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1900000002

第2章 闲语:走错路看到不一样的风景(2)

【公交车上的人生哲学】

一辆公交车停靠在起点站,等待乘客。又上来了一位乘客,不慌不忙地走上车,像个绅士。稀稀拉拉只有十几个乘客,几乎都是靠窗坐的,也基本上是一个人独坐,除非是同行的人,才会坐在一起。这位乘客也找了一个靠窗的座位,坐下。人少,位子多,人们都会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好、坐着舒适的座位。

如果起点站等待的乘客比较多的话,情况就会有所不同。一辆公交车进站了,大家会争先恐后地抢着上车,为的是确保自己能有一个座位。即使人不是太多,明知道每个人都会有座位,但不少人还是会挤抢,因为他希望能占一个好一点的座位。

空座位多的时候,大多数人不会选择标明是“照顾专座”的位子,因为谁都知道,那是留给老幼病残的。但凡有一点廉耻感、同情心的人,坐在上面都会不自在,即使车上并没有老幼病残的人。不过,如果车上没有其他空座位了,很多人就可能一屁股坐在“照顾专座”上。这样的人大致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会想,我先坐一会,等到有需要的人上来了,我再让给他;还有一类人,会心安理得地一直坐在“照顾专座”上,哪怕身边就站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或腆着大肚皮摇摇晃晃的孕妇。

公交车驶动了,进入下一站。等待在站牌下的人,翘首以待。如果车上还有空座位的话,站台就会特别骚动,因为大家都希望自己能第一个挤上车,抢到一个难得的座位。如果看见公交车上有人站着,说明已经没有空座位了,拥挤情况反而会好一点,因为挤没有任何用处,即使先挤上去,也并不能占到什么好处。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只要有一点希望,有一点空隙,有一点好处,就会有人设法挤占,毫无希望了,心态反而变平和了。

公交车继续往前行驶。车上的乘客已经很多了,没有一个空座位,连“照顾专座”都坐满了该坐或不该坐的人,很多人不得不站着。公交车又驶进了一站。等候在站台上的人,看见已经有点拥挤的车厢,会变得更加焦躁,迫不及待,所有的人都拼命地往车门里挤,为的是能挤上这趟班车,谁都怕被拉下。你经常能听到车下的人一边挤,一边往车里喊:“请往里挤一挤嘛!”“拜托,再挤一挤,我急着上班!”

最后一个人,终于也挤上车了,车门吃力地关上。他长吁了一口气,庆幸自己总算挤上来了。车厢里拥挤不堪,混杂着各种气息。公交车驶动了,车厢里的乘客,左右摇晃,变得稍稍松动了一点。公交车又进站了。这是一个小站,站台上只有一个候车的乘客,他大声地往车里喊:“我赶火车,上一趟公交车就没既上,再赶不上这趟车,我就赶不上火车了。里面还有空隙,麻烦大家再挤进去一点,谢谢了!”司机也请大家再往里挤一点。车厢里的人牢骚满腹,站在车门口最后一个上车的乘客,嗓门最大,声音最愤怒,“怎么挤啊?都会挤成肉饼了。”车上和车下,就是这么不同。已经上车的人,就像一群利益既得者,永远不希望分出一杯羹,虽然可能他自己刚刚也为了能挤上车,而苦苦哀求过他人。

如果在半路上,上来一位老幼病残,往往是坐在前面的人,会主动站起来,为他让座,而非本不该坐在“照顾专座”上的人。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是,如果车上有一个人,主动给他人让座,那么,后面再有老幼病残上车,就可能有更多的人主动让座。反之,如果上来一个孕妇,无人肯站起来,那么,再上来一个老人,也难免会遭受同样的待遇。善心会传递,也会传染。

这辆公交车,就行驶在繁华的街区,它是我们生活的一个缩影,一分真实的写照。世态百相,人心冷暖,尽在其中。你我都是这趟车上的乘客,想一想,我们又该有怎样的表现?

【底色】

还在襁褓的时候,妈妈给他围的围巾就是灰色的。颜色靓丽的围巾好看,但是不耐脏,而灰色的围巾,即使沾了奶水、菜汁什么的,也不太容易看出来,而且容易清洗。他最早看到也是离他最近的颜色,就是灰色。他从小就习惯了这种颜色。

小时候,他穿的衣服,基本上也只有两种颜色,灰色和黑色。像所有的男孩子一样,他很调皮,喜欢在草地上翻滚,喜欢玩泥巴,经常将双手、小脸和衣服弄得脏兮兮的。灰黑色的衣服,脏了也不显眼,这也许是父母总是让他穿灰黑色衣服的原由。当然,看到别的孩子,穿着颜色鲜艳的衣服,他也羡慕过,嫉妒过,但很快他就适应了,他觉得,再好看的衣裳有什么用,稍不留意就脏了,而自己的衣服,即使脏了,甚至脏得不成样子了,却不怎么醒目刺眼。新的和旧的一样,旧的和脏的一样,他觉得这很好。

