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98300000004

第4章 月食(3)

那到底是解放后第三次看望毕部长了,郭大娘是完全能够体谅他的了。她随着伊汝来到报社后楼的单身宿舍,一边爬那五层楼,一边说:“我知道,伊汝,如今老毕是大干部了,进来出去的全是屁股后头冒烟的,我一个穷山沟的老婶子,在那明堂瓦舍的四合院里住着,是有点不适称。”其实,伊汝知道,如果四合院里没有部长那位娇妻,毕竟养郭大娘一辈子,也决不会多嫌她的。然而回想起来,解放后她头一次进城来,就把何茹给得罪了。她首先错认保姆是何茹的母亲,一把拉住就不放,夸赞她生下了这个漂亮姑娘——还用手指着何茹,怎样有眼力,挑上了毕部长这么个好样的;他除了打呼噜而外,再没比他好的了。打呼噜有什么呢?多听听就惯了。老毕进城这些年,晚上纺线听不到那呼噜还怪空的慌呢!这终究是个误会,何茹性格也是爽朗的,哈哈一笑了之。但郭大娘这位军烈属,这位子弟兵的母亲,还以为这些人是当年住在羊角垴的八路军,紧跟着竟摇着头端详着何茹:“你年纪轻轻,能吃能做,怎么还雇个老妈子呢?”又扭过脸来直截了当地批评毕竟:“这可不是咱们八路军行得出来的事!”这下惹恼了何茹,她是个说酸脸就酸脸的女人。伊汝记得,毕部长嘿嘿一笑的时候,何茹的脸起码长了一寸。第二次进城,是一九五四年,伊汝记得那正是国泰民安的年头,郭大娘背来了几乎整整一驮子东西:小米、红枣、山药、地瓜干、枣儿酒、摊好的煎饼、煮熟的染成红色的鸡蛋,羊角垴所有能拿得上台面的东西,都搬进毕部长的四合院。因为郭大娘甚至比终于生了个大胖小子的何茹还要高兴,也许她的老伴、儿子都牺牲在革命战争中的缘故,对于那裹在襁褓中的新生命,又是爱、又是亲,乖乖长、乖乖短地搂着,就像她当年疼爱着伊汝这个小八路似的。伊汝看到何茹的脸上,出现了一种恐怖的灰色。他知道,甚至像他这样被何茹看作小老弟的,不怎么见外的人,一进四合院,都恨不能跳进消毒水的大缸——如果有的话,杀死浑身的细菌,以免传染给那可爱的小宝宝。好,这位来自羊角垴,有大脖子病、柳拐子病等病例的穷山沟的老大娘,这还得了,她叫着大嫂——那老保姆早辞退了。“快抱去喂第二遍奶!”

大嫂看看钟:“还差十五分钟呢!”

“今天提前,四分之三的奶、四分之一的水、十五克糖、一西西蜂蜜——”

郭大娘有生以来还是头一回听说奶个孩子,有这么复杂的学问。不过这些量度名词,使她想起来什么,连忙回过头去:“咦,妞妞呢?”

伊汝一头跳到天井里,心想:敢情,都够一头毛驴驮的土特产了,大娘是弄不动的,原来是她!这时,那个腼腆而并不忸怩,短发宽肩膀的妞妞,正站在花坛旁边,注视着那一丛正盛开的浅蓝颜色的花。花坛里有着各种花,粉的、红的、黄的、白的,只有这一丛与众不同的花特别引人注目,引起了妞妞的关切。也许她在这个城市里,在这个庭院里,感到自己很像这种蓝色的花,有些不大合群吧?

那一回住的时间很短,主要是妞妞惦念着她的种子,夏秋之际,正是扬花授粉、含苞结穗的关键时刻,无论如何也不肯多待。尽管只是住了几天,何茹的脸一天长似一天,就在她俩回羊角垴去以后,何茹朝她丈夫总爆发了。正好伊汝来问一篇稿子的事,赶上了这场兴师问罪的暴风雨。一个使敌人闻风丧胆的游击队长,一个口若悬河的宣传部长,一个堂堂大报的主编,对于夫人一点办法也没有,除了唉声叹气。何茹连这个小老弟也不放过:“听说,你还打算娶那个呆头呆脑的姑娘?”

