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35400000010

第10章 1995·秋 观摩死亡或被死亡观摩(二)

在靠天吃饭的晋北,小杂粮和野菜是很有名的。这些种在野山坡上的,不施肥、不浇水、自生自灭的,野草一样生长着的大豆、莜麦、荞麦和土豆,这些奔跑在山梁上的,吃着山坡上的草、喝着山泉下的水的羊群,这些漫山遍野的,随地而生、应时而长的野菜和摘茉花……这些苦寒之物都曾打着贫困的印记,而现在早已是城市餐桌的“美味”。野生一般的植物和牛羊尚且有时来运转的一天,野草一样活着的人呢?

查阅“95打拐第一案”的官方案卷和媒体资料,李敏一直被人称为“黑蜘蛛”,俨然一个江湖“大姐大”式人物,我却从未在李敏的经历中看到“大姐大”的霸气,倒是常常看到她被人不止一次地蹂躏和虐待,看到她先拐骗后释放上当妇女时的邪恶和善良。很显然,李敏一直在被伤害和伤害之间游移,她的内心是矛盾的。李敏是怎样浪得“黑蜘蛛”这个名号的?难道仅因其阴差阳错的“被拐卖又去拐卖的”的所谓传奇?详情不得而知。不过,几乎所有的媒体都称李敏很精明,很漂亮,称李敏与罗勇是一对生死情人,称李敏与罗勇曾约定举行“刑场上的婚礼”。如此众口一词的煽情笔法倒是堪称传奇,就好比野草变成罂粟,狗肉上席,视觉效果的确光彩夺目,故事情节也堪称跌宕起伏,吸引眼球之功效足足抵得上刑场上整齐划一的枪声。李敏临刑前曾写下一万言的“自白书”,或许,正是这份“洋洋洒洒”的“自白书”成了这个传奇的注脚。我们的民族最不缺乏的就是爱憎分明的土壤,我们的国人最不缺少的就是黑白立判的思维,李敏的故事被媒体和民间涂上一层光怪陆离的色彩并不奇怪,可事后不久,当我专门查阅李敏的“自白书”时,我却发现李敏在“自白书”中交代的犯罪事实,无奈多于理性,辛酸多于传奇,甚或只有仇恨、眼泪、麻木和愤懑的问天问地问人,而没有一丝一毫的传奇。当然,李敏的“自白书”不足以字字为凭,但其间的真情和绝望却是不容置疑的。

1995年的一个周末,我在刑场看到了李敏的侧影。这一刻,李敏的侧影一直倔强地站立着,单从姿势上观察,的确有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味道。但我相信,在这一刻,她与15个同案犯的侧影并无本质不同,她与他们一起聆听死亡步步紧逼的足音时,都是心怀恐惧的,而死亡一旦直立在她与他们的面前,她与他们中的大多数反倒释然了。看到李敏倔强的、略带微笑的侧影之后,我的脑海时常出现一个奇怪的想法,且挥之不去:这一刻,我在观摩死亡,而李敏们则被死亡观摩,甚或,自从李敏离开故土的那一天,她便一直被死亡尾随着,须臾不离左右。

这个年仅24岁的“传奇”女子其实一直是与死亡为邻的,她活着的每一天,死亡都在一旁冷笑。

在记者的笔下,这个与死亡为邻的女子却是多情的、浪漫的:

李敏和罗勇被验明正身押赴刑场。二人分处两辆囚车,相距约20米,最后宣判时我捕捉到一个镜头:李敏越过三辆囚车寻找罗勇,而罗勇的目光也正在寻找她,二人的目光对接一起,不再是孤魂野鬼。

这段文字是放了我们鸽子的朋友写下的,周六下午,他甩掉我们之后去了监狱,在李敏临刑的前夜做了“独家采访”。我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描写很有想象力,但我觉得它的真实性不到百分之一,因为在临刑时刻,没有人可以走进李敏生命最后的虫洞,也没有人可以准确判断李敏的目光里到底是爱,还是恨。

