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0900000026

第26章 人的自觉是第一位的(3)

我们中一些同志,听到哪个同事做了一件好事被表扬了,或者哪个获得了荣誉,比如被评为最美人物,比如被评为“感动甬城十佳教师”,比如获得其他一些荣誉的时候,就有一些老师会意味深长地当面或者背后议论一番。这些议论中,通常会有一些让人心凉的内容。这里面有苛责,有嫉妒,也有失落。我们虽然自己也不乏优秀和美好之处,但一些人总是容不下别人的优秀。我们仿佛可以容忍别人的缺点,却很难让自己学会容纳别人的优点。

我见过一位教师,一位优秀教师,这位教师对工作异常热情负责,无论当班主任还是教学,都是年级里一流的。无论她在哪个年级,她的班级的班风和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她不幸患了重病,不得不中断部分工作。于是,各种议论随之而来,有人说她得不偿失,有人说她自作自受。我听到一些人,时常将她的疾病和她的工作态度联系起来,以此告诫其他的同事。她好像成了一个反面典型。的确,有的人不愿意看到她的优秀,更有人害怕她的优秀。她的勤奋和执着让一部分人感到了压力。在她得病之前,就有人公然在会上含沙射影地攻击她是个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工作的工作狂。而在教师对班主任工作的测评中,极个别人竟然把这位异常优秀的班主任打为“不合格”,着实令我们政教处的工作人员百思不得其解。

黑龙江的张丽莉老师,在见义勇为失去双腿后,被增选为黑龙江省残联副主席。在一次教师培训会议上,我听到有教师说,一个没教过几年书的人,就这样当上了副主席,也是运气好,被媒体宣传来的。我知道,这背后也是嫉妒。我对此不想多做反驳。我想说的是,任何先进,都只是某方面的先进而已。从来就不存在完美的先进。如果说有,那也只是一些媒体的一厢情愿。真实的先进,都有缺陷,甚至难免充满争议。

事实上,那些真正的先进人物,从来就不是人人都喜欢的。一个有原则的人,必然是有所爱憎的,因而也必然是被人所爱憎的;一个有追求的人,必然是有所取舍的,也必然是被人所取舍的。

当我们都在感慨李林森这样的好人和好干部难得的时候,我们不妨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身边。其实,我们自己的身上,也有着许多类似的美好的东西。只是许多时候,一不小心就让狭隘之心、怠惰之心、盲从之心给掩盖了。而我们的身边更不乏李林森这样的好同事、好党员、好干部,他们同样忠诚于事业、热心于服务、坚守良心、追求卓越甚至完美、不甘与污浊为伍,只是他们通常容易招致种种误解和非议。

我们如果对这些“善”和“美”的人们,多一分理解和认同,少一分苛责和讽刺,也少一分嫉妒和不平,而对自己身上的“善”和“美”多一分坚持,多一分坚守,那么,我们自己也就是一个个的李林森了。

真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李林森,如果我们敢于少一些世故,少一些世俗,少一些自私,少一些自我的话。

美丽的,并非总是在远方。如果我们善于发现美,包容美,创造美,那么,我们的身边,我们自己,我们的生活,也就不乏美好了。

重要的还是常态课

想听听你的课,你说:我没准备好,过些天吧,过几天我就要上公开课了。

想听听他的课,他说:我今天不上新课,讲练习,没什么好听的。

想听听她的课,她说:校长,不要吓我啊,下次我邀请您听课,行吗?