“她呆吗?何大姐!”

“你都是小有名气的记者了,这样的爱人,拿得出手吗?”她不顾毕竟的阻拦,“我偏说,我偏说,你管得着么?”

伊汝竭力使这场暴风雨停歇,还等着发稿呢!便笑着问:“何大姐,怎么拿不出手?我问你,你们院里花坛上那种蓝颜色的花,叫什么名字?”

不但她,连学贯中外古今的毕部长也说不出来。

伊汝为妞妞自豪:“你们看,她知道。”

何茹负气地说:“你愿意娶她,我不管,反正我不愿找个婆婆——”因为郭大娘出于一种好意,一种极纯朴的山沟里老妈妈的好意,曾向何茹建议过:一个孩子怎么能不吃妈的奶呢?也不是没有奶水;正因为做母亲的血变成了奶,把孩子喂大了,才叫一声娘的:“要是照你们这么做,那不是奶牛要成了人的干妈了吗?”哪曾想这番话把何茹气了个两眼发黑。

直到她们走的前一天,伊汝才抽出时间陪妞扭去逛这个城市。不过,她一定要去报上登载过的,那个新建的植树园去。但那是个不开放游览的科研单位,只好凭着记者证左说右说才进去。羊角垴是个贫瘠的山区,无霜期要短一些,妞妞从来也没见过那暖房里亚热带植物浓翠欲滴的绿色,她那文静的脸上,露出了惊诧的神色。她告诉伊汝:“我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见到蓝颜色的花!”

“在哪儿?”伊汝连忙四处寻找。

她甜甜地一笑:“是在毕部长家院子里,你知道那种花叫个什么名字吗?啊,还是个记者哪!连那都不明白,我从大辞典上把它找到了,你猜叫什么?一个怪好听的名字!”

伊汝望着她那恬静的脸,等待着。

“毋忘我!”她轻轻地吐出了这三个字。

“哦!你是怕我把你忘了,妞妞!”

她在那结着相思子的南国红豆树下,笑着,然而是深情的,像过去在莲花池主峰上的清泉水边一样:“如今你是大人物了,我常常在报纸上念到你的名字!”

“可是你知道吗?妞妞,我常常在心里念着你的名字!”

但一九五七年那次只是郭大娘一个人来的。因为在这之前,她得了一场重病,差点没到阴间去同她那牺牲的老伴、儿子团聚。也许意识到在世的日子不多了,把积攒下的二百多元抚恤费,买了口棺材。然后,就剩下一桩心思,把伊汝和妞妞这两个孤儿的婚事了掉,这眼睛大概也就可以闭得上了。伊汝的父母都是烈士,是红军东渡黄河时牺牲的。而妞妞的爹妈则是羊角垴附近,靠挖煤为生的穷汉。所以她有一副能干活的宽肩膀。那种小煤窑瓦斯含量相当高,两口子不幸双双熏死在峒里。郭大娘刚送走参军的儿子,回来路上,看见妞妞里一半外一半躺在峒口,已经快要死了,这才抱了回来,成了她的异姓闺女。所以第三次来搬到五层楼上伊汝的单身宿舍住,倒对她的心思。

她又像当年子弟兵在羊角垴住的时候那样,把那些编辑、记者、美术员、摄影师、校对员、译电员……的被窝褥子,枕巾褂裤,一个房间挨着一个房间,该拆的拆,该洗的洗,该补的补,忙得个不亦乐乎。无论谁把臭袜子藏掖到什么地方,她都能找出来洗干净给补整齐——那时没有尼龙袜,补袜子是单身汉的一大愁事。然后再赏给你一顿臭骂:“真出息,你们这些识文断字的,还不如我们家老黑!”

