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6300000072

第72章 死

2006年春,我到仙台开会,回北京一下飞机,就得到孙晓宁的电话,说先生走了。我一时语塞,久久地沉默着,不知说些什么。

我知道这一天必将到来,但没有想到竟这么快。这一年他九十八虚岁,算是高寿。可是对熟悉他的读者而言,多么不愿意看到这一天。

为他送葬的那一天,来的都是他的读者,几乎没有官员。原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和我,以及《读书》的吴彬等聚在八宝山,谈了许久。我们不无感慨地说,这样的老人,已难以见到了。

他生前曾和我讨论过死的问题。那些观点在《顺生论》里都谈过。生乃大事,死亦大事,都是人生绕不过的话题。人都是乐生的,希望久活,他也这样,并且也承认眷恋这个世界。不过,他知道自古以来,关于死的种种态度,有许多都站不住脚,或者至少说是虚妄的。人死如灯灭,去了就去了吧。儒家的那一套死亡观,道德不朽等看法,在他看来都是可笑的。

问题是往死亡的路,自然不止一条,究竟应怎样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齐一的路是大难得的。人只有到老年时,才会懂得或思考死亡的问题。因为要经历诸多的苦,那是没有办法的。倘能以平静之心待之,就会有别种眼光,也会无所顾忌。衰老与死是一种苦,佛家的办法是超度,以修炼而避苦。庄子则不然,任其自然才是真的,无所谓乐与苦。这是两种不同的态度。在这里,张中行的观点和佛家学说及庄子理论有同有异,好像增加了现代科学理念的因素。从生命进化的理论看,有生必有死,物质灭了,心灵的东西也会随之消亡。他说:

如何趋避?我个人的想法,有老而来的苦,可分为物的和心的两类,如衣食不足,精力日下等是物的;孤独,难消永日等情怀是心的。物的方面的问题,未必容易解决却不难讲,这里只好说心方面的。最好能够“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这是刚才说过的老子设想的“虚其心,实其腹”,也就是少思寡欲的境界,如果天机深,不经修持而能够到此境界,则一切经典笺疏等都可以作废。可惜是我们都不能虚其心,用这个药方来治病苦就做不到了。只好退一步,求多思之后能够知天命,然后是安之若命。这也是个理想的境界,是一切任自然,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如果心情能够这样,老不老自然也就成为无所谓。(《顺生论·老年》)

在他晚年时,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他的这种散淡的态度,他一直保持着这类情怀,文章的路也是这样走的。长寿与否,乃天命,他是没有奢求的,但没有料到,自己能活这么久,按年轻时的身体,他是不可能如此长寿的。在一般人眼里,寿则多苦,寿也多辱。因为自然的规律不可抗拒,何况还有别的因素呢。我看他晚年,焦虑的心也是有的。那是情感的无所皈依,对爱欲与友情的依恋。所以心里能想得开,而实际是要忍受大苦的折磨。有时候在文章里,会多少流露出这一点。

周作人晚年相信寿则多辱,张中行在心里明白此点,可是还是不甘心于此的。假使对身外的一切无所谓地看来看去,也就无所谓荣与辱。生是自己的事,别人的评价是另一回事,他并不在意。晚年的时候,他不太去讲自己的苦,但对先自己而去的友人,却不免难过,觉得缺少了他们,自己是空漠的。比如梁政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作古,他是把梁氏当成家人看待的,无话不谈,可惜梁氏走得太早,他只好望天长叹。再如韩文佑,九十年代初离世,张中行对他的感念持续多年。他与韩是无话不说的友人,结识于南开中学,一直有着交往。在张中行看来,韩氏的人品与学识都是高的,不可多得,后来磨难多多,而痴心不改。这样的好友离去,是悲伤的事情。没有他们的笑声,在他看来是莫大的损失。每每想起这些人的早逝,他就不免难过。人生多苦辛,所得与所失比,还是后者多吧。

