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27500000066

第66章 ,刑部三兄弟投缘。

康熙十八年这年京察(三年一次),胡献征以勤慎定为一等,优升为郎中,候缺出任。梁清标认为此多事之秋,自己女婿在本部优升易遭非议,应回避一下。于是胡献征荣升为刑部浙江司郎中,与年遐龄同事,与老熟人汪懋麟也是同事。献征在刑部,撰《读律笺注》、《明清狱辞》,宽不纵、严不苛,深受同事好评。

献征和本部官员遐龄极为投缘,欢若昆弟,经常在一起谈论天下大事和官场新闻。这天,献征对遐龄说汪懋麟中书来信了,并把一封信拿出来给遐龄看。只见信封上写着:“兄刑部郎中献征亲启,弟在籍中书懋麟拜上”。信中讲:“他自前年请假归里,值遭丁父忧守制已二年有余。去年虽被举博学鸿儒,然守制未满不愿进京。今年守制期满重回京城上班,已转刑部主事。此次是带着夫人、小女儿及二个仆役一同进京。烦请献征一定帮忙物色一处小小宅院,权且安身。”后面自然又加一番感谢的话。

遐龄说:“胡老弟家甚是宽敞,汪中书又只有几个人来。不如汪中书就搬到老弟家暂住一段时曰。”

献征说:“如此甚好,也免得寻访住宅之苦。只是不知他愿不愿意来住。到时,还要请年兄多做工作啊!”

遐龄说:“做工作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啦!”

汪家本是扬州盐商巨室,因遭凊兵屠城,家道中落。汪懋麟在康熙六年高中进士,此后在京任内阁中书,为扬州一大名人。只是汪性格直爽,又爱讥讽时事,故官人多远之。只有献征与遐龄钦佩他的人品才学,视为知己。汪有两女,大女已嫁扬州盐商巨室程文正家。只是小女才五岁,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痛爱无比。此次汪回京任职,就把家眷全带来了。好在汪此次进京的全部家人加起来,也只是一妻一女两仆役共四个人而已。

献征与遐龄在北京郊外迎接这位知己好友回京。然后,献征在家摆宴为他们接风洗尘,并安排了合适住处。

汪的小女儿叫汪彩玉,非常聪明好学。小小年纪的她已经认的不少字,背的一些诗文。她早就听父亲说过,胡叔叔家有一个“梦玉”而生的宝贝儿子。比她大二岁,成天只知道贪玩,不喜读书。果然在北京这个非常豪华的胡府里,有一个打扮不俗的小少爷。他身穿锦衣华裳,头戴珠顶八宝圆帽,胸佩佛宝玉笏小念珠。只见这位小少爷对众人说,这个妹妹我好像哪里见过,今后可不准回去了。

众人都笑,这可不是天生缘份吗?

献征因与汪主事同在刑部上班,所以上下班是同路。因此他们之间关系更好了。胡汪二人看到他们的两个小孩儿玩的很投缘,素性为他们定下了娃娃亲。从此胡汪两人就以亲家相称了。

不久,汪懋麟因徐乾学荐,以刑部主事入史馆充纂修官,与修明史,撰述最富。吏才尤通敏。在北京的汪懋麟与汪楫,同里同有诗名,时称“二汪”。汪懋麟著有《百尺梧桐阁集》(二十六卷)和《清史列传》行于世。

尚书梁清标雍容闲雅,宏奖风流,一时贤士大夫皆游其门。每退直,日抱芸编,黄阁青灯,互相酬唱。搜藏金石文字书画鼎彝之属甲海内,明时睢阳袁枢(袁可立子)家藏《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等精品尽入其藏。领袖词林数十年,岿然为距人长德。教子弟,家法醇谨,虽步履折旋进退,必合规矩。梁清标之诗,枕籍经史,不以一家名,庄而不佻,丽而有则。其作于明季者,多感慨讽刺之言,及入清朝,则飒飒春容之音,为台阁中钜手。尤工倚声,论者比之吴伟业。

