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06000000009

第9章 不可不知的历史知识(3)

二、文臣武将

范蠡

范蠡(前536年—前448年),是春秋后期越国名臣,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他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足智多谋,被越王拜为大夫。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大破越军,勾践偕妻等入吴称臣。范蠡也作吴国人质两年。归国后,辅佐勾践卧薪尝胆,图强雪耻。经过十余年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勾践十五年,吴王夫差率精兵北赴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诸侯,留太子与老弱守国。在范蠡建议下,勾践发兵伐吴,袭破吴都(今江苏苏州),杀吴太子。勾践二十四年,越军在围吴都三年后破城,夫差自杀。越国终于吞并吴国。

范蠡在灭吴后,决计激流勇退,乘舟浮海到达齐国,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县),改称鸱夷子皮,又改名陶朱公,以经商致富。当地民众皆尊陶朱公为财神。享年高龄,几近百岁,无疾而终,被称为“中国商人圣祖”。

范蠡既能治国用兵,又能齐家保身,是先秦时期罕见的智士,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管仲

管仲(?—前645年),即管敬仲。名夷吾,字仲。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春秋初期政治家,思想家。早年经商。初事齐国公子纠,助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为齐桓公,管仲被囚。齐桓公不计前嫌,经鲍叔牙保举,任其为卿。他在齐进行改革,分国都为15个士乡和六个工商乡,分鄙野为五属,设各级官吏管理。设选拔人才的制度,士经三次审选,可作上卿的辅佐。将士乡按五家为轨,十轨为里,四里为连,十连为乡的军事编制进行组织。征税按土地好坏分等,适当征发力役,禁止掠夺家畜。由官府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因此国力富强。遂在此基础上帮助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使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有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著述总集《管子》。

吕不韦

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原为家累千金的阳翟大贾。吕不韦在赵都邯郸见质于赵的秦公子子楚(即异人),认为“奇货可居”,遂予重金资助,并游说秦太子安国君宠姬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嫡嗣。后子楚与吕不韦逃归秦国。安国君继立为孝文王,子楚遂为太子。次年,子楚即位(即庄襄王),任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童万人。命食客编著《吕氏春秋》,有八览、六论、十二纪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后,吕不韦曾把它公布于咸阳城门,如果有人能提出一个错字,赏金一千两。这就是成语“一字千金”的由来。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国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恐诛,乃饮鸩而死。

蒙恬

蒙恬(?—前210年),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祖籍齐国,山东人。祖父蒙骜、父亲蒙武皆为秦名将。少时学狱法,后为狱官。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参与灭齐有功,任内史。秦统一六国之际,匈奴乘机南下,占据河南地(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带)。三十二年,蒙恬受命率军30万北击匈奴,次年收复河南地,击退匈奴700余里,屯兵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蒙恬吸取战国时期据险防御的经验,从榆中(今属甘肃)沿黄河至阴山构筑城塞,连接燕、赵、秦5000余里旧长城,并修筑北起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南至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的直道,构成了秦朝北方漫长的防御线。匈奴慑于蒙恬兵威,不敢进犯。三十七年,胡亥继位,蒙恬为权奸赵高诬陷,被迫自杀。

范增

范增(前277年—前204年)秦末居巢(今巢湖市)人,秦末农民战争中为项羽主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范增投奔项梁,后归属项羽,封历阳侯。公元前206年,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消灭刘邦势力,未被采纳。后在鸿门宴上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使项庄舞剑,意欲借机行刺,终因项羽优柔寡断,项伯从中干扰,未获成功。汉三年,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用陈平计离间楚君臣关系,范增被项羽猜忌,并削弱权力。后来范增辞官归里,途中病死。

张良

张良(前250年—前186年)字子房。相传为城父(今河南郏县东)人。西汉初年著名的谋略家、政治家,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先世原为韩国贵族。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散尽家财结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中。遂变更姓名,亡匿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从黄石公学太公兵法。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他聚众响应。不久归属刘邦,为其重要谋士。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兵败彭城,张良建议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为日后对项羽实行战略包围奠定了基础。汉朝建立,被封为留侯。刘邦曾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吾不如子房”。

韩信

韩信(?年—前196年),淮阴(今属江苏)人。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历史上伟大军事家、战略家、战术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前206年),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传。

萧何

萧何(?年—前193年),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初年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收取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刘邦为汉王时,拜萧何为丞相,萧何推荐韩信为大将军。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侍太子,为法令约束,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汉代建立后,以他功最高封为侯。采摭秦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被拜为相国。高祖死后,他继续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谥号“文终侯”。

