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19200000022

第22章 海狗精

海狗群入侵半岛是很多年以前的事情了。这是蛤蜊们的灭顶之灾,更是渔夫的灾难—岛上居民赖以生存的蛤蜊采集业在这次劫难中也一蹶不振。从此以后,半岛的蛤蜊等贝类再也难聚集成当年的规模,海狗留下的创伤难以平复。

海狗群退去以后,渔夫们想起海狗还是怒气难平,尤其是那些以采集贝类为生的渔夫们。终于,他们在无事可做的冬季里鼓捣出了一项新的运动,传授给自家的子侄,后来逐渐演变为风靡岛上的儿童游戏,即射海狗。

他们用干枯的藤蔓扎出锥形,代表海狗踞坐在地的身子,并给它披上一件满是破洞的旧衫。海狗的头是木刻的,多数人家只拿一块近似于椭圆形的木疙瘩来凑数—从灶下揩了黑煤灰涂抹出双眼。经过这一步,海狗就算成了。可惜这样的眼睛用不了多久就会暗淡无光,当初又黑又亮的双眸仿佛失明,这就需要不断补充黑灰,而这脏活没有几个人愿意干,总是推来推去,最后选出一个倒霉蛋。哪知这倒霉蛋也是有脾气的,一怒之下把海狗头全都涂成了黑色,煤灰的碎屑还不停地往下掉,这应是我见到的最差劲的海狗造型了。当然也有雕工好一些的,直接在木疙瘩上刻出了双眼和胡须,甚至打磨出了双颊的轮廓,就连满嘴的白牙也在翕张的双唇中若隐若现,仿佛正在吐着热气,狂躁的气流在唇齿间出入。像这种雕工精细的海狗木偶,令人心生爱惜之意,极少有人愿意射中它,倒是那些难辨形貌的才被箭射得像刺猬,到最后不堪箭镞的重负而散架—不等那些柴草的内瓤着地,孩童们的喝彩声已经震天响起。

早春的午后,严寒还没有完全退去,孩童们已来到院外,拿着自制的黄竹小弓和槐木小箭,朝着海狗瞄准。他们紧闭着一只眼,仿佛要把那只闭着的眼给挤爆,不少孩子挤出了眼泪。弓弦一松,顿时乱箭齐发,有不少箭在空中互相碰撞,中途掉在了地上,更多的箭杆插进了墙上的石缝。这时有个孩子的箭仍在空中飞着,不偏不倚,刚巧把海狗的头给射中了。那支箭从海狗的嘴里穿进去,海狗的头本就不牢固,在箭的冲力下,海狗头微微偏向了一侧,看上去就像是海狗张口咬住了迎面射来的飞箭。

那个孩子可不管这些,周围的孩子也跟着起哄,只当是射中了,就跑到大人那里去请功。大人摸摸那个孩子的头,我远远望见他的嘴唇动了动,似乎是说了几句称赞的话,那个孩子便莫名激动起来。其他孩子看着眼热,便纷纷跑到屋里,跟自己家大人说自己射中了海狗,即便没有射中,也谎称自己射中了,这些孩子们得到的是同样的嘉许。于是,所有的孩子都兴高采烈,欢呼着冲出去。他们手中擎着的小弓,正保持着一种夸张的弧度,仿佛随时都会折断,随时都会反噬自身。那些年,你也身在其中,被裹挟在射海狗的大军中。

射海狗的热度持续升温,迅速蔓延到了附近的各岛上,狂热程度丝毫不亚于真枪实弹的战争。各种请功,各种虚报,各种嘉许,各种兴奋。这些似曾相识的场景,终于让你感到意兴阑珊。你对这个游戏的兴趣也一落千丈,但这丝毫改变不了射海狗游戏的热闹局面。你知道,射海狗的游戏依然聚拢了无数海岛少年。他们手里的箭有的斜着飞,有的旋转着飞。没有弓的少年,则徒手投掷标枪,落地时溅起的尘土令他们咳嗽不止。他们把最美好的年华,都耽溺在射海狗的游戏上了。作为靶子的海狗面无表情,席地而坐,对面前的喧闹无动于衷。

许多年后,当你离开半岛,和你同时代的人们还隐隐记得,你是第一个逃离了射海狗游戏的人。后来这个游戏被取消了,几乎一夜之间,海狗的玩偶就消失不见,当年痴迷于射海狗游戏的人们,也都不知去了哪里。他们终于被生活的洪流所淹没,在半岛的世俗生活中变得籍籍无名。他们的谎言和谄媚,也都一一被时间所原谅。但还有那么多人提起你,真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老笑话,你是其中的主人公,每次讲起来,讲者和听者都会笑翻在地,只因你是第一个,这是你在半岛留下的唯一的踪迹。

