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4700000007

第7章 狼毒花(6)

常发每次挨了上级耳光,总要像听到命令一样挺身立正,却一个劲眨眼,不知自己错在哪里。他以为自己总还是为中国人争了光争了气。唉,他就是这么个水平!

父亲气得不轻。什么形势?常发还在乱弹琴,但眼下还顾不上处理他……

“备马去,你这个浑蛋!”父亲少有地骂人,“跟我去找黄永胜,回来我再跟你算账。”

“政委,你关起我吧。”

“叫你备马!”

“我不去,他会毙了我。”

父亲刚要发作,忽然想起当年在晋察冀三分区,黄水胜对常发的约法两条:不许沾酒沾女人,沾了就要他的命。

父亲几乎想笑,到底笑不出来,骂道:“你这个浑蛋,现在什么形势了?我要去办正事!”

“叫小陈他们去吧。我已经说好了,今天要把延赤送老乡家里去……”

这是实话。我的父亲、母亲昨天已经找好老乡,答应给那老乡一车布匹和粮食,那老乡同意收下我这个未满月的婴儿。

“你去吧,叫小陈立刻备马来。”父亲答应了。

共产党的军队在赤峰周围有两个纵队。杨(得志)苏(振华)纵队在赤峰南30里左右,我的父亲已去看过驻地。黄(永胜)朱(涤新)文(年生)纵队在赤峰东偏北。父亲见到黄永胜,第一次同黄永胜当面吵起来。

“国民党那么长驱直入,你为啥挡也不挡?”

“我拿蛋挡呀!”

“当初怎么讲?我搞根据地,你打仗……”

“你的根据地在哪儿?”

“我还建个屁的根据地。国民党来,你稍微挡一下也不至于如此长驱直入,没时间叫我怎么建?”

萧克将军在一旁说:“这个黄永胜,你怎么搞的?你是永胜么,怎么就挡不住?”

黄永胜发作:“他妈的,仗要打个天时地利人和。天是大冬天,地没根据地,人是满地土匪,老百姓还不觉悟。我才有几个兵?我有什么办法!”

父亲回到赤峰,军分区手头的三个连,哗变拉走一个连。余下两个连也成分复杂,只有半个连是自己带来的老八路,可以依靠。

热河省委和军区负责人胡锡奎、段苏权赶来赤峰坐镇,准备两手:打好背包准备撤,全力说服苏联人。只要苏联人不动,国民党就不敢进赤峰。

这一夜紧张。父亲在屋里办交涉,只听得外面人马嘈杂,汽车嘶鸣。苏联红军已开始撤离。

“同志,我再说一遍。”马尔丁诺夫抱着我父亲双肩摇,“保存实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一撤,他们明天就会进。部队已经行动,你不要在这里耗了。”

父亲也看出争取无望,做个失望的手势。马尔丁诺夫已经拉开门,稍稍一怔,随即放声大笑。

我的父亲已经看清,常发又和那名苏联女秘书搞到一块了。心头窝的那把火立刻蹿起三千丈,就要掏枪:“我毙了你狗日的!”

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马尔丁诺夫竟按住父亲的手,笑着劝解:“我们不管这种事。你们也是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大家都够苦的了。他们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会儿高兴,你这是干什么呀?”

父亲目瞪口呆。

父亲沮丧地甩手而去。常发自然紧紧追上。

“政委,”常发怯怯地叫,“是她缠我,真的,我没办法。”

“放屁!你不干她能有办法?”

“首长们都是有媳妇,有老婆。我们……可不许。”

声音委屈幽怨。

“苏联人搞中国姑娘可以,我为什么不能搞他们苏联姑娘?”

