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2200000035

第35章 那素朴和平易让人敬畏

我心目中的季羨林先生

在北大校园里我可以比较放松地与之晤谈的长辈,只有少数的几位,首先便是季羡林先生。季先生是东语系教授,有段时间还担任北大的副校长,而我认识他时只是中文系的普通学生。从学问、人生阅历到年龄,我和季先生之间都隔着长长的距离,但我却有幸亲近了这位忠厚长者。

有一次和季先生闲聊,谈及季先生弟子满天下的事实。经季先生认定,认辈份,我该是季先生的第五代弟子了。但上述那些“距离”,却不妨碍我和季先生比较不那么拘谨地交往。在中文系,直接为我授课的教授很多,包括我非常熟悉、也非常敬重的一些老师,我和他们的接触,大体还是相当拘束的——至少是和季羡林先生的接触有些不同。季先生的魅力,来自他拒绝一切装饰的平易和素朴。

有几次我和季先生一道外出开会,为了省钱,我总是搭乘先生要的车。一般的道理,作为晚辈,最起码的礼节应当是,我事先随车出发,前往迎迓先生。但每次提及,他总是说,从朗润园到你那里顺路,还是我前去接你吧。这样,就造成仪礼上的失序,但先生却视为平常。从这样小小的事情,可看出先生为人的一贯。这是一位非常本色的人,一切的虚华对他来说都是多余的。尽管他博古通今,学富五车,是当今学界享有荣誉、受到普遍景仰的大学者,却始终保持了北方原野那份质朴和单纯。

季先生不论是漫步在燕闶的湖滨,还是出入庄严的场所,始终都是-身朴素的衣着。他是那样普通,普通得无法和周围的人加以区分。他如同一滴最平凡的水珠,无声地消融在大江大河的激流之中;他如同一粒最平凡的泥土,加入了无比深厚的黄土地的浑重之中。由此我悟到:一切的伟大只因它来自平凡,并由平凡所构成;伟大无须装饰,也不可形容,伟大只能是它自身。正是由于这样不可辨认的一般和平常,却生发出逼人的辉煌。我从季羡林先生的身上,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

在我有限的人生阅历中,见闻说不上丰富,却也是和各样的人都有过交往。一些人拥有权势,一些人拥有金钱,更多的人拥有学问和才气。那些拥有者,也不是都乐于炫耀他们的拥有。他们中也有人体现出良好的素质,但我依然能够从他们“不以为意”的修养中,看到他们对那种“拥有”的“在意”来。而季先生则不,他是极为单纯的,单纯到不染毫纤的自然。我心目中的季先生,只是一位极普通的长者,在极普通的状态下说话、做事、写文章。

我曾在一篇纪念师长的文章中说到这座校园中单纯的人际关系:各人都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平时都忙着各人自己的事,对于枝枝节节往往不甚经心。师生、朋友的情谊都简化到最平淡处。我和季先生的交往,也如同这校园中所有的人那样,平时无事不相往来,路上相遇,颔首致意而已。但即使如此,我还是不断地从他那朴素、平淡和普通中感受到那种崇高人格具有的震撼力。

对于一般人而言,都是年龄与精力成反比,年龄增长了,学问自然更为丰富成熟,但他的创造性的投入则往往日见衰落,这是一种规律。但这种规律在季先生身上却不适用。他愈到晚近,学问愈做愈大。他连续主持了几个大得让一般人瞠目的学术工程。一般人到了季先生这样的高龄,往往表现为力不从心,而季先生却是愈战愈勇,仿佛是重新获得了一次青春。所有的人都想倚重先生的名望,于是有了频繁的拜访和频繁的邀请,这几乎构成了先生日常生活的常态。我们于是也看到了许多场合先生的出席以及他的切实而精彩的讲话。季先生从哪里获得这么旺盛的精力与热情,他的存在真是一个奇迹。

更让人惊叹的是,在极度繁忙中他近年的散文创作也创造了一个巅峰状态。被诗人牛汉谑称为“老生代”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季羡林。 我们在不断获知季先生学术上不断获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例如第一届国家图书奖,他首创一人获得两项巨奖的例外),还不断读到他的随笔和艺术散文的华章丽句。在当前散文界,季先生的创造力完全不低于比他年轻几代的作家。

最近韩小蕙主编了一本散文集《永久的悔》。她在序中说了如下一段话:“我首先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季羡林先生的《赋得永久的悔》,这篇文章从我发出约稿信,到季先生寄回文稿,前后一共只用五天时间,不需屈指,4000字的文章,耄耋之年的季先生只用了一天一夜!”韩小蕙最清楚,她的同样的约稿信在我那里是如何的遭遇:一拖再拖,拖到不能再拖!所以,她的表扬季先生,我收获的却是加倍的愧咎,为我的懈怠和傭懒!

季先生在我的心目中,是最慈祥、最宽厚、最和蔼的师长,同时也是最严格、最让人敬畏的师长。不是由于他的严辞厉色的鞭策(他从来没有),而是由于他的这种无言的垂范!北大的图书馆藏书之富世所闻名,我惭愧的是,进图书馆还需别人指引。而我听说,八十高龄的季先生日日埋首其中,风雪无阻!

世上有人除了炫耀他们的财富和学识,还炫耀他的权威。他们以为摆开阵势,做出吓人的样子,便能震慑他人。其实不然,如季先生者,他只是极普通地说话、做事、写文章,用他的平常心、平常态、平淡至极的无言,却让人从中照出了自己的渺小、浅薄和虛华,从而生发出深深的敬畏之情!

