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0500000001

第1章 北京户口(1)

北京“成长杯”中学生外语大赛颁奖会在一阵欢快的音乐声中闭幕。一等奖获得者刘京生还没离开座位,就被几个记者围住了。好在她这几年多次在市、区一些比赛中获奖,也当然多次遇到过记者围人这样的场面,虽然不能像一些明星大腕在记者面前那样从容自若,应对如流,但也不慌张,不结巴。一位和她比较熟悉的记者说她不仅知识水平提高了,就连应变能力也增强了。

刘京生的妈妈大胖手捧鲜花,早已等候在门口。刘京生一出门,她就兴高采烈地迎上前,搂着女儿亲了一口。与大胖同来的还有刘京生熟悉的孙姨、陈开阳大姐、她的好朋友陈北阳。陈北阳也扑上来拥抱她,祝贺她。

刘京生的爸爸刘文革的面包车已停在台阶下边,紧挨着还有一辆挂军牌的奥迪车。刘京生上车后才发现,孙姨和陈开阳、陈北阳都上了那辆奥迪车。原来,那辆奥迪车也是来接她的。刘文革不太善言谈,从看见女儿从会场出来那刻起,只是不住地笑。媳妇骂他是猪,猪也会哼哧几声,你连猪也不如!他还是笑,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就拍拍女儿的头,摸摸女儿的脸。刘京生丝毫不怪爸爸。相反,她觉得爸爸无言的爱,比妈妈的喋喋不休更深重。

你这是第三个市级大奖啦,可以推优了!刘京生的妈妈从小叫大胖,现在还叫大胖,不过多了些叫她胖姐、胖姨的。大胖手里拿着女儿的获奖证书,反过来看倒过来看,真正叫爱不释手。

她说,女儿读高中可以进个好学校了,四中、八中、实验中学,哪个不得抢我闺女。我闺女还得好好挑一挑呢!

刘京生说妈你不懂别装懂。那几所学校都在西城,我们家住的是海淀。大胖说海淀也有名校,人大附、北大附、清华附……咱不着急,和你爸慢慢商量报哪个。说完,又得意地笑了。

妈,孙姨和陈姐、北阳都去咱家呀?刘京生问。

大胖说闺女傻,咱去酒店!你孙姨的老公,还有一大帮子朋友在等着给你祝贺呢。刘京生说我累,想睡觉。大胖批评女儿不懂人情世故。人家为你摆酒席祝贺,你要是不去像话吗?刘京生说我又没让他们摆酒席,是他们自己想摆的。要不,你们去吃,我和北阳去吃麦当劳。大胖说人家还不都是为你高兴?母女俩你一言我一语顶了起来。刘文革还是笑。家常便饭,习惯了。

大家纷纷过来给刘京生碰杯,祝贺她获奖,“女状元”、“小明星”之类的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酒店的包间里,摆着大大小小十几瓶鲜花和花蓝,仿佛一片花的海洋。每只花瓶和花蓝上边系着红色飘带,写的全是祝贺刘京生、恭喜刘京生之类的词句。屋子里等候的人们见刘京生进来,一起鼓掌围上前。这些人有她熟悉的,也有她没曾谋过面的,但表情都像经过排练一样,热烈的笑容,热烈的掌声,热烈的祝贺……让她感兴趣的是陈开阳身边那个开奥迪车来的男人。那个男人是个秃顶,秃顶上边几道皱褶像用利刀刻上去的,看上去比陈开阳要大十几岁。他是陈开阳的男朋友?陈开阳怎么交了这么个男朋友,有意思。她想。

酒宴开始,大家一致让刘文革讲几句主持词。你女儿获了大奖,你不讲谁讲?刘文革推辞不过,端起酒杯,磨蹭了一会儿才说了一句,高兴,干了!说完,仰起脖子一饮而尽。于是,大家纷纷过来给刘京生碰杯,祝贺她获奖,“女状元”、“小明星”之类的赞美之词不绝于耳。陈开阳拉着那个开奥迪车的男人一起走到刘京生身边。她给刘京生介绍说,这是你本家,也姓刘,刘处长,你管他叫刘哥就成。

