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21700000003

第3章 第一天(1)

《十日谈》的第一天由此开始。作者首先对十个男女集合的缘由作了说明。以下便是他们在潘比妮亚领导下,各自随意所说的故事。

温雅的女士们,我深知你们天生都是富于同情心的,读着这本书,免不了要认为故事的开端是太悲惨愁苦了,叫人们不禁惨然想起不久前发生的那一场可怕的瘟疫,这对于身历其境或是耳闻其事的人,都是一件很不好受的事。不过请别以为读着这本书,又要害你们叹息、掉泪,就此吓得不敢再往下读了。本书的开端虽然凄凉,却好比一座险峻的高山,挡着一片美丽的平原,翻过前面的高山,就来到那赏心悦目的境界;攀援的艰苦将换来加倍的欢乐。乐极固然生悲,悲苦到了尽头,也会涌起意想不到的快乐。

所以这只不过是暂时的凄凉——我说是暂时的,因为也不过占了寥寥几页篇幅罢了;接着而来的就是一片欢乐,像方才预告的那样——要不是这么声明在先,只怕你们猜想不到苦尽还有甘来呢。说真话,我真不愿意累你们走这条崎岖小道,可是此外又没有旁的路可通,因为不回顾一下悲惨的过去,我没法交代清楚你们将要读到的那许多故事,是在怎样的一种情景下产生的;所以只好在书里写下这样一个开头。

在我主降生后第一千三百四十八年,意大利的城市中最美丽的城市——就是那繁华的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可怖的瘟疫。这场瘟疫不知道是受了天体的影响,还是威严的天主降于作恶多端的人类的惩罚;它最初发生在东方,不到几年工夫,死去的人已不计其数;而且眼看这场瘟疫不断地一处处蔓延开去,后来竟不幸传播到了西方。大家都束手无策,一点防止的办法也拿不出来。城里各处污秽的地方都派人扫除过了,禁止病人进城的命令已经发布了,保护健康的种种措施也执行了;此外,虔诚的人们有时成群结队,有时零零落落地向天主一再作过祈祷了;可是到了那一年的初春,奇特而可怖的病症终于出现了,灾难的情况立刻严重起来。

这里的瘟疫,不像东方的瘟疫那样,病人鼻孔里一出鲜血,就必死无疑,却另有一种征兆。染病的男女,最初在鼠蹊间或是在胳肢窝下隆然肿起一个瘤来,到后来愈长愈大,就有一个小小的苹果,或是一个鸡蛋那样大小。一般人管这瘤叫“疫瘤”,不消多少时候,这死兆般的“疫瘤”就由那两个部分蔓延到人体各部分。这以后,病征又变了,病人的臂部、腿部,以至身体的其他各部分都出现了黑斑或是紫斑,有时候是稀稀疏疏的几大块,有时候又细又密;不过反正这都跟初期的毒瘤一样,是死亡的预兆。

任你怎样请医服药,这病总是没救的。也许这根本是一种不治之症,也许是由于医师学识浅薄,找不出真正的病源,因而也就拿不出适当的治疗方法来——当时许许多多对于医道一无所知的男女,也居然像受过训练的医师一样,行起医来了。总而言之,凡是得了这种病、侥幸治愈的人,真是极少极少,大多数病人都在出现“疫瘤”的三天以内就送了命;而且多半都没有什么发烧或是其他的症状。

这瘟病太可怕了,健康的人只要一跟病人接触,就染上了病,那情形仿佛干柴靠近烈火那样容易燃烧起来。不,情况还要严重呢,不要说走近病人,跟病人谈话,会招来致死的病症,甚至只要接触到病人穿过的衣服,摸过的东西,也立即会染上病。

骇人听闻的事还有呢。要不是我,还有许多人眼见目睹,那么,这种种事情即使是我从最可靠的人那儿听来的,我也不敢信以为真,别说是把它记录下来了。这一场瘟疫的传染可怕到这么一个程度,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会传染,就连人类以外的牲畜,只要一接触到病人,或是死者的什么东西,就染上了病,过不了多少时候,就死了,这种情形也是屡见不鲜。有一天,我亲眼看到有这么一回事:大路上扔着一堆破烂的衣服,分明是一个染病而死的穷人的遗物;这时候来了两头猪,大家知道,猪总是喜欢用鼻子去拱东西的,也是合该它们倒楣,用鼻子把那衣服翻了过来,咬在嘴里,乱嚼乱挥一阵;隔不了一会,这两头猪就不住地打起滚来,再过了一会儿,就像吃了毒药似的,倒在那堆衣服上死了。

