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34200000004

第4章

黄昏时分,杏园堡村的人们刚刚回到家里吃夜饭,嘡嘡嘡锣声和敲锣人的喊叫声,就沿着街巷响过来了——

乡里社里有命令,

男女老少都听清。

今天夜里有霜冻,

社员组员齐出征。

自带一捆高粱秆,

庙院门口来集中。

今晚防霜最当紧,

为得夏秋好收成。

……

敲锣传令的郝同喜在村里喊叫了一圈以后,曙光农业社的社员们和一部分互助组组员们,便背起高粱秆,陆陆续续地来到庙院门前的空场上。当人们正抬头看着大槐树树梢的摆动,看着钟楼顶上的月亮和星星,议论着今夜晚的防霜时,忽然有谁高叫了一声:

“嘿,你们看,那是谁赶着牛跑来了!”

人们往街道上看时,只见是农业社的党支部书记郭春海,他赶着一头大黄牛,牛背上还驮着四捆高粱秆。那年轻的郭春海,头上扎着一块白毛巾,身上穿一件黑棉袄,腰里系了一条雪白的腰带。身高肩宽,剑眉圆眼。在这月黑夜里,越显出他那青年英俊的姿态。听见人们叫他,他就扬起鞭子,在空中啪啦啪啦地响了两声,那大黄牛也就蹦跳着跑到庙门前来了。

小伙子们一见郭春海,就围上来。有的帮着把大黄牛拴到槐树上,有的亲热地说道:

“哈,咱们支书无论干甚都要起带头作用,人家都带一捆高粱秆,你怎么驮来四捆?”

“海子哥想得也妙,把老黄牛也动员上参加防霜来了。”

……

小伙子们正围着郭春海说笑,想不到却惹恼了他们后边站着的一个人。这人有三十多岁,上身披了一件皮袄,头上戴着一顶毡帽。在那方圆的虚胖脸上,一双细眯眯的眼睛,恰似迸开的黑豆荚里藏着两颗黑豆。听到小伙子们夸奖郭春海,心里一阵不舒服,就接着说了一句:

“哼!几捆高粱秆也值当得使牛驮!”

小伙子们一听这怄气话,便立时回过头来,但瞪眼看时,才看见是他们的副社长刘元禄。小伙子们虽然心里不服气,表面上却不好意思顶撞他们的上级。郭春海呢,他从家里出来时,为了多拿几捆高粱秆防霜,才想出了这个办法;为了使唤牛驮,还和父亲吵了一顿。而今刘元禄却当着众人说这种话,心里自然生气,但又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和他吵嘴。这时,刚巧老社长徐明礼走过来。徐明礼知道刘元禄跟郭春海平素常面和心不和,短不了吵嘴拌舌。刚才县委会来电话通知防霜,他俩还争吵了一顿:刘元禄怕白劳累一夜,劳民伤财;郭春海却说,应当相信气象预报,发挥农业社的优越性,避免减产。因此坚持要防霜。眼下,徐明礼也怕他俩当着众人争吵,便拉着郭春海说道:

“算啦。一句闲话,就当他没有说,你没有听见。天气不早了,人们也来得差不离了,我看咱们就开会吧。”

于是,社长徐明礼就宣布开会,先让乡长张月清讲了几句防霜的意义,随后又说明了今晚上的防霜办法:农业社按生产队分配地段;互助组由组长带领,到村外西北面用高粱秆摆好一排火堆。民兵们集中到庙上睡觉,后半夜以打钟为号,分头去点火熏烟。

社长徐明礼刚宣布完毕,各生产队的队长和社员们就立刻叫喊起来。队长叫社员,社员叫队长。一阵叫嚷之后,各生产队的队长又向社员们分配开任务,指定下地点,然后社员们就背起高粱秆出发了。

乡、社干部们在讨论防霜办法时,便确定了分工。支书郭春海和社长徐明礼领导农业社防霜,乡长张月清领导互助组和单干户防霜。眼下,当农业社的社员们出发以后,张月清检点人数时,看见互助组和单干户来的人太少,便临时又抽调了几个干部,分派去动员互助组和单干户。刘元禄因为兼任着乡武装委员会的副主任,所以张月清也临时把他抽调过来,并且和他商议道:

“你是和村主任他们领导互助组呢,还是和我去督促单干户?”

