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35800000006

第6章

刚过了谷雨节令,正是春暖花开,忙着下种大庄稼。那天李鸿云他妈病倒了,来势挺猛,一下子就打倒了身。李鸿云赶紧指派长工们,抬了他家的一乘小轿,星夜进城去请孙大寿。

长工们赶进城才刚半夜多一点。孙大寿不只是全县名医,还是不大不小地方上个绅士。半夜打门,就是八王爷也不给开。长工们只好等到大天明。

孙大寿这种人,对一般人来讲,主要是认钱。要是家底好点,那就越要讲点派头。起床、洗涮、吃饭、过瘾、穿戴打扮,你可等哇。

赶到长工们水一头汗一身,把孙大寿抬到李家大门,天也就快到正午。按照孙大寿的规矩派头,正好又该摆开烟盘,过瘾、喝茶。李鸿云在地上急得团团转,孙大寿才躺在炕上,抽上一阵大烟,山南海北,说东道西,摆上一气“龙门阵”。眼看午时已过,孙大寿才穿鞋戴帽,迈着大方步,和李鸿云相随,到上房去给他妈号脉。

孙大寿号过脉,李鸿云接上问道:“孙先生,你看我母亲这病……”

孙大寿眯缝住眼,慢悠不腾地说:“时瘟。上年纪人了。”他一下子把眼睁开,说:“这样吧,我先开上一副药,吃吃看,然后再说。”

李鸿云手勾手,不笑强笑,说:“那咱就吃饭了。”孙大寿点点头,两人走出来了西厢房李鸿云住的家里,七碟八碗,好酒好菜已经摆下。

吃罢饭,孙大寿一再说:“我是忙人,这就走。”李鸿云拿出二十块银圆给孙大寿,看样子是嫌少,眉不扬眼不睬,一手接钱,可是又说:“都是自己人,这不就见外了。”他心里明白,医道上讲究“望闻问切”,他进门一看气色,又听李鸿云说了得病前后的情况,问了侍候他妈的宽嫂,又切了脉,八成像是伤寒。少怕霍乱,老怕伤寒。他妈的脉象已经很不好,医生们又最忌讳这不出大门人就死。他得赶紧动身。

李鸿云刚送走孙大寿,返到二门,倒听见后院上房里男男女女哭成一堆。

李鸿云他妈一死,这可是大丧事,又不和一般人家那样,很快就出殡。财主家办婚丧大事,可要抖排场闹阔气。人家怕什么,躺庄卧地,仓里有吃不尽的粮,家里有花不完的钱。五天头上,先来了少数着底内亲,入殓装棺,就抬进后石窑里壅了丧。这一带财主们,为了夸富抖威风,铺摆开办丧事,动不动就壅丧。先把死人装了棺材,有的是为了等活着的老伴死了一块入葬,有的是为了大闹,就不得不拖长时间。这次李鸿云打算是秋后出殡他妈,要花半年工夫准备。

整整这半年里,李家大院确实是够热闹的。附近一带有名气的油漆匠、画匠、泥木石雕刻工、纸工、铁木匠,大小工一共雇了十七八个人,还另外起了个工匠灶。从制作棺罩御驾、纸人纸马、金斗银斗,到引魂幡、送魂幡、开路观音、地藏菩萨,应有尽有。陪葬的东西有二十四孝砖木雕刻,金童玉女、泥塑站班协侍。另外就是准备开吊以后的摆设、礼祭。这里有过金桥银桥的装板、栏杆、木架,加祭余祭的牌位神主、祭盒祭器。最费工的还是那四座戏台和里头的四场戏。全用木料加工,精雕细刻,绸装缎裱,有款有式的制作。这四台戏是:《刘备哭灵堂》《盗仙草》《劈山救母》和《取洛阳》。做得可真是工精艺巧,活灵活现。

九月初一开吊,九月十三出殡,看那股热闹劲,真有点像赶庙会一样。附近十里八里的人们,都来七里铺看热闹。仅鼓乐吹唱的就有和尚、阴阳、八音会、乐人(吹鼓手)四大摊子。看纸人纸马、摆设款致的,前个数月就早已人来人往不断头。