上学了,学会了写字。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用铅笔,他也用铅笔。铅笔最大的好处是,写错了,用橡皮一擦,错误就消失了。三年级开始,别的同学开始使用钢笔了,钢笔写的字,更清晰,更正式,也更有力量。他还是用铅笔,因为他觉得自己老是会写错,不是偏旁错了,就是音标错了;不是数学的式子摆错了,就是结果算错了,总之,一定会犯错。如果是钢笔写的,错误就难以更改,而铅笔写的,就容易多了,随时可以擦掉,更改,因此,他一直使用铅笔。直到初中快毕业了,老师强制性要求用钢笔书写,他才极不情愿也极不习惯地将铅笔换成钢笔。结果,他的作业本和考试卷,总是被涂改得一塌糊涂,像一张大花脸。

十八岁那年,他终于也考取了一所大学,在外地。父母很担心,他的自理能力太差了,一个人到外地上学,他一点也不会照顾自己,不会洗衣服,不会削水果,甚至不会一个人去理发店理发,这让父母实在放心不下。父母为他买好了所有的生活用品,衣服很多套,依然不是灰色的,就是黑色的,耐脏;床单和被套也是灰色的,耐脏;鞋也是灰色的,耐脏;就连洗脸的盆子、毛巾、牙刷,也都是灰色的,还是因为耐脏。父母知道,他不会洗,也洗不干净,唯有灰色的,脏与不脏,难以分辨,得过且过吧。就这样,他的大学生活开始了。每到假期,他都会大包小包地将所有的衣物都带回来清洗。几乎已经辨别不出本来的颜色了,好在灰色的东西,加上一层污垢,也还是灰色的。

大学毕业之后,他进了父母早早为他联系好的单位。谢天谢地,父母有先见之明,认定他不会有什么大出息,既没指望他考上研究生,更不敢希翼他能凭自己的力量找到好单位,所以,父母未雨绸缪,在他读大学期间,就凭一张老脸,四处托人找关系,求爹爹告奶奶,为他谋得了一份差事。单位虽然不太理想,但总算有一个饭碗了,可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到了婚嫁之年。他本来看中了一个女孩,是他的同学,但父母认为女孩家在千里之外,而且心气太高,根本不靠谱,最后,父母出面,介绍了个老同事的女儿,长得一点不出色,关键的是,不是他心目中的女孩,但父母说了,成家不就是为了有个伴一起过日子吗,女孩本分,知根知底,不就足够了吗?他懒得反抗,他也早已习惯了父母的安排,就这样,他和女孩见过几面,就成亲了。

他们有了自己的房子。装修的时候,他翻了很多装修参考书,也参观了好几个同事的新房,心中泛起一丝微澜,他冒出一个念头,将新房装修、布置得温馨、典雅、现代一些。但最终,他还是选择将墙壁刷成灰色,木地板选用深紫色的,门和边框则是暗灰色的,他觉得,这样的色调不好看,显得沉闷,但是,最大的好处是,耐脏,而洁白的墙、鲜艳的地板,有一点灰尘和污渍,都毫发毕现。他宁愿难看一点。

他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他给孩子买了一块肚兜和围巾,给粉嫩的孩子围上后,他搓搓手,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这样,就不怕孩子弄脏肚兜和围巾了。

现在,每天,他穿着那件灰色的外套、夹着土色的皮包,骑着黑色的自行车去上班,朝九晚五,很规律,同事们都喊他老某。他苦笑笑,自己才三十出头啊。但他很快就习惯了,他的身影,与灰色的街道,雾霾的空气,以及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如此协调。

他是谁?也许是我,也许是你,也许是他。

【爱哭也是特长?】

不爱学习,不做作业,成绩很差,一直是班级倒数前三名;

懒惰,爱睡懒觉,连自己的手绢和袜子都不肯洗,书包永远乱得跟鸟窝似的;

爱顶嘴,大人说什么,她都会不服气地狡辩,顶嘴,耍脾气;

还会说谎,小小年纪,讲起假话来,跟真话一样;

有时还会偷拿父母钱包里的零钱,然后偷偷跑进黑网吧;

最要命的是,她根本就不想好,这么小,就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味道……

十几分钟过去了,这位妈妈的口中,全是孩子的缺点,没有一个优点。看得出,对自己的女儿,这位妈妈是心力交瘁,苦不堪言。眼看一场家长心理咨询会,全变成妈妈的倒苦水会了。心理老师再次打断这位妈妈的话,问她,你的孩子有什么特长?

