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8400000042

第42章 枯木又逢春奇谋在心中(2)

此后,又在家中闲居了三载。壮心未已的自己深感满腹经纶无处施展,因而在第二次出仕时,并未犹豫,仍是雄心满怀地去任儒学副提举之职。那时认为“恶人行恶,善人行善”,自己做些有益百姓的事便足矣,自己任儒学副提举一职时,好似坐在一把快要散架的交椅上,自己千方百计要保持身子的平衡,却不料恶人偏偏要狠狠地踹上几脚。这样的位子自然坐不长久,因而又一次愤然辞官。

官场上两起两落已让自己倍感灰心,可目睹了方国珍在浙台沿海胡作非为、残害百姓时,又忍不住挺身而出,出任了浙东元帅府都事,哪知上司们只认金银不明事理,宁可养虎为患也不愿除恶务尽,自己力陈良策反遭迫害,被羁管于绍兴。

他愈来愈感到朝廷像座摇摇欲坠的“坏宅”,即便是鲁班再世也会束手无策。

后来要不是老友石抹宜孙的苦口婆心,自己断不会到他的营中相助,自己出谋划策为朝廷平定叛匪立下赫赫战功,不予赏赐也就罢了,反而让自己不准参与军事,士可杀不可辱,这等鸟气他刘伯温是断断不会忍受的。

刘伯温心中如今的大元朝好似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神志特别的糊涂,倘若有人好心好意为他治病,非但不领情还要想法收拾你,这样的病人不救也罢。

刘伯温回顾了自己出仕的各个阶段,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大元朝是非亡不可,指望着它能起死回生无异于太阳从西边出来。

刘伯温在心中暗下誓言:大元朝的官他是再也不会当了,哪怕只让他当一天。

自己纵是让这一身救世的才华都烂到胸中也不会向大元朝吐露半点,许以他再多、再丰厚的荣华富贵,也休想让他动心。旁的人以仕途为贵,我刘伯温却以山林为贵。

山林里的这段时光让刘伯温感到无比舒畅,他希望能返老还童,重新来过,倘若可以年轻二三十岁的话,他一定要把朱珠娶为妻子。

就在刘伯温回首人生往事、反思人生困惑的同时,天下的形势正在发生着巨变。

南方的张士诚、方国珍、陈友谅等忙于扩张势力,割据地方,无心北伐。

刘福通的三路北伐军中以东路军最为锐不可挡,先是刘福通巧用离间计,借朝廷之手除去了太尉答失八都鲁,搬掉了前进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在至正十八年(1358年)五月,刘福通率部攻占了洋梁,建立了根据地,并将韩林儿从安车接到了洋梁,以洋梁为都城。

可惜这三路人马相互之间缺乏配合,特别是犯了“孤军深入,粮草不济”的兵家大忌,处境日渐危急。

更令北伐军深感不安的是,张士诚、方国珍与朝廷勾搭在一起,接受朝廷的官职,为朝廷运粮食,并在北伐军的背后进行袭击,欲置刘福通的政权于死地。

在方国珍、张士诚两股势力的夹缝中,朱元璋的势力在急剧扩充。

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派大将常遇春设计在江边,智赚了康茂才,康茂才在走投无路时顿感天命所系在朱元璋,便率余部来到金陵,投奔了朱元璋。朱元璋又得一员虎将,不禁喜上眉梢,封康茂才为营田使。

朱元璋的帐下虎将李文忠统率大军,一鼓作气攻下了青阳、石埭、太平、旌德诸县。接下来,李文忠会同邓愈、胡大海攻取了建德路,元军派苗帅杨完者抗拒朱元璋的大军,两军对峙在马龙岭。李文忠、邓愈两支人马合二为一,与杨完者展开激战,五昼夜后将杨完者部击溃。

这样,朱元璋的地盘、人马都激增,朝廷有心围剿他却无力为之,张士诚、方国珍也忌惮朱元璋的实力,不敢轻举妄动。

一日,朱元璋将朱升、李善长招至帐下,商议军事。

“老先生,我军虽近来捷报频传,但东有方国珍、南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我们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呀!”