从开吊起鼓到出殡,在这十几天当中,送帐送礼、烧纸送供,一天比一天多。除了远亲近邻,大多是租佃债户。这些人们心上也知道,来烧纸送礼,他认得李鸿云,其实人家李鸿云哪认得他们。可是不来又不放心,又怕人家李鸿云查对租佃债户账目。要是人家一查对,看看这回谁没给他妈烧纸上礼,哪怕送是送了,可是礼太小,明年你算不用想望再种地。要是背利揭账户,到时上不起利钱,“合勒啪”把你的门一锁,当下就得扫地出门,谁能吃住这家伙。

人们看了这个阵势派头,你一言他一语,没几天就凑了几句顺口溜:

李鸿云埋他妈当成买卖

又收幛又收礼大发横财

死了个棺材瓤这么铺摆

还不是全凭他收租放债

租佃户受一年吃糠咽菜

长年下过日月紧勒裤带

人不人鬼不鬼少铺没盖

全家当不值他一座“戏台”

九月十三出殡,十二下午就热闹上了。这天晚上要加祭点主。李家大门上搭了牌楼,一水用新白布裹出,还结了各式各样的花格。点主官是请的县官。吃过早饭,四人小轿就往县城走了。一赶近黄昏,村外打照的人回来报信,说:“轿已回来。”李家大院当下乱成一团。所有男女孝子,一律戴了麻冠,身穿孝衫,男孝子还手拿柳木哭丧棒。这边由礼生带领,那边各样吹奏乐人,由执事总管招呼,结队到村边迎接点主官。走在前边的各吹奏乐人,越吹越起劲,看热闹的人们,拦路拥挤,一共不到半里地,整整走了顿饭工夫,可把抬轿的四个人压了个披水汗流。

点主,完全是财主们在闹排场。晚饭摆了海味大席,各队吹打乐人,都做了吹席安排,每上一路菜饭,都有专吹专奏。

吃罢饭,香案供桌,各种纸扎摆设,全都抬到街上,明灯蜡烛,可就照了个通亮。话说点主开始,在长街上设了香坛,县官正坐,六个礼生走上走下高喊:“执事者各司其事,匜盥洗漱,读祭文,尚飨,抑杖、跪,拜,再跪,再拜……”反正就那么不住气地胡折腾吧。就这么经过走前退后,来回绕行十几张供桌祭品。约莫至少已过了个把多时辰,在礼生喊过“点主伊始”后,男女孝子跪了满街,执事总管就是七里铺第二家财主赵聚财。他从神主龛里在大匣套二匣,二匣套三匣里,取出二指宽一个牌位,上写“故显妣李门董氏耄寿八旬有七之灵王”,县官手提朱砂红笔,在“王”字头上点了一下,就算人事完结。

双连挤在人前,看完后对在田说:“就他妈这么一下嘛,还来回百把里地去县里抬他,叫他老子爬山过岭,一头一头冒汗;还要上桌吃七冷八热,早知道是这么回事,我给他捅打一下不就完了。”

在田说:“你要有这一下,我就成了县太爷的跟班的了,谁还扛这份穷长工。”

点主完毕,县官又坐轿回了李家大院。各种吹奏在孝子前头压着步招人来看,李鸿云手捧神主匣低头慢步跟在后面。这场加祭,整整折腾了半夜。

十三出殡,整整忙活了一天。从棺材抬出大街,入了棺罩御驾,太阳已经落山。架起的金桥银桥,有半道街长。开始过桥,天已大黑下来,又是灯火通明。先上桥的是身披袈裟的和尚,吹的是庙堂音乐里的涅槃《送西天》,随后是穿了道袍的阴阳,吹奏《送葬曲》。八音会和乐人(吹鼓手)不能上桥,是在上下桥的两头吹打。八音会吹的《走西口》,乐人吹的《哭黄天》。

有钱门上孝子多。这话可一点也不假。一上桥,好点数,人们挨个数了数,连上手抱神主匣子的李鸿云,男孝子九十四,女孝子一百零九,娃娃把戏还不在其数。

送葬的挽幛挽联,黑压压举了一街,再加上各类纸幡、纸扎、观音、菩萨、摆设、戏台,头已经到坟,尾还在村里没有走完。

从起棺到埋殡完,由坟地回到村口,正是人定时分。因为回村后还要有一场余祭,正式才要吹唱,人们早已等在村口。至于礼祭那一套,大体还是昨天晚上那些玩意,香案供桌摆满街,孝子趴下又站起。余祭主要是各种吹唱亮本事,人群拥挤,走一步退三步,赶到李家大院门上,也就差不多交过半夜。