啪!父亲抽了常发一耳光。经过战争的人脾气大,爱动手。直到五十年代末,我上中学那年还见过父亲抽一位局长的耳光。

“你打吧。那姑娘还说要帮我们忙呢。”

父亲根本没在意这句嘟哝,他匆匆赶回去研究对策,制定撤出方案。

紧急会议正开着,一阵汽车马达声响过,马尔丁诺夫的翻译,一位入了苏联籍的中国人王清走进来,紧跟他身后的是那位漂亮的苏军女秘书,笑得一脸粲然。

“你们今天先不用走了。”王清大声说。

“我们哪一天也不走啊。”父亲呛一句,心早落下来。

“哎,你这个人怎么光抬杠?”王清说着凑近我的父亲,拇指朝西北方向活动,压低声,“跟那边通电话了,说了你们的意见和态度。那边说不撤了。”

那边是指莫斯科。

“你的警卫员立功了。”王清故弄玄虚眨眼努嘴,父亲便看到漂亮的女秘书又黏黏地贴上了他剽悍的警卫员,“那丫头有办法,部队都出城了,让她搅和得又开了回来。”

这个结果父亲说什么也没想到,更没想到他的警卫员会难为情地说:“政委,我要跟那个苏联姑娘结婚。”

“什么?”父亲睁着两眼发呆,回过神才问,“你了解她吗?她叫什么?”

“不知道,我听不懂。她说了两次也没记住。”

“名字都不知道就要结婚?”

“人家帮了咱们大忙。”

“是你要结还是她要结?”

“她要结,我也同意。”

“你听不懂话怎么知道她要结?”

“这种事,比画还比画不清呀?……”

父亲“扑哧”笑出声,是被常发那表情逗的。

“这件事你别管了,我替你联系,由双方组织决定。”

形势稳定后,父亲确实找过马尔丁诺夫谈这件事。

“这种事我们不管哟。”马尔丁诺夫望望他的女秘书,说,“不过我们迟早要撤军,她还得回苏联。要结婚,你的常发就要跟着入苏联籍才行。”

父亲告诉常发:“你们结婚可以,但你必须跟她回苏联,入苏联国籍。”

常发说:“倒插门不干。让她跟我,入中国籍。”

父亲说:“那不行。人家来是执行国际义务,执行完就必须回去。你么,我可以放你一条路。”

“不干。”常发摇头,“我儿子当杂种可以,我不当。”

“不撤退了,你妈就要去看你。”

我的父亲望着天花板,寻找遥远的记忆。他每天这样子跟我谈一小时。

“我说:‘别去,去了你准会把他接回来。’你妈说:‘这事让我处理。’我叫常发陪你妈去。出城下乡,他比一个警卫班还让人放心。你妈去了,你已经不会哭也不会睁眼,被扔在柴房里等死。常发拔枪就要杀人,你妈拦住了。自己队伍里的人都跑掉不少,何况一般老百姓?他们答应收你本来也是为那一车布匹和粮食。你妈把你抱回家,你就开始抽风,脸憋得发青。卫生队长说没救了。常发就叫:‘我从火里抱出来的,你救不活你也别想活!’卫生队长说:‘杀了我也救不活了。’你妈悄悄对我哭:‘从延安到赤峰,我受了多少罪才生下他,救不活我也不活了。’这么多人不活还行?我一咬牙,死猫当活猫治,队长不敢用药我用。就把大人注射的麻黄素往你屁股上注了半支。几分钟后,你不再抽,能喘气了。我一喜,想亲你,你一下子嘬住我嘴唇当奶头,生嘬出一个大血泡,饿的。喂你一天水,第二天才敢喂你奶。就是这样你也坏了肚,拉稀拉得脱水,又一次差点死。那以后你的肠胃就再没好……”

父亲住了嘴,屋子里静得沉甸甸。父亲的面孔像阴郁的山岩,阅尽人间春秋,只剩了冷峻和思考。忽然,他的眼球朝我转动过来,并且闪烁出湿漉漉的光波。

“你去吧。”父亲挥手,“去看看昭乌达的乡亲们,去看看你的救命恩人常发叔……”

我终于回到内蒙古赤峰市。车站的喇叭正好播放费翔演唱的歌:天边飘着故乡的云,她不停地向我召唤……

于是,我落下一串泪。

赤峰市文联的同志招待我,喝宁城老窖。文联主席王栋说:“权书记是我们老政委,当年住过我家。照家乡规矩,立地三杯,为你洗尘。”

