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地处祖国大西北,历史悠久,区位重要,开发领先,是中国历史项链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固原属地质意义上的陇西盆地,位于秦岭山地以北,六盘山以西,内蒙古高原以南,河西走廊以东。按流域划分属清水河流域,泾水上游,祖厉河上游。震旦纪为海浸区,以至泥盆纪,周围被海水环绕,成为孤岛,二叠纪初期为中国古陆之一。北部为华力西褶皱区,六盘山一带为石河子期华北盆地西缘,是祁连山褶皱带与鄂尔多斯地台间狭长沉积带,是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造成的山系,最后由陇山运动完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山脉。黄土生成期,已经有了人类,那个时代,气候干冷,环境恶劣,生存条件严酷,先民们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进入新石器时代,第四纪末期冰期已经结束,气候转暖,雨水增多,黄土高原的地理特点,既适合洞居,又因为黄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易垦,适宜于发展农业,农业生产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作为陇中黄土高原脊脉的六盘山,离奇而险峻,神秘而深邃,古称陇山、吴山、岳山。陇山即龙山,是中国龙飞升的地点之一。“大人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龙身而人面,鼓其腹在吴西。”六盘山为伏羲出生之地,雷泽,即湫渊,是历代帝王祭祀全国四大名川之一,在六盘山西麓,即吴西。
西周时,固原就已纳入其管辖范围,那时称太原,属荒服。“年年进贡,岁岁来朝”。战国时秦惠文王灭乌氏戎,建乌氏县。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灭西北义渠戎,建立朝那县,进入到“王化”的历史阶段。在以后的历朝历代,皆属中原管辖,使陇右和关中合为一区。这是因为,历代皇帝大多建都关中。六盘山虽为关中西面屏障,但其纵长有余,宽不足20公里,从陇右至关中可沿渭水上游(南路),或者越过陇山山脉(中路),或者绕道陇山北端(北路),所以在陕甘地理位置上并不能起隔绝阻塞作用。因此关中安危不能凭陇山的险要,必须具有全部陇右作为保障。汉初,沿秦旧制。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析北地郡置安定郡,郡治高平(今固原)。东汉永初五年(111年)三月,因羌族起义,安定郡寄理美阳(今陕西省武功县境)。永建四年(129年)四月,还治高平。永和六年(141年)十月,复徙扶风(今陕西省扶风县)。
三国属曹魏雍州安定郡。建安十六年(211年),郡治迁临泾(镇原县南)。西晋仍属安定郡,郡治临泾。
十六国时,前赵分安定郡部分地增设陇东郡,以高平设朔州牧领陇东、安定郡。北魏太延二年(436年)置高平镇。道光五年(524年),改高平镇为原州,并置高平郡,倚设高平县,治所高平。北周设原州总管府,领平高(即高平)、长城二郡。
隋开皇二年(582年)废长城郡。三年,废高平郡。大业三年(607年),原州改平凉郡,郡治平高。大业六年(610年),废原州总管府,置牧监。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平凉郡为原州,属关内道。贞观五年(631年)于原州置中都督府。天宝六年(742年)改原州为平凉郡,乾元元年(758年),平凉郡复改原州。大历元年(766年)吐蕃攻占平高,原州治所迁灵台百里城,后迁平凉及临泾。大中三年(849年)原州迁回平高,广明元年(880年)复迁临泾。五代时仍为吐蕃所占。
宋至道三年(997年)以故原州城设镇戎军,属陕西路。咸平六年(1003年)置彭阳城、陇干城。庆历初年,镇戎军改属渭州隶泾源路。庆历三年(1043年)以陇干城建德顺军。绍圣四年(1097年)置平夏城,大观二年(1108年)以平夏城置怀德军。贞祐四年(1216年),德顺升防御州,十月升节镇名陇安。金时,今泾源县属平凉府安化县。
元废镇戎、德顺。至元九年(1272年),在开远堡设立陕西行中书省开成府路,至治三年(1323年)降开成府为州。
明降开成州为县,设固原巡检司属陕西布政司平凉府,隆德县亦属平凉府。景泰二年(1451年),修古原州废城设固原守御千户所。成化二年(1466年),开成县迁固原千户所,五年千户所升固原卫。旋增三边总制府。弘治十五年(1502年)设固原州、卫,均属陕西都指挥使。
清顺治初固原州属陕西省平凉府,不久改固原道,连同三边总制府,固原卫均驻固原城。康熙初年,迁镇,设平凉道,治固原。雍正初废固原卫,乾隆初固原设平、庆、泾道,同治年旋改为平、庆、泾、固、化道,移治平凉。同治十三年(1874年)固原设直隶州,领硝河州判。
民国初,固原州属甘肃省泾源道,后属陇东行政公署,民国2年,废固原州设县。民国29年(1940年),在固原设甘肃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1年(1942年),迁硝河城,建西吉县后专员公署撤销。因此,固原属中原文化涵盖范畴。
固原是西北重镇,“州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河绕北,崆峒阻南,称为形胜”。秦始皇出回中道巡新秦中,西汉据萧关抵御匈奴,汉武帝六出萧关,皇甫规出安定郡攻伐羌人,赫连勃勃以高平城为第一块根据地建立大夏,万俟丑奴高平起义,周凭关陇集团建立政权,隋杨光由原州出击突厥,唐原州七关失守与吐蕃划界弹筝峡,宋好水、定川、三川等处五次战役都失利于西夏,元建赫赫王府于开城,明徐达由萧关东取平凉,清开府三边总镇,形胜为兵家必争,战争书写了历史,历史记载了战争。