有人去请教伊汝:“大娘家的老黑是谁?”

“哦!那是她家喂的一条黑老母猪!”整个单身宿舍爆发出一阵大笑。郭大娘望着这些年轻人,似乎又回到烽火弥漫的年代,只是如今年轻人都不大唱歌了,这使她遗憾。那时,八路军走到哪村,唱到哪村,都能把人心里唱出一团火来。好多人怎么参加革命的?都是被八路军的歌子唱去的。于是她恳求伊汝:“你跟大伙一块儿唱个‘风在吼’吧!多少年也听不着了。”好在大家都会的,又是这样一个革命母亲的请求,就兴高采烈地分部轮唱起来,唱着唱着,年轻人注意到这位妈妈的脸上,是笑着的,但是止不住的眼泪,却在那张笑脸上簌簌地跌落下来。可是谁也没有注意到,站在门口的毕竟,也悄悄地抬起手,拂去脸颊上滚烫的泪珠。

大伙发现总编辑出现在这灯光黝黑的走廊里,至少是破天荒的事。人们笑笑,离开了伊汝的房间。毕竟看得出,这种笑是谨慎的,敷衍的,是一种对付上司的笑。当屋里只剩下他们三个人的时候,他叹了口气,对伊汝说:“上回你说得对,不完全是客观,应该从主观上找原因,难道我们身上不正是丢掉了一些可宝贵的东西吗?”

“你指的是什么呢?毕部长!”

“有酒吗?”他望着桌上伊汝给郭大娘买来的扒鸡,油嫩光亮,不觉嘴里有些涎水了。

“我这儿可没有巴拿马赛会获奖的名酒!”

郭大娘又像在羊角垴的家里,望着他们吃小米捞饭时的样儿,看他们就着鸡腿,喝着枣酒,谈论着她有时听懂、有时听不明白的一些题目。什么传统啊!作风啊!什么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啦!一会儿又冒出个斯大林和安泰;斯大林,郭大娘是知道的,在电影里都看过那个叼烟锅的人,可安泰呢?她想,没准是个老干部了,能见到那样大的外国人,恐怕未必吃过S县的小米捞饭了。

“大娘,生我的气了吧?”毕部长眼睛又眯起来了,这份高兴,不是来自枣酒、也不是来自扒鸡,而是他像一名实习医生那样,终于找到了患者的病因。发烧是表面现象,而病毒感染才是肌体受到损坏的内在因素,“你骂我一顿吧,老坐小轿车,不接地气,就不容易听到人民的声音,就昏昏然,大概总有三十八度五了吧?”

郭大娘不完全明白他的话,但那总的意思分明是领会了:“一家人能不有个长长短短的吗?只要不生分,那总还是嫡亲骨肉。”

“人民总是原谅我们!”这位老布尔什维克捶着自己的脑袋。

在支部生活会上,伊汝继续发挥着他的观点:“……说实在的,进城以后,我们心里还有多少地盘留给根据地的乡亲,留给群众,留给人民呢?慢慢地就把那些用小米养我们的,用小车推我们的,用担架抬我们的,把我们认作儿子、认作丈夫掩护过的老百姓忘了。而我们党正是靠这些老百姓打败了敌人,夺取了胜利,所以党章、党纲千叮咛,万嘱咐,要密切联系群众。因此我想,要丢掉了这个优良传统,会不会有那么一天,人民群众要唾弃我们?危险啊,同志们,我在给自己敲警钟。有一种花,是蓝颜色的,叫做毋忘我,每当我看到这种花的时候,我就觉得那朵蓝色的花好像在问我:你把我忘记了吗?是的——”他望着斜坐在对面的凌凇,她那时刚解决了组织问题,也许是党的生活会,她觉得没有必要搞服装展览,穿得像中学女生那样朴素,胸前别着一朵小白花,表示她深切怀念那死去的爱人。他心里笑了笑,接着说:“有时也会迷茫、也会糊涂的。”直到下班铃响,会议结束时,大家收拾东西乱糟糟的情况下,她突然塞过来一张纸条:“不反对吧?我来看看大娘!”