大杯喝酒,大块吃肉。耳畔轰轰,响着乡音:那时乱啊。苏联人、日本人;共产党,国民党;土匪武装多如牛毛。日本的田中角荣也在这里当过兵。他当首相访华,第一个请求就是喝咱的宁城老窖。回去的当了首相,没回去的钉崎先生参加了革命工作,这是命好的。还有不好的流入土匪:“黑龙”“银龙”“土龙”“海龙”还有“母猪龙”。五龙闹赤峰,手下都有日本人。

我醉了。蒙眬中,我看到我的父亲和常发叔在马背上摇晃。绕过一片废墟的“秦营炮队”,走过凹凸荒旷的沙坑坟场,又驰过蒙古骑兵曾经屯驻多年的“东大营”,直奔五峰攒聚的东北方……

在苏联红军暖烘烘的城防司令部里,马尔丁诺夫劝我的父亲:“你不要到北边去。”

父亲说:“那里也是中国的一部分。”

马尔丁诺夫警告:“他们是土匪,会杀了你!”

父亲说:“他们不是土匪,是民间武装。也祸害过老百姓,也杀过日本人,他们还是爱国的。八路军创建根据地,不解决这些武装不行。”父亲在大茶壶旁边摆几个豆绿色茶碗,“赤峰的东、南、西,都是国民党军队和土匪部队,只有北边是和子章的内蒙古自治军第四师。他们跟国民党,我们就被闷死,他们跟我们,这盘棋就全活了。”

“你带多少部队去?”

“我就带常发去。”

“胡闹!”马尔丁诺夫叫喊,“他们刚消灭你们一个连!”

“我再带两个连还得被消灭。他们有五个团,都是骑兵。”父亲抓起茶壶北边的豆绿茶碗,慢条斯理喝茶水,“打不行,我是去喝茶。谈判人越少越好。”

马尔丁诺夫踱步,从不同角度将我的父亲看了又看,叹出一口气:“唉,一个疯子带了一个愣子!”

于是,蒙雪的荒原出现一青一红两匹鼠蹊挂霜的奔马,衣装臃肿的骑手在马背上颠簸。路上的乌鸦惊飞起来,我的父亲睁开泪风眼,透过虹光闪烁的泪珠,望见那轮苍白冰冷的太阳。

父亲的铁青马被脚下蹿起的乌鸦惊吓,马脖子猛甩,身躯跟着一闪,父亲的右脚便脱了镫。父亲穿一双大黑毡疙瘩靴,靴头粗憨,急切里认镫认不进去,那马已经刨着蹄子奔腾起来。

骑马三条命:嚼子、肚带、镫。嚼子就像自行车的车把和车闸,其重要性自不必说。肚带如果断了,马鞍就会斜转滑倾,致人落马。这都是要命的事。马镫是为了立脚。真正骑马不能正骑,正骑一会儿屁股就要磨破!必须抬起屁股,左大腿和右大腿轮换着落鞍吃劲。有了马镫双膝可以夹马肋,控制马喘气,马镫一磕,马就跑,还相当于指挥棒。好骑手都是罗圈腿,两裆之间能有千斤力!

父亲算不得好骑手,右脚失镫,两次认不上,便有些慌。两裆又夹不住马,被那马刨起蹄子来一颠,“哎哟”一声,从马背上摔下来。左脚大黑毡疙瘩靴仍然套在马镫上。不惊的马遇了这种情况也要惊,何况已经受惊的马?铁青马一声嘶叫,四蹄腾空,斜刺里跃出,便狂奔而去,拖着我身躯长大的父亲,像拖了一架雪橇,冲起一片片雪尘,随风弥漫四野。

常发本来比父亲走前半个马身,事出突然,一把没捞住父亲的马缰,急忙拨转自己的马头,惊马已经拖着父亲蹿出几十米远。常发急了,一声呼啸,双镫狠磕,枣红马便如一道闪电掠过,直朝铁青马追去。

常发的马快,在草原上也是千里挑一。追出一里地,早把铁青马的缰绳抓住,朝怀里一兜。好神力!那铁青马立刻竖起前躯,立桩一般定住几秒钟。落下前蹄时便只剩了喘气的份儿。

常发甩镫下马,跑去替父亲脱出卡在镫子里的左脚,将全身滚了尘雪的父亲扶着坐起来,身靠身地问;“政委,政委,不要紧吧?”

