢从人们赞赏和鄙夷的语言里,分辨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样的人是好人、是英雄,什么样的人是坏人、是软蛋。她特别佩服那些在敌人面前英勇不屈的人。

在夏末秋初的一天,胡区长带着两个小通讯员到云周西村来,这两个小通讯员一个叫武战魁,一个叫王士信,年纪不过十五六岁。第二天,天快亮时,敌人偷袭村庄,两个小通讯员为了掩护区长突围,一边开枪,一边大叫吸引鬼子。最后,他们打死打伤了五六个敌人,自己也壮烈牺牲了。

这对刘胡兰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就在昨天,刘胡兰还和他们两个有说有笑地逗着玩,只过了一个晚上,没想到就阴阳两隔了。刘胡兰望着两个小战士的遗体,暗下决心要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

1942年,10岁的刘胡兰担任了云周西村的儿童团长。她像个小大人一样,认真地站岗、放哨、查路条,还向每家每户的大人们发传单、送情报。他们儿童团还按照上级组织的安排,悄悄监视汉奸地主的活动,随时向上级报告。他们还协助“八路军”侦察敌人的情况,掩护抗日政府干部过境等。刘胡兰小小年纪,就为抗战事业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工作。

三 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候补党员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了,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人们敲锣打鼓庆贺抗战的胜利。9月1日文水县城也宣布解放了。10月,中共文水县委决定举办妇女干部训练班,为当地培养更多的妇女干部。

这天傍晚,刘胡兰和妹妹从地里回来碰见同村的金香。金香告诉刘胡兰自己要去学习了。刘胡兰早就听说了中共文水县委妇女干部吕雪梅奉命在贯家堡举办妇女干部训练班的事,忙问有没有自己,听说培训班没有自己,刘胡兰心想,为什么没有我?是自己不够条件,还是把我漏掉了?不行,这样的学习机会很难得,我一定要去问清楚。刘胡兰找到了吕雪梅,一问才知道,本来训练班的名单里有刘胡兰的名字,但是因为担心刘胡兰的家里不同意,所以给取消了。

刘胡兰心里有了数,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去参加妇女训练班。天亮了,刘胡兰早早起来对奶奶说:“奶奶我有点事,这几天可能不回来。”说完,不等奶奶回答,就飞也似的跑了出去。等她终于赶上了云周西村的几个学员时,大家吃惊地问:“胡兰子,你怎么来了?你奶奶知道了怎么办?”刘胡兰大声说道:“不怕,革命嘛,怕啥!”

来到贯家堡妇女训练班,吕雪梅一看刘胡兰真的来了,便和蔼地说:“既然来了,就和大伙一块儿学习吧,你家里人的工作由我们来做。”说完,吕雪梅又拿出一张学员登记表让她填上名字,刘胡兰高兴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谁知开学典礼刚刚结束,就见刘胡兰的爹和奶奶来到了培训班的门前。原来,刘胡兰走后,村里有的人造谣说:“听说胡兰子她们一去穿了八路军的军装,过两天就要开拔,要和男人们一块去打仗。哎呀!可不得了!枪子是没长眼的啊!”

刘胡兰的奶奶一听就急了,坐上独轮车让儿子推着就来找胡兰子。

吕雪梅一边叫人去找刘胡兰,一边给老奶奶倒了杯开水,还张罗着给奶奶做饭。老奶奶说见不到孙女,不喝水也不吃饭,吕雪梅只好亲自去找刘胡兰。刘胡兰躲在屋里,说什么也不去见奶奶,她说:“平常我都听奶奶的,可参加革命是件大事,说什么我也不依……干革命就要下决心。”吕雪梅被刘胡兰的一番话感动了,她陪着刘胡兰的奶奶和父亲一边吃饭一边解释、讲道理。当奶奶知道刘胡兰只不过参加40天的学习,学习完了,还要回到村子里工作,上前线的话是别人胡编的谣言,奶奶和爹这才放了心。又看到训练班的姑娘、媳妇们出来进去高兴地唱着歌,就对吕雪梅说:“这回我放心了,胡兰子就托付给你们了。”

