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42200000002

第2章 墙上的斑点(2)

“于是我走进屋子里。他们正在谈论植物学。我讲起了曾经在金斯威的老房子前看到的一朵花,就生长在地基的灰堆上。要我说,那种子应该是在查理一世统治时期就种下的,那时候的人一般都种什么花呢?”我问……(可惜我不记得当时的答案了。)我隐约记得,那花长得很高大,带着紫色的花穗。于是接着想下去。我总是在心里将自己打扮起来,暗地里自娱自乐,而不是公然地自我欣赏。如果让我真的打扮,我就得保持缄默,并且立刻找本书拿在手上来掩盖内心的紧张,这样我才会有安全感。说来也真奇怪,人总是会本能地保护自己的形象,以免因为盲目崇拜或其他什么不当的方式而显得很荒唐,又或者搞得自己面目全非,无法取信于人。不过,这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奇怪?这个问题很重要。假设所有的镜子都碎掉,我们再也照不见自己,镜中那个完美浪漫的形象连同周围葱翠的景色一道不复存在,我们的这副皮相就只有旁人才能看见,自己却永远看不见,那时这个世界会变得多么沉闷,多么浅薄,多么单调,多么突兀啊!这样的世界简直无法生存,只有在公共汽车或者地下铁上的时候,才能从对面人眼球的玻璃质中照到自己模糊的影像,就好像在照镜子。未来的小说家们会逐渐意识到这种沉思的重要性,因为不止会有一个念头,而是无数的念头;这就是他们要探索的深度,要追逐的幻影,抛弃故事里那些对现实喋喋不休的描述,意随心而动,或许希腊人和莎士比亚就是这么想的,不过做这种“概括化”很没有价值。听听这个词如军队一般正规化的发音就够受了。它让人想起头条新闻,想起内阁大臣,想起所有此类型的事物,这些从孩提时期就认定的正统的、标准的、真实的事物,人人都必须遵守,否则就等着下地狱吧。“概括化”让人想起伦敦人的星期天,一般要有周日午后漫步,周日午宴,又或者让人想到人们提到逝者要用这样的措辞、讨论穿着要用那样的措辞,还有习惯——比如说所有人要聚在一个屋子里一直坐到某个时刻,尽管没人喜欢这么干。每件事物都有一定的规矩。在某个特定时期,桌布的规矩就是一定要用印有黄色小方格子的织锦做成,你也许会在照片里看到,就像是皇宫走廊上铺的地毯的那个样子。而另外一种花色的桌布就不能算真正的桌布。多么令人震惊,又是多么有趣,我们发现这些所谓真实的东西,周日午宴也好,周日漫步也好,乡村房舍,还有这些桌布,统统都带着虚妄的意味,犹如镜花水月,而针对那些不相信它们的人的诅咒,也不过是一种内心深处产生的非法自由感罢了。我想知道现在到底是什么代替了那些真正的、标准的事物?也许是男人?如果是对女人来说的话。从男性角度出发的思想支配着我们的生活,它制定了标准,制定出了惠特克[3]尊卑次序表;不过据我猜想,大战过后很多男性和女性都开始怀疑它的真实性,没准它很快就会如人们希望的那样被唾弃、被嘲笑,迎来同红木碗柜、兰西尔版画、上帝和魔鬼、地狱等等虚妄之物同样的命运,被送进垃圾箱,然后给我们留下一种令人兴奋的非法自由感,如果自由真的存在的话……

在某种光线下,那个斑点其实看起来像是凸出在墙面上的,而不完全是圆形的。我不是很确定,但似乎可以看到它投下的影子,感觉好像如果我用手指顺着墙摸过去,在某一点上来回摩挲,就会摸到一个冢,那种平滑的冢,就好像南部丘陵的那些古坟一样。据说那些要么是坟墓要么是营地。我宁愿相信那是坟墓,我和大多数偏爱忧伤基调的英国人一样,在散步快要结束时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脚下的草地也许正白骨深埋……一定有哪本书写过这个;一定有哪个古文物收藏家把那些白骨都挖出来,然后给它们一一起了名……我很好奇,古文物收藏家会是什么样的人?我敢说很可能是些退休的上校,他们领着一群上了年纪的劳工,爬到顶上,检查着土块和石头,并和附近的牧师通信。牧师的信在早餐时被打开,让他们觉得此举有重大意义。为了对不同的箭簇进行比较,他们需要在乡郡之间来回跑,这种旅行对他们和他们的老伴儿来说都算是令人愉快的,也许老伴儿正想做樱桃酱,或者自个儿正想收拾一下书房。至于那个关于营地或者坟墓的重大问题,他们完全有各种借口让它先搁在那儿。而上校本人则愉快而达观地认为问题的两方面都能搜集到证据。不过,最后他还是倾向于营地。的确,他最后终于倾向于营地说。遭到反对意见后,他写了宣传册,并准备拿到当地社区的季会[4]上宣读,不巧这个时候他中风病倒,清醒时的最后一刻想到的不是妻子和儿女,而是营地和箭簇,那箭簇已经被收藏进当地博物馆的展柜,同一只中国女杀人犯的脚、一把伊利莎白时代的铁钉、一堆都铎王朝时代的土制烟斗、一件罗马时代的陶器,还有一只纳尔逊用来喝酒的酒杯摆在一起——我也不知道它在证明着什么。