大司马梁玉立先生之诗,盖真善折衷而无所偏者。先生累世卿相,早年谢策,为近贵臣,可谓得志通显矣。乃一切无所好,好读书,牙签万轴,手自雠校,时时引我辈布衣为文字之饮,耳热剧谭,纵横千古。然叩其集,辄唯唯,间出一二篇,皆高浑壮丽,如盛唐早朝诸作。叩其全,复唯唯,以为先生拒我欤。已而有知,先生实未始刻其集。嗟乎,即是而先生之人之诗皆可知矣。先生以诗名二十年而全集未出,其退然若不足,非有道者能之欤。今秋来都下,始示我蕉林集,盖亦简十之二三而刻之者。梁清标的笫一门生就是汪懋麟。

汪懋麟在京做官期间,与诗人宋荦、田雯、曹禾、丁澎、吉封、颜光敏、王又旦、谢重辉、曹贞吉并称“金台十子”。“金台十子”,又称“京师十子”、“辇下十子”、“都门十子”等。不惟在政坛际遇休咎各自、浮浮湛湛,诗歌宗法、风格、成就也因个人的才性、经历所决定而大不相同。

汪懋麟在“金台十子”中乃至康熙诗坛上获大名并为治清诗者耳熟能详。这还是由其身为王渔洋弟子而力主“宋诗”的复杂诗学形态。康熙十九年(1680)“八月置闰”,王渔洋“遂蒙圣恩,擢拜国子监祭酒”。就政坛而言,本年“三藩之乱”已基本平定,清军在四川、湖南节节进逼,吴氏军则苟延残喘,困守一隅;台湾郑经部也为清军所迫,退踞岛上,福建沿海之地尽入版图。就经济状况言,本年人丁已逾千万,田地五百余万顷,国库征银两千余万两,铸钱数逾两亿。在“文治”领域,玄烨精心策划的“博学鸿词科”也已于前一年尘埃落定,虽然还有如傅山等“极少数”坚贞遗民不肯就范,“天下英雄尽入彀中”也非虚夸,潮流所向已非“节义”、“天爵”一类语汇所能阻挡。那么对于一直呈现无序、溷杂态势的“关乎时势人心”的诗歌界进行大力整肃也即提上了议事日程。所以,王渔洋的国子监祭酒之任不能认作是通常的官员去旧履新之常轨,而是一次“因缘际会”式的带有政治企图的“文治”大纛的乘时高扬。他的“神韵”旗帜也不全是诗歌法度之谓,而是在相当程度上顺应政治气候、淡化怨愤激烈情思的“时代”要求使然。“神韵”学说与几乎同时树立起的“浙西”词派一样佐证着这一文学史规律:任何风气与思潮之形成无不有历史阶段形态的自觉选择因素在内。

在此三、四年前渔洋于“京邸”,手定了《十子诗略》。其中记载:

丙辰、丁巳间,商丘宋牧仲(今巡抚江西右副都御史)、郃阳王幼华(后官户科给事中)、黄冈叶井叔(后官工部主事)、德州田子纶(巡抚贵州右佥都御史)、谢千仞(刑部员外郎)、**丁雁水(官湖广按察使)及门人江阴曹颂嘉(后官国子祭酒)、江都汪季甪(刑部主事)皆来谈艺,予为定《十子诗》刻之。

这一名单只列八人,加上《比部汪蛟门传》中所列“吏部郎中颜君修来”、“礼部郎中曹君升六”正好十人。丙辰、丁巳即康熙十五、六年。此时渔洋尚在户部福建司郎中任上,是自康熙四年(1665)调京师、长期蹭蹬郎署时期之末端。十七年,康熙诏问文臣中能诗者,陈廷敬以渔洋对,乃入翰林院,改侍讲,转侍读,地位渐趋显赫。王渔洋定《十子诗略》为他日后登上“扶轮大雅”的宝座增添了一颗沉重的砝码。如果说康熙十年刻《八家诗选》之际,渔洋还只是众多“能诗者”之一,如今时隔六年,龚鼎孳、宋琬、曹尔堪等皆病故,曹溶、施闰章等尚在“放废”中,宗主位虚,诗界“开国主盟”的位置已非他莫属,一个“定”字标志着他“领袖群伦”的势派也已崭露头角。