妇女训练班结束以后,刘胡兰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原来她对一些革命道理只是有一些模糊的认识,培训班结束后,刘胡兰能把许多革命道理深入浅出地讲给大家听。回到村子以后,按照上级的指示,刘胡兰担任了代理妇联主任。她在村搞宣传,办学习班,组织妇女做军鞋,工作非常积极。但是村子里的妇女见刘胡兰年纪小,就有意为难她。在重重困难面前,刘胡兰没有知难而退,而是勇敢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她挨家挨户做工作,耐心地说服一些对革命工作不理解的群众,把工作干得非常出色。一次,刘胡兰组织大家为部队做军鞋,有一双军鞋拿起来轻飘飘的,刘胡兰坚决不收。那个妇女依仗着和村里干部关系不错,找人来说情。刘胡兰当众把那双鞋当中劈开一看,鞋底里面垫的居然都是草纸!那个干部无话可说了。刘胡兰组织村民严厉地批评了那个妇女,也教育了大家。虽然刘胡兰年龄小,但她做事认真,每次上级交给的任务,她总是第一个完成。她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认可,大家都说刘胡兰是一个合格的妇女主任。

1946年5月,刘胡兰被调任为第五区妇女干事,这主要原因是由于区干部们都认为刘胡兰工作积极,而且品质好,是重点培养的目标。刘胡兰到区里工作后,积极参加土改工作,她经常到群众中去访贫问苦,结识了不少贫苦农民做朋友。她自己也在工作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在土改工作的后期,刘胡兰提出了入党申请。鉴于刘胡兰工作中的突出表现,6月,区委会正式讨论了刘胡兰的入党问题。刘胡兰年纪太小,全体同志一致同意吸收刘胡兰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等到她年满18岁时再转为正式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

入党后,云周西村的土改工作也开始了,刘胡兰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刚开始的时候,有的村民有思想顾虑,刘胡兰就耐心地给大家讲革命道理。在村子里有一位最贫苦的老长工,刘胡兰他们几次上门做工作都碰了“软钉子”,刘胡兰不气馁,天天陪着他下地、拔草、摘棉花。她的真诚终于感动了这位老长工,他站出来,大胆地揭露了地主的罪行。云周西村的土改取得了最后胜利,地主被打倒了,贫苦农民要回了自己的土地,多年的梦想实现了。

四 婚姻问题

刘胡兰短短的一生中,曾经订过两次婚,还有过一次短暂的恋爱。人们印象中刘胡兰的模样,就是那个烈士墓前矗立着的雕像。她没有留下过照片,可是,见过刘胡兰的人都说,刘胡兰长得很俊秀。刘胡兰的故乡,十分盛行传统的早订亲习俗,因此为刘胡兰说媒的人不少。1946年初,有人来刘家提亲,小伙子是本村的青年,名叫陈德邻。陈德邻思想进步,还参加了县里的抗日工作。听人讲小伙子长得也很英俊。刘胡兰见过这个小伙子,对他印象本来就不错,因此,心里也就同意了。于是,双方家长就按照当地的习俗订了亲。这天,陈德邻从县上回来,父亲将订亲的事告诉了儿子,陈德邻却一下子愣住了。他对父亲说:“胡兰好是好,可是我在外边已有对象了。”第二天,陈德邻把刘胡兰约到村外,告诉刘胡兰自己已经有对象的事情。刘胡兰非常通情达理,经过两个人商量后,各自回家说服父母解除了婚约。很多年以后,陈德邻79岁时,回忆起刘胡兰的时候,心中仍然充满着敬佩之情。他说:“刘胡兰虽然年纪小,但是工作起来,政策性、斗争性很强。处事十分果断,为人大度,性格开朗,的确不是个平常女子。”当人们问到刘胡兰的长相时,陈德邻说:“刘胡兰长得很漂亮,皮肤很白,圆脸,个子很高,单眼皮,眼睛里总有一种刚毅的目光,站在姑娘堆里挺出众的。”不久,又有人为刘胡兰提亲。这次是邻居家的大儿子白梅,年纪和刘胡兰一样。尽管他们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可此时刘胡兰刚刚入党,再加上白梅在太谷县长期当学徒,刘胡兰已经不了解白梅的实际情况了,便提出了退婚的要求。

