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99500000005

第5章 菁菁“明大”

1987年七月初,我和妻子杨铭从洛杉矶飞到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机场。姐夫和他的一个同学各开一辆车来迎接,理由是“怕你们行李太多”。其实,小两口每人只带两只行李箱。在蒙特利尔公园市所置办的简陋家具,扔的扔,送人的送人。

坐上姐夫的车,在高速公路疾驰,满目新鲜。这个州,北接加拿大的曼尼托巴省和安大略省,东临苏必利尔湖,隔密西西比河与威斯康星州相望,南接艾奥瓦州,西邻南、北达科他州。它有别名:万湖之地,面积在十英亩以上的湖泊共15420个。都是几万年前冰川消退时,埋在地下的碎冰融化,导致土层下陷积水而形成的。怪不得远远近近,波光晃眼,那是投射在湖面上的阳光。

我们来到明尼苏达大学区,先在姐姐和姐夫所租的公寓暂住。姐夫是上海师范大学生物系的公派生,1984年来美,正在明大攻读生物博士学位。姐姐和外甥女,1985年十二月起,以陪读身份留下来。

安顿好行李,姐夫驾车载我们在校“见识见识”。路上,我和杨铭只有惊叹:太大了!我们在国内,去过北大、清华、复旦、华东师大,但这些名校合起来,也大不过一个明尼苏达大学。它创建于1851年,比明尼苏达建州还早,是美国最负盛名的综合性的高等学府之一,经过一百五十多年的发展,明大拥有五所分校、三百七十个专业、六万多名在校生及众多国内外知名教授、学者。

姐夫以识途老马的语气介绍:每年,明尼苏达大学的教育预算高达16亿美元,在美国所有公立大学中位居第三。明大的化工系、机械工程系、经济系、应用经济系、心理系、教育系、应用数学、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系统、森林、药学及医疗系统管理等多门学科,在全美年年名列前茅。

时过近三十年,现在(2016年)从网上可查到:明尼苏达大学的校友,包括二十六位诺贝尔获奖者(其中四位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一位前美国首席法官,两位美国前副总统,以及多位排名“美国财富500强”的企业巨子。许多世界顶尖的技术和发明在明大诞生,如飞行记录器(黑匣子)、可收取式汽车安全带、心脏起搏器、心肺呼吸器等。明大进行过人类历史上首例成功的开心手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肾脏移植机构。明大的科学家培育并推广了80个新的农作物品种。明大有权授予161种学士学位,218种硕士学位,114种博士学位和5种专业学位。从权威的《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上“美国最佳大学排名”到美国研究委员会和各种教育排名表上,明大始终是排头的。

我问姐夫,双城分校有多少人?姐夫说,本科生两万九千多,研究生一万六千多,来自全美五十个州和全球一百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这里就是小小联合国,国际学生三千多,国际访问学者和客座教授一千三百多。其中,最多的是中国学生和学者。哈哈,你们可不愁过春节没人包饺子!”姐夫一说,逗得全车人笑起来。

明州的气候,以“极端”诸称,夏天极热,冬天极冷,与四季并不分明的南加州根本不能比。刚来的几天,一出门就热浪逼人,我和杨铭毫不在乎,沉浸在兴奋中。白天去注册,参观,参加新生欢迎会,系里的聚会,拜访老同学和新认识的老乡。到了半夜,两口子在床上还在兴高采烈地谈心,筹划着未来。

新生见面会上,学长和老师自豪地介绍了这所学校:双城分校(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简称U of M),成立于1851年,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双城区(即明尼阿波利斯市及圣保罗市),是明尼苏达大学系统的“旗舰”,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最负盛名。按学生人数计,它是美国第六大的学校。明尼苏达大学也是公立常春藤之一,同时也是美国大学协会以及美国中西部体育赛事联盟十大盟校(Big Ten)的成员。通常人们所称的“明尼苏达大学”指的就是“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而不是包含五所分校(包括双城分校)的明尼苏达大学系统。它由二十所院校组成,共有三百七十多个专业,专业包括法律、商业、医学、普通文科、农学、科学和工程等等。因此,双城分校傲居全美十所“最佳公立研究型大学”之列。双城校区所设的很多学科,包括化工系、机械工程系、心理系、经济学系、信息管理系统、药学、森林、大众保健、教育系,在全美一直排列在前十名以内。

我办理注册时了解到,早在1914年,第一位中国留学生就已开始在明大就读。我还访问了校内于1979年设立的“中国中心”,又知道明大是中国内地以外,中国学生最多的大学,单由中国政府公派前来就读的博士研究生,就有550名。明大与中国的清华大学、华中理工学院和复旦大学结成姐妹学校,互派留学生,致力于发展与中国的交流和合作。

我对妻子说,学校,我们选对了。我们来美国,不是因为它的中餐馆欠缺削马铃薯连手指也割破的笨杂工,而是自己要深造,要圆梦。如果说,在加州的日子只是“试水”,那么,在双城,理想之舟必须启航!

面对全新的生活,两口子最为关注的是钱。抵达五天后,杨铭经朋友推荐,去明大附近一家名叫“Village Wok”的中餐馆见工。她本来想当有小费可拿的侍应生。老板说,馆子是他一家开的,侍应生由家人包了。杨铭在厨房当洗菜,切菜,洗碗的杂工,算是有了着落。

我的燃眉之急,是拿到奖学金。我们在南加州打工,虽然攒了一点钱,而杨铭目前的收入,只够对付房租和最低水平的日常开销。

我给系办公室打了电话,请求和负责研究生奖学金事务的系领导见面。在约定的时间,我走进应用经济系的办公室,和一位副系主任谈了约三十分钟。对方是五十开外的白人男子,学者模样,非常亲切,看我忧心忡忡的神情,宽厚地微笑,安慰说:“你别担心,我们这个系,可是大名鼎鼎的,学术地位在全美,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第三,来这个系就读,找钱的门路多着呢!”