可爱的同事朋友们想尽法子,以各种理由,拒绝我“入侵”他们的课堂。须知道,他们上公开课的时候都满怀自信,毫不在意谁来听课的。

类似现象,在许多学校都存在。

每个人都希望展示最好的一面。突然有人听课,好像没有梳妆打扮,而被拉出去赴宴一样。这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

年轻时,我也害怕别人来听课。

我曾被教务处主任突击听课。那堂课讲文言文,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良好。结束的时候,主任查看我的教案,而我把教学思路全写在了教材上,并没写在教案上。那个月,我被考核为C档,扣了200元奖金。这一遭遇一度在我的心中蒙上阴影,使我对听课心生恐惧和抵触。

那时流行突击检查式的听课,学校领导和教研员习惯把听课作为一种考核教师或学校的方式,而不是当作帮助教师和学校提升教学及管理水平的途径。有的人甚至把它当作一种打击教师的方式。或许,正是这种官僚式作风导致教师害怕“被人听课”,心怀戒备和忧虑吧。

走上教学管理岗位后,我对听课有了更多的认识。

我反复向老师们申明: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研员来听课,我们都无须惧怕和抵触,只要按照平时的样子去上课就行了。

因为真正的听课,应该是怀着了解、交流、学习和帮助的目的的,而不是为了评判、考核甚至嘲笑打击教师的。我们展现了真实的一面,才可能获得真实的评价,也更可能获得真实的富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贵州的一位女校长来我校蹲点学习。她要求随堂听课,一些教师不愿意,就推荐我,说:“厉校长,就让她来听你的课吧。”虽然我当时工作忙碌,但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那位女校长连续听了我两周的课。那段时间,我感觉每堂课都比以往有灵气和新意。完美自然是做不到的,但至少每堂课都有一些亮点,让学生得益,也让我自己得益,师生默契,其乐融融。

我由此更深切地明白:听课不仅是了解教师教学和班级学风的最好方式,也是促进教师进步和提高的一种好形式。

有理由相信,如果我们的课堂里,每天都有一个懂得评判课堂得失的同行听课,我们每个教师的每堂课一定会上得更有灵性和智慧,他本人也一定会更加快速成长。

听课,无论对于听者还是被听者,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它理当成为教师自我提升和学校管理的一种常态。

有的老师至今仍然只愿意和人分享公开课,却不愿意让人听他的常态课。

这里还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

听课要真正达到了解教学、促进教学的目的,就一定要多听常态课,而不是公开课。

对于教师而言,常态课更能够反映他的真实水平和作风。备课是否充分、上课是否高效、对待教学是否尽心尽力、对待学生是否真诚关爱,最能从常态课中看出来。一个习惯于敷衍了事或者滥竽充数的人,是无法把每天的课上好的。

对于学生而言,每天在校多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学生最看重的是,你每天的课堂带给他们的是期待、温暖、惊喜和收获,还是枯燥、冰冷、呆板与虚度。

教师不认真对待常态课,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犯罪。这让学生的一段生命时光——本该充满学习探索之乐的课堂,变成了一种痛苦的煎熬。

对于学校而言,听课也是了解教师、管理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

学校的教育质量,建立在教师每天的课堂上;学校的教学改革,要落实到每天的课堂中;学校的办学特色,最终体现在教师的日常课堂上;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和管理,依赖对日常课堂状况的了解;学校对学生和班级的了解,也主要通过常态课来实现。

听课,应该成为每位教师学习课堂教学艺术的主要方式。每所学校,每个教研组,都有一批出色的教师,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要想学习他人的长处,作为教师,没有比听课更好的方式了。

当你怀着一颗谦虚的心、带着敏锐的眼睛和耳朵,去发现和聆听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许多同事都慧心独具,他们的课堂别具风采。每次听完后,你都会觉得,有一些东西值得你学习,有一些东西能给你启发。

被人听课,自然也该成为教师职业生活中的一种常态。

不要担心自己的课不完美,课堂教学原本就是缺憾的艺术。

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对好课提出的标准中,就有一条——“真实”,她认为,有缺憾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

也不要担心批评意见,别人对我们的课能真诚地提出质疑、坦率地表达意见,是我们自我提升和完善的极好机会。

不要担心自己因此会留给别人不好的印象,你每天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远比给同事和领导或客人留下什么印象重要。