关于汪懋麟几段逸事即常挂于学者之口、为津津乐道者久之:

郑方坤《国朝诗钞小传》:(蛟门)于诗尤自喜,曾大会名士于都城之祝氏园,酒半扬觯,言欲尽祧开元、大历诸家,独尊少陵为鼻祖,而昌黎、眉山、剑南以下,以次昭穆,语悉数未可终。昆山徐健庵先生独抗论与争,谓宋诗颓放,无蕴藉,不足学,学之必损风格……辩难喧呶,林鸟皆拍拍惊起,输攻墨守,未审谁雌雄也。

王士禛《居易录》卷五:萧山毛检讨大可生平不喜东坡诗。在京师日,汪季甪举坡绝句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语毛曰:如此诗,亦可道不佳耶?毛愤然曰:鹅也先知,怎只说鸭?众为捧腹。

田雯《古欢堂杂著》:客有谓蛟门者曰:“诗学宋人,何也?”答曰:“子几曾见宋人诗,只见得‘云淡风轻’一首耳!”

汪蛟门骋辩好胜、磊落自喜之个性在这几段记述中可说反映得颇为生动。诚然,这是一个名士气、才子气均十足的“风流”人物,然而,在放浪形骸、指点激扬的形态背后,他的心绪中实有某些“冷”的、“悲”的东西往往易被人忽略,而这些东西恰恰正是我们得以顾见其“全人”的一扇关键性窗口。

汪懋麟著有《百尺梧桐阁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十六卷,系康熙十七年(1678)自编年选刻。《百尺梧桐阁遗稿》十卷,均为诗歌,系其殁后二十余年由侄汪荃撮残稿编成,所收为康熙十八年(1679)至逝世时作品,体例略同。又据汪荃云,蛟门著作尚有《明史拟稿》二卷、《琉球国纪事》一卷及《四声叶古录》、《通志闲稿》等(《百尺梧桐阁遗稿序》),今已不传。

波澜也并不自今日始。早在康熙三年(1664)他首次会试落榜时就写有牢愁满腹的《出都咏怀》,其一云:“朝辞长安门,莫问长安道。遥望黄金台,伤心生蔓草。骏骨不复收,好士久已少。慷慨归故山,诗书足相讨。独惜风与尘,一来一回老”,末二句深厚动人,然也只是士子博功名不得的常态表现。可他名登纶阁后积郁也并未见少,反而连聊以**的“慷慨”也消磨了。作于康熙十年(1671)的《与黄继武书》是一篇不大为人留意的文章,对于我们认知蛟门浮游宦途的复杂心境却关系匪轻,请引大略如下:

仆起自田间,由诸生取科第,不过五六年,在寻常之人,亦自谓足矣,不知士君子立身行道,不见于朝廷,则施于郡邑。二者既已坐失,乃低眉屏气,自逃于清闲旷散之地,以为可以养廉而用拙,岂意重有不然者!……自去年五月,仓皇北走,寄食友朋,忽忽一载,忧愁已深……昨家书来云,大水之后,米贵薪断……仆家有老亲,年八十余矣,妻孥嗷嗷,日营糜粥,穷阴积雨,莫能炊烟。览书欲泪,不可告人。仆固何为?致令不能养父母,蓄妻子,已不得为人,又何论其他?仆素性豪荡,喜酒好客,不耐冷寂,自来京师,百事拂逆,意绪枯槁。男女饮食,人之至情,今一切痛割,举目荒凉,谁为亲溺?每独坐沉思,宵眠不寐,涕不能止,用是日习懒慢,学废名隳,对人欲睡……

如此凄怆的文字倘或见之遗民老辈,已足移人心魂,何况出自“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新贵”之手?更何况出自“豪情逸致,一往骀宕”的汪蛟门之手?揭橥他的这一侧面,即能明了他何以屡屡发出这样的哀音:

鸿雁东南来,肃肃双飞翼。所慕在稻梁,江湖深莫测。十月被严霜,劬劳竟无食。哀鸣徒嗷嗷,中野少安息。四顾思翱翔,何求不可得。

——《咏怀诗四首》其一

舍人长饥救无策,寸廪一月米一石。大官半岁仓未开,十口嘈嘈急朝夕。糟糠养贤古所叹,今已不及厮养役。日忘斗筲始饱饭,只恐遂作沟中瘠。……

——《贷米》

寻常惊早起,未晓入宫门。趋走心成疾,悲凉泪自吞。连朝方稳睡,襥被觉奇温。始信闲中好,微官不足论。

——《病起四首》其三

看历忽惊三十过,茫茫人事岂堪思。纵为七十今将半,况复飞腾未可知[4]。学道最难心如石,长贫容易鬓先丝。与君共是萧条者,冰雪蓬门我倍之。

——《除夕和升六韵三首》其二

有人或会问,这些文字有多大诚实度?作为士阶层“怀才不遇”母题的泛滥话语,它又有多少认识价值和意义可言?

人本来就是一个极端复杂的统一体。毋宁说,汪懋麟的“白昼人”一面与“黑夜人”一面都是真诚的,只不过世人常常关注前者而忽略掉至关重要的后者罢了。就汪蛟门而言,他有对皇权感恩戴德、如恐不及的一面,也有与友朋高呼饮醉、不可一世的一面,甚至还有“沉眠周柳”的“十忆十索”之类香奁婉缛的一面,这些都非假象,然而哪一面是他真精神所在?是“心魂相守”之处?单看以上作品中投注的情感力度与深度,不是应该有明确答案么?

而认知这些“俗套”篇章之价值意义则需联系汪氏的身份与所处时世来谈。诚然,他所歌咏的“饥”、“贫”、“辛苦”、“郁懑”在诗史上不但不鲜见,且是带有普遍性的话题。然而,汪蛟门既是以“新贵”身份见证康熙一朝由贫苦变乱走向安定繁荣局面者,又是高举“神韵”大纛、成为盛世诗坛代言人的渔洋山人之入室高足,他的嗟贫叹卑便不仅是在实践上悖离了乃师的诗学精神那么简单,而是以一己的心灵体认给“盛世”的金色上重重地擦了一抹黑漆,这不是使貌似统一的“和平”色系看起来有些班驳而刺眼了么?讲典远谐则的乃师一路青云,康熙四十二年才因“夺嫡”之争中站错了队而罢官,而讲抒情尽兴的弟子则连“微官”亦作不长久,险些陪入性命,这绝非偶然事,而是与性格、认识及其辐射成的诗学祈向均有莫大关系。

同类推荐
  • 每日推荐

    每日推荐

    我们拥有长长的一生来写所有飘浮着的浪漫爱情。
  • 风从你的方向来

    风从你的方向来

    “想和你在每一个日薄桑榆的海边,看黄昏坠落人间那一刻的美好。”
  • 兴的成长故事

    兴的成长故事

    做为一位一级肢体和语言残疾人,我花了两年时间完成这本书,从15年到17年。本书是自己真实故事。
  • 最终的审判骑士

    最终的审判骑士

    新晋骑士森泽到底要为成长付出怎样的代价,才能成为像他一样的英雄?在这个世界里,也许这不过又是一次没有对错的交锋,一场没有胜败的战争……
  • 情深知几许

    情深知几许

    许你佳偶天成篇:他们相亲那天,许佳成便直言:“你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坐在她对面的男人听了,笑着不以为意,“偶尔换换口味,也是好的。”分手之后,男人忆起往事时,他醉酒苦笑:“原来她早就说过了!我早该放手,何必强求。”拽着手里的酒瓶,便一饮而尽。当许佳成已是过去,往事随风,男人也结婚了,婚礼举办的很盛大,京城里的众人皆知,莫璟琛,商业大佬,迎娶了一个叫叶初的小傻子……
热门推荐
  • 语文里的经典:一生必读的文学名篇