1946年秋,解放军某团连长王本固作战负伤后被送到云周西村休养。刘胡兰负责为王本固做饭、敷药。频繁的接触,使他们之间产生了爱情。但由于战争环境险恶,刘胡兰的年纪又太小,所以她与王本固还没有谈及婚嫁。当时王连长只把一支钢笔、一条毛毯和一副眼镜送给了刘胡兰家,算是定情的信物。王本固伤好归队,临走时,他又送给刘胡兰一块小手帕留作纪念。刘胡兰临刑前,把这块手帕当成了最珍贵的物件交给了继母。可见刘胡兰对王本固的深情。

五 壮烈牺牲

1946年秋天,国民党军队大举向解放区进攻,当地的反动武装也乘机猖狂反扑,文水地区的革命组织,面临非常大的危险。这时,区干部们都忙碌起来,分头到各村去动员群众进行备战。县委决定,只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尽快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了转移的通知,但刘胡兰认为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去做。于是,她坚决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领导经过考虑,觉得刘胡兰人熟地熟,又入党不久,知道她是共产党员的人不多,再加上她家住本村,年纪又小,不会引起敌人注意,就批准了她的请求。

年仅14岁的刘胡兰,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艰苦环境里,在已经成为敌占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开展斗争,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充分表现出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她将战斗中受伤的伤员们隐蔽在军属家,用自己平时节省下来的钱给他们买药治伤,并精心护理直至他们痊愈归队。当时,云周西村的村长石佩怀,帮助阎匪向老百姓派粮派款,并给阎匪通风报信,迫害革命群众,老百姓都对他恨之入骨。1946年12月,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秘密处决,这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人们暗地里高兴:“咱们的队伍没有走远。”“八路军很快就要回来了!”这件事对那些地主、汉奸起了很大的威慑作用,就连一些平时耀武扬威帮敌人做事的人,也收敛了许多。

阎锡山的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2月,敌人频繁出击云周西村。这天,敌人又来到了云周西村,不但烧毁了村民的房子,还抓走了石三槐、石六儿、石五则等人。1947年1月11日夜里,刘胡兰接到上级紧急通知,让她转移到山里去。谁知次日拂晓,敌人突然包围了云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等人也押解回村。原来,在被捕的人当中,前农会的秘书石五则叛变了。他经不起敌人的审讯,供出了刘胡兰和其他村干部和干部家属。

敌人强令全村群众到观音庙集中,家里人都劝刘胡兰躲一躲。刘胡兰知道金钟嫂正在坐月子,就想到她家暂避一时,没想到金钟嫂家里已经有好几个人了,而敌人一遍又一遍地敲锣叫嚷,每家只准留一个人,为了不连累群众,刘胡兰毅然来到了观音庙前。

一个叛徒在人群中认出了刘胡兰,敌人端着刺刀来到她面前。刘胡兰镇静地把奶奶留给她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这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推开敌人拉她的手,严肃地说:“别拉扯,我自己会走。”说完把头一扬,大踏步向观音庙走去。敌人当场又抓捕了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张年成等人。敌特派员张全宝看刘胡兰只是一个小姑娘,在审讯中,千方百计想诱使她供出同党,并说如果“自白”了就许给她家一份土地,村里可以派人耕种,收下的粮食全由她自由支配。但是,刘胡兰的回答很坚决:“不知道!”“知道也不告诉你!”“给我个金人也不要!”看刘胡兰软硬不吃,敌人接着又以死相逼。刘胡兰昂首挺胸、义正词严地说:“怕死就不当共产党!”

