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3500000006

第6章 洪才(2)

我回过头,看见一个年轻的女人倚门站着。其实还是个少女,但是穿了很老气的羊毛衫,而且不合时令。头发蓬松着,似乎刚睡醒。看得出有些虚弱,面孔异乎寻常的白。五官散淡,眼睛很大,目光也散着。皮肤好像半透明的,在黯淡的屋子里头,发着晶莹的光。她的双颊在白里透出红晕来。当时,我并不知道,这些都是不健康的,是肺弱的症状。我只是觉得她很美。这种美是没有烟火气的,是这屋里的一个异数。

她是成洪才的姐姐,成洪芸。

成洪芸说:大哥,你不要逼爸了。又不是你一个在乡下。二哥全家也在。

她说完,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她只有捂住嘴,肩膀耸动,隐忍着,似乎要将这咳嗽吞咽下去。

成洪才的大哥,冷笑一下,低声说:我至少不会拖着家里面。

“洪业!”成伯伯大喝一声,使了力气将一把剥好的蒜掷在桌子上。

蒜弹了一下,落在了地上,那只叫高头的鹅不晓得什么时候进来了,衔起蒜,一口吞了下去。

少女终于平息了咳嗽,虚弱地笑一下,转身走了。

我走出来,成洪才对我说:这几天,我大哥天天来家,他来过了,二哥还要来。

这时候,成洪才的五哥,成洪政走出来,突然回了头暴怒地朝屋里喊,操,顶班,等老头子死吧。说完狠狠掐灭了手中的烟头,扔在地上,看了我们一眼,依然是邪暴的目光,说,现眼!

后来才知道,成洪才并不是举家迁到南京来的。还有两个哥哥,留在了六合郊县。现在的房子,原本是成洪才的舅爷的。舅爷就是阿婆的弟弟。舅爷解放前在连云港跑码头,跑了许多年,一来二去攒了一笔钱,就到了南京来。开了个小机械厂,不过解放后公私合营,给并到国营的曙光机械厂里去了。曙光厂给舅爷一个进厂工作的名额。舅爷亲人只一个姐姐,自己没子女,就将名额给了外甥,就是成伯伯。没多久舅爷就去世了。成伯伯带上了小女儿,跟着阿婆进了南京城,两个儿子放在六合老家里。后来又在南京城里生了两个,老五和老六。所以,成洪才其实是生在南京,可是口音是改不过来了,随爸妈还是一口六合腔。阿婆本是江阴人,成洪才说话也会在末尾加上句——得哇,否则意犹未尽似的。这回,成伯伯快退休了,老大来了,老二来,跟老的打了持久战,都想着顶他的班。不为别的,有个南京户口就好了。可是手心手背,成伯伯为难得很。

过一天晚上,成洪才再到我们家,给了我一只鞋盒子。说:毛果,送给你。打开来,好多蠕动的白白的小虫。我说,这是什么啊。妈妈探了一下头,说,毛果,这是蚕啊,妈妈小时候养过的。我说,成洪才,你不要了么。成洪才叹了口气说:不要了。姐姐说,他们天天在家里吵,蚕惊了,就不长了,搞不好会死。

我很激动,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蚕。成洪才又拎出一个塑料袋,说,这是桑叶,给蚕吃的。我取出一片就要放进盒子里。成洪才说,不行,要洗干净了。还要把水擦干净,不然蚕会拉肚子的。

我们将桑叶一片片铺在盒子里。成洪才一边对我说,蚕有两种,一种是桑蚕,吃桑叶,还有一种叫柞蚕,是吃柞叶的。桑蚕也不同,你看这个黑头的,叫虎头蚕。吃得多,将来结的茧子也大。

这一晚上,我和成洪才趴在桌子上,盯着盒子。看那些小小的动物,安静地将桑叶咬成一圈一圈的锯齿形。它们的吃相,是有条理而优雅的。成洪才让我闭上眼睛,听它们吃的声音。这声音是绵密的沙沙声,好像一张柔软的纸,被轻轻地揉皱了,再慢慢地展开的声音。

成洪才突然站起来,说,我走了,我大哥应该回六合去了。

我做事情,有着一般孩子不及的毅力和恒心。这回终于有了一个体现。我每天按时地换蚕沙,添桑叶。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将新买来的大片的新鲜桑叶剪成易于食用的形状。然后就是长时间痴迷地凝视着这些蠕动的小虫。这是我父母都大为惊奇的,因我并不是天生这样心智安定。妈妈说,这孩子怎么会对这个事情这么感兴趣,别是有什么小农经济的思想。爸爸就笑着说,我看我们家是要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了。

