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40100000003

第3章 楔子(1)

资阳三和帮三庆戏班,清朝末年在川南招牌很响亮。摆台内江县,在城隍庙演了十天,场场爆满。按照邀约戏单,全班人马又乘船到沱江河下游富顺县演出。路过两江口龙门镇,照袍哥规矩,必须拜码头唱戏三天。龙门码头袍哥大爷麻相九,绰号人称“麻胆大”,嗜色如命。他早听说三庆班有个刀马旦名巧云,骨柔如水,是个绝色女娇娃。不禁色胆大张,放出话来,要这美女来陪自己逍遥一夜。

龙门镇上戏台宽大,两侧各有楹联一副:

演忠直奸佞 当代岂无前代事

观良善丑恶 座中常有戏中人

台下是可容两百人的大看坝。开锣当夜,麻胆大嗑着瓜子,品着盖碗茶,坐在第一张八仙桌正位。见台上“将出”布帘一掀,紧锣密鼓中,踩着鼓点走出一个活色生香、玉树临风的刀马旦,莺声婉转,舞姿曼妙。他骚性大发,拍桌子打巴掌连连大声叫好。戏到终场,他一步跳上戏台,向台下吼道,这个小旦今晚归老子了!摆出一副霸王硬上弓的架势,凶巴巴地搂住刀马旦要亲嘴。台下倥子兄弟伙吼起“要得要得,大哥今夜挂红开嫩苞”,助势哄闹声嚷成一片。万没想到,那刀马旦闪身轻退一步,甩起手中木质大刀,“啪”地一刀将他隔开,飞起一脚,踢得他翻身滚下台来,满场戏客大惊失色。

大清朝戏子属下九流三等:一等是王八开妓院,二等是龟公纵妻卖淫,这第三等才是优伶登台唱戏,遭调戏狎弄,家常便饭,小菜一碟。戏子敢打袍哥大爷,骇目惊心,天字了得。斥骂声中,那刀马旦收起大刀,向众人嫣然一笑,扭扭摆摆,袅袅婷婷地回后台去了。

麻胆大带一帮兄弟撵到后台,戏班主连连打躬作揖说好话,被推到一边。见那个刀马旦正坐在镜前卸装,呼哨一声捋衣卷袖,拥上去动手要打。万没想到那刀马旦站起转身,竟是全县城鼎鼎有名的大缙绅谢继善二爷,众人悚然大惊。这谢二爷是个不纳小妾、不搓麻将、不嗜壶觞、不抽鸦片的耿介大丈夫,是县城袍哥总舵的“圣贤二爷”。一身好武艺,却讲究武德,轻易不出手,一出手就是一场“八大捶”武打戏。

据说有一天,他挑米回县城大西街谢家祠堂,见五个流氓围着梓橦宫门前摆膏药摊的刘惠安,强行勒索保护费,刘惠安的大儿子刘吉山上前理论,被打倒在地。二爷勃然大怒,放下米筐,挥舞扁担将流氓一伙打得头破血流,落荒而逃。一个家伙慌张失足,“扑通”掉在文昌宫前面大水池里。池水并不深,他却站在水里大喊救命。被人拖起,原来腚下的肉根被一只乌龟死死咬住了。幸得刘膏药施救,用炙火药熏那乌龟才松了口。那二流子捡得一条性命,跪地叩头不止。此事在县城传得家喻户晓,成为茶余饭后笑料。

四方地痞无赖见了谢二爷,躲都躲不赢,哪个敢去摸老虎屁股?一伙人立刻矮了桩子。

谢二爷哈哈大笑着问:

“麻九爷,是不是还要同我亲嘴?”