1996年4月24日于北京大学畅春园(原载《福建文学》1996年7月号)

同类推荐
  • 试飞英雄(二)

    试飞英雄(二)

    她才三十出头,领导和战友们都很关心她,希望她能再觅新缘,她轻轻地摇头,她指着心口说:“他已经长在我这里了。”我们都坐在车里,不动,不说话,静静地看着她走近,再走过。我相信她一个人在山道上慢慢行走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对四哥甜蜜的回忆。试飞员烈士的遗孀几乎没有再婚的,因为在她们眼里,曾经用生命叱咤蓝天的那个人,无与伦比。
  • 彼方的故事

    彼方的故事

    在此诗集中,主要收纳了以尼日利亚城市为背景的短篇、中篇与长篇的诗作,既有咏物言志、怀古言史的哲理诗,亦有即事感怀、描景状物的抒情诗,无不包含作者生活中的真情实感,从平凡世界中提炼出的种种智慧哲思。诗句文字简单又生动,富有各种想象与引申,如寓言一般发人深省,又处处流露出非洲大陆的文化即视感。
  • 海浪(译文经典)

    海浪(译文经典)

    《海浪》是伍尔夫创作力达到鼎盛时期的作品,出版于1931年。这部高度诗意化、抽象化、程式化的实验作品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故事,倒更像是一部由九个乐章构建而成的音乐作品:每个引子都是一篇精致的散文诗,以太阳和海浪的涨落与变迁对应生命的兴衰沉浮;跟在每段引子后面的是六个没有姓氏的、高度形式化的人物在各自相应人生阶段——从儿童时代、学生时代、青春时代、中年时代直到老年时代的瞬间内心独白。引子与正文互相映射,为读者的感官开辟前所未有的、细致入微的通道,最大限度地接近生命、时间、意识以及感觉的实质。这是一部在现代文学和殿堂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作品,时至今日,仍以其精美绝伦的文本结构和诗意盎然的笔调激荡着我们的灵魂。
  • 天国寄情

    天国寄情

    为了我这心愿更多的传播,也为了郭冬芹永远的活在我记忆里,永远在这个世上留下她的生命痕迹,生命价值,就将忆念她的文章集束为一体,编成了这本书。我想,倘有一个人从她的教训中得到启示,减轻痛苦,延长生命,那她就会和获得新生一样快慰!
  • 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回眸中的感悟

    回眸中的感悟

    本书坦诚地回忆了作者的追求和梦想、情趣和爱好、事业和奋斗。写下对故乡的眷恋,对工作的热情,对幸福的追求,对真理的探索,对梦想的执着,对家庭的责任,对子孙的关怀,对父母的奉养,对岗位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等。
  • 祝你长命百岁

    祝你长命百岁

    :我这前半生走得不顺利,磕磕绊绊,好容易熬到今天了,刚过了几天太平日子,又不让我安生了
  • 孤子

    孤子

    伦理剧的纠结,言情剧的俗套,整体不狗血处处狗血。这是一个关于青梅竹马的现代小清新,这是一个关于欢喜冤家的俗套小虐缘。穿插些许灵异鬼神,人性冷暖。是三个人的情路,还是两代人的纠葛。是一个人的成长还是一辈子的蹉跎,平铺开来,大约不小白,大约不刺激?唔?大抵如此吧!
  • 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做人与做事,决定孩子的一生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小时候形成的做人与做事习惯,常会阻碍我们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所以,引导和教育孩子养成传统美德和良好的行为方式,应从小抓起。本书特设了36堂课,手把手教您关注影响孩子一生的做人与做事细节,一步步改变和提升孩子做人与做事的习惯和能力。
  • 游烂柯山

    游烂柯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郎咸平说:谁在谋杀中国经济

    郎咸平说:谁在谋杀中国经济

    在本书中,郎咸平教授谈兴甚浓,兴致盎然,语言大胆诙谐,而且看问题一针见血,直达事件最真实层面。从3.14事件中CNN对中国的诋毁、到汶川大地震的众志成城;从大众对奥运经济的过度期盼到奥运礼仪的中华风采;还有海峡两岸对台湾现状的真实解读,功夫熊猫凸显的文化融合以及诸葛亮能否成为优秀的企业家;郎教授都做了最真切的解读,全部都是在电视、平面媒体上闻所未闻的观点,这是在郎教授对东西两种文化体系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并且从社会民众中的普遍的小细节中展示出大事件的根本趋势,令读者有醍醐灌顶的痛快淋漓之感。
  • 郡主又来抢亲了

    郡主又来抢亲了

    (短篇+沙雕)李甄秀从三岁起就想嫁给岑子笕了。在经历耍赖逼婚,请爹逼婚,以死逼婚,骗小皇帝帮忙逼婚等各种花式逼婚不成之后,作死的把自己弄成了国家级笑柄,也把岑子笕逼进万安寺当起了敲钟僧。
  • 艺舟双楫

    艺舟双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陈汉雄谜案追踪之鬼魅女人系列(中国好小说)

    陈汉雄谜案追踪之鬼魅女人系列(中国好小说)

    小说以鬼魅女人系列案件为故事主线,在侦破该案的过程中,发生了一连串的各类案件,围绕这些案件,侦探人员找到了其中的关联和蛛丝马迹,通过层层追凶,最终并追查到幕后指使,并将其绳之依法。
  • Of the Conduct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duct of the Understand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