不,不,什么也没有证明,没人知道是什么。如果我现在起身去确定墙上的半点究竟是什么,该怎么说?是一颗巨大的钉子头,两百年前钉进去的,一直到现在,经过一代又一代女佣耐心的擦拭,油漆脱落,钉子的顶端得以露出来,在一间白墙红炉火的房子里第一次看到了现代生活的模样。这样做我又能获得什么呢?知识?还是更进一步的猜测?所以我不用站起来,坐着也可以继续思考。那么什么是知识呢?我们的学者们不过是那些巫师和隐者们的后代,他们的先祖曾蹲在山洞和森林里熬制草药,向地老鼠们盘问大地上的消息,或记录解读天上的星象,要不然他们还能是什么呢?当迷信逐渐消亡,人们对他们的崇敬也日渐淡化,而转去崇拜美好和健康了……没错,其实我们可以想象有那么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世界,安宁而广阔,旷野里盛开着鲜红和湛蓝的花朵。那个世界里没有教授,没有专家,也没有警察一样的管家,人们的思想可以自由地遨游其中,如鱼儿徜徉在水中,鱼鳍划出美丽的水纹,轻轻擦过白百合的花梗;或是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翱翔,在有着白色海鸟蛋的巢穴上空盘旋……扎根在世界的中心,目光穿过灰色的海水,看到了一瞬的光亮,还有倒影,这里多么宁静啊!如果没有惠特克年鉴,没有尊卑次序表!

我必须马上起来看看墙上的斑点究竟是什么,一颗钉子,一片玫瑰花叶子,还是木头的裂纹?

这又是大自然出于自我防卫而玩的老把戏了。她认为这种想法是白白浪费力气,甚至跟现实有些冲突,因为谁又能对惠特克的尊卑次序表妄加指摘呢?坎特伯里大主教后面排着的是大法官,大法官后面又排着约克大主教。所有人都是一个接一个排下去,这就是惠特克的哲学,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搞清楚谁排在谁后面。惠特克知晓并遵循这一切,大自然也在给你忠告,试图安抚而不是激怒你;如果你没被安抚,如果你一定要撕破此刻的平静,那么就想想墙上的斑点吧。

我了解大自然玩的把戏——刺激人们采取行动,以结束那些会让人亢奋或痛苦的胡思乱想。因此,我猜想,我们才会对行动派多少有点看不上,认为这类人做事不怎么经过大脑。所以我们不妨看看墙上的斑点来打断这不怎么令人愉快的想法吧。

真的,当我自己盯着它的时候,感觉就像是漂浮在茫茫大海中的人抓住了一块救命的木板,有一种令人心满意足的实在感,管他什么大主教,管他什么大法官,统统烟消云散。这里有着什么明确的、真实的存在。我们往往会这样:半夜做噩梦惊醒过来,慌忙打开灯,然后静静地躺着,望着衣柜,望着这些实实在在的物体,欣赏着这些真实,这个外在的世界,这些都是除了我们自身还有其他存在的证明。人们想确证的也正是这个。木头就是个想起来会令人愉快的事物。它来自一棵树,树木会生长,而我们并不知道它们是如何生长的。它们或许生长在草地上,或许生长在森林里,也许是长在河边,这些都是我们乐于想象的,而它们则自顾自欣欣向荣地生长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来没有注意过我们。炎热的午后,会有奶牛躲在它们的树荫下悠闲地甩着尾巴;河岸被它们染成一片浓绿,让人觉得一只黑水鸭一头扎进去后羽毛也会被染成绿色的。我喜欢去想那些像盈满风的旗帜一般在激流中逆流而上的鱼,喜欢去想那些在河床上慢吞吞拱起一堆堆圆顶土堆的水甲虫。我也喜欢去想象那些树的感受:首先是自身紧实干燥的质地,然后是外在的风吹雨打,还有会慢慢渗出来的美味的树液。我还喜欢想象有这样一棵树,在隆冬的夜晚,挺立于旷野之上,所有的叶子都枯败卷曲着,清冷的月光刻画出冷冽的棱角,好像行舟上坚强的桅杆,低头便是江水滔滔。到了六月间,久违了的鸟儿嘹亮的鸣唱响彻林间,在树皮的褶子里爬来爬去或是在薄薄的绿叶间晒着太阳的昆虫们恐怕会听到脚软吧,不过那些虫子的眼睛就像红宝石一样美丽……

