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13800000089

第89章 天高海阔凭鱼跃(一)

泱泱大明宫,巍峨含元殿。

唐冠对宫景失去了兴趣,可每次来回,都有不一样的心情,周围的园林景致也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当他脱离了西宫,再次走在那文武百官朝拜路上时,突然感觉这在仕途之上逆行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转念一想园林是中华特有的艺术,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飞速发展,兴盛至后世。

看到这,唐冠嘴角一笑,若是没记错远在海岸的“友邦”岛国也很喜欢这种艺术,可惜他们没有那么多的土地,只好山寨了一个微缩数千倍的“盆景”。

唐冠抛掉脑中不快,剩下的不是他能够决定的了,顿足回首望了下远处园林,又是一叹。

随即加快脚步,不多时便出了宫门。

远处一高大身影立于马上,遥遥看到唐冠,顿时面上大喜。

赫然是等候了几个时辰的常鹰。

唐冠见到此人挥挥手,裴炎一案暂且落幕,他知道过不多时,便会有后续进展。

此时唐冠心中也有了些许轻松,可同时又有了一个疑惑,原在禁卫任职的常鹰无疑是最好的解答对象。

当即快步向常鹰走去,常鹰纵身跳下马来。

“小郎君,怎么样了?”

唐冠闻言微微一笑,说道:“没事了。”

他语气轻松,可常鹰却眉头一皱,他虽然不太清楚事情始末,可也知道宰相下狱非同小可,此时间唐冠一句话轻松带过,不由心中哑然。

唐冠望了望天色,此时日已偏西,想起饱舍中的小七不由心中一凛,说道:“常大哥,咱们先回吧。”

常鹰闻言点头,抱起唐冠翻身上马。

“驾!”

马儿缓步驰起,唐冠这才渐渐放松下来,问道:“常大哥,那个程将军是什么来头?”

常鹰闻言一愣,沉吟片刻说道:“卢国公之子,世袭爵位,现任千牛卫将军。”

听到这话,唐冠心跳加快,开口便道:“可是程咬金?”

“程咬金是谁?”听到这名字,常鹰面现茫然神色。

唐冠见状也一阵哑然,看来戏说终究是戏说,回忆了一会说道:“可是卢国公程知节?”

“对!小郎君你也知道他,那可是开国元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常鹰闻音立即回应,面上还有些许崇拜之色。

“真是程咬金!”唐冠眼皮一跳,在印象中程咬金是个五大三粗的壮汉,三招鲜吃遍天,没想到生个儿子是病夫。

两人边走,常鹰被这一问也打开话匣子,边说道:“小郎君,程将军武艺高强,与老将军如出一辙,对敌之时从来不会超过三招!”

“他就只会三招吧。”唐冠闻言心中一阵腹诽,转念询问道:“那个程将军姓甚名何?”

这个问题倒是问住了常鹰,思索片刻摇头道:“听将军提起,应该叫做程怀弼。”

“程怀弼?”唐冠不由心中一乐,此番对号入座,又发现一个有趣之人。

常鹰见唐冠傻笑却默默不语,不由有些疑惑,可以不再多说,两人策马出城入坊,直奔饱舍。

......

饱舍前,一辆马车缓缓停下。

从其中走出一身着绯红官袍的中年人,正是陈允升。

此时他满面疲惫,像是刚刚经历一场长途奔袭。

陈允升背负双手缓步走近饱舍,捋了下胡须,望向不远处房间。

轻轻一叹后,提步便走了进去。

“去...”一进门他便想出声招呼,可见房中无人,只有小七独自躺在床上沉睡,不由微微一惊,慌忙上前查看。

“梁君,梁君!”

陈允升扶起小七,摇晃呼喊,小七这才悠悠转醒。

刚一睁开眼,便大喊道:“冠哥!”

陈允升见状心中一跳,像是想到什么,慌忙询问道:“你家哥哥呢?”

“冠哥...冠哥去皇宫了!”

