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800000021

第21章 换位思考彼此体谅 (1)

换位思考,可以让我们突破固有的思考习惯,学会变通,解决常规性思维下难以解决的事情;换位思考一下,你会理解别人为什么会那样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对别人多加宽容,多加体谅,多一份包容与理解,多一点体谅与信任,生活也就多了一分和谐。

换位思考是良好沟通的关键

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遭遇各种矛盾,如果能做到“换位思考”乃至“换位体验”,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去分析问题、感受体验,那就容易理解、容易沟通了。

换位思考和换位体验,就是把自己放到对方的位置,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去感受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通过换位思考,了解对方的需求,体谅对方的感受,从而相互了解、相互尊重,达成共识。

有一个农民在田间劳动,感到非常辛苦,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更是感到苦不堪言。他每天去田里劳动时,都要经过一座庙,看到一个和尚经常坐在山门前的一株大树树荫下,悠然地摇着芭蕉扇纳凉,他很羡慕这个和尚的舒服生活。一天他告诉妻子,想到庙里做和尚。他妻子很聪明,没有强烈反对,只说:“出家做和尚是一件大事,去了就不会回来了,平时我做织布等家务事较多,我明天开始和你一起到田间劳动,一方面向你学些没有做过的农活,另外及早把当前重要地农活做完,就可以让你早些到庙里去了。”

从此,两人早上同出,晚上同归,为了不耽误时间,中午妻子提早回家做了饭菜送到田头,在庙前的树荫下两人同吃。时间过得很快,田里的主要农活也完成了,择了吉日,妻子帮他把贴身穿的衣服洗洗补补,打个小包,亲自送他到庙里,并说明了来意。庙里的和尚听了非常诧异,说:“我看到你俩,早同出,晚同归,中午饭菜送到田头来同吃。家事,有商有量;讲话,有说有笑,恩恩爱爱。我看到你们生活过得这样幸福,羡慕得我已经下定决心还俗了,你反而来做和尚?”

这则故事不仅表现农民的妻子贤惠,还有一个换位思考的道理在里面。换位思考,让他们夫妇有了良好的沟通和理解。不仅没有伤了夫妻间的和睦,而且更加巩固了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与人处事,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全面考虑问题,这样看问题比较客观公正,可防止主观片面;对自己能将心比心,做到知足常乐;对人能够产生宽容态度,越发利于理解和沟通。

沟通是我们生活的主要部分。事实上,我们大多数人通常要花费50%~75%的时间同别人进行各种形式的沟通。通过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可以实现我们的目标和抱负,使我们的工作取得良好的进展,使日常的工作计划圆满完成。

良好的沟通谁都不会拒绝,企业希望与它的合作伙伴和顾客沟通无碍,个人希望和他的家人、朋友、同事融洽相处。但是,良好的沟通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可能会误解对方。你肯定见过这样的人:他们在和别人谈话时总是滔滔不绝;但是在别人说话时,他们却不肯认真倾听,而是在思考,思考如何进行下面的讲话。这样的人和别人的沟通肯定存在障碍,原因就是他们不会进行换位思考。

可以说,换位思考是良好沟通的关键。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国庆节的假期里,一位教授接待了十多位学生。教授和他的学生关系很好,在一块儿坦诚相待,不用说客套话、好听话,气氛自由与开放,让人舒畅。这些学生中还有人带来了自己的孩子。

吃过饭后,大家很自然地围坐一圈自由地交谈,渐渐地,大家不再以孩子为中心,转而谈到了教育、社会等较为严肃的话题。有个11岁的男孩悄悄地加入了谈话的阵营,他坐在地毯上依偎在他妈妈的脚下,而其余所有的人都坐在椅子上,只有他一个人因为没有座位而坐在地上。教授当时有一个闪念:“我应该坐在地上与他为伴。”但是,这个念头稍纵即逝,他并未采取行动。