“元帅,老朽以为,敌不犯我,我不犯敌,趁彼此还相安无事时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时再将他们一个一个除掉。”

朱元璋听完朱升的建议,未作表态,而将脸转向了李善长,李善长沉吟了一下,方徐徐说道:“元帅,我认为除患宜早。诚然,我军现与之周旋可赢得时日壮大自己,但这三支人马也并未闲着,张士诚、方国珍与朝廷沆瀣一气、狼狈为奸,陈友谅处心积虑要做皇上,他的主子徐寿辉早被他‘架空’了,不过是个傀儡。我军与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部均时有摩擦,特别是陈友谅早已将我军视为心腹之患。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善长,我军要与三个劲敌交战恐怕会顾此失彼,搞得自己很狼狈。”

“朱老,养虎遗患,此时不除难保日后不受其害。”李善长依然坚持自己的见解。

朱元璋的心中也拿不准主意了,两位高参的意见相左,各有各的道理,但哪一个意见都有缺憾,让他一时难以抉择。

陈、方、张这三股势力并不好对付,在处理与之的关系上,朱元璋一再地叮嘱自己要慎之又慎。

朱升、李善长两人仍在各抒己见,每个人都确信自己的策略是最为恰当的,然而朱元璋听后仍感到一头雾水。

最后,朱元璋对两位谋士说:“与陈、方、张三股势力的对策,我们要慎之又慎,错一招,便会使现有的局面大坏,我还要仔细地想一想,你们先下去吧。”

一时之间,找不到好的对策,这个问题便被搁置起来。

在至正十九年(1359年)春,乐平的儒士许瑗前来拜见朱元璋。

朱元璋亲自来到府门,将许瑗迎进府内,一边走一边说:“许先生的才名远扬,朱某早有耳闻。许先生乡试、院试皆为第一,只因考场黑暗才致使会试不第,真是良才被埋没呀!”

“朱元帅过奖了。我本狂生,素来喜好放浪形骸,近来闻得朱元帅礼贤下士、厚待良才,便不请自来了。”

“许先生说笑了,似先生这样的谋士,朱某请都请不来,许先生能屈就大驾,光临本府,让朱某感到十分的光荣。”

说话间,两人来至帅府的大厅之上,朱元璋把许瑗奉在贵宾座,令亲兵奉上鲜茶。

许瑗道:“如今元朝的气数将尽,时运不长,反元义士风起云涌,朱元帅便是一位雄才。狂生不恭要进言两句,雄才者必有雄略奇识,雄略,自是指目光长远、有雄心大略;奇识,便是要不拘一格起用人才。阁下欲扫除天下战乱、平定四方,不广纳贤才是不行的。”

“许先生所言极是,正说中元璋心里所想。元政府倒行逆施、祸害百姓、人心尽丧,其灭亡之日已不远了。我对于贤才,可谓求贤若渴,倘若能广揽天下良才,共议要务,则平乱之事得以保证。众人拾柴火焰高,眼下我的军中急需许先生这样的贤才。”

许瑗连忙摆手,道:“朱元帅高看了我,我的才学远不能助元帅完成伟业,但我可向元帅推荐两人,这两人好比三国时的卧龙、凤雏。”

朱元璋听到这里,精神便为之一振,急忙问:“先生快讲,是哪两位?”

“元帅莫急,不是我许瑗说大话,元帅帐下的所有谋士加在一起,也不及其中的一个。一个是青田刘伯温,另一个则是大儒宋濂。那青田刘伯温其才可比当年的张良张子房,元帅若能寻访到他,伟业指日可待;宋濂之才不亚于汉时的董仲舒,平定天下后要仰仗宋濂安抚民生、倡说儒学。”

朱元璋大喜,说:“我一直寻访贤才,苦于没有目标,今日得先生指点,茅塞顿开,我这就下令将这两位贤才寻访到,即便是效仿刘备三顾茅庐也是理所应当的。”

“元帅能这般虚怀若谷,天下也就不难平定了。”

许瑗的这番话虽让朱元璋兴奋不已,但却惹恼了一人,那人便是李善长。

李善长在一旁听许瑗的述说并未有何意见,只是狂生许瑗说“元帅帐下的所有谋士加在一起,也不及其中的一个”,这句话极大地挫伤了李善长的傲气。

区区一个刘伯温有什么神通广大,让许瑗吹捧到了天上。

许瑗进一步讲:“另外,叶琛、章溢与宋、刘二人并称‘浙东四杰’,元帅倘若能寻访到,仍能助元帅一臂之力。”

朱元璋当即问手下:“哪位能将这四人礼聘到我军中?”

