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10800000002

第2章

“我待会儿再带你去实验室和办公室,”约翰说,“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在地图上建立墓坑的坐标网格,以便清除覆于墓坑顶部的填土。这层填土像块垫子,清除时一定要非常非常小心。”

约翰沉默地递给布丽德几件工具和一条细绳,她一言不发地接过,一边平复着自己忐忑的心情,一边开始工作。在约翰的帮助下,布丽德开始画网格的位置。约翰一直在旁边盯着她,一发现她算错网格位置,就一言不发地过来纠正。布丽德画完后,从工具箱里选出几支工具,跪在坑口旁边,用小刷子清理起填土来。约翰在平板电脑上查阅完他之前录入的数据,便走到布丽德身边,蹲了下来。

“放轻松,不必谨慎成这样。”他递给布丽德一把大得多的刷子,“我们还等着在圣诞节前收工回家呐。”

布丽德点了点头,目光落到约翰那长满茧子、粗壮有力的手指上。刺青的位置传来一阵刺痛——她又在胡思乱想了。自从抵达这里,只要在约翰身边,布丽德就觉得既尴尬又紧张。倒不是因为约翰对她多严厉或把她批评得一无是处,只是他总是看她看得那么专注,将她工作时的一举一动都收入眼里。

布丽德扫视着十米见方的墓坑。它位置有些偏僻,考古队请当地工人挖开近半米深才基本触及墓坑顶部;其周围地势平坦,普通无奇,既没有天然的风蚀景观,也没有任何其他能彰显其尊贵的证明。然而,布丽德确实能感觉到它尊贵非凡。当然,这离不开周博士收集位置坐标及当地数据时的一丝不苟,以及约翰追寻任何蛛丝马迹的不懈努力。这种莫名的感觉,大概只有外婆能体会。

布丽德看着其他正在忙碌的队员,不知他们是否也有同感。斯科特半蹲在勘探现场一角,一手握着一把卷尺,一手拿着平板电脑,肩上还挂着一部相机。他脸上写满激动和兴奋,正和周博士及工人们讨论着。布丽德猜想其他队员可能在实验室里。她偷瞄了一眼约翰,他正在解释每把刷子的不同用途,不自觉地叹了口气——看来,她果然是想多了,只怪自己太过神经质。

见约翰默不作声地在身旁做事,布丽德也尽力摈除杂念,挑选合适的刷子,开始工作。慢慢地,两人将填土清除干净了。阳光灼人,帆布帽底的温度迅速蹿升,汗珠滴落,挂在眉毛上;绕在脖上的头巾之前被打湿过,现在早已干透:她只觉口渴难耐。一抬头,只见斯科特和其他队员正朝餐厅帐篷走来。

约翰站起身说:“我们休息一下吧。”说完便摘掉阔边丛林帽,擦掉挂在眉毛上的汗珠,将一绺黑发捋平,贴在侧脸。“带你看看办公室。”说完便径自走向其中一辆拖车。布丽德赶紧起身,匆忙跟上约翰的脚步。

办公室车外的发动机轰隆作响。一打开车门,冷气扑面而来,布丽德不禁打了个哆嗦,原来空调就立在门对面的桌子旁。王缙正坐在桌旁,操作着笔记本电脑,一见约翰和布丽德进屋,立即站起身来。

约翰皱着眉问:“出什么事了?”

“没事,一切正常,我只是在确认一些数据。”王缙望向布丽德,“布丽德,你感觉怎么样?这里简直热得要死吧?尤其你还是刚从爱尔兰过来的。”

“你去过爱尔兰吗?”布丽德问。

“没去过,我大学念的斯坦福,后来又搬去旧金山,然后西雅图,但其实我觉得这几个地方都差不多。你现在还没后悔离开了青山绿水的老家吧?”

“啊,怎么会?这里的风景很壮丽,我很快就会适应的。”

约翰递给布丽特一瓶水,“在这种地方一定要补充大量水分。”

尽管约翰的声音不带一丝波澜,她仍能察觉他话锋锐利。约翰此时似乎颇为紧张,于是她的焦虑指数再次上升。

约翰抬头看向王缙,“数据方面,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吗?有没有不清楚的问题?”

