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0000000015

第15章 大国文化要义(代序)(9)

从神—现人神、天皇看,自古以来日本人根据宇宙、生命的生成源自天神的神话,把天照大神视为自己的“心灵故乡”,并通过崇拜天皇—“现人神”来“感受和表示自身的威严”。如,《万叶集》“幸于吉野宫之时作歌”,赞天皇即神。这种“现神”的思想认为,自然、自然神、生物以及人类世界均在天皇的支配之下。日本足利时代的文书曾把天皇称为“人皇”,这种“神人同一”的宗教意识是支撑日本皇室中心主义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再如,日本学者竹内好在《权力与艺术》中说:“正如‘裸体雕像中包含了全部的希腊’,‘日本的’一草一木中都包含着天皇制。”日本著名哲学家西田几多郎亦认为,本居宣长说日本人具有“直指事物本真”的科学精神的真髓,“是万事万物归于——矛盾的自我认同在于皇室中心”。基于此,戴季陶认为,“日本近代以来的各种思想潮流趋势,像百川归海,顺着德川氏以来的民族统一、国家独立的伟大要求,把日本人历史传说的王权神授思想做了中心。”日本人向来有一个迷信,以为他们的国体,他们的民族,是世界上哪里都找不出来的,是神造的。皇帝就是神的直系子孙,所以能够“万世一系天壤无穷”。陆海军中迷信“神权”和“神造国家”这些自尊自大自囿传说的人不知有多少。国粹主义者笕克彦博士直言:“天皇就是最高的神的表现。爱神、敬神、皈依于神,以神表现的力量,就是天皇的大权。”深作安文则强调,“皇室中心主义”成为日本人精神上保持自己文化特性的“防波堤”。凭借着它,日本抵住了“儒家的改朝换代、佛教的厌世观、西方基督教的从个人跃升到世界人类的思想”入侵。总之,从远古时期的原始信仰开始,日本人在天皇身上仿佛看到自己充满沧桑的历史,通过长期形成的,生生不息的神—自然—生命—天皇观,日本天皇成为连接日本人的感情纽带。近代以来,日本政府和知识精英利用“日本文化多层基本结构中的这一根底”,把日本发展成为一个绝对主义天皇制国家。日本著名心理学家堑江清志在《现代日本人的生命意义》中指出,“明治政府成功地将百姓的氏神信仰转换成天皇信仰,日本人被迫在天皇信仰中求取生命意义,不得不为天皇而生、而活、而战、而死。”日本国歌君子代的歌词,“君主,犹如小石成岩,岩上生苔,永无止境”,也反映了这种皇权思想在二战之前成为驱动日本人心灵的强大源泉。

从深层哲学原理上看,日本神道、天皇制的形成与发展,根植于远古时期日本先民中存在的“中空”思想。如日本哲学家河合隼雄在《中空结构日本的深层》论文集中言:“《古事记》中阿米、能美、仲主三神在日本神话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强调无为之神的特性正是他们一贯的结构。这就是日本神话的‘中空性’,也是日本神话最基本的事实。换言之,并没有什么原理可以占据中心的位置,而是在中空的周边不断回旋。中空意味着所有善恶正邪的价值判断都被相对化了。中空避开了非得有统合的尴尬,反而容许对立的共存。当中空意味虚无,也是‘中空’结构最危险之时。”而中空的“中心是一个空性的体现者,天皇制的存在就是中空理论最好的体现”。这种“中空”思想一方面表明了,在日本,“从万物有灵论而来的祖先崇拜很早就否定‘尊神’的观念,切断对全知全能神明的向往。天皇也否定了全知全能,与其说天皇在支配日本,不如说天皇仰赖由下至上的服从才能统治日本”;另一方面,它也构成了“日本‘常民’长久以来的谷灵信仰中存在幻想式的天皇信仰”的哲学基础。由于日本本土村落的“氏神”多多少少都和《古事记》、《日本书纪》的神话相连,日本大多数人都愿意接受象征秩序、保守、支配阶级的天皇。二战后,尽管日本天皇制又一次遇到了危机(历史上仅有的第二次危机。第一次危机发生在日本战国时代织田政权时期),但战后它的支持度一直呈上升的趋势。如,1978年NHK所作的“全国县民意识调查”显示,认为“天皇应该被尊敬”的人为55.7%。1986年《读卖新闻》和《朝日新闻》民调结果是,前者的57.6%,后者的55%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对天皇有亲近感,尊敬天皇制。21世纪后,日本天皇制的支持率进一步走高。2005年,日本《读卖新闻》和《朝日新闻》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支持天皇制的人分别为72.4%和84%。基于此,日本前首相森喜朗公开宣称,“日本这个国家,正是以天皇为中心的神之国。”因此,我们认为,只要这种从日本固有的“神的双重结构”信仰中孕育出来的“无私”情感继续存在,日本天皇制就会被保持,它被右翼保守势力重新利用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

