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5600000069

第69章 师徒奇缘(7)

在改革开放之初,当时思想还没有得到彻底解放的中国农村,平反工作进展缓慢。尽管广大干部心里同情李真果的遭遇,但没有人敢为他摘去“冤帽”。谁摘了,谁就站在封建迷信这一边;谁摘了,谁就与“一贯道”一个立场。没有人敢冒险。

但是,薛永新没有放弃。

他想起真果祖师曾对自己说:“我一个年逾百岁的老人,也许到死都不明不白,背着一个‘历史反革命’罪名的包袱去天堂!但是,我问心无愧,我相信党的政策。对于我彭泽风一切问题,总有一天会尘埃落定,就算有一天我死了,一切事情也终会恢复它的本来面目。有相,是无相。老子说,宠辱无惊。生与死,宠与辱,荣与枯,没有什么可一惊一乍的。”

老人对生死荣辱如此从容,如此淡定,令薛永新更加心生敬仰。他暗暗发愿,一定要让历史还老人清白。

一个历尽坎坷磨难仍保有慈爱之心的老人,一个穷尽一生劝世救人、追求和谐之道的大德高道,怎么能够让他背着几十年的沉重包袱?

师恩如海,虽然真果祖师并无半点要求,但他要回报老人对自己的知遇之恩。是老人把自己从迷茫中引向人生大道。他心怀感恩。

他有责任为老人做一件事。

自此,薛永新到处奔走,为真果祖师申诉。最初,他去了两个地方,一个是李真果的老家安岳县,一个是老人居住的地方——遂宁。

一趟又一趟地奔走,他坚持不懈;一次又一次地反复诉说,被冷落、被拒绝、碰得头破血流,他没有放弃。

县里和乡上的一些干部为薛永新的精神和诚意所感动,主动给他提供一份份申诉材料。还有许多乡邻群众纷纷请求联名上书。

其中,遂宁大安公社干部林某及社员夏某、陈某,在申诉书中言辞恳切地写道:

“我们认为彭道爷讲道德、讲仁义,志在济世救人,不计厚利,并非以医骗财。现他年逾百岁,遭遇凄惨,我们心实难安。特此联名请求,宣布彭泽丰无罪,恢复其人身自由,以体现党的温暖和政策的英明。这不单是我们三人的心愿,也是成千上万的沐恩病人的共同呼声。”

这样的申诉书还有很多。字里行间写满人们对李真果的崇仰之心,所发出的强烈呼声,让薛永新十分感动。

作为李真果家乡的安岳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也十分关心这个问题。1984年有关领导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妥善处理历史问题,安排好李真果的生活。并专门派人拜访了当年跟李真果学艺练功的徒弟及知情者,查阅了有关资料,亲自会见了李真果,就有关疑点进行了核实,从而写出了《有关百岁老人——彭老道的情况调查报告》。从报告的内容上看,是比较客观、公正的。这也是李真果生前唯一的一份带有官方性质的报告。

有这么多人的支持,薛永新为之鼓舞。带着官方性质的报告,带着群众的联名书,他踏上了艰难的上访之路。

薛永新决定再到省城去。既然本地申诉无门,那么他就上高层反映。

于是,他揣着厚厚一大摞的申诉书,揣着满怀的希望,又来到了成都。

他去了当年住过的“红军院”。老首长听明他的来意,为他伸张正义的精神所感动,便建议他到商业街向省委反映情况。

这一天,在商业街“群众来信来访办公室”,一位干部热情地接待了他。

薛永新向信访办的同志反映李真果的冤情。他动情地讲述“文化大革命”中李真果遭受迫害的悲惨遭遇,回顾老人所经历的长逾百年、饱受苦难的一生,赞美他正道直行、竭力修真劝救,遭受重重劫难仍保持爱国爱教的精神。

一位女同志一边听一边记,眼里闪烁着泪花,充满同情。

“我们收下了你的材料,请你回去等待消息。”信访办的同志听取了他的反映后,对他说。

“谢谢同志!”