“没有,没关系,我需要的数据都齐了。”

王缙合上笔记本电脑,走到门边说:“布丽德,咱们稍后在餐厅帐篷见!”说完便打开门离开了。

约翰走向笔记本电脑,开机,飞快地扫视着其中的文件,而后抬起头来看向布丽德,眉头紧锁。

“怎么了?”布丽德问。

“嗯?”迷惑从约翰脸上一闪而过,“没什么。这里连不上网,只能用卫星电话,必须定期去乌鲁木齐发送勘探报告,所以我需要时常确认电脑里面的文件是否完好无损。”

接着,约翰向布丽德展示了电脑里的各种考古记录及各类参考资料,又带她看了放在办公室另一头的一些纸质文档。展示完毕,约翰已然恢复了之前一贯的严肃神情。布丽德又一次感觉他炽烈的目光一直落在自己身上,甚至在冲洗手和脸之时也能感觉到他的视线。她越来越警觉,同时也越来越不确定,面对约翰的关注,自己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重返狭小的餐厅帐篷后,布丽德心中所有纷乱的情绪都消失无踪。用餐区摆放着三张折叠桌和四把长椅,周围的气氛友好热闹,没过多久,布丽德就轻松融入其中了。她从餐桌取了一片面包、一点奶酪、水果和一瓶水,愉快地走向用餐区。王缙找到座位悄然入座,而后示意她坐自己旁边;对面是鲍勃和米菲。

布丽德坐下后,王缙看着她手里空着一半的餐盘说:“希望你不会太讨厌这里的基本菜单。我们轮流准备餐食,人人有份。值日表就贴在办公室里。”

“其实我不挑食,只是现在不大饿。”

正和米菲聊得火热的鲍勃转过头看向布丽德,“不过,你还是应该多吃些,保持体力。再者说了,你身材曲线那么完美,瘦了可就不好看了。”

布丽德发现鲍勃一旁的米菲神色紧张,便主动避开鲍勃上下打量的视线。

“她就算瘦几磅也不会有事。”米菲摆弄着餐盘里的面包渣,阴阳怪气地发话了,“就算这块面包跟散发怪味儿的‘砖头’似的,你也要把它吃下去才行,这个应该难不倒你吧。”

坐在另一桌的斯科特也发话了,“生怪味儿是因为空气。如果你记得把面包包装好放进冰箱,怎么会生怪味儿?”

“斯科特,我又不是学食品管理的,怎么知道这些?别以为是女人就得做家务,想都别想。”

“准备三餐的任务对我们任何人来说都不轻松,”鲍勃说,“斯科特,你有点耐心嘛。”米菲对鲍勃露出一个大大的微笑。

“我的意思是,只要多注意一点……”斯科特的声音渐渐微弱下去。

约翰走进餐厅帐篷,扫视用餐区一眼,然后拍拍斯科特的背,坐在斯科特和周博士中间,面对着陆博士和张博士。

布丽德盯着餐盘,为斯科特如此好的耐性感到讶异。谢天谢地,米菲晚上在鲍勃帐篷里过夜。不过,约翰对这两人会有何看法?他和斯科特共用一个帐篷,就在鲍勃旁边,隔壁帐篷发出的声响,他也听得到。布丽德偷瞥约翰一眼,但约翰正和周博士低声说着什么,看不清楚他的表情。

“希望你不介意轮流准备三餐的工作。不过,你要是介意的话,我可以替你,你帮我洗盘子。”王缙低声说,而后露出一个温暖的微笑,布丽德紧绷的神经顿时便放松了下来。

“我不介意的,我会做菜,真的没关系。我以前都会去厨房帮外婆打下手呢。”布丽德的脸一下就红了,因为这是个彻头彻尾的谎言,但她不希望王缙把自己看作米菲那样的女人。

“你说的是在爱尔兰的时候吧?你是爱尔兰人,怎么会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呢?”

尽管这个问题早已被反复问起,可还是轻易让心底好不容易才平复的思绪再起波澜。“我15岁时就随妈妈搬到费城去了,但暑假会回爱尔兰陪外婆。”在过去这几个月里,她实在太想念爱尔兰了,尤其是爱尔兰的夏天,简直是她生存的意义。

“你父亲呢,还在爱尔兰吗?”