他告诉我,双城地区金融业、制造业、医疗、食品加工和运输等行业发达,美国500强企业中,有19家总部设在明州:3M公司、U.SBank(美国排名第五的商业银行)、Target(美国第二大、唯一能跟沃尔玛抗衡的超市)、Best Buy(百思买,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零售商)、Cargill(嘉吉,全球最大的食品交易商,麾下的对冲基金及金融机构非常强劲)、通用磨坊食品公司、Northwest美国西北航空公司(全球最大航空公司之一,现并入Delta)、梅约诊所(Mayo Clinic是世界著名的医疗机构,USNews上排名全美第二的医院,仅次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敦力医疗产品公司、MOA(Mallof A merica是全美国最大的购物中心,世界上第一个Mall就出现在明尼苏达)。

副主任掐着指头数了一遍,对我解释:和我们系合作的大企业——美国西北航空公司、3M公司、Honeywell,Target,都乐意把研究课题交给我们。随之而来的,当然是充裕的科研资金。“不瞒你,哪怕是给全体研究生发全额奖学金,我们也对付得来。”他蛮有把握地说,“当然,我们不能不加选择地发放,要以成绩来规定资助等级,以创造竞争的环境,不然,学生失去危机感,刺激不出投入研究的激情。”

接着,他介绍了大概情况:双城分校的应用经济学(Applied Eco-nomics)研究生项目,开设MS(理学硕士)和Ph.d(博士)两个等级的学位课程。

对照他的介绍,我的情况有点特殊,虽然申请的是博士生,但没在中国获得硕士学位,我的录取资格成了“硕博生”(MS towards Ph.d),幸亏在中国学过的研究生课程,一部分可以转为积分。过一个学年,也就是三个学期后,导师会按我的学习成绩,向系里建议,是作为硕士生还是博士生继续就读。研究生在校内获资助的工作,要么是助教(Teaching Assistant简称TA),要么是助理研究员(Research Assis-tant,简称RA),但在我们系只能当后者。教授拿到项目以后,请获得资助的助理研究员去图书馆或资料室搜集资料,分析数据,写出报告,偶尔也会派去外面调查和整理档案。我们系获资助的助理研究员分为两级——25%的半额奖(每周工作10小时,学费按当地学生标准减免一半)和50%的全额奖(每周工作20小时,学费全免)。

我问,申请奖学金需要哪些条件?他说,首先,奖学金只提供给全日制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每学期至少要选12个积分的课程,一般来讲是四门课。

我急着又问:“那我如何能够以最快速度获得奖学金呢?”

他回答:“第一个学期(三个月),要选四门课,每一科的成绩都必须是A(满分,GPA为4),全部满分(Straight A)。如果达到,第二个学期的全额奖学金就有着落。来校不到一年的学生,只考虑发全额奖,没有半额奖。达不到呢?就看第二学期,要和第一个学期加起来,一共八门课,至少要获得6个A,2个B,也就是平均分(GPA)3.75。如能达到这个标准,第三学期你就可以获得全额奖。还是达不到,怎么办?就看全年,一共十二门课,你在第二学年里获全额奖的最低平均分数(GPA)是3.5,就是要拿6个A,6个B,获半额奖的平均分数线,是3.33即4个A,8个B。”

我进一步了解到,全额奖学金不但是一笔钱,而且是一种含义广泛的“特权”。第一,可以获得明大低级教职员工资的50%(1987年的标准是每月875美元);第二,和校内教职员一样,学费全免;第三,直系亲属(配偶和子女)在明大上学,学费只相当于本地学生的50%,而本地学生的学费,只是外国学生的50%,也就是说,太太杨铭如在明大念书,每个学期只要交400块钱学费,仅仅是外国学生所交(近1600元)的四分之一。这样的待遇太吸引我了!

不管怎么样,第一个学期的学费得自掏腰包,我去登记处交了1598元。下一个难题,是未来三个月能不能全力冲刺,拿到满分?可是,导师为我规定的第一学期四门课中,就有两只拦路虎:统计学和微观经济学。它们都是以论证数学为底子的,而我在上海财大上的课,只是工科生学的“计算微积分”,缺乏论证数学的基础训练。美国教授给学生的题目,都是计算以后的“结果”,要求你来一番逆推,陈述形成“结果”的过程。我略略摸底,和我一样的博士生当中,不管是美国本地的还是外国来的,大多数有数学系硕士学位。和几位北大和复旦毕业的公派生交谈,了解到他们也都是数学系出身,在中国学过“实分析”和“函数分析”。而我,以前碰都没碰过,底子太薄,因此,我上微观经济和统计课的同时,还要去数学系补课。

我很快意识到,第一学期这两门课得A的可能性不大,只好退而求其次,为第二学期的资助另想办法。我又找到管资助的副主任,问有没有别的门路。他耸耸肩,说我们系里没有。但第二天,他让系里的秘书通知我去他的办公室。

这一次,他笑着对我说:“你的托福成绩很好,GRE考得也不错,何不去参加‘马丁·路德·金部’助教的资格考试呢?那是为教入门英语而设的位置。我看过了,你各方面都符合资格,考取了,就领50%的助教全额奖,下学期就任。看,他们要求的GPA最低分数才3.0,比我们系低得多。”说着,把招聘材料递给我。又说:“我替你担心的,是离考试不到一个月,题目的范围蛮广的,你同时还要保持本系四门课平均B以上的成绩,不然,那个英语考试通过了,这边的GPA达不到要求,还是拿不到资助。”我向这位无比热心的系领导表示感谢。

明大的“马丁·路德·金”部,相当于校属的一个学院。它的职能较为特殊,是专为第三世界学生补习而设的。我前去了解,在教室、走廊里碰见的,都是黑皮肤、黄皮肤、棕皮肤的外国学生,他们原来在非洲、拉丁美洲本国的大学或中学当教师,留学是为了拿学位。共同的缺陷是英语水平较低,无法修正式学分。所以校方规定,这一类学生一律先来这里补习英语,待托福、GRE、GMAT的考试分数达到本校最低录取线,才能正式就读学位。

