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36900000009

第9章 创业篇——长风破浪会有时(3)

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而且岁月与时代,也不会允许我们将脚步停下来,坐在那儿静止不动。夜似乎很长很长,四周一片黑暗,不知何时起风了,吹动着窗户上的纸屑,发出咝咝的响声。他毫无睡意,睁大着一双眼睛,直瞪瞪地盯着头上面的天花板,想得很多很多,也想的很远很远。从马春元的眼神里,他读懂了命运之神是迎着一切人走来的,它只屈从于强者和有准备的人。不过这种光顾极为短暂,万一错过了,就不会恩赐你第二次了,所以必须大胆而又谨慎。

这一次,崔云山与往常遇到问题一样,他要认真思考应对的方式与方法。他从一年多农场的经历来看,不论搞塑料地膜,还是做养殖业,往往一个偶然就是一个机遇。这一次办裁剪培训班,也许就会成为这一生的事业。说实话,每个人眼前的路都是黑的,谁也不知道归程到底在何方。而且马春元信誓旦旦,还有鲜红的证书,这一切也不可能是假的。再说人挪死,树挪活,或许这一步迈出去,还是一片灿烂前程呢。

崔云山披衣下床,来到院子中间,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像是马春元的眼睛,也像是农场职工们的眼睛。人这一辈子,就应该做我们所想做的事,爱我们所想爱的人,做错了不必后悔,也不要抱怨,世上没有完美的事物完美的人。跌倒了爬起来,重新向前走去,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要相信下次会走得更稳……月光下,他的思路继续向深处扩散着。他终于明白了,面对无法回头的人生,我们只能做三件事:郑重地选择,争取不留下遗憾;如果遗憾了,就理智地去面对它,然后争取改变;假若也不能改变,就勇敢地接受,不要后悔,继续朝前走。所以在做任何事情时,决定我们选择与成功高度的,不是我们的才能,而是我们的心态。

在夜的深处,总有许多不可预知的东西,创业的道路上也是如此。崔云山要抓住这个偶然,抓住这个机遇,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来。他回到房间,顺手推开窗户,望着远处灯火辉煌的夜景,心里一阵阵的激动,却也隐隐感觉到一缕的不安。企业的生死命脉,也许就在明天这一步棋了,是胜手,是险招,自己也只好信天由命了。或许只要我们的心念一转,逆境也能成机遇,而拐弯也不失为之一种前进的方式。远处雄鸡一声啼鸣,东方开始泛白,崔云山一拳砸在眼前的炕沿上,气壮山河般地吼了一声:“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就是这了。”然后穿衣下炕,迎着喷薄而出的朝阳,大踏步地向农场场部走去。

“10个学生”的效应

人们常常会用“胆识”这两个字,来说明形容敢想敢干、敢做敢当的“龙马精神”。崔云山属于富有“龙马精神”的人,经过一夜的思考,他的目标明确了,信念坚定了,毛主席说过,你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和矛盾,需要我们去闯,去试,去探索。改革开放为我们提供了机遇和方向,但是有一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胆识,就是敢于想别人所不敢想的,做别人所不敢做的,为别人所不敢为的。一个没有胆识的人,再好的机会到来也等于白搭,他固然没有失败的机会,但也永远不会成功,就像那些躺在坑里睡觉的人,永远是不会摔跤的。

崔云山始终相信,“冒险”并不是莽夫的行为。当我们走上人生的旅途,虽然前途艰险莫测,有时候甚至充满了风险,但是只要我们的意志不因社会的压力而软弱,也不因自然的压力而萎缩,就会轩昂地向前走去。看准了再迈步出去,前行了就绝不停留,这就是崔云山做人做事的风格。他是一个不易满足的人,在他的胸膛里面搏动着一颗勇于进取的心,按照中国最古老的哲学法则,机遇与风险,永远就像硬币的两个面,福与祸相依也是一样,往往存在于一念之间。也就是说,机会中总孕育着风险,风险中蕴藏着成功,假如惧怕风险而错失良机,也许就永远不会取得成功。反言之,成功有时候往往在于选择,而选择就需要有一种“冒险精神”。