敌人恼羞成怒,把刘胡兰拉到会场里,先是大肆叫嚣污蔑共产党是奸党、是“共匪、赤匪”;又污蔑八路军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群众对敌人的话根本不理,共产党、八路军的所作所为,大家都看在眼里,根本不相信阎匪说的话。敌人气得火冒三丈,钩子军的连长许得胜,叫人抬来三口大铡刀,威胁被抓的党员和群众。敌人宣读了这些人的所谓罪行,并问老百姓,这些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百姓们齐声喊:“好人!是好人!”敌人后悔这样问老百姓,恼羞成怒地喊道:“老子就知道云周西村没好人!”然后指使叛徒先杀害石三槐、石六儿,敌人故意让刘胡兰看他们用铡刀铡人的场面,并且逼问她“自白不自白?”刘胡兰的脸上毫无表情,仿佛根本没听见敌人在说什么。敌人见刘胡兰根本不害怕,就又用铡刀铡死了张年成、石世辉、刘树山和71岁的陈树荣。敌连长问她:“现在轮到你了,你是要死还是要活?”刘胡兰鄙夷地看着敌人,坚定地回答:“死也不投降!”她镇定自若地问:“我怎么个死法?”敌连长狂叫:“一个样!”刘胡兰理了理两鬓的头发,整了整头上的毛巾,昂首阔步向刑场走去。她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了铡刀前,从容地躺在了铡刀上。敌人的铡刀残忍地落了下来,未满15周岁的刘胡兰英勇地牺牲了。

刘胡兰视死如归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革命同志的斗志。1948年,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949年4月24日,山西最后一个阎匪的老巢被铲除了。1951年,在全国镇压反革命的运动中,杀害刘胡兰的凶手,许得胜、张全宝、侯雨寅被抓获。5月19日,在刘胡兰牺牲的地方,召开了公审大会,枪决了张全宝、侯雨寅(许得胜之前已被镇压),为刘胡兰等七烈士报了仇!出卖刘胡兰的叛徒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六 毛主席两次题词

1947年2月4日至18日,延安来的慰问团副团长张仲实在文水县活动期间,详细了解了刘胡兰的事迹后非常感动。很快地将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向党中央做了汇报。1947年3月,张仲实返回陕甘宁边区,又向任弼时同志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并说:“最好请毛主席写个匾或题几个字。”毛主席听取任弼时的汇报后,于1947年3月26日题写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但是这幅题字送达文水县后,却因为战争原因不慎遗失了。

1956年12月,共青团山西省委,做出“纪念刘胡兰就义10周年”的决定,同时恳请毛泽东主席再次为刘胡兰烈士题词。12月底,杨小池带着共青团山西省委的报告来到北京,请团中央办公厅转交中共中央办公厅,并将此报告呈交给毛主席。1957年1月11日,山西省委办公厅正式通知团省委:毛主席为刘胡兰重写的题词已经到了省委。

这幅题词没有落笔时间,实际题词时间应是1957年1月9日。1月11日下午,这幅题词手稿被送到了刘胡兰烈士的故乡——云周西村。1957年1月12日,这天是刘胡兰烈士遇害10周年纪念日。新华社向全国各家报社发出通稿:(新华社太原12日电)毛泽东主席重新题写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昨天下午由共青团山西省委员会派专人送往文水县云周西村革命女英雄刘胡兰烈士陵园。

毛泽东为同一件事、同一个人,题两次同样内容的词,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毛主席第二次的题词手稿,现珍藏于山西省档案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对刘胡兰短暂一生的总结,也是对她革命功绩的崇高评价。