也许,李敏的目光确实在寻找罗勇,罗勇的目光也确实在寻找李敏,但二人目光相接的瞬间一定是五味杂陈的,其复杂程度永远是我们这些旁观者无法窥透的。

也许,李敏的目光不曾寻找过什么,罗勇的目光也不曾寻找过什么,在死亡面前,他们这一刻的目光只是一个空洞。

这不是电影,这是生活;这不是虚物,这是生命;这不是表演,这是活生生、冷冰冰、血淋淋的死亡!李敏们直面的是准确定时的死亡,李敏们已经清楚听到死亡的足音,此情此景此刻,岂是几句春秋闲话就能演绎了的?

很多时候,我的被职业驯化了的同行,我的被格式文字奴役了的同行,在“写”新闻时很喜欢让自己自以为是的思想自由飞翔。他们觉得自己能够洞察世间万物,他们认为自己是宗教裁判所,他们没来由地自负,认认真真地悲哀。

这里讲一个小插曲。这个插曲与本文主题无关,与人性有关。或者说,它就是人性混乱度抽样调查的极好样本,值得用福尔马林浸泡出来,摆放在人性标本室展示。

这个插曲的主角叫李代明。

如果说李敏的人生演出是一曲生命悲剧,那么,李代明上演的则是一出彻头彻尾的人性闹剧。

李代明和李凯平兄弟俩都是“12·16特大拐卖妇女团伙案”主犯,李代明属好逸恶劳、游手好闲之徒,为人猥琐,做事手段卑劣,用丧尽天良形容毫不为过。其弟李凯平对他的评价直截了当:“根本不叫人”。李凯平为人厚道,缺乏社会经验,或许家境贫困的缘故,他只知埋头干活挣钱,从不问天下是非,就是这样一个老实巴交的人,最后也被李代明拉下水。

这件事还得从李家妹子说起。李家妹子到北京看望哥哥李代明和弟弟李凯平,李凯平每日忙于打工赚钱,没有时间陪姐姐,姐姐在京小住的几日,便一直由李代明陪伴。一日,李代明突然心生邪念,竟然打起妹妹的主意。李代明骗妹妹说要到山西倒卖服装,让妹妹陪同前往,妹妹还以为山西之行是游山玩水呢,便高高兴兴地跟着哥哥去了。李家妹子哪知她的哥哥一肚子蛇蝎心肠,她刚到山西,便被同胞哥哥亲手拐卖了!

李家妹子在山西的遭遇无疑是现实版的《罗生门》,即使在公安局的档案里,也是模糊不清的。

有人说李代明确实亲手拐卖了妹妹,李凯平回家不见姐姐,千里迢迢跑到山西寻亲,姐姐未找到,自己却稀里糊涂被拉下水。

有人说这次拐卖是李代明、李凯平及李家妹子三人合谋的“金蝉脱壳”游戏:李代明假意将妹妹卖给一户人家,事先嘱妹妹把提前备好的安眠药投放到这家人的饭菜中,待准丈夫一家人被药倒,便伺机出逃,哥俩则埋伏在村口接应。孰料,李家妹子“嫁”过去后感觉这家人还不错,便心生留恋,决心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住下来生儿育女,过太平日子。未能上演“金蝉脱壳”,反倒赔了“夫人”,哥俩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更戏剧的是,李家妹子最初虽是失手的“诱饵”,后来却步其兄其弟后尘成长为当地优秀的“内应”,伙同丈夫一块儿干起拐卖人口的勾当。