父亲哼一声,睁开沾满雪的两眼,定定望住常发不做声。常发见父亲被拖傻了,嘴巴一龇,露出那颗突出的虎牙。这是发作的前兆。

“他妈个x的!”常发果然吼起来,放开父亲便朝铁青马扑去。铁青马转过头来,朝骂声警惕地竖起耳朵,刚发现不对劲,要跑,那里躲得过常发出手如电?两只耳朵早被常发抓在手中,硕大的马头被按着低垂下去。铁青马不甘心,喷出唿噜,捯动四蹄,想甩脖子把常发扔出去。常发却借势上前,右腿前弓,扭腰甩胯,配上两膀的千斤之力,使出个漂亮的绊子。便听轰隆一声响,那匹雄骏青马竟被摔个四脚朝天!常发顺手按住马头,马便全身动不得。马只有抬起头才能用出身上的力。

“常发,你要干什么?”身后传来父亲的声音。常发举起的拳头便停在半空,随即放下。扭回身问:“政委,你没事了?”

“没事了。”父亲爬起来试着活动手脚。

“你有事我就毙了这匹马!”

“说气话。毙了我还怎么走?”

“不毙今天也不走了。”

“我没事了。今天还得走。

“没事也不能走。今天不吉利。”

“又迷信了不是?”

“早晨我说不吉利,你不信,发脾气不叫我讲完话。怎么样?换一个人跟你,这次你也完蛋了。还亏了是我跟你!”

“这是碰巧了。”父亲坚持说,“它从晋察冀跟我到延安,又跟我来这里……”

“对,政委,在内地可以,在草原就不行,它是颠马。”常发不无得意地说,“草原上的事你不懂,你就立该听我的。颠马,省下一双鞋,颠碎一顶帽子。”

于是,常发叔给我的父亲上了一课:草原上,马分为三种。颠马最没法骑。还有一种马叫蹦子,爆发力强,善跳跃,善跑,骑兵多选这种马,可以跨越障碍,可以冲刺。但是跑远路不行,跑远路要累死。好马是走马。一天能走五百里就算快马。最好的能走一千里。世人所言千里马都是走马,放开四蹄越走越快,肚皮近地,两条前腿简直像从耳朵根那里迈出来,从侧面望去,不见头只见腿。

同类推荐
  • 流浪者

    流浪者

    《流浪者》是邓一光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集。《流浪者》作者早期的短篇小说多反映其生活所在地四川和武汉等地的民情风俗,地方色彩粗重,叙事技巧朴实无华,目光向下,多反映底层的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现实观照力。
  • 街边子

    街边子

    热河市是一个有些怪异的城市,就像豪门深闺里待嫁的漂亮大姑娘,藏是藏不住的。名声异常响亮,名气大得震动世界。可市区却小得显得窄巴。市区居住的人和郊区居住的人虽同属一个区域,但从行动到坐卧,言谈举止、风俗习惯上还是有些区别,有的区别可能外地人看不出来,但本地人对这细小的差别还是了然于胸。市区里的人,习惯上把郊区叫街边子,把郊区居住的人叫街边子人。水口镇地处市区东南缺口的南面,十几个村子,大部分环绕在烈水河入蓝河汇合处的蓝河两翼,这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宝地,狗屁文人把它夸得美着呐,都给夸没皮了,说这是塞上小江南。三山湾村又可称得上这塞上小江南里的江南。
  • 零点交锋