他们并不懂得我。我很珍视成洪才给我的这些蚕,像是看守了一些希望。它们是一些始终带给人希望的动物,因为,它们不断地在生长,而这生长是看得见的。这是让我着迷的地方。很多年后,看了巴里科的《绢》,我很能理解书中对蚕的赞美。时过境迁,只是几张蚕种,就有了家破山河在的希望,支撑人走到底去。

然而然而,它们实在是长得太快了。当它们扭动了肥白的身躯,在鞋盒子里造就出熙熙攘攘的局面时,我终于失去了在成洪才每次来的时候向他汇报生长进度的兴趣了。而更大的问题是,我将我所有的零花钱搭进去,也不足以在学校门口的老头那里购买足够数量且价钱昂贵的桑叶。但是,作为一个自立的孩子,我是不愿意再向爸妈伸手的。

成洪才说:我有办法,我知道哪里有桑叶。

从此以后,我放学就有了新的事情做。成洪才又表现出令我敬佩的地方了。他总是能够拐弯抹角地在附近找到一棵桑树。并不是盲目地找,而是心中有谱,好像一架卫星定位探测器。比如他说,今天去西流湾吧,少年宫后门那里好像有一棵。我们就去了少年宫,果然那里就有一棵。而探测的范围也随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大。终于有天,我们徒步远征一直到了辅佐路。在和平桥底下,我们看到了预想的目标树。成洪才像一只猴子一样,噌噌地爬上去,将桑叶摘下来扔给我。这种采摘并不是暴虐的,因为成洪才有着原始的环保主义观点。他只会采下大的叶子,而留下树梢的嫩叶,用他的话说,芽掐得了,树就死得了。

采摘的难度,其实是不言而喻的。最险峻的一次,是一棵树斜生在污水泛滥的护城河上。不过,什么都是难不倒成洪才的。后来我终于不甘于做一个助手,要求成洪才教我爬树。我天生的聪颖使教学相长成为另一桩乐事。当我历尽艰辛,第一次站在一棵高大的桑树上,极目远眺,心潮澎湃。我对成洪才做了一个鬼脸,想的是,我毛果也有今天啊。

现在回忆起来,寻找桑树这件事,其意义远远超越寻找本身。这成为我对这座城市最初的人文地理探索。南京在一座城市新兴的表皮之下,有那样多的不为人知的遗迹。甚至在市中心这样被现代化清洗过的地方。这些,都是在我的成长路径之外的。比如,我们偶然发现在渊声巷后面的卤制品厂,其前身是一间教堂。因为有着一个被炸去一半的尖顶。墙头上倒栽的玻璃碴子,曾经是拱形的珐琅彩窗的碎片,是众多被分割过的圣经故事的一部分。而在屋檐底下,依稀还辨得出,雕镂着已被油腻的烟火熏得面目不清的耶稣像。在西桥附近的山坡,我们又发现了一个被废弃的防空洞。青条石上长满了苔藓,门廊上写了“李新岚是狗”。我们钻进去,光线慢慢黯淡,终于伸手不见五指,闻着里面经年的臊臭气,还听得见自己的呼吸。正紧张着,突然传过来一声怪叫,成洪才说,哈哈,活丑。我们才仓皇地跑出来。

我们的历险,有个固定的分享者,那就是成洪才的阿婆。阿婆是个举一反三的听众,她总是在耐心而艰难地听过我们的陈述后,大声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往往带有迷信而独断的色彩。阿婆总是用见怪不怪的口气说,什么什么什么,南京那个时候,你们是看不到的。

南京那个时候,我们的确是看不到的。

那个时候,鼓楼公园以西的地方,全都是荒地。而西桥菜场一带,则曾经是个颇具规模的坟场。所以,到现在,还经常有些脍炙人口的鬼故事。这些故事在我们的小学里也曾经流行一时。比如说有些鬼会遁地术,有天晚上,一只鬼无端地从烤梅花糕的炉子里探出一个脑袋。这些当然都是扯淡。我不相信哪个鬼会忍受得了菜场里的市井喧嚣。然而,鬼这个意象所暗示的荒凉感,却对我造成吸引。阿婆是这些故事的集大成者。她讲的鬼,往往是带了烟火气的,且做派喜剧,像些孤独而恶作剧的孩子。阿婆讲完后,才幽幽地说上一句十分唯物且饱含世故的注语:这世上哪里有鬼,可怕的其实是人。这话经不起细想,因为个中意味是真正恐怖的。