刘京生叫了一声刘哥,心想,处长是个多大的官啊?她不时看一眼那个刘处长。刘处长很能喝,而且很豪爽,不论和谁碰杯都是一饮而尽。他喝酒与别人不一样。大多数人喝酒是端起酒杯把酒送进嘴里,然后咽下去,喉结处会动一下。他则是仰起脖子,张开大嘴,端起杯子往嘴里一倒,酒就全进去了,好像没长喉结。严格地说,他不是喝酒是吞酒。刘京生每看他喝一杯酒,就忍不住偷偷一乐。这丫是在表演!他说话的气派更大,一张口必先提首长。首长说了,首长讲了,首长喜欢,首长喝酒……首长是你们河南老乡,口音跟你们差不多。首长给我说过,小刘你个狗日的别不把老子放眼里。你的事你亲戚的事你朋友的事,大事小事恁恁事,老子都给你包了!

啥叫“恁恁”?孙姨是地道的北京人,和大胖一起在官园批发市场做服装生意,两人处得像亲姐妹。她说刘处长你丫这是哪儿的土话,不南不北不东不西的,是人话吗?

大胖赶忙扯了一下孙姨的衣角,低声说你弄啥呢?人家可是处长。孙姨大大咧咧,你们外地人怕官,我不怕。我就问问他丫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大胖一时也找不到“恁恁”两个字的准确解释。刘京生经常听爸爸妈妈说老家话,就对孙姨说,孙姨,我给你当翻译吧。“恁恁”用数学解释就是最小最小。孙姨听完,对刘处长说,再说土话,罚酒!

大伙在一阵欢笑声中又举起了杯。

中国人设宴喜欢找个名堂。但是,上了酒桌,几杯酒过后,那个名堂或者说主题很快就会被冲淡,代之是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官场民间,新闻旧事……一开始,刘京生是酒桌上的主客,谈得最多的是关于她获奖和中考的主题。孙姨夸完刘京生又夸大胖培养了个好女儿,说大胖做生意和照顾家庭两不误。接着,有人给大胖逗乐,问她这么辛苦怎么不见身子变瘦,老刘哥每天都保证你的营养充足吧?一阵哄堂大笑之后,话题就顺其自然地转到男人女人之间的事情上,官园批发市场哪个男的和哪个女的好上了,哪个省的高官因情人的事败露落马了。刘京生不习惯这样的场面,就给陈北阳使了个眼色,以上卫生间为借口走了出去。两个人到了大堂,找了张沙发坐下,说起悄悄话。

陈北阳和刘京生是同年生人。她们出生时,两家还都住在北五环与北六环之间城乡结合部、一个外来人口聚集的村子里。陈北阳的父亲和刘京生的父亲同在一个建筑队里,老家在河南睢阳是同一个村,到了北京又住在同一个村。两家的来往比较多,孩子之间的交往也就多一些。不过,刘京生刚到上学的年龄时,刘文革已自己单独干了,带着家也搬离了那个村子。所以,刘京生和陈北阳上学不是在一个学校。每年过节老乡聚会,或者逢上哪个老乡家婚丧嫁娶办事时,两人才能见上一面,平常就是在网上聊聊天。

那家伙是开阳姐的男朋友呀?刘京生问。陈开阳出生时,她父亲在开封打工,就给她起了个开阳的名字。中间一个开字代表出生地开封,后边一个阳字代表籍贯是睢阳。后来,陈北阳在北京出生,她爸给她起的名叫陈北阳。陈北阳当然明白刘京生说的是刘处长。她看着刘京生满眼的困惑,先是点点头,很快又摇摇头说,说不清。反正爸妈不管我更不管。她爱是老公是朋友。接着,话题一转,问刘京生有没有交男朋友?你人长得漂亮,学习成绩又好,是学校里的校花,我不信没男孩子追你。

刘京生问你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陈北阳说真话假话骗不了我。我是火眼金睛,能从你的眼神看出真假。她说着,伸出右手食指,在刘京生鼻尖上轻轻点了点,目光却从刘京生的衣领直往下边和里边溜。她想摸刘京生的胸时,刘京生跳起来躲开了。你干嘛?耍流氓?