王缙的语气里充满了同情,于是布丽德便也不再掩藏对父亲的愤怒,“不知道。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就离开了家。他是个音乐家。”

“音乐家?真有趣。那你对音乐感兴趣喽?”

布丽德微微一笑,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音乐是我生命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往昔的回忆顿时浮现在眼前,布丽德皱了皱眉,“不过已经是过去时了。”

“过去时?你现在不喜欢音乐了?”

“不喜欢了,”布丽德很平静,“都过去了,怎么还能老想着音乐呢?现在我必须全心全意地对待我的学业,做好研究啊。”面对满心同情的王缙,尽管这个说辞不够完美,但已经是布丽德可以想到的最佳答案。

布丽德坐在营地附近那棵扭曲遒劲的矮树下,等待晚餐,王缙走来坐在她身旁。

“你的头发就像一团火焰,和远山的颜色一样,”王缙咧嘴笑着说,“我敢打赌,你要是一直这样在太阳底下暴晒,你的肤色也会马上变得跟它们不相上下的。”

布丽德大笑起来,这种感觉已是久违,但还不错。

“你应该多笑笑的,”王缙久久地盯着她,“你笑起来的时候,眼波流转,光彩照人。”

布丽德又笑了,“你若是一直说这样的话,我不晒太阳也会脸红了。”

“我可没有夸张,肯定还有别人这么赞美过你。”

“可别人不像你说得这么自然。你在哪儿学的英语?说得真棒。”

“我在美国待了很多年。先是读大学,后来辗转于几间公司,做讲师,再后来就进了专家组。”

布丽德兴致勃勃地问:“那么,柯比博士是你同事咯?”

“不不,我刚认识柯比博士和谢尔登博士没几天。”

“哦,那你是周博士的同事?”

“我认识他,但我学的是基础科学,专业是遗传学。”

“遗传学家?你来这里是为了……”

“考古现场需要各种专业人士。我的鉴定技术已经几次派上用场了。”

“那是当然。不好意思,你也知道,除了在爱尔兰体验过几天发掘工作,这还是我真正第一次参与实地勘探,但愿不会是最后一次。”

“别担心。我相信你比我了解项目得多。”王缙像要证明自己的观点似的,开始抽查布丽德对此次考古内容、约翰的理论了解多少。布丽德对答如流,这才发现自己竟对所有问题都能侃侃而谈,解说之专业连自己都感到惊讶,于是越发自信。最后,她对王缙只有满满的感激之情。只是当王缙问及她对鲍勃及约翰作何看法时,她有些瞻前顾后。

“据我了解,鲍勃的熟人遍及全球,他们在他为考古业界公司筹款、寻求支持时帮了大忙。对于他的这种能力,约翰肯定也很欣赏。”

“可是,关于约翰的理论,你又有何看法呢?”

布丽德低头看看自己的手,寻找着合适的字眼,“我觉得,约翰坚信自己的理论,并决心要去证明。”

“那你自己的看法呢?”

“我希望这次勘探工作能够给出他需要的答案。”布丽德终于还是说出了口。她不知道这次勘探能否也让自己找到答案。可是,就算最终只寻得内心的一丝平静,那她也心满意足。

晚上,布丽德独自一人待在帐篷里,坐在床上,想起王缙,嘴角不禁上扬。他不会像约翰那样一直对人上下打量,相较于鲍勃和米菲,还是更加平易近人的伙伴。米菲的行李比她的多多了,堆满了帐篷,空气里还弥漫着米菲身上浓烈的香水味。

布丽德打开背包,将里边的衣物塞进床下的小木箱里。扯出牛仔裤时,有东西掉在地上,发出“叮当”一声脆响。原来是她的锡质哨笛[1]。真不应该把哨笛也带过来。既然早已决定割舍音乐,还想着吹它做什么呢?她捡起哨笛塞回背包里,手无意中伸进两件衬衫之间,触到一件硬硬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拿出来一看,原来是一个手掌大小、雕工精美的木盒。这是外婆的宝贝,怎么会在背包里呢?她顿时热泪盈眶,赶紧把木盒塞回背包里,用力向下压,压了又压。

注释:

[1]锡质哨笛:文中特指爱尔兰哨笛,是凯尔特传统乐器之一,又称锡口笛、哨笛。爱尔兰哨笛一般有六孔,吹奏方式为竖吹。(译注)

