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8400000023

第23章 一肩挑重任忠心却遭贬(1)

腊月二十九的早上,刘伯温洗漱已毕,站在庭院当中,抬头仰望阴云沉沉的天空,看了好一阵,自言自语道:“快要下雪了!”

零星的鞭炮声时断时续地在耳旁响起,虽然除夕夜还没有过,但性急的孩童早就等不及了。

刘伯温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到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地步,孤身男人的生活真是清苦,他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慵懒,过年也让他觉得寡然无味。

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心情,去书斋读一两本书打发时光是断断做不到的。

就这样在家中郁闷下去?刘伯温心有不甘。他突然想起有一件雅事可做,那便是踏雪寻梅,虽然眼下还不曾飘落一片雪花,但这铅色的阴云预示不久将大雪纷飞。

刘伯温心中打定主意,便吩咐仆人备马套车,然后乘车奔西湖而去。

与刘伯温的预料不差毫厘,马车刚刚行至半路,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袭来,给山清水秀的“人间天堂”披上厚厚的冬装。

久居杭州的人都清楚,赏梅胜地莫过于孤山北麓的放鹤亭。刘伯温也曾携朱珠到放鹤亭游玩过。

今日故地重游,睹物思人,又勾起了那段时光的回忆。

记得朱珠曾好奇地问:“温哥,此处干吗叫放鹤亭?”

“噢,北宋年间有位隐士名叫林和靖,颇有文才,早年曾游历江淮,后来寓居在杭州,就结庐在此,相传他以后二十年没有踏进城镇一步,并且终身不娶。林和靖这个人生前以种梅养鹤自娱。‘梅妻鹤子’的传说指的就是他。后来他死了,便葬在孤山,传说他养的那只鹤在他的墓前悲鸣而死。在本朝有个杭州人,叫做陈子安的,为纪念这段轶事,便修建了这座放鹤亭。林和靖生前有首《咏梅》诗,写得格调清新,超凡脱俗,我来念给你听,好不好?”

“好呀,好呀,师哥你快念吧!”

刘伯温记得当时自己整了整衣衫,清了清嗓子,为朱珠背诵了一遍《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老爷,孤山放鹤亭到了。”家人的一声禀报打断了刘伯温对往事的回想。

他下车来,靴子在积雪上留下一行足迹,并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迎面吹来一阵寒风,让他不禁打个冷战。天寒地冻时节,人总会要饮上几杯祛寒,他转过头来吩咐:

“刘安,去酒楼要几个菜,再来上一坛二十年的花雕酒。”

刘安遵照他的指令去采买了,刘伯温则自己缓步向梅林走去。

不知是什么缘故,附庸风雅的财主们和吟风弄月的骚客们都没有前来赏梅,偌大一片梅林空空荡荡的,只有刘伯温一人。

刘伯温在雪地上留下长长的一行脚印,但肆虐的风雪很快将其遮盖上,原本十分醒目的印迹也变得模糊不清了。

放鹤亭左右山坡上长满了形态各异、品色不一的梅树,寒梅果然在雪中怒放,清香四溢,从刘伯温的鼻孔钻入,直至心脾。

刘伯温在梅林中漫步,一株一株地看,有的是“绿等”,有的是“红粉”,有的是“一品香”,有的是“醉红妆”。这些品种,刘伯温少年时也曾在自家的院中栽过,寒冬时节也绽放,却远不如此处的梅花香。

身处在“香雪海”的刘伯温依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这股绝色中,他的心头积聚了太多的无奈、惆怅、愤闷……

家人刘安置备酒菜回来,就在放鹤亭的石桌上摆放,刘安采买的珍馐美味都是名扬天下的西湖菜,有清蒸鳅鱼、叫化童鸡、南肉春笋、龙井虾仁、生爆鳝片等。

刘伯温亲手将那坛花雕酒的泥封去掉,一股醇烈的酒香扑鼻而来。他便开始自斟自酌起来,一杯酒下肚,便感到周身上下的寒意去了大半。又一杯酒下肚,便觉着有融融的暖意在体内游走。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刘伯温在放鹤亭借酒消愁,多年来仕途的坎坷、红颜知己的杳无音信、宵小之辈的得意狂妄……都在心中此起彼伏。

刘伯温的酒量原本不大,但自朱珠不在身旁后,他是每餐必饮,时常喝得酩酊大醉,酒量也与先前不可同日而语。人家饮酒浇愁多半是醉后将烦心事抛在脑后,而刘伯温却是越喝越清醒。一坛花雕酒见了底,刘伯温还是毫无醉意。

这第二坛酒快要尽时,刘伯温隐隐约约听到身后不远的梅林中有人喧哗,仔细一听,那人是在高声诵读一首词,词的内容刘伯温也很熟悉,是姜白石的《暗香》,是世间少有的咏梅佳作。刘伯温心道:也不知是哪个墨客骚人来了雅兴,踏雪寻梅,不过咏诵的这首词倒是很贴切眼前情境。

那人抑扬顿挫地诵词,声音绵绵不绝传入听力本来就过人的刘伯温耳中,其实不听那人背诵,刘伯温也清清楚楚知道那词的每一个字,于是,他在心中默念起来: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那人却好不识趣,一边诵读这首词,一边朝刘伯温的方位走来,刘伯温心道:什么人这般猖狂,扰我清静。待他要回头看个究竟时,那人却一声招呼也没有打,大大咧咧地坐在刘伯温的对面。

心情很不好的刘伯温正要发作,却看清了那人的面目,立时转怒为喜,并高兴地叫出那人的名姓来:“潜溪老弟,怎么会是你?”

