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68400000063

第63章 伴君如伴虎魂游在四方(2)

“先生,令郎聪慧过人,颇识大体,且为人忠厚坦诚,朕十分喜欢他,意欲让他留在朕的身边。”

刘伯温心头暗叫不好,但还是沉静地一笑,道:“犬子能得陛下青睐,真让臣感到荣幸。然而璟儿年纪尚轻,恐怕有负圣恩,宜再锻炼几年……”

“不,不,足矣,自古英雄出少年嘛!朕正想授他修职佐郎之职。”

刘伯温连忙跪谢圣恩。

朱元璋又道:“先生既来之,就应在京师多逗留些时日,聊解朕思念先生之情。”

刘伯温早听出了朱元璋的弦外之音——要把他软禁在应天府,刘伯温从心中陡然生出一种反感,但他又不敢将这种情绪写在脸上。

“陛下圣令老臣感激涕零,但臣在山野间住惯了,乍来应天十分不舒服,连气都喘不匀……”

“哈哈……先生,不必如此,既来之,则安之。”

朱元璋不等刘伯温有所反应,又接着对他说道:“先生还住在旧宅中吧,朕闲暇的时候,说不定还要去讨杯水酒吃呢!……哈哈哈,朕可知伯温先生有好酒量!”

刘伯温苦笑道:“陛下,那已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如今臣已老迈,不敢多染杯中物啦。皇上,臣有下情禀报。”

“讲!”

“臣年老体衰,分外恋家,不想在京师过多停留。如果陛下没什么要紧事,希望能准许臣归故里。”

朱元璋黯然神伤,道:“先生为何见弃于朕?”

“臣不敢,臣惶恐!”

“先生,自你回归故里青田之后,或许你得享天伦之乐,可是朕真成了孤家寡人,再无一个可以陪着朕下棋、喝酒、说说知心话儿的人了。”

刘伯温心中一酸,朱元璋说的话打动了他,他不禁同情起这个皇帝来:“如此,臣谢龙恩。”

刘伯温深深地叩头。

朱元璋亲自降阶扶起刘伯温,殷勤地拉着他的手,说长道短。

刘伯温的心热乎乎的,但是当他一走出那座金碧辉煌、代表着尊贵与华丽的宫殿时,一阵风吹来,吹醒了他的头脑,他猛然间意识到方才的一时冲动和感情用事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他后悔不迭。

他沮丧万分。

当他回到昔日的府邸时,却发现院落之中摆了一大堆的礼担,还有许多人在忙忙碌碌地往来搬运着。朱珠正手足无措地站在他们中间,左顾右盼。恰好她发现刘伯温进门来,便扬声叫道:“你看,你看,这些人搬了许多礼物来,问他们也不说……”

刘伯温便问那些人这些东西的来历,只见人群中走出个身量不高,但精干伶俐的五十岁左右的男子,他笑着对刘伯温道:“刘大人,这些东西是皇上吩咐让搬过来的,小的们是奉旨办事!”

又是朱元璋!

刘伯温心里好生厌恶,朱珠看出刘伯温不悦,却又冲着屋子里面努努嘴,语气颇有些不屑地道:“屋子里还有礼物呢。”

朱珠所指的“礼物”是四个形容美丽、身段苗条的女子。她们穿着红、粉、黄、绿四色纱裙,头上珠围翠绕,身上香气扑鼻。再往脸上看,个个娇艳无比,打冷眼一看,会让人误以为是月里嫦娥下凡。

刘伯温惊道:“你们这是……”

四女子齐齐行礼,齐齐地道:“奴是皇上派来伺候老爷的!”

那声音甜得直醉到人心里去,可刘伯温听来却刺耳难当。什么伺候?分明是来监视自己的!然而,毕竟面前是几个花容月貌、天真可爱的女孩子,刘伯温不便于发怒,却又十分尴尬,连笑容都那么勉强。

“启禀老爷,奴叫松心,这位是竹心,这位是梅心,这位是菊心。我们四个都是大人的奴婢,大人以后有什么不方便的,我们姐妹愿代劳!”

那位身着黄衣裙的女子大大方方地说道,又为刘伯温一一指引她的姐妹。

竹心是穿绿裙的女子,她天生眉心痣,如红豆大小,配上一对蛾眉,这眉也有说法,叫做“二龙戏珠”眉。这竹心发现了立于刘伯温身后的朱珠,心直口快的她不等刘伯温介绍,已跳到朱珠面前,深深地行了礼,讨巧道:“奴婢问夫人安!”