薛永新看到了一线希望之光。

走出信访办,薛永新的脚步却不由放慢了。

他暗想:等待消息?要等多久?会不会像官场上“研究研究”之类的敷衍托词?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他的心里很不踏实。

真果祖师已逾百岁,没有时间等。他不能让老人带着遗憾离去。走在商业街梧桐树下,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一边等,一边继续反映情况。

第二天,他东问西访,找到成都的红照壁街,来到四川省政协。他想,真果祖师是道教界有名的人士,政协工作就是要团结宗教界人士、落实党的政策。或许,这是一条路径。

“同志,我来为李真果道人申诉。”走进办公室,他直截了当地说明来意。

“请坐吧。”省政协的一位处理宗教事务的男同志热情地接待了他。

他再一次不厌其烦地讲述李真果的遭遇。男同志认真听取了他的反映后,对他说:

“李真果道人我们有所了解,但是他的问题涉及很复杂,也比较敏感。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如果是冤案,请相信党和政府会为他平反。”

“那,什么时候能有结果?”薛永新急切地问。

“这个……我也说不好。”男同志为难地说。

薛永新走出省政协大楼。天色阴阴的,有些黯淡。他的心里感到迷茫,像这阴郁的天气。

他必须要等到一个结果。

在成都南府街的舅爷家,薛永新暂时住了下来。他一边继续奔走,一边用真果祖师传授的药方为人们义务治病。他时刻牢记着老人的嘱托,做好事,做善事。

每天上午,或在青羊宫,或在文殊院,人们常看到他为患者免费发药的身影。他从不收取一分钱。有的病人被治愈后,送来礼品和现金作为酬谢,他都予以谢绝。

“薛师傅,请收下吧。您治好了我的病,把我从死亡线上救回来。我一定要报答您的大恩大德。”一位患者恳切地对他说,一定要他收下重礼。

“是啊,请收下吧。不然,我们心里不安哪!”其他患者纷纷恳求道。

薛永新微笑着对大家道:“我不收钱、不收礼,这是道规,不敢有分毫的贪念。”

“可您要吃饭呀。”

“大家不要担心我。只要能解除你们的痛苦,你们的病好了,我就很高兴了。”

他又真诚地说:“我治病,其实不是我的本事,是真果祖师传给我的。他是一个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医术高超的大道医。我做这些事,都是老人家的指引。”

“真果祖师常说,学好得好,做好得好,想好不得好。不但自己要做好,还要劝别人做好。大家都来学好做好,世界也就好了。”

他随时不忘向人们介绍李真果,让人们认识一生充满痛苦与酸辛,却不忘劝善救民的真果道人。

有一位患者问他:“我的病能治好吗?”这个患者对他讲,自己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担心自己患这种难治的病是报应。

薛永新便将真果祖师常对病人说的话转述给他:“世上只有一种病不能治,死不改悔。只要知错就改,病就会好。如果不改,就别来找我了。”

患者听了,觉得有道理。自此常做好事,病也不久而愈。

为什么注重道德修养,学好行善,就能有利于治疗疾病?道家治病有两种方法,一个是从生理上治疗,另一个是从心理上治疗。道家更注重精神治疗。李真果曾对薛永新讲过这样一个道理,行善积德者会给自己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不谋私利,不患得失,因而心志祥和、气血调和、身心舒畅,有益健康。这叫作“外功内果。”

道教从创建之始,便把医药学作为道家修道布教的重要内容,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宗教特点的医学体系。现代医学也证明,精神治疗对病人是有效的。

薛永新谨记在心。他给病人发药的同时,常常从精神内在、道德品质方面,开导患者的心灵,使他们从内心解脱烦恼痛苦。

由于他每天坚持无偿为病人送药,加上四处奔走,不到半年,他就把做包工头时所挣的积蓄花光了。

薛永新做事从不半途而废。他坚持要等到李真果的冤案有了结果,再回老家。

为了能继续留在成都,他只得重操旧业,干起木匠活,帮城里的人们打家具维持生活。他做一个三门立柜收十五元工钱,然后又拿着这钱去买药。因为每天上午,很多人在青羊宫或文殊院等他发药。他不能让他们失望,宁肯自己饿着肚子,也要把节省下来的钱用来买药。

