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8400000049

第49章 卧龙再转世血染鄱阳湖(1)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日里的暖阳,光阴就在这四季轮回中匆匆而逝。已经五十有二的刘伯温对四季的更替看得更加淡然,不再有春天播种的憧憬和秋日收获的希冀,戎马生涯让他没有心思去感怀伤时,他更关注的是时局的演变。

自从江州一役陈友谅仓皇出逃武昌后,一度对朱元璋的进攻示弱,只肯固守原有地盘不肯轻易出战,朱元璋手下的文臣武将们大多以为陈友谅在江州一役中元气大伤,已无力东山再起。另外,张士诚的人马却异常的活跃,去年二三月间,金华、处州的苗军叛乱时,张士诚也趁机攻城略地,十一月,张士诚成功策反了池州主帅罗友贵,只可惜罗友贵部不久便被常遇春、赵德胜率军剿灭。今年(1363年)二月,张士诚屡次进犯清全、金华一线,因此好多人认为陈友谅已不足惧,而张士诚则是心腹大患,原先制订的灭陈除张的战略需要进行修改。在朱元璋的“天兴建康翼大元帅府”为此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

参加军事议会的文臣武将们非常鲜明地分为两派,一派以李善长、常遇春、邓愈为主,坚持要改变“先灭陈后除张”的战略,此时要全力对付张士诚,另一派则以徐达、刘伯温为首,坚持原定战略不变,此时宜将陈友谅全力剿灭干净,再东顾张士诚。

这两派各抒己见,当场不让,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朱元璋被夹在当中,实在不好决断。

李善长一改会议上后发言的惯例,率先讲了话:“陈友谅已成惊弓之鸟,收拾他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现在放一放也是可以的,但张士诚得寸进尺、甚嚣尘上,我军倘若再对他的骚扰置之不顾的话,无异于姑息养奸,养虎遗患。特别是,我军倾全力西征,必将导致后防空虚,给张士诚可乘之机,一旦我军后院起火便不得不撤兵回防,与其这样的话,还不若先将张士诚荡平,再灭陈友谅!”

大将常遇春旗帜鲜明地说:“这个张士诚很不老实,而且阴险至极,总在背后捅上咱们一刀,另外张士诚扩张得十分迅猛,现在还是一只小山猫,恐怕用不了多久便会成了一只大老虎,我军应‘先下手为强’。”

常遇春的话刚讲完,大厅上便响起一阵阵“是呀,是呀”的附议声。李善长自从朱元璋兵到定远后,便投笔从戎,一直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在军队中享有极高的威信,原来他的意见一出可谓“一言九鼎”,但自从刘伯温来到军中之后,不同的声音多了起来,他的意见虽不再有以前那么大的号召力,但足以在相当一部分人心中产生影响。常遇春在将领中的地位更是没得说,他与徐达号称“双子大将”,诸多将领是很信赖常遇春的,因为他们一同出生入死浴血奋战过。

刘伯温紧皱双眉,脸上的表情非常焦躁,但他并未着急开口,他需要寻找到对方意见的破绽,需要一个滴水不漏的发言,让人们能够觉悟。他感到自己此时就像一个老到的猎手,虽然在焦急盼望着,但决不会放空枪。

徐达作为将领中的“老大哥”,看问题办事情是非常的老练,他开口讲:“诸位,我军在至正二十年(1360年)制订了‘先灭陈再除张’的战略,那时我军对陈、张两支人马都心存忌惮,不知该怎样对付这两只恶狼。自从伯温先生来到军中,协助元帅制订了‘先灭陈后除张’的战略,经过这三年来的实战,我军已二次击垮陈友谅,宜将剩勇追穷寇啊,不能再给陈友谅任何喘息的机会了。其实,自从江州一役后,陈友谅就一直在休养生息、积蓄力量,我想他不久便会卷土重来。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做好水战、陆战的备战,要不然大战临头会有些措手不及。张士诚还是那个胸无大志、爱占小便宜的张士诚,他折腾得再欢也成不了气候!”大将廖永忠则说:“诚然我军此时歼灭陈友谅要比两年前容易得多,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军万万不可轻敌。”

大将汤和的资历也比较老,威望也比较高,他是朱元璋幼时的玩伴,深得朱元璋的器重和赏识,他将两种意见在胸中斟酌比较了一番方说:“记得伯温先生曾把陈友谅、张士诚两部比作两只恶狼,而把我军比作一只虎,虽然我们这只虎将陈友谅这只狼咬得遍体鳞伤,但陈友谅还有反咬一口的实力,另外,张士诚这只狼也一直没有闲着,我以为‘先灭陈再除张’的策略不宜更改,如若更改的话,不但使前功尽弃,还将陷入危险的境地。”

听到这里,朱元璋轻轻点了点头。可李善长很快便说:“张士诚正在抓紧训练其水军,他的舰队也在激增,最令我军放心不下的是张士诚不断策反我部的一些人,他指望着用里应外合的法子致我军于死地!”