活着的人们,每天看到这一类或大或小的惨事,心里就充满着恐怖和种种怪念头;到后来,几乎无论哪一个人都采取了冷酷无情的手段:凡是病人和病人用过的东西,一概避不接触,他们以为这样一来,自己的安全就可以保住了。

有些人以为唯有清心寡欲,过着有节制的生活,才能逃过这一场瘟疫。于是他们各自结了几个伴儿,拣些没有病人的洁净的宅子住下,完全和外界隔绝起来。他们吃着最精致的食品,喝着最美的酒,但总是尽力节制,绝不肯有一点儿过量。对外界的疾病和死亡的情形他们完全不闻不问,只是借音乐和其他的玩意儿来消磨时光。

也有些人的想法恰巧相反,以为唯有纵情欢乐、豪饮狂歌,尽量满足自己的一切欲望,什么都一笑置之,才是对付瘟疫的有效办法。他们当真照着他们所说的话实行起来,往往日以继夜地,尽情纵饮,从这家酒店逛到那家酒店,甚至一时兴来,任意闯进人家住宅,为所欲为,也没有人来阻拦他们,因为大家都是活了今天保不住明天,哪儿还顾得到什么财产不财产呢。所以大多数的住宅竟成了公共财产,哪一个过路人都可以大模大样地闯进去,只当是自己的家一般占用着。可是,尽管他们这样横冲直撞,对于病人还是避之唯恐不及。

浩劫当前,这城里的法纪和圣规几乎全都荡然无存了;因为神父和执法的官员,也不能例外,都死的死了,病的病了,要不就是连一个手底下人也没有,无从执行他们的职务了;因此,简直每个人都可以为所欲为。

还有好多人又采取了一种折衷的态度。他们既不像第一种人那样严格节制着自己的饮食,也不像第二种人那样大吃大喝、放荡不羁。他们虽然也满足自己的欲望,但是适可而止;他们并没有闭户不出,也到外面去走走,只不过手里总要拿些什么鲜花香草,或是香料之类,不时放到鼻子前去嗅一下,清一清神,认为要这样才能消除那充满在空气里的病人、药物和尸体的气味。

有些人为了自身的安全,竟抱着一种更残忍的见解。他们说,要对抗瘟疫,只有一个办法——唯一的好办法,那就是躲开瘟疫。有了这种想法的男男女女,就只关心他们自己,其余的一概不管。他们背离自己的城市,丢下了自己的老家、自己的亲人和财产,逃到别的地方去——至少也逃到佛罗伦萨的郊外去,仿佛是天主鉴于人类为非作歹,一怒之下,降下惩罚,这惩罚却只落在那些留居城里的人的头上,只要一走出城,就逃出了这场灾难似的。或者说,他们以为留住在城里的人们末日已到,不久就要全数灭亡了。

这些人的见解各有不同,却并没个个都死,也并没全都逃出了这场浩劫。各地都有好些各色各样的人在自身健康时,首先立下榜样,教人别去理会那得病的人,后来自己病倒了,也遭受人们的遗弃,没人看顾,就这样断了气。

真的,到后来大家你回避我,我回避你;街坊邻舍,谁都不管谁的事;亲戚朋友几乎断绝了往来,即使难得说句话,也离得远远的。这还不算,这场瘟疫使得人心惶惶,竟至于哥哥舍弃弟弟,叔伯舍弃侄儿,姊妹舍弃兄弟,甚至妻子舍弃丈夫都是常有的事。最伤心、叫人最难以置信的,是连父母都不肯看顾自己的子女,好像这子女并非他们自己生下来似的。

因此许许多多病倒的男女都没人看顾,偶然也有几个朋友,出于慈悲心,来给他们一些安慰,不过这是极少数的;偶然也有些仆人贪图高额的工资,肯来服侍病人,但也很少很少,而且多半是些粗鲁无知的男女,并不懂得看护,只会替病人传递茶水等物,此外就只会眼看着病人死亡了。这些侍候病人的仆人,多半因此丧失了生命,枉自赚了那么些钱!