来者非是旁人,正是宋濂。

宋濂开怀一乐,说道:“怎么,孤山放鹤亭只许你刘伯温来而不许旁人来吗?”

“哪里,你不在书院著书立说,怎么冰天雪地跑到杭州来?”

“我又不是‘二十年不踏入城镇一步’的林和靖,在书斋待久了,便两眼昏花、事事烦心,因而下山来散散心。这片梅林的景色无与伦比令人叹服。”

“刚才我还想是哪个墨客骚人在吟诵,想不到原来是潜溪老弟你呀!”

“闻着扑鼻而来的梅香,踩着初下的莹莹白雪,感受踏雪寻梅的美趣,我的诗兴当然大发。怎奈才疏学浅,林和靖老先生的‘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句高高在上,作诗的念头也就打消了,以免留人耻笑。”

宋濂接过刘安递上的杯筷,也不客气,自己倒了一杯,一饮而光,又夹了口菜吃,这才接着说:“我的脑中突然涌上姜白石的词句,因而一路吟诵下来,不想临近放鹤亭,却看到一人的背影与我的好友刘伯温是那样的相像,没想到真是你。巧遇呀,巧遇呀!”宋濂还故作感慨。

刘伯温知道宋濂说的不是实情,而是在故意打趣,于是揭穿他说:“行了,宋濂老弟,就不要在我面前编故事了,一定是你的书院有了麻烦,你迫不得已才下山寻我,到我的寓所寻我不着,听家人说我在这里,因而就找来了,我说的是也不是?”

“还是伯温兄心智过人,也了解我宋濂的为人,实际情况与你的猜测丝毫不差。”

“那么,书院出了什么事啦?”对宋濂突然下山的原因,刘伯温很想知道。

听到刘伯温询问此事,宋濂把刚端起的酒杯又放下,长叹一口气,说:“说实话,我是逃难出来的。”

“逃难?你那里遭红巾军的袭击啦?不可能呀,那里并非军事要塞。有土匪啊?那里除山水秀丽外,并无金银财宝啊?”刘伯温一连串的推测都从宋濂的摇头中得到回答。

“是有人要硬逼着我出山。”

“刘福通还是方国珍?”

“方国珍。他说他身边缺乏谋士,我是最合适的人选,他先是派人来到我的书院送来一封他的亲笔信,许我以种种好处,要我在他手下做一名军师。我起先是婉言谢绝了,可没过多久他便派人要绑架我到他那里,亏得我多了个心眼,在书院脚下派人放风。这样,闻讯后我便从书院逃了出来。”

“哦,原来是这样。方国珍这个害人精,在东南兴风作浪这么久,朝廷拿他没有丝毫的办法。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先避避风头再说,让我给他做军师,真是痴心妄想。伯温兄,你最近的日子如何?”

刘伯温满脸苦笑地摇摇头,与宋濂上次分手后发生了那么多的事,一桩桩,一件件,真不知该从何说起。

然而,面对宋濂这样可以推心置腹的挚友,心中的垒块不吐不快。于是,刘伯温断断续续把那些往事向宋濂讲述了一遍。对于朱珠走后他心中的苦闷却是忽略不提,只是说朱珠突然不见了踪影。

两人在放鹤亭一直喝到天黑,一共喝了七坛花雕酒,刘伯温带着深深的醉意与浓浓的愁绪和宋濂一道回府去了。

春节过后,江浙官场上已在谣传方国珍不久将再次接受招安。

面对这种谣传,刘伯温很敏锐地意识到谣传即将变为现实,他再次上折痛陈招安之弊,可奏折与前几封的命运一样,石沉大海。

方国珍的势力依旧盘踞在沿海一带。现如今他改变了战术,不再用大批兵马去攻占沿海的某个城镇,而是化整为零,派出小股部队在沿海一带进行烧杀抢掠。通常是夜半时分登陆,在一番烧杀抢掠之后,再快速地撤离。这让官军很是头痛,不知该将兵力部署在哪里才好,而身受其害的百姓却是怨声载道。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家

    主要讲了俄罗斯现代文学文学和第二章苏联现代文学大家。本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张爱玲传

    张爱玲传

    本书从张爱玲的个人境遇落笔,用诗一般的文字,加入对张爱玲相关书信文学作品的解读,完美展现了张爱玲71年的人生经历。具体描述了张爱玲坎坷动荡的人生经历和深陷迷途、爱恨两难的感情经历。真实准确,又生动感人。
  • 灵魂与美感:杨飞云范学德对话录