朱元璋刚刚有些舒展的眉头又猛的一下子皱得比刚才更厉害了,但他旋即露出满面笑容来,对大家说:“今天会议的气氛很好,大家都能踊跃发言,算得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们就是需要这种广开言路的风气,集思广益才能把仗打好。”

朱元璋想使会议的气氛更加热烈一下,便讲了几句以示鼓励的话。

就在这时,有个传令兵快步跑进大堂,高喝道:“报元帅得知,安丰有使者前来求见!”“叫他进来。”朱元璋吩咐道。

工夫不大,一个人被带上了大厅,所有人都将目光聚集在他的身上。他的衣服十分的破烂、污浊,好似几块碎布披在了身上,而且这布已脱到根本辨不出原来本色的地步。他的装束是如此的糟糕,容貌仪态就更让人惨不忍睹了,“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用在他的身上一点都不过分,知道的以为他是个活人,不知道的还以为刚从十八层地狱爬出来一个鬼!

“你是何人,有什么事呀?”

那人声调微弱地说了一遍,简直就像蚊蝇哼哼一样。朱元璋一个字也没有听清,便又大声地问:“你说话大声点,重说一遍。”

那人似乎连吃奶的劲儿都使上了,朱元璋这才听清,那人说他姓孙,是小明王韩林儿的一员偏将,张士诚派其部将吕珍围攻安丰已两月有余,安丰城内粮草已绝,可城内人马突围无望,只得固守城池。城内已开始人吃人,就连埋在地下的死尸也被挖出来吃掉。他受小明王韩林儿的委派,前来请援,请朱元帅速速发兵解安丰之危,倘若晚去一步的话,小明王韩林儿将被张士诚部俘获。

那人越说声音越低,头也渐渐耷拉下去,最后只听见“扑通”一声,那人直挺挺地摔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常遇春上前摸了摸那人的鼻息,然后对朱元璋说:“他死了。”

大厅之上立刻一片哗然,接着有人开始小声议论起来,有的说:“看来这次是非打张士诚不行了,解安丰之围咱们义不容辞。”

“现在是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当初吕珍兵发安丰时,咱们不是一直坐视不管吗?如今是不管不行!”

“哼!表亲里不亲,虽说都是红巾军,可彼此各自为政。前番刘福通北伐时,咱们也没出一兵一卒。”

“小明王好歹也是红巾军的头领,我们就眼睁睁看着他落入张士诚的手中?千千万万的红巾军兄弟是不会答应的。”

众人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

朱元璋此时已是心乱如麻,原本“先攻陈还是先攻张”的争议还未平息,现在又冒出一个“安丰之危”来,局势变得更加棘手难办了,他将目光投向了刘伯温。

刘伯温原打算再等一会儿,可看到朱元璋直勾勾地看着自己,明白已到了非开口不行的地步,他清了清嗓子,厅上众人立时闭口并将目光投向他。

“‘先攻陈还是先攻张’原不应成为一个问题,道理很简单,就如同往山坡上推大石头,倘若推到半山腰时一松手,大石头便会滚回到坡底,可谓前功尽弃,我们改变‘先灭陈后除张’的战略,以往两年多的时间内为灭陈所做的准备便会付诸东流,灭张则需要一切从头开始。我们设想一下,当我军征讨张士诚到一半时,陈友谅再从背后捣乱的话,我军是不是又要改变战略呢?”

这句反问让许多人都低下头去,为自己思想的肤浅而感到羞愧,但仍有人迎着刘伯温的目光,不容置疑地说:“那安丰怎么办?谁去救小明王呢?大家莫要忘了我们都是红巾军兄弟呀!自己的兄弟都不肯援之以手,会让天下人戳着咱们的脊梁骨骂个没完!”