同类推荐
  • 薛涛传:大唐传奇才女的史诗

    薛涛传:大唐传奇才女的史诗

    作者从女性视角出发,以摇曳生花又犀利警醒的文字,勾勒出薛涛一生的轨迹——她独立有主见,不做作,不过度沉溺于自我,为了自己的生存、爱情努力奋斗,并对人生进行着积极的思考。古往今来,扫眉才子或许不少,唯她留下一纸薛涛笺,依旧引得后人争相窥探女校书的传奇人生。
  • 李自成第一卷:潼关南原大战

    李自成第一卷:潼关南原大战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八年,与各路农民军首领聚会河南荥阳(一说无此会),共商分兵定向之策。
  • 普京语录

    普京语录

    普京作为俄罗斯总统、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执政以来,人们对他的关注和争议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他行事雷厉风行,令出如山,深得本国人民心,又饱受西方国家质疑。对内,他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整顿经济秩序,打击金融寡头,加强军队建设;对外,他努力改善国际环境,拓展外交空间,维护本国利益,在国际舞台上恢复了俄罗斯世界强国地位。本书涉及普京的成长、从政、反腐、反恐、军事等方面内容,从普京的非同寻常的话语中处处体现其超凡的自信与独特的个人魅力。翻开本书,了解一个真实、鲜活、有血有肉的“铁腕总统”,听听那些改变世界的声音。
  • 李大钊就义始末

    李大钊就义始末

    李大钊烈士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本文披露了李大钊从被捕到遇害,以及解放后北京警方追捕杀害李大钊的凶手等等鲜为人知的细节。中国历史博物馆的0001号文物坐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东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展览大厅里,摆放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绞刑架。因众所周知的缘故,这座绞刑架在这里被默默封存了很多年,以至于许多人从不知道它的存在。直至2001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举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图片展时,人们才认识了这具物品背负的深重罪孽。"这是杀害李大钊同志的绞刑架原件。
  •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蜚声世界的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以天才之笔描写天才,向世人展示了14个改变人类命运的瞬间: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亨德尔奇迹的精神复活、晚年歌德热恋的悲歌、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的一分钟、《马赛曲》作者如有神助的创作……这14个关键的历史瞬间悄然而神圣地降临到14位天才身上。他们强烈的个人意志与历史宿命一经碰撞,瞬间火花四射,照亮了人类文明的天空。
热门推荐
  • 梦醒之三生三世

    梦醒之三生三世

    苏离从小被家人抛弃在孤儿院,天生一双阴阳眼,因举止怪异,她常常独来独往。原本就怎么过完一生,但老天爷好像给她开了个玩笑,让她提前去地府报了道。为了补偿她,冥王特许她一个愿望,她想着书里的鬼差都是穿梭在各个时代,于是就在地府当起了一名鬼差。(女主是后来自己改名为梦醒)
  • 告别失眠

    告别失眠

    “一句话,一个举动,一个决定。都可以扭转一个人的命数。”如果你不相信,就回忆一下身边的谁。有个同学,他高中没毕业就辍学回家了,一天路过彩票站,他随便买了支彩票,现在是千万家产的老板。我哥的同学,从老家搬到市区,因为在城里买不起楼房,就在郊区买了四五间平房,没过半年就拆迁补偿了几千万。邻居张阿姨的儿子,因为太活跃被老师约谈家长,张阿姨从不责骂孩子,而是鼓励他支持他。十年后,他儿子成为了某社交平台的CEO。不管你相信与否,事实都摆在这里。高凛如此,你我亦是如此。他被失眠折磨了四年,直到遇见了那个“治愈系”女孩儿,从此阴霾消散,病症痊愈。从此高凛的生活里,再也没有失眠二字。如若,初遇的午后,他径直走去没有转身,是否就不会相见。或许,两个人的缘分就是如此,像是被刻画好了一样,你总是逃不出这命数。就像是,老房子门框上错综复杂的蜘蛛网。那些仅仅只是想路过,却也再也逃不出的昆虫。
  • 魔法使事务所