就在李鸿云他妈死后的七八天头上,老保根一家,前后一下子就放倒三口,全是伤寒。这一来,可把老保根闹了个草鸡不下蛋。工是不能上,每天起来窝里穷打转。这一次瘟灾一到就很不稳当,全家独户的病,开始已经有几户往外抬死人。老保根知道孙大寿给李鸿云他妈开下的药方没吃,这可是一条活路。他找到做饭的宽嫂,还不坏,一下就找见了。这可没把老保根高兴煞。心想,要不是给人家李家扛长工,又碰下李鸿云他妈来不及吃药就断了气,像他这样有今日没明日的光景,能吃上孙大寿开的药方,那可真是疥蛤蟆想吃天鹅肉,趁早不要盘算。他把药方拿到手里,一阵心热变心凉,药方不顶药呀,钱咋办?他左思右想,掌柜名下,一春天,挺着老脸三番五次,已经超支了四斗小米,再伸手行吗?可是如今脚步已经走到这里。罢,没办法,只好再求告人家。

李鸿云正在上房里坐着喝茶,老保根一讲,他把脸放下来,说:“我记得你超支了两月了吧?”

老保根苦苦哀求,说:“除了我,全家都躺下了,要不是这个,我……”

李鸿云黑风起脸,说:“你也稍替我想想嘛,我家里死下人,又是大养种时候,谁不知道,春误一日,秋误十日。你是一连几天,死抗一迭,就是不来上工,我李家还不厚道?!扪心自问嘛。”

老保根说:“我在李家大院,活着多半辈,死了算一辈,除了生灾生病实在爬不起来,可从没缺短过一天呀。”

李鸿云说:“我李家大院,可也从没短欠过你一分一厘呀。”

老保根不笑强笑,说:“是是,总是我占掌柜光,掌柜还能欠下伙计。我不敢昧那良心。”

李鸿云说:“知道这就好。”

老保根又说:“实在是过不去,李家是善门,念起这大半辈掌柜伙计的交情,你还得拉我一把,就当全看在那俩孩子情分上。”

李鸿云一怒之下,推开太师椅,“腾”一下站起来,说:“你是说我李家大院不讲交情哇?!”他心里说,早已是皮鞭抽死都走不动的老驴了,还有什么用?想借钱,没门。老保根还站着一动没动,李鸿云就一甩袖子,抽身走出门,又下了台阶直往前院去了。

老保根心中念道:“怨不得人常说,灯里没油捻子干,人没钱了鬼一般。可一点也不假呀。”听了李鸿云这种打压穷人的话,顶得他满口满口无话可答。这就只好听天由命。他走出李家大院,从怀里掏出药方,狠狠揉了两把,可是他还是舍不得扔掉,又装进怀里,急急促促返回三官庙。

云云和妈,高烧得一直说胡话,有新喊着:“爹,我想吃梨儿。”

老保根听了心疼肚热,说:“儿啦呀,哪有那东西,给你口开水哇。”

有新叫着说:“不,烧得我不行呀,我要吃梨儿。”

老保根听了老婆孩子的胡话、惨叫,像是拽住心把那么撕肝裂肺难受。他在地上拍着两腿打空转,像是刚关进笼子里的一只山鸟,撞头碰脑直扑棱。

吃过晚饭,在田和双连到了老保根家。他们一进门,老保根两手推住他们,说:“你们赶快走,可不能停站。这回瘟灾很不稳当,哪里也不要去。这号子狼虎病,谁染上也不好。”

在田说:“没事,生灾生病是各人的事。”

双连黑摸着坐在炕边,说:“我就不惧这些,命该河里死,井里淹不杀。”

老保根愁死愁活,说:“你们看我这可咋活,转眼工夫,七八天了,三人都不出汗。”他把今天去找李鸿云借钱的事,人家不仅不借给,还又咋的收拾他,说了个老泪横流:“说不好听话,要是你婶一跌倒,我可真不敢往下想了。”他越说越伤心。