就因为一旦染了病,再也得不到邻舍亲友的看顾,仆人又这样难雇,就发生了一种闻所未闻的风气。那些奶奶小姐,不管本来怎么如花似玉,怎么尊贵,一旦病倒了,她就再也不计较雇用一个男子做贴身的仆人,也再不问他年老年少,都毫不在乎地解开衣裙,把什么地方都在他面前裸露出来,只当他是一个女仆。她们这样做也是迫于病情,无可奈何;后来有些女人保全了性命的,品性就变得不那么端庄,这也许是一个原因吧。

有许多病人,假如能得到好好的调理,本来可以得救,现在却都死去了。瘟疫的来势既然这么凶猛,病人又缺乏护理,叫呼不应,所以城里日日夜夜都要死去大批大批的人,那情景听着都叫人目瞪口呆,别说是当场看到了。至于那些幸而活着的人,迫于这样的情势,把许多古老的习俗都给改变过来了。

照向来的风俗说来(现在也还可以看到),人死了,亲友邻居家的女眷都得聚集在丧事人家,向死者的家属吊唁;那家的男子们就和邻居以及别处来的市民齐集在门口。随后神父来到,人数或多或少,要看那家的排场而定。棺材由死者的朋友抬着,各人点了一支蜡烛,拿在手里,还唱着挽歌,一路非常热闹,直抬到死者生前指定的教堂。但是由于瘟疫越来越猖獗,这习俗就算没有完全废除,也差不多近于废除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新的风气。病人死了,不但没有女人们围绕着啜泣,往往就连断气的一刹那都没有一个人在场。真是难得有几个死者能赚到亲属的哀伤和热泪;亲友们才不来哀悼呢——他们正在及时行乐,在欢宴,在互相戏谑呢。女人本是富于同情心的,可是现在为了要保全自己的生命,竟不惜违背了她们的本性,跟着这种风气走。

再说,人死了很少会有十个八个邻居来送葬;而来送葬的决不是什么有名望有地位的市民,却是些低三下四的人——他们自称是掘墓者;其实他们干这行当,完全是为了金钱,所以总是一抬起了尸架,匆匆忙忙就走,并不是送到死者生前指定的教堂,而往往送到最近的教堂就算完事。在他们前面走着五六个僧侣,手里有时还拿着几支蜡烛,有时一支都不拿。只要看到是空的墓穴,他们就叫掘墓人把死尸扔进去,再也不自找麻烦,郑重其事地替死者举行什么落葬的仪式了。

下层阶级,以至大部分的中层阶级,情形就更惨了。他们因为没有钱,也许因为存着侥幸的心理,多半留在家里,结果病倒的每天数以千计。又因为他们缺乏适当的医治,无人看护,几乎全都死了。白天也好,黑夜也好,总是有许多人倒毙在路上。许多人死在家里,直到尸体腐烂,发出了臭味,邻居们才知道他已经死了。

城市里就这样到处尸体纵横,附近活着的人要是找得到脚夫,就叫脚夫帮着把尸体抬出去,放在大门口;找不到脚夫,就自己动手;他们这样做并非出于恻隐之心,而是唯恐腐烂的尸体威胁他们的生存。每天一到天亮,只见家家户户的门口都堆满了尸体。这些尸体又被放上尸架,抬了出去,要是弄不到尸架,就用木板来抬。

一个尸架上常常载着两三具尸体。夫妻俩,或者父子俩,或者两三个兄弟合放在一个尸架上,成了一件很普通的事。人们也不知道有多少回看到两个神父,拿着一个十字架走在头里,脚夫们抬着三四个尸架,在后面跟。常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神父只道要替一个人举行葬礼,却忽然来了六七具尸体,同时下葬,有时候甚至还不止这么些呢。再也没有人为死者掉泪,点起蜡烛给他送丧了;那时候死了一个人,就像现在死了一只山羊,不算一回事。本来呢,一个有智慧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偶尔遭遇到几件不如意的事,也很难学到忍耐的功夫;而现在,经过了这场空前的浩劫,显然连最没有教养的人,对一切事情也都处之泰然了。

每天,甚至每小时,都有一大批一大批的尸体运到全市的教堂去,教堂的坟地再也容纳不下了,尤其是有些人家,按照习俗,要求葬在祖茔里面,情形更加严重。等坟地全葬满了,只好在周围掘一些又长又阔的深坑,把后来的尸体几百个几百个葬下去。就像堆积在船舱里的货物一样,这些尸体,给层层叠叠地放在坑里,只盖着一层薄薄的泥土,直到整个坑都装满了,方才用土封起来。