薛永新听说一位患者病重不能来拿药,他便抽空骑着一辆破自行车,亲自跑到二十多公里外的温江,把药亲自送到患者手中。

那天正下着雨,望着冒雨送药的薛永新,那位患者感动得流下了热泪,直握着薛永新的手久久不放。

因为长期免费发药,有时他弄得无钱生活,日子非常窘迫,每天只能吃八分钱一碗的素面度日。但是,薛永新的内心是快乐的。能为人们治病,能为真果祖师奔走,他感到每一天都充满意义。

美国人约翰·路巴克说:“有心让别人变得更快乐、更美好,即使只是举手之劳,也是值得称道的企图。”

能够给他人带来生活的希望,才是最崇高的、最可敬的企图。薛永新希望自己永远葆有这个积极向善的企图。

从1980年到1981年,整整两年的时间,薛永新多次往返于县、市、省之间,跑了很多部门,省委统战部、省民政局、省宗教局等,通过各种渠道,一次又一次地反映李真果的真实情况。他的执着和不懈地努力,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经过慎重研究,有关部门得出结论:李真果在“文革”中被打成反革命、地主、“一贯道”等罪名均系造反派所为,这些罪名不成立。李真果是无辜的。但由于历史原因,当时的政府部门没有下任何书面结论与文件,所以不存在平反与否。

虽然有一些遗憾,李真果在“文革”中所遭受的种种迫害因“不存在平反”而不了了之,但是,李真果的冤案终于有了明确的结果:李真果道人无罪。

历史终于还老人以清白。

李真果背负了十年之久的冤屈,尘埃落定。

其实,当地的干部群众、经他治愈的无数病人,早已在心中为他平了反。他坚持清静无为的道家学说,朴质坦荡、正直无私、修道求真、劝善救世的实践,已经在大众心中铸成了不可改移的形象。在民间一直流传着关于李真果的传奇故事。人们尊敬地称他“活神仙”“神医”“真果祖师”,这就是历史对这位生活在中国农村的宗教界人士——一代高道大德李真果的最好的评价。

薛永新急匆匆返回遂宁。他要将这个消息告诉老人。

一路上,他不知道是高兴,还是失望,可能这两种情绪都夹杂其中。两年的努力并没有白费,李真果的罪名得到了洗清,可是,却没有拿到有关“平反”的一纸文书。

回到遂宁,他把结果告诉了老人。

李真果点点头,似乎结果在他的意料之中,沉默了片刻后,说:“永新,你尽力了。”

“只是,这件事没有圆满。”薛永新难过地说。

“圆满在自己的心中。不要强求,已经很好了。”

“可是……”

“孩子,还记得我对你说过的话吗?”

“您说,你要知道自己在哪里,要去哪里。道爷爷,我已经知道了。”

我知道我在哪里,我在这里。我知道我要去哪里,那是我的方向。经过这两年的历练,薛永新已经领悟了这句话的深意。

李真果赞许地微笑了一下,又道:“将来你会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当你不知道自己在哪里的时候,忘记自己是谁,你就真正悟道了。”

“这是什么意思?”他一头雾水。老人家一会儿让我思考自己在哪里,一会儿又说,你要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这就是玄之又玄的道?

李真果微笑不语。

这是一个深玄的禅机。薛永新当时并不能体会,但在后来他深深地参悟了。

第六节 执法

薛永新在遂宁留下来了,跟李真果学道。他是唯一的道外弟子,也是唯一的没有身穿道服的居士。

一个夏天的黄昏,夕阳缓缓下坠。天空的一抹晚霞,像一片巨大的红叶落在山岗上。

薛永新在山上采药。他挽着袖子,那强劲的胳膊,结实的肌肉,看上去很有力。他俯下身,采摘草叶。那一双并不大,却清澈如泉水一般的眼睛,十分专注。而他清俊的面部侧影,静静的身姿,使他有一种飘逸出尘的气质。他身后的暮色越来越浓,晚霞加深了颜色。