    零点交锋

    违法犯罪分子千方百计地寻找和利用法律上的盲点、制度上的漏洞、执法者的疏漏,进行扰乱破坏和躲避制裁。而公安、政法机关却要竭尽全力发现和堵塞一切漏洞,依法打击犯罪,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本书说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预审警官钟子忱和他的战友们排除干扰,不避凶险,与归案或尚未归案的犯罪分子所展开的错综复杂、出生入死的较量。根据一个死囚临刑前夜的交代,钟子忱指挥抓捕两个重要的犯罪嫌疑人。在与之短兵相接的正面冲突中,他为自己的一个微小失误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无意中给了犯罪分子以脱出重围的可乘之机……
  • 黑夜给了我明亮的眼睛

    黑夜给了我明亮的眼睛

    本书是女真的中短篇小说集,包含了《儿子上树》《黑夜给了我明亮的眼睛》等11篇小说。所选小说思想性和现实性俱佳,富有艺术感染力。作品贴近生活,行文流畅,故事娓娓道来,读后耐人寻味。
  • 童年兽

    童年兽

    小说将咒骂式的排比、酣畅淋漓的宣泄和混合着严肃精神的幽默讽刺融为一体,繁密、迅疾,通篇保持强劲的势能。它像是作者直接与读者展开的交谈,窘境、失败、滑稽或遗憾,化为一场作者和读者彼此共振的大笑。故事的空间在体校、南园小学、城市街道之间切换,通过一个少年的成长经历,作者勾勒出整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社会风貌。围棋队的生态,也是整个时代记忆的缩影,它唤醒了我们心中不可言说的欢乐与哀愁。《童年兽》以戏谑、跳脱、极具个性的叙述语言,讲述了“我”的小学时代:“我”即围棋队的陆小风,从六岁到十二岁,“我”一直在体校的狭小空间中比拼棋艺,过着枯燥的生活。“我”和众多其他少年一样,挥洒着幼稚而野蛮的青春期本能,同时也见证着生活中最黑暗的一面……定段赛失利后,父亲不得不让“我”离开围棋队重返校园。从此,陆小风告别了沉重的记忆、开始“欢畅呼吸”,但同时也有点“脱狱者惦记牢房”般的怅惘。小说记录了八十年代生人的心灵史,并勾勒出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城市生活的面貌。
热门推荐
  • 我的梦魇分身

    我的梦魇分身

    末日过后两百年的世界,人类在废墟上重建了往昔的文明。曾经喧闹的人流依然遍布于城市的街道,但旧日丰硕的田野却已沦为了怪物的乐园。
  • 曾国藩:成大事者不纠结

    曾国藩:成大事者不纠结

    曾国藩不仅是近代历史上的大人物,而且还是全世界难得一见的大人物,被评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本书详细阐释了曾国藩在识人、用人、做人、做事等方面的主要思想和谋略,揭示了曾国藩为人处世的独特之处,为读者提供了一把打开曾国藩智谋宝库的钥匙。让我们跟随作者去挖掘曾国藩的人生智慧,学习他做事不纠结的处事艺术,借鉴他的成功经验,走出一条光辉灿烂的大道。本书是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最佳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将他的处世智慧与具体事例相结合,展示出曾国藩做事不纠结的气度,不仅能够满足某些现代人做大事、成大业的需求,而且能够满足一般读者修身养性、增强处世能力的需求。
  • 倾世陌凌

    倾世陌凌

    岁月深处,谁能读懂那片梅花落尽的孤寂三生石边,谁愿为爱无怨无悔的苦等三世天地之大,却独容不下你我的简单爱恋众生之广,有谁又曾为你我动容分毫就算是天地都不容,众生皆无情我也再也不会放开你的手哪怕到最后的结局是灰飞烟灭。我亦愿意继续执迷不悟。
  • 麻城奇案