当时整个城里的种种凄惨景象也不必一一细谈了,我只要再补说一句,当城内瘟疫横行的时候,郊外的市镇和乡村也并没逃过这一场浩劫;不过灾情不像城里那样声势浩大罢了。可怜的农民(以及他们的家人),住在冷落的村子里,荒僻的田野中,一旦病倒了,既没有医生,也没有谁来看顾,随时倒毙在路上,在田里,或者死在家门口。他们死了,不像是死了一个人,倒像是死了一头牲畜。

城里的人们大难当前,丢下一切,只顾寻欢作乐;乡下的农民,自知死期已到,也再不愿意从事劳动,拿到什么就吃什么;从前他们在田园上、在牛羊上注下了多少心血,寄托过多少期望,现在再也顾不到了。这样,牛、驴子、绵羊、山羊、猪、家禽,还有人类的忠诚的伴侣——狗,被迫得离开圈栏,在田里到处乱跑——田里的麦早该收割了,该打好收藏起来了,却没有一个人来过问一下。这些牲口,有许多好像赋有理性似的,白天在田野里吃饱了草料,一到天晚,虽然没有牧人来赶,也会自动走回农庄来。

同类推荐
  • 续家谱

    续家谱

    范家续家谱的工作刚结束,在城里混阔事的软舞就传下话来,我也姓范,为什么不能入范家的家谱?这可不是个小事儿,这不是骂人吗?软舞大号清石,是范家清字辈里,混得最有头脸的一个,也是地地道道的范家庄人。没生在范家庄,却长在范家庄,从小喝着微山湖里的水,吃着微山湖里的鱼鳖虾蟹长大。现在日鼓大了,固定资产几个亿,有搞房地产的建筑公司,还有几个厂子。村里传言,一说他省里有人市里有人,二说他和县长玩成了老仁。
  • 追忆逝去的时光:女囚(第5卷)

    追忆逝去的时光:女囚(第5卷)

    《女囚》法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马塞尔·普鲁斯特的意识流代表作《追寻逝去的时光》(或译《追忆逝水年华》)的第5卷。本版系“周克希译文集”的一种。全书为周先生的全新翻译,首次在国内出版。小说叙述男主人公如何将女友阿尔贝蒂娜“囚”于家中,直至某一日醒来,却发现她已逃之夭夭。恋爱双方互为陌生人,又渴望了解对方,产生出一场嫉妒型的爱情,作者对这种心态作了淋漓尽致的剖析。
  •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本书以1482年的法国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天真纯洁的吉普赛姑娘爱丝美拉达、年轻英俊的卫队长浮比斯、道貌岸然阴险毒辣的主教代理弗罗洛、外形畸形丑陋而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希魔多……作品以这些人物的关系为主线,讲述了一个具有15世纪巴黎风俗的鲜明色彩的奇异故事。美与善的化身爱丝美拉达最后被教会、法庭诬蔑为“女巫”、“杀人犯”,并被判处绞刑;卡希魔多终于认清了弗洛罗的狰狞面目,把他从钟楼顶上推下来摔死,来到刑场,抱着爱丝梅拉达的尸体遁入了墓地……丰富的想象,怪诞的情节,奇特的结构,构成了作者诉说人类与宗教、社会、自然的矛盾这一永恒的命运主题。本译本译文洒脱,多用短句,节奏明快。
  • 中国奇异档案记录(第三季)

    中国奇异档案记录(第三季)

    二十世纪末,中国考古史上理论存在的国度相继被发现,楼兰、西陵国、庸国揭开神秘面纱,让世界震惊,被怀疑来自异世界的文明——古蜀国浮出水面。华夏神州,民间门派源远流长,湘西赶尸、西南蛊术、木工压胜术、和合术………中国民间流传千年的异术一一披露,探寻背后的科学真相。台湾华航罹难者神秘留言、孟照国“第三类接触”事件、台湾红衣小女孩事件……中国都市诡异传说真相追踪。湖南张家界神堂湾、昆仑魔鬼谷、四川黑竹沟、“亚洲百慕大”澎湖列岛……亟待解密的地理发现,中国未知地域引发无限科学遐想。融汇中国千年来诡异,叵测,不可思议大事件,本书带您深入探索诡异神秘的现象,层层揭秘匪夷所思的内幕。
  • “妃”你不可