“12·16特大拐卖妇女团伙案”案发后,李家妹子和丈夫闻风逃到内蒙古,演了一出当代“走西口”,直到该案结案时仍未落网。

或因李家妹子漏网的缘故,两种版本究竟哪个更接近事实真相,警方无从查证,我也无法考证,或许两个版本兼而有之也未可知。在这出近乎黑色幽默的闹剧中,真相如何其实并不重要,最重要也最值得人们反思的,是人性为什么会变得如此丑陋?是的,李代明们的生存是艰难的,可这并不能成为人性荒芜甚至堕落的理由。生存之难易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要面临的问题,但无论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道德底线都是不容突破的。李代明的行为事实上已与生存无关,只与人性深处的恶有关,原罪滋生,人性如蛆,便有可能上演出既怜又恨的悲剧来。在这个时候,卑微的生命甚至不如苟活的草芥,它的底色早已打上卑鄙和无耻的印迹。

“12·16特大拐卖妇女团伙案”中,有一个细节常常被人津津乐道,这便是李敏演唱情歌《庄稼汉》。李敏究竟在何地演唱的,又是何时演唱的,网上有多个版本,描述的情景大同小异,概括起来,比较一致的说法大体分为两种,一是李敏被拐卖时,一是李敏赴刑场前。最经典的莫过下面这段文字:

1995年8月27日,在朔州十万人公判大会上,16名主犯被判死刑,46名罪犯被判重刑,人声鼎沸,大地震颤!年仅24岁的“黑蜘蛛”李敏,这个曾被人贩子三次倒卖后摇身一变成了拐卖同类的“女魔头”,行刑前竟向记者们唱起了她最喜爱的情歌《庄稼汉》:“掰一块太阳送给你,怕你嫌烫;掰一块月亮送给你,怕你嫌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看到这样的描述,我无语。我在网上搜索《庄稼汉》词条,竟意外发现这首民歌与赵瑜有关。之前,赵瑜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雅事,或许,在赵瑜眼中这件雅事仅是偶尔捡到的寻常古玩,不值得大惊小怪。有次酒桌上我悄悄问到此事,赵瑜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庄稼汉》成了大学影视课堂上最早的MTV教案。赵瑜拍过多部纪录片,如《内陆九三》《大三峡》等,在古董堆里淘出过《寻找巴金的黛莉》,可拍摄MTV应该是赵瑜业余爱好中的一次走神。1996年,爱唱民歌的女记者李亚熔包装“民歌大王”贺玉堂,她自掏腰包拍摄《庄稼汉》,赵瑜一时兴起,便应邀担纲了导演。个人出资,经费有限,赵瑜调动自己库存的全部乡村影像资料,在民歌之乡河曲完成了这部小成本原生态MTV。“门外汉”执导《庄稼汉》,竟一举夺得“央视MTV”大奖,这大概是报告文学获奖专业户赵瑜获得的最特殊的奖项之一吧。