陈北阳追上去抱着她,狂笑着说,我这是刚学到的检验方法。你的鼻子如果不坚挺,就说明和男孩子做爱了。刘京生摸了摸自己的鼻尖,你骗人!她趴在陈北阳身上闻了闻,你用香水了?陈北阳一撇嘴,咦……这有啥,你没用香水,可是你妈用。不过你妈用的牌子和陈开阳的不一样,陈开阳用的是纯正法国货,你妈用的是国产货。

陈北阳一边抹口红,照镜子,一边又问刘京生谈没谈男朋友。

刘京生想说什么,张张嘴,又把话咽了回去。

两人言归正传,说起了中考。陈北阳说话无遮无挡,脱口而出,你连续拿了三个第一,肯定能推优。我没法子跟你比。刘京生问她测验的分数,她说就我那破学校,老师走马灯一样地换,水平又都不咋样,学生能好哪里?刘京生不知怎么安慰她,假装低头看茶几上的时尚杂志。一阵唏嘘声引得她四下张望,看见大堂的屏风后边,一对男女正拥抱在一起接吻。她一眼就认出女的是陈开阳,男的是那个刘处长。她用胳膊肘儿碰了碰陈北阳。陈北阳说我比你早看见了,这有啥大惊小怪的,不抱不亲才不正常呢!

刘京生说真稀奇了,你姐不是和肖祥哥好几年了吗?陈开阳不屑一顾地说,肖祥大学毕业有什么了不起?他没考上公务员,又没有关系进不了大企业,在一家小公司打工,连北京户口也没弄到。刘京生说不对吧,大学毕业还弄不到北京户口?陈北阳说大学毕业现在还算高学历?你没听人说在北京大街上随便丢块砖就会砸着一个博士硕士。肖祥在小公司一个月收入两千多一点,至今还住在老出租屋里。我妈没意见,我爸不同意。肖祥那点工资,在北京十年二十年也买不起房。我姐跟着他喝西北风?

陈北阳说着说着,打开了随身带着的小包,拿出小镜子和口红。她先是要帮刘京生抹口红,刘京生拒绝了。刘京生说我没用过那玩意儿,也不想用。陈北阳一边抹口红,照镜子,一边又问刘京生谈没谈男朋友。刘京生说你又来了是不?真话告诉你,我没闲心搭理那些男孩子。你是不是谈男朋友了,要不怎么对这种事上心?

陈北阳点点头,谈着玩呗!刘京生轻轻给了她一捶,这还能玩?陈北阳脸上浮现一层愁云。她说我烦。一个字烦,两个字太烦,三个字特别烦,四个字……刘京生说得了得了,什么事让你这么烦?陈北阳唉声叹气,你住在城里边又上好学校,当然不知道我们的处境。学习根本就学不进去。刘京生心想,这陈北阳变了,一说学习就满面愁容,一提男女之间的事就兴致勃勃,你谈恋爱再有能耐,中考时也不能加分。

这时,陈开阳看见了刘京生和陈北阳,大声冲她们嚷嚷,京生你怎么躲这儿来了,大伙还得给你敬酒呢,快回房间去!