麻胆大那张脸顿时像死了爹娘似的难看。他恼恨谢二爷仗着在袍哥字辈高,是练家子,同袍哥总舵爷朱章甫有交情,来坏自己好事,气得咬牙切齿,却被码头袍哥管事肖承九苦苦劝阻。这家伙早晓得二爷一身好本事,如不拦下,气头上三言两语惹得谢二爷冒了火动手出招,定会打得麻胆大皮青脸肿。到时大伤码头袍哥面子,不好收场。麻相九虽然号称麻胆大,也是个外厉内荏、好汉不吃眼前亏的角色,只得灰头灰脸,带着兄弟伙怒气冲冲地退了出去。

谢继善谢二爷中过武秀才,文章满腹,文武兼得。大清朝三年一比的乡试,不愿赴考,执意要跟随六指母亲曾玉兰开糖坊。在老母一手一脚指点下,开的糖坊漏棚,双搞摆式,雇的长工老幺多,出的糖货,在县城糖市算得上佳品。又从三岁起,在父亲督教下,就能倒背如流地背诵《药性经》:

首集寒性药品,

脏腑诸热皆清。

羚羊清乎肝肺,

犀牛性凉清心。

海藻除痰破气,

泽泻利水通淋。

……

谢二爷长大成为县城有名的草药医师,把父母的看家本事都学到了手,融会贯通,自成门户。甘蔗榨季一忙过,他便以德爱人,悬壶济世。富人看病给钱他不嫌多,对舀水不上锅的穷苦人,没钱他不问要,还倒贴捡药的钱。可他自己却有个老毛病,百药治不好,就是痴迷川戏。平时开口就掉戏文,欢喜就吼高腔。这毛病发作起来很闹热,在龙门镇谢家湾松毛山金龟坡上,搞了一个川戏“围鼓”屋,自书一副楹联贴于屋门左右:

儒为戏,生旦净丑外副末,呼十门角色,同拜一堂,重道尊师大排场,看破世情都是戏;学而优,五六工尺上四合,添两字凡乙,共存七调,唱余和汝小伎俩,即论文行已兼优。

他还隔三歇五,扯起喉咙吼高腔,尖声细气唱胡琴,是内江县出了名的“玩友”,常常溜到戏班里,大锣大鼓声中,抹墨描彩,登上戏台去“票戏”。

三庆班主同他是梨园老友,刚到龙门镇,就闻听得袍哥大爷开锣当日要来惹事。安顿下来,便悄悄带着巧云亲自来找二爷。那巧云瓜子脸,悬胆鼻,双瞳如水,肤白如云。穿一套白纱衫黑马褂,显得秀美多姿。走进谢府后院见了二爷,正要屈膝行礼,哪晓得二爷对她双手一拱,谦恭有礼地说道:

“不知巧云老师光临敝居,有失远迎。失礼,失礼。”

巧云年纪轻轻,却是二爷学刀马旦的老师。班主说了事情,二爷晓得麻相九是个见不得美色的恶狼,不可大意坏了巧云名声。正要做安排,他舅舅曾传儒的大儿子曾吉朋来了。表弟也是个侠肝义胆之人,听了缘由愤愤不平道:

“三庆班是全川打得响的金招牌,好不容易来龙门镇演几场戏,不能让他麻子烂龙搅了。开锣那天我带一百个家丁来扎场子,看他龟儿敢做啥子!”

二爷笑嘻嘻用川戏道白腔说道:“贤弟高见,好不容易看几场精彩表演,动刀动枪大家心不安。只要巧云不上戏台出面,他麻胆大满坛子酸萝卜抓不到姜,看他咋个办!”

三个人一听都愣住了。巧云不上台出面演戏,三天大戏怎么唱呢?

二爷哈哈大笑:“我来唱噻,我是巧云老师的高徒呀!”说完,舒展手脚,踢打翻身,一个轻盈亮相,惊鸿般亮出一嗓:“天高云淡,望断雁荡千里关山……”

这是川戏“十二寡妇征西”中穆桂英的唱段。

三个人不禁拍手连连叫好。

只是巧云不上台,人在戏班里麻胆大也不会罢休。谢二爷沉吟良久,拍拍曾吉朋肩膀亲热说道:“龙门镇方寸小地方,若要保得巧云冰清玉洁之身,只有劳烦贤弟你了。我上台票戏,必惹怒麻大胆。他对谢家湾必安置眼线严加监视,恐有闪失。你曾家大院森严壁垒,何人敢犯?三天之后,你我弟兄同送三庆戏班上船去富顺,谅他麻胆大再大胆,也耍不出什么鬼花样!”