河曲位于陕山交界的黄河九曲十八弯,它与贵州无关,与土家族无关,农民歌手贺玉堂和民歌发烧友李亚熔演唱的陕北民歌《庄稼汉》展现的是原汁原味的黄土风情。

深不过(呀)那个黄土地,高不过个天。

吼一嗓信天游,唱唱咱庄稼汉。

水圪灵灵的女子呦,虎圪生生的汉。

人尖尖就出在这九曲黄河边。

山沟沟里那个熬日月,磨道道里那个转。

苦水水里那个煮人人,泪蛋蛋漂起个船。

山丹丹那个可沟沟里,兰花花开满山。

庄稼汉的那信天游,唱也(是)唱不完。

东去的那个黄河呀,北飞的那个雁。

走西口的那个哥哥呀,梦见可瞭不见。

山涧涧的那个流水呀,两条条那个线。

死活咋的那个好上呀,死活就咋的那个断。

山丹丹那个可沟沟里,兰花花开满山。

庄稼汉的那信天游,唱也(是)唱不完。

这首土得掉渣、大得雄奇、美得撩人的陕北民歌就像晋北漫山遍野的摘茉花,就像摘茉花炝锅时滚烫四溢的异香。这些生在黄河岸畔的歌词被黄河水淘洗过,被黄土地皴染过,它与来自贵州高原的《庄稼汉》味道迥异。“掰一块太阳给你,怕你嫌烫;掰一块月亮给你,怕你嫌凉……”这样的歌词如此柔情百结,如此诗情画意,李敏演唱的时刻,贵州高原的月亮照在苍茫的塞外,它是凄凉的,宛若《走西口》一般缠绵而断肠。在李敏的故事里,《庄稼汉》与诗意无关,与爱情无关,与十恶不赦、穷凶极恶的“女魔头”更毫无关联。李敏的《庄稼汉》触摸的是死亡的心跳,承载的是生命的辛酸,有人把情意绵绵与女魔头放在一起演绎,呈现出的只能是形而上的武断、浅薄的理性和贫瘠的想象力。毫无疑问,从法律的角度看,李敏的最终结局可谓咎由自取,但因之便把一个曾经单纯的“山里女娃”演绎成一个名震江湖的“女魔头”,显然忽略了李敏被强暴、被欺骗、被抛弃和一次次身无分文和弃死婴于野外的惨痛经历,这对一个生命是不公的,这样的演绎也是弱智和缺乏同情心的。身为女人而把女人当成交易之物,这是李敏令人痛恨、遭人唾弃的地方,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生命是有尊严的,在一个常态的社会里,一个生命如果失去了生存的权利,失去了爱与被爱的权利,生命的尊严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呢?生命是不能买卖的,可如果不存在一个对性爱如饥似渴的畸形群体,还存在拐卖的土壤吗?如果不存在一群渴望改变命运的弱势群体,还会有如此多的人上当受骗吗?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曾有相当一部分女子被拐卖之后,安于被拐后的现状,一直不愿被“营救”,有的甚至回归故里,现身说法,带着小姐妹欢天喜地结伴而来,面对如此奇怪的现象,我们仅靠一个“愚昧”就能搪塞过去吗?生命是无价的,生命的存活却是有成本的,对于一个沉在生活底层、像驴一样在磨道里周而复始的群体而言,对于一个只图舒舒展展出口气、过几天好日子的群体而言,我们最好还是不要停留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简单责难中,而是把目光沉在冻土之下,沉在冰层之下,去体味他们的挣扎、无奈、可悲和可怜吧!

四川女孩何玉琼是拐卖游戏的另一个注脚。何玉琼被缉拿归案后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生在四川,犯在北京,死在山西,此生足矣。何玉琼是“潇洒”的,她把拐卖妇女当成玩一样的事情来做,她甚至觉得自己就是月下老人、牵线红娘,是为一生劳苦的四川老乡在山西的穷乡僻壤找到一个比原来安逸的家——晋北农村虽然贫穷,但晋北女子生育后很少下地干活,女人的日子相对少了一些艰辛,或许这个原因,许多被拐卖的外地女子不愿意离开山西,甚至不承认自己是被拐卖的。生命的尊严固然重要,但对于没有解决生存问题的人群来说,活着,尤其舒舒展展地活着也很重要。这个与道德无关,只与生命本能、生存环境,或者说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有关。道德、尊严、包括法律都需要成本,对于蝼蚁一样活着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的生命来说,道德、尊严和法律是虚无缥缈的,也是不得不虚无缥缈的。就像何玉琼们,她们一方面在不遗余力地拐卖妇女,不遗余力地制造家庭悲剧,一方面还觉得自己是在积德行善,在成就姻缘。何玉琼与李敏相比,何玉琼把拐卖当作游戏,而李敏无论是被拐卖,还是拐卖她人,她始终被仇恨充斥着,被仇恨啃噬着,始终都在经受苦难的折磨。

展示这些片段是残忍的,就像在医学实验室观摩病变的器官,就像把畸形的器官做成医学标本陈列。可为了所谓的健康,人类又不得不把自己的胸腔或头颅打开,活着其实便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之,人类不得不为自己寻找一个更大、更超然的理由,这理由便是生命是无价的。无价便至高无上,无价便天经地义,这冠冕堂皇的理由似乎是一个公理,无须证明,如若证明则有违道德、有违祖训。

可生命真的无价吗?

