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8400000011

第11章 断案如有神百姓称青天(4)

刘伯温在笑声止住后说道:“你我多年不见啦,猛一相见,真以为是个素昧平生的人,仔细辨认,儿时的模样还能找出来,徐道白,自我外出求学后,就再没有你的音信,境况如何?”刘伯温特地叫出对方的名姓,以示自己记起来了。这位徐道白,幼时与刘伯温在同一个村馆开蒙,刘伯温天资聪颖,初入学堂时要比同学都小上几岁,但他与徐道白一起爬树掏鸟,一道逃学瞎跑,一同挨罚受骂,这样的事两人没少干。年少时性情淳朴,诚挚可亲,是人一生当中难忘的记忆,后来年岁增大,刘伯温游学在外,一对儿时形影不离的玩伴渐渐失去了联络。

“咳!说来话长。想当初同学者甚众,出人头地者当首推你一人呀!其他人都是望尘莫及的。我这次突兀来访,不过是抱着一试的态度,发达的人的记性总是不好,没想到这么多年没有来往了,你还是能想起我,真让我感到快慰。”

徐道白心潮澎湃,许多的话脱口而出,如江河入海。刘伯温突然见到幼时的伙伴,童年的趣事涌上心头,心中也是热浪翻滚,饶有兴趣地听徐道白讲述往事和现状,连待客的清茶都忘记奉上一杯,直到徐道白说得口干舌燥,四下找水时,刘伯温才醒悟过来,忙手忙脚地给他沏上一杯,边沏边问道:“道白兄,如今在何处高就?”

徐道白刚才红润的脸立时泛起了白色,停了半晌才答道:“屡试不中,家道败落,也就心灰意冷了。在一家大户里开了个馆,教几个孺子顽童,糊涂度日。”

他的神色有些凄惨,读书人屡屡名落孙山一旦被人提及境况,常有这样的神情。

刘伯温连忙用话岔开,免得他在这上面想下去,原来同在一起上学,如今身份地位有了天壤之别,人世的沧桑变化真让人始料不及。

“道白兄,我刘伯温不过是个八品的微末小臣,孤身一人来新昌州办案,并无鸣锣开道。你是哪里得来的消息,这样灵通啊!”

“噢,这个……”徐道白顿了一顿,接着说,“我也是道听途说得知的,赫赫有名的‘刘青天’要来新昌州断案,早已传遍这里的街头巷尾啦。”

“哦!民间对此案有何风传?”三两句离不开本行。刘伯温在儿时玩伴久别重逢时也不忘打听案情。

“唔。小道消息总是杂七杂八的。众说纷纭我也不大清楚。”

他两人又闲聊几句别的,徐道白似乎想说些什么,可一直强忍着不提,眉宇间不时露出为难之色,这些细微变化哪里能逃脱刘伯温的眼睛,这几年官场的磨炼,刘伯温察言观色的本领虽未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也十分了得。他当下在心中将前前后后一细想,心中便已明了了八九分。

他不动声色地问:“不知道白兄在哪家设馆,可是青田的冯德才的府上吗?”

徐道白闻听此问就是一怔,呆了呆,答道:“不错,正是他家。”

好厉害的手段。我不过刚到新昌州,他便一清二楚,还派来我幼时的玩伴替他说合。刘伯温在心中暗想,接着又问:“是你的东家冯德才派你来找我的?”

“不错。”

“那好,送客!”刘伯温站起身来,端茶送客。

这下可让徐道白着了慌,赶忙说:“伯温,伯温。你莫要气恼。我也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呀。我的一家老小全指望我那点银两过活,我若是不答应他,用不了多久,我就会喝西北风,我的一家老小就得活活饿死。起初我不肯来,他威胁我,不但要让我立刻卷铺盖走人,就是我在这瑞州地界都休想再设馆。伯温,我素来知道你的秉性为人,决不会为了几两银子而昧了良心。我本不该来,可我……人穷志短啊!”

徐道白蹲在地上,抱着头呜咽起来。

这是刘伯温所没有预料到的。他没有想到徐道白是如此的窘迫。他不由得在房中踱起来,踱了几个来回后,问道:“冯德才派你怎么说?”

“他让我给你送一张一千两银票,说服你在此案中维持原判,日后还有重谢。”

刘伯温把徐道白搀扶起来,斟词酌句地说:“道白兄,你我同读圣贤书,明理识义,怎能为那五斗米折腰呢?”

徐道白目光呆滞,神情黯然地讲:“少年时,你我同好杜子美的诗,也爱诵李太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我一个大老爷们,身无长技,只靠教书度日,我是顿顿等米下锅。没了这营生,老人呼咦叨叨,妻子摔摔打打,儿女哭哭闹闹,我这六尺男儿的腰杆可怎么挺呀?”

刘伯温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白兄,你有些自缚手脚啦,我就不信,离了他个冯德才,你就养活不了一家老小,莫要死抱着教书这一行,改行肯定开头难些,这样吧,假若你因此事而受拖累,我一定不会坐视不管。道白兄,信我一次,把银票给他冯德才捎回去,告诉他我刘伯温只爱秉公执法,不爱银子!”