朱珠的脸一下子红到脖子根儿。夫人?我算哪路夫人?朱珠心中暗暗叫苦,不由得充满怨恨地瞪了刘伯温一眼。刘伯温自知理亏,什么也没说。

那三位女子也上前给朱珠问好,口口声声“夫人”长,“夫人”短,叫得朱珠想恼火都恼不起来。

众人都忙乎去了,剩下朱珠与刘伯温,朱珠一脸不快道:“一群口无遮拦的女孩子乱叫一气,真让人受不了!”

刘伯温道:“叫又何妨,你不高兴吗?”

“谁稀罕?”

朱珠佯装清高,一甩头走出门去,旋即又回过身子。

“温哥,皇上这是什么意思?又给礼物,又赐美女,八成是他不想放你回青田吧!”

刘伯温的心事又被勾上来,叹口气,道:

“谁说不是呢?今日在宫里,皇上已明白无误地告诉我,要我在京师逗留些日子,我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

“为什么?”

朱珠二目圆睁。

“他自有他的理由,说身边没有可以说知心话的人……”

“这狗皇帝太过分了,不顾别人的死活,只想着自己……”

朱珠口快,不顾一切地发泄道。原本她打算陪刘伯温来应天寻回刘璟之后,顺便重游扬州瘦西湖,这下子刘伯温被困在这里,而且身边又被安插了这么多人监视,她心里哪有不气的道理?当下,她就要拉着刘伯温进宫找皇上讲理去,刘伯温推开她,苦笑道:“傻妹妹,皇上是轻易见得着的?不要说你,五品的官员都难得见他一面……再说,他是皇上,怎么说都有理,又何必跟他计较。”

“那就这样耗下去?什么时候他才肯放咱们走呢?”

“唉,皇上嘛,高兴的时候就会开恩的。别急,容我日后想办法!”

刘伯温叹道。

“温哥,不如我们趁夜深人静,一走了之,看他上哪儿抓我们去?而我们呢,就索性浪迹天涯,四海为家。你说好不好?”

朱珠兴奋地道,这一直是她长久以来的一个梦想。

刘伯温真不忍心打击朱珠的积极性,但是他还是摇摇头,道:“不行啊,珠妹,你自然是无家无业,大可以浪迹天涯,而我却身在官场,人不由己,更重要的是……我还有子嗣、后人,我得为他们想想……”

朱珠的心顿时沉重起来。

那松心姑娘居然是个美厨,真让刘伯温与朱珠大感意外。吃饭时间一到,只见四个姑娘如风车一般进进出出,一眨眼的工夫便摆出一桌丰盛的宴席,简直像在变戏法。

那些菜肴、羹汤色、香、味俱佳,勾引得人肚腹中的馋虫蠢蠢欲动,使刘伯温与朱珠对这几个姑娘的反感一扫而光,他们同桌吃饭,笑语喧天。

饭后茶余,刘伯温无事,便手录从前的诗词歌赋,聊以养心性。这一天,他录下的是《霜叶飞》:

鲤鱼风起。

津梁断,

盈盈一水难渡。

藕花相向,

自成莲,

谁道中心苦?

又不觉,明星在户。

鹊桥横跨黄姑渚。

怕喜极悲生,

似那日匆匆,

再把欢笑辜负。

堪恨桂阙姮娥,

乘云骖雾,

便踏龙尾先去。

碧鸡啼罢凤楼寒,

早漏声催鼓。

盼油壁香车驾了,

踟蹰欲频回顾。

但暗滴珍珠落,

教向人间,

散成飞雨。

录毕,刘伯温拿给朱珠看。朱珠读了半晌才道:“温哥,你这词写得惨凄艳绝,教我这不懂词的人看了心都要碎!”

刘伯温道:“多情自古伤离别嘛!”

二人正在说话,忽然家人报说宫里有人来了。刘伯温不敢怠慢,忙出去相迎,这才知道皇帝朱元璋有求于刘伯温——让他从《春秋明经》里选篇文章供宫里小皇子们读阅,所以特派人来告知。

刘伯温心里道:“皇子们有太傅教书,什么文章选不来,偏劳我动手?这皇帝做事太愚!”