巧云两眼一亮,仔细端详这远近闻名的曾家大少爷,只见他年约二十,梳一根油松大辫,白面如玉,戊唇月口,生就两道斜飞入鬓的长眉,越显得神采飞扬。不禁羞红了脸,屈膝一礼,娇声低语道:“小女子命蹇,给二位公子添麻烦了。”

曾吉朋双手虚扶一下,豪爽地笑道:“只要巧云老师不嫌乡下地方不干净,屈就几天自然无妨。请大哥和班主放心,三天之后,小弟定将巧云老师毫发无损送回来。”

初次相会,巧云为何这样信慕这个曾吉朋公子哥呢?说来话就长了。她早听谢二爷摆过,谢家和曾家两家祖宗是“湖广填四川”时的患难结拜弟兄,后又结成姻亲,二爷的母亲就是曾家的千金小姐。

曾家是全四川开创糖业的祖师爷,闻名天下,富甲一方。曾吉朋的老祖宗曾达义,是孔子真传弟子,世称“宗圣”的曾子之第六十九代孙。出生在福建长汀县。传说曾达义母亲临盆之日,白光闪闪,充盈一屋,浓浓的香甜之气,环绕房宇。曾达义自幼聪明家境却极贫困。十六岁那年,干铁匠的二叔从四川回来,告诉他明末清初战乱,西蜀被祸最惨,人口锐减,十室九空。朝廷颁旨入川者五年免征田赋,夫妇给田地五十亩,有子加拨四亩,发银十二两定居置产,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移民蜂拥而至,时称“湖广填四川”。还说那里三个钱买一斗米,比本地廉价一百倍,且田地肥美,风俗淳厚,地广人稀。曾达义动了心思,连忙央求二叔带他去看一看。二叔摇头说你读书年纪还小,等几年吧。哪晓得曾达义认定一件事,九牛拖不回。打听到二叔出发去四川的日子,悄悄混在扶老携幼、千百为群的迁徙队伍中,一天走六十多里,走了三天,饿得头晕眼花才去找到二叔,要他携其同行。迁徙队伍中很多人没有官方路引照票,怕关卡查验不准入川,白天不敢走大路。络绎不绝的人流,只有夜晚砍了松油树丫点火照明赶山路。在沿途祠庙、岩洞或密林中住宿。要吃热饭喝热水,捡三块石头支一个破瓦罐,拾柴做饭。叔侄俩摸出一个盐蛋撬一丁丁点下饭,吃过饭用纸把蛋孔糊上,揣在怀里继续赶路……一人盘缠两人用,一路俭用省吃,餐风饮露,跋山涉水七千多里,历时三个多月,来到四川省内江县。见山清水秀,紫壤红土,地广人稀,曾达义高兴地说:“真是个养人的好地方呵!若能在这里发家立业,此生何求呢?”

二叔仍打铁营生,曾达义先是帮人当伙计做点小生意,有了积蓄经营珠宝,发了小财,在城西岛湾买了块土地。七年后返回家乡,告禀于父,举家欢喜。康熙丙申岁冬,全家收拾细软,迁往四川。当年他二十三岁,妻子正怀孕不便走旱路,于是坐船溯长江而上。行至三峡皇陵庙,滩险水急,浪子猛烈,慌忙靠边,船头被江中礁石撞破,进水散了架。忽然,从皇陵庙里飘出一道白光,化作一股强劲东来之风,将一只大船快速推送而至,乘船而来的正是湖南慈利县谢之灏一家。