你知道,被围在垓心的那个玩偶,是已经化形为人的海狗精,是尝试着混迹人世的海怪。它刚踏上陆地,就被一个船老大误伤,负伤逃回到了海上。海狗精的人间之旅刚刚开始就结束了。关于海狗精的来历,不得不作出以下说明。

那是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正是蛤蜊丰收的好年景。人们还记得,在那一天的午后,连刮了三天的大风忽然停了,在空中悬浮的树叶垂直掉下来,落在人们衣服上。突如其来的安静让人们吃惊,人们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当晚出现了火烧云,西边靠近海面的天空上升起了翻滚的云层,东南方的海平线上亮起了三颗大星,随后又裂成了无数小星,直到布满天空。似这般喧闹的星空,以前没有见到过,以后也没有出现过。

随着夜晚的加深,群星消失了,也有人说是沉到海底了。紧接着,海滩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海狗,油亮的棕色身子冒出水面,一直朝渔村逼近,沿岸的居民从近海撤离。这时正是五月,蛤蜊最肥美的季节,海狗精正是蛤蜊的天敌,它们用前爪捧起蛤蜊,朝礁石上猛砸,贝壳碎裂,露出嫩肉,海狗们便在礁石上争抢蛤肉。它们把礁石当做餐桌,黑礁石上留下一片蛤壳的白色碎屑。整片海滩上的蛤蜊全都遭到了袭击,渔民的苦难来临了。那时节,蛤蜊的收成占了普通渔户收入的半数以上,大家走上街头,望着海狗涌动的棕色海滩唉声叹气,而那些棕色,正是海狗毛皮的颜色。渔夫面对奔涌而来的海狗们,就像农夫面对铺天盖地的蝗虫,他们所能做的,只有双手抱头慢慢坐在地上,默默忍受这巨大的伤痛。

海狗所带来的,除了伤痛,还有长久的恶心以及种种不适,这源自海狗肉的油腻。海狗原来也是可以吃的,海狗泛滥成灾时,沿海一带就有了捕捞海狗精的木船,将整船的海狗卸到岸上,这些海狗都是倒毙在鱼叉之下的。

海狗下锅煮熟后,所有的锅碗里都填满了滴着油脂的大块海狗肉,油腻得难以下咽,吃多了还容易腹泻。到了夜里,各家各户传来肚子的轰鸣,全村那么多的轰鸣形成了合奏,给村庄的上空带来了滚滚的雷鸣,每户人家的窗棂和门框上都震落了积年的灰尘。

这浩大的雷声终于惊动了一个赶夜路的人。他在街口停下了脚步,侧耳寻找那雷声的来源,四面八方的轰鸣与震颤都一一纳入了他的耳廓,叠加在一起的杂音不禁令他皱起了眉头。

这人是个船老大。他在海上呆了几天,眼见着海狗越聚越多,小船难以下水。海狗奔跑在浅滩里,船老大把捕获的海狗装进网兜,立即有新的海狗填补了原先的空白,朝船老大扑来。片刻之间,船老大就被海狗群包围。这些海狗无一例外地仰起头,摇晃着站起来,集体发出呜呜的喉音。巨大而又蠢笨的躁动,令船老大暗暗心惊。这些海狗们头一次看到一个人走到它们中间来,忍不住像看怪物一样打量着船老大。船老大在海狗群里被当做怪物来围观,顿觉浑身不自在。转身四顾,见海狗们伸出鳍状的手臂,朝他指指点点,三五一伙在一起交头接耳,用一种船老大听不懂的语言。

在海狗群中,船老大意识到,自己才是怪物。在密密匝匝的海狗的头颅中,他是如此与众不同。这种处境使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他身上仿佛受到无数戳刺,更有无数的目光抽打在身上。他置身于涡流的中心,随时都会有遭到吞噬的危险。海狗们的窃窃私语嗡嗡如蜂鸣般聒噪,不知是讥笑还是谩骂。船老大分明看到一只海狗掩口而笑,它的鳍角宛如优雅的黑线手帕,恰到好处地掩住了海狗嘴角的钢鬣,阳光为其手帕描上一线金边,使这只半遮面的海狗更显妩媚。