后来,转念一想,才明白是朱元璋怕他闲得无聊才寻出些琐事让他费费神、劳劳心,刘伯温不由得一怔。

说实话,《春秋明经》上的篇章多为针贬史实之作,他为了记录历史才作此书,上面的东西深奥难懂,几乎不适合幼子来读。刘伯温挠头不已,就着烛光翻阅了半夜,这才勉强取出一篇来,用工整洁净的蝇头小楷抄了一份,以待来日送入宫里。

其文如下:

大国用兵,以掩人之不备,《春秋》特书以著其罪也。夫兵以御暴,非所以为暴也。而况以诡诈行之者乎?齐为不道,乘莒人之不备而潜师以袭之,不仁甚矣。《春秋》特起袭莒之文而专目,齐侯则其包藏祸心之恶,何所逭哉。自昔先王用三驱而不掩群,君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待物且尔,而况于人乎?

凡《春秋》书用兵,皆在所恶,然亦有声罪伐人而驻兵不战以服之者矣。未闻有以袭书也。被小国恃大国之安靖已,无故而加之兵,已有陵弱犯寡之罪,况以阴谋密计,出其不意而掩取之乎!此《春秋》之所必诛而不赦者也。齐庄背澶渊之会盟而助叛臣以伐盟主,不义甚矣。入孟门,取朝歌,无损于晋也。动而无所以生悖心,于是袭莒之念兴焉。

衔枚卧鼓,出莒人之不意,自谓一鼓可以得莒矣,而不虞其谋之不遂也。且于之门,伤股而退,蒲侯之遇,杞梁授首,亦何益哉。人亦有言,抑君似鼠,昼伏而夜动,其齐侯光之谓矣!春秋二百四十年之编此,为特笔,盖用兵之中,其罪为尤甚者也,而齐独有焉。他日宋皇瑗帅师取郑于雍丘,而郑罕达亦帅师取宋师于岩,潜踪密跡,伺人之间,以相倾覆,流而至于战国,残民以逞,若文草菅然,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今年未能得志,明年再兴伐莒之师,构怨未已而不知祸盈恶积,变起萧墙,未几何时,崔氏之难作矣。

故曰: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呜呼!

刘伯温心道:“让皇子们明白一下国家兴盛亡衰的道理也是好的!”

终于有一天,刘伯温如愿以偿地见到了儿子刘璟,此时的他已升迁到修职佐郎的职务了。朱元璋真是一诺千金,然而刘伯温却不喜欢儿子为官,尤其是在皇帝身边为官,须知“伴君如伴虎”啊!

刘璟新升迁,自然春光满面,不住口地赞扬皇上对他如何青眼有加,刘伯温告诫儿子一番,让他警惕官场的险恶。

松心又在刘家人面前显露了一回高超的厨艺,直吃得刘璟赞不绝口,待到见了松心本人却又忘记了吃饭,双眼直直地盯住那美貌脸儿看,吓得松心一路往外跑去。

朱珠用胳膊肘轻轻触动刘伯温,压低了声音在刘伯温耳边道:“老子英雄儿好汉!连窃玉偷香的本事都一样。”

刘伯温好不尴尬。

一家人其乐融融,正谈笑间,忽然家人进来报说门外来了一个疯疯癫癫的和尚,要见刘伯温,家人不允,喝其走开,并且动了棍棒,那和尚还是不走。刘伯温当时就沉下脸来,责怪家人不该打那和尚。家人十分无辜地撇着嘴,抱怨道:“老爷,您以为他是什么正经出家人?他分明是个疯子!在大门口大吵大闹,又哭又笑,您去看看就知道了!”

刘伯温登时向门外走去。

家人丝毫没有夸张,那和尚的确疯癫。只见他身上披着一件破烂袈裟,可是早已不知道本色了,手里握一条沉甸甸的杖,不知是什么东西打造的,乌黑油亮。那和尚浑身脏兮兮的,恶臭半里可闻,一张油腻乌黑的脸上布满皱纹,宛若一段干枯的老松树皮。

这和尚年纪大概五六十岁,在刘伯温门外一边高诵佛号,一边纵声大笑,还时不时地诵一篇偈子,一群奴仆正围着他看热闹。

刘伯温信步过去,那些仆人都毕恭毕敬地闪开一条道,刘伯温径直来到和尚跟前,道:“高僧佛号如何称呼,仙乡何处,宝刹何方?”

那和尚睁大一双绿豆眼儿,先眯着看了刘伯温几眼,随即眯成一条缝儿,笑了:“老和尚我无名无姓,云游四方。”

“哦!既如此,高僧今日来我门上,是化斋,还是讲经布道?”刘伯温彬彬有礼地问道。

那老和尚突然狂笑两声,伸出脏手边拍着光头边道:“非也,非也!”

“那高僧为何而来?”