    “妃”你不可

    虽然“永远”只有剪短的两个字,却无人能用文字说的完全,“永远”到底有多远,它不会随着生命的终结二消散,真正的永远是藏在心底,尽管天会变,人会老,但那颗心都不会变。
热门推荐
  • 蔷薇王国之神

    蔷薇王国之神

    蔷薇王国女王询问艾莉兹:“为什么你的领地周围,到处都盛开着百合花呢?”QQ群:205348303
  • 承乾秘事

    承乾秘事

    ※☆新书《贵人策略》已发,请移步——脑海自带百货商场,本想吃瓜看戏混迹宫廷,不想穿越就带娃,娃的名字叫胤禛,得!来呀~宫斗吧~~——※☆穿越大清朝,成为膳房宫女?好吧,可以自食其力,混吃等出宫。等等……掐指一算,不对啊,我是四爷他妈!“皇上远征漠西蒙古,就不要带臣妾了吧。”“好。”“可你是朕的幸运星,你不和朕一起,朕打了败仗算谁的?”——某位紫禁城的大人物,是撵不走的黏人精。看乌雅?景瑜一手烂牌,如何翻手为云!
  • 娶个老婆回家供着

    娶个老婆回家供着

    【女主痞气邪魅双人格,男主霸气神秘双身份】厉少说,“我老婆温柔贤惠,是名媛淑女,平常不拍戏的时候,就爱在家弹琴下棋画国画。”众人默,所以,那个一夜挑了京城十三少的机车女王,是谁家媳妇?厉少还说,“我老婆单纯善良,还富有爱心,平常连一只蚂蚁都不忍踩死。”众人再默,所以,那个在片场徒手灭了一窝毒蛇的女侠,又是谁家媳妇?月黑风高夜,厉少抱着枕头走进卧室,望向正在认真看剧本的某影后,“老婆,今晚求宠爱!”这时,被窝里钻出一只软萌的小奶包,“不行不行!今晚妈咪是本宝宝的!”
  • 神魄榜

    神魄榜

    星魄大陆每个人都有一种名为神魄的精神物质,而这个大陆所有强大的职业都需要神魄发出的特殊能量为基础。
  • 医毒双绝:腹黑王爷俏萌妻

    医毒双绝:腹黑王爷俏萌妻

    她是21世纪的医毒圣手,天生拥有万能的多啦系统,在现代可谓是医学界的顶级人物,那生活过的有滋有味!可是,她的系统要升级,竟给她整穿越了。穿越就穿越,且还是个疯小姐,不过,那都不是事儿,等她将玉女形象给扳过来就行。又遇到个中血毒的傻子王爷,不过,那也不是事儿,给王爷做个手术换血就ok了。最后,老皇帝一道圣旨,嘿!疯子和傻子成婚了。
  • 门主大人

    门主大人

    “恭喜宿主,获得黄蓉打狗棒法体验卡一张,时效为一个月。”“恭喜宿主,获得北丐洪七公专属套装,使用后,增加降龙十八掌威力二十点。”燕北来到另外一个世界,外挂傍身,系统激活,建立无敌宗门。
  • 一目卿烟

    一目卿烟

    她一穿越就被追杀!好在继承了一身好武艺,她反杀杀手,又获取高薪工作,她原想挣个小钱钱,过过小日子…可人生岂能一帆风顺,她还是不得已地被卷入了争斗,算计,阴谋,时时都有人想要她的命。可她又岂能将性命轻易奉上?她的人生格言是便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斩草除根!什么?还真来了一个总想犯她的俊郎少年?要不看在他哪哪儿都好的份上,让他犯一次?
  • 中国社会体育参与中的妇女与性别差异

    中国社会体育参与中的妇女与性别差异

    本书梳理了社会性别、妇女体育与性别问题、性别平等与差异等问题,论述了传统社会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和社会转型时期三个时期妇女社会体育参与中存在的性别差异与平等问题。
  • 金箓十回度人午朝开收仪

    金箓十回度人午朝开收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丝墨

    丝墨

    机缘巧合,她破坏了他的相亲,自此他便坠入她迷人的眼眸,丝丝入蜜情如墨第一次被泼了咖啡,还从她口中听到‘肉偿’俩字第二次见面就被拉来亲亲,还塞给他一百元,说是不占便宜然后....再然后....叶墨怀便一发不可收拾的陷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