    魔法使事务所

    只是普通青年的主角邵宇轩,竟莫名其妙的踏入魔法世界中!魔幻与现实交织的日常就此展开?
  • 殇月记

    殇月记

    二十二世纪的世界顶尖杀手意外身死,穿越到了碧云大陆凤翔国的尚书府三小姐身上。什么?!痴傻的三小姐变成了冷面煞星?!什么?!!废物三小姐是无敌鬼才?!什么?!!!那个冷如寒冰的冥王竟然喜欢上了冷面煞星!还对她穷追不舍!!连自己的高冷范儿都不要了,变成了妖孽小奶狗!!!吃瓜群众惊呆了!这个瓜也太大了!瓜瓜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小月儿,你看看我,这是你最喜欢的红色~”某男穿着一身火红的衣袍在她面前晃来晃去……【桃花新手,不喜勿喷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超神网文

    超神网文

    这是一个超神的玄幻版网文圈……文气在身,创作网文,御敌封神,小说镇天下。作者创作小说不仅有世俗钱财收入,还可以将自己创作的小说中的法宝神通尽数化虚为实,更能凝聚书灵,辅助修炼,杀敌制胜……还可凝聚荣誉徽章,每一种荣誉徽章都有神异的力量,玄妙莫名……又有大神之光护体,身如琉璃,诸邪辟易……如果能寻得月票灵胎,加以各种天材地宝炼制,以读者所投月票蕴养,可锻造出月票神兵,威能浩大,所向披靡,可令群魔伏首……宝书一成,天降异象,神书历劫,地涌金莲。白金一念,封天绝地,至高不出,谁与争锋?一个来自异界的扑街写手穿越到此间,面对超神的一切,傲然提起手中墨笔,笔尖露出了锋芒……
  • 胡不喜

    胡不喜

    大门不迈二门不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平时多带两本书都哼哼唧唧的极品宅女胡某人竟然被自己妹妹一脚踹出了家门,理由是她需要锻炼锻炼……迷失在森林里却被犯了错的某天道拉去救场子……某天道:“功法神器任你挑,天材地宝任你选,突破晋升不扛雷,你修仙好不好?”某喜:“累,不干,送我回家”……某道:“咳咳,那个那个,回不去了……”某喜:……某道:“所以,修仙吧。修仙可以延年益寿,可以青春永驻,可以返老还童,带挂修仙,踏上强者之路,登上人生巅峰,让芳名永存于事!”某人不为所动:“我活这么些年已经很累了,你还想让我多活几年?”某道:……默默打包,趁某人不备,颤巍巍地一脚踢出……
  • 卢一萍中短篇集:最高处的雪原

    卢一萍中短篇集:最高处的雪原

    本套书为纪实文学大家卢一萍作品,共包含18册,以雪域荒原为背景,既描绘出壮丽广阔的边疆气息,也生动写出不畏艰险的军旅生活。人类与自然的博弈,是渺小与伟大的融合,自然灾害与行军征程的互相映衬,刻画出铮铮铁骨和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分别为《哈巴克达坂》《雷场》《巴娜玛柯》《新兵班》《最高处的雪原》《幽默记》《在喜马拉雅南麓》《铁翼飞旋》《为了爱,达巴并不遥远》《吾甫浪巡逻》《猛虎连长付立志》《一对登上世界屋脊的猪》《蓝色士兵》《七年前那场赛马》《如歌军旅》《白色群山》《光荣牺牲》《荒原情歌》。
  • 怕老婆故事

    怕老婆故事

    本书汇集的怕老婆故事,有古代代表性作品,更多的是描写当代人的怕老婆故事,具有现代怕老婆色彩。作品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市民、官员、群众、干部、知识分子、穷人富人,老才青都有。怕的行为,离奇古怪;怕的动机,五花八门。
  • 七言律

    七言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