“什么!?”陈允升面色一白。

“糟了!肯定是老相公的事!”他虽然身在京中,又是地方刺史之职,可所谓百官之职,官而行之,他有这个品级就算不在辖区,也要处理诸般事物。

是以当他今天得知宰相一案时,就一天神情恍惚,与同僚一道辩论不休。

“伯伯,冠哥今天好奇怪,他说如果日落回不来,让咱们立即回家去!”

陈允升闻言跳起,转首便想出屋,可刚到门口又止住脚步,因为舍门前两人刚刚进入。

陈允升慌忙迎上前去,大声道:“去病!你又去哪了?”

唐冠见他激动模样,又望了望刚刚出门的小七,心中释然,苦笑道:“进宫替老相公求情。”

“啊!”陈允升闻言惊呼一声,忽略了常鹰的存在,直接拉着唐冠入屋。

“怎么样了?”陈允升此时表情沉重,像是对唐冠求情不感到奇怪,只关心结果。

“我都活着出来了,还能怎么样?”唐冠微微一笑,坐下身子给自己斟了一杯茶缓缓说道。

陈允升闻言一愣,有些呐呐之感,望着唐冠气定神闲的表情,再比比自己空活几十岁,遇事如此慌张,难怪眼前侄辈能以九岁稚龄官运亨通。

当即也不再着急,坐下身子,沉吟片刻才说道:“那老相公?”

“哎,命保下来了,其他的不好说了。”听到这个问题,唐冠也颇有些惆怅,或许裴炎根本不在乎自己的性命,这样对他这种人来说更像是苟且偷生。

陈允升却面色一喜,喃喃道:“保下来就好,保下来就好。”

小七有些茫然的望着两人,但见唐冠完整归来,也欣喜异常,随即又有些愤慨的瞪了眼常鹰。

他依稀记得白日自己脖颈一痛,便不省人事,料是常鹰所为。

常鹰见状对其苦笑一下。

陈允升又是沉吟一番,扭首才发现了常鹰的存在,不由一愣问道:“常侍卫,你怎么在这?”

常鹰闻言抱拳道:“陈使君,小郎君向天后讨要常鹰来做其侍卫。”

听到这话,陈允升先是一喜,而后皱眉道:“去病,常侍卫在军中任职,被调来给你做侍卫,你这是耽误了人家前程啊!”

其实这话说对也对,常鹰本有军职,此番被派遣来给唐冠一个六品翰林做侍卫,确实是降了不止一星半点。

可陈允升却忽略了一点,他这人喜欢安逸,凡事先考虑眼前,这一点从他一开始为了驱凶避祸,献了诗文,到了长安,却对往后的事一点没有打算便可以看出。

常鹰虽是武夫,但颇有眼光,知道唐冠现在只是一个区区翰林,但他可是年仅九岁的翰林,假以时日水涨船高,这是可以预见的。

当即摆手道:“能来给小郎君做下属,是常某的荣幸。”

陈允升见他并无怨恨,也是一喜,起身道:“这样也好,常侍卫一路以来忠肝义胆,又有武艺在身,这样一来,我也可以放心离去了。”

唐冠闻言心中一动,想起陈允升离别在即,这一来二去又拖了几日,想必过不多时便要离去。

“陈伯伯,你何时启程?”

陈允升背负双手踱到门外,又回首打量了下唐冠小七,轻叹一声道:“如今大局已定,今日我突闻相公噩耗,原想着再拖几日,竟然你已经胸有成竹,我明日便启程回杭州,也好向你家中父亲告知一二。”

小七闻言心中一动,偷偷扯了下唐冠,唐冠感受到他的小动作微笑道:“那弟弟能不能留下来陪我?”