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固原地区生产力就有了很大发展,一个氏族内部产生了各家族之间的分工,手工业脱离了农业,出现了第二次社会分工,从此历史进入一个新时期。商朝几乎统一了所有氏族,为了农业的需要,特别注重观察日月运行,寒暑往来,奠定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农业运行基础。西周游牧经济的上升,限制了农业的发展。春秋中期,中原地区铁器工具代替了青铜工具,从而使居住在固原地区的戎族铜材有了保障,制造出本民族所需要的生产生活用具。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广泛使用,牛耕技术推广。秦统一天下后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加强,设县筑城,构筑要塞,配发劳动工具给戍卒和百姓,西吉、隆德、彭阳出土的铁铧和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形制完全相同,说明秦向西北边疆的不断开拓,加速了农耕文化在固原地区的传播。在周秦文化影响下,使畜牧生产逐步向农业生产过渡。西汉政府推行“方今之务,在于力农”的经济政策,推行一整套适合西北地区自然气候特点的“代田法”,据史记载,安定、北地百姓都实施代田法。西汉后期,兼并加剧,社会动荡。王莽托古改制,造成社会的更大动乱,千里无人烟,听不到鸡犬的声音。刘秀登基,普及牛耕,推广区种法,出现了“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的景象,曹操统一北方,将农业界线稳定在长城沿线,固原地区旱作农业有所恢复。永和初年,朔州牧镇守高平,恢复官营牧场。永熙三年(534年),宇文泰治理高平。永嘉以后,北方战乱,固原相继为氐、羌、鲜卑等游牧民族势力范围。宇文泰经营原州,重用地方势力,形成以原州李贤及蔡佑、田弘为核心的关陇集团,倾心于关陇文化本体政策的推行。杨坚立隋,废宣帝苛政,定刑律,轻刑罚,统一了南北,魏晋以来形成和发展的官僚机构,成为完整的严密体系,进士科的开创,使文化教育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隋代建立马政牧监,设有羊牧、驼牧、牛牧总监,牧业有所发展。唐安史之乱后,固原地区为吐蕃占领,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使原州经济文化停滞。原州所处丝绸之路必经的萧关古道,承载着文化繁荣之舟,吐蕃的占领,滞缓了文化交流。宋建国之初,取消诸侯国,废除藩镇,保留州郡,严申劝农条令,凡州县旷地,允许百姓佃为永业。镇戎、德顺虽为宋夏摩擦的边地,但边境贸易正常,生齿繁多,其中笼竿城蕃汉交易,市邑富庶,胜过近地州郡。元以畜牧兴国,建开成府于六盘山,放牧屯田,据守西北,实行既有汉法,又有“蒙俗”的二元性政治体制,建立了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原文化、伊斯兰文化、佛教文化等得到融合,构成社会发展史上的新特点。元朝统治被推翻,固原地区成为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朝廷将大部分土地划给苑马寺和藩王作为牧地,民地和屯地所占比例很小。清至民国,小农经济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定式,耕种土地,经营农业是绝大多数人谋生的唯一手段。固原地区地处边徼,土旷人稀,非常贫困。统观数千年历史,经济发展与否,与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有极大关系,历朝历代晚期,政治昏暗,剥削加重,民不聊生,则社会经济遭到破坏,人民流离失所。
固原文化底蕴厚重。隆德页河子遗址出土的石罄,是新石器时期祭祀的典型器物。隆德沙塘出土的尖底瓶,利用了力学原理,水汲满后会自动直立,其他彩陶,纹饰奇特,内涵丰富。固原市原州区出土的西周铜鼎、铜簋庄重而典雅。彭阳县出土的汉代错金银铜羊、原州区出土的博山炉及铜提梁,铜质细腻,纹错明晰。汉更始三年(25年)班彪从长安出发取道安定郡,在安定郡,考察了公元前190年汉与匈奴大战的战场,到萧关凭吊了抗击匈奴而牺牲的孙卬,写下了《北征赋》。东汉名臣梁统的儿子梁松、梁竦,饱读诗书,梁竦感世事而作《悼骚赋》。皇甫规具有文韬武略,各类创作27篇。东汉至魏晋时,皇甫谧被公认为著名文学家、诗人、历史学家、教育家和医学家。原州李贤一门,扶魏、扶周、扶隋,成为三朝开国功臣。固原县南深沟村李贤墓出土随葬品770余件,壁画23幅,其中鎏金银壶属典型中亚萨珊王朝的工艺品,是研究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的重要证物。在固原东岳山脚下发现的北魏墓,墓中漆棺画,由棺盖漆画、棺前漆画和侧板漆画组成。内容包括孝子故事、狩猎图和装饰图案,是同类画中难见的珍迹。石窟艺术初创于北魏,兴盛于唐,以须弥山为代表,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是我国民族雕塑、建筑、宗教艺术等方面研究的宝贵资料,壁画艺术以固原南郊隋唐墓中的壁画为代表。
宋金之时,德顺州即撰写有《德顺州志》。明《嘉靖固原州志》、《万历固原州志》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书中著录诗43首,大多出自名人豪吏之手,有登临抒怀之作,旅游记录之作,建筑景观之作,战争记叙之作,反映了固原文化的精深。书中还记载了儒学的兴建、发展状况。明考取进士4人,贡生146人,反映了科举制度下,固原的教育状况。发展到清,有进士3人,贡生910人。
固原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乌氏倮以谷数计算牛马,皇甫谧精研医理,梁氏家族,显赫几世,李贤家族扶佑皇室三朝,刘锜及吴氏三代抗金,董福祥金戈铁马抗击八国联军……众多英豪使山河生色,激后人奋进,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固原,建立红色政权,毛泽东一阙清平乐,千古绝唱。固原人民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在革命道路上不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