而阿婆的记性,其实又是不大好的。所以经常将故事讲得颠三倒四,云里雾里。成洪才的姐姐成洪芸担当了这些故事的诠释者。她在阿婆的讲述告一段落的时候,会将情节给我们做些梳理,或者补充其中的疏漏之处。这些故事,她应该听过很多遍了。她的声音是很好听的,因为身体虚弱,说话往往有着游丝一般的尾音,在房间里回荡。

这时候,家事已经平息。成伯伯终于将接班的机会许诺给了成洪才的大哥。尘埃落定,两个儿子不再上门。这个家恢复了往日的宁静。黄昏的阳光照进来,被稀释了,在每个人身上笼了毛茸茸的一层。安静的气氛中又有一种同样静好的忙碌。成妈妈总是会从街道工厂接来一批活,在家里做。或者是些半成品的火柴盒、绒线花;或者是那些堂皇的大吊灯上的玻璃珠串。他们围着桌子,手上飞快地动作着,机器一样。成洪芸又似乎是手最巧的一个,做好的活儿堆成了山。然而,嘴上却还娓娓地给我们讲着故事。坐在她身旁,可以闻得见中药淡淡的苦涩味道。然而,她的脸上泛着喜悦的光,为她的虚弱带来了生气。讲到高兴的时候,她抬起头来,眉目温柔地对你笑一笑。我想,我要是有个这样的姐姐多么好。

后来出的那桩事故,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作好景不长。

这天放了学,成洪才对我说,他在N大学的食堂旁边发现一棵桑树,还是营养价值极高的“奶桑”。我说,太棒了。

到了地方,那棵桑树真是让我大吃一惊,不说参天,也入了云,遮天蔽日,成精了。我们自然是采了一个够。本来是皆大欢喜了。满载而归的时候,路过食堂,远远看到一条狼狗在啃骨头,成洪才得意忘形,冲着狗猛吹口哨。那狗耳朵支楞一下,就追过来了。成洪才吓得跑。我跟着跑,跑得不及他快,只觉得小腿一麻。回头一看,血正顺着腿肚子流下来。狼狗的门牙齐根嵌进肉里去了,喉咙里还发出恶声恶气的呜噜声。我是忘了害怕了。瞧见成洪才也傻了,朝这边看了又看,撒丫子跑了。我闭了眼睛,说,完了。正当孤立无援的时候,食堂里的师傅掂了大勺出来了。大叫一声“娘的”,喝退了狗。看了看我的腿,说:“毁了。”说着又一把将那狗腿揪过来,在狗耳朵上揪一撮毛,燎了火就往我伤口上贴。我吓得直往后退,师傅一把揪住我,说:“娘的,止血。”血是止住了。师傅推了单车过来,将我抱起来放在后座上,说:“上医院。”走到半路上,看到妈妈迎面急急地走过来,旁边跟着成洪才。妈妈铁青着脸看着我。师傅结结巴巴地说:“对不起。”他正要做更多的解释,妈妈说:不怪你,是小孩不好。言简意赅的山东师傅如蒙大赦,说:“快,上医院。”妈妈回头对成洪才说,成洪才,你回家去吧。

在师傅的协助下,我被送到了医院,打了狂犬疫苗。看着我一瘸一拐地走出来了,妈妈并没有安慰的话。她痛心疾首地说:毛果,你已经变成了一个野孩子了。

第二天,成洪才拎了一个篮子来,说是阿婆让他送来的。他说,阿婆攒下来的,我们家小母鸡的头生蛋,很补,给毛果养伤。妈妈看了看这些玲珑的鸡蛋,叹了口气,说,阿婆要攒好久啊,我们不能收。成洪才,最近毛果功课忙,你不要来找他玩了。

我的软禁岁月开始了。除了上学,星期天上绘画辅导班,我被关在家里,做妈妈布置的永远做不完的参考题。腿上的伤已经好了。大院里一群孩子玩得震天响。妈妈用毛线针敲敲桌子,看什么看,该收收心了,我就知道,给外公外婆惯得不像样了。还有都是些什么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是气了,我不懂这句成语,但是听出来对我的朋友很不利。我说,成洪才不是猪,妈妈你还老师呢,骂人。