其次,相对于西方国家求“真”(物、理)和中国求“仁”(人、情)的人文精神而言,日本人文精神的底色之一是求“直”(正直)、“诚”(至诚)。汉字“直”的基本含义是原来的、本真的。在日本文化中“直”的含义被扩大,它不仅意味着“本”、“真”,还具有自然的、率性的、正确的、不加修饰的人的本性或本心及“善”、“正”、“明”、“洁”、“清”、“净”等多重意涵。而“诚”字在日本文化中被“当做人际关系的‘不得已的自然’”,其“最大的含义就是‘不欺骗自己’”,并由此而延伸,具有“无心”、“无我”、“无私”、“有情”、“有心”等意涵。自17世纪末日本儒学古学派和复古国学兴起后,随着日本民族文化自觉运动的展开和民族独立意识的上升,日本思想界一些人为摆脱中国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强调要以“直心”,取代“唐心”,从而开启了追求“自然本心”、“大和心”、“大和魂”或“大和精神”的日本主义之路。另一方面,山鹿素行等日本思想家依托日本阳明学和禅宗,将以“持敬”和“致良知”为核心的日本传统儒学转变为以求诚和“至诚”为中心,从而不仅改变了日本儒学的发展方向,而且使日本“制度论的武士道”,发展为“道德论的武士道,再进而为信仰论的武士道”。具体言之,(一)在日本文化中,社会学意义上的“直”的内在本质等同于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然”、“自然之物”和“自然之心”。因而,“直”(正直)既是“日本神道的精神内核”,也是“大和心”或“大和魂”的核心要素和根本的特征。所谓日本“大和心”或“大和魂”指的就是自古以来日本人的本来的自然之本心或本性。这个本心是自然的,没有善恶之分的。即本居宣长为排斥“唐心”、“汉意”而强调的,非人为、雕琢或被人为地教化过的“心”。如本居宣长言:“所谓‘真心’,就是无论善恶都是人与生俱来之心。”同时,在日本人生活世界中道德情思与源自于“直”的“本分观念无穷的扩大”密切联系在一起。“直”是日本伦理道德价值观的首要的端目。如,日本神道伦理观念的特色,除了天皇崇拜,就是“赤心”(清明心)。日本神道极力诫说的要点就是人需要保持自己心灵的清明。针对神道的明净精神,本居宣长曾作和歌云:“若问敷岛大和魂,君不见,旭日一轮,初照山樱吐清芬。”山鹿素行则指出,“神道者,清洁不秽之理也。”再如,是否出于“本心”,能否尽到“本分”,对日本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具有头等重要的作用。日本人交往中推崇讲“真话”,认为“真话”代表了人的心声,本心、本意、真心或真意,并讲究与他人进行心与心的相交。即,日本人的行为方式不仅重行动的结果,而且特别注重人的动机,凡事都以发誓来表明“心”的“清明”。基于此,早在江户中期,日本思想家石田梅岩在1699年出版的《和论语》中认为,“清楚划分借贷和所有是正直的基本”。他的这一观点后来成为“日本人的常识和日本资本主义的基础”。