突然,这个11岁的小男孩说:“我可不可以打断你们一下,我也想说句话。”大家说:“当然可以。”那个11岁小孩的话深深地震撼了教授:“你们知道婴儿为什么会在人多的场合哭吗?”大家都猜测,有人说,因为太吵了;有人说,因为他要引起注意……这个男孩继续说:“有个心理学家为了了解真正的原因,就蹲下来从婴儿的位置来看世界。他发现,婴儿没有办法看到别人的脸,只能看到大家的腿。”

这个时候,大家都睁着眼睛看着这个男孩,也彼此相望。教授非常赞赏他的勇气与所说的话,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高高在上”。于是,教授从座位上滑下来,坐在小孩的旁边,不仅给予他口头上的肯定,也用行动表示:“我听到了你所说的。”于是,他们开始交谈,特别是谈到对“恋爱”的看法,11岁小孩的言论让教授惊讶于他的成熟。最后,小孩和教授谈得很开心,年龄一点也不妨碍彼此的交谈,两人可以平等交流与分享彼此的经验。

不了解对方的立场、感受及想法,我们就无法正确地思考与回应。这个时候,替别人想想,在人际沟通上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工作和生活当中遇到问题或需要作出决策的时候,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问题,就容易沟通得多,结果也就好很多。

有位部门主管,近来与同事搞得不大开心。有一天,他紧锁双眉,两手不停按摩着心脏,生气地找朋友倾诉。朋友见他一脸苦恼,忙问:“出了什么事?”——原来,那天早上上班,进办公室时,大家居然都没有和他打招呼。

分配工作时,他们也是各人做着自己手里的事,没有人抬头答应一声,简直不把他放在眼里。他想想实在气不过,走出办公室时,竟又回过身来,气冲冲朝众人大吼一声:“都听见了吗?”谁知,竟然还是一片沉寂。他实在想不通:人与人之间怎么可以这样?

过了几天,他的朋友无意中遇见这位主管的一位同事,不无嗔怪地问:“你们明知他人不坏,为什么要那样对待他呢?”谁知,这位同事却也是满腹委屈地说:“哪里是我们不理他!你不知他那天走进门的样子,肌肉紧绷,满脸冰霜,真是吓死人,谁还敢开口?我们中的一个人小声唤了他一声,他也不答理,连正眼也不瞧他一下,我们如何凑得上去巴结他?”“那么,分配工作时,你们又为何不响呢?”“不都是照他的吩咐在做嘛!还要怎样呢?后来,他猛地大喝一声,真让我们吓了一大跳,他的脾气也太大了。”

听了在一件小事上两方的不同感受,他的朋友悟出了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的就如物理现象中的“作用与反作用”。若你想着别人的优点,想着他平日待你的种种好处,抱着爱的情绪去与他交谈时,你同样会感觉到他对你的喜爱和欢悦;但如果你心里对某人有了成见或疙瘩,尽管你口中没有说出来,但你的脸部表情、你的身体语言、你说话的口气,已将你心中的愤懑暴露无遗,因而你也就不可能得到热情的笑脸。如果有人在背后长时间的用目光盯着你看,尽管你背后没长眼睛,但你仍能感觉得到,你会情不自禁把头回过来看个究竟。可见,人的整个身体都能接受他人传来的“电波”。

所以,如果彼此有了误解和矛盾,不要埋在心里,最好的办法就是坦诚相见,及时与之沟通,不然的话,不良情绪会越积越多,误解会越来越深,以至发展到难以愈合的程度。反过来,如果及时沟通了,就会发现让你愤怒到极点的东西,原来只是小事一桩,并没有多少了不得的矛盾。正如上面故事中的主管,原来是他因为家里的事不开心,上班时不自觉地拉长了脸,从而引起了同事的误会。后来双方说开了,意见也就冰释了。