当树的纤维一根根断裂在大地蔓延的寒气中时,最后一场暴风雨来临了,大树轰然倒下,枝干重新深深地陷入泥土里。但即使是这样,生命也没有就此完结,它有成百万鲜活的分身鲜活地散步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在卧室里,在船上,在道路旁,被制作成各种器具放在屋子里,人们就在那里喝着茶,抽着香烟。而这棵树正传递着安详和乐的思绪。我本来很乐意挨个儿去想象它们——但是有个念头突然半路杀入……我想到哪里了?我怎么就想到这里来了?树木?河流?丘陵?惠特克年鉴?水仙花田?我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念头流转,刹那生灭……正当意识领域大动荡间,我感到有人站在我旁边说:

“我要出去买份报纸。”

“买报纸?”

“其实报纸也没什么意思……没什么新闻。这场该死的战争,让它见鬼去吧!……不过,我觉得我们也不应该让一只蜗牛继续留在墙上。”

啊,墙上的那个斑点!原来是只蜗牛!

注释:

[1]古时流行于贵族间的潮流,类似于现代的假发或者染发。

[2]Troy,古希腊语Τροα或λιον,拉丁语Troia或Ilium,古希腊时代小亚细亚(今土耳其位置)西北部的城邦,于公元1871年其遗址被发现前一直只被视为传说中虚构的城市。

[3]惠特克(1820—1895):英国出版商,创办过《书商》杂志,于1868年开始编纂惠特克年鉴。

[4]基督教教友会的季度会议(quarterly meeting)。

同类推荐
  • 比太阳更早升起的

    比太阳更早升起的

    文学的持续生产,也要仰赖于文学最基本部分的建设。这个建设是帮助新人涌现,是期待新人带来的新作品,带来新的感受力,产生出新的思想方法与表达的艺术。《比太阳更早升起的》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四川省作协巴金文学院,取得四川省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和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着力发掘富于原创能力的新锐作家,资助出版他们在文学创新方面的文学成果。这种举措的唯一目的,就是为四川文学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做一些计之长远的人才培养与新的艺术经验积累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 灰白色的晨曦

    灰白色的晨曦

    娘打来电话,五哥又病了。我关上电视,坐在沙发上。娘的声音很平淡,像语音客服一样,通知完我就挂断了电话。嘟嘟的忙音堵住了我还未说出口的话,在空旷的客厅里回荡着。五哥出事似乎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正月十六,娘给他做第四十一碗蛋煮酒时就嘟囔,这几十年都白过了。想想,确实五哥从三十岁起“出事”就没有停歇过。刚开始那几年无非是接连不断的相亲、被骗婚、酗酒。后头这几年就和赌博、生病沾上了边。当初分家得的好山、好土,差不多全都典给了人家。为此,娘还气红了眼,血压一高往医院里头住了大半个月。
  • 猜猜我的手指

    猜猜我的手指

    《猜猜我的手指》一书选取著名作家邓一光的《体验死亡》、《猜猜我的手指》、《扬起杨落》等七篇小说,本书题材大部分选取新时期以后,百姓生活中的诸多片段,生动形象的反映了社会生活。作者语言质朴准确,结构严谨,故事动人,使读者的阅读过程始终兴味盎然。
  • 突出重围