所以寿者在他那里不是多辱,而是多失,生命里相偎依的渐渐稀少,平添的不过是大的孤独。他的晚年一直被岑寂的心境所扰。不管从理性上怎样理解人生的要义,思想如何明晰,都不能排遣内心的凄静。他几次入院,先是心脏不适,后来是脑血栓,死亡的影子在眼前不断晃摇着。较之于同代人,他当是幸运的:其一是没有被政治残酷摧残,躲过了种种灾害,与那些流放到边塞的人比,没有失去家的温情;其二是未遭恶病的折磨,一生身体还算健康,得享永年,是高寿的人;其三呢,是一直有精神的园地,没有在荒芜里无聊地度日,所得多是审美的快慰。如果说还有什么折磨的话,那只是老年的病苦,此乃常人的感受,并不为奇。2001年,他久卧在病床,一时远离了写作与朋友。无法工作的时候,他的精神是压抑的。他在病床上追忆旧作,写了两首诗《221室忍寒二首》。诗写在草纸上,字迹很难分辨。后来二女儿张文整理出来寄给我,现抄如下:

感怀仍此室,

闻道竟何方。

有约思张范,

忘情愧老庄。

生涯千白简,

事业一黄粱。

欲问星明夜,

摇红泪几行。

欲问征途事,

扬鞭路苦赊。

仍闻形逐影,

未见笔生花。

展卷悲三上,

吟诗厌六麻。

睡醒寻诗兴,

墙头日已斜。

这诗的哀凉是显然的,全不像写过《顺生论》的作者的文字。说他对生的依恋是浓的,并不过分。记得汪曾祺去世前,友人看他,他说的是:“活着有多好!”死之将近,其言也真,就是这样的。先前还有暇回忆过去,写点有趣的文字,现在是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只好任时光一点点地从身边流过。在远去的流水里,只有自己暗暗的影,但很快就转换为虚无了。

在生命将尽的时候,他再次说起自己的无所事事,承认自己是个失败的人。语气是真诚的。这是他表里一致的地方。在他的精神深处,是认为死后没有灵魂的,彼岸世界不过是个幻想。人只能在世间走过一次,和万物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曾经拥有的爱与美,那些曾闪现过的精神之火,温暖过己身,他舍不得人世的这些。所以科学眼光下的世界还太冰冷,唯有诗意的世界还召唤着人,他希望久久地驻足于此。如果说他还有什么依恋的地方,也就是这些吧。

这就是他死后还有那么多的人怀念着他的原因。他并没有因为看破红尘而冷冷地远离着人们,反而显得与我们这样近。因为那些普通人的一切在他的世界里缭绕着。钱钟书先生是我敬佩的前辈,学问深矣博矣,可是他只是远远地站在高高的地方,我们不易触摸到他。张中行却仿佛在我们中间,无论是学人高士还是普通小民,都是他的朋友,他身上还有那么多的泥土气,真真是在人世间有平民气的人。士大夫与官僚意识下的死亡理念,在他看来有许多是虚妄的。人的实有与虚无,都清清楚楚。他颠覆了这些,显示了人性的纯朴。他关于生与死的看法,和普通的百姓息息相关,都是实实在在的。读他晚年的文字,能真实地感到他的可亲可爱。回想当年的友谊,感到这一生认识了这样的人,可谓足矣。

同类推荐
  • 来不及好好告别:三毛传(典藏版)

    来不及好好告别:三毛传(典藏版)

    她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她只给世人留下了一个背影,然后背起包走向远方,义无反顾地流浪。她一生流浪过五十四个国家,经历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可能经历的传奇故事。有人说:“三毛的一生,抵别人过好几生。”
  • 马到功成

    马到功成

    马云、马化腾历经江湖的腥风血雨,才分到了互联网市场的一大杯羹。2008年,阿里巴巴、腾讯市值已经高这百亿美元,“二马”笑傲江湖。同是搞互联网,一个“出语不凡”,一个“很粉很年轻”,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才能。
  • 狡黠的张献忠

    狡黠的张献忠

    张献忠是明末著名的陕北民变领袖。他出身贫贱,因不满明末罪恶统治聚众而造反。足智多谋,善于攻战,在战争中创造了许多灵活机动的战术,建立了一支编制齐全、颇有规模、富有战斗力的军队。他一生奋战17年,横行17省市,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既创造了为人讴歌的辉煌,也留下了遭人痛骂的遗憾,是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
  • 大思想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思想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劳动人民推动的,这是几千年来思想家们总结出的结论。然而,伟大的思想家们的思想又影响着人们。因为,大思想家的思想是从劳动人民中产生的,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升华和结晶。本书所选的大思想家,都对世界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行为、思考等等领域。
  • 美国女画师的清宫回忆