陈允升闻音犹豫片刻,望了望常鹰,常鹰见状知道他这是要去任职了,这才想到原来唐冠是为此才向天后讨要自己。

小七察言观色之下,知道常鹰才是大腿,当即又在后面伸手拉了下他。

常鹰也是心中一乐,他对小七颇为喜爱,而他对唐冠除了特殊的友情外,更多的还是一层敬畏。

先不说初来长安时,那一路遭遇,单从今日唐冠未卜先知,先会老相,又单刀匹马进宫求情来看,唐冠已经称不上天才,在他眼中俨然是个怪胎。

想到这,当即说道:“陈使君放心,常某一定尽心保护两位小郎君。”

“哈哈。”此话一出,小七有种得逞之感,不由窃笑出声。

唐冠也不由莞尔,陈允升见状摇头苦笑道:“也罢,去病,伯伯也不把你当寻常孩子,你在京中一定要好自为之,切莫再生事端。”

“伯伯放心,去病心中有数。”唐冠闻言微微一笑回应道。

“咕~”就在这时,常鹰腹中传来一阵叫声。

小七闻音一乐笑道:“我还以为常大哥这种豪侠是不用吃饭的。”

常鹰挠挠脑袋,他们习武之人除却少数修习奇门怪招的之外,普遍饭量极大。

陈允升见状摇头一笑,说道:“那吩咐舍人造饭吧。”

小七闻言点点头,有意表现,小跑出屋。

唐冠却端着茶杯有一口没一口的抿着,望着门外若有所思......

同类推荐
  • 回到北宋当大佬

    回到北宋当大佬

    狄青,包拯,欧阳修,苏轼,苏辙,司马光,王安石,仁宗,英宗,神宗……这是一个时代的风华。 本书还有一个书名:《北宋大恶儒》 ,这大宋朝什么都不缺,就缺一个大恶人,又凶又恶,万恶之恶! (已有精品书两本,《大宋好屠夫》与《诗与刀》,放心入坑。本书VIP群:679950743,书友群:6387810,欢迎来水!)
  • 锦衣王侯

    锦衣王侯

    本是京剧演员,穿越至大明正德年间,成为一名世袭锦衣。江山变幻,荣衰谁主。喝一杯满殿香,且看那红尘俗景。嚼一块虎皮肉,且听那雨打浮萍。哼一曲临江仙,且随那风起云涌。呼一声大丈夫当如是,这才要独掌权衡。且看锦衣缇骑,股肱心腹,鲜衣怒马,绣春刀出……
  • 大唐第一奸商

    大唐第一奸商

    很喜欢历史、连带着喜欢古代的每一个朝代,醉心于每一段朝代的风华。从古到今,最让人称道的无疑是大唐盛世,何谓盛世?先后出现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可见一斑。整个亚洲,万国朝贺;放眼四海,皆受大唐文化影响,文坛更是出现了李杜等大家……这些形容大唐的言辞想必各位不会陌生,在此就不再多加赘述了。这本书,大概想表达的便是如果‘我’活在大唐会如何,如果‘我‘在大唐·,是否就可以挽回大唐的颓败?于是我化身一名最底层的人,开始了我在大唐的妖孽人生。出于对大唐的喜爱,我开始动笔写下了这本书,写给我自己心中的大唐,也写给各位喜爱大唐的你们。
  • 穿越从路易十三时代开始

    穿越从路易十三时代开始

    喜欢五百废的历史读者看过来,新的五百废出现了。一切从一场有组织的到十七世纪初欧洲的穿越试炼开始。对于优秀的赵红军和他的三个兄弟而言,航海探险可以有,征服世界也可以有,然而前提是通过五百名额的试炼……首先,他面临的问题是……他是个文科生,而且马上要被抄家了。“在十七世纪打警察犯不犯法呢?”赵红军。
  • 史记一日一得

    史记一日一得

    翻开历史,你会发现,我们的许多故事其实古人早已演绎过!甚至同样的故事我们依然在演绎,依然那么投入,那么有激情。路是人走出来的,开始的时候无疑布满荆棘坎坷,也正因此,我们从没嘲笑过前车之覆,我们鄙夷的是重蹈覆辙!人生不能彩排,你想让你的人生少走一些弯路吗?你想让你的人生演绎得更加精彩吗?亲爱的朋友们,面对着喧嚣的世界,你不妨暂停脚步,倾听一下来自历史的声音;汲取一下司马迁在《史记》中所给予我们的人生智慧!也许,你的人生从此就别有了一番洞天!
热门推荐
  • 春秋战国及其对后世中国的影响