船老大在海狗群里终于忍受不住,扔了网兜跑上岸来。出乎意料的是,他的逃跑并没有引起海狗的阻截与攻击。海狗群自动退让出一条路,那一丛棕色的脑袋齐刷刷转向海岸,它们颈椎上的骨节爆响成一片,船老大在一阵轰鸣中狼狈逃窜。海狗们也不再追赶,他们饶有兴味地目送着船老大狂奔到岸上,棕色的海狗的阵仗也撤回到水中。在看不见的海的深处,一阵水声大作,泥沙溅上来,有几滴还蹦进了船老大的嘴里,这是船老大平生所见的最为恐怖的场面。好在海狗们只会围观,并无攻击能力—它们的围观,又何尝不是一种攻击?你因此而想起了离开半岛以后的生活,并且心有戚戚。

这天晚上,船老大从海边回来,摇摇晃晃回家去。他刚在海边的野店里和几个船夫喝饱了酒,经众人劝慰,所受的惊吓已经完全散去。漫天的雷声让他感到惊讶,因为天上没有一片云彩,星斗月光照耀四方。他只顾仰着头看天,没留神与对面走来的人撞了个满怀,差点被撞倒在地。

彼时的船老大正当盛年,手里还攥着双股的鱼叉,叉尖在他身后的地面上留下了两道细而深的辙印。借着酒力,他抡圆了鱼叉,给了对面的人一鱼叉。对面那人穿着紫色衣裳,手里还擎着一把折扇,挨了一鱼叉后应声倒地,手里的折扇也转着圈飞出去了。船老大的鱼叉正戳在那人的膀子上,那人连哼也没哼,就地翻滚几下,径直跳进海里去。紧接着传来了哗哗的水声,那人便逃走了。

在那人落水的刹那,船老大看到那人长着棕色的海狗头,头顶还生着蜷曲的黑发。船老大的酒也醒了一半,自知闯了大祸,也不敢声张,抱着鱼叉回家去了。想起落水那个人的貌相,有似曾相识之感,但他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船老大兀自忐忑了一夜,到黎明时分才昏沉沉睡去。

第二天人们发现,在海滩上盘踞多日的海狗群居然朝着深海退去了。海湾里的蛤蜊得救了,海狗群被新一轮的潮水带走,那些棕色的脑袋被大水覆盖。船老大在家里找出了鱼叉,见叉上布满了海狗的棕色绒毛,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细密的汗珠从前额渗出来。他遇到的正是操纵海狗群的海狗精。他误伤了化作人形混迹渔村的海狗精,使入侵的海狗群全线溃败。你知道,这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同类推荐
  • 论语读人

    论语读人

    江苏名师黄厚江经过长期的教学研究,对《论语》进行了极有见地的诠释和解读,为阅读《论语》这部经典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和全新的解读方式。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圣人本心。以常人的眼光,从九个不同具体角度解读孔子,圣人既不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伟人形象,又具有常人的可亲可爱之处。第二辑:十哲风德。尽显孔门弟子十位最为杰出者的风范德行。第三辑:贤人俊采。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展示孔门“七十二贤”中代表人物的风采气度。二十一个人物,音容犹在,个性鲜明。作者把《论语》读成传记,把文化经典读成故事。全书选取《论语》经典篇章,准确译注,合理描写;既有学术价值,又无学究气味;既轻松有趣,又耐人寻味。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有关内容。
  •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屹立千年的文明古迹,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奥秘?流淌万年的文明河流,述说着怎样的智慧心语?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追忆文明古迹,有的针砭社会时弊,有的思索文明走向,让您跨越东西方文化,纵横寰宇,俯仰天地,从整体视角品悟“文明与文化”这部大书。
  • 站立与行走:从王安忆和虹影的作品看女性写作的双重向度

    站立与行走:从王安忆和虹影的作品看女性写作的双重向度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史以来,性别就不再保持自然性的单纯色彩,而是被涂抹上种种社会观念,以至于形成一套强大的性别秩序系统。性别二元对立反映了传统性别秩序中的性别定位。男人占据着能动的位置,是光明、权力的象征;女性则是被动、柔弱、阴暗的。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而出现的女权主义文学理论,则对这种男性对于女性的遮蔽进行了揭示和审视。它们探寻女性创作的传统,破除男性在创作中的霸权地位;它们解构菲勒斯中心主义,重新发现和确立女性自我。
  • 山西面食