这顿饭从十一点半一直吃到两点半,花了整整三个小时。刘京生不知是劳累还是心烦,上了车就闭上眼睛睡了。

再过两个月就是你十六岁生日,到时你也中考结束了。爸爸妈妈给你办个像样的宴会。大胖说。

刘京生一连几天都很累。班里为她开庆祝会,学校里为她开表彰会。她白天上课,下课还要参加补习班,回到家匆匆忙忙喝口水就伏案做作业,几乎没有空闲。大胖比她还忙,今天这个在北京打工的老乡上门祝贺,要摆酒招待;明天那个刘文革生意场上的朋友摆酒庆贺,不能推辞。忙点累点,她倒没有怨言,相反还觉得其乐无穷。在她认识和交往的河南老乡中,自己的闺女最有出息,当母亲的怎不发自内心地自豪?让她头痛和心烦的是女儿不听话。她拉着女儿赴宴,女儿不仅不高兴,还一堆牢骚和埋怨,勉强到了酒场上,不是旁若无人地抱着书看,就是一言不发低着头吃菜。她想给女儿买几身新衣服,一来作为对女儿的奖赏,二来把女儿打扮得更漂亮点,女儿死活不愿意跟她去逛商场。她急了,说女儿几句,女儿马上反驳,说她想累死她。每到这时,刘文革就会站在女儿的立场上,批评她“强加于人”。

花开总有花落时。这种日子很快就过去了。两周后,刘文革接到女儿班主任的电话,让他和妻子到学校去一趟,谈谈他女儿中考的问题。一路上,他在反复想这个电话会给他带来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大胖骂他是猪脑子。这不明摆着,咱家闺女有今天的好成绩,还不是马老师教得好。她看咱当家长的没点表示,不高兴了呗!

刘文革说你扯淡,人家马老师就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种人。

大胖又说那肯定是找咱商量咱家闺女上哪个学校的事。我告诉你刘文革,咱家闺女要去就去最好的学校。大不了咱再掏个三万五万“择校费”。

一上车,大胖就拿出化妆盒。她先是给头发上喷了点发胶。然后又要抹口红。她的化妆盒里光口红就有四五支。她问刘文革抹什么样的口红?刘文革两眼盯着前方,连看也没看她一眼,顺口说了随便两个字,让她心里很不高兴。她说我不是让你看看我抹哪样的口红好看,我是让你参考一下给咱闺女的马老师送哪种口红。刘文革说人家马老师就不用口红。大胖火了。你怎么知道马老师不用口红,你和她亲过嘴了不是?没见过你这样的熊人,一说花钱就心疼。这可是给你女儿花钱。你爱花不花。大胖了解刘文革,只要说给女儿花钱,他就是钻窟窿打洞去借也不含糊。果然,刘文革二话没说,拉着大胖去了趟商场,买好了东西才又去学校。

马老师好像也没打算隐瞒,直言不讳地告诉大胖和刘文革,按照北京现行的学籍管理规定,外来人口的子女在北京借读,只能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马老师和刘文革夫妻已经很熟悉,见了面相当亲热。她看了大胖送给她的化妆品,莞尔一笑,大胖你这是羞我呢!我都快退休的老太太了,还能用这些东西。

大胖说大姐您当老师时为人师表,不用高级化妆品,等退休了得好好打扮打扮,把损失补回来。说完,她意识到“损失”两个字用得不恰当,朝马老师做了个鬼脸。

马老师就在这种亲热、友好的气氛中切入谈话的正题。你们两口子不能光忙着做生意,该是考虑京生上高中的事情的时候了。她再有两个月初中就毕业了,时间很快。

同类推荐
  • 古今海龙屯

    古今海龙屯

    一六〇〇年,明万历年间。明廷官军攻入海龙屯,播州杨氏第二十九代土司杨应龙自尽身亡,被称为“万历三大征”之一的平播之战就此落下帷幕。黄山松是上海某街道一名普通的书画教员,工作虽不显要,但足以让热爱绘画的他乐在其中,生活过得闲适而惬意。经朋友介绍,黄山松偶然参加了一次拍卖会,亲眼见证了一只青花瓷瓶如何从一百五十万拍到了一亿八千万。他坐不住了,当年在贵州的知青往事浮上心头,他曾经得到过一只明代神宗皇帝御赐给当地土司王的青花釉里红水梅瓷瓶!那可是继承了土司贵族血脉、长得“鬼美妖美”的播州女子杨心一和他的爱情信物啊!三十年前狼狈分手,三十年来音信全无,黄山松该如何找到她和它呢?
  • 上尉的女儿