万事开头难,到底有多难,事事是不一样的。崔云山从办农场到办培训班,也是大姑娘出嫁第一回,周围也没有什么可参照的。没有就没有吧,崔云山自从初中毕业回到村里,就没有消停过,难道这一次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农场当年咱也没有办过,不是东闯西荡,照样也走过来了?再说,既然已经决定了的事情,就再不能三心二意,左摇右摆,这是做人做事之大忌。因为我们选择了高山,也就选择了崎岖;选择了机遇,也就选择了风险;选择了求索,也就选择了曲折;选择了事业,也就选择了奋斗。这次办培训班的道路,肯定不会是风平浪静的,或许还将充满着艰难险阻。但是留给自己的已别无选择,必须坚定不移地向前走去,坚持到底就会走出一条新的路子来。

别看崔云山平日里慈眉善目,像一尊佛似的,干起事情来却是疾如闪电,雷厉风行。他来到农场办公室后,立即打发人到东郭镇通知马春元,让他赶快来农场订协议,签合同。马春元接到崔云山的通知,知道事情有了着落,放下地里的农活,当天下午就赶到了西城农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的协商,崔云山基本上满足了马春元提出来的条件,崔云山是校长,负责全面工作;马春元再带一个人,负责教学这一块子。接下来,两人就一些办培训班的细节,做了一些探讨,然后郑重其事地签下了协议和合同,对各自的职责和义务作了明确的分工和细化。

合同在当时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儿,大家既新奇又激动,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崔云山找来一个公证人,又找来一个字写得好的,工工整整地复写了三份,然后双方盖了手印,签字画押。合同一签完,双方就成了一家人,当下里别提多高兴了,便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其实面临的许多事情,只要我们想去做就一定能够做到,用不着什么所谓的“钢铁意志”,也用不着什么所谓的“技巧谋略”,只要坚持下去终究会发现,原来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天造地设,水到渠成的。崔云山这个校长,也像当年时兴的广告潮一样,张罗发传单,贴海报,像一个分娩前的孕妇那样,充满了期望,也充满了兴奋与煎熬。

现在想起当初办学的条件,崔云山依然是心怀愧疚。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环境呀?不足十平方米的饭厅,改成了上课的教室,用砖头砌了几排,摆上木板,抹上水泥,就当作课桌板凳。正面墙上用水泥抹了一块,刷上黑漆就成了黑板。开学的这一天终于到来,崔云山甭提有多么高兴,把教室打扫干净,课桌板凳擦了一遍又一遍。1983年4月28日,他早早起床穿戴整齐后,专门系了一条领带,叫上马春元、张高潮等人,一起站在大门口。眼看太阳都三竿子高了,总算迎来了第一个学生,是一位女生,骑着自行车带着铺盖卷,还有一网兜子碗碗缸缸的生活用品。

崔云山他们忙不迭地走上前去,又是嘘寒又是问暖,热情的让学生都觉得受宠若惊,满怀惊疑地跟着崔校长来到了“教室”。不过接下来,崔校长可没有了当初的兴奋劲了,因为太阳从出山到树梢,从房顶到山顶,眼看快到午时了,才陆陆续续地来了几个人。崔云山数了数,不多不少,正好“三个核桃,五个枣”,整整八学生,随身带着剪刀、尺子前来报到。如果按乡下赴宴座席的标准计算,刚好一桌人,连个窝角的都没有。

不过崔云山毕竟是崔云山,多年来的摸爬滚打,心脏上早已练就出了一个金刚罩,什么惊涛骇浪没有遇过!人少就少一些吧,星星之火还可以燎原吗?何况旗杆插起来,就会有吃粮的人,总比自己一个光杆司令要强得多。想到这里,崔云山鼓足了心劲,尽管只有八个学生,照样举行了第一期开学典礼,他在黑板上工工整整的写下了“开学典礼,运城西郊裁剪学校第一期”两行字,然后就站在讲桌前,讲起了本期培训班安排、主要内容和目标要求。崔云山讲着讲着,看着眼前“八大金刚”求知若渴的目光,竟然把开学典礼办成了“师生互动调研会”。

