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83800000001

第1章 序

谭必平

唐小平的个人专著《铁道线上的笛音——写活人物新闻感悟二十篇》就要出版了,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说起来,我和唐小平的人生经历有些相似之处。我们所学专业相近,我大学读的是中文专业。她学的是文秘专业。大学时代,我爱好文学,曾撰写了不少文章刊登在《湖南日报》等报刊上。这些作品为我毕业找工作进铁路提供了很大帮助。唐小平最初在基层站段工作,她钟情写作,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2001年,我和她同一批经过公开招聘考试分别进入广铁集团办公室和广州铁道报社工作。

唐小平到报社后,13年来,她一直在长沙记者站坚持笔耕,现已成为广铁集团管内小有名气的一名深资记者。2013年11月,我调到了广州铁道报社工作。

当她把这部书稿放在我面前,我读着这本书,仿佛看到了她成长的脚步。能成为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并为她写序,我感到高兴。在这里,不妨谈谈对她个人及她发表作品的感受。

没进报社前,唐小平在我心目中的印象可用一个“优”字来形容。我认为,她发表的新闻稿件质量优良,她是个优秀的记者。

这10多年,我不时在报纸上读到唐小平的文章。在跟随各级领导到湖南调研的行程中,偶尔能见到她随行采访拍照的身影。在我的记忆中,唐小平抢拍照片动作敏捷,话不多,见人总是微微一笑。

听唐小平发言较多是在两次会议上。一次是2010年7月20日,在广铁集团召开的学习刘爱平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上,唐小平作为报社记者代表发言。她说,刘爱平的工作激情深深地感染着她,激励着她,让她不敢懈怠。她要像刘爱平那样,把新闻工作当作事业一样去热爱。言辞之间,透露出一个年轻记者的优秀素养。还有一次是2010年10月26日,在广铁集团党委举行的周福林同志事迹学习会上,唐小平作为报告团成员之一,在大会上介绍周福林人物通讯稿的采写体会。她动情地说,为了采写周福林这个人物典型,采访小组先后采访了50多人,行程1000多公里,共整理出4万余字的采访记录。我在台下听她谈得朴实感人,我感觉唐小平采写人物通讯作风务实,能深入基层一线,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让我对她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2011年3月的一天,我看到《广州铁道》报一版头条刊登了一篇长篇通讯《波澜壮阔千帆竞——集团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综述》。这篇万余字的通讯稿写得气势恢宏,文章引用事例数据充分,说理生动,对广铁集团多元化经营战略进行了全方位解读。文章作者就是唐小平。我当时在广铁集团办公室工作,我感觉这篇文章写作手法生动,对写领导讲话稿很有借鉴意义。于是,我把这篇文章推荐给办公室文秘人员学习。当天,我主动给唐小平打了个电话:“多元化经营战略这篇文章你写得气势磅礴,有些资料我们办公室都没有掌握,你是怎么收集到的?”电话的那头,唐小平显得有些吃惊,她大约没有料到我会给她打电话。但她很快落落大方地告诉我,为了写这篇稿件,她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去采访,言谈之间非常谦虚,没有一丝得意之情。

后来,我又陆续在《广州铁道》报上读到她采写的有分量文章。广铁集团近几年来先后推出了周福林、黎伟明、杨卫华等先进典型,这几篇长篇人物通讯稿的第一作者都是唐小平。我感觉,在采写新闻方面,她经验丰富,出手不凡。

2013年春运期间,我在读2月1日的《广州铁道》报时,看到一版头条刊登了一张特别醒目的压题照片:一个农民工站在代售点前,手拿火车票,喜笑颜开地打着电话。这张照片是通讯稿《火车票代售点下乡记》的配图。有了这张生动传神的压题照,把广铁集团在乡镇开设火车票代售点,给农民工带来便利的效果展示得淋漓尽致。我发现,照片的拍摄者是唐小平。我隐约觉得,唐小平是个写作经验通讯、人物通讯、拍摄照片等各方面都出色的优秀记者。这是未进报社前唐小平在我心目中的印象。

我调入广州铁道报社工作的一年多时间,和唐小平有了更多的接触。我觉得可以用一个“实”字来形容她。她做人实在,从来不在领导面前夸夸其谈。她工作扎实,作风务实。不少基层单位干部职工都向我反映,唐小平这个记者实干、敬业。

唐小平是我们报社仅有的两个驻地记者之一。她负责原长沙铁路总公司管内的新闻报道,办公地在长沙。尽管她人不在广州本部,一年间我和她碰面的次数不超过10次,但她的工作让我非常放心。她发回的不少稿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布置交办给她的任务,她每次都能及时出色完成。

让我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是,2014年3月29日晚上,我接到上级紧急任务,要求刊发一期湖南铁路联创技术发展中心的经验报道,在多元化经营会上交流。我给唐小平打电话时,已经是22时,当时她乘坐高铁从广州出差刚回到长沙的家。听到需在一天时间内完成一个专版的采写任务,她毫不犹豫地回答了两个字:“好的!”