这个部招聘的助教,每星期要去辅导学生四次,被录用者可获全额奖学金。我填了报名表,随即为应聘作准备。英语语法、词汇、阅读、写作、课堂模拟演示、专题演讲,这些是主科,我在国内和加州准备考GRE时,已下过不少功夫,算得驾轻就熟。但是,加上本系四门功课和数学补习,我每天要学习十小时,一个月下来,累得要死。

英语考试后两周,我接到通知,被“马丁·路德·金”部录用。从第二学期开始领取全额奖,学费全免。第一个月的奖学金是875美元。拿到支票,我用计算器乘上汇率3.6,得3150元人民币,再用3150除以450(邓小平的月工资),得出整数7。我激动地给在上海的妈妈打电话说:“我们小时候,家里头疼的是钱不够花,到了月底就不能买大件头,要等到5号发工资才能考虑。现在呢,头疼的是钱太多,花不完,浪费了。知道不?我的月收入是7个‘邓小平’!”

不过,这钱不容易赚,每个星期四次从我居住的圣保罗市坐三十分钟校车,穿过架到密西西比河上的华盛顿桥,去“马丁·路德·金部”所在的明尼阿波利斯校区上课。第一学期所教的课,是围绕托福要考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法水平、词汇量以及听读能力,教他们做实验题。托福考试,有A,B,C,D四个选择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我要向学生讲解为什么C(假定)是正确答案,为什么A,B,D都是错的,错在哪。课后,热心的学生们涌在讲台前,以带浓重本国口音的简单英语问这问那,我要耐心地听,讲解。第二学期,我转教GRE课程,每周只需去两次。每次上课多一小时。每周省下两小时坐车的时间。

教完两个学期英语,在本系学习的第三个学期也结束了,我的学科成绩平均分(GPA)达3.62,有了从系里领取全额奖学金的资格,便辞掉了助教一职。

第二学年开始,我以每星期为教授作“助研”20个小时为代价,从系里拿全额奖学金。我所参与的课题是:将废汽水罐送入循环再造系统的举措,对本地经济与环境的影响。我要在教授的指导下,搜集资料,外出调查,统计,分析数据,写出总结。

本来以为领本系资助,一个星期20小时的工作量,只是教授的粗略估算,上班时间有弹性,不像“马丁·路德·金”部,时间表是死的,哪怕我第二天有两门课的大考,今天还得去上课。可是,我很快就后悔了。在那边教托福班不用备课,提前二十分钟到达,花十到十五分钟看题目,上课时可自由发挥。即使第二学期教的是GRE班,也不备课,遇到解释不了的题目,与系里的白人同学讨论几分钟,就能获得答案。如今一边上课,维持四门学科平均3.5以上的GPA成绩,否则全额奖学金会被取消;一边当挑战性巨大的助研,等于增加了两门课。特别是,为了完成每两周必须上交的总结报告,整个周末得赔上。

我又一次投身于拼搏,这滋味在上海上大学以及攻读GRE课程时已尝了多次,但这一次,更加密集和持久。我放弃了所有活动,从热爱的体育运动到最起码的社交。校图书馆,系资料室,教室,家,教授办公室,就是我每天必经的“点”,点连起来,就是青春的生命线。

像我这样的拼命三郎,学校里触目皆是,系电脑室里的门不上锁,电脑从来不关,因有太多的熬夜学生,尤其是大考前夕。明大实行的是季度学期制,三个月内有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四门课三个月内考八次。我开车送母亲和妻子去超市买菜,从来不下车,在车上不是做作业,就是看书,为教授布置的课题搜索资料。

拿到全额奖学金,加上杨铭在餐馆打工的收入,我觉得“很有钱”了,就托同学去旧车行里看车子。很快买下一辆二手车——丰田牌卡罗拉,车价1800元,加上6%的消费税,出门价是1908元。我写信告诉妈妈说,我花了相当于7000多人民币(当时汇率是3.73)的“巨资”,买了一部车,虽然不是全新,但国内万元户也开不了这么好的。我在上海上班的年代,丰田可是“豪车”,公司里接送外宾才派出。局里第一把手平日只能坐国产的“上海”牌。这辆车我越看越爱,经常洗得干干净净,每个月打一次蜡。还为它照了相,寄给国内的朋友,谦虚地在照片底部写上:我新买的座驾。

买下车子不久,冬天到了。一个晚间,我在家接到一位上海老乡的电话,她说她在校内某个地方,问我能不能去接她。我答应了,不但为了帮忙,也因为手痒,不放过开车的机会。归途上,大雪纷飞,能见度很低。经过一个十字路口,轰一声,被侧面开来的大型美制八缸大车撞上,小小卡罗拉活像被踩扁的火柴盒。我和乘客被困车内出不来。那时没有手机,也不知谁报的警。警车很快开到,紧跟警车的是救护车。富有经验的警方料定,这样的车祸必然造成人员重伤。警察撬开被撞扁的车门,把我们从废铁堆里救出。幸运的是,我和乘客都没有大碍,乘客的头顶起了个大包,我因脸肿把眼镜架撑大了很多。我一出车子就对着肇事司机大叫:“我的天啊!你把我的小轿车撞成这样,这是我花了一千九百多元买来的啊!不信?车里有发票。”说着就要打开撞坏的车门。警察拦住我,要我们立即坐上救护车去医院检查。我对警察说:“身体不用担心,我有从中国带来的‘神药’——虎骨跌打油和虎骨伤筋膏,一搽一贴就会好。重要的是我这辆小轿车,新买的,他撞烂了,我要他赔!1908元,是美元,不是人民币!有发票为证。”我反复强调轿车和美元。那年代的中国,“轿车”,我在学校学到的英文词叫Sedan car,是有地位的人坐的“高档车”。明尼苏达的警察,看我像看稀有动物,过了一会,对旁边的警察低声说,看来这个家伙撞伤的是脑子,不是身体。他严厉地对我说:“什么轿车,美元,人民币,不就是一辆破丰田吗?值得大惊小怪?你应该为你们俩还活着感到庆幸!为什么不去医院呢?因为没保险?”我说,车子和医疗两种保险我都有。警察说:“那为什么不去?过后身体出现症状就说不清楚了。”我问,我们去医院,这部轿车怎么办?“我已叫了拖车公司把车拖走。”警察答道。“拖到哪?”我忙问。“直接拖到废车场吧!”警察说。我忙说:“不!先把车子拖回我家,我要让朋友看看能不能修。”警察讥笑我说:“修?花一万块钱,看能不能修好!”看到将要被拖走的宝贝全变了形,趴在路上,我忘记了伤痛,大叫:“我的妈啊,车子没了!”连中国“万元户”也开不起的豪华轿车完蛋了!警察按住我的肩膀,要我冷静。我吼叫:“一千九百多美元没了,要他赔!”警察惊讶地盯着,无论如何理解不了我这“要车不要命”的逻辑。不管警察怎么警告,我们就是不上救护车。最后,警察作了登记,写了事故报告,加写一张《声明》,内容是我们拒绝去医院,让我俩签名存档。我们照办了。警察临走前对他的同事说,“我当警察这么多年,这样的白痴还是第一次见。”