如果你给学生的是快乐、充实的课堂,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欢迎每一位前来听课的人。

有的教师,对公开课重视有加,因为那关系着自己的职称或评奖,但对常态课并不看重。有教师自己的教学业绩不佳,领导表扬了其他教师,就会不服气地说:“要上课比赛,我随时可以奉陪。”因为这位老师在公开课中曾经得到过好名次。

也有教师,看到个别学生对自己的课评价不高时,很痛心地说:“我的课,老师们听了都觉得好,要不,我怎么能够成为教坛新秀呢?有的学生不懂评价,没办法。”还有的教师,当你用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等理念对他提出建议时,他会说,上公开课时,我一定可以让课堂气氛好起来,我一定会达到你提出的要求。

这反映出一些教师对公开课、常态课的作用和价值的认识不足。

公开课能够较好地展示和提高一个教师的业务素养。多上公开课,我们可以反复审视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优势,扬长补短,精益求精,达到“解剖麻雀”、举一反三的效果。不少名师就是通过公开课成长起来的。

但我还是要强调,常态课更值得我们重视。精彩的公开课诚然能让教师一时获益,扎实的常态课则可让学生终身受益。

如果教师能上好公开课,却对常态课掉以轻心或者漫不经心,这就异常令人担心。这无异于急功近利、沽名钓誉。须知道,教师的真正价值,终究是依赖平时的课堂得以实现的。

所以,我一再请求老师们多重视平时的课堂。不要苛求多么精彩,但要努力追求让每个学生——至少是最大限度地让更多的学生,觉得你每天的课堂有意义、有收获,而且有意思、有味道。

我曾听过一位特级教师的语文课,而且是一段时间连续不断地听。

刚开始,我有些疑惑:著名的特级教师,就是这样上课的?和我的课没多大区别呀,甚至课堂语言有的时候还不如我的生动风趣。

但听了一段时间,我明白了自己和他的差距。他的课堂,言语简洁而富有张力。他总是寥寥数语,就让学生陷入沉思,课堂上没有教师的自我表演,也没有热闹的氛围,却充满了思考的静谧、思维的力量和思想的魅力。

我明白了:他之所以成为特级教师,不是依赖一两堂精彩的公开课,而是靠着这样貌似平实实则智慧的课堂,长期修炼而成的。

我翻阅过这位特级教师的教科书,他几乎从不用课件,很少照本宣科,上课时也不大喜欢拿着书本,但他的书本上密密麻麻注满了各种资料。

他的这种功夫,让我非常钦佩。他就是这样一位大气从容、朴实自然的学者型教师,他从不拒绝展示自己真实、素朴、自然而深刻高效的常态课。

我又想起十多年前的一位教物理的同事。他上的课异常受学生的欢迎,虽然布置的作业少,学生的成绩却一直居年级前列。

他曾对我说:“我上的每一堂课,记录下来,都是可以拿去发表的。所以我也不害怕人家随时来听我的课。”在外人看来,这位教师比较清高,甚至有些孤傲,好像难以有“大作为”。

他视课堂为生命,努力把每天的课当作公开课来上。不久前,他评上了特级教师。喜讯传来,我一点都不惊讶。我们平时如何对待自己的课堂,决定了我们最终将会收获什么和收获多少。

这些有着特级教师头衔的老师,课堂并非无懈可击,更谈不上完美。可是,他们努力做到精心上好每一堂课,真心在乎每一个学生,他们把每堂课都当作自己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基地——虽不尽完美,但竭尽全力。

有了此种精神,我们就无须对被人听课心怀不安了。

是教师,不是“教授”

随着政府对职后教育的重视,中小学教师越来越多地返回大学,聆听教授的讲课——或者是参加各类培训班,或者是攻读在职硕士、博士。

他们的学识越来越渊博,视野越来越广阔,理念越来越先进。有几次参加名优教师的评审,在面试的环节,看到一些青年才俊侃侃而谈、妙语连珠,恍惚间,以为是在面对一群大学教授,不禁自惭形秽。有些中小学教师,其学术与口才,比起一些教授来,确实毫不逊色。