    上尉的女儿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以贵族青年军官格里尼奥夫和上尉的女儿玛莉亚之间曲折而动人的爱情故事为主要线索,把格里尼奥夫的个人命运与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起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不大的篇幅中容纳了丰富的历史画面和社会内容。刻画了各种不同阶层人物的性格,揭示了他们的心理活动。《上尉的女儿》完成于1836年,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现实主义作品。
  • 原来的世界(合集·共5册)

    原来的世界(合集·共5册)

    一个寒冬腊月的深夜,一个落地惊雷惊醒了卧牛村熟睡的村民,与此同时,一对神秘奇特的夫妻白晓杨和庹观投宿在德高望重的张幺爷的家里。也就在这天早晨,卧牛村的人在祠堂开批斗大会的时候,一条巨蟒从祠堂天井里的一棵罗汉松上袭击了被批斗的张子银。丑陋的庹观出人意料地与巨蟒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在追捕巨蟒的过程中,卧牛村的老林子里惊现出被惊雷劈开的神秘树洞。随着树洞的出现,尘封在卧牛村封土堆下的神秘事物被彻底掀开。一个神秘消失在历史迷雾中的青铜文明逐渐浮出水面,一把打开尘封之门的神奇钥匙重现世间,谁掌控着这把钥匙,谁就掌控着轮回之门。所有的坚守与较量,都是一场早已设好的局……
  • 全军大比武

    全军大比武

    文革前夜,军界的暴风雨历史推出郭兴福我军六十年代开展的大比武运动,与郭兴福的名字是连在一起的。郭兴福是英雄吗?不,他是地地道道的凡胎俗骨。在那个讲究“根红苗正”的岁月,他更显得平凡,而且有些“历史污点”。1930年,郭兴福出生在山东省邹平县一个贫农家庭里。幼年丧父,因家境贫寒,只读了几个月的书就辍学了。
  • 红橄榄

    红橄榄

    一部蕴含着沉实厚重的现实人生内容的作品。作者简介:肖亦农,河北保定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硕士。现任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电视剧剧本《山情》(已录制播出),另外发表长、中、短篇小说及散文、报告文学、影视文学及其他剧作数百篇(部),共计300余万字。中篇小说《红橄榄》获《十月》文学奖、索龙嘎文学奖,短篇小说《山风》获鲁迅文学奖、索龙嘎文学奖,小说《同路人》获内蒙古自治区改革题材奖一等奖、《枣红色的腈纶衫》获天津鲁迅文学奖,广播剧剧本《红橄榄》(已录制播出)获世界华语评奖金奖,其作品还获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
热门推荐
  • 在平行世界传播美好

    在平行世界传播美好

    这是讲述男主和系统一起去蓝星打工的故事,新人上路,请多支持作者菌的第二部作品:金星的马哈什顿正式开店了,希望有兴趣的朋友进来参观(为过审被腰斩)第三部作品《博克的征途》现已过审,大家多多捧场啊!
  • 中国共产党禁毒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共产党禁毒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禁毒活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禁绝烟毒斗争及其成功经验,到新时期的禁毒斗争,本书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共产党禁毒斗争史的专著。
  • 重生八零:独宠小媳妇

    重生八零:独宠小媳妇

    九十年代的霍小文被家里重男轻女的思想逼上绝路,一睁眼来到了八十年代。卖给瘸子做童养媳?!丢到南山坟圈子?!卧槽,霍小文生气笑了,这特么都是什么鬼!极品爸爸带着死老太太上门捣乱?哈哈,来吧来吧,女子报仇,十年不晚呐,就等着你们上门呢!!!
  • 草根荣耀