这位执教原乡的布衣秀才,正是谢二爷的十四世老祖宗。听说西蜀“沃野千里,贼剿四川,空虚无人”,是天府之国,等待开发。愤然而起,击案而起说道:“大丈夫志在四方,何必株守桑梓。天府土旷人稀,这正是豪杰可乘之机也!”同父亲谢龟书携家带口背井离乡来四川,一家人运气好在麻城租赁到了一只大船。见此险情,谢家子弟和船工纷纷扑下水,舍命相救。用纤藤死死把船头扎紧,将曾家老幼刚刚接上船,破船旋即沉入江中。曾达义妻子慌乱之中腹痛不止,谢之灏嘱送中舱。临盆生一儿子,取名士胥。曾达义感恩不尽,馈赠珠宝相谢,之灏坚辞不受。二人逐指峰顶皇陵庙为誓,在船头设立香案,结为异姓兄弟。曾达义齿长为兄,谢之灏年少为弟。两人千里迢迢来四川求发家业,自是甘苦同尝,惺惺相惜。来到内江,曾达义嫌岛湾土地狭窄,蹬打不开手脚,将其卖了。同义弟谢之灏来到龙门镇,见此处依山傍水风光宝地,两人击掌赞赏。曾达义花一百吊钱,买下了镇前梁家坝上十里长地。谢之灏用五十匹布,换下镇后松毛山下肥田沃土,报官定名谢家湾,两家在龙门镇一前一后仅隔五里。

这年九月间一天,秋高气爽。曾达义约了谢之灏同到龙门镇老场街茶馆饮茶。一路走来,偶然间,眼前金光一瞥,定睛一看,见路边金黄色菊花盛开一片。咦,这花开季节与福建老家一样呢,此时老家正砍甘蔗。他灵机一动,栽甘蔗制白糖,四川没见到有,这可是个好营生!当时移民到川谋生,已在全川形成了以毛货、棉花、药材、山货等在内的一百零九个“行帮”。每个行帮有自己的地盘、帮规,被划分得清清楚楚,独独没有“糖帮”。若在四川兴发糖业,这里地广人稀,荒山野土多的是,开出来栽甘蔗又不纳税,岂不是个发财的好机会!曾达义暗暗打定了主意。越明年,返回故乡起取祖先骨骸,雇了两个穷得娶不起老婆的制糖匠“绝户”,挑了两捆硕壮的芦茅蔗,翻山越岭,千辛万苦来到内江,先栽两亩成活了,窖藏下蔗种,第二年又扩地再栽。一直栽到第三年,冬月间,三十亩甘蔗茁壮成林。

一家人大为欢喜,男女老幼上山砍甘蔗,曾达义先砍去甘蔗上的毛叶,削下嫩尖子捆起来担去喂牛。再砍下甘蔗尖子做来年种子窖好。两个制糖匠在家中用千担做木轴压榨甘蔗汁,用三口烧锅熬炼糖清,搭一个漏棚加工桔糖白糖,头一年炼出白糖和桔糖各五千四百斤,送上市卖掉一万零七百斤,留下一百斤自家吃。还有二千七百斤漏水,拿去喂猪,十槽猪儿长得膘肥肉壮。

过年结账,曾达义把种甘蔗做糖分出来一细算,嗬哟,种甘蔗比栽谷子多获利两三倍,做成糖卖掉竟高出十倍有余!他自己戏称这种小糖坊叫“提篼糖坊”,花钱不多赚钱多多。他召集一大家子打招呼,乡邻要种甘蔗,可以卖种子,可以帮着栽。可熬糖制糖秘技不准外传,家中也只传媳不传女。

他算盘打得很精,乡下农民见不得人发财,栽甘蔗比栽谷子强两三倍,别人栽了赚钱,立刻会一阵风跟着栽。都卖给自己开的糖坊,曾家必能大发财。果然不出他所料,乡下农民见钱眼开,几年过去,龙门镇满山遍坡全都种上了甘蔗。沱江两岸甘蔗林迎风飘香。曾达义算盘打得精,却没算到自己肚子太小。一家人手忙脚乱又雇工又请人,开了上百个“提篼糖坊”也搞不赢,哪里吃得下这么多?乡邻们找到他跪爹爹拜奶奶求其收购甘蔗,自家糖坊却吃不下。眼看成千上万斤甘蔗要烂在土里,惹得蔗农们悲天号地,怨声载道。照此下去,明年谁还会栽甘蔗?自家糖坊还开不开?