在田点起根松柴,往炕上瞧瞧,三人死躺一迭,横三顺四,狮毛乱滚,看了实在叫人心上发酸。

双连沉不甸甸说:“我是越来越看透了,财主门里的饭是养小不养老。你能扛能挑,他是有说有笑,你给他受到腰曲头低,他卸了磨杀驴。跟财主们打交道,可得留个后手。”他是常作这个打算的。多少年来,遇到很多困难,可是他种的那几亩坡沙薄地,死也不松手,总要家里留上一天,和他这防后手想法很有关系。从这里他不由想到在田。那天李鸿云他妈断了气,他还掉了两眼泪。他不遮不掩,说:“我这人不好说那种九曲黄河拐弯话,人家是猫哭老鼠,你是老鼠哭猫。咱也不知道你那伤心泪是从哪来的?今日的保根叔,就是明日的你我。不信,你看。”

在田心里咋想,嘴里咋说:“我寻思人家待成咱也还不赖。要不,像我和五娣这事,那可真是天塌地崩也合不到一起。这总应该报答人家哇。”

双连说:“你这是裤裆里放屁,全崩在两岔里了。五娣是好人,就等于李鸿云是好心?你是诚诚实实给人家李鸿云受的,你能说李鸿云就把你当成他的大儿大女看待了?你为甚,人家为甚?”

老保根说:“我觉得,这可真是自家人说的两句心里话。”他把给云云娘算过的那笔账,又给他俩说了一番,说:“李鸿云这人心眼毒哩。”

双连说:“还是保根叔看得透。他过的桥比咱们走的路也多。李鸿云拿出那一百块钱,是给你买了个笼头戴,白头债,儿孙后代他全买,老来无用送你杀房里宰。你叫保根叔讲,我这可不是笑话。”

老保根说:“我实信。我就是走的这么一条路。”

在田半信半疑。你们九九说上八十一,咱也不能昧良心。他认为“咱胎里穷,命里穷,一辈就是个受苦人。”本来是个黄连命,要不是李鸿云垫出这一百块现大洋,他觉得要找五娣这么个好心肠人,知冷知热,疼爱自己的好老婆,不要说今生,恐怕来世也没想望。他好像已经打定主意,就是给李家当牛做马,这一辈也不变心了。他也给五娣说过,“咱没二心,李家也不会不讲良心。”从前倒是跌死一头牛,他家还不忍心剥皮吃肉。从小登进李家门,给他死心眼受上一辈,每做一件活计,都是拿得出来,看得过去,村上人们,哪个看了他不叫几声好。他倒没把李家当成自己家,可总觉得到老也不会落个冻死鬼、饿死鬼。再说有了五娣这么个好帮手,就算倒运败兴到底,拉起棍子去讨吃,总有个相帮相依。

他们正在说话,有新又喊叫:“烧死了呀,头疼死了呀,我要喝冷水,快给我舀一碗来。”直声直气叫得还觉得有点瘆人。

三个人你看我,我看你。双连说:“过去人常说,害伤寒,想吃就是药,吃上就能出汗,可没听说这凉水敢喝不敢喝。”他们商量着,都拿不定主意。

老保根心急火燎,他把弄到手的药方告说了他俩,说:“真是一文钱逼死英雄汉呀!”

那世道,钱是硬头家伙,一提到钱,三个人大张嘴再也说不下去。说没一文钱,真是碰破脑袋没一点办法。唉,三个人想呀想不出一件能变卖钱的东西。老保根一拍大腿,说:“就这个水缸还是个囫囵家具。”罢,打定主意就卖它。可是谁又买呀?他三个人合计了一下,还是得找李敬怀。别人手头还不一定有钱,就是有钱,人家要不要也还两说。

本乡地面,谁是什么人性,总还摸个七头八成。李敬怀此人,只要露出点小便宜,他定要下手。

在田找到李敬怀,好说歹说,只给八百钱(两毛),多了一文不出。李敬怀浑身是鬼,不说实话,他说:“我又不要。再说咱手头也没钱。我是帮你们办事,还不是去找李赵两家。”这种人,在穷人百姓面前,是从不讲真话的。他总以为,比他富的都是天生的精杰灵乖。比他穷的,都是榆木疙瘩。