陈平

陈平(?—前178年),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伟大的谋略家。少时家贫,好黄老之术,有大志,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他往事魏王咎,不久受谗亡归项羽,随从入关破秦。刘邦定三秦时,又归汉,任护军中尉。先后参加楚汉战争和平定异姓诸侯王叛乱诸役,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曾建议用反间计离间项羽群臣,使项羽重要谋士范增忧愤病死。高祖六年(前201年)又建议刘邦伪游云梦,逮捕韩信。次年,刘邦被匈奴困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部)七天七夜,后采用陈平计,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以解围。汉建立后,曾因功先后受封为户牖侯和曲逆侯。高祖死,因吕氏专权,不治事。吕后死,他与周勃定计,诛杀诸吕,迎立代王为文帝,任丞相。文帝二年(前178)卒。

贾谊

贾谊(前200年—前168年)又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西汉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思想家。18岁时以能诵诗属书而名闻郡中。后得吴廷尉推荐,文帝召以为博士。每次参议诏令,均能详尽对答。因此得到文帝赏识,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公元前169年梁怀王坠马而死,他深自歉疚,一年后忧伤而死。贾谊又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政论文章分析深透,文笔犀利、流畅。著有《治安策》《过秦论》等,为西汉鸿文。据《汉书·艺文志》著录,贾谊著有《贾子》。今传《新语》是后人纂辑的贾谊著作汇编。

董仲舒

(前179年—前104年)广川人(今河北衡水),汉代著名儒家学者,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著名的今文经学大师。是中国儒学发展史和中国思想史上继孔子之后又一个里程碑式人物。

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他的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其后,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十年;元朔四年(前125年),任胶西王刘端的国相,四年后辞职回家。此后,居家著书,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仍受武帝尊重。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继承并发展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说,融合先秦法学、道家、阴阳家、墨家等各家学派的思想,承上启下,建立了儒学的新体系,适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开创了汉代儒学的新局面,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

班超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名将,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是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小儿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学家。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跟随窦固进攻北匈奴,不久奉命率吏士出使西域南道。使鄯善专心臣服于汉,又使于阗归附于汉。次年,他率原部下到疏勒,废除亲附匈奴的疏勒王。章帝初年,汉朝撤尽在西域的屯兵,班超独留疏勒。建初三年(78年),他率疏勒、于阗等国兵大败姑墨(今新疆阿克苏一带)的侵犯,又上疏请兵,欲平定西域。从章和元年(87年)到和帝永元六年(94年),班超陆续平定莎车、龟兹、姑墨、焉耆等国,西域遂平。三年班超被任为西域都护。七年封定远侯。九年曾遣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抵达安息西境,未至大秦而还,十四年回到洛阳,拜射声校尉,不久病死。班超在西域活动长达31年之久,平定内乱,外御强敌,保护了西域的安全以及丝绸之路的畅通。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发明家、军事理论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东汉末,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十余年,自比管仲、乐毅,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207年),经颍川徐庶推荐,刘备“三顾茅庐”,诚心求教。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北襄阳)、益(今四川成都)两州,争取西南各族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最后统一全国的谋略。即所谓“隆中对”。刘备采纳了他的主张,联吴抗曹,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并先后占领荆、益两州,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任丞相。刘备死后,刘禅继位,封其为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必以亲躬。诸葛亮倾心辅佐刘禅,励精图治、赏罚分明、抑制豪强,加强对西南各族统治。并改善同西南各族人民的关系,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他又屯田汉中,发展农业生产,对统一和开发我国西南地区做出重大贡献。他曾五出祁山,与魏争夺中原。后与司马懿在渭南对峙,病故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县县西)军中,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相传曾改造连弩,能一次连发十箭,又制作木牛流马,有利于山地运输。他治国治军严谨慎重,善于用兵,有《诸葛亮集》《出师表》传世。

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人称“美周郎”。东汉末年东吴集团将领(任东吴三军大都督),三国名将,军事家。出身士族,少时与孙策友好。东汉兴平二年(195年)起兵助孙策占据江东。建安三年(198年)任建威中郎将,从孙策转战江淮,为开拓东吴疆域建立了巨大战功。孙策死后,周瑜以中护军职辅佐孙权。七年,曹操责令孙权送子为质称臣。孙权众臣犹豫不决,唯周瑜力主拒曹,并建议孙权占据江南,拥兵观变。十三年秋,曹操率军80万南下,并致书迫孙权投降。周瑜等分析局势,坚定了孙权与刘备结盟抗曹的决心,又自请为将,与刘备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见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周瑜文武兼备,有雄才大略,多谋善断、心胸宽广、忠君爱国。赤壁战后积极筹划进图中原。公元210年,病逝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36岁。

同类推荐
  • 龙文鞭影(中华国学经典)

    龙文鞭影(中华国学经典)

    《龙文鞭影》形象地反映了该书“逸而功倍”的效果。该书内容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同时又从《庄子》和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 《列仙传》、《世说新语》等书中广泛收集故事。辑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孔子、诸葛亮、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等人的轶闻趣事。全书共收辑了包括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董永卖身、红叶题诗等两千多典故,文字简练扼要,而能阐明故事梗概,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该书全文都用四言,成一短句,上下对偶,各讲一个典故。 逐联押韵,全书按韵编排,是一本重要的蒙学读物。
  • 舌尖上的西北