    山西面食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热门推荐
  • 麻二娘的锦绣田园

    麻二娘的锦绣田园

    职场精英麻敏儿穿越了,穿到一个被流放的庶子女儿身上,这也罢了,竟有爹没娘,没娘的孩子是根草啊,是不是有点惨?可,身为独生子女的她,突然多了帅大哥一枚,小正太弟弟一个,还有软萌可爱的小妹,瞬间觉得未来可期!却,正值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旱,流放途中,逃荒逃难,颠沛流离,缺衣少食,怎一个惨字了得。不怕,不怕,咬牙挺到流放之地,咱捋袖卷脚管,上山打猎,下河摸鱼,种田,经商,带着亲人发家致富!哈哈,至于眼红的七大姑、八大姨如何鸡飞狗跳咱当没看到,该干嘛干嘛;呵呵,亲爷亲奶,你们想以孝压人,那也得看看本姑娘愿不愿,哼!嘻嘻,俊秀老爹你别跑啊,咱手里有银子了,给你娶个娇俏小娘子,什么?我胡闹,嘿嘿……那爹你喜不喜欢嘛!呃……你确定只给我们找个善良的后娘?本文又名《麻二娘的彪悍人生》《小将与种田小娘不得不说的故事》,一对一,实力种田,权谋佐餐,看萝莉外皮、心智成熟的小白领如何下手外表坚冷成熟、内心幼稚的小将。
  • 桐谱

    桐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游痕留墨:郑振铎作品精选

    游痕留墨:郑振铎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

    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穿越到了部落冲突

    我穿越到了部落冲突

    江然穿越到部落冲突的世界中。身为十二本的顶尖玩家,刚来这里居然被一个小部落的野蛮人给捉了?然后还成了这个部落的小卒子?不怕,觉醒穿越者的超强能力!而就在江然洋洋得意的时候才发现,这个世界似乎不止他一个穿越者!!!(部落冲突成长文,变强文)
  • 秋芦霁月

    秋芦霁月

    因为与太后已逝的小公主同一日生辰,她成了皇帝拉拢自己爹娘的棋子被“请”进宫。开始了提线木偶的生活,身处漩涡中心的她被一张圣旨赐婚给了当朝摄政王。本以为是另一个折磨的开始,却意外发现了重重华服下的另一个“他”。身处寒潮汹涌,明枪暗箭下的种种不得已,让两人越绑越紧。原来高门深院之中也可以有心心相系,深宫之中也可以有深情。他的拼死相护,她的不顾一切,换来了两人携手与共。
  • 叶子的诗海梦

    叶子的诗海梦

    我们是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我们是一群来自不同民族的人,我们是一群来自不同城市的人,我们有着同一个梦想,我们有着同样一份执着,唱响新时代,80后,90后的诗歌梦,我们因为诗歌结缘,我们因为诗歌相遇,我们因为诗歌相知,我们因为诗歌相识,我们因为诗歌相爱,诗歌是我们的朋友,诗歌是我们的知己,诗歌是我们的媒人,诗歌是我们的生命,诗歌是我们的灵魂!
  • 穿越之云巅之上

    穿越之云巅之上

    云巅?什么鬼?这里的人居然是用云做的?!额,这位用云造人的大神,请问您是想和女娲娘娘一较高下吗?实验室故障,柳青黛被莫名其妙地被一个叫钨金的家伙拉到了这个叫云巅的世界,所以是平行宇宙?还是什么外太空另类星球?柳青黛正担心不会说云巅的话,也不会写什么云巅字,那她在云巅可怎么活下去啊?钨金安慰她“没事,这里说汉语,写汉字,你不用担心交流会有障碍。”原来这个钨金就是所谓的云巅创世神,他神游到地球,在中国落脚,所以就学了中文啦。不过这个乱入的经典棋盘问题是怎么回事?钨金表示:一不小心走了个神,飘去国外游了一圈。钨金具体在哪个年代神游的,已不可考,因为钨金神游真的是魂魄离体的那种神游,等他回神过来,已经忘了大半,只依稀记得语言文字以及一些服饰。简而言之,云巅的服饰有种各个朝代的大杂烩的既视感。柳青黛自我安慰:既来之则安之,重生一次不容易啊,那就在这个云巅好好生活吧!PS:这写的是一群人的故事,所以会有好多个副本,男女主只是戏份较其他人略多一点。
  • 穿越女的逆袭:朱门寒户

    穿越女的逆袭:朱门寒户

    夏知瑾从未想过来到另一个世界,她会有截然不同的生活。普通的打工仔摇身一变成了侯府千金,自此不用为生存而烦恼。与古人没话题,不怕还有相同经历的老乡宋楚然陪聊。只是老乡就没有那么幸运,从有钱人成为伺候人的丫环。最初的友谊,在接踵而来的事端中仿佛产生了变化。离别、矛盾、阴谋、爱恨情仇……不知何时,夏知瑾的生活不再平静了。
  • 文学的生命:我和我的作家朋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文学的生命:我和我的作家朋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是作者基于长期的文学编辑实践,在与作家深入的交往交流中,创作的一本既有“文”也有“人”、既有“情”也有“识”、既有历史也有当下的散文集。书中的文章深情凝重,以绵密细腻的笔触记录了作者在文学界的行走,也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文学的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