在田哪是这种人的对手。李敬怀那么一说,他就再说不来第二句话。只是在心上说,这是在紧要三关,明坑穷人嘛。他赶紧返回三官庙。

老保根听在田一说,他咬咬牙根,说,“还是人要紧。能抓一副药也好。老侄,只要你婶他们熬过这一关,人精神快当,卖就卖了哇,吃水可以用锅到井上去端,咱不心疼。”话虽是这么说,他心上清楚,原当初是二斗米换的瓮,现在只给两毛钱,这是明白的卡人脖子,趁火打劫,从骨头上往下剐瘦肉嘛,咋能不难过。

第二天一起早,在田上工走,打发五娣到三官庙那边招呼病人。五娣进门,老保根动身进城去抓药。昨晚双连和在田,连夜把水缸给李敬怀抬家,五娣进门是甚不顾,拿了口砂锅就到井上端水去。有新高烧得像发了疯,挣扎下了炕,捧起半砂锅凉水,咕腾咕腾一口气喝了个净。五娣端水进门,有新果然出了汗。五娣一看这种情况,又是后怕,又是高兴。她转过身子再看看云云娘,脸色像锅底那么难看,紧接着就翻白眼。五娣推推她的肩膀,说:“云云妈!”已经咽了气,脸色慢慢黄蜡下来!

五娣双手拍炕,哭得死去活来!

刚过中午,云云也死了!

老保根抓起药,勒紧裤带,饿肚往回返。一走进门,死丧在地,五娣蓬头肿眼,他把手里提的一包草药往炕上一扔,一声没哭上来气厥在地,怀里装的两个梨儿也滚到地上。

一阵黄风卷地,天越阴越黑。刚努出绿芽芽的柳梢,风卷着一股劲往半空里飘。

李家长工们,正在金银滩点糜子。在田、双连他们一听到老保根家的消息,虽说还不到半后晌,双连把手里拿的种子往地上一摔,说:“你们干吧,我是要去招呼老伙计哩。”他撒手就走。

在田喊了一声:“双连,等等!”他把牛犋停下,告给别的几个伙计,说:“你们歇息哇,赶天黑你们等不来我们,解脱牛惧回就是了。”他心想,伙计们相处,现在又成了亲戚,死下人的事,这可不比往常。

还是穷哥们挨帮着底。双连和在田进门,这种摊场,叫人一看就下泪。炕上挺尸下俩,有新在炕角一边滚着昏睡。五娣哭得肿眉泡眼,不停地还在“咯儿咯儿”哽咽,老保根坐在那个木头疙瘩上,一言不发,直眉愣眼。

双连和在田摸了一把泪,东凑一块席片,西找一张草帘,就那么开始收殓。他们心寒手软,实在卷不下去。看到云云娘那两只袖,破得就像两把干扫帚圪杈。这是四季不分,一件不遮身手的“火绫单”。一边卷,一边滴答滴答的泪水往死人身上掉。

他们卷巴到云云的尸体,再也卷不下去了。平素下,总是在他们膝盖前窜来跑去,活溜不唧,像一条小鱼,就这么饿里来冻里跑,可算是盼得扒动饭碗,长成个十三岁的姑娘,开始懂事,会帮着爹妈做事了,可如今她却衣不遮丑,不声不响离开这个穷家。双连拍了一把云云,说:“好狠心的孩子呀,你怎么舍得扔下你爹呀!”他扑倒在炕上,哭了个爬不起。

在田“哇”的一声也趴在炕上。

穷帮穷,富帮富,麦糠不能做豆腐。临埋殡的时候,又来了金小、虎子好几个人,就那么抬把出去,在北坡地堰上,并排挖了两个坑,把她母女俩埋下去了!

正在人们吃晚饭的时分,又听到好几户人家在大哭大叫。后来就独家独户死。这场瘟灾一直延续了个把来月,光七里铺就死绝十一户。一家一两口子的死就更多了。

天早已黑了,在田两口还不忍心离去。老保根躺在炕上,少气没力,说:“往后少连累不了你们,早些回哇。”五娣又哭起来,越哭越伤心,说:“我可说是身边有了个亲人呀,我可万万也没想到啊,谁的命还像我苦啊……”