(二)自日本国学大师本居宣长提出,日本要以“神代记”的“大和之心”与儒佛的“唐之心”对峙后,随着日本国学影响力的上升,“大和魂”作为“日本的固有之魂”,从一种独特的,“不用汉字(男文)而是用假名(女文)倾向进行思考的方式”或“一种贯穿日本文学史的‘土著世界观’对外来思想的反击”,逐渐发展成为日本精神的代名词。日本著名历史学家加藤周一认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大和魂”原初的意涵发生了许多变化,已变得十分含糊。其一,它是指“摄关时代”和宫廷社会紧密相关的人所能发挥的和“汉才”不同的功能与精神能力,即,不仅能随机应变地处理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解决现实政治问题,同时,又能功利主义完成个人及族群幸福安全。古在由重在《和魂论笔记》中指出,在日本,“具有汉学能力的叫做汉才,和魂指的是人所擅长的经世之才,即不依赖于汉学能力而具有独立活动的能力,亦即人的精神力量,指的是生活中的分辨力和解决问题,应付生活需要的方法和能力。”换句话说,“对生活中什么重要或不重要的分辨能力并据此采取相应的行动,就是‘大和魂’或‘大和心’。”古在由重认为,“和魂的本质原本是生活性即物性、现实性的东西,它既不是神道的、神话的东西,也不是面向天皇和圣人的东西。莫如可以说,它是地上的、世间的、人民的东西。”其二,它指的是一种“不师古因袭,而致力于国家独立发展的民族气魄”。如江户时代日本著名学者横井小楠言:“无识无策、世之所谓和魂者,却被他们(外国)视为无道禽兽。若以天地量之——所谓和魂,是如神武、日本武、天智的贤王英辅那样平乱贼,辟土地,建制度,制民产,施王政而显国威。非如此,则不可谓和魂。”戴季陶认为,这种“所谓的大和魂的真谛”,实际上是“一种‘忘我的’境界,一种容易使人进入忘我境界的性格上的东西”,“而这一刹那的异常境遇,是从佛教禅宗所谓‘悟’所谓‘空’而来的,其中明显带有厌世悲观的色彩。”日本哲学家由良哲次也认为,“和魂”或“魂”与日本神道中的“神”基本上指的是同一个东西,即日本人思想中内化的至高的价值、现实存在的根源与本质。其三,日本明治维新后,平田笃胤主张的“天生威武正直”之心——“大和魂”与武士道理念相结合,发展成为一种绝对主义天皇制意识形态。19世纪20世纪之交,在日本,“唐化”和“欧化”“这两种文化的扩张性,使‘小日本’承载了过分沉重的‘大和魂’”。随着世界历史进入帝国主义时期,日本国粹主义者开始大肆宣扬日本精神,倡导“八纮一宇”的皇道主义,“大和魂”遂演变为地道的****、***主义的意识形态。如古在由重言:“昭和时期的‘日本精神’,不论是名,还是实,都完全是为帝国主义国家发动冒险的侵略战争而提出的一个口号。”由于“日本精神”是“大和魂”的一种变形,因而20世纪30年代日本****者为满足自己的“好胜心”,而盛行军刀杀人的“百人斩”,成为“大和魂”的典型表现。