也有令人担忧的地方。中小学教师中,出现了一些“教授化”的倾向。他们不仅热衷于在学术上“独树一帜”,还喜欢在思想上标新立异,行事上特立独行,就是穿着上也要努力与众不同。

为一群高中老师做师德讲座。谈到教师仪表和气质,我说现在一些孩子,男孩不像男孩,女孩不像女孩,不是好事情。我们做教师的,要对此保持警惕并负起导引责任来。男教师,就得像男人,有阳刚之气,大气儒雅;女教师,就得像女人,有阴柔之美,端庄优雅。绝不能搞得男不男女不女的——男人打着辫子,女人留个板寸头,就容易让学生性别角色认知错位。

结果引得下面一阵哄笑。我不解,继续往下讲。待到结束,才发现,有个男老师,留着一头长发,从后面看去,就像一个身材稍显粗壮的中年女性。

吃饭时,进修学校领导带着爱惜的口吻告诉我,这是某学校的美术老师,颇有个性,也很有才气,带的学生经常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大奖。虽然知道自己的讲话可能刺激或伤害了这位老师,但我不打算因此而懊悔。

同类推荐
  • 中华句典1

    中华句典1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道法自然:老子对人生的8种帮助

    道法自然:老子对人生的8种帮助

    本书将告诉我们不断进取诚然是我们人生意义的所在,但顺应自然规律、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也未必不是一种最好的选择。与其为名利外物所困扰,还不如以平常之心来对待生活、对待生命。书中的老子将给我们一种人生境界。他告诉我们那些只注重眼前利益和为物欲所左右的人不过是行尸走肉而已,而追求内心的恬淡和宁静、追求思想的自由与致远、追求与自然界万物和谐一体的美妙体验,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 主体教育的大道之道

    主体教育的大道之道

    本书讲述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如果说,老一辈的大道人在老校长姚文俊的带领下,使得人民大道小学成为“主体教育”的发源地,那么,如今的大道人在深化“主体教育”实验研究的道路上,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呢?相信读过这本书,读者会从中找到自己的答案。他们从“管理之道””教研之窗”“活动之旅”“家教之光”四个方面概括总结了管理、教师、学生、家长的活动经验。
  • 夏丏尊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夏丏尊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夏丏尊谈教育》是“名家谈教育”丛书中的一本,从已出版的三本选编夏丏尊著作中选取17篇文章,这17篇文章的内容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以及对民国时期教育状况的感悟,也包括从教育周边来反思或论及教育,集中体现了夏丏尊先生的教育思想。
  • 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中欧现代文学大家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讲述了中欧现代文学大家:波兰现代文学大家、匈牙利现代文学大家、捷克、斯洛伐克现代文学大家、奥地利现代文学大家、 瑞士现代文学大家、德国现代文学大家。
热门推荐
  • 亭亭玉立待伋来娶

    亭亭玉立待伋来娶

    亭子也曾梦想对自己的生活“一手遮天”,而生活警告她只能活在其五指山下。经历喜悦,悲伤,绝望,她装作坚强。也曾放纵疯狂,却不停止渴望成长。幸有一人,愿陪她成长,也愿为她成长。
  • 一代大宗主

    一代大宗主

    两世为人,却没个完整记忆,收服了两只灵兽,却不依不顺,宝宝心里苦啊! “小白,去替我道个歉!” “自己去。” “小黑,你去。” “什么事我小黑都能替你摆平,唯独谁让你惹着她的?” “你们这俩畜生,枉自顶了个灵兽的名号,可真怂!” 下一刻,一道目光看过来,苏洛顿时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大喊:“风紧扯呼!” 小黑小白轻声应道:“得令!”苏洛叹道:“我上辈子一定欠她太多。” 小白笑道:“错,是她欠你太多,想着反正还不清,这辈子索性干脆再向你多借点。” ……
  • 木煜传