    语文里的经典:一生必读的文学名篇

    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十年所撰写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名篇赏鉴文章,九十篇文章,二十五万字,所选赏读原文本多是中小学语文教材名篇。多年来,教材变化较大,但名篇相对稳定。解读研究比较个性化,富有创意,力求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深思,力图突破教学参考书的思想内容,融进自己的个性体会,融进自己的情感体验,多元解读,有新的思考和发现。选例涵盖初高中,兼顾中外古今多体,极具代表性。很多名篇出现在多种版本的教材里。适合广大师生阅读,有助于提高师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对教师教学亦有很大帮助。
  • 快穿之敷衍表现

    快穿之敷衍表现

    慕路黎,一名准备高考的普通的学生,却在走往高考路上的香蕉皮滑倒摔死了。慕路黎:我敢保证这是我这辈子最倒霉的经历。当她绑定了某个无良系统并说什么只要她做满五个任务就可以回到她原来的世界后从此,慕路黎便走向了通往逆(sha)袭(diao)的漫长之路。【第一次写文,有不好的地方会改的。】
  • 三嫁夫君超宠的

    三嫁夫君超宠的

    待我长发及腰,遮住一身肥膘,纵然虎背熊腰,也要高冷傲娇。穿越不是件苦事,还是件囧事。跳井,太肥,卡了。上吊,太重,枝断了。成亲数载,太丑,至今完璧,被休了。那就改嫁!一嫁,二嫁上赶着再嫁,可是,谁能告诉她,为嘛三次嫁同一个人?夫君,你身份如此多变真的好吗?“娘子,你长的很安全。”一嫁书呆子云。“婆娘,你长的很安全。”二嫁土匪头云。“夫人,你长的.....”苏晚娘掀桌!三嫁洞房,新郎,换句台词成吗?作为迫嫁的土肥圆下堂妇,上没有娘家撑腰,下没有妖娆美貌,又遇上极品一窝,苏晚娘表示亚历山大!且看她在这动荡不安的三嫁中斗倒极品,左手金子右手权势,开创第一家具盛世。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 时空之客

    时空之客

    天上繁星三千,地上红尘三千,你我他,拥有的是什么?
  • 国师大人请克制

    国师大人请克制

    一代女帝,众人谈之色变的修炼鬼才,精医毒,擅权谋。一朝被袭,重生之后却成为无法修炼的废柴一枚,本是天子骄子,又岂能任由凡夫俗子放肆!且看她将天玄地宝尽收囊中,绝世秘籍视同草芥。可没想到那个国师竟然不要脸的缠上来,喂,国师大人,麻烦矜持点!
  • 朝待暮迟归

    朝待暮迟归

    商陆于苏子,是眸中星光万顷,迷离而又沉醉。苏子于商陆,是年少意气风发,心事止于唇齿。我道世人皆草木,唯你是青山。你说众生皆青山,唯我是草木。那何时,我能成为你心中唯一的青山。
  • 凡妖尘仙

    凡妖尘仙

    她是仙帝之女,有心机,有城府,却一直不愿相信会有人不顾恩情,只为欲望,而伤人性命。然而——母后惨死,父皇饮恨,兄长凌迟,小妹失踪……她自己,是活埋。这血淋淋的事实,令她不得不信。她人生中第一场生日宴变成奸人的屠杀盛宴;火光冲天,烧尽她所有善良。自此,她活于黑暗。他是妖帝之子,同样生于皇族,却生活于光明。却在她身上,看见了所有黑暗与冰冷。自此,他的温柔只给她一人。他对她,总是那么温柔。每当她痛苦时,耳边总会响起那个温和的声音:“我在。”【①HE;②读者QQ群:953717622】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黎明暮光

    黎明暮光

    本书为深夜枭的首部作品,如有情节上的瑕疵请谅解!