    美国女画师的清宫回忆

    美国女画家凯瑟琳·卡尔在20世纪初曾创了两项世界性纪录:她是惟一在中国宫廷之内一连待了很长时间的外国人,又是惟一替尚健在的中国后妃画过肖像的人。她于1903年到达中国,花了九个月的时间为慈禧太后作画,并在圣路易斯博览会上展出。她返回美国后,把她的经历写成With the Empress Dowager出版,中文译为《慈禧写照记》。
热门推荐
  • 色彩

    色彩

    棕皮鞋一出永定门火车站,就撞上了大脚翠姑,这在他是万万没有想见的。“大少爷!”辣辣一声喊,翠姑伸手就来抢行李。他起先没有看见她。人如黄昏的蜂群,一群群过来,一群群过去,嘈杂而拥挤。雨刚停,泥地上水洼如镜,亮亮地打闪。他避着水洼走,跨一跨,跳一跳,小心翼翼,尽量使皮鞋不染泥。这双鞋他在火车上就擦拭了好几遍。车过常州时,他还特意买了一只糯米粽,借粽叶上的一点粘劲,抹平了右脚鞋面上翘起的一块薄皮。在跳最后一个水洼的时候,一只挑着的柳条筐揍了他一屁股。
  • 不完美艺人

    不完美艺人

    重生在蓝星,叶智……真的没有想那么多。他只想努力踏实做好自己每一步,然后告诉自己:“不想做学霸的艺人不是好的企业家!加油,你是最胖的!”画外音:“你,你很瘦。”叶智:“我很凶的。”画外音:“那你凶一个看看?”叶智:“喵~”
  • 贵女其华

    贵女其华

    云丰二十五年,回到命运转折那一刻。本为贵女,但处处受制。诱骗她的秀才,心怀鬼胎的丫鬟。府中姨娘各怀心计,庶女长姐颐指气使,胞姐冷漠疏离,祖母爱财,唯一能庇护的母亲却是清冷。她要改变这一切。贵女之位徐徐图之。帝师外祖父本疼惜女儿。长公主干妈却豁达豪爽。她助父亲步步高升,帮哥哥赢得心爱女子,令王家显名于云丰。她意外结识穿越人士,发展商业,助世子,支持太子,又倾尽全部事业驱除外敌。当走出府门,她仍傲然于世。且看贵女如何显耀其华!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顶尖管理九定律

    顶尖管理九定律

    无论你从事哪一类的管理,这些定律都适合于你,因为这些定律是世界级工商领袖和管理大师们在管理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真理性认识,是管理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正确地运用这些定律是进行有效管理的根本保证。
  • 器经

    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能时代的休闲日常

    灵能时代的休闲日常

    灵能时代,猛兽横行,这吃人的世道,穿越异世,变成少女的主角,又会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封禁虚空的万灵,侵蚀人心的恶鬼,还有挣扎求存的亚人…一切的一切,究竟是人为,还是命运!世界的真相又是什么?本书慢热,前三章有点平淡,有兴趣的可以看到第五章,谢谢
  • 妖尾之全能法爷

    妖尾之全能法爷

    800年前,因为未知的原因来到妖尾的世界,为了活命,隐居修炼。800年后,吴迪出关踏入妖尾的世界,这一次他要为那个名为妖精的尾巴公会的信仰,默默守护。 当他正式开始的时候,发现妖尾的世界突然因为他的存在乱入了很多奇怪的东西
  • 剧场有它的灵魂

    剧场有它的灵魂

    我可以清楚记得三岁以后的许多事情。有人夸我记性好,此话倒也不假,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从小集邮,后来的工作性质又养成了我建立档案的习惯,写文章时,有记事本、底片、节目单、剪报可查。我出生在海滨城市烟台,当时这座位于胶东的小城市幽美、朴素,不似现在,变得毫无特色。记忆里第一次进的剧场,是在张裕公司往西的一条小街上,叫市府街,现在已经成了宽阔的马路。看的不是话剧,是一些革命色彩很强的舞蹈、活报剧、诗朗诵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武侠大乱斗

    武侠大乱斗

    万年前,殷商纣王撕扯天际,带动浩劫降临。万年后,尘世已鲜有谈及,对于古史更是不知。五千年来,敢在世间称长生不死者,唯有女帝武曌,镇压古今,建立王朝安居一方。不死的女帝,神秘莫测的东皇,大教之中的底蕴。长生之局,不死之妙,黄泉有路,地狱无门,剑痴心狂,旁左伴道真。熟悉的名,不一样的人,掀起江湖风云变幻。欢迎加入武侠大乱斗粉丝群,群聊号码:73430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