他向学生了解道,你们来这里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村里面有多少人想学裁剪?学生开始还有些害羞,不好意思回答,见他们的校长这么和蔼可亲,时断时续地说道:“村里想学的人很多,只是怕学不好回去丢人;二是经济状况都不太好,虽说一个学生两个月才20块钱的学费,4块钱的住宿费,有些家里还是掏不起这个钱。而且村里人都认为,学裁缝哪有上学的,都是跟着师傅学的,所以害怕花了钱学不会,回到村里丢人。”通过这次摸底调查,使崔云山认识到,自己现在所做的这个职业,是前所未有的新生事物,就如同万里长征,重要的并不在于有多长,而是在于怎么把事情办好。

崔云山对办学有了信心,说起话来也是底气十足:“你们放心,我们既然开办这个学校,就一定要把大家教会教好,教成顶呱呱的优秀人才!”第一步是迈出来了,尽管没有像想象中那么轰轰烈烈,但毕竟是扎扎实实的一步。而且通过对学员们的了解,崔云山满心喜欢,觉得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只是人们对此都还不甚了解,关键是把眼下这第一个班办好。好像是天助崔云山似的,开学后的第二天来了一个,第三天又来了一个,总共十个人,崔云山形象地称之为“满汉全席,十全十美”。他更加坚定信念,下决心必须把第一期办好。虽说10个人确实是少了一些,但是10个人就是10个活广告,他们出去说一句,比我们自己说10句都要顶事的多。

崔云山全力以赴,一点儿也不敢含糊,按照教学的要求,第一个月把理论教完后,第二个月开始实习。当时学校没有缝纫机,他们就在学校附近的韩家营村租回来10台缝纫机,每人一台,让教师领着学员实习学做裤子。当学生们把自己平生的第一条裤子做成后,都特别激动,三更半夜都不休息……成大事者,争百年不争一息,10个学生的学费,根本不够学校的开支。好在学员们都是自己带面来,学校只负责蒸馍、做菜,烧汤,才勉强能够维持学校的运转。崔云山也是横下心来,既然学校办起来了,就不能垮下去,宁叫挣死牛,也不能打住车。他回家给老伴一商量,将家里的积蓄拿出来,解了眼下的燃眉之急。

崔云山属于那种有主心骨的人,别看一天到晚忙于做工作,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可是哑巴吃饺子,有数字藏着的,只要认准了的事情,八匹骡马也拉不回头。只是对于当时的办学条件,总觉得实在是苦了孩子们,至今都抱愧不已。那时候都睡的地铺,用砖一摆,铺上麦秸,一溜儿睡十几个人,一个挨着一个,像摆地瓜一样。教室就在20个世纪60年代盖起的房子里,学员们一人一个马扎,一个小本夹,就是课堂和课桌了。崔云山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自己当时虽然也不富裕,却更是怜悯那些穷孩子,有的学生实在是拿不出来钱,他是既免学费又免灶费。对于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的学员,还建立了奖学金制度。

前来学习的大都是村子里的孩子,崔云山就当作是自己的子女一样,有个头疼脑热的,派人到药铺买药回来,还让灶房做个病号饭。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有这样的好校长,大家学习劲头都非常高涨,进步也很大。而这样的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取得了收获。第二期,来了三十几个学生;第三期,来了五十几个学生;第四期,一下子招了130多人;第五期,哗啦啦就达到了180多个学生。后来学生越来越多,每期要招300多个学生,学校容纳不下了。崔云山就到隔壁厂里租了教室、宿舍,再后来,又在西街交通旅社、二轻招待所、县农机校、县人民剧院、县第二招待所……运城好多处房子都被西城服装裁剪学校租来做教室用。真是鸟枪换炮,学校一下子就热闹起来,崔云山的校长头衔也名副其实了。

要办就办高档的

裁缝学校出名了,慕名而来求学的人纷至沓来,学员们遍布全地区13个县市。平陆县山区里的一位小女孩,不知从哪里得到的这个消息,因为家里比较贫寒,买不起车票,就在她父亲的陪伴下,骑着一头毛驴,踢踏踢踏地来到学校门口。这消息一下子成了学校的热门话题,学生们看西湖景似的,都涌到校门口凑热闹。当时正是午饭时分,崔云山听说后,连忙放下手中的饭碗,拉起身旁的胡建军,匆匆忙忙赶到校门口,将父女俩接到办公室。