把我的车撞得稀巴烂的,是一位本地居民,白人,开的是体积奇大的林肯牌。我指责他冲红灯。他不承认,说是我撞了他。好在,说归说,都没有动怒。最后,双方交换保险资料,道别。

怎么办理赔手续?同学告诉我,学校有义务律师可以帮忙。我跑去律师办公室。律师了解案情以后指出,我这种“单向”保险,只能在对方向我索赔时,保险公司才启动为我辩护的反诉程序。律师问我损失了什么,金额多少?我说,车子总值1908元,有购车单为凭。“身体和精神方面呢?”律师问。我断然道:“没有损伤,我只要拿回车子的价值。”律师连连摇头,批评我出事后不去医院检查的不智。并说,他们所提供的义务援助,不包括上庭。但是,他可以为我写一封信,要求对方赔偿。如果对方不服,提出反诉,要求我赔偿的话,保险公司的律师就有义务出庭为我辩护。不出律师所料,三周后,我收到了法警送来要我签收的诉状,对方的保险公司要我赔他50万元“人体受伤和精神损失费”,把我给吓傻了!我拿着诉状去见学校的律师。律师不仅不表示惊讶,反而带着笑容对我说:“现在好了,你不用愁没律师为你出庭了。我的策略就是激怒对方,让他来告你。只有这样,保险公司的律师才会为你作免费辩护。”可我还是急切地问律师:“为什么要我赔50万呢?他和他车上的乘客根本没受伤,大车是他自己开走的,而我的车是被拖走的。”律师带着讥笑的口气说:“这就是美国,如果他也像你一样索赔这么可怜的数目,你的保险公司理都不理你。他没有受伤,但肯定去看了医生,自称过去脊柱骨受伤,这一次挨撞导致旧疾复发,需要大笔医药费。本来你可以要对方赔100万。”

法庭上,保险公司所雇请的律师被我的冥顽不灵气个半死。按明尼苏达州的州法规定,车祸的双方如果没有独立的第三方证人证明,双方司机各自赔偿对方损失的50%。在对方律师咄咄逼人的攻势下,我方拿不出证据,处处陷于被动。最后,我方保险公司让步,赔偿对方5万元。结案以后,律师恨恨地骂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笨的!”我呢,即使拿回1908元的50%,也才是954元,随后要自行找律师再控告对方,又得花钱,我只能放弃。后来同车受伤的同学,她丈夫硬给了我1500元的支票,算来,损失大的还是我的乘客。

来明大的第一个学期,迫于生活压力,什么活我都干。在校内当交通指挥员,职责简单——站在停车场,指挥找停车位的车子,这个停车场满了,就转移阵地,站在另外一个场的入口,给来车引路。刚开学时,还没有进入寒冬,工作条件还可以。

明尼苏达的冬天,一般从十月底延续到第二年五月,十月底下第一场雪,次年五月下最后一场,然后,没几天就突然变热。冬天白天平均温度为摄氏零下二十多度,晚上零下三十多度是家常便饭。上班得在停车场露天处站立。停车场管理处排班,每班两个人,开一辆车,轮流走出车外,执勤二十分钟。在飞雪弥漫的地方或走动或站立,全身上下没一处不裹得严严实实,头部只剩两只眼睛露出。车是不熄火的,暖气开足,好让接近冻僵的伙伴进内恢复元气。

明州的雪景,天下闻名。每年入冬,姐妹城市哈尔滨都运来美不胜收的冰雕作品,参加本城举办的冰雕节。早在第一场大雪降落之前,家家户户就在院子和屋顶、屋檐,架设各种器具,要么支架,要么铁丝网,要么无奇不有的容器。飘下的大雪粘附在预设的器具上,结冰以后形成人们所期待的形状。这可是名副其实的“天人合一”——大雪与人的巧思一起完成的冰雕。在别具匠心的灯光照射下,呈现出如梦如幻的绝美景致,叫人叹为观止!可是,我们在停车场,只能远远看一眼。

我这份差事,每小时6块,一个星期干三天,上课日一天,周末两天,一共十五个小时,赚上90元。后来因为要考“马丁·路德·金”部的助教职位,功课太忙,才辞掉了。

自从上一次下雪天,宝贝轿车被撞后,一段时间没车子开。1988年9月,我符合资格领取本系的全额助研奖学金,并正式成为明大博士研究生,杨铭也忙于复习,准备硕士考试。杨铭和我商量,如今生活基本安定了,该要孩子了。杨铭果然怀上了。为了帮助照顾即将诞生的婴儿,我母亲于1989年5月从上海赶来,与我们同住。