刘元禄觉得单干户一家一户的不好督促,便说:“我就和村主任领导互助组吧。”乡长张月清便给他分配了督促周有富等三个互助组的任务。刘元禄刚领了任务,就神气十足地独自走了。他想先回一趟家,提一盏马灯。他既然是去做领导工作,而且又是动员富裕中农周有富,那当然就应当提一盏照明的马灯。

一霎时,庙门前的场子上已空无一人。农业社的社员们和一部分互助组组员们,已经背着高粱秆,按照指定的地点,分头向村外走去。有的是三人一群,有的是两人一伙,也有的是一人一路。郭春海因为驮了四捆高粱秆,所以也是一个人赶着老牛往村外走。一路上,他看着社员们那股欢劲,心里也高兴起来。往年春天遇到霜冻,哪能有这种阵势,一家一户的怎能抗住这么大的灾害!办起农业社后的第一次声势浩大的集体行动,竟使好多农业社员激动起来;有的社员一面走,一面还大声吆喊着返回家里背高粱秆的人,有些年轻社员们,竟高声唱起秧歌。年轻的郭春海一听那秧歌,也兴奋地响了一声牛鞭,仰起头唱了起来。

郭春海正高兴地唱着秧歌往村外走,耳风里忽听得有谁笑了两声。他定睛一看,怎么竟走到周有富那老顽固的大门口来了!心里一时慌跳,秧歌也唱不出口了。当他正要迈开大步走过去时,忽然又听得有谁叫了他一声:

“支书同志,怎么不唱啦?”

郭春海一听那耳熟的声音,回头又看见那两条长辫子在眼前一晃,他就心热地叫了一声:

“啊,红莲!”

杜红莲低声笑着说道:

“我就听出是你来了。”

郭春海也高兴地问道:

“你出来做甚?”

杜红莲却先问他:

“你们干甚去?”

郭春海说:“到麦地里熏烟防霜。”

杜红莲一听说郭春海到麦地去熏烟防霜,就回头看了看院里,院里是黑洞洞静悄悄的。刚才郝同喜敲锣时,她就劝她后爹周有富也去防霜,周有富却说:“什么气象台和广播台,哼!农业社不心疼高粱秆,叫他们熏烟去吧,咱是互助组,咱可误不起瞌睡。”所以全家人早就熄灯睡觉了。但杜红莲听了郝同喜那锣声,随后又听见街上人们来来往往的嚷叫声,想象着农业社社员们到麦地里熏烟防霜的热闹情景,就不想睡觉了,心想:“自己是一个青年团员,他不相信气象预报,自己还能不相信?他不响应政府的号召,自己也跟上他睡懒觉?”再说,杜红莲是多么想和农业社那些年轻人们一块儿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地到地里干活啊!她实在不愿意闷在家里。她正发愁自己一个人怎么去防霜,就听到郭春海那动心的歌声,她便大胆地走出门外,而且还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要求:

“支书同志,我也跟你去防霜吧?”

“你跟我去?”

郭春海倒有些犹豫了。在这黑暗的夜里,他们两个年轻男女相跟着到村外去熏烟防霜,要是给那些封建疙瘩们看见,会说些什么话?在群众中会有什么影响?让那顽固的周有富知道后,又会对她怎样呢?也许,杜红莲不过是顺口说一说,只要自己一拦挡也就罢了。不料杜红莲却把一双长辫子往后一甩,赌气说道:“他们不防霜,还能挡住我防霜?刚才老同喜敲锣时,还动员我们出来防霜,你要不想带我走,我就一个人去。”

郭春海见她这样坚决、大胆,说得也在理,便高兴地答应了她。杜红莲也就立时气消云散,笑着看了郭春海一眼,便和郭春海相跟着走出村去。

一路上,郭春海心里一直是热突突的。他们好久没有见面,没有说话了。今晚上,好容易有这样一个机会,他何尝不愿意和红莲好好地说说话呢!他就和红莲并排走起来。忽然,他的左手一下子碰着红莲的右手,郭春海心里跳了一下,她呢,她却轻声地笑笑,而且也有意用手碰了他一下。可是,当郭春海第二次用手碰她时,她却闪手躲开了。郭春海心里一阵冰凉,刚预备好的几句话语也说不出来了。是啊,自从那年正月十五闹红火以后,只在村剧团、夜校里或遇到什么工作时见见面,也没有说过什么知心话,谁晓得今晚上她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杜红莲却仍是仰着一副笑脸,虽然她这时候心里也是热烘烘的,但她还不敢断定是因为参加防霜呢,还是因为相随着这位年轻的支部书记郭春海。自从那年元宵节闹红火以后,她倒是常想见他,见了他心里就觉得快活。可是,这能不能就算是对他有了意思呢?