民间有句谚语:站着说话不腰疼。我相信和尊重圣贤的修为和智慧,但我希望他们评点人生、教化人类的时候能够弯下腰来,看清楚冻土层下的生命是靠什么维系着的,是怎样维系着的。

我清楚记得,1995年8月27日,在塞外小城朔州,在一道荒凉的土坡下,在一片空旷的土地上,一群有罪的生命在一排枪声中庄稼一样齐刷刷仆倒。我在一个极佳的位置亲眼目睹了这次行刑大典,我知道他们罪有应得,我知道他们罪不容赦,但看到一群有罪的生命像一片荒草一样被狂风裹挟而去,我虽一向嫉恶如仇,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快感。我知道,我此刻的怜悯或许源自我与他们的距离,源自我与他们的罪的距离,但我更明白,他们的命运其实就是晋北到处可见的小杂粮,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不施肥、不浇水、自生自灭,他们一生看着老天的脸色悲惨地存活,一生不曾茂盛,一生没有机会走上城市的餐桌——即使走上餐桌,他们也仅是他人口中的饕餮之物……

中午返回宾馆,我坐在餐桌上不停地喝酒,所有亲历了刑场的人都在不停地喝酒,玻璃杯叮叮当当,似在为远去的亡魂送行。没有人劝酒,没有人猜拳行令,大家不停地碰杯,似乎达成某种默契。我知道,从刑场归来,大家频繁碰杯仅是为了远离晦气,为了把死亡气息挡在“阳间”之外,可置身于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真的能彻底远离晦气吗?

一个没有保障的生命,其实便是一个与死亡为邻的生命。因之,在生命面前,我最喜欢抚摸的一个词叫敬畏。

同类推荐
  • 一千瓶酒的英雄与一个酒壶的故事

    一千瓶酒的英雄与一个酒壶的故事

    《一千瓶酒的英雄与一个酒壶的故事》是著名汉学家顾彬近几年在《南方周末》《羊城晚报》《北京青年报》等中文报纸期刊上的专栏散文合集。顾彬喜欢用中文写散文,他的散文有他自己独有的风格,他自己一直在追问语言,这部集子可以看到他对于汉语的探索与感觉,是很新鲜的东西。文集分为三个部分:爱情,女人与记忆;对一个外国人来说;我的信仰是爱。可以看出顾彬的人文关怀,同他的《汉学的迷思》形成了硬朗与柔软的呼应。
  • 此生是我吗

    此生是我吗

    本书是本阅读性随笔集,由评电影、泛阅读、品人生三部分组成。生活有所缺憾,也有所裨益。只是我自愿背向时代,选定了这样的路。而我看到,生命的生动,一定是来之于精神的内部。《此生是我吗》,这本书讲的就是生命的生动与精神的内部。它诠释了刘苇的生活和内心独白,呈现其闲适的生活状态。
  • 把栏杆拍遍(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把栏杆拍遍(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本笔落成画的风景游记散文集。意境属于中国传统美学的范畴,它的基本结构是情景交融,经过作家主体审美筛选后的景,即意象,正是意象的集结才形成了意境的心理审美空间。
  • 文乾义作品选(诗歌卷)

    文乾义作品选(诗歌卷)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内与外:心灵的视镜、回忆中的叙述、遗忘、诱惑、结束、消失、梦境、栖居、幸福、距离、静思、寓言、沉寂等。
  • 季羡林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季羡林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清华剑客,北大泰斗,世纪风雨赤子心。静观天地自在心,细品人间温凉,百岁老人至情至性至美之作。本书精心选取了季羡林先生所著的多篇品赏景物、回忆留学时光、述说旅游见闻、感慨人生、怀念故人等富有代表性的散文佳作,如《重返哥廷根》《月是故乡明》《表的喜剧》《马缨花》《神奇的丝瓜》《忆章用》等。从懵懂少年到历经沧桑,季羡林先生将一生的感悟寓于文字,使得这些散文作品饱含人生哲理,行文幽默风趣,真挚淳朴,平易天然。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他的至情至性,以及沉淀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智慧。
热门推荐
  • A Daughter of Eve