凌凇推开玻璃门下台阶时,还回过头来瞟他一眼,似乎在问:“欢迎我吗?”伊汝只好摊开双手,表示出“请便”的意思。原来她爱人活着,或者在医院里躺着的时候,她和伊汝确实有些不拘形迹,那份亲昵,那种接近,使得伊汝真有些吃不消。后来她爱人已经无望,而生命的残灯只剩下一丝光焰,却又不肯轻易撒手而去的几个月里,因为他和他都是毕竟的秘书,又是知己的朋友,所以那一阵子,他和凌凇交替守候这位奄奄一息的人。她不止一次向他哭诉:“他受罪,我更受罪啊!”

“你不应该催他死嘛!”伊汝觉得她的感情是不可理解的。

他注意到她看她丈夫时,那美丽的眼睛是冰冷冰冷的,而一旦转向他,那明亮的眸子又闪烁着热烈的火花。也许她喜欢修饰,直到她爱人咽气那天,她那头发一丝都不乱。

当她成了未亡人以后,就开始注意和伊汝保持一定距离了。然而伊汝何尝轻松些,那总在捕捉他的眼光,使他觉得自己很像一头被猎人追逐的猎物,不论逃跑到哪里,那双魅人的充满诱惑力的眼睛,仿佛黑洞洞的枪口一样,总瞄准着他。

终于她那高跟鞋噔噔地走到单身宿舍的门前,而且向所有五层楼上的单身汉居民们打招呼,伊汝这才感到被动,这无疑是一种宣传攻势,在造舆论,弄得满楼轰动以后,她才推门进来。那分对郭大娘的热情、亲切、礼貌、真诚,别说羊角垴的这位军烈属,就连被撂在一边的伊汝,也至少半信半疑看待她的来访。他的致命伤是重感情,而重感情的人,往往容易轻信。直到说了好一阵子话,郭大娘也从“同志”的称呼发展到“闺女长、闺女短”的时候,凌凇突然想起:“瞧我这记性,大娘你爱看苦戏吗?我这还有一张《秦香莲》的戏票,你快去看吧!”伊汝这时开始嗅出一丝阴谋的气味。

一听说苦戏,一听说包公铡陈世美,又是这知疼知热的好闺女特地想着,那还犹豫什么。凌凇还给她多塞两块手绢,好在剧场里擦眼泪,叫辆三轮车给送走了。

她重新回到房间里,伊汝这才发现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真正的美人。白色羊绒衫在脱去外套以后露了出来,裹住她那浑圆的肩膀,丰满的胸部,和柔软的腰肢,那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他:“伊汝,你下午讲,有一种花叫毋忘我,你看我像不像?”

他摇摇头。

“那么你的毋忘我,该是刚才大娘讲的妞妞了,不过,你比较一下,我美,还是她美?我好,还是她好?”

伊汝不习惯这种咄咄逼人的进攻:“凌凇,也许你比妞妞美一千倍,好一万倍,但是价值观念在爱情上是不存在的。好啦!凌凇,我尊敬你,也感激你,我们会做一个很好的朋友,而且你也一定会寻找到你的幸福!”

同类推荐
  • 老胡征婚

    老胡征婚

    这天上午,临江市教委有人在全国一家著名的文学刊物上发现了一则署名古月的征婚启事,只见内容这样写道:古月,男,40岁,身高1.75米,大学本科学历,正高职称,现就职于临江市教委。事业心强,感情专一。平生酷爱文学艺术,坚持业余创作,已出版专著三本。不幸丧偶,哀思切切,独居多年。愿觅情真意切、端庄贤淑、35岁以上40岁以下的女子相伴余生。若能喜结鸾凤,定能携子之手,与子偕老。大伙感到奇怪,教委并没有一个叫古月的人啊。这事很快就传开了。没过多久,就有人说有了有了,“古月”者“胡”也!教研室不是有一个胡天成吗?
  • 哥特式恐怖小说集