杜红莲原是南村人,九岁上死了父亲,就跟随上后嫁的母亲到了杏园堡。她长到十五岁,村里人们都夸奖她长得漂亮。正月十五闹红火时,就选她上了“背棍”。这地方最时兴“背棍”。就是一个男人在背上背一根铁棍,把一个女孩子绑在上面,铁棍由双方的衣服遮掩着,因此看不出来。有时,铁棍从男人伸起的袖子里伸出去,再经过一把扇子或一把旱伞和上面女孩子的裙子的遮掩,好像女孩子站在扇子或旱伞上一样。男女双方扮演的角色,大都是当地流行的戏曲或秧歌节目,如《打金枝》《宝莲灯》《四姐挑菜》《五哥放羊》等等。在挑选扮演者时,背铁棍的男子要身强力壮,会扭;“背棍”上的女子则要聪明漂亮。每年正月十五闹红火,村里总要挑选几个最好看的女子上“背棍”,而谁家的女子如果上了“背棍”,开春以后,媒人就会踏烂谁家的门槛。那年正月十五选上杜红莲上“背棍”,让她装扮了一位玉堂春。一说要演《玉堂春》,恰巧又打动了敲锣传令的照庙老汉郝同喜。郝同喜一提起《玉堂春》就没命了,他特别喜爱这出戏。别人对于他特别喜爱这出戏虽然也知道一点缘故,却不知道他的劲头会有这么大;他要扮演背铁棍的王金龙。别人都说他年老气衰,怕背不动,他就抖抖精神说:“论力气,不减当年;论架势,在这方圆几十里以内也算个老把式吧!”他非要扮演这角色不行。没有办法,年轻人们就只好直爽地提出:“那就改扮《打渔杀家》的萧恩吧。王金龙是个年轻漂亮后生,你满嘴胡须,一脸皱纹,不相宜。”这一说,虽然他有点伤心,可并没有退让。他就刮了胡须,一股劲往脸上抹粉,像和了泥抹墙缝一样。不顾别人的反对,就装扮起王金龙来。别人看到这光景,也不好意思硬拦挡他。因为这是闹红火的事,而且郝同喜在村里也算个红火人,年轻时候,也确是闹红火的好把式。郝同喜把铁棍紧紧地绑在身上,人们又帮忙把装扮成玉堂春的杜红莲绑上铁棍。锣鼓一响,郝同喜就像斗活龙一样扭出来。一出庙院门,那些挤着看热闹的人们看见这么标致的玉堂春,还有那扭得欢蹦带劲的王金龙,就叫起好来。有几个年轻人还把手指放在嘴里打开哨子。郭春海当时正在敲鼓,一见这情景,也高举起鼓槌,飘起鼓槌上那红绸穗子,更加用劲地擂起鼓来。郝同喜是经不住夸奖的人,听到叫好,他就扭得更得意,更带劲了,真如一条活龙般扭来扭去。可是,总因为他上了年纪,扭到高兴时,一不小心,腰一闪,足一滑,眼看就要摔倒,“背棍”上的杜红莲也跟着要倒下来。当时真把看热闹的人们惊呆了。但就在杜红莲刚要倒下去时,突然那擂鼓的郭春海一步抢上去,伸手就接住了她。受惊的杜红莲只叫了声“海子哥”便无力地闭着眼睛,偎在郭春海的怀里……