妈妈又用毛线针一敲桌子:做题做题。说完就不搭理我了。

我不在家的时候,妈妈将我的蚕送了人,送到一个不为我知的地方。这下我彻底缄默了。这是我与其他孩子的不同之处。当我为巨大的悲伤慑住时,不会用泪水来表达,而是长久地沉默,不复一个八岁男孩通常的饶舌样子。爸爸对妈妈说,你这是矫枉过正。妈妈说,我是为他好,他长大就明白了。

同类推荐
  • 噩梦

    噩梦

    牛发财是前山庄出了名的赌徒,在赌场上虽说也是一名老将了,可由于手气太背,总是输多赢少,没几年便输得倾家荡产,就连老婆也跟他离了婚,身边只留下一个女儿。女儿名叫灵芝,年方十九,模样十分俊俏,去年到城里打工,每月倒也能给家里寄回四五百块钱来。按说,牛发财一个人在家有这四五百块钱也足够了,可由于他在家啥事也不干,只要手里有钱就要去赌,而且总是输多赢少,所以连做梦都想天上能掉下个大馅饼来,发他个横财,也就在这时,他突然接到女儿一封长信,信上是这样写的:爸爸,您好,我不久前被老板调到办公室当了他的秘书。
  • 第一神算

    第一神算

    卜算的虽多,神算极少。哪怕神算也多,第一只有一个。别人卜算用外物,而我卜算用“炁”。2007年的一个女孩失踪,让我卷入了一场诡异的通灵风波,接二连三的怪事层出不穷,落在身上的“死劫”也逐步应验,开始我以为自己是个倒霉蛋,后来才知道,原来怪异的是我自己……
  • 黑鸽子

    黑鸽子

    这一天和往常再一样不过,天还那么高,那么蓝。唯一不同的是我们的心情,因为,这一天我们选择了出走。晨曦散开,我们终于出了村口。路两边,是绿色苍茫的庄稼地。我们乘坐的是那种四轮农用车,车体白色的。车上面,还拉着不足一车的茴子白菜,这样的车行驶起来,倒也很平缓。我们乘坐这样的车,仰面看着蓝蓝的天空,有点像孙悟空驾着一朵白云的感觉。有几只黑鸽子,在空中自由自在盘旋。它们在天空游啊飘,我们在绿野上漂啊游。我们多像它们。这样一想,我们的心里就滋生出乡下女人独有的惬意和浪漫来。
  • 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

    本书选取了麦家多年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包含《黑记》、《四面楚歌》、《陈华南笔记本》、《两个富阳姑娘》等名篇。麦家的小说具有奇异的想象力和独创性,人物内心幽暗神秘,故事传奇曲折,充满悬念,多被改为影视作品。由他编剧的电视剧《暗算》和根据他小说改编的电影《风声》是掀起中国当代谍战影视狂潮的开山之作,影响巨大。
  • 爱:一个人的事情

    爱:一个人的事情

    热爱生活的人,不会去找乐,更不会在自己身上找乐,他只会在别人身上找乐来满足自己。自嘲者,必定热爱生活,有生活情趣。如果不热爱生活,谁会去发现自己的可笑之处,怎么会觉得这可笑之处可笑,又怎么会将这可笑之处讲出来呢!不热爱生活的人,不会去找乐,更不会在自己身上找乐,他只会在别人身上找乐来满足自己。
热门推荐
  • 一路上有你

    一路上有你

    一个男人和女人大半生的爱情故事。男主人公黄灏,女主人公肖怡然,从青年时代到中年时代,从中年时代到老年时代,情路坎坷,历经磨难。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令人唏嘘……2012年2月,九州出版社出版。
  • 诗囚:孟郊论稿

    诗囚:孟郊论稿

    孟郊(751—814年),字东野,开中唐一代诗风的大诗人,与韩愈并为“韩孟诗派”领袖。常与贾岛合称“郊岛”,有“郊寒岛瘦”之说。孟郊诗里名句众多,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但他写诗主要不靠巧对、机心,他的风格来自他瘦硬、沉潜的精魂,归根结底,来自他磨难重重又不屈不挠的人生。他独具一格的艺术气息,使人一见就能识别。一千多年过去,诗歌风派的一波波巨浪,淘去了许多诗人的面影,但淘不掉孟郊的声音和风貌。韩愈曾表示,愿做孟郊的“小跟班”:“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四方上下逐东野。”
  • 沪上秘闻