    哥特式恐怖小说集

    国际图书大奖获奖作品:小说及短篇故事集。本书由多个超自然的惊悚故事组成,作者布赖恩·大卫·布伦斯是美国国家畅销书作家。
  • 谍鸽(推理罪工场)

    谍鸽(推理罪工场)

    这是一部描写间谍军鸽的中篇小说,题材别具一格。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军组建了军情十四处,专门负责间谍军鸽工作。教授尼克斯对训练信鸽颇有研究,被任命为军鸽训练教官。他还招募了鸽子迷罗伯特等青年人担任驯鸽员。罗伯特的女友安娜是尼克斯的学生,也是研究鸽子的青年专家。为了反抗德军在法国的占领,安娜参加了英军情报组织,并被派往法国沙尔宾镇,与那里的地下抵抗组织一起收集德军情报,用军鸽传送情报。军鸽克服重重困难,终于飞回英军军鸽基地,带回宝贵的情报。
  • 鲸鱼星之夏

    鲸鱼星之夏

    夏天到来之前,关则敬在车祸中结束了自己的短暂人生。好友安由绪为代替他完成对弟弟妹妹的承诺,踏上了一段名为“前往鲸鱼星”、实则为了怀念与遗忘而展开的夏日旅行。另一边,他的中学好友鲸鱼先生还不知他的死讯,循着陌生的邮件地址给老友写信。不久后竟然真的收到了回信。
  • 双重奏

    双重奏

    以自助餐为主的大厅内,屋顶中央的水晶灯饰造型高贵典雅,发出明亮又柔和的光,映着餐桌上的美食鲜嫩的色泽大厅内很宽敞,来宾却不多,门口的签名簿上显示的只有二十一人。这二十一个人都很年轻。他们有的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天,有的拿着酒杯闲庭信步,有的——站在阴暗的角落里咬牙切齿。“给我一杯水。”时骏从酒吧要了第三杯水,返回到角落里继续咬牙切齿。半月前,时妈妈严令他去参加一场集体相亲。时骏想了各种理由推脱,怎奈母亲的战斗能力值强过他数倍,几次交锋下来,均以惨败收场。
热门推荐
  • 初刻拍案惊奇

    初刻拍案惊奇

    《初刻拍案惊奇》是明朝末年凌濛初编著的拟话本小说集,与《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书中的故事题材多出自前代著述,凌氏进行了再创作,读这些故事,可以读到凌氏本人的思想个性。《初刻拍案惊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书中描写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如商人由霉运后来变得富有,读书人由贫寒后来一举成名;清官们断案明如神,贪吏们枉法凶如虎;青年男女勇敢地追求美好的爱情,而封建礼教却从中作梗,制造婚姻悲剧……
  • 邪王追妻

    邪王追妻

    原书名《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她,21世纪金牌杀手,却穿为苏府最无用的废柴四小姐身上。他,帝国晋王殿下,冷酷邪魅强势霸道,天赋卓绝。世人皆知她是草包废材,任意欺压凌辱,唯独他慧眼识珠对她强势霸道纠缠誓死不放手。且看他们如何强者与强者碰撞,上演一出追逐与被追逐的好戏。
  • 北大的源头在哪里?

    北大的源头在哪里?