1989年7月17日,大女儿王雪莉在明尼苏达州首府降生,汽车成为全家的生活必需品。买一辆什么价位的?上次不惜血本,却被撞成废铁,一个中国“万元户”白白消失。这次学乖,把购车预算限定在500元。走了几趟二手车市场,这个价位的根本没有。后来从校报广告发现,有位即将毕业的学生要卖车,开价800元。这是我能找到的最便宜的车子,兴冲冲地去看,前后保险杠被撞过。试了一下,还可以开,讨价还价,以700元成交。那是1977年美国产老爷车——六缸的普利茅斯。平时家人上超市购物,带孩子去看医生,接送都没问题。我以为可以凑合下去。

1989年圣诞节快到了,系里各门功课的考试,到23日才全部结束。应考期间,教授所布置的活计积压下来,为了拿系里的助研奖学金,必须利用这个假期完成。一直忙到24日,那是平安夜。和家人说好第二天一早,开车到威斯康辛州麦迪逊郡姐姐和姐夫那里过节。母亲在我这里,白天黑夜忙里忙外,生活十分枯燥,她多次抱怨,说连找个熟人聊家常的机会都没有,这次让她换换环境。晚间,因为连续多天考试和赶工,头脑兴奋,到了十一点半,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一想,与其赖床,不如马上上路,四个半小时以后到达,赶得上和姐姐一家吃早餐。助研的工作我可以带到姐姐家去做。母亲和妻子都赞成我的提议,反正她们在车上也能睡。

三个大人,带上在摇篮熟睡的小宝贝上路。出了门,才晓得明尼苏达出名的寒冷是什么景象,高速公路上一片死寂,车辆极少,前头车灯所照处,白茫茫的,雪花零零星星地飘。这一天,是明州这个“美国最寒冷州”写下六十六年以来最低气温记录的日子:摄氏零下五十九度。

车行了一个半小时,我犯困了,不敢冒险,杨铭要接替。我在路旁停下,好调换位置。不料车子熄火了,再也发动不起来。外面温度太低,引擎一停,几分钟后,窗子布满“钢花”。我打开车门,寒气涌来,但我不得不打开引擎盖查看。手发抖,上下牙齿打架,摆弄了好一阵,无济于事。后面有车灯越来越近,我站在车外挥手。车子在旁边停下,一个四十来岁的白人男子走下来,一说话,哈出来的热气就把脸遮蔽。我告诉他原委。他说:“我来试试。”他摆弄了一下,声音颤抖着说:“太冷,熬不住了!”逃回车里。我大声喊:“千万帮个忙,替我报警。”他连声答应,最后说:“你不能待在外面,会出事的!”我缩回车里,关紧车门,任寒风在外面吼叫。母亲小声抱怨说:“想不到来一趟美国,把命扔在这鬼地方!”我们突然想起,车后厢有一床被子,是打算带到姐姐家用的。把被子拿出来,三个大人把婴儿围在中间,用被子紧紧裹住身子,心里祈祷老天爷保佑。

古道热肠的男子并没有失信。四十分钟以后,他带领两辆警车开到。警察要我们挪到警车去。我下车,以哆嗦的声音向报警并带路的白人男子要联络信息。他说,“不必了,只希望你能够像我一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在明州生活了三年,遇到不少这样的好人。

我们跌跌撞撞地坐进暖和的警车,嘴巴给冻得没法说话。警察要我们先休息。我们已在极度惊慌中消耗了所有能量,在警车里都睡着了,直到被叫醒。警察告诉我们,前面是汽车旅馆,一个晚上收费二十六元,问要不要入住。我们当然说要。警察还说,我们的车子已招拖车拖到修车店,明天早上可修理。警察给了我修车厂的地址和电话。次日上午,车子修好,我们再度上路。至于车子抛锚的原因,据修车工说,全是因为天气太冷,老爷车承受不了超低温。

大女儿出生后,母亲住在我家担任全职保姆,熬了七八个月,还是无法适应气候和环境。她才五十六岁,在这里成为聋子(听不懂英语)、哑巴(说不了英语)、瘸子(不会开车),没有社交圈,很少朋友,更没有娱乐,日子太单调。她不止一次提出,让她把大女儿带回上海去,在那里请个全职保姆,还有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在旁。可是,我们想,再忙再累,身边也不能没有孩子。亲骨肉的哭和笑,是家之所以为家的基调。母亲看拗我们不过,于1990年初只身回了上海。

母亲一走,我们就发现,根本对付不了。杨铭从1988年9月开始,在明大的教育学院商务管理系读硕士学位。虽然作为伴读生,她不必和我一样每学期至少选四门课,但考虑到毕业后肯定会离开明州去别州找工作,杨铭每学期至少要选两门课,才能与我同时毕业。而且,她和我的上课及工作的时间必须错开,否则,女儿没有人带。

不久,杨铭怀上了第二胎,妊娠反应极为严重,吃下去的食物几乎全吐出来,每晚无法安眠,人一下子瘦了一大圈。不巧又患了感冒,发烧,咳嗽,不敢服药,怕害了腹中胎儿。大女儿还特别粘人,一天到晚要妈妈。我为了让妻子多卧床休息,抱孩子去图书馆,但这样做违反校方规定,只好把孩子抱进食堂,她睡着还好,醒来一定闹。我至多看书二十分钟,就要伺候她。有时让她骑在我肩膀上,到处走动,她倒是不哭了,我感到脖颈一阵热一阵凉,原来是她撒了尿,围巾湿了。妻子笑话我:“你这个奶爸不大合格。”

怎么办?养两个孩子,无论从学业上,经济上,还是从身体状况上看,都无法承受。她发烧多天,不断咳嗽,我好心疼。夫妻俩商量好,去做流产手术。我让杨铭服下感冒药,带她往医院去。那天凑巧,出门不久,路上遇到了上海同学李群。她问我们匆匆忙忙去哪里?我告诉她原委,她说:“什么年纪了?怀上孩子容易吗?你以为说要就有呀?”这一年杨铭32岁,李群34岁。她严肃地对杨铭说:“如果你这次打掉,以后很难得第二胎了。我只比你大两岁,也想要第二胎,就是怀不上。你绝不能流产!”我和妻子相对苦笑,问李群,一个孩子已整得我们焦头烂额,怎么办?李群说,她想办法找人把大的带回上海,交给孩子的外婆外公。对呀!这倒是个解决方案。