这以后,杜红莲见到郭春海,心里就觉得亲切,热乎。但他们除了正月十五闹红火,除了五月端午、七月十五赶庙会时见见面,说话的机会就不多了。郭春海不愿意仗着救过她再去找她,她也没有因为这一次的恩情而许下终身心愿。解放后,村里办起了夜校,虽然他俩可以经常见面,但是郭春海还看不出她对自己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因为杜红莲那火喷喷、热辣辣、喜闹好耍的性情,好像对谁也是那么尽情地开心。这中间竟有好几个年轻小伙子对她有了意思。比如夜校散学以后,因为她住的那条小巷里就只她一个人上学,所以每次散学后,夜校教员总要让同学们送她回家。起先是女同学们送她回家,后来那些年轻的男同学们也争着送她。一路上,同学们自然也要说说笑笑。有一次,一个青年送她回家时,故意用肩膀碰了她一下,她却只是不在意地笑笑;快到她家门口了,那青年突然一下抓住她的胳膊,这一来,她真有点心慌。但她忽然回头一看,就大声叫道:“看后面那个黑东西,看狼!”那青年一松手,再回头看时,她几步就钻进家门去。随后,她又探出头来,笑着说了句:“今晚上谢谢你啦,以后可不敢再劳驾了。”就这样,她来到这村里已经十年,并且长成十九岁的大姑娘,也还没有一个年轻人敢向她提亲。郭春海呢,虽然心里头早就爱上了她,可是却一直猜不透她的心思。就说今天晚上吧,她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大胆地突然跑出来呢?

春海和红莲相跟着走出村外,沿着村外地里的小路向前走着。黑夜里,隐隐糊糊地看见田野里有许多背着高粱秆的人影走动着。有些人提着马灯,好像田野里闪着几颗星星。也有的人拿着手电,亮光一闪一闪。看着这情景,又听着远处人们的吆叫声,杜红莲真觉得新奇高兴。

春海和红莲一直走到汾河畔杏园东边的那块麦地里。郭春海把黄牛拴在地头的一株杏树上,把牛背上的四捆高粱秆卸下来,杜红莲就帮着他在麦地北头摆起火堆。

郭春海第一次和杜红莲在一起劳动,只觉得浑身是劲,一伸手就提起一捆高粱秆。杜红莲呢,也伸过手来,要和他伙抬。春海说:“黑洞洞的,小心扎了你的手。”红莲嘴里说着:“我的手才不怕扎哪!”心里却感到一股温暖。因为她跟着后爹周有富上地劳动,不论多么苦重的活计,周有富从来没有心疼过她,而只是要她一劲儿动弹。她那不懂事的隔山哥哥周和尚,也是木愣愣的不知道心疼别人。只有她妈妈有时候还照顾她休息一阵。可是,女儿长大了,单有妈妈的疼爱已经不够了。

杜红莲一面帮着郭春海摆火堆,一面又心急地问道:

“甚时点火呀?”

春海说:“听气象台的报告,约莫是后半夜才降霜。等防霜指挥部一下命令,民兵们就来点火熏烟。”

红莲忽然歪过头问道:

“今晚上真的会降霜?”

春海说:“你还是青年团员,怎么也不相信科学?气象预告,十有九准。”

“我当然相信科学,可我那后老子硬说今晚上不会下霜。就说防霜吧,我们互助组哪能像你们这样齐心!”

说到农业社和互助组,快活的杜红莲就犯愁了。因为去年冬天办农业社时,她曾经和她后爹周有富闹过要入社。周有富却是坚决不入社。杜红莲自从高小毕业后,便立志要给村里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如办民校、讲卫生、参加村剧团宣传等等,不论村里有什么集体活动或上级布置下什么工作,她总是积极参加。上级号召成立互助组,她就积极动员她后爹周有富参加,她还热心地在互助组里当了记工员。到后来,她看到互助组那“春紧夏松秋垮台”的样子,又是干着急没有办法。去年冬天办农业社,虽然她后爹说甚也不参加,她还是每天到农业社来,看一看心里也爽快啊!她看到那老会计趴在桌上慢腾腾地登记牲畜、土地数字,急得她真想立时到农业社当一名会计或统计。以后她看了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机械化的电影,又急着想当一名拖拉机手了。是啊,当一名女拖拉机手多痛快,对农业增产多有用!她曾经多么激动地想象过自己参加农业社以后的美好前途!可是周有富却死不愿意入社,还要她守在家里。杜红莲真不愿意和她那铁脸后爹、木头哥哥闷在家里,也真怕和他们在一块儿动弹的时间长了,会把她憋闷死。因此,自从办起农业社,她就更觉得在家里愁闷人,也更向往农业社了。

摆好火堆,郭春海想起要回庙里值夜,杜红莲也想起她走时没有关好大门。他们只好又相随着走回村里来。一路上,他们看见好多麦地头上已经摆好一排排火堆,杜红莲就新奇高兴地对郭春海说道:

“啊呀,这么多火堆,后半夜点着以后,四处冒起烟来,那才好看哪!”