说此话的非是旁人乃是大将常遇春,常遇春义薄云天,为兄弟能上刀山,下火海,万死而不辞。吕珍围安丰后,常遇春几次请求带兵解危,都被朱元璋压了下来,这一次看到姓孙的信使竟然摔死在大厅上,可以想象出安丰城内是怎样的惨象,常遇春心如刀割,恨不能立刻飞到安丰去解危。

朱元璋的脸上也一阵阵地发烧,他无言以对,虽然常遇春并没有责问他,但是他压制了常遇春一次次解救安丰的请求。

善于察言观色的李善长,知道朱元璋的内心正处在微妙时刻,打铁须趁热,于是,李善长说:“元帅,天下红巾军本是一家,如今刘福通的主力已去北伐,无力回顾,能救小明王的也只有我们了,我们再见死不救的话,将陷于不仁不义的境地,更会让无数的红巾军兄弟寒心。元帅,您应当机立断,派兵去解围才是。”

刘伯温听到这话心中便是一惊,倘若李善长执意劝说的话,朱元璋是不会不考虑的,他上前一步说:“元帅,那两只恶狼都在盯着你呢,它们一直都在寻觅机会,我军倘若倾全力去解安丰之危,势必导致后防空虚,给其以可乘之机,我军万万不该前去安丰解危,而应挥师西进,与陈友谅决一死战,要不然,我们便会顾此失彼,酿成大祸!”

就在这时,有从安丰前线回来的探马来报:“元帅,安丰城池已被吕珍攻破,平章刘福通已被杀害,小明王韩林儿避难不知去了何方。”

“再探再报!”

“是!”探马转身下了议事大厅。

这下大厅可像炸了锅似的,好多将领情绪激动,纷纷向朱元璋请战:“元帅,赶快下令出兵救援小明王,末将愿为先锋!”

“元帅,吕珍欺人太甚,我军岂能坐视不管呢?”

“元帅,我们还是不是红巾军,就这样任人残害我们的兄弟而无动于衷?”

朱元璋的脸色涨得通红,他大喊一声:“好了!听我命令,徐达、常遇春为先锋,我要亲讨张士诚!明日出发,诸位下去准备去吧。”

“元帅……”刘伯温还要坚持己见,却被朱元璋打断:“伯温先生,莫要再讲了,我亲援安丰的决心已下。”

刘伯温只得把要讲的话咽进肚中,眼见大厅内的人差不多走光时,刘伯温悄声说:“不宜轻出,假使救出来,元帅将他置于何处?”

朱元璋却以一种陌生的眼光打量着刘伯温,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我供着他!”说完,大步流星地走了。

刘伯温望着朱元璋远去的身影,在心中暗骂一声:小竖子,不足与谋。

朱元璋亲率大军,以徐达、常遇春为先锋直奔安丰。刘伯温没有随朱元璋一同前往,而是去了建德李文忠处。

吕珍自攻占安丰后,料定朱元璋必定率军前来攻伐,便驱使城中男女老幼在城外结栅寨掘沟堑,准备与朱元璋长期对峙下去。然而这点障碍怎能挡住徐达、常遇春?

徐达、常遇春率军将安丰包围后,像拔钉子似的将那些阻障一一除去,吕珍出城与徐、常大军三次激战,三次都是大败而回,眼见着安丰难以固守下去,吕珍打算弃城而去,怎奈被朱元璋的兵马围得水泄不通。后来,张士诚派驻守在庐州的左君粥前来解围,亦被徐、常杀败,但吕珍趁机与左君粥率余部仓皇逃往了庐州。

安丰得以收复。朱元璋晓得城内断粮断炊已经很久了,便命令每个士兵身背白米二斗,倒在东门外的空地上,以救济城中百姓,起死回生的安丰百姓将朱元璋视作神明顶礼膜拜,随后,朱元璋令兵马围剿庐州。

而身在建德的刘伯温,以“斗智不斗力”的策略,协助李文忠给来犯的张士诚以重创。就在朱元璋主力围攻安丰的时候,认为有机可乘的张士诚亲率大军前来进犯建德。

左丞李文忠遵循“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老法子,要与张士诚的大军正面交锋,以实力来一争高下。刘伯温赶忙阻止,劝说道:“敌人来势汹汹,正盼望着与我军来一场恶战,因为从兵力上来讲,敌人处于优势。诚然我军可以与之一战,但这个法子实在不可取。‘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我军即便是取胜,伤亡亦会很惨重,李将军当三思而后行。”