特长?妈妈皱着眉头。学习?一塌糊涂。唱歌?孩子倒是喜欢哼哼唱唱,但老是跑调,没一首歌能唱完整。书法?孩子的字写得很难看。跳舞?她连路都不肯好好走。弹琴?幼儿园的时候,是逼她上了几堂音乐课,可她根本没那个细胞,只会乱弹琴。妈妈无奈地摇摇头,真想不出来,这孩子身上,有什么特长。

老师想了想,问这位妈妈,那么,孩子有没有什么特点?

爱哭。妈妈脱口而出。

老师继续启发妈妈,怎么个爱哭法?

妈妈的话匣子,打开了:星期天带孩子去公园玩,看见一只小猴子,被别的猴子咬伤了,一瘸一拐地走路,孩子会心疼得直掉眼泪;过天桥时,看见跪在地上乞讨的老人,衣衫褴褛,勾腰驼背,一脸苦楚的样子,孩子会眼含热泪,而且,一定会跑过去,将自己身上的零钱都塞给老人;看电视时,只要看到伤感的故事,总是泪流满面,所以,妈妈总是在茶几上事放一盒餐巾纸。

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地补充说,这孩子太爱哭鼻子了,一丁点大的小事,都可能惹得她大哭不止,但奇怪的是,哪怕是犯了错误,挨了一顿打,她也从不会哭泣。

老师笑了。这说明,你的孩子心地很善良,情感很丰富,是个多愁善感,有爱心的孩子。这是孩子最大的特点,也是她身上最大的优点啊。

在心理老师的建议下,班里专门组建了一个爱心义工小组,并让这个孩子当组长。

这个毛病一大堆,对集体活动也从来不关心的孩子,骤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爱心义工小组组织学生去陪空巢老人聊天时,有的孩子嫌老爷爷老奶奶太唠叨,不自觉地流露出不耐烦的神情,唯有这个小姑娘,会用崇拜的眼神看着老人,一直不厌其烦地听老人讲话,陪老人唠嗑,老人们都很喜欢这个小姑娘;学校附近,有个流浪动物收养中心,爱心义工小组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中心帮帮忙,有的孩子或者害怕动物,或者嫌动物太脏,显得扭扭捏捏,但这个小姑娘,却一点也不嫌弃,亲自喂小动物吃东西,照顾生病的小动物,小姑娘成了收养中心的小动物们最喜欢的人……

而更大的变化是,孩子自身的变化,一向不爱学习的小姑娘,上课不乱讲话了,作业都能按时上交了,和同学的相处变融洽了,很少和父母顶嘴了,妈妈生日那天,孩子还亲手为妈妈做了一碗面条,虽然面条煮得太熟了。

一个几乎被认为一无是处的问题孩子,就这样彻底改变了。孩子的妈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从一个缺点很多的孩子身上,寻找特点、优点、亮点,往往很难;就像我们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忽视一个优点很多的孩子身上的缺点一样。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同样,每一个孩子,也一定有自己的特长,自己的优处,自己的长项,发现它们,循循善诱,每个孩子就一定是一朵花蕾,在自己的天空,粲然绽放。

同类推荐
  • 日常记:各自去修行+唯食物可慰藉+山野的日常(套装共3册)

    日常记:各自去修行+唯食物可慰藉+山野的日常(套装共3册)

    《各自去修行》本书记录了好几个寻常人生活,看起来令人向往,却又是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实现的。它既是文学的,细腻的,温暖的,又是趣味十足的。能帮助读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就是拥有日常的喜悦。《唯食物可慰藉》本书收录与饮食相关的美文22篇,讲述生命中的深情故事。一蔬一饭的爱意源远流长,岁月深处的凝望穿越时光。那些滋味满怀深情,光阴流转间叫人感动落泪。一碗朴素日常的米饭,一道普通不过的番茄炒蛋,都有人生的哲学蕴含其中。翻阅此书,既满口噙香,又心旌摇曳。那些在乡野里度过的时光,如此美妙轻灵。看水流,听鸟鸣,摘野果,晒太阳;云在流,风在走。作者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写下自己的生活,也呈现出那时那刻与自然对话所领受的感悟与体验。《山野的日常》那样的诗意生活,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想,但又有几人能够做得到?在本书中,作者为我们一一呈现。阅读这些美好的文字,身在闹市,心也可以去过一段山野的日常。
  • 语用与意图:《红楼梦》对话研究(修订版)

    语用与意图:《红楼梦》对话研究(修订版)

    研究小说对话的作用和现象,运用语境学、语用学、意图论、对话作用进行横切面剖析,在一定的程度上解释《红楼梦》对话的种种现象,为中国小说呈现了不同角度的研究。
  • 所有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