    灵魂与美感:杨飞云范学德对话录

    本书是油画家杨飞云第一部有关自己艺术生涯的谈艺录。本书以与美籍华人作家范学德对话的形式,讲述了杨飞云艺术生涯的点滴:从童年的生活;少年时期的学画过程;青年时期的工作生活经历,尤其是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之后,就油画学习、创作、风格的思考;担任中国油画院院长之后,组织的一系列促进油画发展的展览活动,对青年油画家的提携和推荐,对中国油画的期待和展望等等。在这部对话录中,杨飞云对自己六十多年生涯作了详细的叙述,第一次历史地、系统地、准确地说明了自己的艺术见解。这既是一部艺术对话录,也是人生对话录;既能给年轻的艺术家以艺术上的指导,更能给他们以精神上的启发。
  • 安琪拉的灰烬

    安琪拉的灰烬

    美国作家弗兰克·迈考特的自传体小说。作者生动再现了自己在位于爱尔兰利默里克的贫民窟中度过的童年和青少年时光,记叙了迈考特一家人的艰难岁月——父亲是个酒鬼,没有正式工作,让全家只能靠救济金过活,并在弗兰克十岁时抛弃了他们;母亲竭尽所能地养育几个幼小的孩子,甚至不得不去乞讨;弟妹们一个个出生,在饥饿与死亡的阴影中挣扎,最后七个孩子中只有四个活了下来。在苦难面前,小弗兰克没有放弃心中的希望,他努力生活,最终攒够了去美国寻梦的路费,踏上了新的征程。
热门推荐
  • 郭公案(下)

    郭公案(下)

    《郭公案(下)》是短篇故事集,按一个关键词编排而成的文集。本初包括“第四编” ”第五编” ”第六编” ”第七编” ”第八编”,共五编19个故事。第四编的关键词是“劫盗”,第五编的关键词是“赖骗”,第六编的关键词是“伸冤”,第七编的关键词是“奸淫”,第八编的关键词是“霸占”。
  • 药妃霸道:带着宝宝走天涯

    药妃霸道:带着宝宝走天涯

    "穿越到古代,已经够神奇了,穿越到古代孕妇的身上,那就够悲催了,如果孩子他爹又不认宝宝,还想杀人灭口,那就是惨绝人寰了。怕啥?带着宝宝逃,顺便抓个帅哥当老公。走南闯北,炼丹修功,一切都只是为了宝宝。谁让宝宝就是我的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What Diantha Did

    What Diantha Di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洛

    风洛

    听闻凤璇阁阁主清心寡欲,不近女色,清岚内心疯狂吐槽,特么到底是哪个家伙不要脸天天来找她的?听闻凤璇阁阁主才智过人,有勇有谋,清岚感觉人生观就此崩了,还聪明,明明就是靠出卖美色,引她上勾的混蛋!这些传言是谁说的,清岚小姐姐想跟你探讨人生谈谈理想。(女主洛清岚男主风赐)
  • 幻樱曲

    幻樱曲

    (作者纯粹小白,水分有点多,想看的话要有点心里准备,我没有大纲,毒点注意)命运也许一开始就注定了,没有光,只有一只小小的蜡烛照着前行,你还会继续走吗……当然,命运可能也是一本书,当你写下,命运就已经开始了
  • 重生之盛宠毒后

    重生之盛宠毒后

    先皇后死在凤位不瞑目,好姐妹抽她筋骨咒她永不超生,史书字字戳她脊梁骨。含恨重生,步步攻心。她宁负天下,也要亲手将那些人拉进地狱,不得好死。唯独,他的强势瓦解了她的心墙。只是沈温婉忘了,普天之下最不能动心的,就是自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旧事新知风雨声

    旧事新知风雨声

    本书汇集散见于数十种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物刊载的文人原创作品,包括鲁迅、梁遇春等多位大师和学人,他们共同学习文化的本质,学习哲学的本义,学习研究国故的方法,了解科学以及科学研究的含义,了解心理学的真正意义。这是一本围绕文化、哲学、科学、心理学等诸多常识和新知而展开讨论的文集,是大师和学人奉献给我们的新知盛宴。从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他们对于科学对于真理孜孜以求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也看到了他们对于各种知识不止步于权威和众论的可贵思想。
  • 母妃快跑,父王杀来了

    母妃快跑,父王杀来了

    “你有没有爱过我?”快要临盆,她拉住男人的衣襟忍痛问道。男人对她视而不见,冷声吩咐道:“必要时保住孩子。”【五年后】两人再度相遇,她已不是从前的那个卑微求爱的女子,但男人依旧高高在上:“倘若你乖乖撤兵,孤王便给你一次机会。”“父皇,排练的时候你不是这么说的。”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从背后探出头。“死小子,闭嘴!”男人面露难堪的低吓道。
  • 最强女婿

    最强女婿

    堂堂大佬装穷装傻做上门女婿是什么体验。没有人比我更适合回答这个问题了。
  • 甜宇之恋

    甜宇之恋

    是按《甜蜜暴击》的结局继续写下去的,主要写明天和方宇的甜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