李文忠也不是傻子,立刻明白了刘伯温有妙计,于是说:“伯温先生,还望您指点一二。”

“李将军,张士诚好比一只张开大口的恶狼,想要狠狠咬咱们一口,咱们呢,关上城门,让它咬不到,在城中固守数日,我可断言,张士诚必定撤军,到那时,我军迅速出击,追袭张士诚,必定能以小的伤亡获取大的胜利。”

李文忠听后兴奋地一拍双掌,说:“先生的计策真高,就按先生所说的计策去应对。”

第一日,张士诚的大军将建德城团团围住,任凭张士诚怎样叫敌骂阵,李文忠就是拒不出战,张士诚命手下攻城,被李文忠击退。

第二日,与前一天如出一辙。

到第三日黎明,刘伯温登城远望,看了一会儿,对李文忠等人说:“张士诚已率军撤去,将军速派军追击。”

李文忠看了一会儿,说:“伯温先生,张士诚部不可能撤走呀,他的壁垒旗帜都还在,与前二日无甚区别,你听,这不是有鼓声吗?”

刘伯温淡淡一笑,信心十足地说:“张士诚使了一招金蝉脱壳,那壁垒不过是个空壁垒,击鼓的人定是张士诚从附近掠来的老百姓,将军应当机立断,要不然敌军远逃之后,再追就追不上了。”,

李文忠立刻亲率大军,出城穷追不舍,一切果如刘伯温所言,这一役,李文忠以极小的伤亡俘获张士诚四千人,杀敌过万。

同类推荐
  • 五百年中一乐天:白居易诗传

    五百年中一乐天:白居易诗传

    本书讲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一生的传奇,一个具有胡人血统的平民诗人,让唐诗在国势衰落的轨迹中,再次腾飞向上,不能不说他具有“魔王”一般的功力,而“诗王”、“诗魔”的称谓也应证了他对唐诗的改造过程和承认。白居易拓展了诗歌的体裁,皇室爱情、平民疾苦,都在他笔下被还原,而他生命的波折,也让人感叹时代造就了一个不一般的诗人。伟大的诗人不会去选择时代,而是在时代中造就自己。白居易适逢乱世,但他并不因为身处乱世而悲哀,而是用他的笔和才思,去忠实记录乱世的根源,并对受苦难的人民给予了无限同情。诗人终究老去,白居易也在争鸣中走向历史的深处,但诗人的传奇却没有散去,而是随着他的诗歌永远在文学的天空里飘荡,在人们的记忆里不断翻新。
  • 名人传记丛书:伊莎多拉·邓肯

    名人传记丛书:伊莎多拉·邓肯

    名人传记丛书——伊莎多拉·邓肯——她有值得欣赏的舞蹈,更有耐人寻味的人生:“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林肯传

    林肯传

    《林肯传》描写了林肯从4岁到56岁遇刺身亡数十年间的事业经历、心路历程和美国的总统生活。林肯凭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朴实幽默的性格,从一个穷苦的孩子逐渐成长为伐木人、店伙计、土地测量员、律师、众议员和总统。他当选总统对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构成严重威胁,南方各州向北方发起战争,并先后宣布退出联邦。凭借对公正的执着追求和为废除奴隶制的不屈斗志,林肯号召民众为维护联邦统一而战,南北战争爆发。1862年9月22日,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自1863年1月1日起废除南方各州的奴隶制,奴隶将成为自由人。
  • 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

    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

    《图说世界名人: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介绍了,司马迁,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其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坐龙椅:明清帝王的风雨人生(下部)

    坐龙椅:明清帝王的风雨人生(下部)

    近年来,市场上兴起解读明代历史的热潮,一批史学畅销书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书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以近现代思想为参照,全面论述明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文化制度,颇有史学大家的严谨风范;一类以书内外史实为依据,精细描摹明代的权谋机变、财色兴衰及人情世故,极得文学家的春秋笔法。本书讲述从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到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这大明十六帝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人生经历及心路历程,刻画人性与制度的博弈,彰显繁荣与衰落的规则,抒写朝野众生权谋机变与铁血柔情紧密交织的激昂人生篇章!本书兼具研究家的较真精神与文学家的优美笔调,让广大历史爱好者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阅读享受!
热门推荐
  • 昊天之尊