在田不出声直掉泪,拧了两把鼻涕。他心想,老保根这一家,虽说是过个穷日子,可总是个人家,这,死气不堪,当下就成了个倒灶光景。平时来闲坐坐,云云娘不是给自己肩膀上补个窟窿,就是拽住衣襟给缀上道扣门。他也想到,从前李鸿云他妈,也断不了给自己说几句甜言蜜语,比起云云娘来,总觉着是那么浮皮潦草。云云娘倒是不说多少好听话,偏又感到那么挨帮实底。又想,给李家人说话,总觉得自己的喉咙眼很细,一进三官庙,好像是另一个天地,脊梁骨也硬了,说话也气粗了。想到这里,看看这个家撒巴了,鼻子又酸起来。

老保根有气无声,说:“压在心窝里两句话,想给你两口说说。李家大院可万万不是你俩的救命恩人。背利揭账不是长久之计,一定要多往前看一步……”他原想把“这是我最后两句话”说出来,可是话到嘴边,他还是改了口,说:“不早了,走哇。”在田两口走出门外,他好像有几分后悔,没有把“往后少连累不了你们”再重说一遍。

有新出了汗,正在昏迷不醒沉睡。这时,老保根像是觉得满屋没有空气那么憋人,又像是悬天雾驾吊在半空里忽悠。他想到云云娘跟他半辈,从没穿过一件里表新的衣裳,可是连每年头一次吃个新玉米面窝窝头,也要先给自己留着。想想自己抠了人一辈碗底,戳窟窿倒当头,长年总是上气不接下气。孩子们一跌地,就不比猪狗强多少。他左思右想,觉得死了什么也不愁,死了再不受冻受饿,死了再也不受财主们那份磕打和眉眼。死了死了,一死都了。有新翻翻身,微弱的呻吟打断了他的念头。“我不能死!”他不忍心扔下儿子去寻自尽。他想前顾后,猛一下想到了当年老闰月屁股后头带的在田,自言自语:“儿啦,爹是我儿的累赘,你自己跌倒自己爬哇!……”他坐起躺下,躺下又坐起来。他想哭,可又咋也哭不出来。他就像完全到了发疯的地步,蓦地从炕上跳到地上,捡起一根松柴点着,一下扑到有新脸前看看,把头抵住有新的小脸蛋,说:“实在舍不下你,儿啦!爹是房檐头上的泥娃娃,再没路可走了呀!”有新一动不动在昏睡着。他又狠狠在有新脸上亲了一口,抓起一条麻绳,像一股旋风那样,冲过夜沉沉的长街。除了远处有几声狗叫,他像是什么也没看见没听见,也不觉是在走、还是飞到了北坡。就在云云和他妈湿土没干的墓冢旁,一棵柳树上吊死!

第二天,李鸿云得知老保根一家的下场,他很自鸣得意,“要不是我心里有底张,差点叫他临死再拐我一下。”他一想,不成,账上还欠支了四斗米,千年纸墨会说话,还得写个文约落住一笔。

同类推荐
  • 老屯旧事

    老屯旧事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以主人公成长经历为线索,适当穿插祖先闯关东、父辈在东北谋生的故事,形象生动地描摹了那个时期农村的生活场景、人物命运、社会变迁及民风民俗等,展现了主人公的奋斗与对生活的不断追寻。
  • 分割线

    分割线

    张正山后来最迫切也最惧怕做的一件事就是为女儿张园查寻高考分数,这是因为他已经有过两次相同的经历。对于张正山来说,从等分到查分的过程实在是焦虑万分、备受折磨又心惊肉跳。女儿张园读“高五”,这是第三次参加高考。现在,张正山正等女儿考试回来。他把脖子奋力地伸出阳台,灰白的脑袋像只老葫芦被阳光悬照在空中,有一搭没一搭地两边摆来摆去。整整一个下午,张正山的脖子就这么伸着扭着,仿佛要在流动的街面上找回遗失已久的传家宝。大约五点半的时候,女儿张园手里大红色的文件袋一闪一闪地进入了他的视线。
  • 哈代爱情小说

    哈代爱情小说

    啊,是你在我坟上刨坑么,是我的情郎?难道他在种植悔恨?不,昨天他已经再续新欢,新娘从小生长在富家豪门。他说:‘如今不会叫她伤感了,尽管我不再对她忠贞。那么是谁在我坟上刨坑?是我最亲的亲人么?啊,不。他们****沉思着:这有何用?栽上鲜花又有哪点好处?任何守墓人都无能为力,把她的英魂从死神的陷阱中放出。’但是,的确有人在我坟上刨坑,是我的敌人么?是她在偷偷地刺我?“不,当她得知您早已步入那扇终将封闭一切肉体的大门,在她看来,您葬身何地真用不着多虑,因为,您再也不值得她去仇恨。
  • 篁君日记·雨后·长夏(沈从文小说全集)