我从杨铭的眼神里,看出她比我更想保住孩子。李群是从复旦大学毕业的,明大就读的研究生和访问学者中,有一百五十多名她的校友。有李群给的定心丸,我们决定,把肚子里的孩子留下,把大女儿送回上海。几天后,李群报信,她的一位复旦校友即将回上海。我们兴冲冲地赶去和这位留学生见面,送上200元酬金。对方婉言拒绝,说,她自己要带一个孩子,多一个照顾不来,我们失望而回。热心的李群安慰我们说,明天她亲自去找那位校友。

次日,李群回来,提出新的方案——第一,让医生给孩子开安眠药。要不在飞机上,两个婴儿同时吵闹,那校友照顾不过来。第二,要我们把女儿送到洛杉矶国际机场(因校友经洛杉矶转飞上海)。我们抱着孩子去看医生,说明苦衷。医生同意,并解释,小孩子服安眠药后,会安睡十多个小时。偶尔一次,不会产生后遗症。

朋友上飞机那天,我们把大女儿带到机场。那是飞上海航班最清淡的日子,乘客零零星星的。我们去西北航空公司的服务台陈情,热情的工作人员拍胸脯保证,给孩子最好的照顾。我们把孩子交给朋友。女儿凭直觉明白要离开父母,反应极为激烈,死死抱住妈妈的头,力气之大,教人惊讶,大声哭叫:“妈妈,妈妈!”杨铭流泪,我很难过,场面极为凄凉。过了好久,母女才平静下来,完成交接。

我们不忍离开,坐在大楼内,目不转睛地盯着停机坪。女儿所坐的班机迟飞一个多小时,我们就等,直到它从跑道起飞。那一刻,我们的心像被刀割一般。

回到空荡荡的家,夫妻相对默然。从此杨铭不敢看空的婴儿床。但我们终于轻松了,各自有了安静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这么多年过去,我夫妻俩一直感激李群,看着安妮一天天地长大,多次说:“亏得李群,否则,她就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应用经济系有一位明星——荣誉教授路丹博士,他是发展经济学权威,研究重点是诱导创新、农业发展、技术变革和生产力增长、制度和发展援助政策。他和日裔经济学泰斗,爱荷华大学教授速水佑次郎合著的《农业发展:国际视角》被同行视为该领域的经典,被翻译为四种语言。那一年,他五十六岁。这位高大英俊的绅士,没有架子,乐于和学生交朋友。一次,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经济学家来明大作学术交流,路丹教授在中国餐馆招待中国客人,请了系里所有内地来的研究生一起参加晚宴,我和他熟悉起来。

路丹教授每周给我们授两小时的课。有一天下课后,我和他热烈地讨论“消费财富”的问题。事情的起因是,上一次晚宴我听来自中国的学者说,路丹教授是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人,便和他谈起前一位也是明大出身的乔治·司提格勒教授(曾任教明大经济系八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奖金达四十多万美元。消息经国际媒体公布,在系里引发的轰动效应可以想见。四十多万美元!对我这个离开中国内地才三年,一无所有的人来说,是相当于四十多亿美元的天文数字。我问:“路丹博士,如果您获了奖,这么多钱怎么花?是不是要聘请一群顾问教您,要是花不完就都浪费了。”他哈哈大笑,说:“年轻人,你少见多怪了!这点钱算什么?话说回来,学术界可没几个能发大财的,想发财来这里,走错门了,你不应念博士学位,应念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然后去华尔街或硅谷创业。没注意到吗?‘福布斯富豪排行榜’里,排在前面的绝大多数出自华尔街和硅谷。”教授说时气定神闲,我的心头却翻江倒海。教授最后说:“关键看你要的是什么?要的是财富,那就要向他们学习,我们这里培养不出这类人。”

从他的话,我听到三个陌生字眼:华尔街,硅谷,福布斯。说实在的,我念的虽然是经济学,却局限于课本,并不了解鲜活的现实世界。教授说:“我要给你一本书,让你开开眼界。”果然,下一次他授课前,借给我一本专门介绍美国亿万富翁的书。

我贪婪地读,终于开了窍。那一年,“福布斯富豪榜”上,身价10亿美元以上的超级富豪一百多位,亚洲一个没有,连李嘉诚也上不了榜。超级富豪,出门有保镖,出国有专机——不是价值数十万元的小飞机,而是波音747喷射机。这才是“人上人”!诚然,枯坐书斋是一种活法,但是,谁说拿到诺贝尔奖就“发财”了呢?

事实也是如此,在明大念书三年,校园里,餐厅里,附近的超市里,我好几次见到诺贝尔奖得主,他们和其他教授并没两样,一样开着普通的汽车,一样排队买菜打饭,一样匆匆忙忙地赶去上班。再看那群超级富豪,随便哪一位,都不愿和最风光的美国总统互换位置。怪不得教授说:“总统的年薪才20万元,在他们眼里,小菜一碟!”

