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75400000004

第4章 小说 温故一九四二(2)

△河南是地瘠民贫的省份,抗战以来三面临敌,人民加倍艰苦,偏在这抗战进入最艰难阶段,又遭天灾。今春(指旧历)三四月间,豫西遭雹灾,遭霜灾,豫南豫中有风灾,豫东有的地方遭蝗灾。入夏以来,全省三月不雨,秋交有雨,入秋又不雨,大旱成灾。豫西一带秋收之荞麦尚有希望,将收之际竟一场大霜,麦粒未能灌浆,全体冻死。八九月临河各县黄水溢堤,汪洋泛滥,大旱之后复遭水淹,灾情更重,河南就这样变成人间地狱了。

△现在树叶吃光了,村口的杵臼,每天有人在那里捣花生皮与榆树皮(只有榆树皮能吃),然后蒸着吃。在叶县,一位小朋友对我说:“先生,这家伙刺嗓子!”

△每天我们吃饭的时候,总有十几二十几个灾民在门口鹄候号叫求乞。那些菜绿的脸色,无神的眼睛,叫你不忍心去看,你也没有那些剩饭给他们。

△今天小四饥死了,明天又听说友来吃野草中毒不起,后天又看见小宝死在寨外。可怜那些还活泼乱跳的下一代,如今都陆续地离开了人间。

△最近我更发现灾民每人的脸都浮肿起来,鼻孔与眼角发黑。起初我以为是因饿而得的病症。后来才知是因为吃了一种名叫“霉花”的野草中毒而肿起来。这种草没有一点水分,磨出来是绿色,我曾尝试过,一股土腥味,据说猪吃了都要四肢麻痹,人怎能吃下去!灾民明知是毒物,他们还说:“先生,就这还没有呢!我们的牙脸手脚都是吃得麻痛!”现在叶县一带灾民真的没有“霉花”吃,他们正在吃一种干柴,一种无法用杵臼捣碎的干柴,所好的是吃了不肿脸不麻手脚。一位老夫说:“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吃柴火!真不如早死。”

△牛早就快杀光了,猪尽是骨头,鸡的眼睛都饿得睁不开。

△一斤麦子可以换二斤猪肉,三斤半牛肉。

△在河南已恢复了原始的物物交换时代。卖子女无人要,自己的年轻老婆或十五六岁的女儿,都驮到驴上到豫东驮河、周家口、界首那些贩人的市场卖为娼妓。卖一口人,买不回四斗粮食。麦子一斗九百元,高粱一斗六百四十九元,玉米一斗七百元,小米十元一斤,蒸馍八元一斤,盐十五元一斤,香油也十五元。没有救灾办法,粮价不会跌落的,灾民根本也没有吃粮食的念头。老弱妇孺终日等死,年轻力壮者不得不铤而走险,这样下去,河南就不需要救灾了,而需要清乡防匪,维持地方的治安。

△严冬到了,雪花飘落,灾民无柴无米无衣无食,冻馁交迫。那薄命的雪花正象征着他们的命运。救灾刻不容缓了。

重庆黄山官邸。这里生机盎然,空气清新,一到春天就是满山的桃红和火焰般的山茶花。自南京陷落以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这里是蒋介石委员长的住处。当时蒋在重庆有四处官邸,这是其中之一。领袖的官邸,与国家沦陷、国家强弱没有关系;这里既不比南京的几处官邸差,也不比美国的白宫、英国的唐宁街十号逊色。领袖总是领袖,只要能当上领袖,不管当上什么肤色、民族的领袖,都可以享受到世界一流的衣、食、住、行。虽然所统治的民众大相径庭。所以,我历来赞成各国领袖之间握手言欢,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阶级兄弟;各国民众之间,既不必联合,也没什么可说的。即使发生战争,也不可怕,世界上最后一颗炮弹,才落在领袖的头上。如果发生世界性的核战争,最后剩下的,就是各国的几位领袖,因为他们这时住在风景优美的地球上空,掌握着核按钮。掌握按钮的人,历来是不会受伤害的。黄山官邸以云岫楼和松厅为中心结构,蒋住云岫楼,仪态万方的宋美龄住松厅。当然,夜间就难说了,如果两人有兴致的话。在两处住宅之间的低谷里,专门挖有防空洞,供蒋、宋躲他们阶级兄弟日本天皇陛下的飞机。至于蒋、宋的日常生活,这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反正整日地吃喝,比五十年后我们十二亿人中的十一亿九千九百九十九万人还要好,还要不可想象。虽然蒋只喝白水,不饮酒、不抽烟,安假牙,信基督,但他也肯定知道,榆树皮和“霉花”,是不可吃的,可吃的是西餐和中餐中的各种菜系。一九四二年,蒋与他的参谋长、美国人史迪威发生矛盾,在黄山官邸吵嘴,即要不欢而散,宋美龄挽狂澜于既倒,美丽地笑着说:

“将军,都是老朋友了,犯不着这样怄气。要是将军能赏光到我的松厅别墅去坐一坐,将会喝到可口的咖啡!”

这是我在一本书上读到的。读到这里,我对他们吵不吵嘴并不感兴趣,反正吵嘴的双方都已经去了,不在这个世界上了。我注意到:一九四二年,中国还是有“可口的咖啡”,虽然我故乡的人民在吃树皮、柴火、稻草和使人身体中毒发肿的“霉花”,最后饿死三百万人。当然,这样来故意对比,说明我这个人无聊,把什么事情都弄得庸俗化。我也知道,对一个泱泱大国政府首脑的要求,不在他的夫人有无有咖啡,只要他们每天不喝人血(据说中非的皇帝就每天喝人血),无论喝什么,吃什么,只要能把国家治理好,就是一个民族英雄和历史伟人。我在另一本书上看到,蒋为了拉拢一部地方武装,对戴笠说:“你去办一办。记住,多花几个钱没关系。”这钱从何而来呢?我只是想说,一九四二年,当我故乡发生大旱灾、大饥饿的消息传到黄山官邸时,蒋委员长对这消息不该不相信。当然,也不是不信,也不是全信,他说:可能有旱灾,但情况不会这么严重。他甚至怀疑是地方官员虚报灾情,像军队虚报兵员为了吃空额一样,想多得一些救济粮和救济款。蒋委员长的这种态度,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受到许多书籍的指责。他们认为委员长不体察民情、不爱民如子、固执等。他们这种爱民如子、横眉冷对民贼独夫的态度,也感染了我的情绪。但当我冷静下来,我又是轻轻一笑。这时我突然明白,该受指责的不是委员长,而是几十年后这些书的自作聪明的作者。是侍从在梦中,还是丞相在梦中?侍从在梦中。不设身处地,不身居高位,怎么能理解委员长的心思?书籍的作者,不都是些百无一用的书生吗?委员长连委员长都当上了,头脑不比一个书生聪明?是书生领导委员长,还是委员长领导书生?是委员长见多识广,还是书生见多识广?一切全在委员长——万般世界,五万万百姓,皆在委员长心中。只是,当时的委员长的所思所想,高邈深远,错综复杂,并不被我们所理解。委员长真不相信河南有大旱灾、旱灾会饿死人吗?非也。因为从委员长的出身考察,相对于宋美龄小姐来说,委员长还算是苦出身。委员长自己写道:

我九岁丧父……当时家里的悲惨情况实在难以形容。我家无依无靠,没有势力,很快成了大家污辱和虐待的对象。

这样一个出身的人,不会不知道下层大众所遭受的苦难。在一个省的全部范围内发生了大旱灾,情况严重到什么程度,他心里不会没底。但他认为:可能有旱灾,但不会这么严重。于是书生们上了当,以为委员长是官僚主义。其实在梦中的是书生,清醒的是委员长。那么为什么心里清楚说不清楚呢?明白情况严重而故意说不严重呢?这是因为摆在他面前的,有更多的,比这个旱灾还严重的混沌不清需要他理清楚处理妥当以致不犯历史错误的重大问题。须知,在东方饿死三百万人不会影响历史。这时的委员长,已不是一个乡巴佬,而是一个领袖。站在领袖的位置上,他知道轻重缓急。当时能导致历史向不同方向发展的事情大致有:一、中国的同盟国地位问题。当时的同盟国有美、英、法、苏、中等。蒋虽是中国的领袖,但同盟国的领袖们坐在一起开会,如开罗会议,蒋就成了一个普通人,成了一个小弟兄,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大家在一起,似乎罗斯福、邱吉尔、斯大林,都不把蒋放在眼里。不把蒋放眼里,就是不把中国放到眼里。由此一来,在世界战局的分布上,中国就常常是战略的受害者。而中国最穷,必须在有外援的情况下才能打这场战争,所以常常受制于人,吃哑巴亏;带给蒋个人的,就是仍受“侮辱和虐待”。这是他个人心理上暗自痛恨的。二、对日战争问题。在中国正面战场,蒋的军队吸引了大部分在华日军;虽然不断丢失土地,但从国际战略上讲,这种牵制本身,就给其他同盟国带来莫大的利益;但同盟国其他领袖并没认清这一点或是认清了这一点而故意欺辱人,所给的战争物资,与国民党部队所担负的牵制任务,距离相差非常大;从国内讲,国民党部队在正面战场牵制日军,使得共产党在他的根据地得到休养生息,这是蒋的心腹大患,于是牵涉到了对共产党的方针。蒋有一著名的理论,“攘外必先安内”。这口号从民族利益上讲,是狭隘的,容易激起民愤的;如果从蒋的统治利益出发,又未尝不是一个统治者必须采取的态度。如只是攘外,后方的敌人发展起来,不是比前方的敌人更能直捣心脏吗?关于这一方针,他承受着巨大的国际、国内压力。三、国民党内部、国民政府内部各派系的斗争。蒋曾很后悔地说:北伐战争之后,我不该接受那么多军阀部队。一九四九年后说:我不是被共产党打倒的,我是被国民党打倒的。可见他平日心情。四、他与他的参谋长——美军上将史迪威将军,发生了严重的战略上和个人间的矛盾,这牵涉到对华援助和蒋个人在美国的威信问题。史迪威已开始在背后不体面地称这位中华民族的领袖为“花生米”——以上所有这些问题,包括一些我们还没觉察到而蒋在他的位置上已经觉察到的问题,都有可能改变历史的方向和写法,这时,出现了一个地方省(当时全国三十多个省)的旱灾,显得多么无足轻重。死掉一些本就无用、是社会负担的老百姓,不会改变历史的方向;而他在上层政治的重大问题上处理稍有不慎,历史就可能向不利于他的方向发展,后来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就证明了这一点。上述哪一个重大问题,对于一个领袖来讲,都比三百万人对他及他的统治地位影响更直接,更利益交关。从历史地位上说,三百万人确没有一粒“花生米”重要。所以,他心里清楚旱灾,仍然要说:可能有旱灾,但不会那么严重。于是他厌恶那些把他当傻瓜当官僚以为他不明真相而不厌其烦向他提供真情况的人,特别是那些爱管闲事、爱干涉他国内政的外国人。这就是蒋委员长此时此刻的心境。当然,这是站在蒋的立场上考察问题;如果换一个角度,当我们站在几千万灾民的立场上去考察,就觉得蒋无疑是独夫民贼,置人民的生死于不顾了。世界有这样一条真理:一旦与领袖相处,我们这些普通的百姓就非倒霉不可。蒋的这种态度,使受灾的几千万人只有吃树皮、稻草、干柴和“霉花”,而得不到一个政府所应承担的救济、调剂和帮助义务。于是,人口在大面积死亡。但这不是事情最重要的部分,事情最重要的部分是:

在大面积受灾和饿死人的情况下,政府向这个地区所征的实物税和军粮任务不变。

陈布雷说:

委员长根本不相信河南有灾,说是省政府虚报灾情。李主席(培基,河南省政府主席)的报灾电,说什么“赤地千里”、“哀鸿遍野”、“嗷嗷待哺”等等,委员长就骂是谎报滥调,并且严令河南的征实不能缓免。

这实际等于政府又拿了一把刀子,与灾害为伍,在直接宰杀那些牲口一样的两眼灰蒙蒙、东倒西歪的灾民。于是,死的死了;没死的,发生大面积背井离乡的逃荒。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也会像蒋委员长那样说:情况不会那么严重吧?这是一种事物的惯性,事物后特别过很长一段时间后再来想事物,我们总是宽宏大量地想:事情不会那么严重吧?但在当时,可知历史是一点不宽容的。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又得引用资料。我认为这种在历史中打捞事件的报告式的文字,引用资料比作者胡编乱造要更科学一些。后者虽然能使读者身临其境,但其境是虚假的;资料也可能虚假,但五十年前的资料,总比五十年后的想象更真实一些。一九四二年,美国驻华外交官约翰·S.谢伟思在给美国政府的报告中写道:

河南灾民最大的负担是不断加重的实物税和征收军粮。由于在中条山失陷之前,该省还要向驻守山西南部的军队和驻守在比较穷困的陕西省的军队提供给养,因而,负担也就更加沉重了。在陕西省的四十万驻军的主要任务是“警戒”共产党。

我从很多人士那里得到的估计是:全部所征粮税占农民总收获的30%—50%。其中包括地方政府的征税,全国性的实物土地税(通过省政府征收)以及形形色色、无法估计的军事方面的需求。税率是按正常的年景定,而不是按当年的实际收成定。因此,收成越坏,从农民征收的比例就越大。征粮要缴纳小麦,因此,他们所收获的小麦很大一部分要用于纳粮。

有很可靠的证据表明,向农民征收的军粮是超过实际需要的。中国军官的一个由来已久的,仍然盛行不衰的惯例,就是向上级报告的部队人数超过实际所有的人数。这样他们就可以吃空额,谋私利。洛阳公开市场上的很大一批粮食,就是来自这个方面……

同类推荐
  • 恋上高跟鞋女郎

    恋上高跟鞋女郎

    爱情,就是一朵开到靡荼的花。而我们生活的真谛,就是不断跋涉,依旧无畏寻找这朵花的执著过程。迪希是个有远大抱负的英俊青年,在一场不慎卷入的并购阴谋中意外认识了美貌少女伊黛。两个年轻人,在爱情和职场这个交叠的大漩涡中几经挣扎、几经周折,在揭开每个人身上秘密的同时,也不可遏止地发现彼此就是心中的唯一。
  •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2018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2018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

    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代表作。《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讲述了一个边境小镇,从第一位拓荒至此的制刀匠人在此安居,到女主人公与丈夫迁居这片乡野,同一片土地在千年之间不同的历史瞬间、不同的人生流徙。各种传奇人物在此粉墨登场:长出胡子的圣女、性别倒错的修士、身体里住着一只鸟的酒鬼、化身狼人的小镇教师、会冬眠的做假发的老太太、靠网络收集梦境的女人……千年之间人世沧桑变换、起起落落,但对于土地而言,人的悲欢离合、人的世代更迭,不过是土地的瞬息一梦。这是一部多种文体交杂、多条故事线相互穿插的奇妙小说,短篇小说、散文、民间故事、圣徒传记,甚至菜谱、笔记,交错呈现。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篇精致的短篇小说,连缀起来又是一部遍布伏笔与呼应的绝妙长篇。
  • 跟我的前妻谈恋爱(中篇小说)

    跟我的前妻谈恋爱(中篇小说)

    千顷良田,万亩庄稼,已经有了女友的马勇单挑了张琪,要把和自己离了婚的前妻俞晓红介绍给他。可是相处一段时间后,经历一波三折情感碰撞的张琪却退出了和俞晓红的恋爱。而马勇与前妻俞晓红若即若离、爱恨交加的婚姻历程,既令人啼笑又发人深思……马勇是一离婚之人。马勇离异后又找了一个对象谈着,叫赵慧。赵慧漂亮又能干,而且是检察院的干部。如果说社会各阶层的分布是一棵从上到下的树,检察院在一般民众心目中是长在高处的枝丫,马勇能把检察院拿下,把检察院给办了,有一种得意的自豪。
  • 浪费生命

    浪费生命

    除了坐着无所事事地浪费生命,戴夫别无所求。然而那晚,他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闲适的人生一去不返,他不得不和未知的敌人展开一场非赢不可的战斗。随着时限将近,形势对他愈发不利。他能否阻止悲剧,还是说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 好女孩