下面的群臣开始交头接耳,过了好半天,有一人出奏道:“末将保举一人,现在处州前线的孙炎,与刘伯温私交甚好,末将以为孙炎能胜此任。”

“好,我这就写两封书信,一封责令孙炎务必玉成此事,另一封是给刘先生的亲笔信。”朱元璋感到有些放心了。

此次与许瑗的会见也就结束了,许瑗被授以博士职,留在朱元璋身边,参与谋略。

刘伯温对眼下的隐居生活是感到相当满意的。这里的山水草木常常激发他著文作诗的豪兴,朱珠将他所写诗文中最精彩的一段抄录下来,悬挂在岩洞书斋内,以示提醒,其文如下:山居胸次清洒,触物皆有佳思。见孤云野鹤而起超绝之想,遇石涧流泉而动澡雪之思。抚老桧寒梅而劲芦与之挺立,侣沙鸥野鹿而机心与之顿忘。若一走入尘寰,无论物不相关,即此身亦属赘旒矣!

刘伯温穷其人生经验精心构制的《郁离子》在至正十九年(1359年)已基本完成。全书共分为一十八章,由近二百个寓言故事组成。这些寓言故事短小精悍,语言生动活泼,给人以警醒与启迪。

刘伯温的累累硕果还有《覆瓿集》十卷、《写情集》二卷、《春秋明经》二卷、《犁眉公集》二卷。无怪乎宋濂在应天府与他重逢时,惊叹刘伯温这两年的隐居生活真是收获颇多。

刘伯温自己看到书案上摞起的著作时心中也甚感欣慰,有时也会生出些许得意来。

就在他已习惯于隐居山林著书立说的生活时,两封同是来自处州前线的信几乎同时到达。这两封信让刘伯温顿生无穷的烦恼,就如同两块石头丢进了池塘,水面变得不平静起来。

一封是老友石抹宜孙的信。信中说:

……红巾军朱元璋之胡大海、耿再成部已兵临处州,情况十万火急,处州有不保之虞。

兄着叶操屯兵在桃花镇、林彬祖驻守在葛渡、胡深把守龙泉、陈仲真镇守樊领,进行最后的抵抗。近来,营内兵卒士气低落,大兵压境更是人心惶惶,我料处州必定失守,如今一切之努力,不过是拖延些时日罢了。

兄已怀必死之心,誓与处州共存亡。只要有三寸气在,乱军休想占领处州,前有脱脱、泰不华为榜样,我若能壮烈死去,也是人生的大欢喜,弟不必为我伤悲。

兄的家眷业已安排好,弟也无须担忧。只有一事,让兄难以放心。章溢、叶琛、胡深三人前来投靠军前,实乃冲弟而来,今已至处州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兄不想三位良才折于阵前,故写信询弟有何良策。

“良将择主而保,良禽择木而栖”,我也明白这个道理,怎奈年岁已大,亦不愿再侍二主,就让我这把老骨头马革裹尸还吧!

你我交情数载,临死之前不能见上一面,甚憾!也许这封信便是我最后一封了,兄弟多保重!……

刘伯温手捧这封书信,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兄长石抹宜孙的这封信好似临终前的绝笔,读来倍感心酸,自己身处荒山野郊却无力相助。当下修书一封,说些宽慰的话,可这封信遣人送出后,却不知石抹兄长能否收到。

石抹公在信中已将处州前线的严峻形势说得明白无误,想来他的判断是不会错的,信中曾叮嘱自己莫要回信,自己还是忍不住写了,因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第二封信同样是发自处州前线,不过却是与石抹宜孙敌对的阵营,是由红巾军将领孙炎写来的。

孙炎的信开门见山地写道:

……伯温兄弟,一别数载,甚为想念。兄在处州前线,与石抹公遥遥对峙,一时间真让人有恍隔人世之感,无奈两军交战,各为其主,我与石抹公也不得不刀兵相见了。

元朝暴政,弄得人心尽失,怨声载道,元主昏庸荒淫,只知穷奢极侈吃喝玩乐,弃天下百姓疾苦于不顾,开河、变钞引起义军万千,今天下已成群雄逐鹿之势。

“俊鸟攀高枝,良将保明主。”君择臣授之以职,臣亦可择君佐之。弟深谙三韬六略、排兵布阵之法,为世人所共知。然而弟之仕途多坎、怀才之不遇亦为世人所共知。昔姜尚姜子牙先保纣王,后因纣王暴虐而隐居在跨溪,周文王礼贤下士追寻良才寻至跨溪,与姜尚姜子牙风云际会,而姜子牙亦将平生所学得以施展,辅佐周家天子,灭商建周。弟之才华不在姜尚姜子牙之下,只是恨无机遇,才未能开创伟业。