    木煜传

    本小说纯属虚构,是关于魔法异能元素的奇幻世界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破灭之间

    破灭之间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一定不愿意认识我。”云乾眼中闪烁着清冷的光芒,面无表情的凝视手中的高脚杯,在昏暗的灯光下,里面的暗红色液体仿佛拥有生命一般来回跳动,似乎想脱离杯子的束缚,可任由那液体如何挣扎,却都像被无形的力量所压制,无法跳出。“悔,就悔在你想来找我的麻烦吧。”云乾说完这句话,直接将杯中的液体一饮而尽,随即皱了皱眉,似乎这杯液体并不符合他的口味,过了三秒钟,他的表情恢复正常,然后睁开双眼,看向站在门口的白衣女子,古井无波的眼底浮现一抹笑意。
  • 山海神话映照现实

    山海神话映照现实

    《山海经》一部古代地理杂志但其中……记载着许多不可思议的生物有一些在现代社会仍能找到原型而有的,令人惊叹却觉得是古人虚构的生物罢了但……真的如此吗?传说中的神话,真的不存在么?本故事纯属虚构,存在于另外一个平行世界
  • 非凡生物在哪里

    非凡生物在哪里

    非凡生物统治的非凡世界,人类想要得到非凡力量,于是与非凡生物签订契约,获取它们的非凡之力,成为非凡者。迷雾缭绕的群山之间,阴阳圣熊的吼声悠扬清远,绝壁千刃的断崖之上,炽烈金雕展翅翱翔!斗战狂猿在森林中游荡,啸月天狼象征着草原上的辉煌!星藤花妖内孕育新的生命,怒风精灵展示魔法的力量!炎尾、蛰龙、翻海蛟,星冥妖猫、狂暴树人、饮血藤!幽蓝的大海内,独角鲸唱着歌,海妖在远方合唱!神奇的世界,神奇的非凡生物,绚丽多彩的幻界,传说中的天使,深渊中的恶魔,古老相传的吸血鬼,对月长啸的狼人。传教士、执法人、冒险家、堕落者、阴暗之人、绝命刺客、影子杀手…在这个世界,他们统称为——非凡者!
  • 虫族之解密行动

    虫族之解密行动

    “左莉莉嗨皮记事”是少儿科幻探险系列图书。共6册,每册为一个完整的故事。主角是敖弘、左莉莉、孟俊朗这三个六年级学生。三个人各有个性,各有特长,都喜欢奇思妙想,喜欢科学,酷爱探险。他们在探险中遭遇到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奇异谜局。在三个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找出了一个个谜底。
  • 最后的军礼

    最后的军礼

    壮汉赵大刀自从18岁第一次目睹南昌起义,就被革命的热浪所震撼,从此,这位热血青年就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先后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在血雨腥风中出生入死。这个一上战场就凶猛如虎的壮士,对革命忠诚不渝,即使长征掉队、解放后负伤转业、朝鲜战争被俘,仍然背着他的招牌式的红缨大刀执著追随着部队,追赶着自己的家,但是,躲过了枪林弹雨的赵大刀却躲不过命运的捉弄。 读完小说,你会对英雄的一个全新的认识,因为从来没有这样的英雄,让你同他一起豪情万丈的同时,如此为他的命运牵肠挂肚,一慨三叹。
  • 传奇族长

    传奇族长

    新书《我真是族长》已发,大家把推荐投给新书吧!我是简介分割线……种族之间并没有真正的残忍和暴虐,有的只不过是一个族群的生存和繁衍。一个陌生的灵魂,带着一方洞天至宝,降临到了这片莽荒大地,成为一座小部族的族长,带领部族执掌一域,从弱小到强大,开始了漫漫征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