    麻城奇案

    清雍正年间,黄州府麻城县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的离奇大案。该案因一民女失踪而起,不仅牵涉杨涂两姓族人及诸多百姓,还事及麻城三任知县、黄州知府、湖北巡抚、湖广总督等众多官员。案情曲折离奇,可谓案中有案、冤中有冤。一黄州府麻城县有个生员叫杨同范。这杨同范四十来岁,家境富裕,喜爱交游,在方圆百十里颇有才名,被杨姓族人推举为族长。这年春天,杨同范邀了县学几位生员到家中小聚。秀才们互赏诗文,酬唱应和,好不惬意!突然,杨同范的族弟杨五荣神情紧张地来到他跟前,低声道:“不好了,涂家来人索要姐姐!”
  • 佛说善夜经

    佛说善夜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嘘我很想你

    嘘我很想你

    李柠年少轻狂时喜欢过一个人,把自己放得一低再低,不断地打破自己的底线,甚至耍弄过自己最不屑的心眼,结果意料之中的惨败。在李柠遍体鳞伤、看破红尘之际,却有一个人竭尽全力地救赎她,渴望带领她走出深渊。“何庭,你说你是不是喜欢李柠?你想分手了是吗?你说啊。”刘慕气愤地用手指着李柠,颤声质问,眼泪似断线的珠子不停地掉落。“不是,我和她只是普通朋友。”何庭低着头,眼中翻涌着泪水,语气微弱却异常坚决。话题的中心李柠低着头,目光讽刺而绝望,原来只是普通朋友呵。某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齐越拉着自家小姑娘的手在校园里晃悠,美其名曰不能让李柠发霉长蘑菇。“阿越,想吃辣条了。”小手轻轻晃了晃齐越的手,娇声说道。“不能吃,辣条不卫生......”话未说完,就看见自家小姑娘扁扁嘴,眼泪要掉不掉地,便急忙哄道:“柠宝,我们去吃海鲜好不好。现在吃辣条,一会儿柠宝就吃不下了。”“诶,那好吧,我们去吃海鲜吧。”得到了小祖宗肯定的回复,齐越暗松一口气,还好宝贝的注意力被转移了,辣条这种不健康的东西,绝对要远离!远离!远离。
  • 快穿偏执大佬她又在被攻略

    快穿偏执大佬她又在被攻略

    【快穿1v1】谁都知道,身为真·满级大佬的南祇一向孤身只影,走上反派道路本来只是为了简单的逆袭。但好巧不巧的是,每个世界,都会遇上个纠缠不清的炮灰。双目失明的医师攥紧衣角,下唇咬得微微泛白,“抱歉……我的出现,会打扰到你吗?”会。娇软可人的小少爷低下头,弯翘的眼睫轻轻颤了颤,带着盈盈水光,“可不可以,喜欢我一下?”不可以。命途多舛的病娇弟弟半跪在身旁,眼尾泛起些微红,向她祈求,“姐姐,请不要离开啊。”南祇:……你直说吧?反派到底有什么好攻略的?·女主真大佬,男主真小白花,甜文不虐,over
  • 我的系统会作怪

    我的系统会作怪

    陈天才穿越了,他获得了一个奇怪的系统。系统会不定时发放任务,有长期的、短期的、限时的。每完成一个任务,便可以得到一次随机抽奖的机会。任务失败,系统则会给他一个随机的处罚。为了重回现实世界,他努力完成系统发布的任务,并不断触发系统的隐藏任务。他的回归之路,从接到第一个任务开始。
  • 竹马是个小病娇

    竹马是个小病娇

    徐修辰在乡下开着三轮车,车上驮着池易桉,卖桃子,徐修辰说道:“池易桉,你装残吧。”“干嘛?我不要!!”“你看啊,这样大家啊会同情你多买些桃子。”“哇,钱!!可是这样不好吧。”“没事,我们会多给些桃子。”“好!”晚上,池易桉问道:“买了多少钱呀~”“两百。”“这么少啊,我们的桃子可是进口的诶~”徐修辰看她的样子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宠溺的笑了笑。(桉椹:这样骗你媳妇儿真的好吗徐少爷???)
  • 朕的令牌王妃

    朕的令牌王妃

    她原本是排名杀手榜第三的杀手,却因为一个令牌而穿越到了玱墨王朝并与他结下不解之缘王爷:“来人呐,王妃又重生了,接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