    突出重围

    《突出重围》中国巨轮,乘风破浪,高歌猛进,短短六十载,已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一个伟大奇迹。中国文学,风起云涌,蒸蒸日上,流派异彩纷呈,名家力作迭出,同样令世人瞩目。为庆祝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我社启动“共和国作家文库”大型文学工程,力图囊括当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以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文学价值观上的人民立场,展示东方文明古国的和平崛起、历史进程、社会变迁与现实图画,表现中华民族的艰辛求索、勇敢实践、创新思想及生存智慧。这套文库,既是欣欣向荣的中国文学事业的一个缩影,也是生机勃勃的转型期中国出版界的一件盛事,其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显示出来。我们同时相信,中国的文学事业将伴着蒸蒸日上的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更加绚丽。衷心感谢中宣部有关部门、中国作家协会和全国广大作家、文学评论专家给予本文库的大力支持。
  • 超界3:永劫之境

    超界3:永劫之境

    狼蛛与红火蚁背后的那群怪物已经被时空安全局的探员们发现了,他们需要进行下一部行动。可是原本被他们解救的南桐城的居民,却成为了所有蚂蚁的目标,他们只能躲起来,以此保全自己。在另一个王腾的带领之下,所有的居民包括赵璐和陈苗苗都暂时获得了安全,而这个王腾对于赵璐也渐渐产生了爱情。另一边,EIPU1的陈羽为了救出自己的家人,与王腾一同来到了南桐城,却被敌人抓了起来。同时,时空安全局派出了EIPU7的陈羽,以及莉迪亚、艾琳娜、普拉萨德、李耀杰和肖恩这一群人前往了EIPU10,为了调查这些怪物的来历,他们动用了上帝的办公室,一直回到了八千年前,可是却一下子落入了敌人的陷阱,被那些怪物利用快子宇宙耗光了能量。
热门推荐
  • 中华茶道(第三册)

    中华茶道(第三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蛊圣成就指南

    蛊圣成就指南

    弱受强食,从来都是世间常态但便是星星之火,亦能燎原便是星星,也要当夜空中最闪亮的那颗星。远古与上古的天灾使得修真界碎裂形成登天塔出生于最底层裂缝空间的穆焚璃因一场意外身中诅咒蛊从此踏上了修真道路身中诅咒蛊?万虫蚀骨之痛?没关系,披荆斩浪逆流而上成就蛊圣传奇一生。
  • 黑与白

    黑与白

    文学评论集,收40余篇,既有对卷入市场以后文学流变现状的客观描述和前景的宏观预测,还有密切追踪作家作品,潜心琢磨新的批评路向的探索。
  • 天蓬传承

    天蓬传承

    桀骜者立足天地,顽固者踏足长生。一个凡人少年,突破险阻、克服万难,继承真君道法,笑傲三界之中。
  • 我家郡主超凶哒

    我家郡主超凶哒

    (2v2甜宠)梅若瑶着爹娘一起出门旅游,春天来啦,姐姐带着爹娘,爹娘带自己,自己带着钱~~~诶!怎么宝宝直接穿越到55亿年后的土卫六泰坦星??嘤嘤嘤!一家四口一口气横跨了9个天文单位,13.5亿千米穿越到大邺王朝。姐姐从天体物理学家变成太子妃!!!爹爹从职业经理人变成大将军………娘亲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变身成公主。。。。而自己是从历史系变成真正的考古系了???新世界又如何,两个太子又如何,跨越时空又如何,有人疼爱不就好了!爸爸:“什么。。欺负我女儿,扁他!”妈妈:“什么??15岁就成亲?门都没有!”………平王:“瑶瑶,你是我的心、肝、脾、肺、肾宝贝,你身上所有的细胞都是我的,就连身上掉下来的指甲死皮都是我的!”梅若瑶:“诶!你好恶心。。我昨天刚刚去角质。。。你又学会了些什么奇怪的知识?”平王:“你姐姐教的,她说我身上有60万亿个细胞。”【非传统古言穿越:古典与科幻结合,从今穿到未来的架空朝代,探索新文明。】
  • 田园乞丐婆