这件事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要想得到友谊,必须先以友善的态度对待别人。出现矛盾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及时沟通,才能化干戈为玉帛。如果主管和他的同事能够彼此体谅,为对方着想,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矛盾了。

听一位老人讲,一次他去商店,走在前面的年轻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他进去后才松手。老人向她道谢,女士说:“我爸爸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他在这种时候,也有人为他开门。”听了这话,老人心里热热的,联想很多。

我们不信冥冥中的上帝,但我们坚信自然中的法则。“换位思考”就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法则。

换位思考是基本的道德教谕。古往今来,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马太福音》的“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们,说着大意相同的话。

真理的身上布满伤痕。换位思考是人类经过长期博弈,付出惨重代价后总结出的黄金法则。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社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我们不能用自己的左手去伤右手,我们是同一棵树上的叶和果。克鲁泡特金在《互助论》中证明:只有互助性强的生物群才能生存,对人类而言,换位思考是互助的前提。

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日近日亲,日远日疏。”一个时间不接触,就会产生陌生感、疏离感,甚至无端的隔阂。但当我们接近、沟通之后,就会发现彼此仍是老朋友。但人毕竟是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和苦衷。因此,和别人交往时,我们应该多多地体谅他人、信任他人,尤其是对自己的同事和朋友,不要轻易去怀疑和诋毁。

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

人们之间的交往,总有许多分歧。如果你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你就会获得解决事情的办法。如果成功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看问题,并满足对方的需要。

成功人士所用的方法很简单,若想得到成功,就要转变一下思维方式,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如果将这条法则放于人际关系的交往中,同样适用。有了这条法则做后盾,就可以从容应对,最终获得融洽的人际关系,也赢得事业的辉煌。

同类推荐
  • 感恩企业 自动自发

    感恩企业 自动自发

    中国著名企业培训机构聚成资讯集团推荐优秀读本。缔造和谐双赢的工作哲学,培养完美企业的卓越动力。工作是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学会感恩方能实现自我价值。常怀感恩之心,自觉而出色地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
  • 企业家的思维盛宴:战略想象力如何决定企业成败

    企业家的思维盛宴:战略想象力如何决定企业成败

    本书共分为六章,精选了30项影响企业成败的思维法则,并结合大量经典案例,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战略想象力的内涵,帮助企业家成功构建战略想象力。书中对超前思维、蓝海思维、长尾思维、重点思维、前提性思维、柔性思维、顺势思维、简单思维、核心思维、迂回思维等分别做了详细具体的分析,目的是将思维法则转化形成战略想象力,以战略想象力指导企业实践,从而实现战略想象力的起飞与落地。本书适合企业家、管理咨询师、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及对企业管理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做一个懂感恩、负责任、讲忠诚的员工

    做一个懂感恩、负责任、讲忠诚的员工

    一本让人如何以最短的时间成为最优秀员工的超级畅销书。新员工入职培训最佳读本,80后、90后员工最需要阅读的职场手册。为企业提供人才管理最佳解决方案,本书有望成为未来2—5年员工职业化培训团购量最大的学习读本。
  • 自动自发

    自动自发

    自动自发就是没人要求你、强迫你,你却能主动而出色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本书阐述了做一名自动自发员工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做一名自动自发的员工,书中有具体的工作事例与理论相印证,非常利于读者理解本书的内容,并可使读者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运用。本书指导读者在工作中为企业、为自己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
  • 女人的资本大全集

    女人的资本大全集

    本书是一张温暖的女性地图,指引女人从容地游走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建立平衡和谐的幸福法则。在这些温暖隽永文字的引领下,挖掘你潜在的天赋资本,并大力去开拓和利用,让你每一个生命层面资本——容貌、智慧、感情、家庭、事业更加丰厚与完整,令你美丽一生、幸福一生。
热门推荐
  • 团队精神(大全集)

    团队精神(大全集)