同类推荐
  • 文人的情怀:中国文化演讲录

    文人的情怀:中国文化演讲录

    书稿荟萃2013年以来,著名作家熊召政“中国文化”演讲文稿近20篇,通过解读中国历史人物和经典诗文,“珍珠”串线,阐释中国文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品格和情怀,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文人的忧患与焦虑、兴奋与冲动,文化竞争力与文化认同和张居正变法对当今的启示等主题。文字诙谐典雅,谈古论今,高屋建瓴,发人省思。
  •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玛雅文明是美洲文明中绽放最早的一枝。玛雅文明是在与其他古老文明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在天文、历法、数学、象形文字、建筑上,玛雅人都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尤其是在农业上。玛雅人培育的玉米、土豆、西红柿,即使在现在,也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和蔬菜。然而,让人费解的是,玛雅文明就像谜一般销声匿迹了,它秘密隐藏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中,没有人知晓其历史的悠久。没有人能说得清,在这千百年的时光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当这片土地尘封许久时,后来的人叫醒了它,并开始对它进行“拜访”,退去了厚厚的外衣。
  •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忧患

    忧患

    本书对《易经》中著名的忧患九卦——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进行了透彻的解析:“履”为脚踏实地历练工作能力;“谦”为低调行事,化解纷争;“损”为理性调节,精打细算,终于获益;“困”为遭遇困难不改其志;“井”为研发创新,大获成功;“巽”为灵活权变,主导一切。作者详解忧患九卦,阐述消解世事迷津、转换人生成败之道,帮助读者在复杂的环境中庄敬自强,提高修养,历艰难困苦,终玉汝于成。
  • 日子疯长

    日子疯长

    《潇湘晨报》创办人首部慢忆时光散文集。本书以质朴如山风的文字,记录了岁月错落中念念不忘的少年时光与人性温情,流露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就像作者文中所写——当我们将世界几乎走遍,才发现这一辈子的奔走,仍没能走出那个童年和少年的小镇。
热门推荐
  • 烈炎药皇

    烈炎药皇

    身负血海深仇的少年燕北城,筋脉寸断,机缘巧合之下获得碎脉炎王舞。冥海邪宗、叶兰神医、苍雪天才、西域少女,群雄并起。一条药与炎交织的封王道路在少年的眼前展开,一代天骄横空出世。一怒群雄惧,安居天下息。前路茫茫,逆天修行。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宠夫无度:蛮妻,请矜持

    宠夫无度:蛮妻,请矜持

    (互宠)重生前,她曳梦梦居然放着好帅又多金身材又好的男人不要,居然跑去勾搭初恋?!还被闺蜜骗得团团,害得她家破人亡,连死后还要被狼群分割,尸骨无存﹉重生后,她要虐狗,虐白莲花,还要抓住那个有钱有势的男人,抓不住就打死,打不死就色诱﹉
  • 返生香

    返生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友谊赠言(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友谊赠言(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照耀着成功的彼岸。
  • 重生枭妻帅炸天

    重生枭妻帅炸天

    黑枭女王遇袭重生,睡了前世死敌大BOSS!宿敌在枕边,日夜不停战。可为何他画风突变?不但帮她虐渣斗白莲,还帮她复仇查凶手。顾九爷:弄死我的不正是景大少你吗?景少委屈:世上最痛苦的是你喜欢一个人,费尽心机接近,没等表白对方挂了。世上最幸福的是你喜欢的那个挂了的人,死而复生,还活在你床上!【酸爽独宠,1v1】此文又名《我一定遇到了假的死敌boss!》《死敌boss每天都想扑倒我》《我虐死敌千百遍,死敌待我如初恋》《死敌boss总想是热心教我开车》……
  • 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

    茅盾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小城的生活或许有一点沉闷,萧红用绘画式的语言,“在灰暗的日常生活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勾勒出一幕幕充满童趣的影像。
  • 昆虫记

    昆虫记

    让-亨利·法布尔(Jean-Henri Fabre)(1823-1915),法国博物学家、昆虫学家、科普作家。出生于法国南部的一个农民家庭,天性好学,对化学、数学、物理和生物等学科有广泛涉猎。后潜心研究昆虫的习性和生活特征,写成十卷本观察手记《昆虫记》,被誉为“昆虫诗人”。
  • 繁星长

    繁星长

    ?大千世界,有一小世界,里面有一种生物,其名为妖,妖的世界单纯又杂乱……?一每个生命,每一个故事,每一天都是主角,在每一个地方发光发热,不需要有什么见证,因为他们无时无刻不宣誓着自己的存在。?
  • 重生之旺妇

    重生之旺妇

    从人人唾骂的扫把星,到旺夫益子的发达女人。从弱者到强者。刚开始的时候,真的很憋曲,很难。但是,死过一次了,无论如何都要坚强地活着,不仅要打造幸福完美的生活,还要复兴没落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