    春秋战国及其对后世中国的影响

    春秋战国,是中华民族步入“成年”之前的一段痛苦、选择的历程,为后世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丰厚的遗产。然而,由于时间跨度大,头绪众多,这段历史似乎总是以无数碎片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和传说之中。本书从“礼崩乐坏”入题,在“英雄辈出”中展开,而以“秦统汉治”作结,由乱而治,相对完整而又逻辑清晰地展示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同时,探讨了它对后世中国的深刻影响。使读者能够清晰、整体地把握这段不得不了解的历史。
  • 孤家不想修仙

    孤家不想修仙

    身为修真界第一美男子…………的徒弟,居然被坑的没下线,算了,不想修仙了………
  • 眼中划过的流星

    眼中划过的流星

    这是一场不能反悔的旅程,有些人在半路中就下了车,做到终点站的人相顾一笑。“我从来不知道我不经意的吐露心扉的话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她像一个流星划过我的眼底。”
  • 霸天绝杀

    霸天绝杀

    惊天一怒大屠洗,神所泣,大灾变。我生故我人犹存,我命由我不由天。待到造化大成日,无所惧,杀尽天。天赐于我何路,地赦于我何理。这反复的天地,无常的命运,携我妻儿弟兄,任我大道驰骋。挡我道,杀无赦,凭一双封天之瞳,我欲向苍生证,雄霸天下,力挽狂澜,不死不灭,镇地封天。
  • 明园杯 2015上海市民文学大赛佳作选(卷二)

    明园杯 2015上海市民文学大赛佳作选(卷二)

    我们一提到上海,想到最多的就是灯红酒绿,红男绿女,高楼林立,钢筋铁泥下的一座时髦的现代化都市。但是在这本文集中,许多生活在上海多年或正在上海打拼的人们,用他们的文字为读者讲诉一个属于普通人的上海。本书包括《上海,我爱你》、《与上海的重逢》、《精彩的世俗》等篇章,为您展示一场来自上海的生活秀!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都市之仙道祖师

    都市之仙道祖师

    无敌文,杀伐果断,冷血,不见女跪!万古成仙第一人,与十二真仙鏖战天外天,重启纪元回到少年时代。你是兵王归来?一指碾死!你是仙王转世?还不归来跪拜祖师!你是绝代佳人?红粉骷髅而已,敢挡路,一巴掌呼死你。从此,江湖多了他的神话。
  •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是都德最脍炙人口的一部作品。文章通过主人公小弗朗兹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见闻感受,描写了普鲁士侵略者对沦陷在他们铁蹄下的法国阿尔萨斯省人民进行文化专制,强制学校改教德语的行径。还通过阿梅尔老师的言行以及来听课的村民们的举动,表达了当时人民对祖国的留恋和热爱之情。著名学者、翻译家柳鸣九评价说:“他(都德)那平和自然的风格很叫人喜爱,他那种富有感情与情趣而又蕴藉柔和、不事张扬的调调特别叫人神往……这不啻是一块使人精神得到些许宁静的绿洲。”
  • 吞噬九天

    吞噬九天

    一枚蕴含战意本质的泥塑吊坠,一本可夺天命为己身的绝世功法,聚集万千气运于一身,看落魄少年白梓年为救其母,醒其父,走向那逆天修神之路。
  • 国旗阿妈啦

    国旗阿妈啦

    仁曲珍是一位深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藏族老人,在四十五年的时间里,这位老共产党员每天执著地将五星红旗在自己的院中挂起来,成为边陲山村一道美丽的风景。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知道老人的事迹后,都给予了关注与关怀。《国旗阿妈啦》的作者杨年华深入老人所在的樟木镇帮村采访、拍摄,对老人的人生故事进行了解,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升旗行为进行探寻,最终写成本书。《国旗阿妈啦》以老人一生的坎坷经历,尤其作为旧农奴,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生活、尊严上的翻天覆地变化为核心,以老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为描写对象,进而将镜头拉远,焦点扩大到老人所在的一个村、一个镇的数十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