弟对大元朝应当是愤怒和绝望之心了吧?兄何以敢如此推断,有弟诗赋为证:“上壅蔽而不昭兮,下贪婪而不贞;权不能以自制兮,谋不能以独成;进欲陈而无阶兮,退欲往而无路;忠沉沉而不白兮,心摇摇而不固。”弟如今虽身隐居在山野,心却在天下群雄间。时至今日,明主已出,弟何故矜持呢?袖手旁观在山野,焉能将平生才学施展?

兄知难而上,写此信说服贤弟,机出于公私二心,若论公心,我是为天下百姓荐举贤良;若论私心,我为弟满身才学鸣不平。

兄盼望弟以大义为根本,再度出山,做一个佐命功臣。盼望回信,请速回……

刘伯温把孙炎的书信折起,放到书案上,在不甚宽大的书房里踱起了步,在一旁侍立了很久的朱珠见状问道:“温哥,发生什么事了,信上都说了些什么呀?”

“珠妹,你自己看吧,我现在脑子里好乱,我要好好想一想。”

朱珠展开孙炎的信仔细看过,尔后,又将信原样折好,放回到书案上,一言不发。

刘伯温踱了一会儿又回到了座位上,朱珠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柔声问:“温哥,你打算怎么办?”

同类推荐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专家篇》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著名专家,以及为航空工业服务、或在某一领域为航空工业服务、并做出成绩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三大院校)的院士和著名专家(共计40名)的生平、工作业绩与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本书内容翔实、生动,实为记录航空系统专家院士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航空工业发展的人员阅读。
  • 华盛顿传

    华盛顿传

    乔治·华盛顿的重要地位在美国历史上是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他是第一位由选举产生的总统,在连任两届之后,他自行引退,并两次谢绝连任,开创了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典范,弥补了美国宪法的严重缺陷,为人类结束终身制、消除个人独裁的隐患提供了一个弥足珍贵的惯例,以及表现出的伟大政治家的典范性品格;美国今日的强大和富庶,端赖于此。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他被委任为大陆军总司令。为美国独立和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回顾两百多年的美国总统史,我们也会发现,没有一位总统在位期间拥有的个人威望能够超过华盛顿。
  • 名人传记丛书:海伦·凯勒

    名人传记丛书:海伦·凯勒

    名人传记丛书——海伦·凯勒——身处黑暗,光照世人:“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平凡的岁月

    平凡的岁月

    2003年1月辽宁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后,我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退了下来,年底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俗语说,“无官一身轻”。远离宦海生涯,再无工作的压力和烦恼,感到无比轻松。清闲之余,萌生个念头,想写一本回忆录,把自己一生所言所行,真实记载下来,既可更好认识自己,又可让后代知道自己。但到动笔时又作难起来,因我没有记日记的习惯,又无有价值的资料参考,仅凭自己的记忆,难免挂一漏万,更难准确,所以断断续续、写写停停,勉强把70岁以前这一段旅程写完。
  • 一个人的环球航海

    一个人的环球航海

    “单人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翟墨自传,以生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独家披露其成长经历、追梦历程、环球故事和航海日志。他曾是一名被哮喘折磨的儿童,苦苦与疾病斗争寻找自信;他曾是影视圈中成功的广告制作人,与众多明星合作,制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广告片;他曾是艺术圈内的知名画家,在法国、新西兰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
热门推荐
  • 我本情种

    我本情种

    富家子弟李子航大学毕业后,跟志同道合的同窗好友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事业顺风顺水,一路之上,而李子航本人长得是临风玉树,可谓是雅俗共赏,好比那香帅一般,万花丛中过,对女人那是怜香惜玉,处处留情,天生多情,却也重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头条宠爱:总裁非娶她不可