从此,富豪榜上一排名字:创办微软的比尔·盖茨,“甲骨文”的总裁赖瑞·爱迪生,股神华伦·巴菲特——成为我的新偶像。特别引起我注意的两位,他们和我一样,出生于1955年。一位是比尔·盖茨,比我晚五天出生,身价已过10亿美元。另外一位是斯蒂夫·乔布斯,比我大八个月,身价也过3亿,这一年,我和他们都是三十五岁。

我的思想,进入了陌生的天地。我的心,飞到旧金山湾区的硅谷。晚上无法入睡,白天无心上课。我在华尔格林百货店买了安眠药,吃下还是睁眼到天亮。

一个星期过去,我去路丹博士的办公室还书。碰巧他有空,我进一步和他交换看法。我先谈了读书心得,然后告诉他,我准备辍学去硅谷创业。教授问我,“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过上‘人上人’的生活。”我很快作出回答。

“能否具体点?”教授问。我告诉他,我出生在中国一个“不上不下”的家庭,但所谓“中等”其实还是很贫穷。因此,我从青少年时期就立志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来到这里,看到了希望。我要成为这样的人——在上流社会有地位,极其富裕,出门前呼后拥——让父母、岳父母、兄弟姐妹都为我骄傲。但是,走学术道路达不到这个人生目标。

路丹教授认真地听,脸变得严肃起来,他说:“不要因为我几句话,借你一本书,就草率地作出重大决定。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治学不能发财是我们需要正视的社会现象,你的人生目标无可非议。你年纪不小了,赶紧去创业也许是正确的选择,祝你好运!”

我花一段时间,深入思考自己的未来。三十五岁了,即将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连起码的立足之地——安顿一家子的房子也是租来的。但是,现在起步是不是太晚?

回答这个问题的,是现实。一次,我们应邀去一个同学的家。我进明大那年,他念博士的最后一年,毕业后,顺利进入当地大企业,一两年下来,就买了面积达两百多平方米的大宅。再看看,留在校内的,到三十五岁,谁不是助理教授,副教授乃至正教授?而我还在熬学位!我还顾及到一个冷酷的事实:就业市场的竞争。本来,从中国内地公派的三万留学生,按照美国总统布乔治·布什和邓小平签订的协定,美方负有义务,保证他们学成以后全体归国。单是明大的600名博士研究生中,就有550名是中国的公派生。两个经济系,有十多位内地来的公派博士生。过去,公派生毕业后,不能在美国求职,但后来,美国政府先是允许他们留下来找工作,继而又发放了绿卡。这一批生力军涌入,我们自费来美的研究生在美求职的竞争性就大大增加。把眼界放更远些,明大“助理教授”以上的学者五千多名,博士生六千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十多位。美国有多少所人才济济的“明大”?置身于庞大的科学研究群,何时能脱颖而出?我如果继续念书,晚则两年,早则一年半,就拿到博士学位,可是学位满足不了我的野心。现成的例子是:即便拿到诺贝尔奖,也不能获得巨额财富。

我的思想经历了又一次转轨——不再追逐诺贝尔奖,将人生目标改为:当亿万富翁。事业起飞的地点,我定在美国加州硅谷。

我花了三天,把我为教授准备的助研报告,拼凑成题为《回收饮料铝罐对美国经济、环保、就业之利弊》的毕业论文,经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我在明大研究生院共念了整整三年,加上我在上海财大念的研究生课程,所得学分相当于念两个硕士学位的总和。如果一开始就打算只拿一个硕士学位,可以省去两年。

同类推荐
  •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运筹帷幄的谋略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运筹帷幄的谋略家(1)》本书分为刘基、贞德、张居正等部分。
  • 革命前辈们的读书生活

    革命前辈们的读书生活

    在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有不少人本身就是知识分子。他们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用书本上的知识武装头脑,并指导自己所从事的革命实践,再以实践来检验理论。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正是由于他们长期坚持读书学习,才能在面对错综复杂的时局面前把握好方向。为中华民族寻找到了富民强国的道路。 本书介绍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十几位革命家读书、爱书的故事,材料丰富,也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下)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企业家(下)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 海伦·凯勒传

    海伦·凯勒传

    海伦·凯勒是一个盲聋的残疾人,更是一个传奇。她是动荡的20世纪中的一道绚丽彩虹。她虽然又盲又聋,但海伦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和崇高的理想以及很多热心人的帮助,勇敢地克服了在学习道路上遭遇的诸多障碍。最终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她通过努力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5种语言,并完成了一系列著作,她的文字,时至今日仍然打动着读者的心。她不仅是位伟大的作家,还是个了不起的慈善家、教育家以及社会活动家。曾经被评为世界十大杰出妇女;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十大英雄偶像;曾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她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 用爱心拥抱世界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

    用爱心拥抱世界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

    本书是人物传记故事,生动地记述了美国女作家、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坎坷的一生。海伦出生后19个月就丧失了视力和听力。然而,在80多年无光、无声的孤独岁月中,她却靠着一颗不屈不挠的心,以惊人的毅力去面对困难,终于用自己的努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她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投身各种社会活动,经常四处演讲,奔走于世界各地,致力于残疾人事业。她还克服千难万苦,出版了我的一生中流等14部著作,为残疾人找到了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为人们留下了千古传颂的生命之歌。
热门推荐
  • 探险(卫斯理珍藏版)

    探险(卫斯理珍藏版)

    多年来,白素对母亲的不辞而别都耿耿于怀,而唯一知道箇中秘密的白老大,却坚决不肯透露一句……为寻访母亲,白素特意深入苗彊,回来时却莫名其妙地,要卫斯理细看记录女野人红绫生活的录影带。究竟白素的母亲是谁?她与红绫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係?卫斯理又为谁在疼心?《探险》这个故事,看下来,好像就应该名为「探秘」,因为整个故事,讲的是白素兄妹探索他们母亲的秘密。但由于有白老大关于人心险恶的一番感叹,称为「探险」,也未尝不可。《探险》的故事没有完,只是上半部,或许只是三部中的第一部。
  • 假面骑士之使命

    假面骑士之使命

    (本书内容纯属虚构,可能会跟骑士的背景有冲突)。使命,是与生俱来的,这是上天安排给人们最大的礼物,赵承活到这么大,也不知道他的使命是什么,不过,现在他知道了……
  • 乞丐王妃创业记