原来父女俩翻山越岭,百里迢迢来到这儿,是想送女儿学一门手艺的,可是家里实在是拿不出学费来,去了几个职业学校,都被一口回绝了。崔云山听后,当即拍板决定,免去女孩的全部学费,还特意让灶房给父女俩准备了一顿午饭。那女孩与他父亲来到运城,以为是来到了“皇城根”下,事情恐怕不怎么好办,没想到一根烟没有让出去,事情就得到了解决。而且学校还免去了学费,真的是天下不仅有免费的午餐,而且还掉下来一个香喷喷的大馅饼来,当然从头顶到脚底都是一个喜欢。

我们生活在人生世界里,故事并非只是凭文学家虚构出来,也并非只是讲故事给他人听的。不过想想崔云山平日里为人处世的事情,这也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或许是他从李店铺村“做好人”的故事里,总结出的施舍智慧,也是他回报社会的具体表现。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崔云山利用学校的场地、设施和教职员工,为西城办6个村子,办了数十期服装裁剪培训班。而且规定凡西城办6个村子的子女,凡是想来学校学习服装裁剪的,随来随学,学费全免,这个规定至今依然执行。

以后发生的事情,恐怕崔云山自己也不会料到,也许算作是好心好报,使得他真正走上了一条迈向成功的道路。那女孩的父亲也是一个实在人,临走时对崔云山千恩万谢,再三叮嘱女儿,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实际行动报答学校的一片好意。在回平陆的路上,这位老人逢人便说,运城西城裁剪学校的校长,真是一位现世的活菩萨。你们肯定不会想到,天底下会有这样的大好人哩。这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就像一股清凉的风,在河东大地上吹荡着。第十期培训班开学时,居然来了500多人,其中就有那位“毛驴女孩”家乡方圆村里的20多个人。

20世纪60年代,文艺界流行着一出现代革命戏剧,剧目叫《芦荡火种》。是说在江苏常熟一带的芦苇荡里,隐藏着以新四军郭建光为首的一支伤员队伍,在当地共产党员阿庆嫂和革命群众沙奶奶等人的掩护下,与日伪反动派巧妙周旋,最终成为一支英勇善战的主力部队。这出戏不仅剧情感人,而且编排得体,很有哲理性,后来被改编成为样板戏《沙家浜》,轰动全国。崔云山把自己创办服装学校的发展过程,也比喻像芦荡火种一样,经过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燃烧后,终于形成了燎原之势。

虽然从1978年开始,中国就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但是多年来积患的沉疴旧疾,不是像医生做手术一样,一朝一夕就能革除掉的;被冰雪坚封的土地,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解冻,只能在春风里慢慢地消融。不过新生事物的种子,具有极顽强的生命力,一旦遇上适宜的气候、土壤和水分,就会像雨后春笋蓬勃地发展起来。经过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北方农村,生活日渐好了起来,长期被封闭禁锢的思想也变得活跃起来,尤其是年轻人,更是想走出这片黄土地,看看外边的世界有多么精彩,于是就有了“民工潮”一词的出现。

崔云山和他的服装学校,像一个魔术师似的,不仅适应了这个潮流,而且也抓住了晋南农村女孩子们的心理。她们既不想走的离家太远,又很想学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而且在农村,做饭做衣服又是女孩子嫁人的必备手段。在那时候,农村大多数人的家里都有一台缝纫机,是村里几乎普及的“三大件”,差不多的女孩子,大都会蹬踩两下子,只是对于裁剪的理论和技能都比较生疏。崔云山办起的服装学校,恰巧就如同及时雨,一下子滋润了女孩子的心,前来报名学习的人络绎不绝,甚至出现了“井喷”之势。

同类推荐
  • 外国文论研究的学术历程

    外国文论研究的学术历程

    《外国文论研究的学术历程》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总12卷之第3卷。全书总分为五章,其中解放前的文论研究为一章,解放后的文论研究分为四章。按照系列套书的统筹规划,该卷秉承套书的总体要求,注重原生态,竭力走进国外文论引介与研究的历史,以欧美文论、日本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俄苏文论为经线,以学人、学说、学刊为纬线,细数百年来中国学人在引介和研究外国思想家的学说的道路上所做的努力,同时也见证了外国文论在中国的旅行印记。本书在梳理中反思当代中国的外国文论引介路径与接受格局上的现实问题,探索我国未来的外国文论引介的战略规划,研究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实践。
  • 生活并非都有选择: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们