郭春海也兴奋地说:

“是啊,今晚上这阵势真摆布得不赖。三道防线,一片烟雾。”

红莲一听说有这般情景,自然不想待在家里睡觉。她又问春海:

“点火时你去不去?”

春海说:“当然去啊!”

她就央告春海:

“那你再叫上我吧。”

春海一听这话,心里自然高兴,便随口答应:“好。”可是,回头又想到她的后爹周有富和她家那条看门的大黑狗,就摇摇头说道:

“叫你后老子听见呢,骂我一顿不要紧,你也就不用想出来点火了。”

红莲说:“不怕,你叫的时候声音轻点、低点,为甚要叫他听见!”

春海说:“声音太低了你也听不见。”

“那你就再唱你那秧歌吧。”

一提起唱秧歌,春海忽然想起敲钟。他就高兴地对红莲说:

“点火时要敲钟,你听见敲钟,就到大门口等我好不好?”

红莲一听这办法更好,就说:

“好吧,可是钟一响你就来呀,不要让我在门口老等。”

两个年轻人就这么高高兴兴、说说话话、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杜红莲家门口。当红莲正要进大门时,忽然从大门里出来一个人,红莲和春海都吓了一跳,他们还以为是红莲的后爹周有富呢!等那人走出大门,春海和红莲才认出是刘元禄。

刘元禄见他们俩相跟着从村外回来,就歪着脑袋问了一声:

“到哪里去来?”

他俩都毫不在乎地一齐回道:

“防霜!”

刘元禄知道他们没有好话回他,也就只好瞟了他们一眼,气恨恨地走了。

刘元禄挑选动员互助组防霜的任务时,原以为互助组比单干户好动员,只要催动一下互助组组长就行了。但他叫了周有富好一阵,这个互助组长却躺在被窝里,说什么也不想起来。最后也只不过答应他“到后半夜再说”。他对这位富裕中农又不敢发脾气,没有办法,就只好闷闷不乐地走出大门,谁知道一出大门又碰到那冤家对头郭春海,真是气上加气。这时,阵阵的西北风已经刮起来,刘元禄只觉得身上一阵寒冷,也不想再去动员别人了,他就弯回来,走进庙院斜对门赵玉昌的小铺子里。

同类推荐
  • 新史太阁记(全集)

    新史太阁记(全集)

    日本最受大众欢迎的历史小说家司马辽太郎,讲述战国第一出人头地之人丰臣秀吉传奇的一生。自幼出身寒微、少年饱尝苦难的丰臣秀吉,得到织田信长赏识,在战国乱世大放异彩。墨股“一夜城”,金崎退却战,粮困鸟取城,水攻高松城。中国大反攻,平息光秀叛乱;决战贱岳岭,消灭胜家势力;安抚毛利,怀柔家康,最终结束战国乱世,统一日本全国,完成称霸天下大业。
  • 夏天的喊叫

    夏天的喊叫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挽歌行

    挽歌行

    抱琴很清楚地记得,那一年,她六岁,由老仆宁妈妈带着,去江南拜师学艺。那一天,江南下了特有的霏霏细雨。抱琴倚在乌篷船舱里,任蚕丝般柔嫩的雨屑轻盈无声地从她的双颊滑落。透过舱壁不规则的窗口,抱琴第一次看见了江南的景致:水泽中一洼又一洼细而连绵的涟漪;高傲地伫于屋甍瓦尖的短腿鸟雀;掩映于斑斓油纸伞下,隐隐行走的红袖……真如画师飘逸且又凝重的一笔,怎一个心醉了得?过了浑圆的半月形石拱桥,一橹至岸。到了,到了。抱琴踩着湿腻腻的船板,仰头凝视牌匾上三个大字——游雪斋。“真是好名字呀!”抱琴喃喃道。
  • 红橄榄