    昊天之尊

    林青山意外穿越来到这个浩瀚神秘,光怪陆离的修行世界。崎岖修行路,苦海等轮回。多少天纵奇才,终究未能登临彼岸一颗等了他三万年的珠子,一场惊天大秘,一段属于人族的壮烈岁月,将慢慢揭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王爷他狂妄霸道

    王爷他狂妄霸道

    陆衍造反失败后,被幽禁祁王府。同床异梦的祁王妃姜蘅,因告状有功,父兄平乱得力,免除幽禁,带着王府的金银珠宝和离回家。听说,姜蘅吃香的,喝辣的,求娶之人排到了晟京城门外。陆衍:反贼的25岁老媳妇,何人敢要?是要打本王的脸?还是贪本王的钱?晟京一众纨绔公子哥:脸要打,钱要拿,人也要娶!于是,反派大佬陆衍一气之下重生了!……咦?重生后的陆衍发现一个秘密,这个姜蘅,好像哪里有些不一样了?——宠文,1v1,双重生
  • 文明重启计划

    文明重启计划

    两年前,华国宣布开启修炼文明重启计划,进入全民修炼时代。科技文明与修炼文明高速发展两年后,大家发现这个原本生活平稳的时代,即将迎来第一个敌人!第二个......第三个......从内战到一致对外。还好,这里是我们的主场,地球!
  • 灵力狂潮

    灵力狂潮

    三百年前,地球灵气复苏之际,一颗名为‘阿达拉’的兽人星球正在受到殖民者侵略。阿达拉派出多艘太空求救船,向外寻求军事援助。两百年前,一艘阿达拉求救船降临地球,船中两名船员狐人和熊人却产生了分歧。熊人认为,地球灵气复苏,地球人会迅速变得强大,应当给他们提供修行指导,日后求援地球人类去解救母星。而狐人认为,阿达拉已经灭亡,应该在地球重现兽族辉煌。自那以后,熊人消失,狐人收起兽族特征,隐姓埋名。五十年后,一个名为‘兽盟’的组织出现,这是一群将妖兽血脉融入自身的疯子,认为地球最高生灵应是兽人,人族和妖兽都应灭亡。而这一切阴谋,却并未显露阳光之下,人类依旧在与妖兽的战争中苦苦挣扎着,巨大的阴谋缓缓展开。
  • 凤逆九天

    凤逆九天

    这是一个海洋的世界。这是一个海盗的黄金时代。云穹大陆上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韩昭,黑历,华风,三大陆天各一方,以海隔绝,商贸往来多靠海路,因此诞生出无数的海上盗贼。逐鹿与海洋之上。韩昭国,陆地三雄之一。春光明媚,金色的阳光照耀在大地上,杨柳伸展着身躯吐出新芽,在春风中轻柔的起舞,嫩绿的草叶儿从土中抖擞出身姿,散发出清幽的香味,桃花在枝头轻开笑颜,正是春来好时节。“大小姐,快跑,快。”一片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科技仙缘

    科技仙缘

    科技和仙途的终点,能否让我看到宇宙的玄奥?
  • 溺宠之妃常到位

    溺宠之妃常到位

    一场痛心的背叛,一朝重生,睁开眼,眸光锐利,她已不再是她,这一世,她决定为自己和自己在乎的人倾尽所有。当“傻女醒,天下定,得她者,得天下”的谣言肆起,她,洛雨寒,是否要将这谣言变成事实?他,赤炎夜冥,这个风华绝代的男子,只一眼,便将她融入骨血。世人都传他冷酷无情,却不知他的满腔柔情只给了她一人。他说:“女人,我的心有洁癖,它只认你!”他说:“女人,谁也不能介入我们中间,不然,毁之!”他说:“女人,如果你有事,我会让整个天下陪葬,包括我自己!”他说:“……”两个同样骄傲的人儿,又将怎样谱写他们的一生。[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一对一宠文][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一对一宠文]
  • 一藏轮回

    一藏轮回

    一个永生,一个轮回。一个纪元结束,一个时空开启。白骨风轮,历千重缘法;香水苦海,尽万古刹那!这是一个谁也不愿做傀儡的故事!因为,我们都要握住自己的命运。——《一藏轮回》是《九棺》的续篇。所以,大家最好先看《九棺》。那样很多情节,很多设定,大家会更明白!保证完本,放心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