    草根荣耀

    【绿茵之传奇草根已更名为草根荣耀】周天成只是一个大学生草根球员,却梦想称霸足坛,比肩传奇。“别逗了,职业足球这碗饭这么容易端么?而且中国人要做巨星?乒乓球差不多!”但是自从意外获得足球巨星成长系统,一段传奇开始上演……记者:“周天成,作为第一个获得FIFA金球奖的中国人,大家希望你评价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周天成:“金字塔尖不是天才的专利,高手在民间,只要能站在风口,草根也能飞上天!”PS:已有完本作品《终级妖刀》,人品保证,放心收藏!书友群:652508017,无需验证,欢迎加群骚扰!
  • 我也不想闯祸的

    我也不想闯祸的

    穿越前的陈安乐(yue)是因为闯祸出逃而摔死的,所以穿越后的陈安乐只想安分守己,小心翼翼度过这来之不易的第二生,可惜天公不作美,这只半月的时间她就闯下了大祸,让丞相府成了全帝京的笑话……那个……爹爹,你听我解释,我也不想闯祸的,饶了我这一次。我怕闯祸你们就以为我好欺负,你们确定不是自己想多了?墨子翎,我是你媳妇,你到底站哪边?
  • 冷面阎罗:拍晕上神,拖回家!

    冷面阎罗:拍晕上神,拖回家!

    【2019年度重磅推荐玄幻文】某日,一众好事者嫉妒的道:“苏小姐,听说将各大族神兽定期拔毛做衣服的凤凰是您的契约灵宠?”少女撑着下巴,随意道“小时候跟乌漆麻黑的阴风鸦没多大区别…不值一提…”众人又道“君临万界的璃太子是你的未婚夫?”少女眨巴眨巴眼睛,一脸无辜“他追的太紧…众人不死心的又问道“听说璃太子与您灵宠的夫君有过一段孽缘?顿时,少女撑着下巴的手疯狂拍着桌子,愤怒的叫嚣道“谣言,谣言!!”绝望的时候,你要相信,总有人踏遍山河为你而来护你周全!
  • 芙蓉篇:世子妃攻略①

    芙蓉篇:世子妃攻略①

    林声声自隐阁离开,遵从隐阁规矩前往皇家子嗣的身边进行保护和帮助。她落脚淮王宋起的封地望城,却被淮王府的人当成骗子赶了出去。无奈之下,她只好一边在望城卖自己炼制的药效奇奇怪怪的补药赚钱糊口,一边想办法进入淮王府。恰巧淮王世子宋青屿因误吃了她的药,每到申时身体就会变成孩童大小,林声声以医治为由趁机混入淮王府,却阴差阳错成了宋青屿的“世子妃”,从此和世子过上了鸡飞狗跳的“同屋檐”的生活。望城看似平静,却处处透着诡异,死对头畅音门大弟子顾决明突然现身望城,女捕头夏锦灯顽疾屡次复发,还有自己私下里要找的半枚如意符也不翼而飞,这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秋水

    秋水

    《秋水》书写了里下河地区80后一代的成长故事。故事从步入中学校园到散入风云人生,从青春期生理变化的节点到而立之年心理成熟的标识,或以“三个女人一台戏”为内在借喻,而成就了一部独标一格的“成长小说”。三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其性格逻辑,与其具体境遇和命运走向彼此拥挤;以孔先生及其表征的传统文化和人格照应首尾,则和漾漾其间的“秋水”象喻一起,赋予了全篇以某种难言的亲切气息。
  • 来自全世界的育儿经

    来自全世界的育儿经

    国际畅销书《写给男人的第一本怀孕书》作者马克·伍兹全新力作!“幽默、诙谐、全球视角……一本典型的大不列颠式育儿经典!”为什么法国的孩子不挑食?当孩子哭闹时,美国父母会怎么办?史蒂夫·乔布斯会让自己的孩子玩iPad吗?美国的妈妈们是如何表扬孩子的?为什么芬兰和韩国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却都能教出优秀的孩子?……本书将告诉你世界各地流传已久的育儿秘招!关于如何养育孩子,世界各地的父母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大致相同,然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处理方式却可能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