    任何企业间的竞争,不仅仅是战略、财力、关系、人才等单方面的竞争,更是一个团队与另一个团队的精神竞争。弘扬团结协作精神对于建设好一个组织、一个企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我的人生不平常

    我的人生不平常

    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的女子,却有着一颗不平凡的心。为了自己的梦想拼命地努力着,却总是难以如愿;也许是不同于常人的思维,也许是命运的捉弄,注定了要让她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 许你放肆

    许你放肆

    她第一次谈生意,好事被他破坏打断,她泼他一脸酒水,却惹来他最冷酷的报复。“你要为你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直到,本少爷有兴趣愿意接受你的恳求为止。”再次见面,她屈服,他甩她冷眼外加贱踩她的尊严,“你除了一张脸之外,还有什么值钱的吗?”“如果你对我没有兴趣,现在我应该站在房外才对,不是么?”
  • 小甜甜的糖果城堡

    小甜甜的糖果城堡

    女追男?虐到极致才经典。辣椒水、装小丑、学蜘蛛人玩攀岩,没有什么不可以。怎样的男生值得人前赴后继?血统高贵萌火龙、百依百顺受帅哥、哀怨弃妇蜘蛛娘,双重人格虐妇巫……原来童话的世界,没有什么不能萌。
  • 台湾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论文汇编.2012卷

    台湾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论文汇编.2012卷

    本书系全国台湾研究会2012年度台湾研究优秀论文获奖论文集,共收录叶世明《两岸民调体系建构---兼谈审慎思辨民调理论方法的运用》、王建民《南台湾经济社会结构对岛内政治与两岸关系影响初探》、廖中武《政治社会化:台湾民众国家认同的建构路径》、孙云《新形势下海峡两岸在国际社会的合作析论》、童立群《表象与实质:探析台湾蓝绿矛盾的深层原因》、严泉《中间选民与台湾选举政治发展的新趋势》等优秀论文18篇,从多个角度对台湾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当年度台湾研究成果之集大成者。
  • 八骏图(沈从文小说全集)

    八骏图(沈从文小说全集)

    《八骏图》是沈从文都市题材小说中的典范之作,描写了所谓绅士淑女们不乏高雅却琐碎做作的情欲表达,沈从文以尖锐的笔法讽刺了都市人的生存方式,寄托了其对故乡自然、健康的生存状态的认同和赞扬。
  • 万界佣兵团

    万界佣兵团

    罗启成为了地球大老板的雇员,开始为地球大老板的成长而前往诸天万界探索。“老板,我抓了个外星人,咱们世界会不会有外星人突然就过来了?”“老板,我抓了个神仙,你现在能不能建立个天庭玩玩?”“老板,这次我抓到了个天使,你说要是建立西方神系,要是让他们知道他们的主是个东方人怎么办?。”
  • 重生之大仙帝

    重生之大仙帝

    仙帝转世,轮回重生,缘起缘灭,踏平世间一切不平。【求推荐票,收藏,打赏,各种】
  • 田园山林

    田园山林

    顾安心穿越了,成了大周朝镇南王的嫡长女顾安心!安心晕晕乎乎的想着这是要宅斗的节奏啊!还来不及担心自己还没点亮的宅斗技能,亲爹镇南王就战死岭南,宅斗也就顺势结束。等安心融合了前身的记忆清醒过来后,发现自己被一只“人熊”叼进了连绵的山林之中。只能自嘲:这是宅斗不成改成种田文了吗?在最初的惶恐不安后,安心只能接受,在这个不同于历史课本上的异世,努力让自己活得自在。“人熊”:媳妇,还有俺呢,俺会保护你的!
  • 3D打印:知道这些就够了

    3D打印:知道这些就够了

    本书适合对3D打印有兴趣,却不太了解的读者,同时本书也涉及一些比较深入的话题,即使是3D打印方面的专家也能有所收获。若你想快速了解3D打印,那么短小精悍的本书绝对能满足你的要求,直接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