同类推荐
  • 三条命

    三条命

    《三条命》中,顾零洲在失恋之际,方才与女友卢丽心互诉衷肠,直到这时,他们才了解到彼此的经历中曾有过多少的坎坷、泪水与伤悲。可是,一切都来不及了,他们终究是失去了继续走下去的勇气(或所谓兴致)。在大街上,顾零洲再一次刺激了卢丽心,她不顾来往的行人,绝望地哭喊着,而顾零洲“恨不得捂住她的嘴巴,又奇怪地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 真心相对的爱情赛事

    真心相对的爱情赛事

    伊胜雪说完就快速地蹦跑开来,其实沈若赫已近知道了伊胜雪说的什么,只是还想认真的听一遍,在追逐的路上,沈若赫大声的呼喊,“从今天开始,伊胜雪就是我的人了”。
  • 大建筑师

    大建筑师

    本书讲述了中国本土培养起来的靠前代建筑师陈世民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起伏跌宕的拼搏故事,是传记,也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部史料翔实、人物鲜活的当代建筑史。有坚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设计方案的魅力彰显,也有矢志前行中难免的蜿蜒曲折,比如官司打到国外建筑市场的精彩记载。陈世民的成长发迹伴随并见证了深圳改革开放近40年的飞速发展,其建筑作品以无比高扬的文化自信,铸就了改革开放先锋城市的一座座前沿地标。
  • 暴雪边缘

    暴雪边缘

    那天下午,我跟着他们离开了镇子,向遥远的森林进发。事情一开始就不很顺利,由于滑刘的迟到,延误了原来定好的出发时间。这让赵宝昌十分恼火,他先把一只铁锅从车上扯下来,丢到冻得梆硬的地面上,铁锅在雪地上弹跳了几下,竟然没有摔碎。这立即臊红了他的那一张丑脸,他疯狂地从马志彪的马爬犁上拽下了他的大斧,狠命地朝铁锅砸去。但他没能得逞,斧子还没等落下,许华普便从他身后一把抓住了斧子的木柄。一点儿也不迟疑地夺了下去。失去了重心的赵宝昌摇晃了几下笨重的身体,咬着牙回过头来,看是许华普,粗大的鼻孔渐渐收拢回来,呆了一呆,一屁股坐在车辕子上。
  • 寻找与相遇

    寻找与相遇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道经》第十六章。在筑新路与胡帮文撞在一起,是3月份一个晴天清晨的8点钟左右。那时候,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上班的、晨练的、上幼儿园的、拉板车的、背背篼的,以及去黔灵山背水的都匆匆忙忙,像赶乡场。胡帮文背着背篼,背篼翻口篾条用黑胶布裹着,匆匆地穿插进熙熙攘攘的人流,突然斜插过来,超到我前面,我没有来得及收住脚身子就撞上了。
热门推荐
  • 对你不止于心动

    对你不止于心动

    纪修年×纪绪亭高冷心细霸道总裁×温和喜静一线艺人问纪绪亭是谁?娱乐圈一股清流。喜静,温和,长得又漂亮得不得了,演技还很好。说不认识她太过分了!问纪修年是谁?商界一股泥石流。留洋回来,不仅吃了一肚子洋墨水,还有经商头脑,两年打造商业帝国华盟,拥有五国贸易资本。说不认识他更过分!不过谁能想到纪修年是纪绪亭小叔?又有谁能想到两人竟是情侣关系?“纪先生,请问你对外界传言你和纪小姐是亲戚有何想法?”“不是传言,是事实。”“那么传闻你和纪小姐是情侣,你如何认为?”“也不是传言,的的确确是事实。”【男女主没有亲缘关系,身心皆干净,无小三,无误会,无虐】
  •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本书以钱钟书和杨绛的相遇、相知、相守、相忆为主线,贯穿两人一生的创作与生活经历,重现一曲温情的岁月留声。钱钟书与杨绛,一个是清华才子,一个是南国佳人。他们的爱情,始于初见,终于死别。不折腾,不做作,不张扬。这一种相守,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入时光里。因为懂得,所以不离不弃。他们拥有最契合的灵魂,最温暖的坚守,纵使最后生离死别,却依然延续着那份珠联璧合的甜美爱情。
  • 别人的妻子和床下的丈夫