    红橄榄

    一部蕴含着沉实厚重的现实人生内容的作品。作者简介:肖亦农,河北保定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硕士。现任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电视剧剧本《山情》(已录制播出),另外发表长、中、短篇小说及散文、报告文学、影视文学及其他剧作数百篇(部),共计300余万字。中篇小说《红橄榄》获《十月》文学奖、索龙嘎文学奖,短篇小说《山风》获鲁迅文学奖、索龙嘎文学奖,小说《同路人》获内蒙古自治区改革题材奖一等奖、《枣红色的腈纶衫》获天津鲁迅文学奖,广播剧剧本《红橄榄》(已录制播出)获世界华语评奖金奖,其作品还获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
  • 白话夜雨秋灯录4

    白话夜雨秋灯录4

    本书是《夜雨秋灯录》与《夜雨秋灯续录》的合集本。本书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古代世界,充满了想象力。本书中的故事情节曲折,文笔丽而不绮。
热门推荐
  • 医手毒妃

    医手毒妃

    六岁之前,浑浑噩噩,惨遭毒打,又被人一掌打下悬崖……十四岁之后,渐渐绽放风华,一手下毒,一手又可医治百病,之前所遭受的必要一一还回……不料却遇上了腹黑妖孽,在外人眼中,她清冷不可及,智商分分钟打败他人,可谁知,在妖孽面前,却总是挖坑把自己埋了。只因一句“娘子,我可不是外人”……
  • 下载技能就是爽

    下载技能就是爽

    叮!你下载了目标的五虎刀法,成为了武林高手。叮!你下载了目标的医术,成为了一代名医。叮!你下载了目标的血煞功,成为了秘炼修士。叮!你下载了目标的八九玄功,成为了天界战神。叮!流量不足,请充值…………
  • 铁血宰相俾斯麦(上)

    铁血宰相俾斯麦(上)

    铁血宰相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19世纪欧洲政坛的传奇人物。他不但统一了德意志,更创造了日耳曼民族的特殊性格。他的铁血政策深刻地影响了后来德国的政治走向,甚至可以说是他改写了欧洲的历史。当时对于俾斯麦的功过得失,人们褒贬不一,因而作者认为要想真正了解他很有必要对他的精神历史作一些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本书里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精彩的心理分析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在书里作者不仅仅描绘了一个因得胜而神采奕奕的将军形象,而且通过分析俾斯麦身上所特有的三种性格元素——骄傲、勇敢和怨恨——揭示了支配他一生如猛狮般能量不竭的缘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墨与神斗

    墨与神斗

    万年前天道崩溃到底又是为何?如今虽无灵气,却有与法则相沟通的各大奇能异士!这里有异能武士,有剑魂之族,诡异术士……古往今来,恩怨未了,一个个神秘家族又有怎样的渊源?听说你不服?你还是个普通人?对不起,我是一个神!不要和神较劲!知道嘛?当天空出现一道耀眼的星光,一个个普通人也有了超自然的能力,又会发生怎样啼笑皆非的事情呢!不过这一切又好像被掌握了一般,到底是谁?!ps:主人公在普通人的世界里,算一个神一般的存在了!简介体现了小说的三大剧情方向噢!
  • 瞬息万变的海洋灾难

    瞬息万变的海洋灾难

    海洋——生命的摇篮,海洋为地球上生命的诞生与繁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地球上的生命诞生于海洋,海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的过去和现在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将继续影响人类社会的未来..对于海洋,人类已经做了很多:但人类做得还远远不够。海洋的无穷奥秘和未解之谜又说明人类对海洋仍是一知半解。它们只是一部浩瀚巨著的一段引子,期待人们去撰写它丰富多彩的华章。我们更希望它成为一种诱饵,吸引当代青少年,从而开拓我们民族的新视野,在21世纪刻上我们民族的海洋印记!21世纪已经降临,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也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 四界大道

    四界大道

    地球战死的特种兵,重生来到强者为尊的异界。他乃游侠,傲视四方。看他如何在这异界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 腹黑小庶女

    腹黑小庶女

    简介无能表面温柔随意内在腹黑穿越小庶女VS一本正经位高权重一言不合就动手世子爷
  • 最强装逼皇帝

    最强装逼皇帝

    叶羽因为救一个小女孩被车撞死,穿越异界重生成大秦皇帝,获得最强皇帝系统,看叶羽如何成为异界的主宰。新人作者,文笔有限,有不好的请告知,谢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