    乞丐王妃创业记

    别人穿越都是什么大小姐公主的,她却倒霉的穿到一个小女孩的身体里,更倒霉的是这个小女孩还是一个吃不饱饭的小女孩,为了让乞丐爷爷过上富足的生活,倒霉的魂穿女主决定利用自己穿越前的技能开始创业,没有创业基金的她走上了艰难的筹措资金的道路。下定决心来一次碰瓷但是没想到惹上了腹黑的轩王爷。上山采药救下一只受伤的狗狗,万万没想到这只看上去丑不拉几的东西居然是受伤的千年妖狐哇哇哇~~吓死宝宝了。为了帮身体的原主出口气和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们开始了一段宅斗的生活,最后把渣妹渣弟以及恶毒的姨娘斗倒夺回了属于原宿主的一切。片段一:“喂喂~~你们可不可以好好地说话,这样阴阳怪气的真的好么?”女子说。酷酷的男子瞪着俊美的男子说:“她是本王的王妃离她远点。”俊美男子委屈地看着女子,女子完全被萌到了,酷酷的男子不屑的说:“每次都这样,简直就不是男人。”“我本来就不是人好不好。”……片段二:“大轩、二轩都给我出来打扫卫生,不打扫干净没饭吃。”女子霸气的指挥着两个男子,男子们心甘情愿的帮女子打扫着卫生。看着两个对自己很重要的男子,女子露出了淡淡的笑容……片段三:“柳疏影,把你的狐狸给我。我看上你的东西是看的起你,不要不识抬举了。”“我的宝贝儿凭什么给你。”疏影说,“我才是这个家的嫡长女。我还是那句话是我的我一分不让不是我的一分不要。”
  • 四方凌云志

    四方凌云志

    男儿当展凌云志,一步青云踏四方!一封书信引动天下风云,沉寂多年的宝木王朝,终于迎来了这乱世的到来。追溯过往的道门道子,守国平乱的年轻将军,霸刀镇世的铁血刀客,在宿命的安排下相遇。三种不同的选择,三条不同的道路。苍茫乱世,谁能勾勒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壮阔四方?
  • 女人心灵圣经

    女人心灵圣经

    西方人崇尚《圣经》,因为它如同一部知人心的天书,帮助人们解烦恼,去忧愁,教导人们如何宽心。《女人心灵圣经》虽然不能与它媲美,但它会帮助现代女性们彻底释放心灵,找到潜藏在内心深处的闪光点……
  • 网王与生而为王

    网王与生而为王

    这是一个少女为了弥补遗憾,与几个少年一同取得三连霸,最后少女把主上拐走的事。片段:?“最后,有请另一位新生代表―迹部同学讲话!”?台上,雪瑶嘴角含笑,站在讲台后方,轻轻地咳嗽了一声,大厅瞬间安静,“我是迹部恋音,在这里我只想让你们知道、记住一句话。”雪瑶话音刚落,台下一片嘈杂。?“什么什么?你知道吗?”“不知道诶!”“她想让我们记住什么啊?”?“……”?“那,就是――‘立海大,生而为王;我们,生而为王’!”雪瑶充满霸气地说了出来,她的浅灰紫发微微飘起,身上的墨绿色西装式校服,更增添了几分属于王者的气息。
  • 我的妈妈是织女

    我的妈妈是织女

    织之,嗯,听上去很温柔的名字,但是只有方灼才知道,这个女孩子有多恶劣……织之:“小师傅!小师傅!”男孩子就不能被说小!即使他还没有十岁!方灼正经脸:“你不能喊我小师傅。”织之把他从头到脚看了一遍,扭头就走。方灼:你回来!你给我说清楚!别走!………………织之:“小方,你说凡间好玩吗?”方灼抬眸看她一眼:“你问我做什么,你幼时不是在凡间长大的嘛。”织之讨好的笑:“哎呀,小方~方方~”方灼合上书,站起来放回原处,走向门口“走吧”“耶!”
  • 夜与远星

    夜与远星

    新星历3781年,卡尔凡纳帝国在和欧德林帝国的战争中惨败,为了帝国的未来,森莫文格斯皇室年轻的王子和公主必须面对他们此生最痛恨的事情——政治联姻。而一直将对方视为敌人的两大帝国,最终不得不在一个共同的威胁面前联手合作,他们对战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
  • 男妃倾国

    男妃倾国

    紫晓的旧坑《凤求凰》已经上传结束,地址是:酷相思秋烛寸寸摇屏影,家国何处忆凤陵。血浴残阳相思远,泪尽半生憔悴行。万里江山如梦令,三盟娇客忍多情。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江山不负卿。她是女儿国英明威严的太子,他是凭空出现的神秘贵客,性别颠倒的闹剧不断,观念冲撞的火花点燃了爱与纠缠,是三生石上早已注定的娇客,还是万年恨海浮沉沧桑的冤家?家国破碎,身貌残毁,万里锦绣河山落入亲人之手,倾国倾城才貌一旦葬送,爱恨模糊,缘起他无辜的一笑,和她一念的执着。绝宠与背叛,江山和爱人,一无所有之后,她是否还能重新拾起那往昔的坚定信念?他暧昧的微笑,葬送了她的江山,葬送了她的一切;他温暖的双手,撑起了她的天下,撑起了她的使命;再次相遇,他默默接受她的残忍折磨,与她缠绵纠缠,至死不肯放手;再次相遇,他,原是她早已指定的皇后,用宽容无私的爱震撼她不能呼吸的心;他和他,到底谁才是能够与她并肩指点江山的那一位?相思,原来也是一条血雨腥风之路……在此推荐好友的几本力作,希望大家能够喜欢!^_^推荐雁无痕的力作《凤开新元之孟丽君传奇》。推荐倾城之恋的力作《晚香玉》。推荐木子的力作《帝女花》。推荐落雪轻盈的力作《老婆说的是》。推荐容易快乐的力作《家有一妻三妾》。推荐莫静燃的力作《穿越之丑妃来仪》。
  • 异界之超级城市

    异界之超级城市

    带着一座拥有超级科技的城市来到了一个魔法的世界,在异界中的科技会与魔法发生怎样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