    北京大学的历史源头在哪里?其思想轨迹大体如下:(一)1918、1925年,蔡元培校长两次讲到:中国古代太学是近代新北大的“高曾祖”;(二)1925年蒋梦麟代校长判定:本校由国子监改为京师大学堂;(三)1948年胡适校长提出:北京大学是历代“太学”的正式继承者;(四)1964年前后,陆平校长提出:继承太学、学习苏联、参考英美是北大三大办学方针;(五)20世纪60年代和1982年,冯友兰讲:北大校史应从汉朝太学算起;(六)1987年,任继愈指出:北大源头应追溯到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开办太学;(七)20世纪80、90年代,季羡林在北大九十周年校庆时提出:北大历史应从国子监创办算起,还可上溯到汉代太学;(八)1986、1988、1997年,萧超然反复讲:北大源头可直接上溯到代代相传的晋代国子监;(九)1998年,我提出:北大最初历史源头是公元前124年西汉太学创立,直接源头是古代北京地区的太学和公元947年辽南京太学、1287年元大都国子监。
  • 草原上的情人节

    草原上的情人节

    故事会编辑部编著的《草原上的情人节》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社会写真系列之六,不仅收入了当今故事界优秀作者的短篇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尚未开发的社会写真中篇故事资源。故事严肃深刻,在反映社会现实方面鞭辟入里,让热爱社会写真故事的读者尽享故事的乐趣。
  • 游戏王卡牌系统

    游戏王卡牌系统

    敌方军团发动了总攻!敌方大将把握很大,他平A了过来!在这个瞬间,阿尔维斯发动了陷阱卡【神圣防护罩-反射镜力(UR)】!体质18点以下的敌军成批倒下。还没完!切换【青眼白龙(UR)】卡牌附身!附身增幅:力量+5,体质+3。阿尔维斯的攻击力上升到3500点,再次叠加魔法卡【巨大化(UR)】,攻击力在这个瞬间暴涨至7000点!阿尔维斯使用了青眼白龙的绝招——八阶法术-毁灭之爆裂疾风弹!敌军大将果断地打出了GG!PS:总的来说,这是一个结合了游戏王和DND的奇幻故事,由于我只看过初代游戏王,所以小说中出现的卡牌不会出现同调链接之类的。游戏之作,望君品尝。
  • 皇族魔法师

    皇族魔法师

    十年前的真相,你我命运的交错,追溯与寻觅,世界的暗面,触动心弦……
  • 时间的裂缝

    时间的裂缝

    大学毕业典礼这天,发生一场惨剧,叶嘉星的一切都改变了,而这,是一个阴谋!故事发生在北京西城的一个四合院,通过一个神秘的裂缝,叶嘉星回到15年前,本欲勘破阴谋,却意外失忆,被民警陆正平好心收留……九零后掉落在属于七零后的时代里,虽说是全视野,但没有成长值就没有战斗力,和每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一样,叶嘉星也领略到了人性的复杂、世事的艰辛、笑颜下藏着的利刃,以及寒夜里救命的温暖,既然在北京,当然还少不了京味的人情。阴谋的谜团与爱情的迷雾相继而至,恨得阴差阳错,爱得刻骨铭心,懵懂不知缘起,惟愿青春不散场。
  • 我成了皮卡丘

    我成了皮卡丘

    苏白穿越到平行世界,竟然变成一只蠢萌蠢萌的皮卡丘。而且,他还获得负能量系统,可以吸收负能量,从而进行抽奖,提升实力。你见过会武术的皮卡丘吗?你见过练麒麟臂的皮卡丘吗?你见过拳头比沙包还大的皮卡丘吗?他就在这里!皮卡~皮卡丘~~
  • 文明之黑暗时代

    文明之黑暗时代

    “叮,恭喜您抽到技能:【爆肝】”。【爆肝】【等级:D+】【评价:叫你不要熬夜你不听,结果肝爆了吧,活该!爆掉一颗肝脏,获得强大的实力增幅,持续时间10分钟。肝脏越强,增幅的实力越大!】“???”,苏潜感受到系统对他满满的恶意,作为一位早睡早起的五好青年,凭什么给他抽了个这个技能,而且人没了肝脏还能活?这个技能的存在意义是用来自杀的吗?
  • 与舟成说

    与舟成说

    青春年华,七月盛夏,光年于你,不辜不负。程珂乐:“我们见过吗?”秦愈舟:“见没见过你都是我的!”程珂乐:某人还好意思说别人偏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