徐道白脸色惨白,但见刘伯温主意已定,也就心灰意冷地走了。

徐道白懊丧地走了,刘伯温的心中也是沉甸甸的,他这一夜都没睡好,翻来覆去想这些事。

第二天一早,刘伯温便要去摸一摸情况。他刚迈出旅店大门,就看见几个人直勾勾地望着这里,目光一触到他,那几个人要么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要么装作正在忙着手中的活计。刘伯温心中就是一惊,当下就明白了这几个人是在盯他的梢,他也随即装作忘带东西的样子折回了旅店。

他向店老板借了一身比较破旧的衣裳,从后门悄悄地走了。

走了一段路,他看了看身后,确信没有“尾巴”,这才放心大胆地去找他要找的人。

他第一个要找的人不是常家,更不是冯家,而是那一天为常瑞祥验尸的仵作。

刘伯温在街上逛了大半天,几次与那几个在店门口盯梢的家伙擦肩而过,看着这几个蠢蛋慌里慌张、四处找人的急样,好比几只没了头的苍蝇乱飞,刘伯温心中一阵阵地想笑。

刘伯温在大街上已将那仵作的基本情况打听得差不多。那仵作名叫李全,在县衙干了几十年了,可以称得上是位老仵作了。

约莫在傍晚时分,刘伯温来到李全的家。刘伯温扣动门环,过了一会儿,一位年岁在五十左右、短小精悍的小老头把门打开,此人正是仵作李全。

刘伯温向他亮明了自己的身份,那李全略一迟疑,也就把刘伯温让进屋内,临关门时还不放心地朝门外看了看,这才将门合好。

刘伯温来到屋内,也不客套,单刀直入地询问那日验尸的情形。

李全倒是一五一十地据实回答,刘伯温从他的答话中没有听出什么破绽。

刘伯温心中还是不大稳妥,又问:“他死后尸体有甚征貌?”

“回大人,常瑞祥嘴唇青紫,喉咙黑肿,四肢僵硬。”

这一次出访,刘伯温并无太多收获。不过却打听清楚一件事。正月二十,冯德才派人将常瑞祥叫进府中,说查账查出了漏子,有三千两银子被他动了手脚,私吞了。常瑞祥一口咬定这是冯德才贼喊捉贼。常瑞祥被叫去时已是傍晚,冯德才要拉常瑞祥去见官,可是天色已晚但他又不肯放常瑞祥回去,说是怕他回去就携款潜逃,常瑞祥称自己没做亏心事,自然不怕面见官府。谁知到第二日早上,就发现常瑞祥服毒身亡。

刘伯温思来想去,感到此案的疑点甚多,譬如常瑞祥为何要死?他身上的毒药从哪里来的?那份遗书又是谁写的?一桩案子有这样多的疑点为何会草草结案了事?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勾当?一个一个都是未解的谜,把刘伯温的脑袋塞得满满当当。

第二日,初审此案的图帖木儿差人把刘伯温找去。刘伯温进到客厅,给这位蒙古权贵施过礼后,那图帖木儿表现得很是傲慢,只是鼻子哼了一哼就表示还礼了。刘伯温见他如此无礼,也不待他发话,径自拣了一张椅子坐下,目光平视前方,也不答理这位图帖木儿。也许是很少有人对他不毕恭毕敬,他先是一怔,转即就要发作,但被刘伯温那凛然正气所震住。他先是拿腔拿调地问了几句,刘伯温也就不阴不阳地回了他。后来,图帖木儿竟然露骨地要求刘伯温维持他的判决,早日结案。然而他却彻底想错了,刘伯温并非是一块面,可以任凭人随意地捏来捏去。刘伯温毫不客气地回绝了他,并明白无误地告诉他,刘伯温办案只会秉公处理。这话可惹恼了图帖木儿,他阴沉着脸,盯着刘伯温足有半盏茶的工夫,大喝一声:“端茶,送客!”

刘伯温知道自己向来做不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对于飞扬跋扈的图帖木儿,自己断没有低贱到看他脸色行事的份上。从冯德才送千两白银上门到图帖木儿赤裸裸地干预此案,种种迹象表明他们的身上是不干不净的,但是,仅仅靠推想是不能将他们绳之以法的,只有铁证如山,才能叫他们低头认罪。自己已明确地回绝了他们,想必他们在日后会设下重重障碍的。

刘伯温抓紧时间走访了死者的家属,见到的只是家败人亡的惨象,死者常瑞祥的夫人常董氏一身孝装,一提及她丈夫的死,便哭得像个泪人似的。刘伯温左问右问,也未得到些有助于破案的东西。

当他满腹心事地往回走时,脑中正在想着服毒、自杀、冤枉这些事,却被一些人的叫嚷声所惊。

那些人在大声地嚷道:“再灌些水!再灌些才可以。”

同类推荐
  • 心理大师:弗洛伊德(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心理大师:弗洛伊德(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灵魂与美感:杨飞云范学德对话录