    沪上秘闻

    或是在暗夜中踽踽独行,或是在阳光下信仰坚定。战斗不仅发生在战场,也发生在深不见底的敌营。1939年,特务委员会“76号”在上海成立,一场生死较量悄然上演。日本留学的闻家少爷闻思远,接到一封密信后悄然回国。在76号,不仅要提防敌人,还要面对自己的大哥。此后,一件又一件的意外事件发生,使各方开始怀疑他的身份……而他,也开始发现家中每个人仿佛都在伪装……
  • 无极神主

    无极神主

    青衫新书《叶帝独尊》开始连载了,欢迎新老读者支持。
  • 神级大药师

    神级大药师

    苦逼医学僧李东被系统钓鱼了面对随时可能被废掉的惩罚,李东表示:不要怂,生死看淡,就是干..............................................................................新书《钢铁大侠》已经上传,各位兄弟姐妹多多支持灭霸打起响指的那一刻,王俊灰飞烟灭,魂穿到平行空间这里灵气复苏,生命觉醒,高武可以练,魔法随意耍在这个到处都是觉醒者和妖兽的世界里,王俊这个未觉醒者感觉压力很大嗯,还好有一套钢铁战甲
  • 一梦诀臣

    一梦诀臣

    林夕,据传是天地间最后一抹天地仙灵,三界为之觊觎,却又望而生畏。这一世,她藏身青竹,遇着了一朵病娇莲花,还有一只腹黑青狐(乘黄兽)…相处模式嘛,基本都在飙演技。当魔王为了修复魔域水晶,放出枭音魔盒,天上人间,一幕幕故事被揭开…当初封印的天地混沌再次出现…“华胥,如果有一天我消失了你会怎么办?”“不会的,你脸皮厚,又嘴馋,还好美色,你舍不得。”“是啊,我舍不得。”可是为了你,我愿意化为最初的仙灵,与你合而为一,护你护这天地万世安康。华胥:傻瓜,这千年,本就是为了将你呵护长大,华胥一梦,殊途同归,本尊,才是那一抹仙灵。
  • 崩坏的灵异事件簿

    崩坏的灵异事件簿

    手机过热时千万不要肝崩坏!!!被手机炸死穿越重生的羽田秀,靠着在能够登录休伯利安号的能力,带着强烈的求生愿望,在名为“次元魔女”的帮助下,从婴孩时期成功地活了下来。作为休伯利安号的舰长,羽田秀一直以解决崩坏为己任,为守护着舰船上的大家,不断地穿越次元追寻着力量。从登上电梯的那一刻起,羽田秀默默地许下誓言——老子舰上的人,一个都不许少!老爹说过,要用魔法才能打败魔法。要用魔法才能对抗崩坏!还有一件事——(本书综漫,主世界观是C妈的xxxholic,亦有其他动漫人物出现当背景,次世界游戏崩坏3……)
  • 田园女医

    田园女医

    她,天朝第一军医院胸外科活招牌,穿越了。没饭吃,住猪栏,被叔叔一家欺负,唯一疼她的奶奶也病入膏肓。她银牙一咬,发挥灭绝师太最高战斗状态,采药治疗奶奶,使计虐极品亲戚,开诊所,办药厂,顺风顺水,开创一个属于她的医学纪元。却遇到他,从此研究方向从胸外科偏向了神经科。他,云空国倍受万人敬仰的风流神医,潇洒机智,从未棋逢对手。却遇到她,屡战屡败,越战越矬,从此人生无胜迹。对付敌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爱上自己,于是他决定——将师太纳为己有!某妖孽:老牛吃嫩草,天作之合!白草合:就怕你这头嫩头啃不动姐这棵老草!(姐可是有三十多年的魂龄啊!)某妖孽:只有不努力的牛,没有啃不动的草!白草合:切,姐还怕你不成,放马过来!某妖孽:错,是放牛过来!白草合:……
  • The Conflict

    The Conflic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蛮荒行者路

    蛮荒行者路

    李牧本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科技宅,却不想被主神选中,沦为主神的轮回者。却不想,在他刚刚站稳脚跟成为一只老鸟的时候,主神遭遇围攻。李牧就这样在大战中意外来到一片蛮荒世界之中,成为一棵拥有理想的大树,而他的理想就是要做一棵将自己的子子孙孙种满整个蛮荒世界的超级种树。他要的是靠自己的无穷分身,彻底征服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