“嘻,老和尚高兴了四处逍遥。”

这老僧着实奇怪。虽说破衣烂衫,但两只眼睛溜圆发光,鼻准端正,方海口,大耳垂轮。从面貌上看,这和尚颇有些根基。刘伯温心中有数,知道真正的高僧就在他面前,于是又问道:“高僧,敢问可讲经布道?”

高僧哑然失笑道:“别说讲经,就是放焰口,做全场水陆道场,老和尚样样精通哟。”

刘伯温摇头而笑,心道:这高僧专会装疯卖傻,他究竟要干什么呢,为博众人一乐?

“哈哈……这位施主在心里猜测老僧的来由,好,不妨实言以告——贫僧此次来,乃为点化梦中人!”

“哦?此人为谁?”

“施主,近前来说话。”

老和尚双手合十,样子不疯也不傻,刘伯温身不由己地向前走。刚挨近老和尚二三步,谁知那老和尚讪笑着,将一口浓浓的痰吐在刘伯温的耳际,准确无误。刘伯温刚回过神儿来恶心难当,伸手便去摸手帕,谁知那僧人却叫了个好,双臂一用力,将刘伯温硬生生地拽到怀里来,贴着耳朵道:“大祸不久临头!”

说完在刘伯温耳朵旁轻轻地吹口仙气,刘伯温觉得一痒,伸手去摸,只触到一块硬硬的小包。刘伯温大惊失色,方知高僧不仅是根基深厚而且是个世外高人。

“请教高僧,在下将有什么大祸,请高僧不吝赐教。”

那老和尚一怔,立即恢复痴傻疯癫的老和尚面孔,不再有一句正经话。刘伯温惆怅地盯着他,看他在那里肆无忌惮地摇来晃去,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刘伯温叹口气,转身欲回厅堂里去,忽听那老和尚又道:“但愿贫僧一语惊醒梦中人!

至于什么祸事将要临头,是无论如何说不得的,因为天机不可泄漏,否则必遭报应。”

刘伯温又一怔,回身去看那老和尚,只见他将足顿了几顿,将手中禅杖紧紧握了握,诚心诚意地对刘伯温道:“老和尚是灵隐寺的,如果有空闲,去寺里找我!”

“高僧不是云游四方吗?为什么要去灵隐寺寻找?”

“魂游四方才是浪迹天涯的最高境界!”

“此中有真意也!”

刘伯温赞叹道。

那老和尚一边叹息一边道:“在劫难逃,善哉,善哉。”

同类推荐
  • 为政干事做人:向杨善洲学什么

    为政干事做人:向杨善洲学什么

    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重要指示之后,神州大地迅速掀起了学习杨善洲同志的思想热潮。本书立足于把学习杨善洲同志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结合起来,分为政、干事、做人三个篇章,围绕杨善洲同志的光辉事迹从理论到到实践、从党性修养到个人品行,用生动可信的文字语言阐述了杨善洲精神作为我党宝贵精神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从而对于引导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干部示范引领作表率,用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全传

    宋氏家族被称之为“民国第一家族”。宋查理的三双儿女均有着显赫的背景,影响着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长女宋霭龄嫁孔祥熙,次女宋庆龄嫁孙中山,三女宋美龄嫁蒋介石;长子宋子文是民国财政部长,后升任到行政院长,二子宋子良是民国广东银行行长,三子宋子安是香港银行行长,他们在政治、经济、金融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 在风云变幻的三四十年代,这个家族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是名声显赫的,宋家王朝的变迁在民国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一页。
  •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

    精选了托尔斯泰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托尔斯泰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韩非子权术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韩非子权术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明清的那些皇子

    明清的那些皇子

    本书以传略的形式,选取明清时期有影响力的皇太子,描摹当时波澜壮阔的重大社会背景,再现他们宫廷争斗的历史片段。
热门推荐
  • 犯上豪门老公

    犯上豪门老公

    〈本台快讯〉娱乐圈羡煞旁人的金童玉女情海生变,日前流行天王韩日栩劈腿新晋银柳影后柳君伊,高调携手新欢,而新欢竟是同门师妹李茉莉,柳君伊大受打击,在其家里自杀未遂……“君伊,我们结婚吧!”一高档的餐厅里,邪魅的男子,轻啜一口红酒,嘴角漾起一抹浅浅的笑意,缓缓放下手中精致的水晶酒杯,望着对面有些失神的女人说道。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邪魅男子勾起的弧度,慢慢的回收,看着对面女人因震惊……
  • 将名字写于水上