    篁君日记·雨后·长夏(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短篇小说集《篁君日记》《雨后及其他》《山鬼》《长夏》《不死日记》《呆官日记》《男子须知》《十四夜及其他》。该集子小说发表于1928年9月至1929年3月,这一时期是作者创作力爆发时期,各类人物塑造和环境描写都能看出作家的笔触趋于成熟。
  • 超玛阿波

    超玛阿波

    超玛阿波——哈尼族村寨里宣传员之类的人,身份地位很低微。那天清晨,我从城里回来,走到村口的时候又一次听到了超玛阿波高亢嘹亮的“超玛”叫声:“听好了,不要说没有听见……”在哈尼族村寨,这是一句带有崇高礼仪的开场白,是超玛阿波对全村民的问候与尊敬,同时也是自己对职业的操守。相当于汉族地区开会时发言人经常说的那一句话——各位朋友,大家好!我经常生活在城里,这是我每天都用汉语与人交流的语境下难以忘怀的一句话。回到村子,这句话又像是“莫批”(老贝玛)叫魂时的诵词一样安抚着我的心灵。
热门推荐
  • 教你制作舰船模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

    教你制作舰船模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舰船模型(最新版)》是一本自然科学类读物,《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舰船模型(最新版)》有具体的操作过程和实践步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丛书:教你制作舰船模型(最新版)》不仅能丰富青少年朋友课余生活,提升其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其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协调发展,从而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

    落叶是秋天的使者,它怎么会不知秋的气息呢?它以最美的舞姿向生灵们昭示:秋之将至。之后落叶回到温厚的泥土中以膜拜的姿态欣赏这场秋的绚然和精彩。是秋让张扬了一夏,身心俱疲的叶得以回归到根的港湾,在这恰好的温度和湿度里,它正酝酿着一场冬眠。散文正如落叶知秋一样,可以走近读者的内心,触动其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 私法公法化研究

    私法公法化研究

    私法公法化是对社会变革的一种回应,是私法从近代向现代发展的趋势之一。20世纪西方发达国家的私法发生了较大的变革,这场变革适应了社会的发展,体现了私法公法化的趋势。我国的私法在逐步兴起的过程中也展现出私法公法化的现象,但是我国的私法公法化过程中尚有一些不足和缺失,有必要对其进行完善。本文主要着力于对私法公法化进行研究,总结国外私法公法化的规律、特点,分析其私法公法化之代表性制度,提出我国私法公法化的基本取向,并就我国私法公法化之代表性制度,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提出完善我国立法的具体建议
  • 冥河传承

    冥河传承

    这是一个得到冥河老祖传承,捡到至宝智慧之门的宅男,证道长生,名传诸天的故事。智慧之门,给予宿主无限灵感、无限智慧、无限知识。-------------------小水2018新书发布,请各位书友多多支持。
  • 文宗武圣

    文宗武圣

    他入赘修武世家,备受歧视,但是他却以华夏国的古代文学成就文圣,以自己不断的努力成就武圣。他是的人生,从来到元灵大陆之后,便注定不一般。
  • 仙道有晴女配要成仙

    仙道有晴女配要成仙

    一睡醒来,两脚竟然迈入一本女主小说中——— 偏偏还光荣穿成一同名同姓的女配——— 内心泪流成河.反省自身无才无德。 骨科医生一枚,现一身技能轮为无用,再回顾前身,心狠嘴毒刁蛮任性,只差结怨满…回顾完毕。 如此既来之则安之,这是修仙的世界,即便所求之道与众不同,但大道三千,总汇聚成殊途同归. 就算是穿成一本书中女配又如何,殊不知每个人都是活在自己世界中的那个主角.如今慢慢长生路,今有李晴天,愿不忘初心,惟不负岁月.修真路上独禹前行,一切只为成仙!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名门厚婚

    名门厚婚

    一场家族利益,将他们捆在一起,但在新婚之夜他却告诉她:“尽管我娶了你,那也只能得到我妻子的头衔,而我的爱我的心都不可能给你”六年后,因为酷似他的小人儿出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