    A Daughter of Ev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滦矿历史档案觅珍

    滦矿历史档案觅珍

    文学评论开滦博物馆、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在丰富内部硬件设施的同时,努力加强企业文化、企业历史资料的抢救挖掘,为研究和了解开滦历史提供平台,使开滦博物馆文史资料的开发更深入、更广阔,踏上新的台阶。本书的面世不仅是开滦博物馆文史丛书陆续出版的始点,也是开滦文史研究迈开新一步的探索和尝试。这是因为本书的写作素材,来源于极少有人翻阅的开滦百年原始老档案,以开、滦两矿之一的滦州煤矿建矿初期宣统年段为重点,披露了一些我们过去不知道的或知之不详的百年旧事,其中不乏最详尽的细节资料。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楚人入秦记

    楚人入秦记

    本书由熊召政作诗赋词,王宽配插画,记录了作者的生活历程和人生感悟,整部书稿读来清馨高雅,意境悠远。
  • 杜甫文集4

    杜甫文集4

    深刻反映唐代安史之知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展现诗人的一生传奇。
  • 邪帝独宠之盛世繁华

    邪帝独宠之盛世繁华

    一个貌美如花的狐狸少年,黑夜里却是个霸道温柔的鬼面修罗……一个冰清玉洁的清贵公主下一瞬化身成烈艳如毒的暗夜刹神……两人的相遇像一场冰与火的激烈碰撞,来一场生与死的追逐猎杀。……她为他三次落泪,三次与命相抵,他才发现某人的喜欢润雨无声,藏在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永不忘怀,他发誓非汝,吾此生不要?”……传闻,听水阁,徐仙儿当众私嘲骂了一句九千岁,邪帝风高月夜执剑屠杀了听水阁上万人,一夜杀戮,血流千里,一剑天子怒,当下在无论者。……传闻,千帝与邪帝大婚,帝上身上那一身似火精致嫁衣是邪帝陛下亲自所绣,一针一线极为繁美,那是一双执剑的手,是一双批奏折的手,也是一双会为她拿针绣花的手。……传闻,陛下初来金兰帝都,引得城都上万子民观看,造就万人空巷,争相目睹的场面,身在宫中的帝上无奈扶额:“真是蓝颜锅水。”……传闻,帝上喜樱花,陛下在盛天京城植九万株樱花树,每天四月初上樱花开放,青天下一片粉色花海,从此盛天京城别称:“樱都。”无论如何?国与汝同等重,同为掌上心。无论如何?国与君同等重,同为掌中坤。
  • 斗罗之九个我

    斗罗之九个我

    我的武魂是我的九个分裂人格。每个分裂的人格都有武魂,只有人格的融合才能真正见到这个武魂。本以为是正常的斗罗大陆,结果是神马?这哪里还有斗罗大陆的影子,说好修行魂力走到黑,你却偷偷学巫师养小鬼。武魂殿是最终大BOSS?在最终点,武魂殿算啥。千羽即将前往海山大陆,那里有着武魂为方天画戟的九十九级封号斗罗,吕布。武魂为青龙偃月刀的九十八级封号斗罗,关羽。以斗罗大陆一、二为背景,强势魔改。不喜勿进。基本上除了正版里的东西不会动,还会添加相当多的私货。(开了个新书,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一天两更稳定,《群穿的斗罗世界》)
  • 闺宁

    闺宁

    谢姝宁死了。同幼子一道死在了阳春三月里。可眼一睁,她却回到了随母初次入京之时。天上白茫茫,路上雪皑皑,年幼的她被前世郁郁而终的母亲,和早夭的兄长一左一右护在中间。身下马车摇摇晃晃,正载着他们往她昔日噩梦驶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