说实话,当时我的心里有点打鼓。因为一个专版至少需要5000字的文稿。放在平时,最快都要三四天才能采写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3月31日早上,我上班后打开邮箱,发现她不但发来了一篇5800余字的通讯稿,还附上了一篇1000字的记者观察,稿件内容丰富客观,表述到位。我对标题稍作修改后,迅速组织编辑编版。第二天一早,及时把报纸送到了会场。这期报纸受到上下好评。后来得知,3月30日全天,唐小平白天赶到联创中心进行全面采访,充分掌握素材。晚上通宵加班赶稿,直至第二天6时把稿件发回报社。从这件事,我深深感受到了唐小平务实的工作作风。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她不讲条件,高效执行。从稿件完成的速度和质量,我看到了她比较扎实深厚的业务功底。

我到报社后,做的一件事是大力推动“正字文化”建设。我认为,办报必须方向正确,为广铁改革发展传播正能量。为此,我先后在报社推出了“正道微语”“正点评报”“正心悦读”“正气培风”“正向讲坛”等“正字文化”系列,以点燃员工激情,打造优秀团队,推动采编工作不断创新。

受到“正字文化”熏陶,唐小平的工作激情更加迸发。在新闻写作上,她有着独特的敏感性。在完成规定的报道任务之外,她总能挖掘到好的新闻线索。今年10月,她主动去三塘车站采访,写了一篇通讯稿《陶瓷土缘何又坐上集装箱班列?》。这篇稿件紧扣广铁集团中心工作,反映了车务站段和货运中心联手营销,把走公路运输的陶瓷土争取回到铁路的故事,刊发后受到读者好评。从她的采访手记里,我才知道,为了抢拍到好照片,她爬上了10多米高的龙门吊,膝盖磕破了皮。她的工作激情让我印象深刻。

2014年,唐小平的发稿量在报社记者中排名第一。她的优稿、优秀摄影图片也不少。她深入一线,先后采写回《割舍不掉这份情》《惠心巧手好儿媳》《帮助他人快乐自己》《湘赣两地通高铁》等10多篇来自现场的一版头条好新闻。我觉得,她的心中始终有一股激情,是激情让她在10多年的新闻采写工作中如此务实,如此投入。

翻开《铁道线上的笛音——写活人物新闻感悟二十篇》,我感觉,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是一个“悟”字。这本书跳出了一般新闻作品集的单一性,书中不仅有观点,还有案例。书中既包含了人物新闻采访写作方法及技巧的论述,还收录了铁路车、机、工、电、辆等各个专业的典型人物通讯稿,汇集了唐小平10多年新闻采写实践的珍贵经验,对初学新闻写作的通讯员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全书共收录了20篇如何采写人物新闻的感悟文章。其中有8篇讲述人物新闻的采访方法和技巧,还有12篇谈论的是人物新闻的写作方法及技巧。这20篇感悟文章犹如一串珍珠,道出了写活人物新闻的奥秘。20篇感悟都是有感而发,有的放矢。这些感悟,来源于唐小平10多年的新闻采写实践。语言恰到好处,结合实际,绝不夸夸其谈,这些文章就像她的人一样实在。这些感悟中,又蕴含了新闻写作理论知识。从这本书中,我感觉唐小平是个勤奋好学、善于思考、乐于钻研新闻业务的人。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唐小平写作人物新闻的悟性。

人物新闻,是对具有典型意义和新闻价值的人物进行的报道。人物新闻在中外新闻历史上,具有不可小视的地位和作用。穆青曾说过:“一篇好的人物通讯,往往会起到人物的某段传记,时代的某种记录的作用,甚至会起到某种时评、政论的作用。”要写好人物新闻,要求作者心中有全局观念、观察生活的敏感、火一样的激情和一定的文字驾驭能力。我感到,这几点,唐小平的身上都不欠缺。