    田园乞丐婆

    她是不得家人待见的穷苦农家丫头,吃不饱,穿不暖,身体受过伤被断言无法生育,被婆家人退了婚,坏了名声。村里人都说她要么一辈子嫁不出去,要么只能嫁给村里克妻的残障人士阿楞。结果呢?她愣是嫁给了村外破庙里的乞丐当乞丐婆子,跌破所有人的下巴!没聘礼,住破庙,娘家只给了一袋子陈米一袋子玉米当嫁妆,更扬言从此断绝来往不允许她回娘家打秋风!面对一众幸灾乐祸等着看好戏的人,秦家丫头高冷一笑。打秋风你老母!凸!姑奶奶穿越时身怀万能系统,系统商城里要什么好东西没有,还怕过不上好日子?吃不饱饭?不怕!找系统!买管催化剂,一把种子分分钟变粮食不要太美好!破庙太破?不怕!找系统!买一套福禄寿三星像一摆,香火鼎盛,破庙变神庙,各路达官贵人挤破头想住进来沾福气!亲戚找茬?不怕!找系统!整蛊用品层出不穷,玩死人不偿命,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系统做不到!无法生育?不怕!找系统——不,这个不用找系统,她自己就能解决!扎两针再吃两贴独家密药,保证药到病除,生一个足球队都没问题!系统介绍:本系统囊括日用,医疗,美食,兵器,商业,娱乐等各行业商品,实乃发家致富,居家旅行,杀人越货必备良品,你,值得拥有!*****彼时,他是乞丐,她是贫穷农女,一时心软给了他一个包子,得到一句:待我发达,娶你回家!她回:老娘不想当乞丐婆!此时,他是掌柜,她是东家,铺子打烊回到家:霜霜,晚上吃包子吧!她回:等着!他说:再配点酸黄瓜!如果有酒就更好了她默:……得寸进尺!若干年后,他是天子,她是皇后,下朝回来摸着肚子喊:皇后,咱们晚上吃包子吧!她怒:吃吃吃,吃了多少年了还吃!怎么不吃死你!他笑得得意:吃了包子才有力气一起种包子!皇后,你可是答应了朕要给朕生一个足球队的!她怒气掀桌,竖起中指:种尼玛种啊!*****推荐如歌的完结种田文《盛世田园之天才小酒娘》:
  • 降糖

    降糖

    传奇电竞手VS人气主播,苏子莫表示,他算哪门子爱豆,明明就是个混球!
  • 企鹅欧洲史·地狱之行:1914—1949

    企鹅欧洲史·地狱之行:1914—1949

    20世纪初,欧洲欣欣向荣、歌舞升平。突然,享受着这一切的欧洲人被拖进大战,历经极深的苦难、哀痛和惊惧。拿破仑战争之后,欧洲曾雄踞文明之巅近百年,如今却骤然落入野蛮的深渊。在文明的讴歌声中开启的20世纪,沦为战争的世纪。从1914年到1949年,欧洲接连经历两场惨烈的大战,似乎铁了心要自我毁灭。那是大混乱的时代。族群仇恨、领土之争、阶级冲突、经济危机毒化了政治,在战争的阴霾下,人性之恶借着机器和技术彰显。那也是大变革的时代。两次大战之后,在地狱行了一遭的欧洲试图在人性和文明的废墟上重生,新欧洲的轮廓逐渐清晰。20世纪上半叶,欧洲走向地狱,又历劫重生。在这段令人战栗的历史之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正带着它的烙印前行。
  • 幸福还有多远

    幸福还有多远

    李萍跟她的名字一样,在那个年代里普通而义平凡。李萍一晃悠就高中毕业了,她顶了父亲的班,进了长春卷烟厂。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的中期上个世纪70年代还是知青下乡的高峰,李萍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大哥几年前顶了母亲的班,在一家街道的副食品加工厂里上班,二哥和姐姐没有班可顶,只能上山下乡了。李萍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长得比其他几个孩子都纤细,也漂亮一些,她的漂亮是上高中之后体现出来的,人很白,又瘦,就显得有些病态。父母从心里往外疼李萍,都认为李萍不是上山下乡的料,只能留在城里,于是李萍高中一毕业,五十刚出头的父亲,便忍痛从卷烟厂退休了,让李萍顶了自己的班。
  • 请你破案(长篇连载一)

    请你破案(长篇连载一)

    眼下的时间刚好是上午9点钟,JR?尤因上班已经有一个多小时了。在这段时间里,他根据不同时差,分别往十多个国家打了十多个电话,仔细阅读了一个相当复杂的财务报告,将《华尔街日报》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并在香港的金融市场上根据英镑与日元之间的暂时差价,一出一进给自己净赚了六万二千美元。此时此刻,他心里正盘算着寻些小小的开心事放松一下。“菲利斯,”他拿起与他的秘书串联的内部电话说,“现在,你可以让乔治?厄普菲尔德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