    生活并非都有选择: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们

    留学是迈上成功巅峰的通途,亦可能是堕入欲望深渊的陷阱。经过一段时间改革开放的熏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已经不只是书斋里的精英,他们更是一个个充满欲望的人、一个个为名利而奋斗的个体,在大洋彼岸深陷于情与爱的踯躅、名与利的挣扎。当象牙塔里也漫入世事的波涛,他们,和你我没有什么两样,背负着为人的十字架,生命永远是不可承受的重量。“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百多年之后,托尔斯泰的名言在一代一代中国留学生的生活中被演绎。生活都能由你选择吗?幸福只要追求就能得到吗?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留学生们以自己的经历向您诠释这一切。
  •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怡亲王允祥与《红楼梦》和白家疃

    怡亲王允祥与《红楼梦》和白家疃

    本书主要围绕允祥、曹雪芹和白家疃之间的故事展开描述。怡亲王允祥因治水来到白家疃;传说曹雪芹晚年曾徒居白家疃。作者以一个白家疃人的身份将其中的故事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对读者全面客观了解此段历史提供帮助。
  • 超越生命的选择:思想者随笔(萨特卷)

    超越生命的选择:思想者随笔(萨特卷)

    本书是萨特哲学及生活的通俗汇编,全书内容是从萨特大量的哲学著作、戏剧、散文、随笔、传记的精选摘录而成的,并将存在主义哲学的精髓贯注其中,重点突出萨特的人道主义情怀及高昂的人生态度:对抗任何可能压制我们生命本身的外部力量,实现我们自由的选择并承担。本书在保留原作思想深刻的同时,力求行文浅显易懂,与读者的现实人生紧密联系。
热门推荐
  • 一见此人误终身

    一见此人误终身

    九界中名震四方的两位舞天仙之一的雨天仙:晴雨,竟然还是管理九界的两位帝君之一的雨君上!到底是何事能让堂堂帝君隐藏身份在人界大路秘密调查。一件又一件离奇事件,背后又隐藏着何等的阴谋。而我们浪到飞起、无所畏惧的雨君上又将如何查明真相。苏铭风,明面上是西灵学院的第一天才,暗地里却是七杀殿的殿主玄风尊者。又是什么能让一介尊者屈尊在一小小学院。【表里不一、霸气少女×笑里藏刀、凶狠少年】片段一:某院长:“铭风啊!你是我们学院的第一天才,一定要努力修炼啊!话说,我女儿很喜欢你,你有兴趣吗?”苏铭风扬起一抹微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寒光闪闪的宝剑搭在了院长的脖子上:“院长,你再说一遍,我刚刚没听清。”片段二:晴雨把手搭在苏铭风的肩膀上,向着万花楼走去,豪迈道:“笑面虎!跟着点,本小姐带你去浪一会儿。”此时已经对晴雨倾心的苏铭风:“雨儿,我们先去和几壶好酒再去浪也不迟,如何?”晴雨:“成吧!”苏铭风带着晴雨走向酒馆,然后再向暗处打了个手势。一刻钟后,方圆几里的妓院和小倌馆全都倒闭了。
  • 魔兽剑圣纵横漫威

    魔兽剑圣纵横漫威

    深陷低谷的老实人,被刚睡醒的大能失误丢进漫威的悲惨故事!“其实我都清楚,只是我遵守底线。千万别惹我,老实人发起火谁都顶不住!”——张桐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最后的致意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最后的致意

    《最后的致意》中的故事主要发表在1893年至1917年间,包括《红圈会》《魔鬼之足》《临终的侦探》等8个短篇,其中《红圈会》讲述一位房东太太寻求福尔摩斯的帮助,说自己的房客一个人待在房间里不出来,但是总是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福尔摩斯和华生一开始有些不情不愿,但随着房东太太的描述,蹊跷之处渐渐浮现出来。
  • 精华荟萃的世界教育