书中选编了32篇唐小平采写的人物新闻稿。这些稿件都曾在《人民铁道》《广州铁道》等报刊上发表过,大部分我都读过。这些作品算得上是唐小平采写的人物新闻代表作。结合20篇感悟文章,再认真读一遍这些人物新闻稿,我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动:为了解一个立体的黎伟明,她蹲守在株洲机务段半个多月,带着感情,逐个机车乘务员采访谈心,问出了“大车”们心中最朴实的话语;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雨夜,她来到广铁集团“北大门”茶岭车站,跟着一线防洪的周福林雨中巡查线路;酷暑高温天,她和供电职工一起登上梯车,感受热浪的炙烤;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她深入震中灾区,采写出了《穿越生命线的“大车”们》。为了写活人物报道,她深入现场,捕捉细节,挖掘亮点,展现情节,用多样手法去表现。她采写的这些人物身上闪耀着广铁职工勇于拼搏、乐于奉献的精神,闪耀着新时期铁路人的精神。

著名记者鲍·波列伏依曾在《我的记者生涯》中说过:“一个真心实意的新闻工作者,他的生命不是以年计算,也不是以十年计算,而是以通讯报道来计算的。报道一篇接着一篇,其中那些最有意义的,最复杂的,或者说最成功的文章,就成为他一生的里程碑。”优秀的记者,无一不是职业理想的追求者,这源于热爱,源于责任。

在我的心目中,唐小平是一个真心实意的新闻工作者。正如她在今年报社组织的首席记者竞聘会上说的一样。她说,当记者13年,共采写稿件1800多篇。她希望在记者这个岗位上,快乐地一直干到老。后来,她以高票当选为报社首席记者,我觉得她是当之无愧的首席记者。

衷心祝愿唐小平在记者的路上越走越远,写出更多的新闻佳作。

2014年12月

(作者系广州铁道报社总编辑)

同类推荐
  • 为什么可可西里没有琴声

    为什么可可西里没有琴声

    《为什么可可西里没有琴声》集中的19篇作品是作者数十次亲临青藏之后的真实生活记录和对生命的深刻体验。终年抗争在高寒缺氧的雪域高原的人们,特别是那些可爱可敬的解放军官兵,他们无私无畏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也奉献着智慧和才华。雪域独特壮美的自然风光以及高原大地上如藏羚羊等稀有的动物,也在作者笔下有栩栩如生的描绘。
  •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本书主要探讨汉晋时期思想学术领域庄学全面复兴的背景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状况。回答了以下问题:汉魏之际庄学复兴有何表现?复兴的原因是什么?汉晋文学以怎样的方式接受《庄子》?汉晋各时期的《庄子》接受有何特点?汉晋文学主要接受了《庄子》的哪些方面?有何表现?《庄子》强烈的生命精神及由此生发的诗性精神是汉晋士人和文学对其进行选择接受时的一个主要兴奋点。本书以此为中心,对汉晋文学与《庄子》在生命意识、理想人生境界的建构及叙述方式上的深层联系进行了专题研究。
  •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生活晨报》是由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报纸,如今已走过十五个年头。他们将十五年来的稿件、图片、版面进行梳理、选编,结集成册,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三晋文化研究会这些年陆续出了一批书,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我们深知,出书是一件很兴奋也很艰难的事情,如同一位母亲孕育一个生命。个中甘苦,身心的付出,不亲身经历者很难感同身受。
  • 记忆的颜色

    记忆的颜色

    作为一位电影导演和作家,彭小莲长期关注老一代学者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个人际,并不断间断地为他们撰写文章、拍摄映像、进行专访,甚至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好友和同道。这既源自于彭小莲个人的家庭影响,也是她在多年留学、导演生涯后的选择与志趣。本书以非虚构的方式,分别以赵丹与黄宗英、贾植芳、家族亲人和上海街头按摩店老板四组人物,撰写了关于“记忆”的长文,其中既有历史变迁的宏大叙事,更有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具体入微的言谈、选择、爱恨,整体上构成了一副关于记忆的长卷:既是彭小莲个人的,更是国家民族的一份记忆。
  • 凌叔华文集:女人

    凌叔华文集:女人

    《女人》集中向读者展现了传统文化与都市文明畸形结合背景下女性的道德丧失与人性沦落。其中,《小刘》写的是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新女性的沉沦。《送车》中的旧太太们在时髦的现代交际中暴露了她们的虚荣心和寄生心理。凌叔华不加掩饰地表现了她们的丑态和不堪的内里以及她们的枯燥的灵魂,塑造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她不仅书写新旧更替时代的女性生活,也镌刻一代女性的历史印痕。
热门推荐
  • 执宰大宋