    舌尖上的西北

    本书“陕西小吃小识录”这一章节,其中包括了数十种著名陕西小吃的风味特色、历史由来、制作技艺和逸闻趣事种种,风格犹如古人笔记体美文,文字凝练,内容丰富。读来妙趣横生,悦目赏心。第3至19章节是贾平凹先生散文中涉及到陕西各地食文化的精彩篇章。其中有贾平凹对故乡美食的回味,对其行迹所至的陕西各地美食的精彩描述,虽然笔墨不多,但已是色香味具出,令人神往。第20至27章节的题材上则是一种放大的对食文化的解读,但凡入口品食者如烟、茶等等都算入其中,这些文章更有一种对食文化形而上的阐释,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思考和人生感悟,空灵博大,韵味悠长。
  • 银河相会:七夕节(文化之美)

    银河相会:七夕节(文化之美)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一个十分浪漫的节日,那就是七夕节,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常常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近年来也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本书中,编者全面整理了七夕节的起源与演变过程,它形式多变的“乞巧”方式,还有各地各民族不同的七夕节风俗,相信读者们将对七夕有不一样的了解。
  • 以孝治国(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治国(中国孝文化丛书)

    书立足于新的时代进程和学术研究成果, 对孝的产生和嬗变、家庭伦理、国家政治伦理等进行系统介绍和深入剖析。
  • 泰国人

    泰国人

    本书从多个层面描述了泰国人的性格,探讨其国民性和民族性,书中还选择了一些能反映泰国人民生活和自然风貌的图片。
热门推荐
  •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本书的编著,以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同时还参考了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在书稿的编写过程中,林晓燕、陈雷、赵少峰、骆扬提供了大量资料,靳诺、胡喜云、刘瑞龙、姜世东对书稿作了校正工作,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最强武侠聊天群

    最强武侠聊天群

    狼敌环伺,宗门告急!少年燕云觉醒一款“武侠聊天群”。此间有武侠诸天位面人物。自此,武道秘典,无上法器,尽归我有。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谁堪抗手?庙堂虽高,江湖虽远,我主沉浮!
  • 女性常见病食补食疗

    女性常见病食补食疗

    《美食天下(第2辑):女性常见病食补食疗》主要内容包括:凉拌马兰头、益母草煮鸡蛋、玉米须炖瘦肉、仙灵脾炖羊肉、西洋参炖乌鸡、益母草汤、乌鸡归芪汤、核桃莲子粥、红花通经益肤粥、益母草蜜饮、山楂红花酒、玫瑰花膏等等。
  • 就看谁的祖宗强

    就看谁的祖宗强

    相信吧,自己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属于你的才能,很快就要觉醒了。
  • 那失落的古屋之命运之轮

    那失落的古屋之命运之轮

    一絮桃花盛开,一段传奇神话巨制。这个故事背后隐藏这怎样的故事?无数群仙神仙为了修炼封印妖魔,能否完成使命?他们的参悟大道究竟是什么?
  • 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同时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就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作出的理论概括和行动部署。本书坚持历史脉络与理论逻辑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分九个专题从贯彻者、实践者、弘扬者、实干者、奋斗者、贡献者、参与者等角度阐述了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命题的重大意义、思想内涵、价值归依以及全面落实这一重大命题的实践要求,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辅助读物。
  • 活用老子:安心自在

    活用老子:安心自在

    本书是介绍老子智慧的文化读本,作者基于国际视野,站在世界平台上,对老子智慧进行阐释和解读。本书结合作者游学和教学实践,阐述了世界各地人民寻求老子智慧,努力在“生之有涯”的日子里,令心灵安静怡宁的努力。本书用通俗的语言讲解《老子》,并运用心理学原理,让老子的智慧更能符合现代人当下的需要,读者可从中获得养生达道、快乐安心的力量。本书的出版有益于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存在知识断层的中国人重拾经典提供便利。
  • 狐鸣芳华

    狐鸣芳华

    作为妖族公主的她,因除妖门派的狡猾,她父母双亡,自己却又爱上了仇人……
  • 快穿之呆鹅女配

    快穿之呆鹅女配

    小白人顾安意暗恋校草哥哥二十年,终于鼓起勇气想要表白的时候,却和贱人系统绑定了!从此她可以是学霸,科学家,医学专家,跆拳道冠军,人生在一次次人物中加持着一项项技能。从此她从一个自卑的小白人蜕变成一个强大女王的牛叉故事。贱人系统和呆鹅女配的故事;为了校草哥哥,她不得已被一个贱人系统支配,穿梭在一个个的初恋小说中扮演恶毒女配,给男主女主做嫁衣,然后清除掉更狠绝的男二,然后让男二号爱上自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