他沐浴在一片紫色的黄昏里。

他喜欢这里,喜欢这样一种安静、祥和的氛围。这与他在云南尘土飞扬、机器轰隆的生活,完全是两样。两个不同的世界。

在李真果的指导下,加上他的勤奋与悟性,在短短的时间里,他已经能识别千百种草药。

此刻,他被眼前满山遍岭茂密的植物和芬芳的花草所吸引,这些都可能是珍贵的药材啊!他直起身,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芳香,顿时感到身体内浸入了一股流动的清气,浑身上下变得充满活力。

如果将来我也在满山遍岭种上一大片药材,该有多好!他心念一动。

“师弟!”身后一个声音传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他转过身去,见是大师兄玄一在远远唤他。

“祖师叫你赶快回去!”玄一走到他近前道。

从山下到山上,有几十余丈高,玄一师兄竟然毫不气喘,可见其内功有多深!真果祖师的弟子个个都是武功高人!他暗暗惊叹。

“有什么急事吗?”他问道。

“回去你就知道了。”玄一卖了个关子,表情神秘。

他不再追问,立刻挎上装满草药的背篓,随玄一师兄匆匆下山。

当薛永新回到李真果居住的旧式道院(实际上已被改造成农村院落),夜色刚好降临。

眼前的情景让他一阵惊讶。偌大而静谧的庭院布好了法坛,庭中央摆放着一张檀香木的香桌。香案上供着水果、米酒、蜡台花瓶等祭品,还有盛“圣水”的净盂。香炉上,氤氲的灵香缭绕,笼罩着神秘的气氛。

乡村在夜色中隐去,院后的山峰如墨。安静得可以听见落叶的声音。

这里很僻静,丘陵起伏,与村里所住的人家都相隔甚远,几乎没有外人到此。

山坡上的这座独立院子,好像一个独立的世界,超然于红尘之外。

同类推荐
  • 谋帅刘伯承

    谋帅刘伯承

    刘伯承是震撼20世纪中国军界的一代名将,早在护国战争、护法战争时期就以“军神”闻名;在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将领中,他的资历也少有人及。他不仅是八一南昌起义的参谋长、红军时期的总参谋长,还是抗战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的司令。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过彝区、千里跃进大别山,他一生经历战事无数,长于谋略,深得对手的敬畏。另外,在十大元帅中,刘伯承的特色是从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当到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是名副其实的“将军的校长”。毛泽东曾感叹:“刘伯承是条龙”。朱德称赞刘伯承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是“军事的奇才”。蒋介石则长叹手下无人堪比刘伯承。
  • 世有一人,如美景良辰:婉约词女李清照传

    世有一人,如美景良辰:婉约词女李清照传

    陌上拾得旧花钿,千年前在此经过的人,定是临水照花的易安。李清照,一位风华绝代的漱玉才人。她的《漱玉词》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有“误入藕花深处”的清媚娇憨,有“此花不与群花比”的孤傲才情,有“人比黄花瘦”的凄楚落寞,这样的女子,注定被万世的光阴铭记与怀想。若有一天,她的流年须要重溯,当必须如此解读。因为,此世间,唯女子最懂得女子。阅读是最盛大的静默,能无限趋近与契合内心。
  • 独裁良相:张居正

    独裁良相:张居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独裁良相:张居正》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张居正的人生故事。
  • 军中大医:黎介寿 黎磊石合传

    军中大医:黎介寿 黎磊石合传

    有这样两位攀登者,他们的身影频繁闪耀在国际医学舞台上,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万千患者心坎里……两位共同走过风雨历程的兄弟院士;两位各自取得辉煌成就的军中名医。一段世界医学史上美妙的传奇;一段中国医学界绝无仅有的佳话。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鼻祖——黎介寿;中国现代肾脏病学开拓者——黎磊石。
  • 李嘉诚布局中药港