    所有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

    《所有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是一本特别的书,它不会给你讲道理,只是把街头巷尾的故事娓娓道来。但我保证看《所有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的时候,你会想起某位为情所困的朋友、开朗逗比的兄弟,或者多年前还很幼稚的自己;想起某段独行的陌生街道、惊心动魄的旅程,或者一直想忘却忘不掉的记忆;想起某个流连沉醉过的小酒馆、烟火缭绕的路边摊,或者再也未曾回去的校园。《所有坚强都是柔软生的茧》全书30个故事,它们讲爱情、讲友情也讲亲情,所有的事和人,可能曾经也在你的眼前,可能就在你身边。
  • 灵魂的居所

    灵魂的居所

    作者以学者的博识与智慧兼诗人的敏感与才情,发掘古村丰富的历史、人文蕴含,体味一石一木中寄寓的思想、情感,并由此而洞悉一个地域甚或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和心灵历史。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吴头楚尾和北人南迁的历史情境、明清以后随工商兴起带来的富足生活,造就了体现出多元文化特质的丰富多彩的江西古村建筑艺术。《灵魂的居所》力图以散文的形式,引领读者去品味建筑、想象历史,启发读者欣赏古村建筑的审美主动性。
  • 戴明贤集(第三卷):物之物语

    戴明贤集(第三卷):物之物语

    本书为《戴明贤集》第三卷,系戴老贵州系列作品之一。戴老着眼于生活小物件,集中选取了父辈友朋之间流传赠送的部分书画拓印、照片书稿、居家物什等,从“物之历史”的视角切入,将物之故事娓娓道来,同时亦默默写下数十位亲人师友的人生故事。书中主要述及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人事,并借由相关物件追忆更早年月的故事,时间跨度大,地域变换多,所述人物众多。这些物件带着历史和旧日子的气息,是百样人生的无言见证。戴老以生活中的物件为支点撬动记忆,由物及人,展现了各种人物及其背后的时代风景,构成了“人与岁月”的深刻内涵。
热门推荐
  • 末世转盘系统

    末世转盘系统

    一个奇异的梦,预示着末世的来临!人类的生存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丧尸、异能,代表着绝境和希望,张羽一个IT宅男,在拥有了大转盘系统后,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寻亲之路。我不想做惊天动地之事,我只想让我的家人、朋友能够在末世活下去,我只想我做的能够事无愧于心。——张羽
  • 全职医圣

    全职医圣

    天阳中医学院学生任江驰脑子里意外多了一部神奇的手机系统,从此展开了开挂人生……全职医圣书友群:369295372
  • 张伯渊茶录

    张伯渊茶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妖约难宠

    妖约难宠

    妖尊:其实我就是想讨个债来着的,但是不小心一失足成逗比了苏雨:我不认识他
  • 滨江膳祖

    滨江膳祖

    这是一九〇〇年的北京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这里就是七雄之一的燕国的都城——蓟城。星移斗转,经秦、汉、隋、唐、宋、明、清各朝代,它不仅仅是北方名城,而且还是交通要道,曾名涿郡、幽州、范阳、燕山。1153年,金海陵王占领后,改称中都。由此开始了作为封建王朝统治中心的历史。1276年,忽必烈攻占中都,认为其右拥太行,左注沧海,南抚中原,北枕居庸关,背靠朔方,萦畿带甸,负山引河,天府之所,于是在中都的东北郊外大建新都——大都。参照汴洛中都旧制,分外城、皇城、宫城三重,呈南北长方形,外城周60里,11座城门。其东西分别相当于今北京的内城东西旧城,南至今长安街一带,北城在德胜门外。
  • 这游戏真不是我创造的

    这游戏真不是我创造的

    按照无限恐怖制作的游戏,竟然能够影响现实…何宏轩苦笑着说:这游戏真不是我制作的你信嘛?
  • 镇神志

    镇神志

    故事的因埋在遥远的神话时代:没能诞生的祖神,可以弑神的武器,封闭的九天,失衡的灵气……看似没有关联一切,渐渐造成了神灵与天道的对抗之势,漫长的时光流逝,遥远的因结出了果,将古荒州的命运带到分岔路口,当苏暖恍然发觉时,自己已被卷入命运的洪流,不可抗拒也无从选择地一步步踏上了最终神灵与天道的战场。
  • 遗山集

    遗山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逆天邪后

    重生之逆天邪后

    真爱十年,换一朝挖心剖骨、灭满门,复仇不能。生生世世,此恨不灭,苍天有眼,还我十年重生。既然还我天下,便只能由我掌控,岂能容你再腥风血雨。他说:我做了个梦,梦见为了你,不得不放弃这大好江山,你却在别人怀抱里取暖痴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色校花极品高手

    绝色校花极品高手

    被师傅坑了无数次的周明,原本准备收山不接任何任务。师傅告知他最后一个任务只要保护美女,完成之后就能够好好享福。周明半信半疑的踏上江市,却发现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