    灵魂与美感:杨飞云范学德对话录

    本书是油画家杨飞云第一部有关自己艺术生涯的谈艺录。本书以与美籍华人作家范学德对话的形式,讲述了杨飞云艺术生涯的点滴:从童年的生活;少年时期的学画过程;青年时期的工作生活经历,尤其是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之后,就油画学习、创作、风格的思考;担任中国油画院院长之后,组织的一系列促进油画发展的展览活动,对青年油画家的提携和推荐,对中国油画的期待和展望等等。在这部对话录中,杨飞云对自己六十多年生涯作了详细的叙述,第一次历史地、系统地、准确地说明了自己的艺术见解。这既是一部艺术对话录,也是人生对话录;既能给年轻的艺术家以艺术上的指导,更能给他们以精神上的启发。
  • 甘地:和平变革的代表

    甘地:和平变革的代表

    《图说世界名人:甘地(和平变革的代表)》介绍了,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尊称圣雄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和印度国家大会党领袖。他是现代印度的国父,是印度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也是现代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 朴槿惠的品格力量

    朴槿惠的品格力量

    本书讲述了韩国女总统朴槿惠的心路历程,揭示了她在绝望中创造希望的品格力量。全书共十章,内容包括:勤奋,从一无所有到无所不有;坚韧,在绝望中创造希望;气度,赢得人心的处世哲学;优雅,女人的必修课;心正,所有的人都会支持你等。
  •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纵观女王与12位首相的相处之道,不难发现,她颇得英国政治传统的精髓。自君主立宪制确立以来,英王一直秉承游离于政治的原则,同时通过很隐晦的方式保持影响力。这与英国曾长期在外交上实行的光荣孤立政策有着本质上的相似之处:远离纷争,但能把握住微妙的平衡,在若即若离中,保证自身的话语权。”张炜说。
热门推荐
  • 莫泊桑作品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莫泊桑作品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莫泊桑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之家,母亲醉心文艺。他受老师、诗人路易·布那影响,开始多种体裁的文学习作,后在福楼拜亲自指导下练习写作,参加了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作家集团的活动。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 星际教官

    星际教官

    无论是星球君王,还是联盟将军,见到凌剑都得立正敬礼,喊一声“教官好!”凌剑:“不必客气,256192263是我的群号,有空的时候可以来撩一下。”
  • 海贼王之魔龙

    海贼王之魔龙

    原是普通人的他突然穿越到一个海军上校的身上,却误吃了送给天龙人的恶魔果实,不得不逃离海军。结果他却被路飞拉去当海贼,面对海军的追杀,又发现自己和革命家居然扯上关系,他和草帽团的命运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 非酋变欧之路

    非酋变欧之路

    “我在哪里?”被高空坠物砸伤的人迷茫着。过了很久之后才知道状况,“......在自救的路上。”为了自己能够从昏迷状态中解脱出来,凌霄不得不开始自己的变欧之路。走到最后的她终于明白了一件事:我是我自己最大的外挂。PS:无CP,谢绝写作指导,谢绝人身攻击。
  • 青龙寺求法目录

    青龙寺求法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叶毅之圣灵阁

    叶毅之圣灵阁

    叶毅一手创建的圣灵阁能否统一大陆在重重危难中能否成功一剑霜寒十四洲叶毅能不能打的整个灵武大陆的势力臣服于他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古老的中国天文学从萌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天象的观测到宇宙起源的探讨,还是从星象的占卜到历法的推算,都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今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有世界上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早的日月食记录、早的彗星记录等等。在历法方面,自秦汉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百余种古历,实属世界罕见。《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天文历法》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古人眼中的天地、奇异神秘的天象、星象和占星、古代历法、杰出的古代天文学家等。
  • 阿坝阿来

    阿坝阿来

    该书是《尘埃落定》的作者阿来的短篇小说集。它以四川阿坝为背景,带着藏族的风土人情,讲述了一个个成长性的小故事。其中还包括一幅阿坝的旅行线路图,相信您可以带着这本书有机会用心灵,甚至用脚步亲自行走在阿坝的天空下,至美的景色、至情的感受、奇异的文字。跟阿来的其它长篇和短篇集不同的是,这部以《阿坝阿来》命名的小说集是以阿来的出生地四川阿坝为全部背景,凸显出他有别于其他汉语写作者的“文学田地”。鲜明的藏族风物人情,“成长性”的内在轨迹,甚至包括一幅阿坝地图,以及到阿坝的旅行线路图,都使这部独特的短篇小说集更像是阿来引领着喜欢他的读者所作的一次从自然到心灵的奇特旅行。
  • 延平答问

    延平答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覆元翻明

    覆元翻明

    “少读东鲁书”,却又托迹于浮屠之间?“长习西方教”,却扔志在出仕明主、显荣父母!生于“无寸田尺土,生计甚疏”之家,是如何在乱世之中学贯三家?又是怎样的经历造就了他偏执且矛盾的性格,磨砺了他广学实干的习性?在王朝更换的洪流之中,生存与文化是如何相互依存?野心与礼法是怎样相互碰撞!看历史上这位有着神秘色彩的“少师”,需要多少的必然与偶然来成就!注:原书名日月姚广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