    头条宠爱:总裁非娶她不可

    她一个从影了十年,人美胸大的女明星,竟然一直是18线!如果不是“偷拍门”,她一辈子都不可能上头条!而和她上头条的对象,竟然是她恐男症的病原体。众人皆道:他是英明神武,帅气非凡,商业奇才……各种赞美词。只有她知道,他是一个衣冠禽兽,超级大恶魔的腹黑男。可怜她,被经纪人卖,被闺蜜卖,被亲生父亲卖!难道说,她注定难逃魔爪,被他吃定一辈子了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韩国杂记

    韩国杂记

    这次出行韩国,实在是有些紧迫。因为在去韩国之前先去了贵阳,在贵阳和央视的朋友,以及几位作家朋友在贵州的邛江逗留了差不多十天。从贵阳到邛江(包括吃饭时间在内),至少要走9个小时的盘山路,把人彻底转晕后,再坐将近三个小时的飞机飞到晗尔滨。到了哈尔滨仅仅歇了一天,第二天就直奔韩国。一个普通人,无端地把自己搞得这么忙,搞得这么累,实在是滋润主义者们的一个不大不小的笑柄。但是,命运中的一段生活就是这样安排的,你有什么办法呢?有时候生活就像一名家教,它不仅让你体验无谓的艰辛,也教会了你如何去顺从和妥协。
  • 无心王妃倾国色

    无心王妃倾国色

    风华绝代,倾国无双。她一身男装纵横江湖朝堂沙场天下。作为江湖第一大帮的一哥,最强国大秦的病弱丞相,算命的说她命里注定与爱无缘。嗯,江湖第一大帮首席长老,大秦隐世的齐王殿下,表示不服。于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他追她到山河永诀。十年后,素手倾天的第一王妃回眸轻笑:“对面的夫君看过来。”【已完结,原名《无心谋后》】
  • 我的奋斗A

    我的奋斗A

    本书详细记录了作者自身克服重重困难奋斗成长的故事
  • 学会感恩 担当责任

    学会感恩 担当责任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以感恩心去面对生命中的每一位人!以责任感去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感恩,唤醒了内心的驱动力,孕育了责任感,工作中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爱心对待每个人,你就能够自觉而出色地做好自己的每件事。学会感恩让你做人成功,担当责任让你做事出色,怀有感恩心才能踏踏实实做人,抱以责任心才能勤勤恳恳做事。感恩和责任,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获取能量的途径!是实现成功人生最无价的宝贵财富!
  • 脂砚:弃王妃三嫁

    脂砚:弃王妃三嫁

    第一次成亲的时候,她是一个穿越第一天就被送去替嫁的孤女,他是一个马上要被废掉封号的痴傻王爷。他不曾见过她。第二次成亲的时候,她是一个被迫和亲的侯府千金,他是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魔头,她不曾见过他。第三次成亲的时候,她是一个威风凛凛的护国女将军,他是一个再次被废弃圈禁的魔头王爷。这次她给他带来一个礼物,一个会说会笑会哭会闹的惊喜。这是一个兜兜转转见君不识君的故事,里面有每个人的成长,每个人生阶段碰到的友情,亲情,爱情,陪伴,承担,热闹,孤独,欺骗,逃离,背叛,躲避等情感,前期女主猥琐发育,后期才会爆发,男主多重身份,也是慢慢成长。男女主三观正,1v1,有甜有盐,后期还有萌物出现。ps:本文不是正常的古言文,文中会有非正常的情景出现,不喜勿喷,本文慢热,请见谅。
  • 徐门娇

    徐门娇

    徐昭装了无数的乖,人都说徐家四小姐乖巧软糯好颜色。不曾想,却被某人拆穿了。徐昭表示,定要离某人远远的。躲着躲着,却是一路稀里糊涂成了皇后娘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地球方舟

    地球方舟

    如果人类将面临末日时,会否还有出路呢?主角李心颖以她独特的方法,拯救了末日将临的地球。地球的深处原来便是神应许之地,人类的起源和未来在书中一一揭晓。
  • 领主大人的冒险村

    领主大人的冒险村

    穿越到异世界的卡尔,继承了父亲的一座冒险村。在这座冒险村里,有着各种各样的冒险者……他们平日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领主大人杀怪挣钱!可远方的危险正在渐渐靠近,留给卡尔的时间不多了,他必须尽快招募冒险者,拓宽领地,修筑防御……好在,他有一个无人知晓的秘密道具,那就是——冒险村系统!终极领主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