    执宰大宋

    未央觉得登州太穷,于是登州成为天下第一富庶府州。未央觉得皇帝太仁慈,于是赵祯横刀立马,操刀来到了前线。未央觉得辽国太欠,于是辽国被狄汉臣帅大宋铁骑灭了。未央觉得西夏太嚣张,李谅祚立刻去除国号,俯首称臣。不一样的宋时明月,不一样的晓风残月。新书《唐司命》,请大家收藏一下。
  • 死水微澜

    死水微澜

    李劼人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被郭沫若称颂为“小说的近代史”。本书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本书以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的七年时间为经,以四川省会成都及其近郊构成的川西坝为纬,描绘了清朝末年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及挣扎的苦难历程。在作品中,作者表达了对备受压制的人们——特别是下层妇女的同情。小说还结合人物塑造和情节推进,细腻地写出了当时的民俗风情、起居服饰等,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性,具有浓郁的巴蜀文化的地方色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搁浅

    搁浅

    我们八驿镇紧靠松花江,曾是北方驿道上的一个站馆。镇上很多人都是站人的后代,可许建来却不是,他家是后来从外地搬来的。离开八驿镇三里多地,有一座省属监狱,他老爸就在那儿上班,管后勤伙食一类,也穿警服,来回骑车子,从街上日日地驰过,那也是很抖精神的。监狱系统的人归省里统一调动,忽而这忽而那,自己说了不算,一纸调令,许老爸就来了。还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许建来的妈妈就病故了。我们都记得当时出殡的场面,许建来手上撅着一根雪白而琐碎的灵头幡,哗哗啦啦地飘拂在劲飕的秋风里,走着很规范也很僵硬的步子,就像仪仗队里的新旗手。
  • 优质男友送上门

    优质男友送上门

    他,英俊潇洒,俊逸不凡,虽然贵为大财团的继承人,却有着痞子般的流氓性格;她,面容姣好,身材傲人,作为一名平凡无奇的小资女人,活得倒也滋润。一场命运的玩笑,让他和她相遇,而身份,竟然是雇主与养客。谁说钻石王老五就不许吃软饭了?
  • 祸水妖娆:绝色皇妃倾天下

    祸水妖娆:绝色皇妃倾天下

    她二十一世纪的公认美女林晓晓,在一次意外的情况下意外穿越了,原本以为是一场意外,可是这竟然是命中注定的。她星辰国相府的大小姐,空有一副美貌,诗词歌赋样样不会,成为星辰国的人人嘲笑的草包。他如滴仙般的人,一生不为谁动情,直到遇见她,才发现这一生的存在只为等她到来。他流域宫的宫主,传说嗜血如狂,只要他想杀的人还从未失手过,一张妖孽般的面孔迷死骗过千万少女,却只对她一见钟情。...........他们都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千万年早已注定的。他们的心只为她开启。一女n男,绝对宠文
  • 爱情来得比较慢

    爱情来得比较慢

    年少时以为嫁给的爱情,婚后一切都是幻象。在悲伤、难过、不知如何选到鼓起勇气重新选择、不断成长,蜕变成自己曾今仰慕的人物,再遇到真正疼惜自己的人,成了一桩幸福的婚姻。
  • 寒彻九泉

    寒彻九泉

    人界秩序混乱,异族觊觎九州。乱世烽烟之下,究竟隐藏了多少汹涌暗流?九泉再现,剑指长天。拨开层层迷雾,平息万古波澜。一个小人物的逆天之路。
  • 我的诸天宿敌

    我的诸天宿敌

    吴浪很郁闷,别人家的系统都是兢兢业业为宿主着想,为什么自家的偏偏把自己往死里坑。系统:“到达新世界,检测到宿主想法,绑定宿敌――魔教教主!”吴浪:“……”……系统:“到达新世界,检测到宿主想法,绑定宿敌――大成圣体!”吴浪“……”……系统:“到达新世界,检测……”吴浪:“等等,就不能来个新手难度的么?”系统:“不能,只有最强的宿敌才能铸就最强的宿主。”吴浪:“那我能放弃你么?”系统:“可以,前提是你能活下去……绑定宿敌――世界意识。”吴浪:“我靠……”
  • 谍探

    谍探

    朱然回国后在《申闻》报社做记者,因为采访报道卷入了一场凶案当中。随着他和法租界巡捕房华人探长胡峥调查的深入,才发现这背后竟然牵扯到潜藏在租界里的间谍。他这才意识到看似平静的上海滩已经暗流涌动,成了各国情报人员和爱国志士们交锋的战场。朱然也投身激流之中,开始了自己的多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