    别人的妻子和床下的丈夫

    伊万·安德列耶维奇捉奸的两天:大街上令人恶心的自白,床底下肮脏的表演……这一切都构成了一幅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生动画面。作家就是靠别出心裁的结构,抓住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日常生活琐事以及生动、幽默的语言,把一个个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 重生嫡女:权谋凰后

    重生嫡女:权谋凰后

    前世慕玖入宫十年,尽心尽力辅佐夫君稳固皇位,怎料却落得个和亲生儿子一起被火烧死的下场。重生一世,慕玖霸气归来,肃清慕府,保护姊妹,争夺皇权,让前世害她之人皆付出相应代价。渣男故技重施,表妹谄媚欺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前世她负了儿时心上人,今世她携手爱人,共同整顿奸邪小人,平反冤屈,争夺皇权。一切仇恨已报,二人共同归隐,乐得清闲。?
  • 家庭革命

    家庭革命

    一位独生子女的父亲,在儿子长到20岁的时候,非要逼迫儿子签一份协议。这份协议条款不过76个字,概括它的精神就是“四不管”。这“四不管”规定了“协议”一旦生效,父母从此可以在四个方面不管儿子;儿子也可以不管父母。正常人实在很难想像这位父亲为什么要在自己家里鼓捣出这么一件立刻要引起“战争”的事情。中国几千年文明历史,家庭生活和父子亲情组合着一种一成不变的内涵,用现在的法律来解释就是:“父母有养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子女也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而这位独生子女的父亲全然不顾几千年的古老传统,执意要在自己家里来一场革命,“革”儿子的命,也“革”自己的命。
  • 滨江膳祖

    滨江膳祖

    这是一九〇〇年的北京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这里就是七雄之一的燕国的都城——蓟城。星移斗转,经秦、汉、隋、唐、宋、明、清各朝代,它不仅仅是北方名城,而且还是交通要道,曾名涿郡、幽州、范阳、燕山。1153年,金海陵王占领后,改称中都。由此开始了作为封建王朝统治中心的历史。1276年,忽必烈攻占中都,认为其右拥太行,左注沧海,南抚中原,北枕居庸关,背靠朔方,萦畿带甸,负山引河,天府之所,于是在中都的东北郊外大建新都——大都。参照汴洛中都旧制,分外城、皇城、宫城三重,呈南北长方形,外城周60里,11座城门。其东西分别相当于今北京的内城东西旧城,南至今长安街一带,北城在德胜门外。
  • 我的系统睡觉就能赚钱

    我的系统睡觉就能赚钱

    世间最轻松的赚钱方式是什么?那就是睡一觉,就成亿万富翁了,韩诚就获得了这种睡觉就能赚钱的系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金锚

    金锚

    渤海湾大亮岛上有个渔村叫做将军帽,不是这个渔村出了什么将军,而是这个村附近的海域盛产鲍鱼,鲍鱼的土名就叫“将军帽”。鲍鱼因其壳面隆起,状似清代官员戴的帽子,渔民称其为“将军帽”。这个小渔村由此而得名。将军帽村有几百年历史,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以打渔为生。尤其是他们村的鲍鱼远近闻名。清朝时期,这里的鲍鱼是贡品,专门贡给皇上食用的美味。将军帽村历经朝代变迁,贡品时代早已成往事,正向改革开放时代迈进。当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时,小渔村出了一位“秀才”,名叫张鲍鱼,父母给他起这个名字是希望他有当官的命,其实张鲍鱼只是考上了一所京城非名牌学校——燃料工业大学。
  • 霸爱:会长少惹我

    霸爱:会长少惹我

    【蓬莱岛出品】<br/>她,天性淡薄,只想平淡过生活,心中所装的人已逝那一刻,她的心同时也跟着死去!然,在遇见那一个死死纠缠着自己的会长,心莫名的如将要复活般……<br/><br/>他,豪放不羁,眼中从未看进任何人,却唯独对那个从未把自己望入眼中的女人一见钟情,可她却一再的逃离他……<br/>不是征服,而是深爱……<br/>&nbsp;&nbsp;&nbsp;&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