    李嘉诚布局中药港

    李氏和记黄埔是进军中医中药产业的生力军。和黄公司加紧发展生命科技业务,马不停蹄进军内地药品、保健品市场。广州和黄健宝、同仁堂和记、上海和黄等纷纷成立,一时间战果累累。有人预测,李嘉诚与内地中药企业的结合,很可能成为中药产业领域最为成功的商业联姻。
热门推荐
  • 危险关系:总裁大人他有毒

    危险关系:总裁大人他有毒

    明明在他眼里,女人只是用钱买来的玩物,不配让他付出感情,但是不知道为何,内心会隐隐作痛。更没想到的是这个为了家人,不惜耗尽七年青春,抵押尊严跟在自己身边七年的丫头竟然在想着逃离!“你竟然敢骗我,哼,什么命中不命中,我告诉你,我不要你了。”霍千颜说完跑了出去。惹得沈文墨直喊:“你是我命中的妻,是注定的,你跑不掉了……”
  • 情话微甜你更甜

    情话微甜你更甜

    〖1V1〗甜文,不虐由于作者分手写不下去,停更,感谢支持
  • 岳游纪行录

    岳游纪行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长乐的贴身护卫

    长乐的贴身护卫

    薛仁贵东征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殊不知在大唐长安还有一个李尘,作为薛仁贵的师弟,又该掀起什么风浪呢,本书带读者走进不一样的大唐王朝。读者群:657847964
  • 古龙:楚留香新传(全4册)

    古龙:楚留香新传(全4册)

    读古龙长大的人,都活得很酷!在《楚留香新传》里,酷就是绝不做自己不屑做的事。 读了楚留香,你就会知道什么是理想人生! 113部电影、104部电视剧、32个游戏、14部漫画不是真正的古龙,刀一样、诗一样、风一样、酒一样的文字才是真正的古龙!《楚留香新传》系列全四册,囊括《楚留香新传:借尸还魂》《楚留香新传2:蝙蝠传奇》《楚留香新传3:桃花传奇》《楚留香新传4:新月传奇·午夜兰花》四部经典 。楚留香是古龙笔下一个不像人的人, 因为他完美得像神。 但是他终究是人, 他懂得人间悲苦, 享得人间喜乐。 他风流倜傥,人去留香。 他受人喜爱,蜂蝶簇拥。 他来去自由,绝不做自己不屑做的事。 他就是理想人生的化身。
  • 一切都从收徒九叔开始

    一切都从收徒九叔开始

    穿越茅山收徒九叔,凝聚万界气运,穿梭无尽时空,欢迎加入水群,群聊号码:759294878
  • 悠悠难忘

    悠悠难忘

    叶悠悠与突然冒出来的未婚夫鸡飞狗跳的生活
  • 迷箱

    迷箱

    近来落魄的宁耶得到了父亲留下的一个保险箱,据说这保险箱里有巨额的财富。可是父亲却没有说出开箱的密码,只留下了一句神秘的提示。金条,古董,宝器,有无数的好东西在这个箱子里!神秘的美女,奇诡的怪客,蠢蠢欲动的势力,却都纷纷涌现,觊觎箱子里的宝藏。且看宁耶如何一一应对,走向那最后的谜底……
  • 你的潜能刚刚开始

    你的潜能刚刚开始

    人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无穷,价值无比,这是上帝赋予每个人均等的能力,这是一本影响孩子一生励志成长的青少年读物,是兼优、品德高尚模范生必备天天进步手册。
  • Naondel

    Naondel

    Booklist called Maresi "utterly satisfying and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standard YA fantasy." Now, Naondel goes back to establish the world of the trilogy and tells the story of the First Sisters —the founders of the female utopia the Red Abbey. Imprisoned in a harem by a dangerous man with a dark magic that grants him power over life and death, the First Sisters must overcome their mistrust of one another in order to escape. But they can only do so at a great cost, both for those who leave and for those left behind. Told in alternating points of view, this novel is a vivid, riveting look at a world of oppression and exploitation, the mirror opposite of the idyllic Red Abb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