    将名字写于水上

    《将名字写于水上》是梁女士的一部修心、修行之作,文笔高妙玄美,境界高深宏远,数十篇散文涵盖了作者在文学艺术、禅学哲理、历史宗教等领域中的叩求探讨,体现了作者以慈悲之心观照众生万物,以艺术创作承担苦难的理想宏愿。作者在烹花煮草、焚香饮酒的隐居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在远离尘嚣、回归自然中参悟佛理禅机,进而萌发在审美创作活动中的艺术渴念,即追求终极与永恒。作者看透红尘浮华、人世聚散、功名痴恋,堪破死生,在宗教层面探求生命的自我超越与救赎。
  • 韩娱之2015

    韩娱之2015

    2015年的某天,一个普通的留学生无意间闯入韩国娱乐圈,从此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冰娘子

    冰娘子

    她,曾是古武世家的传人,一朝穿越,回到异界大陆重新踏入人生巅峰。她,是异界大陆的废物,回到现代继承了的一切。当她们相遇后,既是对手,也是朋友。她与他,前世的爱恨情仇直至今日偿还。神器?不要,她要凶器。神兽?不要,她要凶兽。不成神便成魔,魔女又如何?只要她想要没什么得不到的。
  • 神秘特工:嚣张王妃抵不住

    神秘特工:嚣张王妃抵不住

    她,白天是人人敬仰的外教,夜间是神秘诡异的特工。不仅拥有跆拳道黑带八段的师贤资质,更是某间谍机构最神秘的开创者,却没有任何男人来问经。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为保护某件不可告人的国家机密甘愿牺牲自己,灵魂却意外跌落穿越时空。嫡女丧母,继母横行,姐姐妹妹一起来踩,好不容易熬过十二却被继母聘给三都(毒、赌、独)公子当妻子。更可笑的是,无意中撞见自己的丫鬟和未婚夫苟且却不敢声张,转眼让人推下假山害死。午夜梦回,棺材闹鬼。当间谍女穿至废材女,放倒继母,踩扁姐妹,气死未婚夫,捶太子,打王爷,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虐废一群渣男渣女。看废材修炼大家闺秀,瞧间谍稳站高位宝座。怎么,不服?王妃尽管去,本王给你收拾残局。
  • 绝版蜜爱:娇妻是大神

    绝版蜜爱:娇妻是大神

    说她操作差、是花瓶、抱大腿?不可能!也不看看她林深深是谁?天才电竞女王强势回归,高冷属性软妹音,走位风骚,可刚可苟,秒杀众生。六年后,当她再次出现,鹿岷决定不再放手,新游测试,女王遭遇外挂秒变送人头ATM,他淡淡一笑强势CARRY全场,“深深,最近想做什么?”“上王者。”“我,就是王者。”“……”他是她的王者,她是他的天下。
  • 愿向花间留晚照

    愿向花间留晚照

    天下第一门派玄天派掌门最喜爱的弟子江遥与万魔谷谷主的手下安瑾的恩怨情仇。天下苍生和她的性命孰轻孰重如何抉择?。“江遥,谢谢你。”“瑾儿,别怕。”这世间的任何一句情话,都抵不上他对我说一句别怕。玄天台上,清风正好,晚霞将至。她轻轻的靠在他肩膀上,这一生也没有此刻般活的安稳。
  • 苍启大地

    苍启大地

    这是一个名为《苍启大地》的异世界。什么魔法,真气,圣器,妖魔鬼怪统统都不要在意。在这里,只需要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干!干就完事了!
  • 绫罗衫

    绫罗衫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窈窕的的身影映在微黄的纱窗纸上,女子低低的呜咽传到窗外,惊动高枝寒鸦。杞人是玲珑国的女相。她不是个好丞相。天下的人都恨她。
  • 奔涌的呼兰河

    奔涌的呼兰河

    在以往有些关于萧红的记述里,都把她离家出走的原因说成是逃婚。真是这样的吗?随着实事求是精神的深入,历史的真实情况越来越明晰了。老天之所以塑造出一个萧红,除了她的天赋,还有她的命运走向,使她在坠到命运的深渊之际,幸运地结识了萧军、舒群等一批仗义执言的人,把她从厄运里拯救出来。而造成她悲剧大于喜剧的命运,与她的早慧和倔强的个性是分不开的。萧红原名张乃莹,1911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五),生于呼兰县城张氏人家。祖父张维祯,有房产和地产,是呼兰县城一位很有名气的乡绅。其一生对书情有独钟,除了书籍,再没其他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