同类推荐
  • 旧爱

    旧爱

    苏辛醒了。但半个下午,他仍然陷在断断续续的昏昧中。傍晚,一个女人进来了。“你终于醒啦。”她的声音听上去惊喜交加。仿佛他的醒来能让她重新感觉到人世的美好。但她把一支体温计塞进他嘴中,动作职业化,虽说并不粗鲁。我是谁。他已经想了很久。“这是哪儿?” 他听到自己的声音。不熟悉,沉闷又轻忽,像厚重的冰块在水中开裂。还有一丝本能的警惕在余音缭绕中回荡。“重症监护室。”她回答,“不过,你会好起来,也许明天就要搬去普通病房了。”消息很快传开了。当然不少人一直在刺探。这种结果可能让他们失望。
  • 影子的范围

    影子的范围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燕归来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燕归来

    《燕归来》主要讲述一个三男为追一女,结伴同行去西部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女主人公杨燕秋,经历了从难民到丫鬟再到富家小姐的蜕变,从没有饭吃到锦衣玉食,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养父的去世,让她不得不重新面对这个世界,重新自己奋斗,抱着寻找自己的亲人的愿望,怀揣开发西部的宏大志向,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西部的征程。
  • 七侯笔录(上册)

    七侯笔录(上册)

    一个关于文化的离奇故事,一段关于文人的壮丽传说。几千年来,每一位风华绝代的文人墨客辞世之时,都会让自己的灵魂寄寓在一管毛笔之中。他们身躯虽去,才华永存,这些伟大的精神凝为性情不一的笔灵,深藏于世间,只为一句“不教天下才情付诸东流”的誓言。其中最伟大的七位古人,他们所凝聚的七管笔灵,被称为“管城七侯”。一位不学无术的现代少年,无意中邂逅了李白的青莲笔,命运就此与千年之前的诗仙交织一处,并为他开启了一个叫作笔冢的神秘世界。七侯毕至之日,即是笔冢重开之时。随着少年与青莲笔命运的交织,笔灵以及笔灵背后隐藏的历史秘辛纷迭而至,诸多传闻、掌故以及沉积于历史底部的线索汇聚一处,古今彼此关合甚至超越了时空之限。管城七侯背后的千年道统之争,陆续浮现出来……
  • 圣诞故事集(狄更斯别集)

    圣诞故事集(狄更斯别集)

    从1843年到1848年间(1847年除外),狄更斯每年圣诞节发表一部中篇小说,共得五篇,集结出版后名为《圣诞故事集》。这些小说绝不仅仅是纯粹的应景式作品,它们集中表现了作者调和社会矛盾的梦想褐感伤失望的情绪。仅以其中最著名的《圣诞欢歌》为例,故事描写了一个吝啬的老商人再圣诞夜被三个幽灵带着遍览穷苦人的善意,狠心人的下场,于是从此变为慷慨仁爱之人。……《圣诞故事集》在英国深入人心,其中的人物几乎家喻户晓。许多评论家认为,它的出版,标志着狄更斯的创作进入了繁荣期。
热门推荐
  • 医见倾心:你好,实习生

    医见倾心:你好,实习生

    南城医院的外科主任医师许柏辰,医术精湛,学识渊博,严厉正经。这样的大人物对于实习医生方霖来说,远远看看就好了,且不可乱动歪念。方霖说:“找男朋友当然是要找温柔、体贴,有爱心的了。”许柏辰眼眸一沉:“看样子你是不想通过考核了。”……某一天,许柏辰又命令,“把周末的时间空出来,我有想看电影了。”方霖微微浅笑:“为了赶上许教授的高度,周末我要集中精力做好实习医生。”
  • 回顾南川林下莞尔