    好女孩

    17岁女孩纳迪娅的母亲自杀,悲伤、迷茫的她厌弃自己,开始过着混乱的生活。因为母亲的不堪而离家的善良少女奥布里,与纳迪娅在社区教堂相识,相似的孤独与创伤让二人成为好友。伤心的纳迪娅与牧师的儿子卢克陷入热恋,借以寻求温暖与安慰,却意外怀孕,酿成这个保守小社区的大秘密。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前途和卢克的名誉,纳迪娅悄悄堕胎,然后离家去念大学,将这个秘密深埋心中。不料数年后,奥布里与卢克谱出新的恋曲,并邀请她参加二人的婚礼。纳迪娅怀着复杂的心情返乡,结果她和卢克的过往意外曝光,三人将如何面对他们的过去与未来?在友谊与欲望之间,两个女孩将何去何从?
热门推荐
  • CEO成长记

    CEO成长记

    创业公司没钱,怎么办?没人,怎么办?创业者没经验,怎么办?老实告诉你,那都不是事儿......
  • 隐婚老公太神秘

    隐婚老公太神秘

    传闻荣家二少天生残疾,奇丑无比,无人愿嫁,所以花重金娶她进门。而结婚两年她都未成见过自己的丈夫,还遭人陷害与商界奇才宋临南有了纠葛。她陷入自责中,宋临南却对她穷追不舍,还以此威胁她离婚。她逃,他追;她诚惶诚恐,他乐在其中。直到她发现,自己的残疾丈夫和宋临南竟是同一人……舆论、欺骗、阴谋让这段婚姻走到了尽头。四年后,一个酷似他的小男孩找他谈判:“这位大叔,追我妈的人排到国外了,但你要是资金到位的话,我可以帮你插个队。”他这才知道,什么叫做“坑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宠大欺小,大叔放开我妈咪

    宠大欺小,大叔放开我妈咪

    “我怀孕了,孩子不是你的。”丢下这句话后,赶在他带着医生护士回来之前,她收拾好行李,留下一张祝他和别人“新婚快乐”的字条离去。八年后,她携带超级枪械天才宝宝回国,刚一出机场就被他绑回别墅!炸墙,逃跑,某宝冷眼追问:“妈咪,那大叔是谁,你不该给我个解释吗?”“你妈咪带走了我的一些东西。”秦朝尘意味深长地回答,“所以我现在要她还给我。”
  • 玄界旅行社

    玄界旅行社

    找工作失败,通宵狂饮,结果却误入专门服务于修士的玄界旅行社!不过,这位前辈怎么看上去有些怪怪的,你怎么会有猫的耳朵呢?等一下,你为什么还会对猫薄荷这么敏感呢?感谢崔莲支援的后援团:337435371
  • 侠骨照银枪

    侠骨照银枪

    讲述北宋初年,一位大名鼎鼎的少镖头在历经江湖险恶和战争残酷的故事。本以为人定胜天,却奈何世事无常。蜉蝣撼树,沧海一粟。
  • 依存

    依存

    匠千晓双胞胎哥哥千治上吊自杀,而害死千治的人正是他们的母亲——美也子。美也子的突然出现,让以沉着著称的千晓慌乱起来,因为她的出现竟是为了毁掉高濑千帆的家庭。倍感压力的千晓,将面对人生最大的难题——战胜自己,保护高濑。他的思绪也飘回到了那充斥着无奈与悲伤的十四岁……
  • 重生之医妃难驭

    重生之医妃难驭

    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中医大师,且看她如何手撕嫡母、长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 智者的启迪:教育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智者的启迪:教育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本书涉及到了三个领域:学校教育、家庭教养和个人成长。针对每一个领域,都有一些理论的阐述、现实的思考和可行性的办法。对于如何培养懂得学习、全面和谐发展的个体,大有裨益,希望每为阅读过本书的人都能有所领悟,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所扬弃,从而寻找到教育的本真。
  • 让我糊涂一回

    让我糊涂一回

    本书收录了“女孩”、“世界是由不安分的人创造的”、“让我糊涂一回”、“生活向你提供信息”等20余篇文章。
  • 无限之安魂曲

    无限之安魂曲

    鬼魂世间游荡,扰乱人间生活,安魂人一曲安魂,使死去的鬼魂得以超度。她,顶替妹妹嫁给心爱之人,生儿育女,再困苦都没放弃过。直到他揭穿真相,她才痛心离开。一次法师做法,他拥有了永生不死的超能力,二十年过去,寻找儿女赎罪。意外发现,儿子继承了他的衣钵,做了安魂人。女儿恨透了他。她,也获得了永生,却誓要杀尽世间安魂人。亲情、爱情、人间、鬼界,能否重新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