    精华荟萃的世界教育

    教育一直是我们大家所重视的。全书汇聚了教育的精华,讲述了古代的教育、中世纪的教育等不同时期的教育,以及世界著名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午夜暴君

    午夜暴君

    新书《诸天武道馆》这是一个灵气复苏,属于武者的时代!但每当深夜来临,这个世界便属于阴物!百鬼夜行,万妖复苏……无尽的恐怖,在午夜笼罩世界!1群:9674714322群:790098200
  • 神州轶闻录系列:文坛忆往

    神州轶闻录系列:文坛忆往

    文坛大腕的悲喜人生盖世奇才的千秋文章内容介绍:本书作者是著名文史作家、专栏作家。早年生活在北京数十年,交游广阔,熟读前贤文章,博物强记,广泛涉猎北京的文史掌故、艺苑趣闻、名人轶事和文物珍宝,对风土民情了如指掌。1976年定居香港后,来往于香港和北京之间。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在香港《华侨日报》《大公报》、台湾《世界论坛报》等多家报纸开设“京华感旧录”“九州逸趣”“神州拾趣”等专栏,琐谈社会轶闻和文史掌故,深受读者欢迎;之后谈及内容遍及全国各地,专栏易名为“神州轶闻录”。本书是神州轶闻录中的一本,生动披露鲜为人知的文豪文坛史事。
  • 金刚战士

    金刚战士

    在一座古老的城堡里,生活着三个可爱的小伙伴,一个是长着一对翅膀的小精灵公主丽君,一个是可爱聪明的丢丢鼠,另一个就是充满侠义心肠,可是老惹出笑话的贝蒂猫。它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这所无人知晓的神秘城堡里,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
  • 璃王宠妃之绝色倾天下

    璃王宠妃之绝色倾天下

    百姓传言:东璃小王妃乃天神下凡,身怀异术,一人可敌千军万马,实乃东璃之幸。百姓传言:东璃小王妃容貌惊似天人,纤指轻摇,一曲高山流水名震帝都。百姓传言:东璃小王妃乃神医嫡传弟子,凤尾银针一出,活死人肉白骨。一日,尘土飞扬,百万敌军立于阵前;再观东璃,一娇美女子紫衣倾城,魅惑天下,凤眸微睁,剑指千军。突然......女子眼前一黑昏倒阵前,一道墨色身影如流光飞逝接住那娇小的身躯,邪魅的俊脸难掩担忧之色。“娘子,你怎么了?”伸手探脉.....“王妃有喜了......”
  • 网缘之一笑百魅

    网缘之一笑百魅

    想她笑姑娘一没跟人结仇,二没抢人老公;天天安分守己的采着自己的药,虽说偶尔也去药园偷偷药,矿窑偷偷矿;那也没罪恶滔天到让全服的人满屏追杀吧!你杀就杀吧,姑娘站着给你杀;但你也不要夺魂啊!你杀姑娘那么多次,姑娘就反击杀你一次你就夺姑娘的魂;好吧!这些我们暂且不追究,你要夺魂,那姑娘我就乖乖待幽冥界挂机还不行么,你为何还要组队追杀到幽冥界来啊!!姑娘我到底是刨你祖坟了还是挖你龙根了啊!你跟姑娘我这么大的深仇大恨。士可杀不可辱,让了一次又一次,却被当成好欺负,原来这一次都是他在背后操的黑手...他到底有什么阴谋...“我要你做我第一夫人。”他骑在全身冒火的血红麒麟身上腾在空中,高傲的望着地上骑着白马的笑姑娘。“今晚的月色不错,嗯...适合偷药。”整理干净自己的背包她屁颠屁颠的骑着白马往药园跑去了,就好像没看到头顶悬着个人一般。他看着消失在药园门口的她,拉起缰绳转身飞走了...然后第二天,全服通缉笑姑娘的赏金出来了...“赏-夺笑姑娘一魂的500W”“赏-夺笑姑娘一魄的200W”...她一大早线,看到满世界的赏,第一件事是点开好友列表找到某猪。笑姑娘:猪,我站着给你夺,我们五五分账,怎样。猪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