    回顾南川林下莞尔

    (美好的中学生活总是难以忘怀。当性格迥异的同学们聚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呢?外表温柔甜美内心大大咧咧,却硬要模仿霸道女总裁的小说一姐林莞,带领你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有同学之间的打打闹闹,有情犊初开的懵懂,有亲情,友情,师生情,爱情……)林莞是个声控,恰巧顾南川拥有一个干净的好嗓子。林莞喜欢温暖的南方,顾南川就把公司总部设在了南部。林莞喜欢绘画,顾南川就给她创了一个绘画室。林莞不喜欢烟酒味,顾南川就戒掉了烟酒。林莞……顾南川……作者想说:现在的某一些小说都是按照大部分读者的喜好,按照题材的受欢迎程度来写的。我想要写的是我自己真正想说的,我自己亲身经历的。在这里,没有成人的勾心斗角,有的是真挚诚恳的同学情;没有社会的黑暗,有的是正直向上的激情;没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阴狠,有的是推己及人的良善。这是一本书,是一个中学,也是一个世界。这里的人都会犯错误,但同样也会或多或少的用自己的方式去弥补,去改正……
  • 人间天真

    人间天真

    《人间天真》是作者对故乡生活和童年时光的追忆,展现了海滨渔村瑰奇的人和事。本书整体上像是一部奇丽的小说,阅读时给人以极大的享受和美感。作者笔下的世界天真未凿的同时也引人深思,是思想和文笔俱佳的散文集。书内选取了他的一些短小精致的散文作品,以故乡为线索串联起复杂的人生况味,在他的故乡,他的幼时,时光渐行渐远,那时的万物愈灵愈美。
  • 文骚

    文骚

    文人的骚,小心,别闪了你的腰~~(新书《我对钱真没兴趣》已经发布,求支援!群号:241190226)
  • 赤脚走过桑那镇

    赤脚走过桑那镇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我真的想靠自己啊

    我真的想靠自己啊

    拥有外挂的王烛,只要获得属性点,就能直接升级功法,快速提升修为战力。悟性根骨卓绝的他,本想靠自己发奋图强。可不是他不想努力,实在是开挂太爽了。(简介太羞耻,还是看正文吧。老扑街新书,希望给大伙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 偷着乐

    偷着乐

    矿上有个女人,外号叫“偷着乐”日子久了,人们就忘了她姓什么叫什么了,都叫她“偷着乐”有时候,有人看见她站在那儿突然笑那么一下,露出左边的一颗小虎牙,就觉得心里很难受,就要长叹一口气说,唉,这个女人真是可怜呢也有人不那样认为,不那样认为的人怎么认为?他们说,这样也好,这说明她是快乐的,是心里快乐呢“偷着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偷着乐”的呢?那已经是多年以前的事了多年以前的一个黄昏,下起了毛毛雨,正是工人们下班回家的时候只要一下雨,矿山就泥泞不堪,就没有一条好路,其实矿山里没有路矿山的山坡上盖满了房子,人们管那些房子叫自建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孤星刀客

    孤星刀客

    一场车祸,温玉穿越了,看着自己的小身板,温玉潸然泪下,哀嚎道:“都说穿越的有金手指,我的金手指了,骗子啊,全都是骗人的。”更替兴衰王朝史,血雨腥风江湖路,三代人,恩怨情仇,敢问几时休?新书《窃天之唯吾独尊》已经开始更新。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间一场醉。这是一个魔君成长的故事!
  • 前夜 父与子

    前夜 父与子

    《前夜》的主人公俄罗斯姑娘叶连娜爱上了一个以解放自己祖国为已任的保加利亚青年,嫁给了他。虽然丈夫在他们回保加利亚的路上病故,她忠于自己的信仰,一个人出发到保加利亚去了。《父与子》的主人公是平民知识分子巴扎罗夫,他坚强、重视实际行动,但否定艺术,诗歌和人的内心感情,可是他真心实意爱上了贵族妇女奥金佐娃。他向奥金佐娃表达了自己对她的爱,遭到了拒绝。因爱情失败而变得怀疑、悲观,憾恨地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